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考試分析
語文考試分析1
一、試卷結構
此試卷由三大部分組成(一)知識樂園(占44分)、包括字、詞句的訓練和考察。(二)閱讀天地(占31分)、包括兩篇短文:《無題》和《一生勤奮的魯迅先生》(三)習作(占25分)寫一個熟悉的人,要求經過具體語言,動作、神態,表現人物特點。
二、試題分析
從卷面情景來看,所考的題型多樣,資料難易適中,出題資料全面,概括了所學知識,體現了新課標學習的理論,是一份比較夢想的答卷,題型有三類,分別是基礎知識積累、運用,閱讀題和作文題。從整體看,十分注重語文綜合本事的檢測,除了檢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及課內外閱讀本事之外,還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本事,想象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本事以及舉一反三的本事,能比較客觀的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景,體現素質教育的教育基本理念。
三、數據統計及分析
參考人數22人,及格率100%,
1、答卷情景。
經過學生答卷情景來看,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景大致如下:
掌握較好的是基本知識題,字、詞、句子部分學生掌握得較好,得分率各題可到達85%,只是在查字典一題較難學生丟分多一些,還有找錯別字并改正,像“直接了當”“人才倍出”“談笑風聲”等,很多學生沒有找對,平時在這方面也沒有做過多的訓練和強調。
對于靈活性強的閱讀理解中,大部分學生的第一篇短文《無題》中第3小題出現了審題不清的錯誤,沒有深刻理解“他”對于母親深深的敬意和理解。還有最終一個選擇,由于學生對短文沒有深刻理解,也就不能體會到小說中兒子為母親著想,母親為兒子著想,教師為學生著想,使人讀后思緒萬千,震撼不已,發人深省的魅力。
習作方面這次學生的作文整體上很好,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明顯提高。由于本篇作文學生以前寫過,所以絕大多數學生寫的不錯。基本到達了寫作要求。并且語句通順,資料具體,用詞也不錯。
2、從考卷中發現的問題。
(1)詞語句子積累不夠。
重視積累,就等于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就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很多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
(2)書寫不規范。
從整體卷面看,學生的書寫情景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字體潦草不規范。異常是有些容易寫錯的字,很多學生在這方面丟分。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基礎知識方面:對學生實行課課清,讓學生掌握課本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2、要更加重視學生書寫習慣的培養,要學生書寫端正、規范、卷面整潔。
3、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學生仔細審題,認真答卷,細心檢查。
4、注重語言積累的靈活性。以及課外閱讀的習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本事
語文考試分析2
一、命題目的、范圍及特點。
通觀四年級的語文試卷,我們不難看出其命題目的、范圍及特點。這份試卷命題堅持力求體現新課標精神,拓寬語文教學領域,打通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渠道,檢查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本事及課內外閱讀本事。命題人員期望經過試卷,對教師的教學提出提議:不要只圍繞課本教書,而應注重課外閱讀的輔導,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試卷力求經過一些開放性的試題,答案多元的試題,引導學生設計出自我夢想的答案,培養學生創新本事。試卷還力求體現人文性、趣味性和靈活性,打破舊的命題模式。同時整份試卷還體現了“三重”,即重基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本事(識字本事、寫字本事、閱讀本事、寫作本事和積累運用本事),重創新(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二、學生答題情景。
1、答卷情景。
過學生答卷情景來看,本次期末測試,學生對漢語拼音、生字掌握較牢,基礎較好,尤其是生字詞扣分較好,看來期末這段時間的強化復習收效不錯。對凡是要求背誦的課文,基本掌握。成語和句子都能較好的掌握,學生都已經掌握了這種題的答題方法,基本上很少丟分。此外,修改病句學生也改得不錯。對國家時事大事也比較關心,關于四川地震的填空題也回答得比較好。
2、從考卷中發現的問題。
這份試題做到全、新、活,貼合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雙基”的基礎上求提高、求發展。以適應新課標提出的“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學習”的總目標。縱觀這次質量檢測,能夠看出還存在許多問題。
(1)詞語積累不夠。
重視積累,就等于給了學生一把學好語文的金鑰匙,語文教學效率就會迅速提高。學生平時缺乏很多的'閱讀、積累、欣賞、感悟,遇到一些較靈活的題,就感到束手無策。
(2)綜合本事薄弱。
由于學生平時學的知識較規范,缺乏對知識整合的處理,故失分較多。本次考查的資料不僅僅涉及拼音、詞義、邏輯思維訓練,還考查學生對短文資料準確理解本事及平時積累詞語的本事。由于在教學中注重教材的系統講解,引導學生對知識的歸類、整理及對新舊知識前后滲透的訓練相對少些,導致學生對綜合性較強試題缺乏獨立分析本事,失分較多。由于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對學生的綜合訓練見效慢,收效不明顯,以至于學生審題本事較差。有的不讀題亂寫一氣,有的沒能真正領會句子含義,更缺乏理解的深度。
(3)邏輯思維本事欠佳。
本次作文素材雖都來源于學生自身的生活實踐,但由于學生基本功不夠扎實,邏輯思維訓練太少,所寫作文語序散亂,沒有很好的邏輯聯系。空話、套話、假話太多,缺少真情實感。在這方面,學生還是較為薄弱。在今后的教學中更應加強對學生邏輯思維本事的訓練。
(4)書寫不規范。
從整體卷面看,學生的書寫情景不容樂觀。書寫不夠端正,字體潦草不規范。
(5)學生學得太“規范”。
透過整張試卷,不難看到我們學生學得太“規范”化,以至于對一些開放性題(如口語交際)無所適從,沒能真正讀通、讀懂、領會。更有甚者,部分學生不愿讀題,憑自我的感覺,想當然地回答。由此我想到我們的語文教學:教師捧著教科書、教參費力宣講,學生心不在焉地似聽非聽,似答非答,似練非練的情景還是普遍存在。教學目標落實不夠,訓練力度不夠。難怪課堂上教師講得累,學生學得累,收效又甚微。這種高投入低產出的語文教學是不是應當徹底加以改革了。
三、、教學反思。
1、要繼續重視識字和積累。
從本次考試能夠看出,識字和積累得分率較高,學生掌握較好,所以在今后教學中必須繼續重視這方面教學。
2、教會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本事。
“方法比知識更為重要”。學生養成好的讀書方法,掌握“活”的讀寫有機結合的方法,將有助于提高閱讀與習作的效能。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度地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進行實踐,獲取的不僅僅是問題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識的方法。充分發揮“授之以漁”的重要作用,多教怎樣學,少教怎樣做。
3、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培養創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將更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進取性,在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充分讓其獨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輸知識。要在學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點燃其創新思維的火花。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營造一種寬松的民主氛圍,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勇于爭辯,善于思考的創新本事。這樣學生就不至于對于開放性的試題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樹立大語文觀,拓展思維。
要樹立大語文觀,立足于課內,延伸于課外,注重課內外知識點交融滲透,融會貫通。首先教師要多讀書,不僅僅自我能讀懂,并且有所感悟,有所積淀;其次要求教師能多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讓學生學會讀各種文章。這樣,學生平時就有了充實的閱讀素材,增加了對語言的悟性,提升了語文綜合素養。
5、課堂教學在“活”字上著力。
從本次考試情景來看,學生對知識缺乏靈活運用的本事,異常是學生的獨立見解本事,需要在課堂予以重視。
總之,要教好語文,讓學生真正學好語文,必須靠廣大語文教師本著一顆進取探索、努力鉆研的心去不斷努力、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適應時代的要求才行。
語文考試分析3
一、試卷結構及命題特點
能緊扣新大綱,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學生的自主閱讀、研究性閱讀的本事,立足于課內,進行適當拓展延伸。這份試卷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語文實踐本事作了一次有益的嘗試,為今后根據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來實施課堂教學指明了方向。但有一些本事拓展題,讓學生一籌莫展。
試卷第一部分為語言的積累及運用,共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積累和口語交際本事,涉及漢字字形、詞語的理解、詞語的感情色彩分析、語境填空成語的運用、歧義句的修改、古詩默寫、寫話幾個方面。
第二部分為閱讀理解,共分。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運用、分析、概括本事。文質兼美的文章,新穎的題型,異常是兩段課外文章的閱讀考查,更是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重視本事,注重過程方法,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計分。文題《》,自擬題目,文體不限。題目本身極富挑戰性,留給了學生必須的思維想象的空間。對于那些大而無當、平白無味的話題作文來說,更貼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作文字數的要求為不少于600字。
二、考試情景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學生對語言積累運用,得分率在68左右。學生對于識記沒有多大問題,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8小題,這是一道語言運用題(確定下列句子有無歧義,并修改非歧義句),得分率約為4%,因為這是一道超綱題,平時又沒有作過相應練習,所以學生得分率較低。此外第3題得分率也僅為30%,(讓學生分析出字義屬于其基本義的一項)
第二部分的.閱讀分析題,學生的得分率總體約為63.4%。得分率高的是課內閱讀,約為71.1%,課外閱讀(二)詩和課內緊密聯系,材料資料都是《紙船》,表現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課內,進行適當拓展延伸。現代文閱讀文(三)是一篇寓言,讓學生分析寫法、總結寓意。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學生的書寫,整體上不夠工整美觀,作文的構思組材方面不夠重視,有新意的佳作還不多。
從教學雙方來分析試卷得分高低,大致能夠發現:
(1)目前教學對學生的“雙基”訓練還不夠扎實;
(2)教師對學生語文學習心理及過程,缺少整體的理性的認識,異常是從課內到課外語文本事訓練的一貫性系統性不夠;
(3)語文教學關注課堂多,關注課外少;關注課本多,關注生活少;
(4)學生學習語文的進取性整體不高;
(5)作文教學訓練水平不高,機械有余,活力不足。
三、對語文教學的幾點提議
1、順應課程改革,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教師注意學習,從整體思考語文教學,立足課內放眼課外,“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一樣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2、更新觀念,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
立足實際,精選教學資料,突出重點,進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真正能得法于課內。在注重雙基的同時,讓課堂充滿活力,這樣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才高,上頭得分率低的題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題目。
3、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能讓學生受益于課外。進取創造條件,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研究如何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提議整體設計富有創意的語文實踐活動,以活動帶動和豐富課外閱讀。
4、強化作文教學,強化“識字與寫字”教學。
“識字與寫字”和“寫作”教學的改革相對落后,課程標準對初中階段提出了更為明確的要求。規范的書寫是對祖國語言熱愛的體現,有活活動帶動和豐富課外閱讀。力的作文教學,才能使學生寫出有活力的文章。
【語文考試分析】相關文章:
語文考試分析15篇12-31
語文考試分析(15篇)12-31
語文考試分析集合15篇12-31
語文考試分析合集15篇12-31
語文月考試卷分析反思03-08
語文月考試卷分析總結02-04
語文考試質量分析(通用22篇)04-29
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分析08-08
語文期中考試分析報告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