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歷史性名言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比較經典的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傳的結論、建議或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什么樣的名言才具有借鑒意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歷史性名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性名言1
中國擁有世界上唯一不間斷的五千年輝煌歷史。在中華民族漫長的奮斗歷程中,留下了一些歷史性的名言,這些名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民族當時所處的狀態。
1.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出自《詩經》。意思基本上盡人皆知,就不解釋了。試想一下,如果把王理解為中華,是一種什么樣的激昂慷慨。這個時期的中華民族,剛剛走過蒙昧期,文明發軔,輝煌燦爛的軸心時代即將來臨。細細體味,你就能感覺到我們這個民族其實生來就有積極向上、傲視天下的基因。
2. 匈奴未滅,無以家為。
出自西漢名將霍去病。霍去病和衛青是漢武帝時期抗擊匈奴的兩名主要將領,堪稱不世出的軍事天才。正是在這兩人的指揮下,大漢發動了對匈奴的大規模進攻,并取得了史無前例的決定性勝利,一洗漢初白登之圍的恥辱。
3.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出自西漢名將陳湯給漢元帝的上書。此前,陳湯以郎官身份出使西域,西域的郅支單于恃其武力,囚殺大漢使者,并脅迫其他小國共同反漢。陳湯此時僅有一支小小的護衛軍隊,又遠隔京師,如奏請援軍,則形勢日迫。于是陳湯當機立斷,組織人馬,一舉擊殺郅支單于,傳首京師。大漢軍威。橫掃西域。
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自東漢出使西域的班超。班超率領三十六名下屬到了西域鄯善國,鄯善國開始招待很好,后來明顯冷淡。班超查訪之下才發覺是匈奴使者也來了。班超激勵屬下奮起進攻,并說出了這一千古名言。晚上用火攻之計盡匈奴使者一行,鄯善國也從此成為大漢屬國。用今天的環境而言,就是中國派人出使某國,美國使者也來了,然后,中國使者盡滅美國使者,大快于心莫過于此吧。
5. 天可汗
嚴格來講,這不算一句話,只是一個名詞。這是唐初西北各族君長對唐太宗的尊稱。唐初國亂甫平,力量尚弱,突厥前鋒一度進逼渭水,駐兵便橋之北。待大唐國力上升,寶劍新磨,突厥就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軍鋒所向,無不披靡。天可汗的稱號,足以見出當時國力之雄厚,軍力之強悍。
6. 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
出自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大唐的包容精神于此可見一斑。正是這種大量吸收民間人才進入官僚機構的'體制,人盡其才,才最終造就了登峰造極的盛唐氣象。
7.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出自宋太祖。宋太祖一統天下之際,雄心壯志銳不可擋。可惜的是歷史的高峰已經過去,開疆拓土被文恬武戲取而代之,北宋亡于臥榻之側的金,南宋再亡于臥榻之側的蒙古。千載之下,思之猶痛。
8.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出自清末慈禧太后。這個時候的中國,國勢頹敗到了極點,上層統治者以出賣國家,僅換得茍延殘喘。但中華民族與生俱來的骨子里的那種奮斗精神卻是天不能滅,地不能埋的。讀讀幾則神話故事就可知道,后羿射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只要這種奮斗精神不滅,就一定會有復興的一天。
9.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這是誰說的大家都知道。這只是民族復興的開始。
歷史性名言2
1、人類的具體歷史,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所有人的歷史,也必然是人類的一切希望、斗爭和受難的歷史。——波普
2、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清)《吉鴻昌》
3、歷史和哲學負有多種永恒的責任,同時也是簡單的責任。——雨果(法)《悲慘世界》
4、歷史是國家和人類的傳記。--列夫托爾斯泰(俄)《戰爭與和平》
5、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實,也照亮未來。--趙鑫珊(中)《哲學與當代世界》
6、歷史是不能容納謊言的……——唐·(中)《只是過剩》
7、歷史又可教我們以智慧和價值的相對性。——莫洛亞(法)《書卷長留伴一生》
8、歷史永遠是陳舊的,新的生活不能把歷史為根據,這正如一種新的愛情不能和舊的愛情一樣。——胡也頻(中)《到莫斯科去》
9、研究歷史是醫治心靈疾病的良藥。——李維
10、不論當什么家,有了必要的歷史知識,有百益而無一害。--任繼愈(中)《愛祖國是學習的真正動力》
11、后之視今,猶今之視昔。——班固《漢書·京房傳》
12、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的開始。——彼得·海爾《在歷史中遭遇》
13、觀念并不一定僅僅是社會環境的征兆與產物,它自身在歷史上也是一種力量。——約翰·斯圖亞特·穆勒
14、歷史是嚴峻的。歷史并不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古華(中)《芙蓉鎮人情鬼情》
15、近代風俗制造出來的三種階級是:勞動者,思想者;一無所為者。因而就有三種相當完整的公式,表現各色生活,從浪人的富有詩意與充滿流浪生涯的小說,一直到立憲國王的'單調與催眠的歷史,都表現了出來:忙碌生活;藝術家生活;風雅生活。——巴爾扎克
16、歷史是什么: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笑面人》
17、歷史不時表現為一團烏七八糟的偶然事件,像急轉的洪流一樣。——雅斯貝爾斯《人的歷史》
18、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
19、執古以繩今,是為誣今;執今以律古,是為誣古。——魏源《默觚·治篇五》
20、我們只知道一門惟一的科學——歷史學。——馬克思《德意志意識形態》
21、歷史是人類的過去的知識。——亨利―伊雷內·馬魯(法)《歷史如同知識》
22、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大戴禮記·保傅》
23、歷史睡了,時間醒著;世界睡了,你們醒著。——洛夫
24、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和恩格斯《神圣家族》
25、研究歷史是醫治心靈疾病的良藥。——李維(古羅馬)《羅駛》
26、研究歷史能使人聰明;研究詩能使人機智;研究數學能使人精巧;研究道德學使人勇敢;研究理論與修辭學使人知足。——培根
27、歷史會重演。——修昔底德《歷史》
28、歷史有兩部:一部是官方的,騙人的歷史,做教科書用的,給王太子念的;另外一部是秘密的歷史,可以看出國家大事的真正的原因,是一部可恥的歷史。--巴爾扎克(法)《幻滅》
29、歷史是一出沒有結局的戲。每個結局都是這出戲的新情節的開始。--彼得海爾(荷)《在歷史中遭遇》
30、歷史總是為生活服務的,它提供范例,評價過去,或者把目前這個時刻安放到生成――演變中去。——雷蒙·阿隆(法)《歷史哲學》
31、歷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隨和又自尊。--余秋雨(中)《藝術創造工程》
32、舊的歷史,帶著它的詩、畫,與君子小人,必須死!新的歷史必須由血里產生出來!——老舍《四世同堂》
33、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恒。--雅斯貝爾斯(德)《人的歷史》
34、人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卡爾·貝克《現代西方歷史學文選》
35、如果斗爭是在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才著手進行,那么創造世界歷史未免就太容易了。——馬克思
36、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喬治·屈維廉《克萊奧——一位繆斯》
37、歷史永遠是陳舊的,新的生活不能把歷史為根據,這正如一種新的愛情不能和舊的愛情一樣。——胡也頻《到莫斯科去》
38、歷史呵,孕育了人類真正的理想,時代啊,昭示著理想前進的方向.......——紀宇
39、歷史以人類的活動為特定的對象,它思接萬載,視通萬里,千恣百態,令人銷魂,因此它比其他學科更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馬克布洛赫
40、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
41、人離開狹義的動物愈遠,就愈是有意識地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不能預見的作用、不能控制的力量對這一歷史的影響就愈小,歷史的結果和預定的目的就愈加符合。——恩格斯
42、歷史是一面鏡子,也是一本深刻的教科書。——廖沫沙
43、歷史是為活著的人們而寫的。活著的人們搜了死者腰包之后,踏著死者尸體前進。——羅曼·羅蘭
44、歷史是什么: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笑面人》
45、歷史事件乃是人類心靈活動的表現。……歷史學家研究歷史事件時,則必須研究人們是在怎么想的。――科林伍德《歷史的觀念》
46、歷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創造的--高爾基(蘇)《克里姆薩姆金的一家》
47、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于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培根
48、歷史不應該僅有消除偏見,它還應該孕育熱情。——喬治·屈維廉(英)《克萊奧――一位繆斯》
49、歷史是勝利者的宣傳。——湯因比《湯因比論湯因比》
50、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華崗《中國歷史的翻案》
51、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塞萬提斯(西班牙)《堂·吉訶德》
52、教師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它的事業,從表面來看雖然平反,卻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之一。——烏申斯基
53、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塞萬提斯
54、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馬克思和恩格斯(德)《神圣家族》
55、夫史者,所以記政治典章因革損益之故,與夫事之成敗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癉惡,而為法戒于萬世,是故圣人之經綸天下,而不患其或敝者,惟有史以維之也。--戴名世《南山集史論》
56、歷史多么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范文瀾(中)《范文瀾歷史論文選集·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57、小的尊重老的,是尊重歷史;老的愛護小的,是愛護未來。——談家楨
58、歷史是生活的教師。——克羅齊(意)《歷史學的理論和實踐》
59、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克羅齊
60、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并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論歷史研究》
【歷史性名言】相關文章:
創業的名言02-16
舞蹈的名言12-30
書籍的名言11-07
求職的名言01-03
音樂的名言01-02
創業的名言02-14
國學的名言08-18
國學的名言09-30
教育的名言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