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話題作文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的話題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
今天就是清明節,說好了今天要上山去掃墓祭拜先輩的,所以我早早就起床洗漱了,做好掃墓的準備。
爸爸媽媽比我起床得更早,他們早就將要去祭拜的東西放在一個大籮筐里。“酒,有;蛋糕,有;香,也有;紙,還有;香蕉,準備好了,蘋果,也準備好了;蠟燭……”我故意在一樣一樣的大聲地數,媽媽也樂得在旁邊看我數。“好,準備齊了,我們向山里出發了!”我叫道。我在前邊引路,爸爸挑著祭品跟在后頭,媽媽也一并隨行。
剛出門的時候,就覺得不大對頭,滿天的烏云,那一朵朵黑沉沉的云仿佛是吸滿水的大海綿,飽脹得就要滴下來似的,難道老天爺也是有靈性的,要祭拜了也非常傷感?我也不禁擔心起來,對媽媽說:“看來,天要下雨了,真的是麻煩。”媽媽說:“是啊,不過東邊的天還好,比較亮。我看了天氣預報,說今天只是雷陣雨,應該不會那么早下吧。走,快點,我們去叫上你奶奶。”奶奶今天也要一起去祭拜,她自己一個人住在村子東頭。我們走向奶奶家。進了奶奶的房子。咦?怎么奶奶不在家呢?我叫了起來:“奶奶,您在哪里?”從后面的菜園傳來了奶奶的聲音,原來,奶奶在田里種菜啊!媽媽也趕緊走去幫忙。真的是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啊!三下五除二,奶奶媽媽匆匆忙完,我們就去墓地掃墓了。
我們來到墓地。啊,這里的景色真美啊!群山的起伏,連綿不斷,在那遠處的山峰上還繚繞著淡淡的云霧呢,峰頂若隱若現,仿佛是天上的仙境。山上樹木茂盛,滿眼的蔥綠,就像是給山上穿了一件綠色的連衣裙。山腳邊那不知名的野花,不正是給裙腳鑲上了花邊嗎?再看看近處的.小草,草尖上掛滿了晶瑩的水珠,是不是昨晚做了個美夢流下的羞澀的眼淚啊。聽,還有清脆的鳥鳴聲,一唱一和,是不是在歌頌這里的美景。我情不自禁的張開雙臂,做擁抱狀,大喊:真美啊!惹得一旁的爸爸媽媽都哈哈大笑。
我們結隊走到爺爺的墓地,放下祭品。媽媽對我說:“熙熙,你和妹妹先到那邊去玩,讓媽媽和爸爸好好除掉這些雜草。”說完,媽媽和爸爸就開始動手拔草。爸爸將較大的樹木砍倒。我問爸爸:“為什么要砍倒呢?這不是濫砍亂伐嗎?”爸爸笑著說:“這不算就是濫砍亂伐的,在墓邊的樹要砍掉,就像是家里打掃衛生一樣。要不砍掉,到時連墓在哪里都找不到了。”我點點頭,閃到一旁,和妹妹一起坐在木板上玩手機。過了一會兒,墓地清掃干凈了,奶奶把東西擺好,插上香,點著火,又手合一放在胸前,嘴里念念有詞,也不知在說什么。我見了忙把手中的手機放下,問爸爸,奶奶在念什么。爸爸微微一笑,擺擺手,意思是叫我這時候不要說話。五分鐘左右,奶奶念完了就叫爸爸去放炮燒紙,然后也招呼我也去拜四拜,說的就是許許心愿,那些列祖列宗會保佑我的。我聽了,半信半疑地照做了。我是希望我們全家幸福如意,我的成績像是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我們許完愿后,就開始放爆竹了。那劈啪劈啪的聲音在山里顯得格外的響亮,連小鳥的聲音也停止了,樹木也站立不動了。
天,又下起雨了,我們不得不趕緊收拾東西回家。一路上,我們還看見了很多人也來掃墓呢,真的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啊!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2
又是一年清明節,一抹煙雨在天幕下紛揚,無法形容的情感就在心中蔓延。風輕輕煙雨疏疏,情悠悠清淚幾許。杜鵑聲斷還舊憶,松柏長青水常東。今年的清明,只身在異地,回不去的心情被愁緒浸染。總是有梧桐夜半月,晚風愁帶雨的惆悵!又隨時光到清明,東風醉柳楊枝青。平明登臨懷舊夢,望斷歸雁情不同。心隨游人踏綠浪,意竟小路去南崗。
一望南山崗,小路近江傍傍。風煙二三里,荒冢四五行。殘香裊繞人皆去,清煙彌散茅草長。踏上對面一片坡地,視線里就有紙灰在煙雨中飄蕩,樹葉尖的水珠晶瑩著似淚滳在眼前晃動。祭祀掃墓,白發童稚一群群,紅男綠女一堆堆。虔誠叩孤墳,哀惋泣石碑。殘香,紙灰,杜鵑花,煙雨桃紅杏花黃。真是春風裁綿繡,孤冢臥野荒。
其實祭祀是一種文化,提醒健在的人。記住去了的人。人們平時不見得會記得住逝去的人們,只有像清明這樣的節日里才會去緬懷。就像高翥寫的那樣:“落日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生與死,陰陽的兩個極。是生命的分界線,是動與靜的自然。生者是動態的自然,逝者靜靜的長眠于地下,靜靜的變成一堆黃土。人生不長壽,何事不重來?“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自古清明游,騷客賦閑愁。人世有代謝,枉自多煩憂。山自青來水自流,歲月往復自春秋。自嘆人生幾十載,不憶往事看祭臺。身后靈臺一柱香,兒孫晚輩情意長。人生也看淡,就看漁和樵。,漁得魚心滿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個收釣竿,一個收了刀爺。笑呵呵的談古論今,這樣子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踏青,祭掃,仿佛人世間的哀與樂都交織在這清明節。緬懷追思的心緒,清新明快的心境匯聚在一起。風煙翠楊柳,蕭瑟老蒼松。
恍惚間,回到了當年的清明。那一年的清明節,暮雨曾在夜空里飄散。許是心誠,朝來卻是陽光明媚。晶瑩的`露珠在陽光下閃爍著,靈動著。明快和凝重的心緒同時籠罩著我們的心情。荒塚無人跡,蓬蒿茅草長。父母的墳頭衰草和荊棘像鞕子一樣地抽打著我們的心,黃土之下是異域,荒塚之下是九泉。去了的人都不曾回來,來了的人只看得見黃土。我們閉上的雙眼除了淚水,還仿佛看到了冥冥之外的另外一個世界。蒼蒼白發父母,寂寂雙眼站在十字路上。上一步是人間,退一步是九泉。布衫被風吹起,身子在風中發抖。也許他們正仰望蒼天,渴望知道人世間的兒女孫輩們是否在今天想起了他們,是否一切如常。我們不能自抑,無法忍受住心里的悲切。淚珠如夏天的傾盆雨灑落在墳前的草叢,隔著一層黃土,祭酒和果蔬是那樣的寒酸,哀怮是那樣的蒼白。
這個清明節,我們卻是遠隔千里萬里不能去父母的墳前叩拜。風飄飄紙灰飛揚,雨瀝瀝淚如泉涌。我在異鄉,父母在異域。忽然我發現自己老了,不知不覺中感到了人生的疲憊。驀然回首時,人生的路上已經走了這么遠,這么的久遠。
春風啊!請帶去我對逝者的思念,春雨啊!請和著淚水去灑在墓前去滋潤逝者的心靈。讓我們的哀思,透過明媚的陽光能給逝者帶去些許的慰藉。僅此而已!
這個清明節,杜鵑聲斷驚晚暮,煙雨疏落霧更重。風煙一去二三里,東風依舊捲荒冢。荒冢外,殘香煙繞霧彌濛。
霧彌濛,雨朦朧,祭祀臺前心迷蒙!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3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由于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因此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傷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清明節,讓人懷念,讓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蘊含著許多先輩們的事跡,可是,他們卻入土為安,給人們留下來的卻全是懷念。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了,你現在在懷念著誰呢?
燕子飛到南方了,可有再飛回來的時候;楊柳枯萎了,可有再發青的時候。可是,我親愛的爺爺,您一去不復返了。您在冰冷的墓地里已經長眠很久很久了。孫女和您近有咫尺,卻又陰陽兩隔,千呼萬喚也無法和您相見。這怎么會不讓您的孫女在懷念中一天天的痛苦,一天天的悲傷,而又惆悵滿懷呢。
記憶中的清明節會讓我想起,我和爺爺,姐姐的快樂早已蕩然無存了。記得在清明節的時候,爺爺經常會陪我和姐姐一起去蕩秋千,而且爺爺經常會給我們講:"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做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才改之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能增進健康,而且能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爺的話使我和姐姐感到振奮,因此,從此以后我和姐姐便每天去培養精神。可是,現在沒有爺爺的清明節,看見那熟悉的景象,我和姐姐便懷念了起來,便心痛起來。有時,我真的想大聲的喊出來,有誰能告訴我,那樣愛孫女的爺爺怎么就再也回不來了。
透過蒙蒙的雨絲,我又看見了那很熟悉的小山坡,滿山長的.都是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是啊,那一棵棵的樹,讓我感到了無比的親切。是的,小樹就是爺爺帶著我和姐姐去小山坡上栽的。由于爺爺說過:"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了。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因此,每到清明節人們就會提著一棵棵小樹苗去栽。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景物依舊,爺爺卻早已不在,畫面再次出現,一個小女生和姐姐在前面抬著小樹苗歡快地跑著,那個緊隨其后的老人不正是自己親愛的爺爺嗎?
小女生和姐姐聽著爺爺的嘮叨,知道了清明節的習俗僅此而已。可是,粗心的姐姐和小女生卻不知道爺爺眼中的憂傷,爺爺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在給小女生和姐姐最后的快樂。
爺爺走了,在懷念和悲傷中,我一天天的長大了。也如此明白,燕子能再回來,楊柳有發青的'時候,可爺爺卻不再回來,陪我和姐姐度過的是長長的懷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4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名勝古跡也是遍布各處。但是,或許人們都認為長城、樂山大佛、頤和園更令人神往。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種思鄉情節,都認為不如自己的家鄉。我的心目中,就是最愛生我、養育我的豫北大地——太行山脈之畔。
這個地方雖不甚聞名,但是在我們的周圍也不泛有富含歷史底蘊的名勝古跡。清明節就要到了,于是,在四月三號的早晨,我們學校組織了組織了一次盛大的祭英烈活動。
在隊伍準備就緒之后,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踏著晨曦的露水徐徐前進。鮮亮的旗幟在空中迎風飄揚,飽含著活力與青春的氣息。
一路上,春風徐徐吹來明媚的陽光撫摸我們的肌膚。似乎萬物生靈能看透我們的內心一般,鳥兒歡快的鳴叫給我們以優美的旋律,花兒綻放花苞為我們增添美麗的環境,樹木張開那粗壯的樹干向我們表示歡迎。陽光現在已更加強烈,在前進的步伐中,身上顯得微微濕潤。在這和諧的大自然中,我們真正的領略到祖國山河之錦繡,深切的感受到家鄉風光之絢麗。
轉眼,三潭到了,我們陸陸續續進入英烈亭。瞻仰著英烈亭,亭的周圍,山顯得陡峭嶙峋。亭子的欄桿周圍,擺滿了白花。仔細觀察,英烈亭的場面雖壯大,但風吹日曬,英烈亭的.柱子已失去了原有的光澤,那一條條裂痕中,寫滿了歷史的滄桑。新團員們在英烈亭下宣讀入團誓言,那鏗鏘的語言震撼人心,一字一句在我們心田中生根、發芽。在這嚴肅而壯大的場面中,我們在英烈亭的周圍獻上了白花,花雖小,卻深切的表示出我們的英雄的敬佩之情。英烈亭前,我們向英烈碑獻上了誠摯的一躬。
禮畢,我們在這鳥語花香的季節向山上進發。
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桃花開得旺盛而富含朝氣。原本光禿禿的山,此刻被這美麗的景致襯托出生命的活力。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到了山頂。山頂上葬的是姚家先烈,故而名為姚家墳。不知大家聽說過以前剛正不阿而聞名的姚學瑛嗎?他的家族一直榮寵不衰,大家知道為什嗎?原來一切皆因先祖之墓地是否為風水寶地。
都說姚家墳為風水寶地,如今一看,果然不同凡響、氣勢恢宏。此間群峰環列、層嶺掩映、清溪流泉、綠柳翠竹映帶左右。近觀“頭枕耬頭山,腳蹬老龍潭。”遠看“三河環繞循氣旺,四周圍屏則地雄。”墳前有兩棵粗壯的松樹,如守護的神仙一般。一棵松樹樹干向四周張開,為墳墓搭起了一片樹蔭。另一顆樹干向兩邊張開,仿佛黃山的迎客松一般,張開雙臂向我們表示歡迎。看似平常,但令人驚奇的是;它的根部不似其他樹木一樣,反倒像《西游記》中的人參果樹被孫悟空連根拔起時的形狀一樣。根部看似分離,實則藕斷絲連,使人們產生了無限遐想……
因時間有限,我們匆匆瞻仰之后便離開了這里。我們留下的只有腳印,帶走的只有回憶。這些回憶包含了對家鄉名勝的熱愛與贊美,也像我們心田中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四季常青,不曾凋零。
這些回憶,會幫助我奮進,將來更好的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5
面前是一抷黃土,面前是一棵粗壯的柳樹,面前是已歸于天國的父親的墳包。父親,如果通往天國的路就是這棵樹,我想爬上這棵樹,我想走向這條路,去見見您,我日思夜想的父親;父親,如果心痛的感覺能換回見您一面,我愿意一直痛下去,痛上百倍痛上百回又何妨?父親,倘若一捆燃燒的黃裱紙,一堆黑黑的灰渣能捎去我抹不去的思念,我寧愿化作這飛舞的火苗、飄逸的灰。
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回撕心裂肺的思念的痛,盼您盼不回,呼您呼不應,父親哪,您在天國能看到兒瞅著日落數著星星攬著心痛入睡嗎?麥苗伸展著手臂,炫耀著一冬的儲備,托著穗苞高傲地仰著頭;柳枝搖擺著腰姿、吐露著清爽的嫩綠;林中鳥兒啾啾歡唱,一切欣欣然,……一年又一年春,十五年了,父親您能感受到嗎?像這奮力生長的麥子,像這一年壯比一年的柳樹,像這自由鳴叫的鳥兒,對您的思念也一年年的在肆意地蔓延、瘋漲……
“清明時節雨紛紛”。失親的人伴著傷心的淚。一如這涼涼的雨滴包攬著這個季節里濃濃的思念,盡情揮灑。父親,在您的墳頭,就如同見到您,好想抱著您酣暢淋漓地哭一場,給您傾訴我滿滿的思念。父親,天國的那邊,您好嗎?還把兒當成寶貝時時牽掛嗎?沒有親人的陪伴您不孤單嗎?兒想你念你,一遍遍憶起與你共同生活的十九年。害怕歲月會沖淡了你的影子,哪怕是您生氣時嚴厲的眼神,高興時嘴角那一絲慈愛的微笑,夕陽下您彎腰收麥子的喜悅,晨風中您鋤草時的穩健……一切,與您相關的一切,兒都熟記于心,逐漸清晰于眼前。每遇困難,您一遍遍鼓勵;做人的道理,您細心教導;成不驕、敗不燥,做得正站得直是您給兒女的親身寫照。父親,您走得太倉促,太匆忙,兒還沒看清您額角剛爬上的紋,頭上是否又新添了幾根白發,您已走了,留給兒女的是永久的傷憾!連兒女盡孝的機會也沒有!
父親,沒有你的日子,女兒是孤獨的,靈魂漂泊,找不到靠岸。學著堅強,學著勇敢,學著在這條沒有您陪伴沒有您指導的漫漫長路上獨自思考獨自與煩惱與苦悶戰斗。父親,當兒深陷困境,心灰意冷時,兒多想您就站在我身旁,哪怕只是一句鼓勵的話語;父親,當兒取得小小成就,樂于分享時,兒多想聽到您的夸贊,哪怕只是一個滿意的.笑容……父親,您最疼愛您的小女兒,怎么就忍心將她放手,置之不理、不聞不問了呢?父親,您最牽掛母親,怎么就不擔心沒有你的日子她會傷心欲絕、操勞過度呢?父親,兒多想牽著你的小外孫的手,站在你的面前,讓孩子親親的喊您一聲“外公”;父親,兒多想給您親手剝一根香蕉,夾一口可口的菜,添一件像樣的衣服……可是沒有了任何機會,除了心痛,除了難過,除了淚流滿面………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三月暖風喚醒了桃李,卻永遠喚不回我最敬愛的父親;清明的雨讓萬物復蘇,也讓失親的人更惆悵!
父親,愿遠在天國的你更安康無煩擾!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6
清明節,不禁憶起了我的相思。一切都是斷魂!一切故事猶新!
小時候,真不知清明節是干啥來的?自己還沒會走路就跟著大人們到墳墓里祭奠太公太婆什么的,在家鄉,如其說祭奠,用家鄉的土話還不如說是分太公肉吃。在南方山坡丘陵的,哪有什么公墓,墓地只有一堆土。在家鄉,土堆墓隨處可見,不論是外頭的還是本地的,簡單一句話,只要死的,在誰的`山地埋都能。因此每至清明,墓地總不免長起密密的草根來,墓在我們這里人們常稱它為草墳。輩份較高的死人,往往要一族人去拜。(我們土話把祭奠稱拜山,簡稱拜。)例如說太太公,太公等。
拜山其實就是拿把鋤頭與刀把草墳修理干凈。然后捧上雞公,有錢的就燒豬,沒錢的就豬肉。加飯茶等。最后燒香蠟燭放鞭炮轟天雷等,這樣一個山就拜完了。不過就是不慣祭花。若說公家,也就是說拜太公等,由于當太公的子孫后代多,往往要湊錢一起拜的。在這里有個習俗,要是拿一年誰家新添個小人兒,誰就要主持湊錢管理清明關于拜山的事,如買雞豬啊香寶蠟燭鞭炮等,還要在自家搞好然后奉神,最后再分配一個個擔子到各個地方的草墳里,一拜就得兼并拜幾個,分好主。若全村沒有添兒子的呢,就新添女兒家的主持事物。
在草墳一切修理好了,拜上幾拜。我們拿飯去的,就要拿出來放在平平的墳地上,并揭開蓋子。大人們常對我們說,假如拿有飯來不拿出供奉,孩子就會讀書不聰明,我總記得這個。當拜完之后,負責擔擔的人就叫人切肉。然后分成一小盤一小盤的,
然而我們就只在一旁用小刀削筷子。很快就能享受這墓中之餐了,人們說這是“太公分的龍肉”其實就是一大塊一大塊的豬肉。我們通常八個人做在一起,其中餐盤還有一點炒得脆香香的花生。因此到清明,總有許多人咳嗽。若是晴天,這肉倒被太陽照得挺香,這時人們總會得意說太公保佑。若有時碰到大雨,他們總不好說什么。當然,這是我回想很就以前的事了。
記得多年前,清明的前一天,要去很遠的一個草墳拜,還下起了很大的雨。一路的泥濘,開車不好走,走路也難。有的喜歡熱鬧,多遠也喜歡去,一路的顛簸,衣服鞋子又濕又臟。那年村里人還開了一部拖拉機去,上面車倉坐完了人,因此坐車也難受,不知那屁股多疼!由于當時很少有人有車,回想起來還真是一把辛酸。不過人面對這大雨仍然不改日期,他們總是義無反顧地奔去,不管路是多么崎嶇。一日奔走也夠勞累的了。于是小孩子們一回到家就只顧躺在椅子上打盹。他們高興得斷了魂,也疲累得斷了魂。
往事真的不堪回首。如今清明倒怎么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細細想起,清明前后總是多雨的。真是個清明雨紛紛。可這又知無奈了多少人?又苦了多少人?或許,雨是一種淚,一種祭奠死者的淚。這樣,或許是人類祭奠不知其是什么目的。于是,一大卷一大堆的鞭炮響個不絕,從而代替了哭聲。小時候在清明不知道是多么興奮。單點鞭炮就顯得過隱。長大后呢,就一切都變得惆悵了,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了親人與自己隔離一塊土而哀傷。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為了祭奠死者而立的,為了人類培養感情而立的。它表達了人們對死者最基本的尊重與懷念。
清明節。我不能不說這是令人愁腸斷魂的日子!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7
雨淅淅瀝瀝地下著,看著父親那蒼老的背影,我這才明白,現在的我是多么幸福……
——題記
今天是清明節。身為00后的我對于這個節日并沒有過多的想法與感觸。似乎清明節對我們這些新生代來說就如往日一般,平淡無奇。在我們生命的過往中沒有絲毫意義可言。
清晨,我被父親從被窩里拖起來,坐車趕去超山祭祖。這大清早的,可攪壞了我的好夢,我內心十分不滿,但奈與父親往日的威嚴,我也不敢有絲毫的抱怨。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去超山祭祖。
父親和我來到爺爺墳前。父親擺好祭品,手里拿著三炷香,恭恭敬敬地鞠了三個躬。于是,我也依樣畫葫蘆,有模有樣地學著父親鞠了三個躬,祭拜祖先。父親看著我那調皮的樣子,很是生氣,也只得無奈地搖了搖頭。
太陽下山了,一抹與會出現在天的盡頭,時光就在我的嬉笑打鬧中溜走了。父親和我回到了家。累了一天的我早早地洗了個澡,睡覺了。也不知怎的,今夜,我竟失眠了,或許是因為睡得比較早吧。我呆呆地坐在床上,看著窗外清冷的月色,內心竟有一絲絲的傷感。耳畔傳來一句句喃喃的囈語。再仔細一聽,聲音竟是從餐廳傳來的,我懷著好奇走到餐廳。只見父親趴在桌子上,一只只空了的酒瓶橫七豎八地倒在身旁。
耳邊傳來句句呢喃,我側耳細聽。“不要,不要離開我,父親!我——我還沒來得及報答您!您怎么就這么狠心地離開我了呢?父親……”一滴淚水從父親的眼眶流出,劃過那蒼老的臉龐,“滴嗒”一聲,流到那滿是老繭的手上,留下一道道晶瑩的痕跡。
父親怎么會這樣呢?這時的他就如一個迷路的孩子一般迷茫,無助,哭著喊著要找父親。往日的父親不是最偉大最堅強的了嗎?為什么現在的他是這么無助,這么渺小?
“孩子。”母親的聲音從身后傳來,“不用奇怪,自從你爺爺去世后,每年的清明節,你父親都是這么度過的……那年你父親在外地工作,已經很多年都沒有回家了。你爺爺十分想念他,于是千里迢迢地從老家感到這里,結果出來車禍,因搶救無效而去世。而你父親最后一次見到爺爺是在五年前……”
我不敢置信地看向母親。母親又繼續說道:“當初,你父親因外出創業,生活十分艱辛。他并不希望你爺爺知道他的現狀,更沒有錢坐車回家。可是等他攢夠了錢,能夠讓家人過上好節日的時候。你爺爺去世了,這無疑是對他最大的打擊,也是他人生永遠過不去的一道坎啊!你父親從小喪母,是你爺爺既當爹,又當娘,辛辛苦苦地把他養大的'。可他卻沒有讓你爺爺過上一天的好節日,享享清福啊!更沒有見到你爺爺最后一面啊!”
我轉頭看向父親。趴在桌子上的他,是那么蒼老。那根根銀絲,那道道皺紋,那龜裂的雙手。曾幾何時,我也能在父親身上找到這些時光留下的痕跡。父親的背,曾是我兒時最好的游樂場,在這里,我可以盡情地玩;父親的背,也是我的避風港,替我遮風擋雨……可如今,父親的背也越來越駝了。我拿起父親的大衣蓋在他身上……
雨依舊下著,但今夜注定是一個無眠之夜……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節話題作文07-26
以清明節為話題的作文05-29
以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1-16
清明節為話題作文11-02
清明節話題作文【熱門】11-15
【推薦】清明節話題作文11-15
清明節話題作文【薦】11-15
清明節話題作文【推薦】11-15
【熱】清明節話題作文11-15
2022清明節話題作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