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金色的魚鉤》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
我掩卷沉思著:老班長,課文中說你死了,我卻認為你還活著。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遠活在人們心中。而且,當今社會像你的人太多了。但是,當我完整地讀完這篇課文時,不知不覺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覺得老班長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小小的魚鉤,而是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 我的內心被深深地感動著,真想讓老班長活下來,讓他也來享受享受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老班長,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你舍己救人的高貴品質,你對工作高度負責任的態度永遠值得我學習。為了我們這一代,為了解放全中國,這位老戰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而我呢,在現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還不珍惜幸福時光,回想起來可真慚愧。
同學們請多想一想長征中的`革命先烈吧!我們今天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中華民族新生一代的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從小做起,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2
《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紅軍長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長,牢記的話,盡心盡力地照顧三位生病的小戰士過地,而不幸犧牲的感人故事。
課文中的炊事班長,也就是“老班長”牢記交給他的任務一路上是保姆、是上級、是勤務員,一定要把三名小戰士帶出草地。才半個月的時間,青稞和著野菜就吃光了沒有吃的,“老班長”為了不讓三名小戰士因過于餓而瘦下去,走不出草原,而在每天早晨起來就去釣魚和去找野菜,卻不顧自己的身體,這是多么令人感動啊!老班長為了讓三名小戰士吃飽飯,而起早貪黑的給三名小戰士找食物,三名小戰士吃飽飯后老班長卻只吃一點吃剩的魚骨頭和一點野草根,我每每一讀到這兒心里就很難過,腦子里便會浮現出“老班長”那骨瘦如柴的身材和清瘦、布滿皺紋的臉。我真想用我自己積攢的零花錢回到過去給這四位戰士買一些吃的東西,遞給他們的.手里,讓他們吃上噴噴的東西啊!
那三位戰士為了革命事業的成功,用堅強的毅力和鐵打一般的雙腳才能走出這草地,那草地是考驗人們毅力的地方,有可能被餓死,有可能被陷入沼澤,有可能被累死,生存下來的機流非常小,但他卻不怕艱難,不怕困難、不怕死地走出了這片草地。
在走出草地的邊緣的時候,老班長累的倒下了,在臨死前也還是那么的珍惜食物。真是一位舍己為人,忠于革命事業的戰士啊!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3
今天,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學習了第十五課《金色的魚鉤》。這是一篇講述紅軍長征途中過草地時的一個感人故事,讀后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啟示和觸動。
本文主要記述了過草地時一位紅軍老班長接受了黨的任務和組織的重托,帶著三個病號小戰士歷經艱難,克服重重困難,想辦法釣魚充饑,最終犧牲自己,將三位小戰士送出草地的感人事跡。
同時,也突出了老班長舍己為人、忠于革命,不怕犧牲的`大無畏革命精神,表現出了老一輩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尤其是老班長的那種責任感使我敬佩不已。
想想,老班長只是千千萬萬紅軍戰士中最普通的一員,他卻能夠把黨交給的任務放在第一位,不惜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而我們現在總是把自己個人的得失看的很重,很少為他人著想。其實我們應該做到同學之間相互幫助、換位思考。不能只顧自己而損害他人的利益,在別人有困難時我們應該積極的伸出援助之手,哪怕犧牲自己的一點兒利益也是值得的。因為,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千千萬萬“老班長”的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學習和傳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的那種樂觀、團結、奉獻、無私、大愛、頑強的精神。不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期望和重托,要有擔當和責任,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4
讀完《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我的眼睛濕潤了,老班長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我,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長啊!為了革命事業,寧愿自己吃盡了苦頭,也要保住這幾位小同志。為了下一代,為了解放全中國,這位老戰士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了革命事業。而我呢?在如此幸福的生活中,還不珍惜幸福時光,回想起來可真慚愧啊!
平時,吃飯的時候,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掉一些飯粒,有時,干脆扔掉,特別是我覺得不太好吃的飯菜,就背著父母,把飯全部倒掉,如果晚上餓了,再向父母要錢買零食吃,現在想一想,我是多么的浪費呀,拿自己的行為跟老班長相比,現在,真想找個地縫鉆進去。革命老前輩,為了能讓我們過上好日子,吃糠咽菜。老師還給我們講了長征的故事,戰士們爬雪山,過草地,吃樹皮,吃草,和馬尿,為了革命勝利,為了我們幸福的日子,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無私的'奉獻了自己。每當想起這些,我都羞愧無比。
讀了這篇文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呀!我為以前的行為感到自責。放心吧,從今天開始我要用革命精神來武裝自己,學習勤勤懇懇,生活勤儉節約,絕不會再浪費這美好時光。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5
從小到大,學過的課文很多很多,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金色的魚鉤》。
《金色的魚鉤》講的是在紅軍過草地市一位炊事老班長為了帶三個病號過草地,將不多的食物讓全給病號吃,就這樣,食物還是不夠,病號沒食物吃時,老班長整夜睡不著覺,他想到一個方法,就是用一根針做了一個魚鉤,一天到晚摸蚯蚓釣魚,做魚湯給病號吃,餓極了,他只用病號吃剩下的魚骨頭充饑,最終餓死在路上。當老班長要犧牲時,他仍然沒忘記教育幾個病號,不要喪失革命意志……老班長,你付出這么多,難道就是為了完成任務?不!不是這樣的!時革命精神支撐著你,使你不顧自己,保護革命后代!
我一直這么想:老班長,雖然課文說你死了,但我認為你還活著。你的精神,你的形象永遠活在人們心中。你看,當今社會上像你這樣的人越來越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汶川大地震中那前赴后繼的`救援隊伍,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無不傳遞著你的精神,你的形象。
老班長,你再看,我們的祖國在飛速發展,我們的生活在蒸蒸日上,這是你的心愿,也是我們的心愿,我們祖國有數不清你這樣的人,我們祖國的明天將會更好!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6
我讀完《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后,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課文中那些感人的情節如電影般的顯現在我眼前。
這篇課文寫的是紅軍過草地時發生的一件事。重點講老班長為了照顧兩位小同志,不惜犧牲自己。當我讀到“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便皺著眉頭咽下去”的時候,我的淚水就情不自禁的落了下來。
多么偉大的老班長啊,他為了革命事業,寧愿自己吃盡苦頭,也要保住兩位小同志的生命。那硬梆梆的魚刺,他是怎么咽下去的呀?他靠的是崇高的革命精神。想到自己,我覺得我是多么的`渺小,缺少老班長能吃苦的精神。平時,我吃飯的時候,桌子上都會留下許多飯粒;當我覺得飯菜不好吃,就背著爸爸、媽媽把飯倒掉;有時我家煮豬腳,我發現豬蹄上有毛,就把豬蹄扔給狗吃。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沒有像老班長那些革命前輩流血犧牲,就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革命前輩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一定要繼承下去。
我想,要是能超越時空,我要用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飯換過老班長手中的魚刺和草根。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7
人活在世,就應該有舍已為人的精神。在抗日時期,我們的紅軍便充分地體現了這一高貴精神。正如我們所學的課文——《金色的魚鉤》。
這是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章,語言簡潔明了,卻又充滿了真情實感。文章用樸實無華的語句,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充滿正能量的長征故事:那是1935年秋天,紅四方面軍進入草地時,指導員派炊事班長照顧三個病號。一路上,老班長為了他們不餓肚子,帶著病為釣魚挖野菜。當同志們馬上穿過草地時,他卻永遠地長眠了。
讀完課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魚鉤,是老班長用縫衣針彎成的,更是老班長那千古不朽的革命精神的見證!正是這只魚鉤,守護了三個年輕紅軍的生命;正是這只魚鉤,使三個病號穿過草地!當我讀到老班長即將犧牲的時候,心死死地揪了起來,當看到老班長不喝救命魚湯,而是說了一句我至今都無法忘記的話:“不要浪費食物了。”他竟然將救命的食物說成浪費食物,試問,天下還有誰!
1935年,紅軍長征所經過的草地,并不是我們現在的草地,而是一望無涯,不少在戰場沒倒下的戰士,卻在過草地時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缺少食物,不少沒有食物的戰士,為了填飽肚子,將自己的'皮帶放入鍋中煮著吃來減少饑餓感……
現如今,我們強大了,吃喝不用愁了,不用再過苦日子了,張口閉口皆是山珍海味,名牌時尚,但身為一個中國人,就不應該再去回味那段屈辱的歷史嗎?就不用再再去擁有舍已為人的品質了嗎?那么,請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愿我們銘記那段歷史,記住每一個為新中國拋頭顱撒熱血的革命烈士,讓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8
今天,我讀了一篇題為《金色的魚鉤》一文,我很受感動。因為老班長的事跡, 精神教育了我,鼓舞了我,并使我改正了缺點。
記得有一次,學校組織看電影,老師偏偏給我一張最邊上的票,把我氣得夠嗆。可我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可我是小組長心里不高興,但臉上還得裝作高興。就在這時,張建的票掉了下來,撿起來一看,原來時十五排二號的位置,太幸運了,我高興極了便把這張留給了自己,把自己的`給了他,張建并沒有說什么而是規規矩矩地坐在了“邊上”。
電影開始了,時間一分一秒地走著,可我越坐越不是個滋味,一個小組長怎能這樣損人利己呢?自己高興坐哪就坐哪,剛看的老班長的事跡又忘記了?人家老班長在艱苦的環境下釣魚,都做成湯給戰士喝,自己卻吃人家剩下來的骨頭,而我呢,自己的行動與老班長相比,像什么話呀。
我越想心里越不好受,我強按捺著自己的心情走出影院。路上,我想了許多,想到了老班長為了戰士的精神。于是,我便到張建家向他道歉,張建也原諒了我,叫我不要太自私了。我連忙點頭。
回家路上,老班長的形象仍不斷出現在我眼前。但這次心里安定了許多,因為我改正了錯誤。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9
“為什么這么可敬的人就這么走了?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讀完《金色的魚鉤》后,我在心里默默地喊著。我一邊回味著剛才的內容,一邊陷入了沉思之中。合上書,老班長那瘦弱、粗糙的,起滿老繭的那雙手清楚地在我的眼前浮現,栩栩如生。剛才回憶的每一個字都清清楚楚地在我腦海里閃現……
這個故事是發生在1935年的秋天,紅軍過草地時。因為都是沼澤地,食物供應不足以至于營養不良,因而好多人得了腸胃病。其中有三個病號實在是跟不上隊伍,于是領導人就派炊事班長照顧他們。老班長為了完成黨交給的任務,盡心竭力地照顧這三個病號。可是因為食物實在是太少了,用魚鉤釣的魚也是少之又少。老班長連最后一點魚也讓給了病號,自己卻犧牲了。
這是一位多么可敬的老班長啊!為了革命的需要,寧愿犧牲自己。吃盡苦頭、飽受風寒也要保住這幾位年輕的小同志。就連那硬梆梆的魚刺也都能咽下去。他靠的是什么?他靠的是他對革命的忠誠,盡職做到黨給的任務。
想想現在的一切是多么的來之不易,我們卻不懂得珍惜。每一次吃飯,小米粒都會淘氣地玩著蹦極呢!這時候的.你有想過珍惜嗎?我沒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有誰真正理解?又有誰真正做到呢?
通過這篇文章我知道了今天的幸福,今天的收獲,今天的繁榮都是革命先烈換來的,老班長吃的能跟我們比嗎?讓我們珍惜眼前幸福吧 !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0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金色的魚鉤)這篇課文嗎?我是深深地被這篇課文所感 動了。故事講的是紅軍長征時,一位老班長為了讓三個患腸胃病的紅軍走過草 地,自己不吃不喝,省下食物給戰士們。實在沒有吃的了,他就去釣魚讓戰士們 吃,自己卻只吃魚骨頭。當小梁發現他的秘密時,他囑咐小梁一定要保密;當病號 們被饑餓和疾病折磨時,老班長鼓勵他們不要喪失革命意志。最后老班長因為營 養不良犧牲在草地上。
老班長這位普通的紅軍戰士,面對絕境時,用一個長滿紅銹的魚鉤,維持了三個戰士的生命。魚鉤的故事表現出老班長那種舍生忘死、無私無畏崇高的思想 道德。
老班長,課文中說你犧牲了,我卻認為你還活著。你的精神—也就是長征 精神,那種樂于吃苦、不畏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 英雄主義精神,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百折不撓、 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而且,這種長征精神正在一代代地傳承著。
您看,當有人遇到天災時,人們會立刻伸出援助之手;大街上一個小孩迷 了路,會有人送他回家;清潔工人寧可一人臟,也要換來萬家凈;送水工每天不 辭辛苦地東奔西走……這些平凡的人,他們都在為國家盡力。他們不正像老班 長為了戰士們而不顧生命地忙碌嗎?他們手里拿著的用具不正像老班長的魚 鉤嗎?到處都有你,老班長。到處都有你的精神,到處都有像你一樣的行動。你 看,我們紅領巾也行動起來了!我們幫助孤寡老人,主動為災區捐錢,向人們宣 傳法律知識……老班長,請您放心,我們不會辜負老一輩的希望!我們會努力 學習,報效祖國!
魚鉤里藏著深深的愛,但愿我們所有的人都有一顆金燦燦的愛心!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1
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后,一定要把這個閃爍著金色光芒的魚鉤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孫都來瞻仰它。我剛讀完楊旭所著的《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時,文中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耳邊環繞。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935秋,紅軍過草地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長牢記部隊指導員的囑托,盡心盡力地照顧三個生病了的小戰士,為了讓他們過草地,不惜犧牲自己的感人故事。文章雖然語言簡練,但也透露出了真實和生動,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那個時代里,讓我們明白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盡職盡責,樂于奉獻,要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孩子!
文章為了不讓其它的小戰士餓著,自己每天整夜整夜去尋找吃的,致使自己的眼睛看不見了,因為找吃的不容易,他并沒有一個人獨吞食物,而是將最好的留給別人,而自己卻吃魚骨頭和草根;他自己明明很虛弱,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舞著其他人;他奄奄一息時,還不忘擔心別人,還不忘部隊交給自己的任務!他就是這樣一個無私奉獻,舍己為人,盡職盡責,忠于革命的人;一位心里總想著別人,而從來都沒想過自己的老班長!
和他相比,身為班長的我才發覺自己有時是多么的不負責任。
記得有一天,學校舉行大掃除,全班都在行動,而我卻很懶,一點也不想動,覺得太麻煩,太浪費時間了,就坐在那里拿起一本書津津有味的看著,老師見了嚴肅地問我:大家都在大掃除,你怎么坐在這里不動呢,要有集體融入感啊。聽了老師的這番話,我只好慢慢吞吞,不情愿地拿著掃帚去掃地了。三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眼看著其他同學都打掃完了,都開開心心地回到了教室,而我那么小的一塊地都沒掃干凈,我急了,準備不掃了,可又怕老師責怪我,我便找了一位同學,說:同學,同學,幫我掃掃地吧。那個同學說:可我還有作業我沒等她說完,便打斷了她的話作業什么的沒問題,現在是大掃除的時間,你去寫作業老師也會責怪你的,對不對,你就幫幫我吧在我的再三請求下,她答應了,我連忙將掃帚給她,自己卻又去看書了。
在班級中,我是六(1)班領頭雁,排頭兵,我竟然沒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沒有盡到班長的職責,因為自己敷衍了事,一己之私,而不去完成自己應盡的義務,愧對老師的信任,愧對同學的友誼這是多么不應該呀!我應該向老班長學習,對待同學有奉獻精神,對待班級有服務意識,對待自己所擔任的班長一職,盡職盡責,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學生,這樣才能獲得老師同學的信任,更有利于自己的學習和成長。
雖然文中說老班長已經犧牲了,但我覺得他沒去世,雖然他的肉體早已不在了,但他的精神還一直留在這個世上,就像臧克家所說的: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是的,老班長高大的形象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2
“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的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千鈞一發的時刻做了“舍小我為大我”的事;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用一個細微的動作,做出了足以救人的事;英雄就是這么一個人,為自已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
他啊!是一位約莫四十歲的老戰士;他啊!為了自已的責任和革命,不惜忍著多少個月的饑餓的威脅;他啊!是剛到風華月戊之時的鳥兒,卻不顧四面埋伏,一心向著黨飛;他啊!為了革命,為了責任,為了勝利,為了讓生病的小戰士走出荒蕪人煙的草地,自已不惜長眠于冰冷的草地。人們為了歌頌他,小戰士為了紀念他,把當年他——老班長留下的魚鉤放入紀念館。
這只魚鉤,曾把老班長從絕望的深淵“鉤”上來,曾把快被饑餓侵犯得僅有的一絲希望給“鉤”了回來。在這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又浮現出老班長那張含經風霜的笑臉。
看!這位可歌可泣的老戰士,他雙目近失明,可他還在黑夜中摸索著野菜和食物。如果不幸有蛇,如果草中有毒蟲,如果……那么他那長滿繭子的大手,又會是什么下場呢?
老班長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生病的小戰士,把自已正風光的生命獻給我革命,獻給了黨,看他奄奄一息之時都拒絕進食,在生死攸關之時,還不忘黨,不忘黨。多么忠心的黨員啊!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3
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發生了許多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其中《金色的魚鉤》令我讀后久久不能忘懷。
故事發生在一九四五年的秋天,紅軍進入了草地,由于三個小同志得了腸胃病,為了不影響大部隊的行軍,指導員就讓炊事員班長留下照顧他們。
班長和三個病號每天只能走二十多里路,每次到了宿營地后,班長都顧不上休息,就開始到處尋找食物,由于草地根本沒有什么可吃的,所以只能挖草根,然后和著所剩不多的青稞面給他們做飯,然而就這樣也只堅持了不到半個月青稞面就吃完了。饑餓威脅著他們,雖然班長到處找野草,挖樹根,可光吃這些怎么能吃飽呢?班長眼看著他們一天天瘦下去,心里急得整夜整夜合不攏眼。
有一天,班長在河邊洗衣服,忽然看見了一條大鯉魚躍出水面,他靈機一動,急忙找出一根縫衣針,彎成了個鉤,釣上了一條大魚,讓三個同志吃上了新鮮的魚,喝上了魚湯。從此每隔幾天,大家都能吃到一次魚。可有一位細心的小同志注意到吃魚的時候,老班長從來不和他們一起吃飯,他暗地里觀察,發現老班長都是等他們吃完飯后,再悄悄地吃他們剩下的食物,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金色的魚鉤讀后感班長就這樣照顧著他們,而他們的身體也漸漸好起來了。然而就在他們即將走出草地的時候,不幸卻發生了,班長由于長期不能吃飽,餓暈在了草地上,三個小同志急忙去釣魚做湯給老班長喝,但班長還是犧牲了。
讀完《金色的魚鉤》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后來,這位小同志發現老班長在吃他們吃剩下的食物時,眼淚就禁不住流了下來。讀到這里,我的喉嚨就像被魚骨頭卡住了一樣,哽咽了。我仿佛看到老班長正手里捧著搪瓷碗,嘴里嚼著魚骨頭,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貴啊!在惡劣的環境下,為了讓其他同志吃飽,自己卻挨餓,就是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也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聯想到平時,我們常常把米飯撒在桌上,飯后,只見桌上這兒有米飯,那兒有米飯,不愛吃的'飯菜還經常倒掉,現在想起來,還真是慚愧。
我深深地懂得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先烈們用他們的生命換來的,我們只有好好讀書,珍惜生活,才對得起老班長,對得起那些為建立新中國而英勇獻身的烈士們!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4
在中國,曾經有多少革命先烈為我們現在的和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那是數也數不清的。今天我看了一篇名叫《金色的魚鉤》的故事。
在抗日戰爭時期,主人公小梁和兩個同志得了腸胃病,指導員讓炊事班長照顧一下,讓我們走在后頭。炊事班長是部隊中最老的,對大家很親切,所以大家都叫他“老班長”。不到半個月,兩袋青稞面就被吃光了。有一天,老班長正在洗衣裳,突然,一條魚跳出了水面,老班長欣喜若狂,趕緊把一根縫衣針,烤熱了,彎成了一個魚鉤。這一天,大家喝上了熱騰騰的野菜鮮魚湯。以后,老班長每天都給我們煮魚湯,他總是說自己早就吃過了。有一次,我偷偷看著老班長,他把我們吃過的菜根和魚骨頭細細地嚼著,皺著眉頭。我哭著撲倒在老班長懷里。我們互相攙扶,終于走到了草地邊上。這次,老班長暈倒了。“我們”一個釣魚,一個照顧老班長,一個生火。當釣到魚時,老班長已經奄奄一息了,他叫我們不要浪費食物,說完,他的`手垂了下去。我把魚鉤小心的包起來,放在貼身口袋里。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魚鉤,至今還珍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
作家陸一定的這個故事,使我感慨萬千。像我們現代的孩子,連穿個衣服、吃個飯都大吵大鬧的,跟以前的革命戰士一比,真是天差地別呀!我們應該想一想,那些事情我們能做,那些事情我們不能做,幫大人們減輕減輕負擔。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應該學會體貼,應該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效一份力!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5
讀完《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我的眼睛濕潤了。文中那一個個感人的情節不斷地浮現在我眼前。
這篇文章寫的是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時所發生的一件事。主要講了老班長為了照顧作者和另外兩位小同志,自己卻犧牲了的故事。
當我讀到“他坐在那里,捧著搪瓷碗,嚼著幾根草根和我們吃剩的魚骨頭,嚼了一會兒,便皺著眉頭硬咽下去”的時候,我的喉嚨哽咽了。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長呀!寧愿自已吃苦,也要讓這幾位小同志吃好。那硬梆梆的魚骨,他昰怎么咽下去的呀!他靠的是那驚人的毅力和革命精神。為了解放全中國,這位老戰士把自己的,獻給了革命事業。而我呢!在這如此幸福的'生活中,還不珍惜這幸福的時光。回想起來,真慚愧呀!
平時,天天吃飯,我都要在桌子上“種”上一些飯粒。尤其是吃完米飯,桌子上,地上,便會有些飯粒。父母說了我幾句,我還向他們頂嘴,仍不以為然。有時,覺得不好吃的飯菜,還賭氣著不吃。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得不易,糧食也來得不易。我們要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東西。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相關文章:
金色的魚鉤作文03-06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0-29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04-28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1-13
金色的魚鉤教學設計05-27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15篇10-29
讀《金色的魚鉤》有感(精選15篇)04-23
金色的魚鉤評課稿11-05
金色的魚鉤作文15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