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了解選擇商品的有關常識,學會看包裝中的有關信息,能根據這些信息辨別商品的真偽、優劣。
2、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購物習慣,并能運用于生活中。
3、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教學重點:
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教學難點:明明白白消費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自主探究,活動式教學(表演、觀看小品,討論問題)、小組合作探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消費活動動畫片,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都離不開消費,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下面請觀察來自消費生活的一組圖片
教師:介紹圖片,看了圖片,思考幾個問題:
1、面對以上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2、這對我們消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這說明你很聰明,以上事實對我們消費者提出這樣的要求,做一名聰明的消費者,這就是我們今天共同學習的話題
二、講授新課:
出示標題: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教師:那么怎樣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呢?做為一名消費者,我們有權以合理的價格,購買自己所必需的,貨真價實的產品,但是在去年安徽阜陽發生了一件怪事,我們一起關注這個案件 播放錄像:安徽阜陽假奶粉案。
教師:錄像較長,請一個同學用簡單的語言來概括一下好嗎? 根據這個事件,我們共同來探討幾個問題:
共同探究:
1、原本讓嬰兒茁壯成長的奶粉,卻成為吞噬幼小生命的兇手。在這一事件中消費者的那些權利受到了侵犯?
2、誰應為“大頭娃娃”之一事件負責任?怎樣才能避免“大頭娃娃”事件再次發生?
3、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應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師:同學們可以先閱讀課本相關鏈接的有關內容,然后小組討論回答第一個問題:消費者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犯?從錄像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悉真實情況權,公平交易權 依法求償權 教師: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規定了消費者的哪些權益?
學生:自主選擇權 依法結社權 獲得知識權 監督批評權 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
教師:這其中,較容易受到侵害的權利有哪些? 你認為哪項權利最重要?為什么?
學生:人身、財產安全權。因為它關涉到生命健康權,而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教師: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只要肯動腦筋,我們就會對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知悉真實情況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的享有,都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人身、財產安全權。而依法求償權是在人身、財產安全權受到侵害以后的一種救濟性權利。
作為消費者,在消費生活當中一定要知道自己應該享有哪些權利?這樣才能明明白白的消費。才能預防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確實有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安徽阜陽的假奶粉案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下面同學們再討論第二個問題:
2、誰應為“大頭娃娃”這一事件負責任?怎樣才能避免“大頭娃娃”事件再次發生?怎樣才能為這些幼小脆弱的生命設防呢? 討論后發言
學生:在這一事件當中負有一定責任的應該是:生產者、銷售者、國家和社會、消費者。
教師:作為消費者我們怎樣才能放心、安全的消費,使自己在消費生活中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這需要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生產者、銷售者、國家和社會、消費者都負有一定的責任。那作為生產者在經濟活動中應怎么做? 學生:生產者是消費活動最主要的參與者,它好比一條河流的源頭,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它若不生產假冒偽劣產品,銷售者也就不會出售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的利益也就不會受到損害。教師:其次呢?
學生:銷售者是連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橋梁與紐帶,銷售者是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
教師:消費者當然也是消費活動的參與者。作為消費者,一方面,我們希望“貨真價實”,我們要依法維權;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遵守市場秩序,對制假售假行為及時舉報。第三應練就一雙慧眼,學會識別消費活動中的真真假假。
教師:國家、社會有關的管理部門應該怎樣做?
學生:依法行政,加強管理,嚴格執法,加大執法力度,對制假售假行為嚴懲不貸。
教師:當回主角:假如你是經濟活動中的一位參與者,你會怎么辦? 從四個(生產者、銷售者、國家和社會、消費者)角度,你可以選取其中之一討論回答:
學生討論后并積極回答。
教 師:針對學生回答進行點評,并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依法維權雖然重要,但這只是在權利被侵害以后運用的手段,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因此,我認為,最聰明的做法 還不在于怎樣依法維權,而是怎樣增強防范意識,防患于未然,這就需要我們在消費時擦亮雙眼,掌握消費常識和自我保護的方法。根據前面的分析,請你總結一下 作為消費者,你有哪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你幾招:(出示圖片)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方法:
1、不輕信廣告宣傳
2、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
3、從信譽高、服務態度好的正規商家購買商品
4、向經營者索要消費憑證并注意保存
5、勿貪小便宜,運用好知悉真實情況權。
教師:通過以上學習同學們認為怎樣才能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 學生:要想讓消費者安全、放心的消費。生產者、銷售者、國家和社會、消費者。都應增強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從道德這一角度講應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從法律這一方面講應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樣全社會就能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這樣才能避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教師: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加大了執法力度,對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已經進行了嚴厲打擊,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有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難免受到侵害,那么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應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學生: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協調解,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在新聞媒體曝光,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教師點撥:當然采取什么方法維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出示圖片:
消費者權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 消費者投訴專線: 價格舉報電話: 教師: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當中,能夠練就一雙慧眼,明明白白消費,愿我們人人都是聰明者,天天都是維權日。衷心祝愿我們的明天會更好!課后小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消費者應享有的各項權利,規范經濟行為,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作為消費者應掌握依法維權的方法和途徑。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思想品德》(魯人版)八年級上冊。本課是第四單元《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的第三項目,主要是幫助學生了解作為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益,進一步引導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權利和義務觀念,能夠正確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在生活中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善于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斗爭,提高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的能力。
【能力目標】:能夠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案例;能夠依法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享有的合法權益,并積極同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以及不履行消費者法定義務的行為作斗爭。
【知識目標】:知道我國公民作為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
教學重點:消費者享有的權利;消費者要依法維權,以及解決消費者爭議的途徑
教學難點:消費者享有的權利
設計理念
新課程強調教學要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法律條文是抽象的,但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卻是豐富多彩的。對學生進行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借助具體形象的材料。所以,該教學設計從感性材料入手,以文字、漫畫等材料為載體,認真設計相關問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內容,通過設問、討論、點撥、交流等形式,推動和引導學生參與教學,主動學習,在學生活動過程中,增強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識,在教學環節設計上,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能力的空間,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教師搜集消費者保護方面的相關資料、圖片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案例啟發、小組交流、合作探究、討論法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幽默小品《除害新招》(三名學生扮演故事中的蒼蠅、螳螂、蚊子)導入新課:
大屏幕出示故事內容:角落里,一直垂頭喪氣的蒼蠅與一只螳螂交談。
螳螂問:“兄弟,你怎么這么沒精神?”蒼蠅說:“餓的。”螳螂:“餓的,不可能吧?你們整天圍著盤子轉,怎么能餓著?”蒼蠅:“唉,老兄,你不知道,現在的東西都不能吃。飲料參進了色素,水果噴上了農藥,牛肉傳染上了瘋牛病……”螳螂:“那吃些糕點和餅干總行吧?”蒼蠅:“那些東西更別提了,都是用工業油做出來的。這么說吧,你現在想喝口干凈水都難,污染太嚴重了。”
正說著,飛過來一只蚊子,這只蚊子又瘦又小,翅膀都快舉不起來了。蒼蠅問:“蚊子,你難道也像我一樣沒吃到東西嗎?”蚊子:“吃是吃到了,可現在的人啊,血管里都是減肥藥,把我也減成這樣了。照這樣下去,我非餓死不可。”
“唉,太可憐了!”一片唏噓之聲。“咦,好像很久不見臭蟲了,他去哪了?”角落里不知誰問。“他呀,我聽說讓被褥里的黑心棉給熏死了!”
師點撥通過這個故事讓我們感慨頗深,當今的消費市場商品應有盡有,消費非常方便,但是,像故事中的情景經常發生,侵犯著我們的權利,那么,在市場經濟中,每個公民都是消費者,每天都要進行消費,作為消費者的我們有哪些權利呢?當權利被侵犯時應該怎樣維權呢?怎樣做個聰明的消費者呢?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一問題。(多媒體顯示課題: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二、新課講授
(一)合作探究共同探討
師生共同看漫畫學生分組討論師指導(圖略)
(學生分組討論,四幅漫畫分別侵犯消費者哪些權利?各組派代表發言,通過討論使學生感悟探究作為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引發學生共同思考)
師點評學生發言:通過漫畫1我們發現侵犯了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權、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漫畫2侵犯了消費者知悉真實情況權、公平交易權等;漫畫3侵犯了消費者依法求償權;漫畫4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權、知悉權、公平交易權。
通過分析漫畫,師生共同總結:作為消費者,應有一雙慧眼,明確消費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屏幕出示消費者的.權利)
人身、財產安全權:置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不受損害的權利。
知悉真實情況權: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享有知悉商品或服務真實情況的權利自主選擇權:指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商品或服務的經營者,租住選擇商品品種或服務方
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公平交易權:指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證、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的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依法求償權: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因人身或財產受到損害可以依法向經營者要求賠償。
師消費者除具有以上權利外還有依法結社權,獲得知識權,監督批評權,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等九項權利。
(二)師生共同講述消費經歷
師生各講述自己一次消費權益受侵害的事例,讓學生作出判斷;目的在于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作為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權益。
(三)尋找維權途徑
師剛才的漫畫分析和我們的經歷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那么,漫畫中的消費者,應該怎樣維護自己合法權益呢?讓我們共同給他出主意。
(分小組共同尋找維權的途徑,學生各抒己見,合作交流。得出結論:與經營者協商解決;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
師總結消費者不能怯懦,不能過分忍讓,否則會助長經營者的不法行徑,所以同學們應該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依法維護自身權益,懲罰不法經營者,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序健康發展。(多媒體顯示“消費者權益受侵害后維權途徑。”)
維權途徑: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師作為消費者還要學會自我保護。(學生討論后多媒體顯示“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方法”)
自我保護的方法:
不輕信廣告宣傳
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
從信譽高、服務態度好的正規商家購買商品
向經營者索要消費憑證并注意保存
(四)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是我國消費者協會確定20xx年的主題。那么,怎樣才能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呢?
(師集中前面4幅圖片,再補充一段文字材料,學生自主討論完成問題。)
文字材料:今年二月份,劉女士來到某大商場,精挑細選之后,選購了一雙價值1000多元的皮鞋。三個月后,她拿著鞋底斷裂的皮鞋再次來到這家商場,聲稱有質量問題,要求退貨。這位女士拿到退貨款后,轉身又在柜臺上挑選了一雙新款高檔涼鞋。10月份,劉女士又光顧了這家商場,說涼鞋的底子斷了。商場工作人員覺得可疑,要求先去檢驗后再作答復。劉女士立即提著斷底的涼鞋在人來人往的大廳里高喊:“這里賣假貨,坑顧客!”商場無奈,趕緊退貨息事寧人。后經鑒定,這兩雙鞋底都是被人為折斷的。劉女士一分錢沒花,足下生輝地走過了春天和夏天。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小組代表以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的名義表明自己的做法,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師總結生產者:是消費活動最主要的參與者,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生產者要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生產的產品,嚴禁不合格產品出廠,更不能偽造產地,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商標等。
銷售者:是連接生產和消費的橋梁和紐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應遵循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法進行銷售活動。
消費者:是經濟活動的參與者應該遵守經濟活動規則,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不能濫用消費者的權利。
師生共同小結,只有這樣,才能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三、課堂小結
學生回顧本節課內容,談收獲,進一步明確消費者的權益,怎樣維權和如何打造放心的消費環境。師指出重點記憶內容。
四、學以致用
1、欣賞漫畫,回答問題(圖略)
(1)漫畫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現實?
(2)生產廠家這種行為主要侵犯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
(3)針對這種情況,作為消費者應當怎么辦?
2、案例分析:
趙先生收到一則手機短信,聲稱為用戶提供天氣預報服務,每天用短信的方式發給用戶。趙先生覺得對自己用處不大,就沒有采用。可是等到下個月查詢話費時,竟然發現自己多花了五元。經過詢問之后才知道,那種天氣預報短信服務,只要自己不明確回復拒絕,就被視作接受,要支付話費。趙先生對此十分氣憤。
(1)通訊商的行為侵犯了趙先生的哪些權利?請具體分析。
(2)趙先生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3、探究體驗
每位同學都有買東西的經歷,也可能買到過假冒偽劣的商品,請你將這段真實的經歷寫下來。如果你沒有買假冒偽劣商品的經歷,就把購買某一商品的經歷寫下來,并反思一下應該怎樣購買東西。
(1)你買過什么假冒偽劣商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怎么挑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怎么知道你買的商品是假冒偽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是怎么處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現在,你怎么看待這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束語:通過今天的討論請大家記住“3﹒15”這個特殊的日子,它是全世界消費者共同的節日,讓我們共同努力,奉獻誠心與誠信,爭取天天“3﹒15”,明明白白地消費,平平安安地生活,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教學反思
教學中,要上好思品課,必須讓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同時為了體現思品課的特點,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本節課注的成功之處在于:
1、教學設計從感性材料入手,以文字、漫畫等材料為載體,認真設計相關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顯示出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的提高。
2、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變教師機械傳授知識為學生主動學習和接受,提高了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理解。
3、選材及問題設計緊密聯系實際,彰顯思品課的教育功能。
需要改進之處:
1、教師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還要更周密一些,語言還要更精練,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
2、學生探究問題的深度還不夠,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還需進一步加強引導。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3
一、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善于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斗爭,提高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權利的能力。
能力:培養初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消費者權益的能力,并注意提高自己作為一個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知識:知道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掌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難點:營造放心消費環境
三、學習方法
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讀書自學、質疑問難、情景體驗、自主感悟、等方式完成學習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入:猜字謎:耳到,眼到,口到,心到,猜猜是什么字?——聰
(教師提出要求)希望在本節課的學習中大家能夠做到耳到,認真傾聽;眼到,仔細觀察;口到,積極發言;心到,用心思考,做一個聰明的學生。
圖片引領:現在老師給大家展示一幅圖片,考察一下大家的聰明才智。
從這幅圖中你發現了什么?(傍名牌的“特倫特”牛奶紙箱)
經過我們的共同鑒定,這是一箱仿冒名牌的假冒偽劣產品。
當我們購買物品的時候,我們的身份是什么?
通過剛才的圖片提示我們,我們不僅在課堂上要做聰明的學生,而且在生活中還要做聰明的消費者。本節課我們共同探討怎樣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以一個聰字導入課題,既是對學生提出的課堂要求,也切合本節課的課題,增加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課題做聰明的消費者
(二)知法律明權利
教師引領:各位同學在平時買東西的時候都比較注意哪些問題呢?
生答:注意產品的生產日期;如果是食品注意保質期,安全標志等
師:同學們的做法都很好,老師也學到了很多。這些做法可以讓我們一定程度上避免上當受騙,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利。消費者都有哪些權利呢?通過自主學習課本41頁尋找答案。
學生讀,并且做好標志
教師追問點出重點:
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到消費者的這些權利是哪一部法律規定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講解:在這九項權利中,前五項是經濟生活中容易受到侵害的權利,我們再次通過42頁相關鏈接加深理解。(學生自主閱讀)
師:在剛才同學所說的購買東西時要注意生產廠家、質量、產地等等是在維護自己的什么權利?————-知悉真實情況權、公平交易權
我決定買什么,買多少是行使自己的什么權利——
(錄音鞏固所學的權利)現在我們再通過一段錄音,對這幾項權利加深認識,請認真聽,這名消費者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錄音中是如何體現的?
生:人身財產安全權;知悉真實情況權、公平交易權等
教師補充,他可不可以申請商家賠償,因為消費者有什么權利?依法求償權。
(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引領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消費者有哪些權利,并通過錄音強化認識消費者的合法權利有哪些。)
(三)明權利維權益
過渡:(法眼看消費)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有過消費的經歷,我想問大家,你和你的家人有沒有遇到過消費侵權的行為?你從中吸取了什么教訓?
(教師引領:老師也曾經遇到過消費侵權的事件:……..大家來判斷一下,我的什么權利收到了侵害?都說吃一塹長一智大家替我分析我應該吸取什么教訓?)
通過同學們的描述,我們又學會了保護我們消費權利的一些方法,讓我們在消費的時候更加聰明。
學生描述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
(我們回去找商家的時候,得有憑證。——向消費者索要購物憑證并注意保存。
我們同學和家人有沒有因為廣告做得好而購買某些產品?——不要輕易地相信廣告宣傳。學會理性、客觀的去思考分析。
路邊攤和正規商家哪一個更可信?——相比較而言,我們還是應該從信譽高、服務態度好的正規商家購買能放心一些。)
我們現在把剛才總結的消費者自我保護的一些方法自己在課本44頁相關鏈接進行總結補充。
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方法:
不輕信廣告宣傳
不盲目追從其他消費者
從信譽高、服務態度好的正規商家購買商品
向經營者索要消費憑證并注意保存
注意查看產品的生產日期、合格證等
(通過學生自身的事例出發,引導學生思考消費時應注意的自我保護的方法。教師的引領比較重要,可以打開學生的思路,暢所欲言。)
過渡:通過我們剛才的談話,我們知道,生活中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情時有發生,當權益受到侵害時,我們應該首先想到什么?依法維權
那大家在剛才講述的被侵權事件中有沒有做到依法維權?你采取了什么態度?——大部分學生采取了自認倒霉的處理方法。
事例展示:(社會調查)某校也做過一個調查:某校曾在學生中就“消費中是否遇到過侵權現象?”“你是怎么維權的?”問題開展了一次調查。調查結果發現:80%的同學有過在消費中遭受侵權的經歷,而70%的同學采取了“自認倒霉”的方式來處理。
想一想:
1、你贊同這些同學的做法嗎?為什么?
生回答,教師總結:是法律意識淡薄的表現,既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又讓不法商販逍遙法外,侵犯更多人的權利。所以,首先應該樹立維權意識。
2、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采取哪些方式維權?
生答,教師總結: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通過正確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可以與經營者直接協商,雙方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解決爭議;當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無效時,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教師引導:消費者投訴舉報電話是什么號碼?我們什么情況下可以打這個電話?
除了給12315打電話,我們還可以向誰反映問題?
通過追問和學生的回答得出結論: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和發現制假售假行為時尋求幫助或及時舉報,還可以向新聞媒體反映。
根據所學知識將消費者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方式方法整理在課本44頁。
1)消費者要增強維權意識
2)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通過正確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首先,可以與經營者直接協商,雙方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解決爭議;當與經營者協商和解無效時,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掌握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4)對制假售假行為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或向新聞媒體反映。
(教師以身說法)老師在遭遇這次侵權事件后,……..,要求退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希望我們同學以后跟我一起,用我們的力量和聰明才智來打擊這些侵犯我們權利的行為,為我們的消費環境盡一份力量。可以做到嗎?
(四)維權益展未來
過渡:作為一名聰明的消費者,必須具備維權的意識也必須看到我們目前消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目前食品安全讓我們產生疑問“我們還能吃什么”最近曝光的有哪些?
除此之外,其他產業也存在眾多的問題,偷工減料的錦湖輪胎給我們的出行帶來安全隱患,形形色色的購房陷阱讓我們的辛苦錢付之東流,更有甚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永久的傷害。
劣質奶粉是天真爛漫的孩子變成大頭娃娃,3歲的孩子只會喊媽媽,5歲的孩子走路不斷地摔跤;這位可愛的男孩周子博因為不合格的中藥泡浴,染上了被醫生稱作“不死的癌癥”的皮膚病,終生無法治愈;廣州假酒案件造成9人死亡,50多人中毒;假農藥讓農民顆粒無收,生活陷入困境。(教師在講述過程中,配合圖片展示增強感染力)
今天我們看到他們的悲慘遭遇,如果目前的消費環境得不到改善,這樣的慘劇或許在某一天發生在我們身上,我想問大家:
誰該為他們的悲慘遭遇和令人擔憂的消費環境負責?
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國家相關部門。
要求一:班級同學分成四排,分別代表生產者、銷售者、消費者和政府相關部門人員。
要求二:先前后桌四人一組進行討論,并做好記錄。
要求三:在闡述自己觀點時,按照以下方式表達:
作為一名…….,我們的正確做法應該是…….我們這樣做的原因是……(請盡量用自己的語言回答)
要求四:在其他排闡述結束,其余三排可以補充自己的觀點,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
生產者:不生產國家明令淘汰和禁止生產的產品;嚴禁不合格產品出廠,更不能偽造產地,
不能冒用他人廠名、廠址、商標等。
能獲得更持久穩定的收益、提高競爭力。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增強國際競爭力。
維護國家品牌的良好名譽。
銷售者:為消費者提供真誠、熱情、周到的服務;不銷售缺斤短兩、失效變質的商品;
不采取惡意、欺詐的方式損人利己;不得侵犯消費者的人身權利。
形成良好的信譽、知名度;贏得穩定的顧客;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消費者:對制假售假行為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對于侵害自己權益的行為要依法通過
正確的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遵守市場秩序、依法公平交易,自覺維護他人的合法權益。
國家相關部門:依法整治和規范市場秩序,加大打擊力度、完善監管機制。
有效維護社會秩序、樹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提高政府的信譽,扼制誠信危機。有利于
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根據我們的討論結果在課本43——44頁整理
“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是2003年3.15消費主題,2011年的消費主題是什么?消費與民生
只有良好的消費環境,人民才能安居樂業。我們的國家經濟日益繁榮,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我們是一個因為盛世奧運而震撼世界的民族,我們是一個步入太空的科技大國,卻因為這些消費侵權案件給千家萬戶帶來傷痛。看我們的身邊,小到一支鉛筆,大到房子、汽車,我們總在擔心會不會遭遇假冒偽劣,請問面對此情此景你是否還能做到忍氣吞聲?相信我們的力量,我們可以比現在做的更好!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沒有變得更加聰明呢,讓我們一起進行知識梳理: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學到了……………………
作為一名消費者,你會……………………
結束語:請同學們記住我們這節課所學,做一個真正聰明的消費者,為我們的消費環境盡一份力量。
當堂檢測:伴你學叢書:
p30——31選擇題P32第3題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夠觀察和發現商品價格的差異和變化,嘗試了解造成差異、變化的原因,并在購物中,能夠根據自己的需要,學會選擇價格比較合適的商品。
2.了解選擇商品的有關常識,會看包裝袋的有關信息。能夠根據這些信息識別商品的真偽、優劣。
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識別商品的真偽、優劣的技能;分析和概括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感;不亂花錢,節約的品質。教學重點:讓學生知道價格變化的原因,知道包裝袋(盒)上有哪些學問。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買到不合適的東西怎么辦。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老師問學生準備了哪些學習用品?如果學生說到的是圓珠筆,問問學生它的價格是多少?
老師出示自己準備的文具盒,讓學生猜猜它的價格。(準備的文具盒與學生的價格差異明顯)
師:同樣都是鉛筆盒,價格差異這么大,其他商品也存在同樣的情況。那么在生活中我們如何利用這種變化來選擇價格既合適,質量又合格的商品呢?就讓我們在《做個聰明的消費者》一課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活動過程:
(一)會變的價格
1.同樣的商品會以不同的價格來出售,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原因有哪些呢?課前老師布置給同學們一項小調查。
2.出示小黑板:59頁的表格《我的調查記錄》
3.我們分別從文具、水果蔬菜、服裝、家電和其它類選擇自己喜歡的商品進行了調查,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4.當學生匯報到水果蔬菜類時,老師補充自己的調查情況:老師重點調查了水果價格變化的情況,為學生帶來了一種臺灣水果—— 太陽果,讓學生猜猜它多少錢一個(元一個,這一個就是
元,)我們也期盼臺灣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到那時我們親身體驗一下水果之鄉的魅力,把臺灣的水果嘗個遍。(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5.根據學生的匯報,適時總結出價格變化的原因有:季節性變化、品牌與非品牌、購物場所不同、時間變化。
6.看來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單是一種。那么我們如何利用價格變化的規律來選購商品呢?(師生交流購物的小竅門)
7.老師小結。
板書:貨比三家 理智消費
(二)包裝袋上學問多
1.平時老師喜歡逛商場、超市,昨天我還去了一趟大潤發超市,你們看看老師買了什么?(老師出示:香蕉片,學生來說)
2.問:你怎么知道是香蕉片的?
3.師:看來,這小小的包裝袋不單給商品穿上了一件漂亮的外衣,讓大家認識了它,它身上還有很多的信息,這其中可有不少的學問呀!
4.分小組,合作研究
(1)學生課前搜集商品的外包裝,問:從商品的外包裝上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獲取了哪些信息?
(2)分組進行,讓學生拿出自帶的食品,根據所學知識進行鑒別,什么樣的是合格的食品能食用,否則就不能使用。提醒學生做到:(A)看生產廠家;(B)看它含的成分;(C)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D)看食用方法;(E)食品的外觀,等。
5.把鑒別的結果進行匯總,對不合格的食品教育學生不能貪便宜買,更不能吃。(教育學生不要買學校外面小攤上的小食品,因為那些小食品大多都是三無產品)
6.師:了解到這些商品外包裝上的信息就是為了讓我們在購物時學會選擇,學會比較,這樣才能吃得放心,用的安心。
7.師:同時,在購買東西的時候,應考慮每個家庭的經濟情況是不一樣的,不要拿父母辛苦掙來的錢去做盲目的攀比,我們可以選 擇那些物美價廉的商品,這不但是愛父母的表現,同時也證明你是個聰明的消費者。
8.板書:看清包裝 學會選擇
9.實踐活動:師生串演,識別商品的真偽、優劣。
(三)知識拓展:瞭望臺
1.學會保護自己的權益,即使我們學會了鑒別優劣商品,難免也會買到不合格的商品。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怎樣做?
2.引導學生回答。
3.教師小結:對于有問題的商品,我們可以要求修理、更換,仍無法使用的可以要求退貨;對不合格的商品,我們可以直接要求退貨。以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三、結束全課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很多的購物方法,那就把你們的這些收獲運用到生活當中去吧,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的'。
四、布置作業
自己設計一個包裝袋,自己要知道設計的包裝袋上要有哪些說明。
五、板書設計: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貨比三家 理智消費
看清包裝 學會選擇
六、教學反思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這個主題活動涉及許多內容,如會變的價格,產品包裝上的信息,買到不合適的商品怎么辦。這些內容對孩子們來說都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平時獨自購物的經歷還是比較少,對和商品相關的信息他們知道也比較少。
不過通過學習,我覺得孩子們的收獲還是很大的。特別是對什么是“三無”產品孩子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我也適時的號召大家不要買學校外面小攤上的小食品,因為那些小食品大多都是三無產品,吃多了對身體會產生很嚴重的危害。做為一名小學生,掌握必要的購物技巧和相關的商品信息還是非常必要的,但想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并不那么容易。希望孩子們能通過自己的觀察和體會,能夠把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中去!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每個人都是消費者,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掌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
能力目標:培養初步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消費者權益的能力。提高學生作為一個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善于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斗爭,提高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利的能力。
教學重點: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教學難點:明明白白消費
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編導小品。
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自主探究,活動式教學(表演、觀看小品,討論問題)、小組合作探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那英的《霧里看花》,宣染氣氛。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都離不開消費,我們每個人都是消費者,下面請觀察來自消費生活的一組圖片
教師:介紹圖片,看了圖片,思考幾個問題:
1、面對以上畫面你想說些什么?
2、這對我們消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教師:看到這個報道之后,你的心情怎樣?
學生:心情是沉重的,沉重之余還有些氣憤。
教師:你說得不錯,我相信,每個有良心的人都會感同身受。沉痛的事實!慘無人道的罪惡!
2、這對我們消費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學生:在消費活動當中作為消費者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消費常識,以免上當受騙。
教師:這說明你很聰明,以上事實對我們消費者提出這樣的要求,或者說給我們的啟示:在消費活動當中作為消費者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消費常識,擁有一雙慧眼,做一名聰明的消費者,這就是我們今天共同學習的話題
二、講授新課:
出示標題: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
教師:那么怎樣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呢?做為一名消費者,我們有權以合理的價格,購買自己所必需的,貨真價實的產品,但是在去年安徽阜陽發生了一件怪事,我們一起關注這個案件
播放錄像:安徽阜陽假奶粉案。
教師:錄像較長,請一個同學用簡單的語言來概括一下好嗎?
根據這個是件,我們共同來探討幾個問題:
共同探究:
1、原本讓嬰兒茁壯成長的奶粉,卻成為吞噬幼小生命的兇手。在這一是件中消費者的那些權利受到了侵犯?
2、誰應為“大頭娃娃”之一是件負責任?怎樣才能避免“大頭娃娃”是件再次發生?
3、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應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教師:同學們可以先閱讀課本116————117相關鏈接的有關內容,然后小組討論回答第一個問題:消費者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犯?從錄像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學生:人身財產安全權
,知悉真實情況權,公平交易權 依法求償權
教師: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規定了消費者的哪些權益?
學生:自主選擇權 依法結社權 獲得知識權 監督批評權 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尊重權
教師:這其中,較容易受到侵害的權利有哪些? 你認為哪項權利最重要?為什么?
學生:人身、財產安全權。 因為它關涉到生命健康權,而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教師: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只要肯動腦筋,我們就會對問題有更深刻的理解。知悉真實情況權、自主選擇權和公平交易權的享有,都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人身、財產安全權。 而依法求償權是在人身、財產安全權受到侵害以后的一種救濟性權利。
作為消費者,在消費生活當中一定要知道自己應該享有哪些權利?這樣才能明明白白的消費。才能預防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確實有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安徽阜陽的假奶粉案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下面同學們再討論第二個問題:
2、誰應為“大頭娃娃”這一是件負責任?怎樣才能避免“大頭娃娃”是件再次發生?怎樣才能為這些幼小脆弱的生命設防呢?
討論后發言
學生:在這一是件當中負有一定責任的應該是:生產者、銷售者、國家和社會、消費者。
教師:作為消費者我們怎樣才能放心、安全的消費,使自己在消費生活中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這需要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生產者、銷售者、國家和社會、消費者都負有一定的責任。那作為生產者在經濟活動中應怎么做?
學生:生產者是消費活動最主要的參與者,它好比一條河流的源頭,產品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它若不生產假冒偽劣產品,銷售者也就不會出售假冒偽劣產品,消費者的利益也就不會受到損害。
教師:其次呢?
學生:銷售者是連接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橋梁與紐帶,銷售者是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與者。
教師:消費者當然也是消費活動的參與者。作為消費者,一方面,我們希望“貨真價實”,我們要依法維權;另一方面,我們也要遵守市場秩序,對制假售假行為及時舉報。 第三應練就一雙慧眼,學會識別消費活動中的真真假假。
教師:國家、社會有關的管理部門應該怎樣做?
學生:依法行政,加強管理,嚴格執法,加大執法力度,對制假售假行為嚴懲不貸。
教師:當回主角:假如你是經濟活動中的一位參與者,你會怎么辦?
從四個(生產者、銷售者、國家和社會、消費者)角度,你可以選取其中之一討論回答:
學生討論后并積極回答。
教師:針對學生回答進行點評,并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依法維權雖然重要,但這只是在權利被侵害以后運用的手段,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因此,我認為,最聰明的做法還不在于怎樣依法維權,而是怎樣增強防范意識,防患于未然,這就需要我們在消費時擦亮雙眼,掌握消費常識和自我保護的方法。根據前面的分析,請你總結一下作為消費者,你有哪些自我保護的方法?
教你幾招:(出示圖片)
消費者自我保護的方法:
1、不輕信廣告宣傳
2、不盲目追隨其他消費者
3、從信譽高、服務態度好的正規商家購買商品
&
nbsp; 4、向經營者索要消費憑證并注意保存
5、勿貪小便宜,運用好知悉真實情況權。
教師:通過以上學習同學們認為怎樣才能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
學生:要想讓消費者安全、放心的消費。生產者、銷售者、國家和社會、消費者。都應增強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從道德這一角度講應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從法律這一方面講應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這樣全社會就能營造一個放心的消費環境。這樣才能避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
教師:目前我們國家已經加大了執法力度,對一些假冒偽劣產品已經進行了嚴厲打擊,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有些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難免受到侵害,那么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消費者應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學生: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協調解,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在新聞媒體曝光,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訴。
教師點撥:當然采取什么方法維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
出示圖片:
消費者權益日: 每年的3月15日
消費者投訴專線:12315
價格舉報電話: 12358
教師: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當中,能夠練就一雙慧眼,明明白白消費,愿我們人人都是聰明者,天天都是維權日。衷心祝愿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課后小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消費者應享有的各項權利,規范經濟行為,營造放心消費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作為消費者應掌握依法維權的方法和途徑。
課后作業:
小濤同學在學校附近商店中買了一瓶可樂,發現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假冒偽劣產品。同學們決定對生產、銷售該可樂者采取行動……
請你設計這次行動的步驟并說明所依據的法律?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在師生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在教材與兒童的真實生活之間,建立一種“互相進入”的通道,引導兒童關注他自己的生活時,鼓勵兒童以主體的身份實踐他自己的生活,積極主動地觀察體驗調整和發展自己的生活。標教學目:
1、讓學生知道價格變化的原因;
2、知道包裝袋上的有什么學問;
3、懂得買到不合適的東西怎么辦。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價格變化的原因;
2、知道包裝袋上的有什么學問;
教學難點:
懂得買到不合適的東西怎么辦。
課前準備:
1、完成“社會調查記錄”
2、幾個不同種類的包裝袋。
教學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希望花最少的'錢,多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并且還要保證質量,是不是?其實,這里面有很多的學問。你們想知道嗎?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
活動一:看商品猜價格(課件)
1、(課件出示規則每小組選一個代表把價錢寫在紙板上,學生匯報)
準備好了么?
A、這是一雙我國生產的布手套,上面印著兩只小兔子,洗滌很方便。
B、這是一雙國外進口的山羊皮手套,墨綠色,袖口有一圈毛。請出價。
產地不同,價錢不同
C、這是夏天西瓜最多時節的西瓜
D、這是冰天雪地時農民伯伯在溫室種出來的西瓜。請出價 時間不同,價錢不同
E、這是百貨大樓的體育用品專柜銷售的羽毛球拍
F、這是街邊超市銷售的羽毛球拍。請出價。地點不同,價錢不同
商品的差異還與哪些因素有關,請同學們自己談談 ??
師:同學們了解的真詳細,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買東西的學問可多了,既然商品的價格差異這么大,我們在購買時應該怎么做呢?聽,小精靈有話要說。(課件)
(1)買東西時,可以“貨比三家”,買廉價物美的商品。
(2)在換季時購買,那時商家清貨,買衣服很便宜。
活動三:火眼金睛
通過剛才小精靈的提示,我們在購買商品時的確可以節省一些錢。但我們怎么樣才能買到質量可靠的商品呢? 上課前老師做過調查,我知道咱們大家都喜歡吃美味的零食:酸甜可口的話梅,香脆麻辣的方便面,味美嫩滑的果凍??一聽就讓人流口水,可是你知道么,買東西一旦挑選不仔細,買到過期變質或者假冒偽劣產品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出示課件食品的危害)
那么怎樣才能挑選到放心的食品呢?小小包裝袋上有著大學問。下面有請同學來談談你平時是怎樣通過觀察食品包裝袋來挑選食品的?
(1)看生產廠家、廠址;
(2)看它含的成分;
(3)看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4)看食用方法;
(5)食品的外觀
(6)看食品質量安全準入市場標志,等。
師:同學們不必驚慌,(課件QS)大家認識這個標志么?你在哪兒見過? 這是食品質量安全準入市場標志。食品包裝上有這個標志,就說明生產廠家的衛生條件、加工環境符合國家的要求,食品質量安全可靠,可以大膽購買、放心食用了。
師:大家可真是火眼金睛呀!相信通過剛才的一番交流和學習。大家應該都學會了怎樣挑選物美價廉的商品了吧。那么下面有五組商品,請同學們分成五組,組內商量,兩分鐘后派一個代表告訴我挑選結果,并告訴我原因。
通過剛才的活動,我發現每一組的同學都能在很短的時間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挑選出稱心如意的商品,大家都很棒。不過即使我們學會了鑒別優劣商品,有時難免也會買到不合格的商品。出現這樣的情況,應該怎樣做?對于有問題的商品,我們可以要求修理、更換,仍無法使用的可以要求退貨;對不合格的商品,我們可以直接要求退貨。
師:買東西的學問還有很多,其中有些小常識也是我們應該知道并記住的。(課件:拿發票)
你們知道它的作用嗎?
生1:如果我想退貨的話,就必須有發票。
生2:如果購買的東西有質量問題,憑發票可以和營業員交涉。
生3:萬一買了假貨,我們可以憑發票和商家理論。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很多的購物方法,在以后的購物中我們一定能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那么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把今天學的知識告訴自己的親友,讓他們也同樣能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請大家設計一張購物友情提醒卡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商品價格變化的原因;
2、讓學生知道包裝袋上的有什么學問;
3、懂得維權的途徑,知道買到不合適的東西怎么辦。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知道價格變化的原因;
2、知道包裝袋上的有什么學問;
教學難點:
懂得買到不合適的東西怎么辦。
課前準備:
1、完成“社會調查記錄”
2、準備幾個不同種類的包裝袋。
教學活動過程: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由于各種原因,同樣的商品會以不同的價格出售。當我們到購物場所,首先應該了解一下商品價格的變化情況,再請教一下售貨員和家長,弄清價格變化的原因。
大家有沒有信心做最聰明的消費者?今天我們來進行一個闖關游戲,下面闖關開始。
活動一:看商品猜價格(課件)
1.(課件出示規則)準備好了么?
A.穿著漂亮綠色外衣的中性筆,書寫流利清晰,能使你的字體美觀大方。請各組商量后出價。
B.是一支白雪牌巨無霸中性筆,書寫長度達1500米,能寫36000多字。請出價。
C.這個雙層漂亮文具盒上的小貓在向你招手呢,盒蓋上的電子表能提醒你要珍惜時間。你覺得它會是多少錢呢?
D.這個文具盒簡潔大方,會讓你愛不釋手。請各小組出價。
活動二:作調查知差異
1.水筆的價格有所不同,文具盒價錢存在差異。這種情況我們平時經常遇到,課前,我們做過調查了,來交流交流吧!
2.既然商品的價格差異這么大,我們在購買時應該怎么做呢?(出示課件)
3.但在生活中,我們會見到這樣的情況(出示錄像)
你覺得他們的做法可取么?你在生活中遇到過類似情況么?
活動三:火眼金睛
1.同學們課前做過調查,老師也做過調查,我知道咱們大家都喜歡吃美味的零食:酸甜可口的話梅,香脆麻辣的方便面,味美嫩滑的果凍……一聽就讓人流口水,可是你知道么,市場上有些不合格的.食品,吃了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出示課件)
2.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想法?(學生回答)不必驚慌,只要我們在購買食品時注意看包裝,不合格食品就會遠離我們。你平時購買食品時,主要看什么?
3.還有哪些應該注意的,我們來問問購物精靈吧!(課件)拿出你手里的包裝袋看看符合小精靈說的這幾條么?(對照看包裝)
4.(課件)大家認識這個標志么?你在哪兒見過?
這是食品質量安全準入市場標志。食品包裝上有這個標志,就說明生產廠家的衛生條件、加工環境符合國家的要求,食品質量安全可靠,可以放心食用。只要看到包裝上有這個標志,就可以放心大膽的買了。
5.(課件)這個包裝袋合格么?少了什么?沒這些不行么?(產品標準號、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廠址和電話、商標……)
大家可真是火眼金睛呀!聽小精靈說什么?(課件)像我們學校門口的小攤上的食品很便宜,很多同學都會去買,可多數是"三無食品",食用后有損我們的健康,為了健康著想,我們還是對它們往而卻步吧!
活動四:小鬼當家
1.今天是周日,你的父母要加班,中午不能回來了。媽媽給了你9元錢,讓你解決自己的午餐,你還得買下周學習用的尺子和日記本。除此以外,你是個小饞貓,還要買些零食來解解饞。怎樣合理分配這些錢呢?這就需要各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請各組選出三名代表來購物。我們要找四個收銀員,誰愿意?你想吃什么,快告訴你們的代表。在買東西時可要注意看呀,時間最長不超過四分鐘。(音樂)
2.咱們來看看各組的成果,如果符合其中一條就會獲得一顆智慧星。
總結:看來,花錢買東西還真有不少學問呢?雖然今天這三組沒有獲得勝利,但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老師相信,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睜大自己的眼睛,一定可以做一個聰明的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