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交通變化的作文六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交通變化的作文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交通變化的作文 篇1
提起交通工具,我的感受可是很大,我們從自行車到摩托車,又到豪華的小汽車,變化可是翻天覆地啊!
爺爺告訴我,在他們那個時代,如果有一輛自行車就會感到十分快樂和滿足。過了幾天,爺爺騎著一輛嶄新的自行車回到家,這時全村人都圍了過來,好奇的看著這輛車,黑色的車身,車把上有著鍍鋅的鈴鐺,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光,全村人都羨慕不已。
隨著時間的流逝,自行車以不算什么了,爸爸覺得自行車太慢,他想擁有一輛屬于自己的摩托車,于是過了不久,爸爸買了一輛嶄新的摩托車,這輛摩托車馬力十足,我十分喜歡它。黑色的車身配上鍍鋅的車把,看上去是那樣漂亮,那樣雄偉,爸爸騎著它顯得格外神奇!
時間流逝,歲月如梭,轉眼又到了新的一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摩托車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愿望,爸爸又買了一輛更加漂亮的越野車。白色的.車身。配上色彩奪目的車燈,顯得更加氣派,真皮的座椅顯得那么舒適。車的外形就像一只兇猛的雄獅,看上去十分大氣,我十分喜歡這輛越野車。
在這短短的十幾年中,我們家的交通工具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也證明了祖國在騰空飛速前進!
交通變化的作文 篇2
生活在今天的時代,我們都深切地體會到了什么叫做“突飛猛進”﹑“萬象更新”﹑“日新月異”。是啊,科技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家的交通工具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記得我小時候,爸爸媽媽是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騎著自行車送我們上學的。坐在自行車的車座上,感覺一點兒也不舒服,既硌屁股,車子形式又慢。雖然是這樣,在那時,誰家能擁有一輛自行車,那也是很令人羨慕的。
后來,我們家添了一輛變速車。它的'車羊把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像綿羊的交,有的像兩座小山,還有的是半圓形的……它們把車裝飾得更加漂亮。
又過了幾年,摩托車又被爸爸騎回了家。它的速度大約是變速車的5倍。它不但坐著穩當,而且速度快。容易發動起來,就算跑起來了,那也要比別人多穿點兒衣服,不然就凍得要命。
過了不久,為了媽媽上班方便,我們又買了一輛綜合了自行車與摩托車的優點的電動車。電動車雖然沒有摩托車那么快,但是它容易保持平衡,而且它用的不是油,而是電,騎起來輕松多了。可是上山坡對于電動車來說,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在我剛剛踏進校門時,汽車也走進了我家。汽車的品牌非常多,高檔的有寶馬、奔馳、帕斯特等,中檔的有三棱吉普、桑坦納、君威別克、尼桑等,抵擋的有夏利、吉利、羚羊等,品牌多得數也數不清。我家是一輛三棱吉普。坐著汽車可舒服了,它不但能一次坐下好幾個人,椅子背也可以調。坐在汽車里,可以聽音樂,也可以聽廣播。冬天里,車里開著空調,吹出暖氣,外面下再大的雪,再大的雨,刮再大的風,都淋不到、刮不到車里的人。夏天里,車里開著空調,吹出涼氣,外面再熱的天,再曬的太陽,車里的人都感覺不到。但是汽車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汽車也污染了環境。
……
從自行車到變速車,從變速車到摩托車,從摩托車到電動車,從電動車到汽車,從汽車到飛機……科技還在迅速地發展著,未來的今天不知又會出現什么交通工具,我家也不知會添加什么新的交通工具。
交通變化的作文 篇3
“改革開放40周年,交通的巨變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坐在飯桌前,我聽爺爺講起了過去的事。
那時候爺爺在金竹山電廠工作。每次爺爺、奶奶和爸爸一家人回長沙縣老家去看望老爺爺和老奶奶的時候,都要花上一天半的時間。金竹山每天只有一班綠皮火車開往長沙,因此,他們得先坐上一整天的綠皮火車,晃晃悠悠來到長沙,第二天再搭上長途汽車,又花上半天時間,才到老家。回老家的`路又窄又凹凸不平,如果是下雨天,路上就到處是泥漿,如果是大太陽天,一路就黃灰飛揚。若是遇上前面發生交通事故,那就麻煩了。警察汽車數量也不多,速度也慢,等到警察趕到現場處理好事故,大半天過去了,趕到老家,月亮都爬上山坡了。
“那現在呢?”我好奇地問爺爺。
“現在可好了,從金竹山回一趟老家隨時可以出發,路也修好了,我們自己開車只需要半天的時間就可以到了。”爺爺笑盈盈地說。
“是呀是呀,瓜瓜,你知道媽媽小時候去張家界要多長時間嗎?”
“不知道,媽媽,你小時候去張家界要花多長時間呀?”我好奇地問。
“我印象太深刻了,我們當時整整用了16個小時,一路上很顛簸,高高低低的山路,暈得厲害,一路上吐得不行了。可現在呢,高速公路修好了,變得非常好走了。”
“那現在開車要多久才能到張家界呢?”
“現在只要4個小時,張家界還建起了飛機場,從長沙飛過去只要一個來小時就能到了!”爸爸也參與起我們的討論來。
“以前是極少數人才能坐上飛機,現在飛機可以說是‘飛入尋常百姓家’了。”媽媽說道。
聽了爺爺、爸爸、媽媽的一番話,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改革開放40年以來交通的巨大變化。高速公路一條接著一條,京港澳高速公路,經過8個省級行政區,28個地級行政區,從首都北京一直連接到香港、澳門,全長約2285公里。火車歷經綠皮火車、普通快車、動車,到20xx年第一條高鐵投入運營,現在高鐵運營里程已經超過2。5萬公里,城市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讓多城變成一家。飛機從“富貴”到“平民”,普通老百姓都能坐上飛機到國內外去旅游。城際列車、地鐵更是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哦,對了,長沙還有磁懸浮列車呢!它連接著黃花國際機場和長沙高鐵站,成為了交通換乘工具。
成長在新時代,我們沐浴著改革的陽光,享受著交通巨變的成果。改革開放40周年,祖國母親,我為你祝福,我為你驕傲!
交通變化的作文 篇4
現在我們上學,大多數都是家長們開自家的車送到校門口。可是我媽媽小時候,那還是七十年代,滿大街上都找不到一輛小車,更別說私人小轎車了。那時候,我想全中國的孩子都是走路上學的。那時候,公公婆婆在一個大冶金機械廠工作,地點在城市郊區,上學大約走20分鐘的路,一般是幾個小朋友結伴上學,要經過一座小橋,小橋旁邊有大約30米的水管,河水不深,別看媽媽現在這樣,那時候可調皮啦,好好的`橋不走,從水管上過河,像走平衡木一樣,一開始時不時還掉下去,最后熟練到能“嗖”地一下跑過去;然后會經過一個長長的泥巴堤,下面種著油菜,油菜花開的時候金燦燦的一片,下雨天的時候就慘了,黃泥巴軟軟的,一走一滑,這時候索性脫掉鞋光著腳走,看誰會滑跤,經常是看到別人摔跤,自己哈哈大笑,跟著就滑一跤;進校門的時候,為了抄近路,媽媽他們不走大門,而是爬圍墻,爬上墻再從墻內的一根電線桿滑下去。哇,這一路簡直就是探險吶,太有趣了,媽媽現在身手還算敏捷,就是小時候皮出來的吧。
那時候流行三大件,分別是手表、自行車和縫紉機,有這三大件的人家就很富裕了,公公有一架永久牌的自行車,那時候公公經常騎著自行車載一家人出去玩,一周一次去西餐廳吃冰磚、白蛋糕、冰牛奶,成為媽媽舅舅他們甜美的回憶。
對比我們呢,我兩個月大的時候,就坐飛機從澳洲去新西蘭玩,后來我坐飛機回上海,又到香港,再回澳洲,都是飛機來來回回的,呵呵,我妹妹在媽媽肚子里就坐了幾趟國際航班。現在地鐵在城市里四通八達,高鐵在各城市間穿梭往來(就是千萬別追尾呀)。有了高速發展的交通工具,世界都變小了呢。
交通變化的作文 篇5
今天,媽媽說想帶我去體驗四號線,我高興得不得了。
我和媽媽坐上三號線來到兒童公園站,在那里等待四號地鐵的到來。一踏入四號地鐵車廂,我就驚喜地發現車廂顏色變成了綠色,并且它所有經過的站區也變成了綠色;列車的天花板從一望無際的天空變成了蔚藍的海底世界;列車內的顯示屏系統也全面升級了,顯示屏上的站點顯示是一艘艘可愛的帆船,還有本節車廂的顯示定位,非常人性化。最讓我驚喜地是快到慈城站時,有很長一段路地鐵竟然從地下行駛到了地上,這多么神奇啊……我把這些發現告訴媽媽,媽媽夸我真像個小記者。
四號線穿梭于古樸的'慈城和優美的東錢湖,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旅游路線。我在東錢湖出口還發現了一句優美的廣告語“朝在慈城,宿在東錢湖”,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今天的我也和媽媽一起做了這件幸福的事情,這一端參觀了慈城的古縣衙,品嘗了美味的年糕,那一端坐船欣賞了東錢湖的湖光山色,參觀了小普陀景區。
四號線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交通便利,也成為了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如果你還沒感受過四號線的優美和驚喜,一定要記得去體驗一番哦!
交通變化的作文 篇6
交通作為“民生”工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南江巨變的見證,也促使南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昨天行路難難于上青天 “南江縣,九重天,羊腸路,千百轉,出門爬坡又下坎,山路十八彎,肩挑背磨累死人,來回轉圈圈,想跟幺妹會個面,大早出門晚相見。”這首民歌既是三十年前南江交通現狀的真實寫照,也表達了南江人民對過去歲月里“行路難”的一種無奈和心酸。
南江縣與陜西省南鄭縣接壤,山高坡陡險崖多,行路難,真是難于上青天。30年前,當時全縣公路里程包括林區路、專用路總共僅有651公里,而且等級低,95%的鄉鎮不通公路,通村路沒有一條。百姓行路非常困難,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靠人背,農副產品賣不出去,農業生產價值低,一年累死到頭來,吃穿都不能有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更是極其緩慢。
道路通百姓產業興
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巴山時,“要想富、先修路”成為百姓的共識。特別是自1995年以來,南江縣先后開展了三輪交通大會戰,截至目前,全縣公路通車里程達4578公里,其中省道148公里、縣道384公里、鄉道586公里、村道及景區公路3460公里,路面鋪裝率達19%,通鄉(鎮)率達100%,通村率達68。8%,形成了公路干環線達標上等、縣鄉(鎮)道路標美改造、村組路連網配套的.新格局。公路受益人口達47萬人,基本解決了老百姓的“行路難”。
路的延伸改變了南江的一切,也改變了老百姓的思想觀念。建基地、搞養殖,土地流轉搞開發,生產生活大變樣。南江鎮黃金村修通三條環線村道路11公里,鋪筑7公里水泥路,全村96%的農戶連通主干線,觀光體驗農業、特禽養殖、高科技種植等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家家戶戶過上了城里人生活。元潭鄉字庫村依托公路建設,按照“果+蔬+牧”的發展模式,在公路沿線種植金銀花400畝,栽植優質核桃180畝,培植優質茶葉230畝,種植無公害蔬菜150畝,培育黃貝木耳及其它食用菌150萬袋,養殖南江黃羊1。2萬只、生豬1。8萬頭,農民純收入由20xx年的1250元提高到今年的4380元。
全縣在干環線公路沿線相繼建成了多個金銀花、核桃、大葉茶、長赤翡翠米等特色產業基地,發展金銀花、核桃、南江黃羊、生豬等種養專業合作經濟組織379個,規模栽植金銀花24。4萬畝、核桃21。5萬畝、優質糧油30萬畝、茶葉2萬畝,養殖黃羊100萬頭、生豬100萬頭,實現人均增收600余元。
大交通坦途通天下
“三中全會是燈塔,照得農民暖洋洋,生產生活大改善,建好公路奔小康。”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省委九屆六次全會和市委二屆十一次全會的召開,使農村迎來了發展的又一個春天。農村要改變,公路建設是關鍵。南江縣將牢牢把握災后重建發展機遇,積極爭取重建政策,科學規劃,加快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以縣、鄉(鎮)、村三級路網聯建為脈絡,構建南江交通大網絡,“融入成西經濟圈,打造川陜后花園”,加快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建設步伐,以此推動南江各項產業加快發展。
過境廣巴高速公路、樂巴鐵路南江段、四通八達的景區道路正在加緊建設中,南漢高速公路過境段的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進,縣城生命通道規劃建設正在實施中。連接東西、貫通南北、兩道擁抱縣城的交通樞紐正在形成。明天,坦途將使南江通天下。 交通變化,真大!
【交通變化的作文】相關文章:
交通變化的作文04-23
關于交通變化的作文3篇09-27
關于交通變化的作文三篇09-28
關于交通變化的作文八篇10-01
關于交通變化的作文5篇10-01
【精品】交通變化的作文三篇09-24
實用的交通變化的作文4篇09-17
【實用】交通變化的作文四篇09-19
【必備】交通變化的作文四篇09-22
【精華】交通變化的作文4篇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