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學生作文(集錦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學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明節學生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一下子來到了我的心田,因為今日是清明節。
當我還在做著美夢時。“起床了,起床了,小懶蟲,今日你還睡懶覺”媽媽怨聲載道。聽到了到如雷貫耳的聲音,我馬上起床穿好衣服。媽媽和爸爸又齊聲說:“今日是四月五日清明節是給去世的親人掃墓。”我們一家人,把祭祀的東西準備的一清二楚,出發了我們爬了好久的山。終于,我們看到了爺爺的墳墓,我拿著花,頓時,我傷心地說:“爺爺,請您安息吧,您一定要在天堂好好的'。”
我們拜完爺爺的墳墓后準備繞著原路回家,突然,我一不小心踩到一塊石頭,從山頭這滾了下去,媽媽聽到一陣響聲,回頭一看,沒有見到我,便和爸爸急忙地找起來,我也仿佛失去意識,滾到了一個枝葉繁茂的樹下瞬間清醒了。雖然此刻我的頭暈暈的但我的潛意識告訴自己,要馬上爬起來,我緩緩地爬起來了,艱難的向前走著,走了很長時間才見到爸爸,我說:“爸爸,我在這里。”爸爸好像聽到一點聲音,向我這個方向跑來,媽媽也跟著爸爸跑,他們找到了我聲音溫和的說:“要不要去醫院。”我說:“不用,我們繼續去掃墓吧。”
回到家,我還想起今日發生的事,想起爸爸媽媽為我擔心的樣子,汗流浹背的樣子。想著媽媽剛才那淚流滿面的神情。我想起一句奶奶說過的話:“世上的父母最偉大!”
清明節學生作文2
在清明節這一天,給先人掃墓,拜祭祖先、是中華的傳統美德。今天早上六點,我和爸爸媽媽、爺爺一起去雞籠山給奶奶掃墓。剛進墓地,沒有一個人,爸爸送上花圈,點上香,然后,在碑文上描畫,我了解到了“妣”就是女的,“考”就是指男的。我還留意了周圍的墓地,有的是信基督教的',有的娶了兩個妻子。
忽然,有一群年輕人嘻嘻哈哈地走過來,手里還拿著一袋零食,他們走到一個墓前,安排一個人在掃墓,其余的人都在玩手機QQ,不時發出“滴滴滴”的聲音,令人看了都覺得很惡心。后來,墓掃好了,他們也不走,就在那邊吃零食和水果,一邊吃一邊還打鬧。他們離開的時候,墓地上都是垃圾、果皮、瓜子殼、零食袋。不僅如此,墓碑邊上的樹都掛滿了零食袋,不知道他們是掃墓的還是來吃來玩的。
看到這一幕,我感慨萬千:清明節是用來祭拜祖先的節日,而不是用來嘻哈打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話流傳至今,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嬉哈打鬧,我們要怎樣繼續傳統呢?
清明節學生作文3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來了.因為媽媽昨天說:"明天我們要去奶奶家,清明節要給老祖宗掃墓"聽著聽著我的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
我們洗完臉,刷守牙就出發了;到我奶奶家,我問奶奶:“我們去給誰掃墓啊?”奶奶回答說:“我們給你爺爺的爺爺掃墓 。”
沒過多長時間,我在唐海的哥哥也來了,伯父開著一輛單排車也來了,我們帶著燒的紙錢,放的鞭炮,水桶,鏟子,再拿了一些桔子就出發了。
到了那里我們首先把墓地里的雜草燒掉,然后再挖土添墓,我哥哥比我力氣大,先用鏟子把土松了幾下,我很快的就挖滿了土。但吃驚的'是我爸爸都挖了一個大洞了,我很不服氣,心里想著我長大了有力氣后也會這樣的。
之后,我們就開始放鞭炮了,啪啦啪啦的聲音讓我不得不捂住了耳朵。爺爺用火柴將紙錢點著,約半個小時的時間終于燒完了。回家前我看還有一個黑袋子,打開一看,驚訝地看到了還有奶多紙錢沒有燒完呢。爺爺說可以回家了。
回來的路上,我問爸爸,為什么每年的清明節都要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呢,爸爸回答說,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下來的節日 ,是為了紀念我們離開人世的親人,表達的是一種懷念之情,更是為了培養小孩子從小養成尊老愛幼的良好情操!我終于懂了!
今天是快樂的一天!
清明節學生作文4
春天來了,也迎來了清明節,清明節就是要去踏青,我也踏上了第一次的清明踏青之旅。
這里的景色宜人,我陶醉在這里的美景中。想著這次春天踏青的活動給我帶來的喜悅和收獲,我們坐上了車開始了我的踏青活動。
過了好久車才緩緩的停了下來,終于到達的目的地。同學們就蜂擁著下了車,好不容易下了車,我開始大口呼吸新鮮空氣。
剛進入花港觀魚,迎接我的.是大片大片的綠色,猶如綠色的屏障,而就在屏障里出現一一支白色的櫻花,就象是來迎接我們的。走過這片櫻花地,我來到了紀念館。
紀念館的右邊就是個充滿書香古味的書房,這不禁使我想到了馬一孚先生一定很愛書吧。于是講解員阿姨開始為我們講解,原來馬一孚是浙江會稽人,也就是今天的紹興人,他是一位國學大師,精通8國語言,精于書法。生于1883年,1967年逝世。享年85歲。我抬頭望去,上面就是馬一孚創作的浙江大學校歌:大不自多,海納江河,惟學無際,際于天地……是啊,學習無止境。
我們活蹦亂跳的看著各種美麗的景物,就這樣我們參觀了所有的景點,這時也是我該回家時了,就這樣結束了我的踏青之旅。
清明節學生作文5
清明對爸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因為要去爺爺家祭拜先祖。這天不論有多忙,我們都一定會準時回去。爸爸還告訴我:“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到那時要掃墓、踏青、放風箏等。”不知不覺我們到了爺爺家,吃完飯后爺爺一聲令下,我們就準備出發去掃墓了。我們家族是有幾百戶人家,所以我們不可能每處都祭拜到,只能分頭行動,然后在我們最古老的祖宗墳墓哪里聚合,所以我和爸爸一共去了三個地方。
第一個地方是離爺爺家最近的,一路上烈日高照,走了一會兒就到。到后我們四周查看一下,對墳墓周圍的雜草、灌木進行清理,對墳墓進行查看,擺放祭品、上香、燒紙,最后集體磕頭。完成祭拜儀式后我和爸爸就趕往下一個地方,一路上因為沒有路,到處是荊棘,我摔了好幾跤,腿被荊棘扎破了。正在我沮喪的時候,只看到爸爸很快的沖下一片地,我順著爸爸跑的方向看去,是一片綠油油的.豌豆地。我和爸爸在豌豆地里一邊吃豌豆一邊休息。過了一會,我們繼續前進,走了好久的山路,我們終于到了第二個目的地,在完成祭拜的儀式后,我們繼續趕往我最向往的目的地,因為在這個地方,整個家族的人都要集中在這里完成祭拜活動。走了好久,終于到了,我們和其他人完成了剛才干的事,大家席地而坐圍在一起,其中一位長者對大家說:“請家長多教育小同學們,要讓他們為家鄉和家族的建設出一份力”。
這個清明節讓我懂得了很多知識,我一定要加油為家族的發展出一份力。
清明節學生作文6
清明節當天下起滂沱大雨,原本我和妹妹要去幫忙掃墓,但因為雨勢實在太大,爸爸顧慮到我們的安全,就讓我們留在媽媽的工作室。
雖然今天無法去掃墓,但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卻讓我特別想念已過逝的曾祖母。她是個非常慈祥的人,她在世時,只要我去看她,她就會用她那雙骨瘦如柴的手摸摸我的.臉,也會請我吃糖果或餅干。
想起曾祖母要離開人世的當天,我們全家已出國渡假了,當媽媽接到曾祖母去世的消息,難過的說不出話來,我們的心也跟著碎了,沒想到宛如“天使”的曾祖母,趁我們不在時去了“天國”———一個好遙遠的地方啊!
我覺得對一個人好或是要表達孝道,應該要在他(她)感受得到的時候,不要等到那個人離去或離世時,才去做一些很表面的孝行。例如有的人在父母活著的時候不孝敬父母,父母死后辦很盛大的喪禮,樂隊鏗鏗鏘鏘的敲打吹奏,雖然很隆重,但只不過是在做給活的人看,對于已死去的人而言,只是“吵死人”罷!
清明節是要我們慎終追遠,并對死去的親人表達思念之意,也提醒我們平常就該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不要等到親人過世時,才感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清明節學生作文7
我的家鄉在美麗的東海之濱—寧波。每當清明節時,家鄉的空氣里到處彌漫著春天的氣息,這一天我們要祭掃去世的親人,還要制作一種清明節的特殊食品—青團。“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春雨的'澆灌下,田野里的小草開始變得郁郁蔥蔥。人們在踏青或掃墓時常常去采摘一種叫“艾草”的植物,來制作青團。
今年清明節,外婆教我學做青團。我們先把采來的艾草煮熟,把它和糯米粉攪拌在一起,直到雪白的糯米粉揉成一個碧綠碧綠的大粉團。然后,學外婆那樣,從中取出一小團捏成小酒杯的樣子,放進芝麻餡或豆沙餡,再把它搓圓,青團就制作完成了。最后把一個個青團裝進蒸鍋里蒸一蒸。
過十幾分鐘后,香噴噴的青團就可以出鍋了,打開鍋蓋,一個個青團油光發亮猶如一顆顆翡翠。一陣艾草清香迎面撲來,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里面的芝麻餡就會流出來,讓我回味無窮......
嚼著香甜、糯滑的青團,聽著滴答滴答的雨聲,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艾草味,一股清香使我陶醉了......
清明節學生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中國傳統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中國傳統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中國傳統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中國傳統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中國傳統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中國傳統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清明節學生作文9
我的家鄉在雄村,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帶我去老家掃墓,今年當然也不例外,我們全家早早就到了雄村的姑婆家。
“該要上山了”,爸爸叫道,我和爸爸、爺爺、奶奶一起走在上山的崎嶇小道上。在路上,我看見山路兩過布滿了密密麻麻的杜鵑花。它們一朵連著一朵,競相開放著,它們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我摘了幾朵,仔細一看,像一個小喇叭,在枝頭上擁抱著,非常漂亮,于是我采了一大把杜鵑花,想獻給我親愛的太奶奶。
到了墓地,我看到爸爸把墳墓上的野草用刀除去,然后又從籃子里拿出了幾個盤子,盤子里有長壽面、雞蛋、紅燒肉……,小盤子里還有糕點,還有幾只杯子裝了一些酒。我看見這么多好吃的東西,情不自禁地把手伸了過去,爸爸連忙阻攔說:“這是給太奶奶的貢品,不能吃。”我趕緊把手縮了回去,心里嘀咕著:“為什么不能吃?”
爺爺笑著說:“就你嘴饞,來,幫爺爺把紙錢掛上去。”我爬到墳墓的頂上,找了一根又長又粗的竹子插在墳頭的`中央,把紙錢繞在竹子上。紙錢在微風中隨風飄蕩,接著我們點了香,磕了頭,燒了紙錢,最后爸爸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墓地。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一個令人留意、令人悲嘆的節日
清明節學生作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全家商量好了一塊去祭奠爺爺。大姑媽在專心致志地剪紙錢,那碩大的白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紙錢,送給遠方的爺爺。奶奶與我媽媽在包餃子,把我們對親人的的思念一起包進去。爸爸與大伯在準備貢品:蘋果,香蕉,還有爺爺最愛喝的白酒。
一切準備停當以后,我們全家都去了墓地。在那里,逝去的人們安睡在那里。爸爸與大伯用鐵鍬把墳上的荒草盡力鏟去,又添上許多新土。大伯干得汗流浹背,我還是看得出他的心情非常沉重。北風呼呼的吹,仿佛蒼天也跟我們一起嗚咽;時而卷起陣陣黃沙,為爺爺遠行墊路。我們把帶來的水果、水餃等貢品恭敬地擺放在那里,虔誠的蹲下;從大口袋里捧出剪好的紙錢;一張、一張,慢慢地引燃。火苗歡快地跳動,把我們的`思念帶給遠方的爺爺。大姑媽嘴里低聲祈禱,祈求親人保佑我們平安。燒完紙錢,我們又鞠了四個躬,大家的眼圈都紅紅的。我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想您,好想好想的……您也一定想我們了吧。您放心吧,我已經長大了,我會照顧自己也會照顧奶奶的。明年清明我們還會來。”其實,我們應該經常來才是。
到家以后,我總圍著奶奶轉,跟奶奶說話,?奶奶唱歌;奶奶別提多開心了。爸爸媽媽都夸我懂事了。今年的清明節讓我懂得了活著的意義。我想,我要熱愛生活,尊敬家人,孝敬父母,爺爺才會在九泉之下安息的。
清明節學生作文11
今日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一起去掃墓。沿著彎彎曲曲的山間小路,我們終于來到了祖先的墓地。掃墓時,爺爺先整修墳墓,把墳邊的雜草除去,在墳墓上培上新土,再折一些松柏枝插在墳頭,奶奶在墳頭上壓些紙錢,我問奶奶為什么把紙錢放在那里。奶奶說:“這是送錢給祖先用,讓祖先在地下也過得富貴。”奶奶然后把買來的酒肉,水果放在墳頭,點上香,再將紙錢焚燒,之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爺爺放了爆竹離別。
回到家后,我回想起剛剛祭祀時的情景,感覺這樣做很不文明,清明時節,追思親人,緬懷故人,是人們寄托哀思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是,人們在掃墓時,獻祭品,燒紙錢,焚香,打爆竹,使得清明祭祀變成封建迷信活動,且污染環境。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今日,我們要改掉清明祭祀的舊方式,舊習慣,倡導新禮義,新風尚。比如:用植樹,種花,以及在墓前獻一束鮮花,放一首歌曲或在網上祭祀表達對親人的思念等方式來祭祀先人。 文明祭祀,綠色清明,需要你我的共同參與。
清明節學生作文12
4月5日清明到了,爸爸、媽媽要帶我跟弟弟去山上給爺爺、奶奶掃墓。在去山上之前,媽媽準備了一些飯、菜跟酒,爸爸帶上了鞭炮、蠟燭、香跟墳標。
我們到來了爺爺、奶奶的墓前。媽媽把飯菜跟酒拿出來,放在墓碑前面。爸爸先把墳標插好,再把蠟燭跟香點燃。接著,爸爸把香分給我、媽媽跟弟弟。我們一家人拿著香拜爺爺、奶奶。我一邊拜一邊對爺爺、奶奶說:“爺爺、奶奶保佑我考上大學。保佑爸爸、媽媽身體健康。保佑弟弟快快長大……”這時,我想起小時候,爺爺很疼愛我,有好東西他總是舍不得自己吃,總是要讓給我吃。現在,爺爺去世了,我還沒有孝順過他老人家呢。想到這里我難過地想哭了。
拜完爺爺、奶奶之后,爸爸、媽媽開始燒冥幣給爺爺、奶奶。冥幣有一百萬、一億、兩億面額的.。爸爸一邊燒一邊嘴里說:“這里有很多的錢不要搶,人人有。”我聽了忍不住笑了,說:“這么多錢,還用搶嗎?”
過了一會兒,爸爸開始放鞭炮了。我們在鞭炮聲中下山去了。
我想雖然爺爺、奶奶離開了我們。但是爺爺、奶奶依然是最愛我的人。因為我的身上有爺爺、奶奶給予我的血液。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爭光。我覺得每一個中國人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先輩。
清明節學生作文13
一輩子是多大的概念,誰也說不清楚。總是有很多人從幼稚的童年迷迷糊糊地過到人生終點。 今天是清明節,我一大早就起床了。伸頭往窗外一看,天下著牛毛般的細雨,這一陣細雨在無聲無息地下著,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三四月的天氣,總是梅雨煙煙,這潮濕的空氣,浸染了清明時節,也浸染了萬家祭祀的哀傷,深呼吸,一切都是那么沉重,連鳥兒的'鳴叫也讓人感到是在哀鳴。
天灰蒙蒙的,我乘坐外公的摩托車奔向姥姥家,一路上,我看見了白色紙錢被燃完后的黑屑彌漫了大半個天空。整個天地間更加昏暗,此情此景,我覺得大家都應該提倡環保,文明的祭掃。
我和外公,外婆,母親,舅舅還有小姨等人沿著山路,來到曾祖爺爺,奶奶的墳墓前。接著,我們一個接一個地向逝去的人表示敬意。然后,我又看見大人們挖了一個個大草坯,往墓堆上放。于是,我便去問外婆為什么這么做?外婆怔怔有詞地說來了的人至少搬一個,這是對祖輩的尊敬&&我聽完之后,就一股作氣地搬了好幾個。 這次清明節,我不僅掃了墓,還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
清明節學生作文14
提起清明節,第一句想起的就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問爸爸清明節為何讓人如此悲傷,爸爸放下手里的書,摸了摸我的頭,給我講起了清明節的另一面。
清明原本只是節氣,每年到了清明節,氣溫回升降雨變多,正適宜春耕春種,萬物復蘇顯于此。后來清明變成了節日,但除了掃墓祭祖這項習俗,也會伴有踏青出游的'活動,在哀思祖先的同時,被春日盎然的生機包圍著,也會緩解一些哀傷之情。
聽了爸爸的講解,我還是有些疑惑,如果清明節并不只代表哀悼之情,那為什么古詩中總是這樣寫,比如:“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又比如:“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爸爸聽后也用詩句來回答我,“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我看著爸爸,恍然大悟。
通過這次和爸爸關于清明節的交流,我知道了清明節原來并不是只有悲傷,看事物若是只著眼于一點,那就未免略顯片面,還是應該全方位地考慮和看待事物才能做到客觀評價。
清明節學生作文1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爸爸回老家和叔叔嬸嬸們一起去仙鶴園墓地給爺爺奶奶掃墓。
仙鶴園墓地座落在玉林市區的西南方,我們騎摩托車二十多分鐘才到達。走進仙鶴園的大門,仿佛進入了仙境,那里林木蔥蔥、鳥語花香,一排排整齊潔凈的墓碑前,早已站滿了先我們而來的人們。供臺上,擺滿了供品和鮮花,香火燎燒,鞭炮四起,人們在墓前肅然起敬,緬懷著仙去的親人。
我們很快就找到了爺爺奶奶的墓碑,把事先準備好的供品擺好,還放上了茶、酒,點燃了香火,掃墓儀式就這樣開始了。首先是大人們把隨身帶來的紙錢,紙做的電視機、手表、衣服、收音機等,一一燒給爺爺奶奶,然后,我們跪在墓前給爺爺奶奶叩頭,告訴爺爺奶奶,我們來看您們了,還給您們帶來了禮物和食品,請您們受用。最后還燒了鞭炮,把茶、酒灑在了墓前,看著爺爺奶奶刻在墓碑里和藹可親的照片,我們仿佛站在了爺爺奶奶的跟前,看著他們慈愛的目光,聽著他們對我們的.教誨……
掃墓儀式結束了,我們一一不舍的離開了仙鶴園。爺爺奶奶,每年的今天,我都會來看望您們的!
【清明節學生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學生作文08-29
清明節的學生作文09-03
清明節學生作文09-19
清明節的學生作文11-03
學生清明節作文11-02
清明節見聞學生作文08-03
學生清明節掃墓作文08-11
清明節學生優秀作文09-03
有關清明節的學生作文09-03
有關清明節學生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