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冬至活動總結范文(精選23篇)
活動已經圓滿收場了,我們既增長了見識,也鍛煉自身,那么將這些記錄寫在活動總結中,讓自己銘記于心吧。那么如何把活動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2年冬至活動總結范文(精選2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至活動總結1
20xx年冬至當天,興隆坊社區在駐地商戶老西安青年旅舍的支持下,舉辦“情暖冬至喜迎幸福傳承文化”主題活動暨社區年終總結會。
活動現場,社區書記、主任路亞民代表社區兩委向在座駐地單位代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企業商戶代表做20xx年度工作總結。經歷過忙碌的一年,社區進行了隊伍的結構優化、夯實了黨建工作基礎、提出了全新的工作思路和載體,進一步密切了與駐地單位、與黨員群眾的聯系,在工作中取得了進步。20xx年,社區在疫情防控、創文創衛、網格建設等方面扎實開展工作,獲得了市委組織部對于“五化”標桿社區黨組織創建的肯定與認可。
總結完全年工作,匯報了社區的成績與下一步工作開展計劃,社區端上了熱氣騰騰的餃子,表達對所有為社區建設和發展作出努力的人們的'感謝,所有代表歡聚一堂,共度冬至傳統佳節。
本次冬至活動拉近了社區同群眾、單位、商戶的關系,是大家對于社區這一年工作的真心認可,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社區會反思不足,總結經驗,繼續做好為民服務。
冬至活動總結2
冬至來臨之際,崇川區學田街道千禧園社區在和暢街坊舉辦溫馨冬至 愛在幸福里主題活動。轄區街坊四鄰、僑眷、新市民代表30余人圍著一張大桌子熱熱鬧鬧地搓起了湯圓。
搓湯圓不算難,搓得好也不容易。和愛鄰里居民陸丕珍大媽是搓湯圓的高手,她在現場教年輕人搓湯圓,雙手一起搓,動作一定要輕,不然湯圓會碎的。新市民80后小張跟著陸大媽學,很快就學會了。
看著大伙兒搓湯圓的'溫馨場景,千禧園社區黨委書記倪燕欣喜不已,舉辦這次活動是為了弘揚傳統民俗文化,使轄區的凝聚力不斷提升,鄰里關系更融洽。半小時后,一鍋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為轄區獨居老人打包送過去。
冬至活動總結3
冬至前夕,為了倡導社區居民以文明、環保的祭祀方式悼念親人,寄托哀思,沈巷社區組織社區志愿者走進居民區,開展文明祭祀宣傳活動。
社區通過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向轄區居民宣傳倡導文明祭祀。提倡樹立科學、文明的祭祀觀。倡導采取文明、健康、環保、安全的祭祀方式緬懷逝者。動員居民用鮮花、絹花等代替焚紙進行祭祀。盡可能杜絕祭祀活動中的不文明行為,使環境優化、文明節儉成為祭祀活動的.主流,給廣大居民創造文明、清新的居住環境。活動中,社區志愿者為社區居民發放《致社區居民的一封信》等各種宣傳材料。
通過宣傳,社區居民認識到只有大家行動起來,才能為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共享和諧社區。本次活動的開展,對促進居民講文明、樹新風,破除陳規陋習,提高文明素質,建設綠色家園、構建和諧社區新風尚起到了積極作用。
冬至活動總結4
冬至是我國傳統24節氣之一,冬至吃餃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為了讓社區居民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大家一起度過一個歡樂的冬至,也讓人們品嘗到熱騰騰的餃子,感受到冬日里的溫暖。20xx年12月20日,信達社區攜手家樂園購物超市開展“溫暖冬至,愛在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
上午十點,包餃子活動正式拉開序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給社區居民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拉近鄰里關系,營造節日氛圍。
本次包餃子活動準備了白菜肉餡、茴香雞蛋的,大家伙在一起有的揪劑子、有的搟皮、有的包餃子,大家忙的不亦樂乎。大家包的餃子有的像元寶、有的像福袋、還有像小船,在包餃子過程中大家可謂是各顯神通,數量龐大的餡和皮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很快就包完了。這邊包餃子的居民包得熱火朝天,另一邊煮餃子的工作人員也沒閑著,兩口鍋同時煮餃子,很快就為大家端上來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大家一邊吃餃子一邊聊天,共同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其中一位阿姨說到“第一次以這種形式吃餃子,這是大家親手包的`餃子,吃餃子的同時感受到了大家的關心和關懷,感覺很幸福、很溫暖,謝謝你們讓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冬至”。
社區還邀請了轄區里的老人和殘疾人,有年過八旬的奶奶,還有一群小朋友,大家趁著熱鬧勁兒來,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當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時,大家高興地吃著自己動手包的餃子,互相贊賞,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分享著快樂。居民王奶奶邊吃餃子邊說:“和大家一起包餃子、吃餃子,我覺得很開心,因為這拉近了我們鄰里間的距離。”
此次活動,以傳統節日冬至為契機,拉近了鄰里之間的關系,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習俗文化,營造濃濃的節日氛圍。
冬至活動總結5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即將到來,吃餃子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為弘揚民俗文化,彰顯傳統文化魅力,給社區居民送上溫暖的祝福,感受家的溫馨,12月17日上午,東岳社區開展了“情暖冬至愛在社區”活動。
一大早,社區工作人員就將水餃餡和面團準備好了,居民們聚集在活動室內,有的拿著搟面杖、有的`拿著鍋碗瓢盆,還有的拌餡、搟皮、包餃子。大家自愿結合、分工協作,忙得不亦樂乎,飛快而熟練地包出一個又一個漂亮的餃子,沒過多長時間,熱騰騰的水餃就端了上來,參與活動的居民們圍著桌子坐在一起,餃子一口咬下去,香氣四溢、湯汁鮮美,大家吃的津津有味。居民高興地說,“每一個餃子代表著社區對我們的一份關愛,社區就是我們的家,集體活動對增進鄰里情感、拉近鄰里距離很有幫助。”
隨后,社區工作人員還將愛心水餃送到困難家庭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中,傳遞社區溫情,讓老人感受到節日的溫暖和心靈的慰藉,為創建和諧社區增添一份美麗色彩。
冬至活動總結6
為迎接傳統的冬至佳節,讓社區居民感受節日的濃厚氛圍,過上一個溫暖的傳統節日,12月21日,府南社區聯合孝慈管理點共同開展了“情滿社區愛在冬至”主題活動。
上午9點,在府南社區二樓大會議室早已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寧波銀行的工作人員貼心的為社區老人準備了銀耳紅棗湯。老人們一邊喝著銀耳紅棗湯,一邊笑著拉著家常,雖然室外寒氣襲人,但是活動室內卻是溫暖四溢,其樂融融。
社區要邀請嘉興學院醫學院的志愿者們為居民們開展了一次急救自救的`宣講活動。宣講活動以PPT教學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的形式展開,志愿者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居民講解了日常遇到的擦割傷、燒燙傷、氣道梗阻等意外情況的急救知識。
志愿者們還向居民們普及垃圾分類的知識及正確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讓社區居民了解分類、學會分類、主動分類,進一步做好垃圾分類宣傳工作。
最后志愿者們還熱心地為居民朋友提供了便利的量血壓服務,使大家更加重視健康問題,及時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對疾病做到早預防早控制,安享健康快樂生活。
此次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豐富了居民們的業余生活,拉進了居民與居民之間的距離,為建設和諧幸福社區增添了一份力量。
冬至活動總結7
為了迎接冬至的來臨,12月17日,金鳳區各社區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營造了濃濃的傳統節日氣氛。
當天,長城中路街道寶湖社區邀請轄區的老年人一起過節,為他們送上節日的問候,讓老人們在集體的溫暖中,感受傳統節日的溫馨美好。
在北京中路街道安居苑社區,一場以“冬至包餃子暖心鄰里情”為主題的鄰里互助志愿活動熱鬧開場。一大早,“大媽”鄰里志愿服務隊的阿姨們就帶著搟面杖、案板等廚具聚集到了社區,大家一邊包餃子一邊交流著不同地方的習俗。社區工作者和年輕黨員將煮好的餃子送到轄區空巢老人、高齡老人以及行動不便的老黨員家中,將社區黨委的關懷帶給他們。
在上海西路街道馨和苑社區的空巢老人家中,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暖了老人的心。12月17日,馨和苑社區開展“情暖冬至愛在社區”活動,“小棉襖”志愿者、社區華邦美好家園養老中心志愿者一同為空巢老人包餃子。
一大早,政興苑黨群活動服務站便成了溫暖的“家”。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拿出提前準備好的餃子餡、餃子面卷起袖子齊上陣,揉面、搟皮、包餃子,不一會兒功夫,桌子上就擺滿了餃子。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將煮好的“愛心餃子”送到轄區空巢老人家中。
在滿城北街街道居安家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寒冬相聚樂在社區冬至餃子愛在鄰里”暨金鳳e家APP宣傳推廣主題活動熱鬧開場。社區邀請轄區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低保戶、老黨員、退役軍人、環衛工人和居民朋友共享節日的溫馨。
當天,居安家園社區的志愿者們早早就在實踐站忙碌起來,拌餡、和面、揀蔥剝蒜……另一邊,社區文化隊精心編排的小品節目已經開演,逗樂了現場的.觀眾。志愿者們將一碗碗充滿愛心的餃子送到殘疾人和孤寡老人的手里,讓他們從餃子中品出“家”的味道、“家”的溫馨,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
冬至活動總結8
20xx年12月21日,在草埔東社區黨委的工作指引下,草埔東社區志愿工作20xx年度總結表彰會暨冬至團建活動如期開展,共有五十多名社區志愿者出席。
一段真摯的齊聲宣讀的《志愿者宣言》將本次總結會拉開序幕。總結會上,社工帶領志愿者們回顧了本年度開展的社區志愿服務、志愿者團隊建設及志愿者培訓情況,并對于表現突出的`10位優秀志愿者及1位志愿骨干進行表彰,對優秀志愿者在社區一年的表現給予肯定及贊美。簡短的xx年總結,為的是讓20xx年做得更好,在討論如何優化20xx社區志愿服務及進一步建設社區志愿隊伍這個環節,社工提出了初步設想的同時,志愿者們也踴躍討論和發言,首先肯定服務中心為社區志愿服務及志愿隊伍建設做出的努力,并希望明年能在今年的基礎之上做得更好,讓社區志愿者隊伍繼續壯大。
社區志愿者團隊是一個大家庭,在冬至將至之時,家庭成員一起制作美味的餃子與湯圓,一同品嘗美味,一邊分享社區生活趣事是最合適不過的了。在結束20xx年工作總結會議后,志愿者們立即進入新的狀態,簡單的分工,明確的執行,開始了美食制作大行動。冬至美食的香味與爽朗笑聲交織,為本年度最后一場志愿者團建畫上了句號。
隨著總結會的開展,20xx年的社區志愿服務工作在此暫告一段落,20xx年的草埔東社區志愿服務工作等待著志愿者們的共同規劃與努力。
冬至活動總結9
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民間自古以來就有“冬至大如年”的習俗。12月21日,堡子里街道鼓樓西社區文昌閣黨支部聯合雷鋒精神志愿服務隊在冬至當天開展了“冬至送餃子 情暖老人心”主題活動,讓社區全體工作人員感受冬日溫暖的同時,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品味民俗節日,為宣傳冬奧營造濃厚氛圍。
活動現場,社區黨員和黨員志愿者齊心協力,分工明確,個個動作嫻熟,一手拿起餃子皮,一手填餡,雙手合攏一捏,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就成型了,一雙雙靈巧的手把濃濃的冬至情通通包進了圓鼓鼓的餃子里。
志愿者史煥洋和田金芝帶來了理發工具親自為老人們義務理發。
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后,志愿者們馬上盛在餐盒里,用毛巾包好了,帶上準備好的`冬奧知識宣傳資料,在社區書記周亞元同志的帶領下,送到行動不便的老人家。老人們一邊津津有味的品嘗著餃子,一邊聽志愿者講述著冬奧會知識。
“冬奧會能在家門口召開,我感到非常的自豪。我們的國家強大了,人民的生活幸福了,尤其是我們老年人得到了社會的關心和關愛,我要盡我所能去宣傳冬奧會,為家鄉出力”居民楊大爺笑著說。
此次活動的開展,在轄區內營造了安定祥和的節日氛圍,讓社區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為建設和諧社區,喜迎冬奧盛會助力添彩。
冬至活動總結10
寒冬相聚,情滿心頭,為了讓老人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12月18日,在冬至來臨之際,火炬辦退役軍人服務隊志愿者、社區工作者開展主題為“情暖冬至愛在社區”迎冬至包餃子活動。服務隊邀請社區退役軍人家屬和小區居民共同參加。
12月18日一早,志愿者們已將準備好的食材和用具擺放整齊,待參加活動的人們到來后,大家捋起衣袖,洗干凈手,有的揉面,有的搟皮,有的在包,有的在學。互相比賽著誰包的餃子更好看,誰包的餃子皮薄餡大。不過一會,就包出了形態各異的餃子,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花朵,現場笑聲不斷,溫馨有愛。
志愿者們在包好餃子后為社區高齡老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去餃子,也讓他們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通過開展別出心裁的包餃子活動,不但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氛圍,拉近了鄰里感情,也體現了退役軍人與社區居民之間團結互助的精神。增強了退役軍人服務隊對社區的存在感、歸屬感。
冬至活動總結11
時值冬至,繼承傳統,為了秉承中華民族優良節日傳統,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促進鄰里關系的提升。12月20日上午,長沙桃花井社區聯合仁道養老、正星等轄區社會組織在博愛家園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情暖冬至 溫馨家園”包餃子志愿服務活動。現場特邀轄區獨居老人、離退休老黨員、老年大學成員等40余名轄區老年朋友一同參與,現場氣氛溫馨十足。
上午10時許,“廚藝高手們”便來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始備面皮、剁拌餡等準備工作。一切就緒后,大家分別找到自己的拿手絕活合理分工。有的用料十足,包出的餃子個大肚兒圓,彰顯出北方的大氣與豪爽;有的大小均勻,包出的餃子精致美觀,呈現出南方的清秀與靈動。元寶餃子、月牙餃子、大頭娃娃餃子,都惟妙惟肖。大家歡樂地交流,認真地操作,時而探討心得,時而過招切磋。看著自己包的`餃子,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自豪。大家包餃子時,有的人拿著手機拍照、錄像,有的人趁機把面粉抹在別人臉上,桃花井整個養老中心充滿了歡聲笑語,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嘮家常,有老有少,熱熱鬧鬧的,我這心里甭提有多溫暖、多高興了。”73歲的社區老年大學學員馮女士說。餃子象征著團圓,此次活動,不僅讓轄區居民體會到傳統節日的習俗,同時也讓老年朋友們感受到社區居家養老的溫情,弘揚了尊老敬老的社會風尚。
冬至活動總結12
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寒冬時節吃上一碗熱騰騰的餃子,暖胃又暖心。為了讓社區空巢獨居老人也過一個溫暖、溫馨的傳統節日,在冬至來臨之際,糧道街道婦聯組織暖心幫幫團巾幗志愿者、愛心快遞志愿隊在戈甲營社區老年服務中心三樓開展“冬至暖人心 快遞送溫情”包餃子主題慰問活動。
活動的當天,社區活動室儼然成了社區廚房,由桌子臨時拼湊的操作臺上,巾幗志愿者們早就急不可耐展現自己的一技之長。看,有的在洗白菜,有的在切小蔥,還有的在剁肉餡,一片歡樂祥和的景象。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大家都拿出自己的“絕活”開始包餃子,個個動作嫻熟,都是包餃子達人。不一會兒工夫,盤子里就擺滿了餃子,大家有說有笑,相互切磋包餃子的.技巧,彼此比較著餃子的形狀,活動現場熱鬧非凡。
冬至
這邊包著餃子的同時,另一邊則開始燒水準備煮餃子啦!很快,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早就等在一旁的愛心快遞志愿隊摩拳擦掌,帶上裝好的餃子飛速送至20戶空巢獨居老人的家中,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也帶去了我們對老人的祝福,希望他們身體健康。
冬至活動總結13
今天是農歷的“冬至”,民間有冬至吃餃子防止凍耳朵的傳說。為了讓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激發幼兒探索新知的欲望,市幼兒園在冬至這一天,開展了“我要包餃子”的.活動。
1、為了讓孩子了解冬至的由來,也為了也給孩子們一個自己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感受一下包餃子的那份快樂。你們瞧,孩子們一個個全副武裝、大顯身手,忙得不亦樂乎!大班、學前班的小朋友自己包餃子,食堂的叔叔阿姨幫他們煮好,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孩子們覺得格外的香!
2、小、中班的小朋友進行面塑活動,老師為他們準備好彩色面,小朋友做成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品,有彩色面包、糖葫蘆、雪娃娃…看得人眼花繚亂。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冬至的來歷、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了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更讓孩子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讓孩子在活動中快樂地成長!
冬至活動總結14
12月21日上午,陽光社區會議室變身社區廚房,居民們忙著和面調餡,按照中國傳統習俗,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吃餃子,象征全家團圓、和和美美,為了增進鄰里間的感情,社區黨委在社區開展了以“我們都是一家人。情暖冬至愛在社區”為主題的包餃子、送餃子活動,社區內居民群眾歡聚一堂,在一個熱鬧溫馨的氛圍下迎接冬至。
洗韭菜、剝大蒜、剁肉餡兒、和面搟皮兒,陽光社區內,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社區工作人員和駐社區工作組及社區的'居民、低保戶、民間藝人等80多人相聚一堂,舉行了“我們都是一家人。情暖冬至愛在社區”活動。轄區居民說:“和鄰居們一起動手包餃子還是第一次,這可比一個人在家包有意思得多,好久沒這么熱鬧過了。”
冬至節給轄區困難戶、低保戶送溫暖。不僅能體現社區的溫情,而且還能融洽社區鄰里間的關系。社區舉辦這樣的活動,讓社區工作更深入民心,為以后更好的開展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冬至活動總結15
12月22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冬至,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可是隨著西方文化的進入,現代人更多的了解的是西方的圣誕節,萬圣節,在孩子們的眼中更多的也是圣誕老人等形象。
為了從小培養具有中國文化色彩的多元人,對孩子進行傳統的中國節日教育,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意識。xx幼兒園于12月22日舉行“過冬至,師生同樂包餃子”活動。12月21日,離園時總是聽到孩子們興奮的聲音“媽媽,明天是冬至,我們要包餃子”。
冬至這一天,孩子們一大早高高興興來到幼兒園,有的小朋友在搟皮,有的小朋友在做,有的'小朋友在包餃子,弄得不亦樂乎。“你看你的白鼻子”“你看你的餃子都睡覺了”“等他進了鍋以后,她就睡醒了”“你的餃子太瘦了”“等他進了鍋以后就變胖了,肚子能像爸爸的那么大”歡聲趣語充滿孩子的活動室。有的小朋友在家里從來不動手,不知該怎么包,好朋友就細心耐心的幫他“先把它的嘴對齊,然后再使勁捏嚴,要不然就破了”,儼然一個小老師。最后該煮餃子了,煮出來的餃子,真是千奇百怪。“老師,我從來每見過這樣的餃子,真好吃”。
吃完餃子,孩子們都說“今天的餃子真好吃,我今年冬天肯定不會凍耳朵了”“老師,我的肚子就要爆炸了”看著孩子們狼吞虎咽的樣子,聽著他們的歡笑,老師們也都會心地笑了。
離園時,孩子如是說,“媽媽,我們今天過冬至,包餃子了,我可高興了”“媽媽,你今天包餃子了嗎?今天不吃餃子會凍耳朵的。”“媽媽,你知道九九歌嗎?一九二九不出手……”
冬至活動總結16
冬至大如年,冬至做湯圓、吃湯果一直是老寧波的傳統習俗。近日,小港街道各社區紛紛組織志愿者開展冬至搓湯果、送湯團等活動,溫馨和睦的鄰里關系、濃濃的敬老之情在冬至日燃起了一股股暖意。
楓林社區:冬至湯圓甜溫暖鄰里心
12月18日下午,社區走進東崗碶新村,開展冬至湯圓甜溫暖鄰里心主題活動,將軟糯的湯圓送給小區物業、業主,更將溫暖與關愛送進每一個人心中。
活動現場,冒著熱氣的湯鍋,白生生的湯圓,以及居民樂呵笑聲都將冬日的寒冷驅散,取之代替的是居民、志愿者們彼此互幫、共同制作的紅火場面。看著這熱熱鬧鬧的大場面,很多路過的`居民加入進來,搓湯圓,燒湯圓,送湯圓,品湯圓每個人都忙的不亦樂乎,笑容代替了冷漠,甜蜜的湯圓餡融化在每個人的心中。這湯圓真好吃,第一次在小區集體包湯圓,吃湯圓,太有趣了,我們都像一家人!前來加入制作的業主胡美月阿姨樂呵呵的說道。煮好的湯圓更送進了物業,讓辛勤工作的物業人員、保安都品嘗了這軟糯的湯圓,更象征著社區、物業、業主彼此之間的關系更進一步。
熱乎乎湯圓,吃到嘴里更甜至心里,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小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更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鄰里感情,讓社區這個溫暖大家庭不斷壯大,讓和諧、溫暖之風吹遍轄區。
陳山社區:冬至送溫暖湯果暖人心
寧波老話說冬至大如年,我國農歷重要的節氣冬至將近,為了讓轄區內高齡、獨居老人過一個暖心的小年夜,12月17日上午,陳山社區組織愛心傳統美食制作團志愿者做起了香噴噴的湯果,并趁熱送到老年人家中。
志愿者們各個動作麻利,分工明確,揉面、搓條、做成小團子,忙得熱火朝天,大家知道是為老年人服務都充滿了極大的積極性。社區一到冬至便會做熱騰騰、香噴噴的湯果送給老人,今年已經是第九個年頭了。家住老年公寓6幢201的劉月香一邊揉面一邊說:湯果一般和漿板(酒釀)、番薯煮在一起,為來年討個好喜頭,老年人一定會喜歡的。
志愿者們把做好的熱騰騰湯圓送到老年人家中,老人們接過湯果都樂開了花,紛紛表示十分感謝社區。
冬至活動總結17
今天是農歷的“冬至”,民間有冬至吃餃子防止凍耳朵的傳說。
為了讓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激發幼兒探索新知的欲望,市幼兒園在冬至這一天,開展了“我要包餃子”的活動,讓孩子了解冬至的由來,也給孩子們一個自己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感受一下包餃子的.那份快樂。你們瞧,孩子們一個個全副武裝、大顯身手,忙得不亦樂乎!大班、學前班的小朋友自己包餃子,食堂的叔叔阿姨幫他們煮好,吃著自己包的餃子,孩子們覺得格外的香!小、中班的小朋友進行面塑活動,老師為他們準備好彩色面,小朋友做成了各種各樣的藝術品,有彩色面包、糖葫蘆、雪娃娃…看得人眼花繚亂。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冬至的來歷、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了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更讓孩子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讓孩子在活動中快樂地成長!
冬至活動總結18
為了豐富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形式,12月20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二師三十八團幼兒園以班級為單位精心策劃開展了迎冬至親子活動活動。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了讓幼兒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也讓大家感受到,來自集體的溫暖和團結,
上午,幼兒園內洋溢著節日的歡悅與忙綠。小、中班的孩子們通過老師的講解了解冬至的由來,大班的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入的了解冬至的風俗。幼兒園以把廚房搬到課堂的形式,孩子們與爸爸、媽媽、老師親自動手包餃子,孩子們熱情參與,和面的、拌餡的、搟皮的、包餃子的忙著不亦樂乎,活動中,幼兒園小班的全體老師、小朋友一起表演了歌唱民族團結的童謠,班里的'少數民族小朋友們也獻上了精彩的節目。
全體小朋友愉快地參與了此次包餃子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小朋友們通過親手操作了解到冬至做餃子的過程,也感受到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家長對孩子在園的表現也有一個詳細的了解,更是搭建了一個和諧的家園共育環境。
通過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冬至的來歷、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了傳統節日的氛圍,感受了民族團結大家庭的溫暖,體會到民族和諧一家親的美好氛圍,更讓孩子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讓孩子在活動中快樂地成長。
冬至活動總結19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為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營造尊重志愿者、關愛志愿者的濃厚氛圍,推進志愿服務事業持續健康發展,河濱社區聯合成都康和敏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溫暖冬日·溫情冬至”志愿者關愛活動,組織社區居民和志愿者以共同做一桌飯的形式共同品味節日的溫馨。
12月16日上午,河濱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里,熱氣騰騰,歡聲笑語,社區居民和志愿者紛紛擼起了袖子,圍在一起,有的`洗菜,有的掌廚,大家分工有序。活動開始,首先社區書記對疫情期間志愿者們的辛苦工作表示了感謝,他們堅守防疫一線,維持秩序、測量體溫、宣傳防疫知識、為群眾提供心理疏導服務,榮譽與掌聲的背后,是在平凡的崗位為筑牢群眾的健康防線默默奉獻。午餐做好后,大家圍坐一團,共同品嘗著自己制作的美食,熱騰騰的美食擺上餐桌,那濃濃的香味讓大家忘卻了冬日的寒意。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活動最后,志愿者代表羅光朝分享了自己從事志愿服務以來的心路歷程,并鼓勵大家繼續弘揚志愿精神,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
冬至活動總結20
2021年12月21日下午,在南洋社區的組織下,身穿志愿馬甲的小小志愿者們探訪慰問了轄區長者、物業保安以及防疫工作人員等,為他們送上熱騰騰的麻糍與節日祝福。
活動開始前,社區工作人員與轄區內愛心低齡老年志愿者早早來到了文化禮堂內并做好防疫措施與清潔工作。大家一起架起鍋爐、和面、搓圓、煮圓子、滾黃豆粉......不一會兒香噴噴、熱騰騰的麻糍就出鍋了。志愿者們將做好的麻糍一一分裝,交給小小志愿者們。美味的手工麻糍足足裝了80多份。
隨后,社區工作人員與小小志愿者們“大手牽小手”,將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麻糍送到長者與防疫工作人員的`手中,小小志愿者們對長者們表達了真誠的節日祝福、對堅守在防疫關卡的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表示了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王子瑜小朋友說:“叔叔們不畏風雨、不畏嚴寒,堅守在社區的第一線開展防疫工作,保護我們的健康安全,感謝你們,希望你們自己也要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和自身防護,我們一起加油!”
瑟瑟寒風,擋不住濃濃暖意;刺骨寒冬,抵不住慰問真情。小小志愿者們傳遞著美味的同時,更是將溫暖傳遞給每一位品嘗麻糍的`人們。
冬至活動總結21
為關照老年人和殘障群體,增強青年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明星青年志愿服務社于2020年12月21日于黃臺小區開展了“情暖寒冬進社區,冬至時節暖融融”志愿服務活動,為寒冷的冬天增添一抹暖意。
活動當天,志愿者們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去迎接參加活動的老人。之后大家紛紛動手,加入包水餃的行列中。拌餡、揉面、搟皮、包餃子大家自愿結合、分工協作,同時與老人一起分享生活當中的'趣事,聆聽老人們的故事,不僅加快了包水餃速度,也增進了志愿者與老人之間的感情。當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時,大家吃著餃子,聊著家常,一起感受到了寒冷冬季里的溫暖和關愛,現場洋溢著“家”的味道、“家”的溫馨。社區孫阿姨激動地說:“這是第一次這么多人一起包餃子,一起過冬至,與大家一起包的餃子吃起來更香了!”最后,志愿者們與工作人員一起將包好的水餃送到一些老人的家中,讓沒有參加活動的老人也感受到了一份冬日的溫馨。
本次活動為社區老人送去冬至溫馨的同時,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也讓社區的老人和殘疾群體在寒冷的冬日里感受濃濃的關懷,增強了老人和殘障群體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營造了和諧的社區關系和氛圍。接下來,啟明星青年志愿服務社將繼續關注社區老人與殘障群體,致力于老年和弱勢群體的志愿服務,將溫暖不斷傳承下去。
冬至活動總結22
每年陽歷12月22日,是我國傳統的節日冬至。在冬至這天吃餃子,又是很久遠的習俗。餃子是我們北方人最喜愛的食物之一,而在大學里集體包餃子,吃餃子更有一番滋味。它不僅使同學們玩的開心吃的開心,更拉近了同學之間的距離消除了生活中的隔膜,使同學們的關系更為融洽。
今年的冬至,我們還是集體吃餃子。下午兩點半,我們水二班的兄弟姐妹們便在教室里集合了。同學們帶了面粉,餃子餡等各種材料。幾位女同學先做了餃子餡,忙的`熱火朝天。全班分為六組,每組領了面和餡后,便開始了餃子大賽。和面,搟皮,包餡…分工明確,人人都有活干,全班同學都沉浸在勞動的喜悅之中。邊干邊聊天,對別人的工作做出評判,往往伴隨著灑脫的笑聲。
這時,每位同學的臉龐都是天真無邪的,仿佛回到了孩童時代。平時的煩憂,同學間的隔閡,在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已被暖意熔化殆盡了。我們會感覺到真的好幸福,雖然遠離父母,遠離家鄉,可我們并不乏溫暖和幸福。
在同學的團結與配合下,各組的餃子先后包好。看著那些形狀各異的餃子,不禁失笑,雖然看上去與“群組”不相稱,但能看得出來,那是用心做成的。接下來的就是煮餃子,之后同學們就可以嘗到豐收的喜悅了。同學們各自拿著餐具,等著盼著能快點吃到,有的甚至直接蹲在鍋邊…很多人也拿出了相機,開始記錄這美好的時刻。這時候你會發現,原來我們都還是孩子啊!……終于可以吃了,兄弟姐妹們扎在一堆,邊吃邊說邊笑,好不快活!一口餃子下肚,一股暖流也擁入體內,餃子的香味在口中縈繞……閉上眼睛,聽著旁邊同學的歡聲笑語,感受著餃子的美味,不禁慶幸能有這樣一個班集體,能有這么多的朋友、家人。
睜眼看去,洋溢在同學們臉上的笑容,好溫暖。平時的我們,因為學習的忙碌,很少有機會這樣聚在一起。長久的分離,以為之間都有了距離。可是,看到眼前的場景,不禁眼中含淚,羞怯的笑了。發現,我們原來都是錯的。
后來,我們還煮了湯圓,看著它們個個晶瑩剔透,好不可愛。突然想到,正如我們的班集體,也是團團圓圓的,過去是,以后也是,心中欣慰。
冬至到來,雖然天氣愈來愈冷了,我們的心里卻是火熱的,因為有那么多的兄弟姐妹在一起。我們雖然來自祖國各地,可相聚是一種緣分,我們的心早已走在了一起,這種同學情我們定會珍惜。從此以后我們便不怕嚴寒和困苦,因為我們水二班永遠團結在一起。就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冬至活動總結23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為了進一步弘揚民俗文化,繼承傳統習俗,享受健康生活、彰顯傳統文化魅力,增進社區居民之間的親密聯系和相互交流,也為社區居民送上溫暖,感受家的溫馨。
12月20日由東方綠洲社區黨總支、社區居委會聯合中信銀行東崗路支行在社區舉辦了“情滿冬至,愛在社區”活動。
此次活動邀請了轄區部分黨員,熱心居民以及樓組長代表。大家早早來到社區就開始忙碌,社區活動室儼然變身成了社區廚房,有的和面、有的.拌餡,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大伙擠在桌子前,揉面、搟皮、包餃子,動作嫻熟,有條不素,時不時地還相互切磋包餃子的技巧,相互夸贊包的餃子形狀好看。很快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圍坐在一起共同品嘗著親手包的餃子。大家都說,和鄰居們一起動手包餃子可比一個人在家包有意思得多,鄰居們在一起包的`餃子更香。社區舉辦此次活動,不僅讓居民體會到傳統節日的習俗,感受到社區的溫情,還拉近了鄰里之間的感情,讓鄰里情在熱騰騰的餃子中不斷傳遞。
【冬至活動總結】相關文章:
冬至的活動總結04-26
冬至活動總結06-09
冬至活動總結【熱門】11-09
冬至活動總結【薦】11-09
冬至活動總結【推薦】11-09
冬至活動總結【熱】11-09
開展冬至活動總結11-09
【薦】冬至活動總結11-09
小班冬至活動總結02-03
迎冬至活動總結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