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1
一、學生的基本情況
三年級有四班,學生的情況基本一樣活潑好動,對一切新鮮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對音樂也不例外,每周音樂課都被他們期待著。經過近兩年的磨合,學生對音樂有了初步的感受和體驗,雖然有一小部分雖對樂理知識掌握的不夠,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而且也能熟練掌握。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小學生守則都有了大概的了解。因此,上課的'時候學生都比剛來時做的更好。在歌唱、舞蹈方面,表現非常好。
二、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姿勢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圓潤的發聲,清晰的咬字、吐字。
2、通過學習本冊教材,認識一些樂器,初步學習演奏方法。
3、通過音樂游戲,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合作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4、通過聲音創編的活動,激發學生對創造的興趣,并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5、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6、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音樂技能,掌握認識簡單的樂譜的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擴展音樂創造和音樂與之相關的文化內容,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教學內容和基本要求
1、演唱
(1)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對指揮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
(2)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照節奏和曲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歌曲的情緒。
(5)能夠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
(1)學習常見的打擊樂器。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表演
(1)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2)能夠配合歌曲、音樂用身體做動作。
(3)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4、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簡單的節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5、創作實踐
(1)能夠運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或音樂。
四、改進教學的措施
1、認真鉆研大綱和教材,并按教導處統一備課格式,認真寫好教學隨筆、反思。
2、充分作好課前準備認真執行課時計劃,嚴格把握40分鐘的課堂時間,向40分鐘要效率。
3、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適當放低要求,打好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4、根據本校條件設備,充分利用投影儀、錄音機等教具,努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5、完成教材任務的同時,為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活動能力,豐富校園生活,本學期準備成立幾個興趣小組,如器樂、舞蹈、合唱等。
6、提優補差的途徑:a、通過課堂教學。b、通過課外藝術活動。
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2
一、教學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音樂活動。
2通過欣賞優秀的兒童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和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基本技能。
4培養學生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活動中運用樂譜。
5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及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6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及友愛精神。
二、教學內容的基本要求:
1 、唱歌:
(1)注意培養學生正確的發聲、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和氣息方法。
(2)教學中抓住重難點,演唱時要注意音準、節奏和正確的情緒。
2、演奏:能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
3、聽賞:
(1)了解人聲分類和演唱形式,根據歌曲介紹中外音樂家。
(2)進一步加強情感體驗的能力,加深對音樂形象的感受。
4、識譜:
掌握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及簡單節奏,并能在活動中靈活運用。
三、教學進度
第一周聆聽《童年的回憶》《我們多么幸福》
第二周表演《搖啊搖》《小酒窩》
第三周聆聽《草原放牧》《草原巡邏兵》
第四周表演《草原上》《我是草原小牧民》
第五周聆聽《同伴進行曲》《船歌》
第六周表演《哦!蘇珊娜》《原諒我》
第七周聆聽《小牧牛》《牧歌》
第八周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
第九周聆聽《媽媽之歌》《小白菜》《魯冰花》
第十周表演《媽媽的'心》《唱給媽媽的搖籃曲》
第十一周聆聽《櫻花》《雪花飛舞》
第十二周表演《四季童趣》《捉迷藏》
第十三周聆聽《維也納的音樂鐘》《靈隱鐘聲》
第十四周表演《鐘聲叮叮當》《美麗的黃昏》
第十五周聆聽《對鳥》《空山鳥語》
第十六周聆聽《一只鳥仔》《小烏鴉愛媽媽》
第十六周聆聽《豐收之歌》《豐收的喜悅》
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3
一、教材分析及排意圖
本冊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審美為中心,以(音樂)文化為主線,以(音樂)學科為基點。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從教學理念上強調了“以學生發展為本”。“面向學生,也應當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本教材共分九個單元。主要內容按聆聽、表演、編與活動幾大塊安排。在聆聽方面首重傾向于聲樂作品在聆聽優秀的中外聲樂作品中了解一些關于人聲的知識及聲樂的演唱形式。在表演方面增加學箋個性發展,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滲透。并使所學的樂理知識在實踐和創造中得以運用和創新。在多彩的音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創新能力和感受能力。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并養成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習慣。
二、學段目標
1、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于參加音樂活動。
2、培養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
3、培養表現音樂的能力。
4、培養藝術想象和創造力。
5、培養樂觀的和友愛精神。
三、具體目標
1、感受與鑒賞
①對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受好奇和有趣,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樂器進行模仿。能隨著熟悉的歌曲或樂曲哼唱,或在體態上作出反映。
②能聽辨不同聲音的女聲和男聲,能夠區別齊唱和合唱。
③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能夠初步辨別節拍的不同。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
④聽辨不同情緒的聲音,能用語言作簡單描述。
⑤能夠聆聽音樂主題說出曲名,每學年2-4首。
2、表現
演唱目標;
①樂于參加各種演唱活動;
②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膠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實踐中初步掌握和運用。
③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④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常作簡單評價。
⑤背唱3-4首曲子。
綜合性表演:
①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并從中享有樂趣了。
②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
③能夠對自己、他人的表演進行簡單的'評論。
識讀樂譜:
①早已經學會歌曲學唱樂譜。
②結合學習的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記號。
③能夠識讀簡單樂譜。
3、音樂與相關文化:
①關注日常生活中的音樂。
②喜歡從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中收集音樂材料,并經常聆聽。
四、教學措施
1、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加強聽、視、動結合。
2、突出音樂課的審美性,采用愉快教學法。
3、精心設計教學方法,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4、面向全體,發展個性。
5、采用多元化的評價,讓考試變得輕松。
五、教學進程安排
第一課:童年4課時
第二課:草原4課時
第三課:好伙伴4課時
第四課:放牧4課時
第五課:媽媽的歌4課時
第六課:四季的歌4課時
第七課:鐘聲4課時
第八課:愛鳥4課時
第九課:豐收歌舞3課時
音樂宮2課時
評價 4課時
【三年級音樂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音樂教學工作計劃08-05
音樂教學個人工作計劃05-30
三年級音樂教學設計05-01
三年級音樂教學反思06-15
三年級音樂教學總結02-24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09-03
小學音樂的教學工作計劃11-22
小學音樂教學工作計劃01-03
三年級的音樂教學計劃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