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稻草人》有感 (合集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稻草人》有感 ,歡迎大家分享。
讀《稻草人》有感 1
……而這個稻草人,像沒有感覺似的,直直的張著自己枯瘦的手臂,眼睛望著那一片金黃色的麥田,當晚風拍打著他單薄的破衣服時,竟露出了那不變的微笑來。——序言
《稻草人手記》的開篇序言,便是一個關于愛與守望的故事,稻草人對麥田的堅守,在理想前面的懦弱和肯定,投射出的是一個女子如草般易散卻堅韌的決心。我所看到三毛就是這樣一個為愛執著的女人。
結婚前大胡子問過我一句很奇怪的話:“你要一個賺多少錢的丈夫?”
我說:“看的不順眼的話,千萬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億萬富翁也嫁。”
“說來說去,你總想嫁個有錢的。”
“如果跟我呢?”他很自然地問。
“那只要吃得飽的錢也算了。”
他思索了一下,又問:“你吃得多嗎?”
我十分小心的回答:“不多,不多,以后還可以吃少點。”
就這幾句對話,我就成了大胡子荷西的太太。——《大胡子和我》
三毛和荷西之間有很多溫馨浪漫的對話,然而這一段平實無華的對話卻足以為他們的愛情畫上最重的一筆。同為女人,對愛情的向往我是可以充分體味的,在沒有遇到那個他之前,我們常常會抱很高的期待。“他會很帥氣嗎?”“他做飯會很美味嗎?”“他會是一個很溫柔的人嗎?”……但所有種種的期待和要求,總會在看見他的一瞬化為烏有——一切都顯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然而很幸運的是,對于三毛,荷西就是一個如此特別的存在。雖然他很大男子主義,很刻薄,也很頑固不化,但對于三毛,這種平易的愛情,卻更能讓她感到真實和幸福。
三毛說她和大胡子都不想做彼此的另一半,因為他們都是一個完整的人。或許真正的.愛情并不是你融入我,我融入你。堅持自己有的,贊同對方把持的,獨立平等,相互理解,這樣才能夠成熟起來。有時候平淡的,才是最浪漫的。
……假想敵果然厲害,手段高明,要防要防。……我終于殺死了我的假想敵。我親愛的維納斯婆婆,在號角里誕生了。——《親愛的婆婆大人》
說三毛是一個不失可愛的女人,這點是不為過的。把自己的婆婆看成是假想敵,然后打響了婚姻保衛戰。我們亦可以說三毛是聰明的,她充分相信“愛情是有保鮮期”這句話,所以聰明的她決心聰明的把不長久的愛情轉化為永久的親情。雖然親情可能不如愛情來得轟轟烈烈,但是卻有細水長流的滿足和永久的期待。所以在這世上,愛情還是得排在親情的后頭。
荷西死后,三毛變成了一個句號。——人民網
荷西的死對于三毛,無異于趙明誠的死對于李清照。一個決心付出一生的感情,卻在中途夭折。李清照和三毛還是有些許相似之處的,不要的就絕對不碰,堅持的就是一輩子。跨越多少世紀,因為相同的情感,讓這兩位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偉大女人有了對話,有了交流。
荷西死后,三毛的人生就此停止,她不再為她自己而活,而是為了家人,為了父母而活。她自己的人生早在荷西沉落海底時,畫上了句點。最后,她還是離開了這個帶給了她太多,卻傷害了她太多的世界。
當愛變淡,即是成了親人,除了期限。愿有人能把這細水長流,溫文儒雅的人世之愛與你分享。
——尾聲
讀《稻草人》有感 2
書是一位幸勤的園丁,無私的默默的為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書是人生的指路燈,照亮人生前進的道路;書是我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食糧;書是人類知識的源泉,不斷地提供給我們智慧。所以,我酷愛讀書。
我最近又讀了一篇《稻草人》。這篇課文講了稻草人在田野中默默的堅守崗位,從不怕苦,從不怕累,從不吃飯,從不睡覺,就連坐下來歇息,它也不肯,總是不畏艱苦的挺立在那里,沒日沒夜,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它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崗位。要是拿牛和它相比,牛比它懶惰多了。
可是,稻草人是無言的。當可惡的飛蛾在稻葉上產下卵,它會想到稻谷顆粒無收,而沒辦法去趕走飛蛾;當孩子們在船中拼命哭喊,卻不能走過去幫忙,為孩子們減輕一份痛苦;當魚兒向它投來乞求的目光,卻不能給它們提供任何幫助,也不能喂養它們。當我看到稻草人那種說不出話的痛楚時,我為它感到悲傷、嘆息。為什么上帝如此不公平,不給稻草人一顆憐憫的心,也沒有賜予它足夠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挽救別人的生命,讓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悲劇的'上演。稻草人是無言的,而我們卻有能力去幫助別人,但有些人偏偏缺少助人為樂的精神,為了自己的利益,即使別人的生命危在旦夕,他也于事無補。讀《稻草人》讓我懂得做人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要助人為樂,默默無私的為人類作出貢獻。
讀了這篇課文還讓我懂得:與稻草人相比,我們有血有肉,既能跑又能跳,遇到不平事要出手相助。眼前的一切都值得我們去珍惜,我們要將人們善良的心靈喚醒,讓世界充滿溫馨,充滿和諧,充滿幸福。
讀《稻草人》有感 3
在炎炎夏日里,書籍成了我生活的一種愜意,而葉圣陶的《稻草人》卻讓我百感交集。
文章是以一篇篇小故事而形成的,他知識面廣、信息量大、文字流暢、內容豐富、插圖生動、可讀性強;它讓我在暑假中輕松愉快的開拓視野,增長知識,懂得道理;它提高了我的綜合素質,成為我的精神食糧。
其中,快樂的小白船、善良的“小傻子”、稀奇的種子、尊貴的富翁、堅持不懈的鯉魚、同情的眼淚、祥兒的胡琴和動聽的曲子、盡明盡責的稻草人。這些故事讓我感受頗深,善良的傻子讓我學會了從容善待地人,堅持不懈的鯉魚教會我什么叫堅持不放棄,敬職敬責的稻草人讓我心生苦澀……
《稻草人》這篇短文最讓我心動心痛,它的眼淚是我對窮人和乞丐更加憐憫,每當我讀到稻草人里的飛蛾降臨產子時,我的心也揪了起來,恨不得轉進書里趕走飛蛾,唉!
書中的小朋友、小動物被人們刻畫的`是的十分完美,讓我能很自然的融入其中,真想穿越到那個別有洞天的世界里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啊!跟著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我會笑,會傷心,會開懷大笑甚至還會為他們流下傷心同情的淚水。
曾經在一本書里看到過葉圣陶老先生說過:“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讀寫的基礎中,他強調“唯有先讀,才能寫好作文。”古人說的勞于讀書,悅于作文,也是這個道理。
正是文章里的天真、無邪、純潔、堅持不懈、快樂、傷心才奏成了這一支美妙的樂曲。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加學生的知識,啟迪學生的智慧。所以,讓我們來譜寫自己美妙的人生,爭當做一個書香家庭吧。
讀《稻草人》有感 4
寒假里,我讀了葉圣陶爺爺寫的《稻草人》,我讀后,十分感動,心里酸酸的,心中充滿了沉悶和壓抑,稻草人的形象在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老師點評:作文開頭交待清楚看了什么書,有什么第一印象就可以了。)
《稻草人》這篇童話中的“稻草人”它立在田野上,親眼目睹了一個個人間悲劇。“稻草人”是一個最懂事的好人,它很想幫助有困難的人,但是它由于不能行走,不能說話,想幫別人又幫不上,只能立田野上守望著。 (老師點評:概括主要內容時要注意事件的關鍵詞語,不能只講開頭,不顧結尾。)
稻草人多想幫助身邊的人們! 為了驅趕破壞稻谷的灰蛾, 他使勁拍著自己的.身子想告訴老太太, 為了挽救生病的小孩, 他想變成被子給孩子溫暖, 為了阻止婦女跳河, 他流盡了眼淚。稻草人的精神是多么崇高!處處、時時為別人著想!如果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這樣,為別人多著想一點,多獻出自己的一點愛,那么我相信我們的生活一定會像那首歌唱的那樣: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還記得那一年,學校為一個得了重病的小朋友組織了一次愛心捐款,老師和家長帶頭捐款,豪不猶豫地從自己的錢包里掏出許多錢。同學們也不甘落后,我們以班級為單位,排著長長的隊伍,迫不及待地拿著自己的零花錢一點點地向捐款箱靠近。有的捐10元、有的捐20元、有的捐了50元、還有的甚至捐了100元,小小的嫩手把帶有體溫的紙幣裝了進去,愛心捐款箱里漸漸地滿了起來。那一張張錢幣,代表的是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同學的一份真情。病魔無情人有情,關愛生命,情滿人間。(老師點評:寫讀后感受時除了第3段的感受外,還應該舉一些生活中的真實例子,這樣作文更有說服力。)
讀《稻草人》后,稻草人它那種富有愛心,助人為樂的精神令人敬佩。我喜歡這個富有愛心,樂于助人的稻草人。
讀《稻草人》有感 5
童話是我們孩子最喜歡讀的故事,在陽光的沐浴下,伴隨著我們的喜怒哀樂,伴隨著我們的成長。虛幻的世界,美妙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童年的樂趣,真摯的情景,讓我們想起從前的點點滴滴,仿佛發生在昨天……
《稻草人》這本書充滿了童真,用唯妙唯俏的語言帶我們進入了如一個泡泡城堡,在城堡里有那誠實的人,可愛的小鯉魚,還有那畫眉鳥、快樂的人……他們都生活在那童話的城堡,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無憂無慮的在生活。
葉圣陶老先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了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每個故事仿佛出現在我的眼前,又讓我懂得許許多多的道理。他們都常為自己的身體殘缺而煩惱,但在這個故事中葉圣陶老先生卻用了自己的想法:在一個人的面前,常常有兩條路,不一定一生只有一個選擇,只要你換位思考,老天會給你新的機會;“富翁”是人們暢想的地位,但在這本書里塑造了一個傳奇的故事:人們都成為了富翁,糧食沒了,水電沒了,人的經濟得到了滿足,但人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困難,這說明,富翁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的,每個人有自己的`職責,如果人們都有了無憂無慮的生活,那就沒有人會愿意付出勞動,世界將會毀滅在人的手中。
我被這故事迷住了,我喜歡這美麗的童話,感受到愛的力量,感受到心靈的安慰。正如丹麥的安徒生說過“人生是最美麗的童話”,因為葉圣陶先生用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這最真實的童話!
讀《稻草人》有感 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還是人們心靈的窗戶。
在疫情期間我讀了《稻草人》這本書,作家是葉圣陶爺爺。它講述了一個稻草人,不怕犧牲自己,去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它非常想用己的能力幫助他人,但是卻對每一件事情都無能為力。只能做好自己,努力長大,產出稻子,這就算是一種奉獻,默默奉獻。
《稻草人》這一篇的主人是一個老太太,她的丈夫和兒子先后去世了,每年莊稼都鬧災荒,年年收成都不好,今年好不容易等來了風調雨順,稻子卻被蟲子吃個精光。稻草人擔心主人傷心,恨不得立刻去驅趕走蟲子,卻一動也不能動,顯然一切的一切都變成了有心無力。最終,只能做好自己,努力長大,產出稻子,這樣就能幫到老太太了,老太太也就不用挨餓了。
另外一篇講的是一位婦女的`丈夫把家里的錢敗光了,就連她也被丈夫賣掉,她的心里很難過,到河邊要投河自盡。稻草人看得非常著急,想去阻止她尋死,可無能為力,同樣,一切的一切都變成那么的有心無力。最后也只能做好自己,努力長大,產出稻子,錢沒了,婦女起碼還有吃的,也不至于去尋死了。
讀了《稻草人》后我明白了,葉圣陶爺爺其實很想幫助那些無助的人,但事實告訴我們幫助別人也要找對方法才行,光想是沒用的,有時候會很無力,就像在這疫情期一樣,首先保護好自己不被感染,不拖累社會,提醒身邊的人做好防護,這就算是一種幫助了。其他的,目前的我是無能為力的。接下來呢!努力長大后,我也要向稻草人學習,默默奉獻,憑自己的有限的能量,最大的限度去回饋社會,加油!
讀《稻草人》有感 7
這兩天我讀了葉圣陶爺爺寫的《稻草人》。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里講了一個對主人非常忠心的稻草做的人。它被主人放在稻田里看守莊稼,它非常盡職任,也不貪玩,總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它知道主人非常艱難,希望主人的糧食得到豐收,眼看這一天就快到了,可是一只娥子來產卵,它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告訴主人,可是主人都沒發現。稻草人急的都生病了,可還是沒有辦法,只能眼看著娥子越來越多,最后把主人的稻田都毀了。最后“稻草人”也倒在了稻田里了。
我覺得“稻草人”雖然沒有生命,卻也有一顆善良的心,它同情生病的主人,還同情打魚的漁婦┄┄它想要幫助她們,它急的“痛心,不忍再看,禁不住低頭哭了。”我想我們也應該有同情心,同情和關心一些困難的.人和動物,要抵制像娥子那樣的壞人,這樣,世界一定就會變得很美好,就不會有像農婦那樣困難的人。
讀《稻草人》有感 8
這段時間,我讀一本叫《查理九世之稻草人之鄉》的書,這本書讓我魂牽夢縈、驚心動魄,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墨多多和他的DODO冒險隊來到一個叫秋楓鎮的古鎮所發生的系列故事。在秋楓鎮里,墨多多發現了許多的綠色稻草人,他們就覺得很奇怪。后來,他們在古鎮里遇見了他們曾經的的同學姜小蝶,姜小蝶變漂亮了,并告訴他們,她的朋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有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比如:有個人眼睛是弱視,來到古鎮后他的眼睛宛然變得又大又有神,而他們的父母卻都消失不見了,有的說去外地工作,但長年沒回家,這讓DODO冒險隊覺得事情很蹊蹺。
他們便經過調查才發現原來所有奇怪的事情都是有關聯的:一開始秋楓鎮上長了一種叫陰陽魔草的植物,一個叫左西的老人便對此產生了好奇。他發現陰陽魔草可以治人的不足和缺陷,讓人變得完美,而他的孫子視力原本不好的,吃了陰陽魔草后,視力變得越來越好,于是他們全家開始吃這種草。可意外發生了,他的兒子嘴唇上長滿了綠色的草,全身變成像稻草人一樣,他的孫子卻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每天晚上會夢游般的走到他爸爸身邊吮吸陰陽魔草的味道,同時也變得越來越完美,他的爸爸知道了原來需要大人來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讓孩子變得完美。于是他的'爸爸愿意為了他的兒子當稻草人,也不愿讓孩子知道,便說自己去外地打工了。所以墨多多們看到的綠色稻草人其實就是這些孩子的父親、母親。
從這本書里我感受到了: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偉大的,父母為了我們做了很多事,而書中的那些父母也值得讓我尊敬,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完美,不被其他同學瞧不起,不惜一切代價讓他們變得完美,因為孩子是他們的心頭肉,不忍心讓孩子受到傷害、痛苦,這就是()父愛、母愛的力量。
而我們孩子也是很依靠自己的爸爸媽媽,都說“父愛如山,母愛似水”“有媽的孩子像塊寶”嘛!而我的父母也很疼愛我,每天打掃家務、做飯、整理、上班,還要照顧我,這讓我感到原來父母這么辛苦。所以我們應該學會照顧父母、和他們聊聊天、說說心里話、關心父母,讓他們快樂起來,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因為父母在給予我們幸福時,我們也要學會給他們幸福,讓他們無憂無慮、快快樂樂。
讀《稻草人》有感 9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稻草人》,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政治家、作家葉圣陶先生所作的一部童話集,書中有許多意味深長的童話故事。這部童話集的名稱源自其中的一篇童話——《稻草人》。它是葉圣陶先生的童話代表作,也是對我觸動最大的一篇童話故事。
有一個稻草人,手里有一把能趕走鳥兒的扇子。他非常勤勞、負責。稻草人的主人是一位非常悲慘的老太太,他很想莊稼豐收,好讓主人開心一些。蛾子飛來了,但是稻草人的身子跟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蛾子產了子,莊稼很快被吃光了,老太太的`生活更加悲慘了;一個女人來到河邊想自盡,稻草人急著去阻止她,卻無能為力;漁婦的小孩生病了,要捕魚抓藥,魚在桶里呼救,稻草人既想救小孩,又要救鯽魚······。
通過稻草人的經歷和感受,描寫出上個世紀二十年代中國農村的凄苦和飄搖,作者以物寫人,道出了他目睹人間悲劇和苦難時的焦慮、憤怒、痛心疾首,直到最后完全崩潰倒了下去。表達了作者當時對民族前途的擔憂和對窮苦人民深深的同情,卻又矛盾、無奈、力不從心的心態。
我們很慶幸生活在如今這樣的好時代。但還有一些特殊的疾病和災難仍無法避免,面對這些,我們還只算是個稻草人。相信只要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知識會讓我這個新時代的“稻草人”擁有智慧的大腦、堅強有力的雙手和雙腳,我將為社會獻出的我的愛心,付出我的行動,讓這個世界從此不再有疾病,不再有痛苦,不再有災難,不再有······。
讀《稻草人》有感 10
放完暑假,我吵著媽媽給我買書,買了一本《稻草人》,是葉圣陶爺爺的一本童話集,葉圣陶,原名葉紹釣,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也是教育家。
本書精選了葉圣陶童話和小說的優秀作品,語言簡潔樸素,構思維新穎,描寫細膩。《稻草人》是葉圣陶最為著名的作品,買回來我已經迫不及待的翻開了這本書,我一下子被書里的故事吸引住了。
葉圣陶爺爺非常喜歡也非常善用擬人的手法來寫故事,像燕子,梧桐子,鯉魚,畫眉在他的筆下都變成了栩栩如生的角色,非常生動也非常可愛。比如,《小白船》里寫道:“一條小溪是各種可愛的東西的家。小紅花站在那兒,只顧微笑,有時還跳起好看的舞……”優美的句子一下子把我帶到了哪個夢幻般的美景里,讓人舍不得離開。在《鯉魚的遇險》中,當那些天真善良的鯉魚遇到危險時,我的心簡直提到了嗓子眼兒里。而當他們最后終于憑借大家共同的努力轉危為安時,我也忍不住為它們拍手稱快。
不過,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梧桐子》。故事中那些可愛的梧桐子就像一個個活蹦亂跳的'小孩,他們向往自由,向往更廣闊的天空,一心想去冒險。每當看到這里的時候,我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因為我也想過離開父母去獨自環游世界,獨自玩樂。不過文章還是現實中,父母對這樣的事情總是反對的。因為在她們眼里,我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她們總希望可以時時刻刻保護我。我能理解媽媽和爸爸的用心,但是我堅信,總有一天,當媽媽看到我成長為一個勇敢的大人時,她們一定會讓我去創造自己的生活,也一定會我取得的成就而驕傲的。
讀《稻草人》有感 11
《稻草人》是葉圣陶爺爺的名著,寫的是一個比牛還勤勞,比狗還乖巧,整天站在稻田里,用扇子趕走小雀的稻草人所見所想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稻草人直挺挺地站在田間,觀察著周圍的一切。一個滿天星斗的夜晚,一只只小肉蟲扒在稻子上,瘋狂地吃著稻子,一片片綠油油的稻葉全沒了,只剩下光桿。他心痛,不忍心再看,想到主人的辛苦又只能換來眼淚和嘆息,他低頭哭了。這時又一件悲慘的事情發生了,一位漁婦為了明天的稀粥,丟下生病的兒子去罾魚,那病孩子想喝一口白開水都沒有。稻草人更傷心了,哭得更痛心了。夜色更深了,一個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女人要投河。稻草人嚇了一跳,又是一件悲慘的事情讓他遇見了,他心碎了,傷心地倒在了田地中間。讀完這個故事我和稻草人一樣傷心,我問媽媽:“為什么他們的生活那么悲慘?”媽媽說:“這都是萬惡的舊社會造成的。”我恨萬惡的舊社會。
在我的老家,我在田里看到了一個稻草人。現在什么都變了,就連稻草人也變了,在一片綠油油的菜地里,站著一個神氣的稻草人,他有鼻子也有眼睛了,頭戴著一頂嶄新的草帽,手里拿著用稻草編成的扇子,身上穿著白色的汗衫。一幕幕美麗的景像展現在稻草人的.眼前:小朋友們在田埂上歡快地嬉戲追逐著;勞動的人們有說有笑地把一筐筐蔬菜搬上拖拉機,準備運進縣城里;遠處建起了一座座高樓大廈……稻草人高興地舞動著手中的扇子,好象在對我說:“小朋友,你們多幸福呀!”看著周圍的一切,我心中充滿無限的愛,我愛這幸福的生活,更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讀《稻草人》有感 12
“田野里白天的風景和情形,有詩人把它寫成美妙的詩,有畫家把它畫成生動的畫。到了夜間,詩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畫家呢,正在抱著精致的樂器低低地唱:都沒有工夫到田野里來。那么,還有誰把田野里夜間的風景和情形告訴人們呢?有,還有,就是稻草人。”這是《稻草人》的“小前奏”,簡單的幾句,生動而有趣,像一首旋律輕快的小曲慢慢流淌到我心里。它吸引我將整個故事一口氣讀完,閱讀的過程仿佛進行了一次悲壯的“旅行”……
稻草人的心曲娓娓道來,伴隨著我的心潮起伏,在稻草人倒下的瞬間戛然而止。滿腔的悲痛和壓抑久久的在心底徘徊,眼前那個怨恨與慚愧糾纏的稻草人的臉一直也揮之不去。童話般的現實,殘酷的畫面,除了對當時悲慘遭遇的同情,更多的是對這個心有余而力不足,執著的想解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人們的稻草人——無比的敬意!
回想著那一幅幅令人難忘的畫面:但他看到年邁的老婦人辛苦耕作的麥穗被害蟲吃了個精光時,稻草人想告訴主人卻無能為力,他想到將來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的眼淚和干癟的臉,又想到主人的命運,心里就像刀割一樣。當他看到苦命的漁婦被殘酷的生活折磨,無法照顧生病的孩子時,他恨不得自己去作柴燒,給孩子煮茶喝;恨不得自己去作被褥,給母子一些溫暖。當他看到被捕的鯽魚艱難的求救時,他心酸得流下了眼淚,埋怨自己的軟弱無能。當他看到將被賣的.女人投河自盡時,他恨自己見死不救,內心充滿了罪惡感。他祈禱有風吹散女人尋死的念頭,而隨著女人的倒下暈了過去……
如果說老婦人,漁婦,鯽魚和女人的遭遇是不幸的,那么稻草人的一生不是更顯悲慘嗎?他有苦說不出,殘酷的現實被他盡收眼底,卻摧殘著他一顆平凡向善,感性真誠的心。他慚愧自己的努力無濟于事,他的倒下不僅僅是為女人的自盡悲痛,更是不忍心再看到人們受苦,不想再承受那么多悲慘的事實。他善良的心實在太累了。
可憐這樣一位平凡的善者。萊蒙特曾說過:“如果為保衛人民和國家,即使犧牲自己的生命,一定會得到永生。”相信稻草人會永遠活在我們的心里,他將他人的幸福看作自己的責任,現實生活中的寫照不也是枚不勝數嗎?從小就立志為人類謀幸福的馬克思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事業,我們就不會為他的重負所壓倒。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將灑下熱淚。”為挽救民族危亡,成為新文化運動先驅,棄醫從文的魯迅也有“只要能培養一朵花,就不妨作會腐的野草”的感嘆。把畢生的精力獻給西藏的孔繁森更加驗證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名句。也有諺語:太陽之所以偉大,在于它永遠消耗自己。平凡而偉大的稻草人不正是折射著天下千千萬萬個把奉獻作為人生追求的善者心嗎?!這份善良的心不是一直在延續嗎?!
值得慶幸的是,當今,我們可以放下這份同情,帶著微笑向這些善者們致敬。因為他們以實際行動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肯定,他們在一點一滴中感染著我們,這份善良的責任心彌漫成一種氣氛,在悄悄地傳遞著。我們每個平凡的人也知道了做人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份熱發一份光,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溫暖。
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稻草人最后的一幅畫面:越來越多的人勇敢的站了起來,幫助稻草人完成了他的心愿,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稻草人被重新豎了起來,在美麗的田野上,迎著燦爛和煦的陽光,甜甜的微笑著……
讀《稻草人》有感 13
讀一本好書就像與高尚的人談話,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稻草人》。稻草人是一個用稻草編成的人,它雖然不能像人一樣行走,說話。但它有一顆仁慈的心,它想幫助身邊所有困難的人,想讓它一直愁眉苦臉的主人笑一笑……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守職又愛主人的稻草人守著一片田,這是一位老太太的田。“今年的收成不錯,老太太可以笑一笑了”稻草人想著。老太太的丈夫和兒子都去世了,她臉上布滿了密密麻麻的皺紋,倒像個風干的橘子,稻草人多么希望她笑一笑呀!可是上帝就是這么不公平,偏要和稻草人作對。夜間,一只蛾子悄悄的潛入了稻田之中,被稻草人發現了,它努力地扇動扇子想把蛾子驅趕走,因為它知道這塊稻田是主人的心血,但是它怎么用力扇也趕不走它。那可惡的.“侵略者”蛾子在稻田里下了許多的卵,這留下的禍害正一點一點的將稻子吃掉。夜深人靜的時候,稻草人聽見它們咬嚼稻葉的聲音;看見它們越吃越饞的嘴臉,漸漸地,一大片濃綠的稻葉全沒了。稻草人無可奈何的站在那。這是這是這時,一位漁夫在捕魚,她的孩子不停的咳嗽。稻草人多么想幫助孩子呀!但它無能為力。有位女子想自殺,它也無能為力,整個夜晚都沉浸在悲傷的氣氛里,最后,它倒在稻田中央·····
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當我想到那禍害正一點一點的破壞稻田時,想到老太太的悲傷;想到稻草人的痛心時,憐憫之情油然而生,當時稻草人多么想用它手上的扇子驅趕飛蛾呀!但它深知自己的身子像樹木一樣,定在泥土里一步都不能移動。盡管扇子在扇動,但小蛾依然穩穩地歇著。它想到未來田里的情形;想到主人干癟的臉;又想到主人的命運,心里如刀割一樣……稻草人多么善良呀!為了能讓生病的孩子能有一口水喝,它寧可自己燒成灰燼,也在所不惜。為力挽救女子的生命,它的心像玻璃一樣碎了,昏倒在天地中央。
稻草人不怕犧牲自己,它是一心想去幫助別人的好心人,它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溫暖他人,但它對什么事都無能為力但愿我們世間多一些像稻草人的好心人,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美好!
讀《稻草人》有感 14
每次跟爸爸媽媽回奶奶家路過農田會偶爾看見有稻草人立在田里,爸爸只說是人們為了嚇唬鳥兒別來吃谷物。但是,讀了《稻草人》的故事,我對稻草人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稻草人》是著名教育家葉圣陶爺爺的著作,魯迅先生曾經說《稻草人》是給中國童話開了一條自己的創作的路的,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也有很多感悟。
稻草人獨自站立在田野里,竹園里的細竹枝是他的骨架,隔年的黃稻草是他的肌肉,模糊不清的眼睛和鼻子。但是,稻草人卻最清楚田野里每一刻的風景。《稻草人》故事中講述了稻草人在夜間遇見的幾件事情。
一位年邁的.可憐的老太太眼看就要收獲的又大又飽滿的稻谷被即將被蛾蟲侵害,稻草人想極力驅趕蛾蟲,但是他的力量太微弱了,稻草人又想告訴老太太,但是他無能為力。
一位漁婦在稻田里抓魚,想給自己生病的孩子煮一碗魚肉粥,聽見病懨懨的孩子和漁婦的對話,稻草人多么希望自己能夠變成柴火給孩子煮一碗茶,還想變成草褥給孩子一些溫暖,可被抓的小鯽魚求救的時候,稻草人又覺得自己是那么柔弱無能。
夜更深了,稻草人又聽見一個傷心的女人的哭訴,丈夫賭完了家里的財產,孩子也死了,這個悲慘的女人站在河邊尋死,稻草人心都要碎了,他祈禱天快點亮讓農人們趕緊起床,祈禱熟睡的漁婦快點醒來,來阻止這個可憐的女人,但是他辦不到。
讀完故事后,我有些難過,葉圣陶爺爺筆下的稻草人也讓我對稻草人的映像有了很大的轉變。稻草人善良,他擁有很強的憐憫情懷,他努力的想要幫助那些困難的人們,可是無奈自己似乎什么都做不到,為此他也很是懊惱。我想今后我也要想稻草人一樣努力去幫助有困難的人,并溫暖他們。
讀《稻草人》有感 15
稻草人是農人親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竹園里的細竹枝,他的肌肉,皮膚是隔年的黃稻草。破竹籃子,殘荷葉子都可以做他的帽子。他整天整夜地站在田野中,那神情,不知是幸福,還是悲哀;是快樂,還是憂愁……
《稻草人》這部童話,是葉圣陶先生在那個苦難的年代創作的。讀后,我心中滿是沉悶和壓抑,故事中那一幕幕,如同黑白電影般呈現在我眼前,一直縈繞在我心頭。
文章講述了稻草人在田野幾個寇靜的夜晚中看到的幾個讓他悲哀的片斷:一個孤苦伶的老婦人嘔心瀝血辛苦耕作的田地,才不到幾天時間,就被害蟲啃食精光————他流下悲痛的淚;漁婦的孩子生病了,臥床不起,被病魔折磨地哭了起來,漁婦的心一陣一陣地絞痛———他流下了傷心的淚;鋰魚無助地躺在木桶中,希望得到稻草人的幫助,可他只能搖搖頭———他流下悲恨的淚。當一個女人因為自已生活不幸而投河自盡時,他絕望了,他放棄了,選擇了逃避。第二天早晨,大家看見悲傷欲絕的稻草人安然地躺在田地中間。
《稻草人》講述了一個富有同情心而無能為力的稻草人所見所思所想,這催人淚下,真情實感的故事,真實地描寫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農村風吹雨搖的`人間百態,展現了勞動人民身上背負的多重苦難。
這真是一個令人心寒和憤慨的故事。舊社會的人們在痛苦中掙扎,竭盡全力地想得以解脫,擺脫黑暗,擺脫束縛自己那根無形的線,可越是想擺脫,那根線反而更緊,最終,他們在痛苦的折磨中走向死亡的深淵。稻草人暗喻了像葉圣陶先生一樣有心想把人們從水深火熱的情況中解放出來,但因自已力量微薄,無法實現,無奈之下只能眼看人民受苦,卻有心無力,心有余而力不足。
梁啟超先生說過一句話:“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我們青少年既是祖國的未來,也是保護國家的中堅力量,回顧近代中國所受的恥辱,我們很多國人就是這個沉默的“稻草人”。為了國家與全體民族的美好明天,我們青少年有義務,也有責任努力學好知識與本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心有力的保護人民,捍衛國家尊嚴。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如此富足的年代,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燦爛如花的青春年華。在牢記歷史帶來苦難的同時,我們更要發揮我們的歷史傳統美德。遵老愛幼、互相幫助、愛國奉獻、以天下為己任。以熱愛祖國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驕奢淫逸為恥。只有這樣,那矗立在田野的“稻草人”不再是在沉默中死去的稻草人,而是我們新時代的“稻草人”,他可以在日光下堅毅地保護稻田,也可以在月光下留下他恬靜的影子。
【讀《稻草人》有感 】相關文章:
讀稻草人有感10-23
讀《稻草人》有感10-12
讀《稻草人》有感 15篇12-05
讀《稻草人》有感 (15篇)12-05
讀《稻草人》有感 (精選15篇)12-05
讀稻草人有感(15篇)11-08
讀稻草人有感(精選15篇)11-08
讀稻草人有感 18篇12-24
讀稻草人有感 15篇12-24
讀稻草人有感 (15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