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心樹》有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愛心樹》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愛心樹》有感1
愛心樹是一個感動的繪本,我看了以后眼睛里濕漉漉的愛心樹是一棵不求回報的樹,愛心樹把他的一且都奉獻給了那個孩子,它卻沒有得到一絲回報,后來他什么也沒有了,他還想著還能給孩子什么呢?
而孩子是個貪婪的人,什么都向大樹要,可最后他把大樹東西都拿走了,我就想起了一個童話故事叫:看不見的龍,它把他身上的所有器官都給了別人,可自己卻沒有的得到一絲回報。
愛心樹就像媽媽一樣,他無私奉獻,也代表著媽媽對孩子愛。他也和其他的樹不一樣,他還會說話。當孩子把他的樹干看下來做成船使走了的時候,大樹很快樂,可心坎里卻有失望,因為孩子離開了著個地方就等于離開了他。我覺得愛心樹是真心愛小男孩的,就是這樣,他才能把他的一切給小男孩,而且不求一絲回報。
愛心樹就想一個母親,一個兒子,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而孩子對母親的愛是不能計算的。如果我是愛心樹,孩子第一次想我有東西的時候,我就要給他講道理,讓他明白,東西是有自己用勞動來獲取的。
來吧!讓我們拉起手,心連心,用勞動來獲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吧!
讀《愛心樹》有感2
今天我和老師、同學們一起看了一本名字叫《愛心樹》的繪本。讀過它我終于知道它為什么那么受人們的喜愛,因為他告訴了我什么是母愛。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顆大樹她愛上了一個小男孩,每天那個男孩有他的樹葉做王冠,扮起森林國王來。男孩經常爬上樹干,抓著樹枝蕩秋千,吃蘋果……過了好久,男孩長大了,他不再和樹完了,他為了自己,他向樹要玩具,房子,船。樹失去了蘋果,樹枝,樹干。樹很快樂……
聽完了,我心里裝有的不再是好奇,而是凄涼中帶有十分強烈的憤怒感!我好想哭,好想對那棵沖滿愛心的樹哭,也好想對她施上我的一一點點愛心。我好想找那個男孩子說理,讓他去回報那棵愛心樹,因為他太自私了,愛心樹付出了那么多,他卻一點也沒有回報最好老了也不放過那棵愛心樹,還坐在她的身上。可我又很悲傷,因為我知道我對媽媽也做過這種事。每當我突然生病的時候,媽媽總會陪著我去醫院,當我躺在病床上的時候,媽媽總在我的身邊。我睡覺的'時候,她也許會趴在我的身邊休息,可我還是將睡著的媽媽叫醒,讓她幫我倒杯水。雖然我知道媽媽很累了,可我還是讓媽媽去了。當媽媽生病的時候。我呢?一直在和我的朋友在玩耍。媽媽要幫助的時候,都是有爸爸來做的就算我在那,也不會自己去幫忙。爸爸讓我去幫忙的時候,我很不自在,我不想去做,我想玩。媽媽明白了我的心思,就不讓我去。可爸爸還讓我去,我低著頭,嘆著氣走過去幫忙。因為這一次,媽媽和爸爸吵了一架。而我卻很開心,因為媽媽保護了我。現在回想起來,真感覺自己很像那個男孩,媽媽卻是那棵愛心樹,保護著我,滿足著我,讓我快樂! 我卻很自私.
《愛心樹》一本普普通通的繪本,可它卻讓千千萬萬的人明白了母愛的偉大,讓千千萬萬的人知道該怎么對母親。它難道還僅僅是一本繪本嗎?
讀《愛心樹》有感3
《愛心樹》是一本只有26頁的漫畫書,我只用了3分鐘就看完了,但我卻被這本簡短的漫畫書中的大樹深深地感動了。
故事就是講一棵大樹和一個小男孩。大樹很愛小男孩,小男孩天天跑到大樹底下玩,玩得很開心,大樹也很快樂。可時光流逝,轉眼間小男孩長大了,好久都沒有去看大樹,大樹很寂寞,終于有一天,男孩回來了,大樹想和他玩,可男孩沒玩的心情,他想要錢,于是大樹讓他把自己身上的蘋果都摘下來,拿到城里去換錢,男孩很高興,大樹很快樂;他想要房子,大樹讓男孩把自己身上的枝干拿去蓋房,男孩很高興,大樹很快樂;他想要船,大樹又讓他把自己的樹干拿去做船,最后,大樹只剩下一個老樹墩了,男孩也已經是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了,他想休息,大樹還盡量把身子挺高,讓男孩坐下。
看到這兒,我的眼眶不禁被淚水模糊了,這是多么偉大的一棵樹呀!它用自己的'身體給男孩帶來了快樂和幸福,而是自己最后卻變成了一個老樹墩,這是多么感人啊!而男孩卻只索取大樹給自己的一切,卻沒給大樹任何回報;這讓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總是把好吃的留給我,他們總是幫我洗衣服、洗褲子……他們總是在我考試考砸時鼓勵我……他們總是像大樹一樣默默地為我付出,我就像那個小男孩,只知道接收爸爸媽媽的愛,卻從來都沒想過回報。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感受到在接受父母的愛的同時,我們也要懂得、學會報答父母對我們的愛。
讀《愛心樹》有感4
今年寒假,媽媽為我買了本叫<<愛心樹>>的書。這本書寫了一棵大樹為了一個孩子所做的一切。讀完這本書后,我百感交加,今天就在這給大家講講吧!
這本書講的是一棵大樹和一個小孩子的故事。小孩子從一出生就和大樹在一起玩耍和嬉戲。過了好多年,那個小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他幾次做生意都失敗了。大樹知道他的情況后,幾次將自己身上值錢的東西給了小男孩,讓小男孩買掉。到最后,大樹自己的身上只剩下一個木墩,而那個小男孩卻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對它說。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禁為那棵大樹惋惜,它給了小男孩自己所有的`東西,而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得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父母不也都像那棵大樹一樣嗎?他們任勞任怨,養育了我們這么多年。而我們這些小孩呢?卻只知道吃和玩,一點兒也不能體諒父母們的辛苦和付出,而使父母們傷心,對我們感到失望。我想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能夠體諒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用行動證明自己不會和<<愛心樹>>中的那個小男孩一樣,讓父母不再為我們傷心。
我讀了這本書懂得了很多道理,收獲非常多!
新的一學期就這樣忙忙碌碌拉開了序幕,很快一切步入了正規,感覺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中著,似乎沒有上學期那么忙了。
我按上學期的計劃對班級的“雛鷹爭章”欄目,進行了重新布置。繼續執行計劃——用激勵的方法,使一三班變得更優秀。班級的紀律有了明顯好轉,尤其學生寫字改觀較大。以前大多數學生的字寫得可以,只是我沒有嚴格要求,縱容了他們,個別幾個學生作業非常亂,根本沒法看。這學期嚴格要求,橫平豎直,一定要一筆一劃,認認真真。如果誰的作業不認真就擦了重寫。剛開始學生字,家庭作業都放在課堂上完成,我在黑板上寫一筆學生寫一筆,雖然一節課只能寫三四個字,但大家都寫的十分認真。有幾個漂亮的小姑娘,以前寫的字讓我很難與她們聯系起來,那些字看起來像調皮男孩寫的,自從這學期在課堂規范之后,見字如見人。
新的一年孩子們長大了,感覺懂事了許多。在我布置教室時,很多孩子與我一起干活,看著他們一張張純真的臉,我感到希望,也讓我感到責任!
讀《愛心樹》有感5
一棵樹能干什么?開枝散葉、遮陽……不,一棵樹能當一個盡心盡職的好伴侶。
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爬在樹上玩耍;一個英俊的`青年,摘下蘋果賣錢;一個成熟的男人,折下樹枝造房;一個年邁的老人,砍下樹干造船;最后是一個幾乎死亡的老人,坐在老樹樁上得到一片寧靜。
愛心樹的一生都在奉獻著。它用無私的愛,讓一個男孩快樂地成長。它又很孤單,因為它等不到男孩回來陪自己,也就等不到僅有的快樂。它無怨無悔,似乎就是為了男孩而活著。它那輕描淡寫的幾句話讓人感受到了它對男孩刻骨銘心的愛。
我一下子想起了日日夜夜為我操勞的父母。他們不正是兩棵活生生的“愛心樹”嗎?一日日漸漸彎曲的背脊,將永遠映在我心里。請記住:有空多陪父母說說話。
讀《愛心樹》有感6
親情范疇內,總是離不開父母和子女。人們常說:“等你當了父母,才知父母的不易和辛酸。”對于這樣的感覺,我總是好奇并期待,仿佛是為了驗證人們的話,也好像是旁眼看待這種復雜的情感。
人一旦成為父母,幸福感伴隨著犧牲精神充斥著生活。父母往往不顧一切地養育這個鮮活的生命,唯恐照顧不周,怠慢了孩子;總怕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傷害了孩子。所以,父母傾其所有,恨不能代替孩子吃苦受罪。這樣的情景,《愛心樹》中刻畫地淋漓盡致。這棵溫柔細膩的大樹,想盡辦法將自己能給的,不能給的,都送給了他眼中的`“boy”,盡管最后這位“boy”已是白發蒼蒼的老人,大樹卻依然如初。他在一次又一次給的過程中,好像從未索取,每每看到自己眼中的“boy”傷心失望時,他更難受,他已經忘了自己剛開始又多么孤單,他也忘了剛開始自己也需要陪伴。他以為,自己用這種能稱得上奉獻的方式,就能有“boy”的關心,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問候,可直到自己只剩下樹樁,他也沒得到一絲溫暖。
我想,這樣的親情是個“惡性循環”。
子女有需求,父母就必應,看似表面平淡,實則內藏波瀾。日子久了,當父母需要子女有所回應時,只有希望落空,因為從一開始,子女就不知道什么叫付出。太多的父母都是那棵大樹,太多的子女就像“boy”,也許這就是一個“和諧”的搭配,一方只知付出,一方只知索取,毫無理智可言。
讀《愛心樹》有感7
今天我讀了一本《愛心樹》,讀到一半的時候哇哇大哭,不知道為什么我會很難過,讀不下去了,后來媽媽堅持讓我讀下去,媽媽問我為什么哭,我說很難過,他把大樹砍了。媽媽又問那么大樹難過嗎?我說大樹很開心。我哭的越來越厲害了,我覺得爸爸媽媽就像大樹。
媽媽說他們永遠很愛我,不管怎么付出他們都很開心,我不太明白,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很愛我。
讀《愛心樹》有感8
今天下午,老師給我們講了一本叫《愛心樹》的繪本。從前,有一棵樹,每天都有同一個小男孩來。男孩每天都和樹玩游戲,但是當男孩長大后,他經常向樹要東西。樹把一切都給了小男孩,但他沒有要求任何回報。讓我淚流滿面。
我旁邊還有一棵樹,那是我們的阮老師。每當我們學習落后的時候,她總是用最真誠的心給我們指導,每當我們輸給其他班的時候,她總是用最清晰的聲音鼓勵我們。就這樣,她默默付出了很多,卻不向我們索取什么。
我還記得那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老師每天晚上加班給我們做ppt,給我們準備材料,一直到晚上十一點或者十二點才做完。母親節那天下午,老師特意請來了美術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感恩的媽媽”幾個字。面對陽光的折射,幾根細細的銀絲從老師的太陽穴里爬出來,讓我深深體會到老師的愛。
這是我的“樹”,怎么樣?你一定也希望有這樣的“樹”吧?
以后就不會像個小男孩了。我想成為一個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讀《愛心樹》有感9
今天下午第二節課,許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很好聽的繪本名叫《愛心樹》故事不長但讓每個人都很感動。
《愛心樹》講的是一個男孩和一棵蘋果樹的一生,那棵大樹是一棵有愛心的大樹,因為這棵大樹很愛一個男孩,給它帶來了快樂,后來男孩長大了,男孩根本沒有把大樹當一回事,他向大樹要錢,房子和船大樹把身上的'蘋果,樹枝和樹干都給了那個男孩,愛心樹無私地奉獻了自己的生命,男孩只會索取不會回報,最后大樹被男孩砍到了只留一小截樹樁,可是它卻沒絲毫怨言,后來男孩老了,事業無成僅剩下的木樁也依然默默無聞地給男孩當了一個能讓他靜坐下的座椅。
《愛心樹》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在小男孩需要幫助的時候,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成果都無私地貢獻給了男孩,通過這感人的故事我知道了一個道理,只要讓別人快樂,看到別人的微笑,自己的心里就覺得非常快樂。使我想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他們總是對我精心照顧。天天為我操勞,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總是相方設法滿足我的要求。父母這棵愛心樹是多么偉大呀,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做一好孩子,好好學習,掌握知識,讓更多的人變成愛心樹。
讀《愛心樹》有感10
今天我看了《愛心樹》這本書,它是由謝爾?希爾弗斯坦寫的,看了這本書后,使我很感動。
雖然這本書文學很少,但讓我真正體會到什么是幸福。
從前有一棵大樹,它喜歡上了一個小男孩,男孩每天和大樹玩,有時采集樹葉,有時自己做王冠,有時他也會爬上樹干,在樹上蕩秋千……他們兩個互相愛著。但是,時間過得很快。男孩需要錢的`時,大樹給他蘋果讓他去賣掉,男孩需要房子時,大樹給他樹枝,讓他去蓋木屋……
我想起了我們人,連大樹都可以做得那么好,難道我們不能試一試嗎?說真話,我不是一個助人為樂的人,因為我們總想著自己,不顧別人,只求自己的生活好一點。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讀了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只有為別人著想,為別人的傷心而傷心,為了別人的高興而高興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讀《愛心樹》有感11
《愛心樹》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男孩和一棵大樹的故事。大樹和男孩很友好,大樹給了他生活所需的東西,男孩非常快樂。文章寫對的生動有趣,是沿著時間線來寫的'。
在《愛心樹》里,大樹非常關心男孩,男孩也喜歡大樹。書中的男孩從小就和大樹是伙伴,他們每天一起玩游戲,蕩秋千,捉迷藏.......都很開心,很快樂。漸漸地,男孩長大了,他向大樹提出了種種問題,大樹也盡力地幫他解決困難,大樹多么關心男孩啊!大樹奉獻出了無私偉大的愛。文章結尾,“大樹挺直了身體”,體現了大樹一心想著男孩,舍己救人,值得我們學習。生活中,爸爸媽媽也是無私奉獻出的愛,比如在我們睡著時踢了背著,深夜,爸爸媽媽會輕輕地幫我們蓋被子,這好比書中的大樹一樣。爸爸媽媽這么關心我們,我們難道不認真學習回報嗎?
“讀一本好書就像和一個高尚的人說話。”我完全相信這句話,我應該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學習,多讀書,讀好書!
讀《愛心樹》有感12
“給予”?“索取”?讀了《愛心樹》這本書,這兩個詞一直在我的腦子里徘徊。
這本繪本主要講了小男孩小時候跟大樹親密,可慢慢長大了,男孩只回來了四次,每次只知道貪婪地向大樹索取。大樹一次次無私地給予,卻很快樂!
小男孩,你怎么能只知索取,而不懂得回報呢?大樹為了你,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有抱怨過嗎?他有向你傾訴過嗎?而你沒有絲毫抱怨,甚至連一句感謝都沒有說過,你不覺得慚愧嗎?我們身邊,這樣的男孩也不在少數,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像這個男孩。
暑假里,媽媽和我一起逛超市,我跟著媽媽,并沒有半點聲響,媽媽也沒有理我。可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東西時,我站住了,指著那樣東西。媽媽卻若無其事地繼續往收銀臺走去。我就站在那兒,大喊道:“媽媽,媽媽,快回來,我想買這樣東西!”媽媽還是沒有理我,徑直地走到那兒排隊。我跑到媽媽那兒,有點兒想哭:“媽媽,帶我去買吧,好不好?”
“想買的自己去買,自己買的`東西才能心里踏實,不是靠自己努力換來的東西,怎么能要?我以前寵你是因為你小,現在你已經長大了,應該懂事了,想得到的東西不能靠別人!”
我很生氣,不理媽媽,就這么點要求都滿足不了我,那我為什么要這么聽話。可想著想著,自己竟然想通了,媽媽不輕易給予我東西,是想讓我明白,自己用勞動換來的東西,才是最有意義的!原來她是不想讓我成為《愛心樹》的那個男孩,只會一味索取。
“給予”、“索取”這兩個詞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時刻提醒我,要做“大樹”,無私給予,不圖回報。莫學男孩,只知索取,不懂感恩。
讀《愛心樹》有感13
在這短暫的寒假當中,我讀許多書,有:《愛心樹》、《青銅葵花》和《秘密花園》這三本書。這幾本書都讓我受益匪淺。但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書那當然就是《愛心樹》啦!這本《愛心樹》雖然能說是小嬰兒看的低幼兒的書,可是我想:張老師讓我們看肯定有些什么“意圖”的呀。于是,我就認認真真得看了一遍,果真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愛心樹》主要講得是一個小男孩和一棵樹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時候男孩和大樹一起玩耍、嬉戲,可是小男孩長大了之后,卻一直再向大樹索取東西,而大樹卻一直滿足了他的心愿,從不說一句怨言,還不求回報,到最后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軀去完成男孩的心愿——坐一會兒。可見大樹是多么的愛那個男孩,多么的無私呀!
讀完這本書,我深有感觸:生活中,我也常常幫助別人,哪怕只是幫了一點忙,自己心中也會感到快樂的。這讓我更深一步的了解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義了,又讓我想起了高爾基說的一句話:““給”,永遠比“拿“愉快。還讓我知道了,人類和其他植物、動物是一樣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樣的過程。
生活中也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例如:爸爸媽媽一直在我們的身邊幫助我們,卻一直不求回報,而且還默默無聞,這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貴呀!
讀《愛心樹》有感14
閱讀課上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名字叫《愛心樹》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棵樹,他非常疼愛一個小男孩。
男孩每天收集她的葉子,把葉子編成皇冠,扮演森林里的國王。男孩會爬上樹干,抓著樹枝蕩秋千。他們會一起捉迷藏,玩累了,男孩就睡在樹蔭下。
他們都很快樂!
小男孩兒長大了,有一天小男孩來到樹下,他對大樹說:“我想要錢。你可以給我一些錢嗎?”
“真抱歉”,樹說,“我沒有錢。我只有樹葉和樹果。你把我的果子拿到城里去賣,你就會有錢了,你也會很快樂!”
于是,男孩爬到樹上,摘下他的果實,把他們通通帶走了。
大樹很快樂。
后來,小男孩兒又向大樹說自己需要一所房子,大樹讓它把自己的樹枝砍下來去蓋房子。幫助了小男孩兒,大樹依然很快樂!
接下來,小男孩兒又說:“想要一條船,可以帶我離開這里。你可以給我一艘船嗎?”
“砍下我的樹桿去造船吧!這樣你就可以遠航,你就會快樂。”樹說
于是男孩砍下她的樹干,造了一條船,坐船走了。
樹依然很快樂。
過了好久好久,男孩又回來了。
“我很抱歉,孩子”,樹說,“我已經沒有東西可以給你了,我真希望我能給你些什么,可是我什么也沒了,我只剩下一根老樹樁。我很抱歉。”
“我現在要的.不多,”男孩說,“只要一個安靜的可以休息的地方,我很累很累。”
“好啊!”樹一邊說,一邊努力挺直身子,“正好啊,老樹樁是最適合坐下來休息的。來啊,孩子,坐下來,坐下來休息呀。”
男孩坐了下來。大樹非常快樂,真的非常快樂……
聽完老師《愛心樹》這個故事,我心里很難受,我想問大樹:“你疼嗎?小男孩把你的樹枝和樹干都砍走了,你傷心嗎?你真的像媽媽和老師一樣,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卻從來沒有要求回報!”
我感到小男孩很自私,一直向大樹要東西,大樹把他所有的東西都給了小男孩,最后只剩下一個樹樁,卻讓小男孩坐下休息。大樹依然很快樂!
我想對小男孩說:“你應該知道報恩,愛心樹對你這么好,你應該報答愛心樹。不應該一直向他要東西。”
愛心樹就像媽媽一樣,當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日夜陪伴著我;當我走累的時候,媽媽吃力的背著我,卻從來不說累;媽媽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我。媽媽,我想對您說:“我愛您!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用好的成績來報答愛我的人!”
我還要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經常幫助別人!
讀《愛心樹》有感15
《愛心樹》只是一本繪本,僅有二十六頁紙,二百多個字,但就是這幾句話,讓我認識了這棵樹——愛心樹。
在很久以前,有一棵蘋果樹,它非常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經常找樹玩,吃樹上的蘋果,在樹上蕩秋千,或是在樹下收集樹葉,把它們做成皇冠,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累了,就在涼快的樹蔭里睡覺,大樹快樂極了。可是隨著時光流逝,長大了,他需要更多:他需要金錢,大樹沒有,卻給了他蘋果他需要房子,大樹沒有,卻給了他樹枝;他需要船只,大樹沒有,卻給了他自己的樹干,大樹很快樂??過了很久, 男孩已成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又回到了那棵給予他很多很多,但自己卻只剩下樹墩的大樹旁。男孩累了,不像從前一樣和大樹一起捉迷藏、玩耍。大樹吃力地挺直了腰,讓男孩坐在自己身上。男孩坐下了,大樹很快樂??
從活潑幼稚兒童到行動遲緩的老人,只是不停地在索取,從來都沒有想到回報大樹些什么,所以他也從來沒有真正地快樂過。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兩棵這樣的.大樹在時時庇護著我,為我們遮風避雨,他們就是我親愛的爸爸、媽媽。無論何時何地,他們一直在我身旁,給我世上最深厚的愛,讓我無憂無慮地健康成長。
我看完了這本書后,永遠都記得這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 “看了這本書后,孩子會更愛媽媽。”
【讀《愛心樹》有感】相關文章:
讀《愛心樹》有感15篇10-23
讀《愛心樹》有感(15篇)10-23
讀《愛心樹》有感 15篇04-24
讀《愛心樹》有感3篇04-16
讀《愛心樹》有感通用15篇10-23
讀《愛心樹》有感(集錦15篇)10-23
愛心樹作文02-05
《愛心樹》讀后感12-29
愛心樹的讀后感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