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暢銷不衰,風靡世界,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現在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于自己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而等自己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覺自己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個職業都有它自身的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獲,收獲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么說"收獲"而沒用"收入"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獲"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面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雇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己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這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一份工作對于人內在品質和素養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故事情節極其簡單,但它卻向人們深刻傳達了這樣一個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忠誠,對自己的職業忠誠,對家人朋友忠誠,對自己的國家忠誠,我想,這永遠都不是一個落伍的動詞。羅文正是通過他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完成了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任務。
這也正像許多公司的那些孜孜不倦,埋頭苦干的領導人和員工一樣,正是他們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有力地推動了公司事業的進步。企業需要能“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忠誠與信念是企業和個人事業成功的有力支柱。羅文的精神應該作為我們每個人自身對待工作的態度,對于工作任務不計得失,不怕困難,忠于職守,積極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地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務。
事實上,不僅教師如此,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心盡責,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每個領導者當然都希望大家忠誠勤奮,有主人翁精神,可是你要不斷反問自己:憑什么讓人信任你,憑什么讓人義無返顧克服困難努力不息,你有這樣的能力嗎?我相信如果有這樣的領導者,如果有這樣讓人深感神圣的任務和使命,那么,絕大多數的人還是會像羅文中尉一樣的。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2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整篇文章篇幅很短,質樸的文字里傳達出一種關于忠誠、服從、敬業的理念和行為準則,所推崇的更是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企業中,忠誠是一種堅定的信念和追隨,體現在對公司文化的認可,忠誠于公司;服從是做好工作的先決條件,要學會遵守制度,服從領導;敬業就是全心全意地對待工作,積極主動的完成使命。
在豬場管理中,在防非防疫工作中這種精神同樣值得學習。眾所周知,非洲豬瘟病毒從去年下半年席卷全國,給養殖企業與養豬產業帶來巨大損失,每一位畜牧獸醫工作者和豬場管理者都面臨巨大的考驗,如何才能戰勝非瘟病毒,是每一位養豬人的孜孜追求!防非就像一場戰爭,它考驗的人的意志與膽識,強調的是每一個人的`執行力。
作為一名豬場場長,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羅文,老板就是最高指揮官。把這個豬場交給你,是對你的信任與肯定,而你所能做的就是服從命令,取得最終的勝利!非洲豬瘟沒有疫苗可防,沒有成功的經驗,需要我們每個人想辦法御敵與千里之外,堅持不懈的與之作斗爭,決不放棄!
防非瘟現在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建防疫堡壘,三級消毒作戰體系�?墒怯行┤四�,就是遲遲不動手,有的人心里嘀咕,建了也白搭,弄虛作假,平時也是疏于防范,于是非瘟病毒順利潛入城內,場內的人呢也沒有提高戒備,對豬群檢查,消毒也不重視,沒有將潛伏的敵人揪出來,及時槍斃,就造成病毒在場內迅速擴張、感染,造成大量豬只死亡,這時候往往軍心渙散,一敗涂地。
作為一名獸醫防疫工作者,同樣也肩負著老板的重托。防疫工作重于泰山,是豬場生存下來的關鍵。每一項防非的措施都需要我們去推動,去協助完成,甚至親臨前線去解決。就如羅文一樣,毫無怨言,相信自己,克服困難,最終圓滿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
而我們有些防疫負責人,總是喜歡質疑上級領導的工作安排,干工作總是強調這種那種困難,做事情總是打點折扣,推三阻四,工作匯報拖沓,你推兩步他走一步,沒有一點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試想以這樣的工作態度怎么能干好防疫工作呢!
有時候防疫工作確實會遭到場長的質疑與不配合,確實存在這樣那樣的阻力,但只要堅定一個信念,上下溝通,就沒有完不成的任務。
你是不是那個讓上級信任的羅文呢?每一位豬場一線管理者都要認真思考,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3
一本好書,能夠使人心靈得到洗禮和慰藉,從中獲取精神的養料。讀了《致加西亞的一封信》后,讓我有了深刻感受與啟發,讓我的心靈得到深深的震撼。剛開始,看到書名時,以為只是純粹的一封信。其實,非也。讀后,文中的羅文中尉讓我頗為欽佩。當美國總統把信交給羅文時,他沒有絲毫的猶豫,也沒有膽怯�?此撇萋�,急切接受任務的他,心中卻有著絕對的勇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們知道,羅文送信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在于他那堅持、自信和不畏困難的愛崗敬業精神。在當今人看來,他的絕對服從命令行為是一種愚昧的.動機。是的,我們現在的社會,不能強調一切聽從命令,更不能,是命令就服從�?稍谄洚敃r的社會,作為一名軍人的羅文,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哪怕是犧牲性命,榮譽都不能喪失,更不能被蔑視。盡管他清楚這個任務的艱巨程度,無法按照任何人的指令行事。但他是軍人,他把服從和榮譽看得高于一切,甚至生命。在當今商業化的時代下,試問又有幾個人能真正操守一份忠于職守、敬業愛崗的精神呢?大多數人,只是在利益和權勢誘導下奔波,在利益方面,處心積慮,全然籠罩在黑暗中。更有些人,只是一味的嗟嘆和彷徨,沒有實際行動,那些豪言壯語也只是徒勞的,顯得那樣蒼白無力。我們是否該考慮像羅文那樣,憑著執著的敬業精神,對上級
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即使是困難重重,也不喪失信心,毫無保留去完成任務的品質,來積累工作經驗,為自己贏得一個機遇呢?
我們常說:沒有夢想的人是迷茫的。一個真正有動機的人對于自己的人生會有一個充滿自信、動力、挑戰性、激發性的夢想。而夢想正是動機的推進器。正如羅文說:“我自己有送信的夢想�!闭菈粝氲男拍畛删土怂�。(讀后感 )正翱翔于大學天空的我們,更應該帶著夢想,帶著信念去飛翔,才不會迷失方向,才不會感到迷茫,才能到達夢想的彼岸。
在這個競爭如此激烈的時代,要想站穩力足之地,我們應該像羅文一樣揚起夢想的風帆,去坦然迎接困難和挑戰,主動創造機遇,把握機會。莫待機遇為我們“消得人憔悴”,在生命長河中,我們不能只看到沙礫,更應看到河中的燦爛輝煌,莫待它匆匆流過時,才后悔莫及。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4
讀完《致加西亞的信》,我并沒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萬分,因為書中所表達的精神我都懂,也經常經意不經意地這樣做,于是它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將這種精神明朗化,系統化,并輔以例子為佐證,讓我感觸較深的不是書的內容,也不是書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讀書的人。服從本是下屬該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贍養父母,吃完飯要洗碗一樣天經地義的事,卻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讀者,從側面說明了這是一個嚴重的人性問題,如果從這一點來說倒是讓我感慨萬分了。
如今像羅文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頸"。主管給他的任務有一個,他的疑問卻有十幾個,"我忙,沒空""人少,沒辦法做到""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屬理念太差,我也沒辦法""讓某某做可能會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這些問題不外乎有以下幾種目的:
(1)擺困難,讓你降低要求;
(2)擺完困難,讓你覺得讓別人做會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閑了;
(3)有言在先,萬一事情沒辦妥,不能完全怪他,你會體諒他的;
(4)希望你幫他解決困難。
或許這時候有人要問:難道上司給我們下達任務的時候我們只能說:"沒問題",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問嗎?誠然不是,假如主管讓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達a城市,順便問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車,省得到處找到處問,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樂而不為呢,可是如果連主管也不知道怎么辦呢,一切都得自己解決。如果你不能幫助主管解決一些難題的話,那要你何用?
我們一直都在推崇羅文——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卻忽略了兩個重要人物:派羅文去送信的人——美國總統麥金萊和推薦羅文的`人——情報局長阿瑟。瓦格納上校。千里馬不多,伯樂更少,如果沒有阿瑟。瓦格納和麥金萊的信任,慧眼識英才,也不可能派羅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戰爭從側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們的企業是不是也該清楚每個主管,員工的優劣,讓每個人去做他最合適的,能發揮最大優勢的工作。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5
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后,我感觸良多。在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在工作中,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間。有的固步自封,吊兒郎當;有的玩世不恭,對所在單位報以嘲諷;有的自我懈怠,自甘墮落。這些人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一事無成。記得當年讀《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很為羅文這個年輕人惋惜,當然當時的惋惜有些嘲笑的滋味,認為這個人這樣做真是不值,認為為一封信竟然冒著生命危險,跋涉于槍林彈雨之中,今天想起來真為自己可悲,自己是多么的世俗和偏見。羅文送的不僅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堅的命運,整個民族的希望,對羅文的壯舉,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也嘆為觀止了。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后,使我更加堅定了信心,要努力以勤奮對待工作。
有許多年輕人剛從大學畢業分配到單位,可是他們的工作也許不是自己所需要的,所想象得到的,也許不太稱心和滿意,他們就會感覺象牙塔的夢想一下破滅了,于是在工作就喪失了信心,喪失了熱情,工作也是能躲就躲,能應付就應付。另外,總是把眼光放在薪水的多少上,沒有長遠的眼光和打算。工作是為了薪酬,這種觀念看起來好像目的明確,其實是非常弱視的,它會讓我們喪失發展的方向,斷送自己的希望和未來。我們應該把工作看作是一種經驗的積累,看成一種學習的途徑,應該珍視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價值。也許社會給我們的薪酬是微薄的,但是,如果我們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對待,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那么,最終我們收獲的'就不再僅僅是微薄的工資,因為我們更明白,社會和單位給予我們永遠是有數的金錢,而我們賦予自己的將是受益無窮的"黃金"。
另外,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同樣也是敬業精神的一種表現。我們不論是領導是在身邊,還是不在身邊,都能一如既往勤奮的工作,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我們知道,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憑空得來的,而是經過長期奮斗才能得到的。成功者和平庸者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成功者善于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而平庸者只會簡單的做領導交給的工作。通過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它可以把我們變成一個積極主動,勇于負責的人,才能使我們達到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6
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后,我感觸良多。在發展日新月異的這天,在工作中,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人充斥其間。有的固步自封,吊兒郎當;有的玩世不恭,對所在單位報以嘲諷;有的自我懈怠,自甘墮落。這些人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一事無成。記得當年讀《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很為羅文這個年輕人惋惜,當然當時的惋惜有些嘲笑的滋味,認為這個人這樣做真是不值,認為為一封信竟然冒著生命危險,跋涉于槍林彈雨之中,這天想起來真為自我可悲,自我是多么的世俗和偏見。羅文送的不僅僅僅是一封信,而是美利堅的命運,整個民族的期望,對羅文的壯舉,忠誠,職責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也嘆為觀止了。讀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后,使我更加堅定了信心,要努力以勤奮對待工作。
有許多年輕人剛從大學畢業分配到單位,但是他們的工作也許不是自我所需要的,所想象得到的,也許不太稱心和滿意,他們就會感覺象牙塔的夢想一下破滅了,于是在工作就喪失了信心,喪失了熱情,工作也是能躲就躲,能應付就應付。另外,總是把眼光放在薪水的多少上,沒有長遠的眼光和打算。工作是為了薪酬,這種觀念看起來好像目的明確,其實是十分弱視的,它會讓我們喪失發展的方向,斷送自我的期望和未來。我們就應把工作看作是一種經驗的積累,看成一種學習的途徑,就應珍視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價值。也許社會給我們的薪酬是微薄的,但是,如果我們都以一種用心的心態去對待,在工作中不斷提升自我的技能,豐富自我的社會閱歷,塑造自我的人格魅力,那么,最終我們收獲的就不再僅僅是微薄的.工資,因為我們更明白,社會和單位給予我們永遠是有數的金錢,而我們賦予自我的將是受益無窮的"黃金"。
另外,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同樣也是敬業精神的一種表現。我們不論是領導是在身邊,還是不在身邊,都能一如既往勤奮的工作,都能嚴格要求自我。我們明白,任何成功都不可能是憑空得來的,而是經過長期奮斗才能得到的。成功者和平庸者的最大區別就在于成功者善于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而平庸者只會簡單的做領導交給的工作。透過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它能夠把我們變成一個用心主動,勇于負責的人,才能使我們到達光輝的頂點。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7
透過閱讀《致加西亞的信》使我深刻體會到了什么是敬業,什么是忠誠,什么是職責;它在流傳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服務和榮譽的象征,一種想從自身找到文中主人公羅文的影子的反思。
故事講的是:在美西戰爭期間,主人公羅文經歷艱難險阻最后把信送給加西亞,完成了上級托付自我任務的故事。本文使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好處的東西,變成了敬業和忠誠的象征。羅文能夠把信送到、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他的敬業精神。
敬業“這個經濟社會永恒的詞語當中,既包含了個人對事業的執著,又有對事業舞臺--公司的忠誠!一個人的潛力,技術能夠透過學習,實踐等方法來不斷的提高和自我完善,而一個人的敬業精神,職責心,才決定了他是否能夠把工作更好的完成,沒有職責心的人即使他有潛力也不可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對公司不忠誠的人不會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讓公司看到自我的成績和潛力,肯定自我的工作。只要你優秀,突出,總是會發現的。如果,一個企業不優待重視那些敬業,工作出色,成績卓著的員工,那是和自我過不去!
有些人說敬業是老板剝削員工的手段,忠誠是管理者愚弄下屬的工具,而我則認為敬業和忠誠不僅僅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更有益于我們自我,只有公司發展了,我們才會得到實惠,才能雙贏。也有些人說送信這個過程是困難的、痛苦的`,我則認為透過個人努力,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痛苦則會把人磨練的更加成熟。如果有人讓我給加西亞送信,我想我能送到,因為我有信心,有潛力,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如果一個人做事情連必要的信心都沒有,那他只有失敗,有了信心還要努力,不然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渴望事業的發展和成功,那就讓我們努力的提高自我!一種對事業高度的職責感和忠誠感一旦養成之后,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能夠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永遠不會失業。
能夠從這本書中深切體會出來的還有:就應珍惜自我所從事的工作。只有熱愛它,才能為它奉獻,也正是在奉獻的過程中,自我會有很大的收獲。
總之,透過這本書讓我更好體會到自我需要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以羅文精神為榜樣,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服從領導工作安排,認真負責地完成各項工作,力求完美、高效。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8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講述的是在美西戰爭中一名軍人羅文,在突然接到一個艱巨的任務——把信送給西班牙反抗軍首領加西亞將軍時,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有詢問任何問題,憑著智慧和勇敢,以滿腔的熱情去克服困難,最后勝利完成了任務。
這個簡短的故事是要告訴我們怎樣去追求卓越的執行力。書中講到:“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只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不只是聆聽他人種種指導,而是更需要一種敬業精神,對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通過閱讀,讓我不斷地反省:我為何在工作中缺乏主觀能動性能,為何不能自動自發地出色完成工作任務。另外本書里還寫到了一個人對工作的心態問題,不輕言放棄的精神。書里寫到"即使你的處境再不如人意,也不應該厭惡自己的工作,因為世上再找不出比這更壞的事情。如果環境迫使你不得不做一些令人乏味的工作,你就想方設法使這乏味的工作充滿樂趣。用這種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那么無論你從事什么工作,都很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讀完這本書,我更是增強了信念,一定在自己崗位上好好干。透過這本書,我也想到了,支撐著羅文走下去的.不光是毅力,更多的他自身具備的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其他綜合性的素質。一個平庸的人是完成不了這樣的使命的。
面對羅文的精神,我又具備了什么呢?雖然是短短的故事,卻明示了太多做人的道理,特別是做為一名合格的員工應該遵循的準則。仔細讀了《致加西亞的一封信》,我想,從現在開始,我應該去打破從前的那些思維方式。應該學著多多觀察,自己發現有什么是可以做到的,有什么是自己可以去改變的,積極主動地去工作,去生活。并且要知道我并不是為老板工作,而是為自己工作。而工作的最終目標并不止是賺錢糊口這樣簡單,而是我們自我價值的最終體現。人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每一步,都是一個成長�!吨录游鱽喌囊环饽欠庑拧罚@是一本十分富有靈感的書,他匯集了敬業,忠誠,信任,自信等品質的書,它讓我們再次覺悟我們對這個社會的責任,這是一本鼓勵我們奮斗前進的書,它讓讀過的人永遠在心中牢記:敬業、忠誠、信任、自信。它更是一本很好的勵志書籍,勵志我們一個人無論處于什么崗位,職責是最重要的東西,這也是有所作為的最需要的準備。因此,我們要做一個勤奮敬業忠誠自信的人。對待工作,要永遠保持勤奮的工作態度;對待企業,要將敬業變成習慣;對待上級,要予以忠誠;對待自己,要有自信。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9
通過閱讀《致加西亞的信》使我深刻體會到了什么是敬業,什么是忠誠,什么是職責;它在流傳一種忠于職守,一種承諾,服務和榮譽的象征,一種想從自身找到文中主人公羅文的影子的反思。
故事講的是:在美西戰爭期間,主人公羅文經歷艱難險阻最后把信送給加西亞,完成了上級托付自我任務的故事。本文使送信變成了一種具有象征好處的東西,變成了敬業和忠誠的象征。羅文能夠把信送到、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并不是因為他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是他的敬業精神。
敬業“這個經濟社會永恒的詞語當中,既包含了個人對事業的執著,又有對事業舞臺--公司的忠誠!一個人的潛力,技術能夠通過學習,實踐等方法來不斷的提高和自我完善,而一個人的敬業精神,職責心,才決定了他是否能夠把工作更好的完成,沒有職責心的人即使他有潛力也不可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對公司不忠誠的人不會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讓公司看到自我的成績和潛力,肯定自我的工作。只要你優秀,突出,總是會發現的。如果,一個企業不優待重視那些敬業,工作出色,成績卓著的員工,那是和自我過不去!
有些人說敬業是老板剝削員工的手段,忠誠是管理者愚弄下屬的工具,而我則認為敬業和忠誠不僅僅僅有益于公司和老板,更有益于我們自我,只有公司發展了,我們才會得到實惠,才能雙贏。也有些人說送信這個過程是困難的、痛苦的,我則認為通過個人努力,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的,痛苦則會把人磨練的更加成熟。如果有人讓我給加西亞送信,我想我能送到,因為我有信心,有潛力,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如果一個人做事情連必要的信心都沒有,那他只有失敗,有了信心還要努力,不然就會前功盡棄,一事無成。每個人都渴望事業的發展和成功,那就讓我們努力的`提高自我!一種對事業高度的職責感和忠誠感一旦養成之后,會讓你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能夠被委以重任的人,這種人永遠不會失業。
能夠從這本書中深切體會出來的還有:就應珍惜自我所從事的工作。只有熱愛它,才能為它奉獻,也正是在奉獻的過程中,自我會有很大的收獲。
總之,通過這本書讓我更好體會到自我需要提高的地方還很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以羅文精神為榜樣,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服從領導工作安排,認真負責地完成各項工作,力求完美、高效。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0
此書到我手中已有些時日了,但整天疲于生活、工作的種種,一直未能靜下心品讀。終于由于某個原因必須讀了,于是,花了三個晚上完成了任務。
掩書思量,感概頗多。 此書內容實屬不多,上篇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深刻剖析了“忠誠、敬業、服從、信用”等對于引起經濟起飛所依賴的基本的商業精神;下篇則講訴了美西戰爭發生后,當時的美國總統為了聯系上能給這次戰爭帶來決定性勝利的古巴將軍加西亞,派羅文中尉給加西亞送信,羅文歷經艱辛,把信圓滿送到加西亞手中的故事。這個送信的傳奇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廣為流傳,主要在于它倡導了一種偉大的精神:忠誠、敬業、勤奮,這正是人性中光輝的一面。出版家艾爾伯特·哈伯德在此書中倡導的觀點是:戰役中真正的英雄不是加西亞將軍,而是羅文中尉,那個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
“送信人”成為忠誠、敬業、勤奮的'代名詞。我們,作為戰斗在教育一線的教師。需要“送信人”的精神嗎?有“送信人”的精神嗎?回答自然是肯定的。常說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是一種良心的職業,是塑造人的職業。何為為人師表?只有當我們教師自己對待教育事業忠誠、敬業、勤奮了,才能感染到學生,學生才能從我們身上學到人性最善良的品質。
而本人,在教育這片芳草地默默耕耘已近二十年,對待我所從事的這份神圣而艱巨的工作,思想上也曾有過一些掙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己的思想也慢慢積淀下來。做怎樣的人?教怎樣的書?目標越來越清晰,定位越來越明朗。于是,慢慢地,自己也在盡力成為“送信人”,一個能夠對待工作全心全意、盡職盡責的人。當然因為自身修為還不夠,偶爾還是會有抱怨,遇到困難仍然會有遲疑,但都會調整心態盡力而為。正如書中談到的:“當我們將敬業變成一種習慣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 “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應該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去完成。小任務順利完成,有利于你對大任務的成功把握。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登,便不會輕易跌落。通過工作獲得真正力量的秘訣就蘊藏在其中�!�
愿我們身邊有更多的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那么我校的明天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1
古人說:“開卷有益”。《致加西亞的信》是一本難得的勵志著作,書中的主人翁羅文中尉不畏艱險、千辛萬苦的完成送信的任務�?偨y布什在送給手下這本書時簽名:“你是一個送信者”,并解釋說:“讓能把信帶給加西亞的人,讓他們成為我們的一員,那些不需要監督而且具有堅毅和正直品格的人正是能改變世界的人”。
羅文送信的敬業精神、在職盡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慶幸的是,我們戰斗在一線崗位的員工也有好多這樣的“羅文”。
第一位是車間電解班的電調工孫占峰。去年休完年休假回來上班后不久,他發現每次擦完槽子干完活,他的手指頭都很疼,不幾天的功夫,十個手指有七八個都逐漸變成灰黑色,就像染過的一樣,他知道這是自己的血小板嚴重偏低、干活時用手握銅棒、擦接觸點等,使勁太多血脈不通造成的。第二位是車間種板組的徐貴林。作為操作手,每個班他總是第一個來到崗位上。第三位是電工師傅張兆奎。那天修理好吊車,他從吊車上下來時,手里拿著一個中車的控制面板,同事說“這個是壞掉的吧?扔這里好了�!睆垘煾嫡f:“不能扔。這一個控制面板好多錢呢,回去修一修還能用�!蔽夷弥鴦傤I的新電鈴請他換時,張師傅查了一下電路后說:“不用換,是鈴錘有問題。”說著用鉗子掰了掰鈴錘,調整好后一試,果真鈴聲清脆悅耳響亮;第二次電鈴不響時,也是鈴錘有問題;直到第三次電鈴不響,再無法維修利用時,張師傅才給我換了新的電鈴,這一延長就是大半年,我禁不住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
最后說說我的好搭檔王光。說起鎳電解三車間電解班的王光,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大家都笑著說:“全三鎳只有一個王光。”不管是在電調崗位還是出裝崗位、還是樓下燙洗電鎳,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一把手。
是的.,我要為這幾位師傅點贊,點多多的贊。他們就是我身邊的“羅文”,戰斗在一線崗位上的“羅文”。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的揮灑著青春與激情,忘我的工作精神,扎實的工作作風,即影響了我,也影響了你,我堅信,我們都是能把信送到“加西亞”的“羅文”。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2
根據公司“書香蘇通”好書共讀活動的安排,我在5月份讀完了《致加西亞的信》這本書,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高談闊論的人生理想,但它所體現出來的忠誠、守信、執著、敬業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當整個世界在談論著發展、創新等時髦概念時,重提忠誠、敬業未免略顯陳舊,但卻無法避免,正是這些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企業的管理者們,現實生活中,許多年輕人喜歡頻繁跳槽,善于投機取巧,領導一轉身就懈怠下來,沒有監督就沒有工作,對待工作推諉塞責,劃地自封,不思進取,還以種種借口來遮掩自己的責任,缺乏責任心,懶散、消極、懷疑、抱怨,各種不良風氣四處蔓延。如何看待自己,對待工作,如何處理領導與自己的關系,都是每一位員工應該思考的問題,《致加西亞的信》給予我們這樣的啟示:對待工作要永遠保持勤奮的工作態度;對待公司,要將敬業變成習慣;對待領導,要予以忠誠;對待自己,要有自信。
管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二八定理”,說的是在一個集體里,通常有80%的成績是由20%的人做出的,為什么呢?就是因為這20%的人具有那80%的人所缺少的主動性,一件事情做完了,在領導沒有要求時,可以不用做總結,但有的人會主動去做總結,總結的結果是他掌握了做事情的'規律,以后的事情就會做得更好,效率更高。一件事領導沒有明確交給誰干時,有的人會主動接過來,這樣,干得多的人可以觸類旁通,他的能力自然會比缺少主動性的人提高得快,也容易出成績。相應的,領導也會視其為支柱,委以重任,他就能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平臺。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想成為送信的“羅文”,那就從羅文的身上,汲取必備的“養料”吧,發揚羅文精神,培養自己的忠誠守信、主動工作、勤于思考、愛崗敬業的精神,不斷學習、提高和鍛煉自己的能力,當需要“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時候,由于你的忠誠守信,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由于你具備能力才不用問“為什么”,而能主動開動腦筋,主動工作,創造性的完成任務。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3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讀完《致加西亞的信》,我并沒有想象中的激情澎湃,感慨萬分,因為書中所表達的精神我都懂,也經常經意不經意地這樣做,于是它對我來說只不過是將這種精神明朗化,系統化,并輔以例子為佐證,讓我感觸較深的不是書的內容,也不是書中提倡的精神,而是讀書的人。服從本是下屬該做的事,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像子女要贍養父母,吃完飯要洗碗一樣天經地義的事,卻要值得如此大力的推行,竟有如此多的讀者,從側面說明了這是一個嚴重的人性問題,如果從這一點來說倒是讓我感慨萬分了。如今像羅文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為什么呢?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大家不想做事情,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思想上存有"瓶頸"。
主管給他的任務有一個,他的疑問卻有十幾個,"我忙,沒空""人少,沒辦法做到""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不要太理想化了""我的下屬理念太差,我也沒辦法""讓某某做可能會更好"等等堂而皇之的,而他提出這些問題不外乎有以下幾種目的:
�。�1)擺困難,讓你降低要求;
(2)擺完困難,讓你覺得讓別人做會更好,那么他就可以偷閑了;
�。�3)有言在先,萬一事情沒辦妥,不能完全怪他,你會體諒他的;
�。�4)希望你幫他解決困難。或許這時候有人要問:難道上司給我們下達任務的時候我們只能說:"沒問題",其他的什么都不能問嗎?。
誠然不是,假如主管讓你到A城市送材料,而你不知如何到達A城市,順便問一下主管A城市在哪里,如何搭車,省得到處找到處問,如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何樂而不為呢,可是如果連主管也不知道怎么辦呢,一切都得自己解決。如果你不能幫助主管解決一些難題的話,那要你何用?我們一直都在推崇羅文——將信送給加西亞的人,卻忽略了兩個重要人物:派羅文去送信的`人——美國總統麥金萊和推薦羅文的人——情報局長阿瑟。瓦格納上校。千里馬不多,伯樂更少,如果沒有阿瑟。
瓦格納和麥金萊的信任,慧眼識英才,也不可能派羅文去送信,因此,美西戰爭從側面反映了用人的重要性,而我們的企業是不是也該清楚每個主管,員工的優劣,讓每個人去做他最合適的,能發揮最大優勢的工作。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4
有些書短到令人吃驚的程度,而它所發揮的作用卻并不小。美國作家阿爾伯特·哈伯雷的《致加西亞的信》,就是這樣一本書。
什么東西使這本書充滿了魅力呢一看之下,情節簡單到了極點:19世紀美西戰爭中,美方有一封具有戰略好處的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的手中,但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明白他在什么地方。此時,挺身而出的一名軍人——羅文,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走過危機四伏的國家,把那封信交給了加西亞。
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能暢銷不衰,風靡世界,正是它倡導了這種理念:對工作的忠誠與信念。此刻有這樣一個普遍的現象,很多人對于自我目前的工作都不滿意,所謂的"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別人的工作比自我好,而等自我真的失去目前的工作時,才發覺自我原先的工作有多好。我想每一個職業都有它自身的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別,而且一份付出一份收獲,收獲總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為什么說"收獲"而沒用"收入"因為"收入"僅僅是"收獲"當中的一部分,正如書中所說:"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應對微薄的薪水,你應當懂得,雇主支付給你的工作報酬固然是金錢,但你在工作中給予自我的報酬,乃是珍貴的經驗,良好的訓練,才能的表現和品格的建立。這些東西與金錢相比,其價值要高出千萬倍。"這段話對我的心靈有很大的觸動,在當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越來越急功近利,而忽視了一份工作對于人內在品質和素養的深遠影響。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
當然羅文的優秀是不言而喻的,而麥金萊的舉重若輕,瓦格納的知人善任,格瓦西奧,里奧等人的團結協作以及雙方的共同價值目標,也同樣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這些優秀的品質和精神都是一個企業,一個領導,一個員工必不可少的。
讀過一本好書,精神得到了一次升華,愿我們將《把信送給加西亞》所體現的精神落實到我們的本職工作中,原則做事,本色做人。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5
寒假里,趁著媽媽休班的一天,與媽媽共同讀了她們單位上發的一本書,書的名字叫《致加西亞的信》,讀完這本書后,我從心里非常的敬佩主人公羅文的做事精神,他擁有一種堅貞不屈的執著,為了把信送到,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去,最后完美的把任務完成。作為學生的我,在以后的學習中一定要養成勤奮學習的好習慣,只有做到勤奮的程度,學習才可能產生更好的成績。羅文能把信送到加西亞手中,靠的是一路上勤奮努力,靠的是克服無數的艱難險阻。還要養成自覺的好習慣,作為一名學生,學習中自覺的做到提前預習各門課程,自覺的服從學校規章制度的要求,服從老師的安排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能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并把學習成績提高上去。羅文對上級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動,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就是說的要有自覺性、主動性。他說:“主動就是沒有人要求你、強迫你,自覺而且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薄安粌H要對自己份內的事盡職盡責,而且要更上一層樓,做到更主動、更卓越�!彼裕谝院蟮腵學習中,不僅要服從、勤勉,更要自覺、主動的開展學習。還要養成團結互助的好習慣,在班級里要和同學們關系融洽,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向表現優秀的同學多請教學習方法,從他們身上吸取好的經驗,對學習有點差的同學要幫助他們,鼓勵他們,共同把學習提高上去,做任何事都要有合作的。都需要發揮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同學們一起讓我們班一直成為優秀班級。羅文之所以能把信送到加西亞手中,得益于在整個送信過程中,他能夠與接應、護送、向導他的人互相信任、通力協作�?梢哉f,羅文是依靠大家的力量來完成送信任務的。相反,如果羅文一路上逞個人英雄主義,他不可能達到目的地。
通過這本書讓我更好體會到自己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在以后的學習中,作為一名學生,我想只要是個有心的人,都應該知道,要想學習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應該用心,沒有什么捷徑,必須擺正好學習的態度以羅文精神為榜樣,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自覺性,服從老師的學習安排,認真完成各課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保質保量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