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日記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觸的事情吧,這時候,最關鍵的日記怎么能落下。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反思日記,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反思日記1
1.小學二年級語文《日記兩則》原文
6月1日星期五陰
昨天晚上,我做了個夢。夢見我穿上了擺在商店櫥窗里的那條裙子。那是一條鑲著花邊的白紗裙。我穿著它走進學校,同學們都投來羨慕的眼光。今天是我的節日,媽媽一定會給我買那條裙子。
媽媽下班了,手里提著一大包東西。我迫不及待地打開包,里面有兩條粉紅色的布料連衣裙,兩個紅書包,兩套《少年兒童百科全書》,就是沒有我心愛的裙子。
媽媽把禮物分成兩份,給我一份,留下一份,說那一份是給阿英妹妹的。
阿英妹妹是誰?她在哪里?媽媽明明知道我喜歡那條裙子,卻不給我買,媽媽真小氣!
7月22日星期日晴
阿英妹妹昨天到我家來了。
阿英是個苗家小姑娘,家住貴州山區。她告訴我,是媽媽一直寄錢幫助她讀書,要不,她早就失學了。她還說,她穿的衣服和來我家的路費,也是我媽媽寄去的。阿英很勤快,總是幫媽媽干活,她很好學,不是看書就是問問題。
昨天晚上,我又做了個夢,夢見媽媽帶我去買那條裙子。我沒讓媽媽買。我說把錢省下來,可以買好多書。在夢里我和阿英一起去了苗家山寨,看到了許多苗家小姑娘。我從書包里拿出書送給她們,她們高興得圍著我跳起舞來。
2.小學二年級語文《日記兩則》教案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規范寫日記的格式。
過程與方法
分小組閱讀質疑,在閱讀中探究、討論、交流。結合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關心有困難的人;繼續培養寫日記的興趣。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在地圖上找貴州所在地,了解那的一些情況。
2、準備生字卡和相應的一些課件。
教學時間
本課教學需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再讀課文,認識生字。
(常規讀文識字法)
四、流利讀文,熟識生字。
五、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六、鞏固生字,寫字指導。
1、鞏固13個生字。
2、指導書寫8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自讀自悟,探究發現,朗讀深悟。
1、自讀自悟,自己有什么發現。
2、把自己的發現與感悟,與小組同學交流。
3、小組匯報,點播導思,感悟朗讀。
(引導學生從以下方面匯報1、“我”做了什么夢?夢想成真了嗎?2、“我”的夢沒實現的心情讀出來。3、引導體會二則日記,“我”的心情并指導朗讀,并相機出示課件,幫助感悟。)
4、朗讀全文,體會感情。
三、延伸拓展
1、出示日記格式,規范日記寫法。
2、指導學生按正確格式寫日記。
3、組織學生準備展示自己的日記。
3.小學二年級語文《日記兩則》教學反思
《日記兩則》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日記體習作范文。讀了能啟發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筆去記錄生活,使他們把記錄生活的沖動化為自己的行動。
在本課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的教學目標較為明確,教學重、難點較為突出,教學過程較為流暢。本課生字較多,首先要讓學生掌握生字的讀音。我采用了“摘蘋果”等一些靈活多變、生動活潑的形式,來調動學生們識字的興趣。
朗讀課文的環節,我采用了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賽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文中鞏固生字。針對一些難句、長句,我適當范讀,幫助學生克服難關。針對學生讀書容易加字、減字的普遍問題,采用設置障礙的方法。讓學生仔細聽老師讀,聽出老師故意加、減的字。既調動學生認真聽的積極性,又培養學生讀書不加、減字的好習慣。
理解日記內容的'過程,既是學生體會關愛的過程,也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過程。所以在上完本課后,我適時安排了引導學生如何寫日記的內容。我先讓孩子們說出自己在當天覺得最有趣的事,可以是看到的,也可以是聽到的,孩子們興奮極了,紛紛表達。于是,我告訴他們,把自己說的這些內容寫下來,就是一篇很棒的日記了。第二天,我批改完孩子們的日記,驚奇地發現,每個孩子的日記里,都有觸動我心靈的東西。于是,我結合單元的展示臺,及時對孩子們的日記進行點評,表揚,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我想:上這一課,讓我感到高興的,不只是孩子們掌握了文中的字詞,理解了文章的內容,更讓人高興的是,是孩子們對于寫日記的興趣和記錄生活的沖動!
教學反思日記2
在不停的放假調休之間,本周實際教學時間只有3天,完成的教學任務是1.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一)教學上的反思
1.3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這堂課有的學生把聲音是由振動產生弄混淆,有時候會說聲音是通過振動傳播的。
鬧鐘在真空狀態下響鈴的聲音實驗、抓撓桌面的實驗、音叉在水下的聲音實驗,通過三個實驗學生還是很容易理解聲音可以在固液氣體中傳播,在一開始學生經常提到“聲波”,在音叉在水中發聲時,學生能見到波紋,也就能理解到“波”這個概念。
我遇到的問題是一節課做完前三個實驗就來不及做土電話,有的孩子做過土電話,有的又沒有,我制作了一個土電話給學生看,但是演示的時間也不夠了,我不確定應該拿一節課讓孩子們做土電話,一起看看土電話怎么傳聲的,還是放在課下,學生感興趣自己回家做。周五在一個時間充裕的班做了土電話,孩子們的反響很好,對固體、氣體可以傳聲理解更深刻了,同時棉線的振動也讓他們再次加深聲音是如何產生的的印象。
1.4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周日開始上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這一課我考慮做鼓膜實驗是用紙杯上蓋保鮮膜,剛好可以將上節課做了土電話的紙杯回收利用起來,保鮮膜上灑小紙屑用以觀察,但是保持好教室清潔是我有些擔憂的。
(二)課堂組織上的反思
課堂組織是我有點困難的部分,我采取的辦法是:每節課給班級大組加表現星,回答問題也會加星,星星數量最多的小組整組去課代表那加分,加到的分可以兌換獎章和獎品,課堂上提醒三次的孩子扣平時分。多次提醒的就站教室最后或者講臺上。實驗器材也是按照小組表現來發放,我感覺這也是大部分科學老師常規的辦法。
我的經驗來看這樣做在一些班是效果很好的,一些班是效果不大的。
我反思了效果好的班級,之所以效果好,首先本身是日常表現比較好的班,還有就是我平時會經常強調表現最好的小組要去課代表那加分,課代表的工作也落實了。
而效果不好的班級,經常是匆匆下課后,急忙離開,沒來得及強調加分,而課代表的工作也沒有做到位。
每個班都會有一些表現不好的后進生,他們課堂表現不好,而且不在意分數,對于有些人來說扣平時分、紀律分好像戳不到他們的痛點,有的厚臉皮屢次批評、站講臺也會滿不在乎,遇到這種學生我有一點不知道該怎么辦。
關于為什么立了規矩但是一些孩子還是不遵守的原因,我感覺有以下幾點:
1、規矩不明確。在第一節課,我對傾聽、表達、提問還有實驗都做出了要求,對于課堂口令也帶著孩子們練習了,但是我發現沒有具體說傾聽時安靜要怎么做,而且孩子在插嘴時我的制止不夠明確,一些不熟悉的指令靠每周兩節的科學課很難形成條件反射。
2、規矩執行得不夠強。有的孩子提醒了三次忘了扣分,或者就是忽視了進一步批評,沒有說一不二。我觀察到課堂管理得好的老師,他們的語氣好像就是很堅定的,我的語氣還不夠堅定,只是聲音大是不夠的,語氣要帶著不容商量,這是我的.主場的感覺。
規則這里需要我在課堂過程中不斷明確、強化,我也不能夠心軟,應該殺雞儆猴的地方,必須堅決殺幾只,不能心軟,不能心軟,不能心軟,不論男女,不論平時是乖還是不乖。獎懲機制要使用好。
這四周我得到的一點心得:
1、提醒個體、批評個體比批評全班更有效。
2、娃娃講話的時候千萬不能想著用自己的聲音蓋過他們,讓他們聽課,他們會藏在老師聲音下,更放肆說話。
3、有一點點調皮的孩子,多夸他們幾次他們會更專注于課堂,更喜歡科學課。
這一點點心得對我的課堂有一點作用,但是還是不夠,還要修煉學習。
(三)科學手冊的使用
在上一次反思中,我提到了我科學手冊使用效果不夠好,很多孩子會忘記記錄。有老師提出建議說要強調觀察記錄的重要性。四年級科學開篇“科學家這樣做”提到了牛頓很多成就是建立在對前人的推理總結,我強調了推理總結,卻忽視了提醒學生及時記錄,這可能的確是導致學生記錄做得不太好的原因。
最近我發現,我帶著學生記錄,也就是我不僅是說哪個位置記錄什么,而且我說哪個位置記錄什么同時我也在黑板上板書出來或者是讓學生在黑板上書寫出來,這樣的效果比之前記錄效果好很多,而且我能夠估摸到學生記錄的速度,我寫完了,過不多久學生也差不多該寫完了。
還有在開始做實驗前,要先把表格拿出來說,讓學生說怎么記,老師再總結應該記錄什么怎么記錄,這樣的話很多學生也會主動去記錄。
【教學反思日記】相關文章:
《日記》教學反思11-05
《日記》教學反思08-19
《松鼠日記》教學反思11-29
日記兩則教學反思12-31
《日記兩則》教學反思05-20
《日記兩則》教學反思8篇11-07
日記兩則教學反思4篇01-02
《日記兩則》教學反思5篇01-08
《日記兩則》教學反思(5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