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教育的樣子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幸福教育的樣子》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幸福教育的樣子》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幸福教育的樣子》讀后感1
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繁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呢?事實上有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積極的心態和幸福觀,尋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樂元素,在做好心態的自我調整的同時,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學會工作與休閑,學會苦中尋樂,學會享受教育,詮釋著什么是教師的幸福。
一要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臺,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臺,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二要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會離幸福更遠。
三要享受自身。把教學工作看作是一種簡單的重復,那必然厭倦,也無言幸福。對自己要合理定位,科學、合理、符合自己最近發展區、又不斷在動態變化提升的目標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前提,不斷的自我價值實現是人不斷前進的不竭“內驅力”。過高的目標定位容易讓人因體驗不到經常的'成功而沮喪。教學鉆研中帶來的新鮮感和不斷進步的成就感是帶來職業幸福感的催加劑。
教師的幸福,其他職業、其他行業的人是無法得到的,也是無法體會的。學生和家長帶給教師的感動是永久的,是感人至深的,是教師一生的精神財富,也是教師個人的寶藏。
《幸福教育的樣子》讀后感2
常常在思考:“幸福教育的樣子是什么樣子?”在認真閱讀了楊九俊老師的書后,能從不同的維度感受到幸福教育的樣子。
“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
喜歡這句話,這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名言,在這本書的關于特色的篇章中,作者 楊九俊老師,就恰如其分的運用的這句名言。每一所學校也應該尋找屬于自己的句子,包括我們幼兒園,只有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句子,才能彰顯特色。楊老師對什么是學校特色做了很好的解釋,他認為,在學校特色建設上存在一些認識和實踐的誤區,比如吧特色項目、特色活動當成是學校特色建設的主題甚至是全部,特色是整體的,內蘊外現一體化。
楊老師在書中還講到了特色課程與學校特色的關系,要使特色課程成為學校特色,必須具備幾個條件,以是課程的特色應當符合校本化的培養目標的要求,二是特色課程應當與學校文化具有內在的一致性,三是課程、教學特色應當是整體的或者是有機融入整體的,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們幼兒園在實踐的園本主題課程,在經過幾年的實踐我園的童話主題園本課程已初步形成,并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我園的園本主題課程是建立在游戲和生活的基礎上,有預設與生成想結合,充分發揮幼兒在課程中的主體性,園本課程又是與幼兒園的童真文化契合的,讓幼兒展示自我、在自由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楊老師也提出了“文化立校”的觀點,他認為:學校要進行特色建設,實現特色發展,就必須建設屬于自己的文化,實現文化立校。我想到我們老師在實施園本主題或其它主題課程中都會自覺地展示主題墻,形式多樣,內容風豐富,很好地呈現了主題活動的軌跡,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對做主題的整體梳理,也能讓其他人了解了實施課程的情況。老師由于對幼兒的園本主題課程有了深入的理解,并成為老師的'潛意識,才能自覺地實踐園本課程。
我們基本的教育立場是什么?
楊老師給我們的贈言是:堅定地站在孩子們的一邊
夏山學校辦學的基本精神就是站在孩子立場上,就是解放學生,楊老師主要強調了三個方面:(1)教育首先要了解學生,這對于我們幼兒園教育工作者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作為老師一定要了解班級了每一位孩子的個性,了解孩子家庭教育情況等才能因材施教,在實施教育中,我們要堅持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作為老師要有孩子立場,例如,有一次美術活動的時候,有一位大班的孩子將整張畫紙都用黑色的筆亂涂了一番,我沒有批評那位孩子,而是,在觀察孩子的情緒狀態后,與孩子進行了溝通,原來孩子因為父母吵架心情不好,才在畫紙上宣泄的。(2)解放孩子的天和地。對于楊老師的這個觀點,我們在實踐中也是這樣做的,我們主要通過游戲活動來解放孩子,讓孩子有更多的自主時間和空間,從而激發孩子的創造力。(3)解放學生其實也是解放我們自己,雖然這句話更多地針對中小學教師來說的,主要是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但幼兒園同樣是受用的,老師的角色定位的轉變,從主導變為引導者,從指揮者變為合作者,這樣我們老師也有更多的時間來觀察孩子,了解孩子,并反思教育活動。
細細品味楊老師的《幸福教育的樣子》,讓我回憶起從教十多年的教育經歷,倍感作為老師的幸福感!
《幸福教育的樣子》讀后感3
在《幸福教育的樣子》一書中,有一篇是關于“樂學教育”的文章,讀后,真是受益匪淺。
我們常說,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便是孩子那甜甜的笑聲。是的,孩子應該是最天真的,處于無邪的年齡,少年應該不知愁滋味。但在現在如今的校園里,書聲瑯瑯處處聞,陣陣笑聲卻難露面。學習給予我們師生的都是一件苦差事,學生不樂于學,教師疲憊于教,為什么會是如此?
反復思索: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活潑好動的.孩子們怎么會去認真聽講呢?如果我們的教育語言毫無魅力,如何能夠讓孩子們向我們傾吐心聲呀?
如今的課堂,我們時常會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去迎合孩子們的心理特征,將抽象的知識化為形象,讓孩子們更直觀的接觸學習,和孩子們一起說說、唱唱、畫畫,共同走進學習氛圍,在快樂中將知識內化。學習中,老師是引導者,就像一根指揮棒,帶著孩子去探索、去討論、去辯證,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地學習。但即便如此,我們認真觀察,還是會發現,孩子們的笑容依然還不夠多,不夠甜,細細小結,還是在于孩子們肩上的擔子比較重,單一的學習充滿了他們的在校生活!
學校是學習的主要場地,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但卻都不是唯一的。學習更不是單一的作業、考試!娛樂游戲、表演繪畫、活動鍛煉,都是學生接觸知識、吸收知識、應用知識的途徑。樂學教育,讓學生真正的樂在其中,讓學生真正的愛上學習,才是我們老師該做的。讓他們在校的學習是快樂的,讓他們的童年是充滿笑聲的!
【《幸福教育的樣子》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育隨筆:幸福05-07
未來的樣子作文02-19
我的樣子作文02-19
秋天的樣子作文03-05
教育隨筆-久違幸福08-05
幸福與教育讀后感09-28
《幸福與教育》讀后感09-02
《生命流淚的樣子》有感10-19
生命流淚的樣子讀后感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