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校園藝術節》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校園藝術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校園藝術節》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海報設計的基本知識。
2、方法與過程:掌握海報的設計步驟和制作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啟發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重點
1、了解掌握海報的構成要素、設計原則及創意方法。
2、嘗試設計一幅有創意的海報。
教學難點
對學生分析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能根據活動的主題去設計一幅富有創意的海報。
教學方法
直觀感受、討論、欣賞、觀察、發現、情景、講授、演示、比較等。
評價要點
1、是否掌握了海報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設計方法。
2、能否根據活動的主題展開思維聯想,設計出創意獨特的海報。
3、是否熱心參與學習活動,能否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4、操作實踐過程能否細致耐心,與同學合作是否融洽。
課前準備
教具:多媒體教學課件及設備、實物投影儀、卡紙、彩筆等。
學具:卡紙、鉛筆、橡皮、彩筆等。
教學設計示例
一、范例導入
以“長安大學第一屆圖書文化節”的宣傳海報或其他代表性的海報為例導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了解海報中傳遞的信息,發現和總結海報的特點。
二、新授內容
1、海報的構成要素。
對比多幅海報的異同點,引導學生發現和總結海報的構成要素。
2、海報設計的原則。
利用“第十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海報,引導學生說出各要素的選擇和處理的特點。
(1)文字:
A、標志性文字即海報的主題文字,必須醒目、簡潔,字體的選擇和編排應根據活動的`需要作藝術化的處理。
B、輔助性文字是對標題的具體說明,一般需要寫明活動的地點、時間及主要內容。
(2)圖形的位置和比例在海報中一般比較重要,圖形的選擇應呼應主題且構思新穎。
(3)色彩應醒目,常用對比色,以增強視覺沖擊力。
3、海報的創意設計。
引導學生結合說學的海報知識,分析優秀海報作品構思、處理等獨到之處,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4、海報的制作方式。
通過欣賞大量優秀海報作品,了解優秀海報制作方式——計算機制作、手繪制作。
三、實踐練習
用手繪的方式為學校藝術節設計一張創意獨特的海報。
1、說創意思路。
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并通過討論完善自己的創意思路。
教師輔助總結,讓學生了解海報設計的具體設計步驟。
2、畫創意海報。
把創意想法表現出來。(要求:構圖合理、完整,主題明確)
四、展示評價
1、四人小組展示交流,進行自評和互評。
2、教師點評部分作業,鞏固本課知識。
五、拓展提升
出示幾幅能引發深層次思考的公益海報,引導學生去領悟其中的含義,向學生滲透愛的教育,進行德育深化。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讓學生加強美術及相關學科與校園生活的緊密聯系,提高運用美術語言表現生活、表達思想情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認識和理解美術在社會生活及歷史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增強設計為生活服務的意識,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生活的熱情。
《校園藝術節》教案2
單元總目標:
通過以設計制作請柬、設計制作道具和設計布置會場的形式參與班級或學校的活動,學習和鞏固有關的繪畫、設計知識和技能技巧。加強與相關學科的綜合運用能力,進一步認識和理解美術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加深對集體的責任感。充分展示自己運用知識為社會服務的能力。
單元課時分配:
本單元共4課教學內容可用5——7課時完成。
其中:
第1課設計制作請柬(1——2課時)。
第2課設計布置舞臺
第3課設計制作道具、服裝(1——2課時)。
第4課表演(1課時)。
活動一 設計制作請柬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尋找和收集各種請柬,認識和了解請柬的特點,特別是藝術活動請柬的特點。
2、 學生根據校園藝術節的總策劃設計請柬,讓學生體會請柬的設計過程和制作特點。
3、 學習用多種形式制作請柬。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課 時:
1課時 (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課前準備:
l 教師準備教具:
各種請柬的圖片、實物;以請柬常用的正方形、圓形、橢圓形等制作的背景板;可往背景板上粘貼的請柬常用組件,如人形、字母、植物、動物等。較典型的制作請柬的材料,如彩色卡紙、電腦或繪畫材料等。
l 學生準備學具:
自己尋找的各種請柬的圖片、實物;設計請柬用的繪畫材料,如水粉顏料、鉛筆、畫筆、尺規或彩色紙、膠水、剪刀、刻刀等。如條件允許,可使用電腦軟件和電腦圖形圖象處理軟件進行設計。
課堂學習:
1、引導階段:
a) 結合欣賞各種請柬,講解請柬構圖特點、造型特點和色彩特點。
〔概念解說〕 請柬是邀請他人參加某種會議,宴席、聚會活動的書面邀請書。采用請柬方式邀請顯示舉辦者或主人的鄭重態度。
[格式內容] 各種請柬內容不同,形式各有區別,但都必須將舉辦活動的名稱、時間、地點、主辦人、被邀請人寫明白。
b) 分小組結合校園藝術節的內容討論請柬設計特點。
2、發展階段
(1) 引導學生認識特定內容對請柬的要求和影響,學習運用歸納、對比、夸張等特點修改請柬設計并定稿。
(2) 講解繪制,也可以用彩色剪刻拼帖。如有條件,最好運用電腦畫軟件和電腦圖像處理軟件進行設計。
3、收拾與整理
1、 教師從設計特點、制作特點等不同方面,分別點評部分同學的作業。
2、 各組同學分工批量制作請柬的各部分內容。
課后拓展:
可以由同學們結合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嘗試為家長單位或社區的活動設計請柬。
活動二 設計布置舞臺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各種藝術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結合校園藝術節的總體內容,設計構思相應的舞臺與會場。
2、 指導學生小組為單位設計布置舞臺與會場。
3、 結合欣賞和設計活動,啟發學生認識和體會特定環境設計的藝術美感。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課 時:
2課時 (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課前準備:
l 教師準備教具:
各種體現舞臺與會場特點的藝術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可布置舞臺與會場的材料,如泡沫塑料、卡紙、彩色紙、及時貼、布料、現成材料、繪畫材料等。
l 學生準備學具:
自己尋找的各種體現舞臺與會場特點的文藝活動的圖片、影視材料;不止舞臺和會場用的繪畫材料,如水粉顏料、鉛筆、畫筆、尺規、膠水、剪刀、刻刀及泡沫塑料、卡紙、彩色紙、及時貼、布料、現成材料等。
課堂學習:
1、 引導階段
l 結合欣賞各種體現舞臺與會場特點的文藝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認識舞臺與會場設計的特點與作用。
舞臺美術 ( stage art)
戲劇演出中除演員以外的一切造型因素的總稱,包括舞臺布景、燈光、服裝、化妝、繪景、道具等。它們的綜合設計稱為舞臺設計。
舞臺美術兼有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的性質,是四維時空交錯的藝術,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對物質條件的依賴性。它在藝術創作上屬二度創造,具有從屬(演員表演)的性質。在演出中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①通過人物造型和景物造型塑造人物形象。②創造和組織戲劇動作空間。③表現動作發生的環境和地點。④創造劇情所需的情調和氣氛。⑤通過形象的創造幫助演員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劇本所表現的思想內容等。
舞臺美術的這些功能,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和結果。最早出現于演出中的是和演員直接有關的化妝、服裝和隨身小道具。后來才逐漸有了布景。演出進入室內后又逐漸有了燈光照明。在很長的歷史時間,它主要是在演出中發揮“實用”性功能。隨著各種演出技術條件的日趨完善,藝術造型手段逐漸增多,它的藝術作用也逐漸加強,藝術創作的價值和品位也愈來愈高,遂成為戲劇綜合藝術中重要的有機成分。在現代的戲劇演出中,舞臺美術成了決定和左右演出藝術形式的重要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因素。
l 分小組設計舞臺與會場。(主題:校園藝術節)
2、 發展階段
l 結合學生的設計,引導學生認識特定內容對舞臺與會場環境的要求和影響,修改設計。
l 結合設計需要,講解相關的.制作技法,分工制作零部件,共同布置。
3、 收拾與整理
l 教師從設計特點、制作和布置完成后的整體特點,分別進行點評。
l 修改、加工、完成。
課后拓展:
可以結合學習的知識進行班級環境、專科教室環境的設計。
活動三 設計制作道具、服裝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通過欣賞各種藝術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結合校園藝術節的總體內容,設計構思響應的表演道具、服裝。
2、 指導以學生小組為單位設計制作道具、服裝。
3、 結合欣賞和設計活動,啟發學生認識和體會道具、服裝的藝術美感。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課時:
1—2課時
課前準備:
l 教師準備教具:
各種體現道具、服裝特點的文藝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實物;可制作道具、服裝的材料,如泡沫塑料、卡紙、彩色紙、布料等。
l 學生準備學具:
自己尋找的各種體現道具、服裝特點的文藝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實物;制作道具、服裝用的繪畫材料,如水粉顏料、鉛筆、畫筆、尺規、膠水、剪刀、刻刀及泡沫塑料、卡紙、彩色紙、布料等。
課堂學習:
1、 引導階段:
l 結合欣賞各種體現道具、服裝特點的文藝活動的圖片、影視資料、實物等,認識道具、服裝的特點和作用。
【道具】 電影造型藝術中的一個專業部門。與電影場景和劇情展現、人物塑造相關聯的一切物(包括動物)的總稱。在故事片廠設有專門管理道具的業務部門,建有儲存各種各類道具的道具庫,并設有道具管理的專業人員。按體積分,有大道具、小道具;按功能分,有陳設道具、戲用道具、效果道具、市招道具、動物道具與貫穿道具等類。道具作用多樣,如體現環境氣氛,呈現地區和時代特色,渲染生活氣息,串聯情節,作為演員的動作支點展現人物個性、情感和命運等等。由于電影藝術的真實性和運動性,電影道具與假定性較強的戲劇道具有重要區別。銀幕造型的真實性要求道具(包括復制品)形體逼真,其色澤與質感要具有準確或鮮明的年代感、歷史感,其外觀有自然的和生活的痕跡感,甚至要故意將道具作破作舊,使其能夠取得最大限度的逼真感。
l 分小組設計道具、服裝。
面具設計與制作:面具是我們在文娛表演或化裝會上,為表演需要,把面孔遮住,使人改變為特定形象的用具。
面具藝術是流行世界各國的一種藝術,特別是在民間廣為流傳。
中國的面具由來已久,古代祭祀神靈的儺舞假面,有些戲曲表演也戴假面,甚至古代武士也有戴上面具,以威懾敵人的,后來這些原本的功能逐漸消失,演化為兒童玩具。
我國傳統的面具藝術樣式較為豐富,著名的有儺舞面目、灶火面具、藏戲面具等。
2、 發展階段
l 結合學生的設計,引導學生認識特定內容對道具、服裝的要求和影響,學習運用歸納、對比夸張等修改設計。
l 講解制作道具、服裝的相關技法,分工制作零部件,合成。
3、 收拾與整理
l 教師從設計特點、制作特點等不同的方面,分別點評部分同學作業。
l 修改、加工、完成。
課后拓展:
可以將使用完的道具、服裝進行再加工后制作成裝飾品美化環境。
活動四 表演
教學目標:
1、 通過表演活動體會美術在活動中的特點和作用。
2、 感受美術創作設計在環境與表演活動中的藝術美感。
學習領域:
綜合。探索
課時:
1課時 (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課前準備:
l 教具:
l 學具
課堂學習:
1、 表演
2、 分小組或個人進行總結。
3、 真理活動資料、存檔。
課后拓展:
可以結合學習的知識組織設計其他活動,如科普表演等。
【《校園藝術節》教案】相關文章:
校園的藝術節作文10-30
校園的藝術節作文05-21
校園藝術節日記10-30
校園藝術節標語11-03
校園藝術節作文08-19
校園藝術節作文08-21
校園藝術節作文08-22
校園藝術節作文08-20
校園藝術節日記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