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6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1
格雷厄姆這本《聰明的投資者》,每閱讀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讀后有感,希望在個人的投資路上,與大家共勉。
1、分清投機與投資
任何時候,在自己投錢買賣股權時,記得問一句,自己是在投資,還是在投機?投機的事情不要去做。
2、作為投資者,明白自己的收益應該在多少是合理的
書中通過不同種類的債券與不同規模不同質量的股票,在幾十年內的收益對比,分析說明投資者的收益應該是多少是合理的。
3、調整股票與債券倉位比例
股票與債券的持倉比例,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下,進行不同的調整。一般原則是債券大幅上漲時,賣出一部分債券,買入同等倉位的'股票。股票大幅上漲時,賣出一部分股票,買入同等倉位的債券。股票與債券收益差不多的情況下,最好才用對半開的投資比例。
4、市場先生
市場先生大部分都在犯錯。給了投資人高價賣出自己手中股票,低價買入他人賣出股票的機會。看清市場先生的行為,你才能從市場中賺到錢。
5、安全邊際
聰明的投資者能夠明確價值與價格。價格,我們都能看到。價值,永久都是一個值的研究與學習的課題。而安全邊際也是價值界限的一個估值。如,你認為它值100,股市確是50。它就具有了安全邊際。相應的風險就低一些。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2
對于普通投資者而言,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內(5年,10年)專門投資基金的人所獲得的收益要優于直接購買普通股的人。
很多人在開通投資賬戶的時候,都是奔著長期投資去的,但是受到股票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在交易操作上漸漸偏離之前的原則,進而就變成了一名投機者。失去理智地盲目操作,從而產生巨大的損失。相比而言,基金的的波動比較小,每次買賣操作的成本也比股票操作要高,因而投資者在買賣基金的時候,會進行比較慎重的考慮,反而會獲得較好的收益。
市場很容易產生對“業績基金”的追捧,近一周收益,近一月收益,近半年收益,近一年收益...一般都是屬于地位不穩固的基金。是由于部分基金管理者通過短期的激進操作來獲取高額的收益,而這種高收益不具有持續性,但是卻可以提升基金的知名度。總之,基金經理在尋求更好的業績時,一般會涉及到一些特殊的風險,風險的種類越多,高收益就越容易終止。
購買基金充分了解基金的各種費用,費用越高,回報就越低;與股票交易一樣,基金交易越頻繁,其賺錢的機會也就越低;一般的'人購買基金,首先看業績,再看基金經理的聲譽,再次是基金的風險狀況,最后才是基金的相關費用。而真正的投資者是反過來看的。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3
春節有空,買了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讀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確這本書在投機盛行的年代,讓投資者找到了方向,在那個年代他應該稱得上是投資界不世出的奇人。
對于一些忙人,紅人,或者不適合投資的人,如何把自己的資金升值呢?聰明的投資者已給這些人指明了方向。我也在反思一些想通過股票賺錢的人,卻不肯花任何一點時間去看書學習的人,只想坐享其成,世上沒有這種好事。今天又有人來問我,在什么價位買賣股票,讓我一口回絕啦,這是我核心中的核心,是我以后賴以生存的.東西,我為什么要把我的心血憑空告訴大家。我不怕得罪任何人,我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如果還有人來問我,只會自找沒趣。當然如果大家來問我什么是價值投資思想,還有探討中國個股的未來走向,我還是愿意教大家的。
巴菲特一樣只傳授思想,不講個股和在什么價位買入有安全邊際,什么時候出局。這里我反思前面有一段時間告訴大家應在什么價位買入什么股有安全邊際,幸好我沒告訴大家我的算法。從今天開始,以后也決定封口啦。希望以后大家自覺,以后不要問我該在什么價位買入和賣出,前期聽我說買入股票的朋友可以清倉出局啦!據我所知90%以上到目前為止還是賺了錢的,否則對以后的虧損我概不負責。我的算法只送給適合投資的有緣人。
對不想學習和沒時間的人或不適合投資的人,我給你們指二條路:
1.定期買指數型基金;
書中通過大量的數據證明,指數型基金是可以取得略大于保值的作用,但你想通過其來升很大值,是不可能的。至于相關數據,詳見《聰明的投資者》基金一節。
2.如何選擇基金呢?
我認為其基金必須具備如下:
1.基金經理的思想是價值投資思想;
這點是必須的,只有價值投資才能保證你的錢每年不斷升值,而投機型的思想,只會讓你的錢一下大賺,一下又大虧,加上每年收取費用,最終的結果,連保值都保不住。
2.基金經理穩定;
即使是價值投資思想,也有幾種品種,但核心都是安全邊際下買入,但人員的不穩定,就不能保證接班人是不是價值投資思想的。
3.收取相關費用要比較低;
只有收取費用率,才能保證你的年復合收益會不錯的。
4.會考慮現有客戶的利益,即有時會拒絕新客戶;
很多基金公司,不會拒絕任何客戶,只要你加錢,就接受,不管是不是新客戶還是老客戶。它只關心一點,多一筆錢,就多一筆收入,才不管客戶的收益。
為什么說不會拒絕新客戶的基金不是好基金公司呢?當基金金額越大,其的收益就會越向大盤的成長越相近。
5.對客戶有所選擇;
客戶是那種投機性的人,不想通過長時間復合收益來升值的客戶,只會讓基金本身出管理問題,大盤一跌,出局,大盤一漲,出局。這就導致別的客戶收益不是很理想。
第4條和第5條,比較難監督,就選擇封閉型基金,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4
春節有空,買了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讀完后,沉思了一下,的確這本書在投機盛行的年代,讓投資者找到了方向,在那個年代他應該稱得上是投資界不世出的奇人。
這本書也明顯有自己的缺陷,舉了很多例子,讓人看得有點雜亂無章的感覺,如果初學者看完這本書后,第一感覺就是投資要有安全邊際,但隨后就會感到上市公司有如此多的問題,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所以在安全邊際的情況下,只能按照它的方法盡量分散投資,而分散投資就是為了降低風險。誠然這種方法可以讓你立于不敗之地,所以絕對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如果研究過巴菲特的人就知道,巴菲特說要集中投資,格雷厄姆說要分散投資;二者的思想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異呢?原因在于巴菲特汲取老師的安全邊際的思想上,提出啦要買有特許經營權,主營業務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集中投資然后長期持有。你把這思想理解徹透之后,再反過來思考《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你就不得不服巴菲特,因為通過巴菲特這一思想過濾,就能把格雷厄姆舉例的那些有問題的公司排除在外,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風險性,從而可以去集中投資,而不是分散投資。
我們的理論應建立在巨人思想的基礎上即安全邊際,再做進一步改善,下面不是評論二位大師的缺點,而是做一點改進,僅代表個人觀點。
1、時代在變化。
格雷厄姆時代是以石油,鋼鐵,鐵路等傳統行業為巨頭的時代,所以他的計算方法是算前三年或前七年的平均利潤,來計算PE,這種方法我認為是有效的`,而且現在依然可以用來吸收的計算方法,我未來也會用這種方法進行一些防御性投資。但對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業,壟斷性非常強的公司,即不受經濟危機影響的公司,再用它這種計算方法,意味著很難買到這種公司。大家可以在前幾年的經濟危機中去驗證一下。
這里可以吸收一下基金經理的算法,即預期未來,但這種算法一定要保守估計,確定性一定要強。這里可以舉一個例子,鹽湖鉀肥,現在全世界糧食大漲同時不同的國家都發生自然災害導致糧食減產,通貨膨脹也以10%左右的上漲,在這種背景下,必然會推動鉀肥的需求量增加或價格上的上漲,這種預見性很強的背景下,我們就不必拘泥于格雷厄姆的以過去的利潤的計算方法,而改成將來的計算方法,這樣可以取得不錯的回報率,大家可多舉幾個例子,用時間來檢驗我的推論是否正確,即使一個例子失敗并不代表失敗,因為格雷厄姆的方法也不能保證每個樣本都是成功的,所以他要分散投資。
再次強調一下,這種方法是建立在主營業務清晰,壟斷的公司,在預見性很強的情況下,才能以未來計算,也要在安全邊際下買入。至于傳統性行業,不壟斷的公司,還是以格雷厄姆的計算方法為準。
2、關于凈資產的問題。
格雷厄姆的安全邊際是指低于凈資產的2/3,同理時代在變化,格雷厄姆時代是以石油,鋼鐵,鐵路等傳統行業為巨頭的時代,對于后期出些的一些行業,壟斷性非常強的公司,即不受經濟危機影響的公司,再用它這種計算方法,意味著幾乎買不到這種公司。我個人意見是主營業務清晰,壟斷的公司,下降1/3,我這種方法意味著風險比格雷厄姆的要大,但即使錯了,由于壟斷的特性,經過二年左右又會開始盈利,而且因為主營業務清晰,壟斷的公司特質,這一層過濾本身也降低了風險,我個人認為,這就相當于以前格雷厄姆要求的安全邊際———低于凈資產的2/3,有興趣的可以在以前的熊市里去驗證一下。
3、反思巴菲特的投資思維。
是他提出要買有特許經營權的公司,但實際上他買的有些公司是沒有特許經營權的,但是別人或他自己(我更傾向于是別人)要強加上去的特許經營權,比如銀行公司,從定義上講銀行無論如何也算不上有特許經營權的公司,但巴菲特確實買啦,買得還不少,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看完《聰明的投資者》后我恍然大悟,詳見講基金的那些章節。是因為巴菲特后期隨著資金的寵大,他已很少有機會再遇見特許經營權,主營業務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在安全邊際下買入的機會,所以他的思想只能倒退,退而求其次,回到格雷厄母的思想,即在安全邊際下,買入主營業務清晰,一流的管理者的公司,這就是投資大師的變通,但不能說這不對。
別人總結巴菲特感興趣的公司也是能力圈,護城河,安全邊際,也可能是寫書的人強加上巴菲特的思維,他買的公司就是有特許經營權的。個人觀點,這是巴菲特資金巨大時不得已而為之的倒退投資方法,這也是巴菲特大師能變通之處,不拘泥于形式,只要基本原則不變通—即安全邊際,這也是他的底線。但我們小散,不能把巴菲特倒退的方法拿來吸收,去投資銀行股,如果你是格雷厄姆思想的追隨者除外,畢竟這種方法也是讓人立于不敗之地的一種方法。我們不僅要完全吸收巴菲特的思想,還要對他的思想加嚴,即把有特許經營權的公司,改為壟斷的公司,這樣一改,我們投資的范圍就更加小,目的就是為了更加的降低風險,提高成功率。
結尾之時,再次強調一下上面僅代表我個人觀點,沒有任何批評二位大師的意思,只是對他們的思想進行了一些改進和總結。也許我年少輕狂,但我會用我一生來驗證我改正的是否有效,如果你們覺得對可以吸收,覺得不對可以拍磚。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5
《聰明的投資者》是一本投資實務領域的世界級和世紀級的經典著作,自從1949年首次出版以來,本書即成為股市上的《圣經》。它的作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聰明的投資者》首先明確了“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指出聰明的投資者當如何確定預期收益。本書著重介紹防御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論述了投資者如何應對市場波動。本書還對基金投資、投資者與投資顧問的關系、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選擇、可轉換證券及認股權證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在本書后面,作者列舉分析了幾組案例,論述了股息政策,最后著重分析了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性”問題。《聰明的投資者》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旨在對普通人在投資策略的選擇和執行方面提供相應的指導。本書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投資的原理和投資者的態度方面,指導投資者避免陷入一些經常性的錯誤之中。
閱讀了這本書我最大的感想就是:這本書像所有的經典著作一樣,會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你讀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刻。以格雷厄姆為向導,你必定會成為一個非常聰明的投資者。要想在一生中獲得投資的成功,并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頭腦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個穩妥的知識體系作為決策的基礎,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其不會對這種體系造成侵蝕。本書能夠準確和清晰地提供這種知識體系,但對情緒的約束是我們自己必須做到的。此外,我還總結出了:投機者最實際的區別在于他們對股市運動的態度上。投機者的興趣主要在參與市場波動并從中謀取利潤。投資者的興趣主要在以適當的價格取得和持有適當的股票;市場波動實際上對他也很重要,因為市場波動產生了較低的價格使他有機會聰明的購入股票,又產生了較高的價格使他不買進股票并有機會聰明的拋出股票;購買的證券類型和想得到的回報率不是取決于投資者的金融實力,而是與知識、經驗、氣質相聯系的金融技能;對進攻型投資者,他購買的股票價格所表示的企業總的市場價值,不要過于高出實際記錄和謹慎的前景預測的價格。
以下為作者在每章開篇前面對章節的概括和總結,也是本書的精華所在:
(1)如果總是做顯而易見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賺不到錢。對于理性投資,精神態度比技巧更重要;
(2)每個人都知道,在市場交易中大多數人最后是賠錢的。那些不肯放棄的人要么不理智、要么想用金錢來換取其中的樂趣、要么具有超常的天賦,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并非投資者,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6
巴菲特1973年在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第四版的前言中寫道:“投資成功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尋常的經濟眼光、或是內幕消息,所需要的只是在做出投資決策時的正確思維模式,以及有能力避免情緒破壞理性的思考,本書明確而清晰地描述這種思維模式,你必須將情緒納入紀律之中。如果你遵從格雷厄姆所倡導的投資原則,尤其是第八章與第二十章寶貴的建議,你的投資就不會出現拙劣的結果,這是一項遠超過你想像范圍的成就”。
“我個人認為,當前的證券分析和50年前沒有什么不同。我根本沒有再繼續學習正確投資的基本原則,它們還是本·格雷厄姆當年講授的那些內容。你需要的是一種正確思維模式,其中大部分你可以從格雷厄姆所著的《聰明的投資者》學到。然后用心思考那些你真正下功夫就充分了解的企業。如果你還具有合適的性格的.話,你的股票投資就會做得很好。”
1994年12月6日,巴菲特在紐約證券分析協會的演講中指出:“在《聰明的投資人》的最后一章中,格雷厄姆說出了關于投資的最為重要的詞匯:‘安全邊際’。我認為,格雷厄姆的這些思想,從現在起一百年之后,將會永遠成為理性投資的基石”。
巴菲特:學投資很簡單愿意讀書就行
“學習投資很簡單,只要愿意讀書就行了。我的工作是閱讀。”
·想學習巴菲特,首先問問自己,你經常讀書嗎?
格雷厄姆最強有力的一個見解是:“如果投資者自己因為所持證券市場價格不合理的下跌而盲目跟風或過度擔憂的話,那么,他就是不可思議地把自己的基本優勢轉變成了基本劣勢”,然而,投資活動并非要在別人的游戲中打敗他們,而是要在自己的游戲中控制好自己。任何人的墓碑上都不會寫下“他戰勝了市場”這樣的話。最終,重要的不在于你比他人提前的到達終點,而在于確保自己能夠到達終點。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01-21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5篇01-21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5篇)01-21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2篇01-24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6篇)01-24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合集6篇)01-24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01-22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07-09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 2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