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鳥集》讀后感 推薦度:
- 飛鳥集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飛鳥集有感(匯編15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飛鳥集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飛鳥集有感1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的下著,厭倦了各種文學作品華麗辭藻的我,企圖在這陰雨纏綿的天氣中尋得一絲久違的清新。拿出許久未讀的《飛鳥集》,坐在飄窗上,耳聞窗外淅瀝的雨聲,目觀書中淡雅的文字,我仿佛感受到一陣來自遙遠天際徐徐吹來的清風,嗅到了來自叢林深處清幽的花香。
讀著泰戈爾簡單樸素的文字,我仿佛得到了一種脫胎換骨的釋放,我仿佛要與自然融為一體,我,在這繁雜的喧鬧中,獲得了一份難得的清凈。在泰戈爾的文字中,我能領悟到用愛與美交織出的自然,能觸到清新亮麗的'夢境。
我們在這塵世中生活著,忙碌著;青春韶華在我們手中揮霍著,消逝著,總有一天,我們會因 走到旅途的盡頭而與世長辭,沒有人會記得你的存在,而你也無法帶走你在這世間的所有。“愛就是充實的生命,一如盛滿了酒的酒杯”,當你在即將走到生命的盡 頭時,你會發現,在這塵世的角落中隱藏著許許多多的愛與美,而在這時,你才會幡然醒悟,不管是富有還是貧窮,亦或是長相的丑陋或美麗,只要心中能保存著一 顆愛心,靈魂中殘留著微不可計的質樸之心,你便能感受到幸福其實一直縈繞在你左右。
在這塵世間,功名利祿已經成為了每個人成功的“標配”,而質樸變成了貧窮的衍生品,有多 少人能夠經受得住錢財與權勢的誘惑。“太陽披上樸素的光之衣,云朵卻披上了絢麗的衣服“,放眼世間,有多少人能夠像太陽一般樸素,卻又有多少人如同云朵一 般愛慕虛榮呢?美麗的花朵、參天的大樹都扎根于土壤,人們贊美花的美麗,就連落花都能夠成為詩人贊頌的對象,但,那布滿世界的土壤,詩人與文學家們為何視 而不見呢?“泥土飽受侮辱,卻以花朵回報”,泥土的樸素成就了花朵的美麗,泥土的奉獻與愛成就了春日中繁花似錦的美景。這,大抵就是世間最無私的愛了吧。
我們出生于這個繁雜的塵世,我們同時又成就了這個繁雜的世界,我們原本的質樸可能也早已 順著排入江河中的污水蒸發于這個世界了,或許早已隨著飛禽走獸的哀嚎消隕于這個世間了,為什么我們不能對這世間的其他生物殘存下一點愛心呢?博愛世間萬 物,對時間的萬物保留著一顆敬畏之心,當你在午夜夢回時便能得到一絲心里的安慰;當你在抱怨社會時,你就能很快地找到一絲內心的慰藉。或許你還無法做到渤 海大眾,那就請你愛上自己身邊的人與花草吧。正如泰戈爾在詩中所寫的“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后的話吧”,當你學會了愛時,你便觸到了世界上幸福的 最頂峰。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是飛鳥集中及其有名的一句話,當你在領悟到質樸 與愛的重要意義后,你的人生也就有了價值,或許質樸與愛在這個塵世間已經消散,但,請你相信,質樸與愛一直縈繞在你的身邊,一直隱藏在塵世的角落中,只要 你能在面對著繁雜的社會時保持一顆純真的心,,你就一定可以找到消散于世間的美,讓著美麗永駐于你的心間,是你的靈魂散發著馥郁的花香。
讀飛鳥集有感2
那天,艷陽高照。我們幾個好朋友約好去游樂園玩。
游樂園里游人如織,每個游樂項目前都是一串長龍。但是這并不能消滅掉我們的興致。我們積極地尋找著每一個排隊較少的項目。
終于,我們發現了一個隊伍至少比旁邊游樂設施少一半的項目——鬼屋。
鬼屋我從沒想過要去,因為它對于我這樣膽小的人來說太恐怖。但是這次,我鼓起了勇氣排進了隊伍。隊伍緩慢移動,逐漸了門口。不出意料,我打起了退堂鼓,手心開始不住地冒汗。最終,還是沒有這個勇氣進鬼屋。
我獨自一人在鬼屋門口等著同伴。不久,他們出來了,津津有味地討論著鬼屋里的恐怖元素。而我,半句話都插不上。
“唉,我怎么這么膽小呢。明明鼓起了勇氣卻又在最后一秒又消失殆盡。”我只能在心底里埋怨自己。“我多想像他們一樣,有一顆膽大的心。連鬼屋都敢闖。”明明是陽光和煦的日子,我的心里卻充斥著繁雜的雨聲。
翌日,陽光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淅淅瀝瀝的雨聲。就像我此刻的心情。我望著細密的雨滴噼里啪啦地全部打在窗玻璃上。聲音是那么響亮,響亮得似乎可以把玻璃擊穿。但最終還是無力地從窗玻璃上滑落下來。唉,我要是是一個膽大的人該多好。勇氣至少不會像雨滴一樣來勢洶洶,最終全部滑落。
心里的`雨就這么下著,直到有一天,因為一句話,撥云見日。
這天,朋友忽然夸起我來:“哇,這么長的課文你背得這么快,好厲害啊。你簡直就要變成我偶像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這算什么。其實別的人在其他方面比我厲害得多呢。比如你膽子比我大,什么都敢做……”我還沒說完她的優點,她就打斷了我:“有優點就好了啊,我說你干嘛老盯著自己的短處啊。”
我低頭看著桌上才看完的《飛鳥集》,我忽然想起泰戈爾在里面寫著:“鳥兒愿為一朵云,云兒愿為一只鳥。”
鳥兒羨慕云兒無憂無慮,不用整天為了生活而忙忙碌碌;云兒羨慕鳥兒隨心所欲,不會整天被風帶離想去的地方。他們就像我。總是死死盯著別人的長處,卻忘了自己的優勢;總是想成為自己所羨慕的樣子,卻忘了自己也是被人所羨慕的偶像。
當初看到這句話不明所以,現在豁然開朗。
這個世界,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重量,不需要刻意模仿。永遠別忘了自己也是別人的偶像。
我望著桌上的《飛鳥集》,笑得釋然。
讀飛鳥集有感3
從前,我不喜歡詩集,不喜歡詩人的矯揉造作,不喜歡他們的無病呻吟,不喜歡那些空洞蒼白的文字,不喜歡那些虛無縹緲的意境。
但《飛鳥集》給我的感覺卻是不一樣的。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跌宕的情節,以自然為背景,以萬物為中心,泰戈爾以獨特的見解與過人的智慧鑄就了這本清靈灑脫的文學著作。
“如果你因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他以太陽星星做比,告訴我們人生有得有失,要學會果斷放棄已經不再屬于我的東西,要學會抓住并珍惜還有可能屬于我的機會,這樣才會發現:群星雖不如太陽耀眼,但仍閃亮,仍美麗。
“不要因為峭壁是高的,便讓你的愛情停留在峭壁上。”更是道出了人生要有追求,有勇氣,若遇難而退終究會無果而終。
挪!寥寥幾筆,簡潔的語言,恰到好處地道出了每一個哲理,構造出真理的殿堂。樸實的文筆勾勒出對大自然的愛,對人生的'愛。一切人類可以體會的情愫被完整而又含蓄地表達得淋漓盡致。
而在《飛鳥集》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弓要在箭射出之前,低聲對箭說‘你的自由就是我的自由。”因為這句話是多么貼切地形容父母和子女啊!父母是弓,我們是箭,我們都渴望自由不希望被束縛。弓和箭,看起來完美的一對,卻不想它們在一起互相禁錮,并不能實現彼此的價值,只有在弓把箭射出去的那一剎那,兩者才能獲得自由。于是,為了比生命可貴,比愛情價高的自由,我和母親都憋足了勁。為了彼此的自由,我們甘愿今天受折磨。
從此,各種學習資料如龍卷風席卷而來,連一個個愉快的周末也被一個個昂貴的補習班所代替了。令是箭的我們苦不堪言。可一想到比生命可貴,比愛情價高的自由,我又咬緊了牙關,漸漸的弓越來越彎,弦越來越緊。”嗖——!”我們興奮的離開弦,直刺蒼穹。當我們想把飛翔的喜悅與父母分享時,驀然回首,才發現他們不知何時背上安了把弓,彎得早已承受不起我們離弦時的錚錚鐵響。這時我才知道自由的代價。
我才明白這聲低喃中包含的濃濃的愛。
天空沒有留下鳥兒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這個領悟的過程讓結果更完美。我是自由的飛鳥/來自遙遠的海島/冬天從哪里來/夏天就要回哪里去/我是驕傲的飛鳥/徘徊在你手心里/短暫的禁錮/換來的是無盡的甜蜜。
讀飛鳥集有感4
泰戈爾是近代的一位偉大的詩人,但讀了他所寫的《飛鳥集》,卻覺得他是一個嬰孩,一個與世界格格不入,一個將人性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的天使,這位天使,是孩子的。
細讀泰戈爾的《飛鳥集》發現主要的詞匯有幾個:永恒、愛、世界…這些偉大到令人生畏的詞,被詩人平淡地寫出,卻喚醒了我們心中的美,激發出我們對美的渴望與需求,對人性的認識。
詩人追求著永恒,將遙不可及的永恒化為疑問、沉默、歌吟…詩人曾寫過海與天空的問答,天以永恒的'沉默回應海永恒的疑問。我讀的時候對此有種說不出的感觸,也許,不言才是最好的,如同天之沉默。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有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詩人也追求著美,在現實中找不到,只能將美寄托在“世界”之中。詩集中并不明寫美,而是將其融入于詩文之中。光的純潔,花的沉默,鳥的歌吟,人的笑聲,都是美的。一切丑惡事物都無法與之接近。美在詩人眼里,不是做作矯情,而是人向善的,無欺詐的天性。
詩不僅寫美,也包含一些道理。詩人用美的語言寫那些詩時,令人覺得更美。在第23篇詩中,詩人寫黃葉在雨中吵嚷,而花卻無聲面對,顯然,人更愛花。這似乎表達了一種“無聲之美”,與吵嚷的現實相分離,與詩人心中的世界相連;在第26章中,詩人寫上帝希望我們更謝他賜予花,并非太陽與大地,它表達詩人一心向美的理想,也是人心中那最根本的愛憐美的心態。
書上評價這本書為“最美的短詩”,這不夠。要給這本詩集以形容,似乎已無任何方法。它超出了永恒,超出了美,超出了思想。在這本詩集前,一切形容美的詞都太單調,太低級了。
我把書放在書桌上,似乎看見封面上的飛鳥,一只一只飛去了,不見了。也許,是找世間僅存的美了吧!
讀飛鳥集有感5
“夏天的飛鳥,來到我的窗前,歌唱,又飛走了。秋天的黃葉,它們沒有什么曲子可唱,一聲嘆息,飄落在地上。”
閱讀泰戈爾大師的《飛鳥集》,不同于讀那些明媚中帶著憂傷和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有別于讀那華麗中透著苦澀的古老愛情。他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新鮮,讀每一首小詩就像在初夏滂沱大雨后的清晨,推開窗戶,儼然是一個清清白白的天空大地。
325首小詩,自然界中的一切在這里被賦予靈性,說清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片段,鳥兒與云朵談情,小草懂得謙虛和善……這種因人性化而整理出來思想上的碎片,便是“在我心頭涌現的想法,就像一群野鴨飛過天空, 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的.意韻所在,片片都彌足珍貴。
在那美妙的字里行間中,我似乎穿越到了泰戈爾的少年時代,他年少時生活的點點滴滴,就這么如一本翻不完的相冊,每一個瞬間都是可貴的美好,他曾經可能對著大海許愿,對著天空吶喊,對著喜歡的書籍放肆表白。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里,愛是傳遞一切的鏈子,是維系人們生活的紐帶,是父母的疼愛,老師的教誨,朋友的力挺,路人的幫助…但不管怎么樣,懷著一顆赤子之心,面對世界,面對國家,面對家庭,面對親人,面對最初的自己,以及不放棄的理想。
“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扯下它那龐大的面具。它變小了,小得宛如一首歌,小得宛如一個永恒的吻。”
“黑夜對太陽說:‘在月光下,你把你的情書送給了我;在草地上,我已帶著斑斑淚痕做了回答。' ”……
泰戈爾大師認為,世界需要愛,人生更需要愛,正如他在《飛鳥集》中所寫的最后一句:“‘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句話為作我最后的話。”讀《飛鳥集》,你會發現愛與被愛是何等的融洽。
時間快得只有一頓早餐的時間,愛是父母手里盤子中托出的熱氣騰騰的面包,干凈得如碗里的白粥。他們總是催促我快點吃,吃多點,我在想,他們,不餓嗎?如今,我才明白,那是愛,干凈圣潔的愛,會包容我的無理取鬧,會糾正我的錯誤行為,會帶我看最美的風景,會告訴我為人處世的道理。
年少的人讀《飛鳥集》是有福的,因為,這就等于在你生命中種下了愛的種子,不知何時,就會生根發芽。
黃昏,我合上書卷,閉上雙眼,用心去咀嚼其中每一個字符、每一縷情愫、每一個微妙可貴的瞬間。
讀書,不容許急于求成,而是要在原文里體會其中深深的寓意——愛,近在眉角,近在唇邊。
讀飛鳥集有感6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飛鳥集》。作者是享譽世界的印度詩人、小說家、思想家泰戈爾。
《飛鳥集》是一本短詩集,里面的'短詩優美、自然、親切又富含哲理。里面還用了許多擬人化的寫法,使詩句變得更加生動。
就像冰心曾說:“泰戈爾!謝謝你以快美的詩情,救治我天賦的悲感;謝謝你以卓越的哲理,慰藉我心靈的寂寞。”
讀飛鳥集有感7
夏天的飛鳥,飛到我窗前唱歌,有飛去了。秋天的`黃葉,他們沒有什么可唱,只嘆息一聲,飛落在那里。
這是《飛鳥集》的第一首詩。讀完整部詩集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給詩集起名為《飛鳥集》可能是因為第一首是描寫夏日的飛鳥。《飛鳥集》雖然語句簡短、形式短小,但在字里行間卻蘊藏著泰戈爾獨特的對世界的觀點。《飛鳥集》中作者筆下的鳥兒、云兒、瀑布、太陽、海水、天空、光、月兒綠樹等都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去描寫,這樣好象使它們有了思想,更能讓讀者體會到泰戈爾對世界的觀點!
讀飛鳥集有感8
走進泰戈爾的文字,唱一首生命的贊歌。 ——題記
讀泰戈爾的短詩,好像正坐在溪邊的石頭上,伸出雙腳在水里嬉鬧著,感受汩汩小細流從腳邊流淌過的歡愉和靜謐。剎那間,生命就仿佛這條小溪,在不知不覺中,奔騰不息,匯成了一首動聽樂曲,譜出一個個美妙的音符,飄向遠方,從輕聲到唱響生命的贊歌……
落葉悲歌
“夏日漂泊的鳥,飛到我窗前唱歌,又飛走了。秋天的黃葉,它無歌可唱,抖動著墜落,觸地一聲嘆息。”
讀這首詩的時候,想起了秋天。雖然很喜歡落葉,從嫩綠到青綠再到深綠又到枯黃,直至干澀無力墜地死亡,極其凄美,極其無奈。但看多了,也習慣了,已致于每每看見落葉,總是無動于衷,仿佛在看生命中的匆匆過客,來不及挽留,來不及悲傷。
于是,便又重新回憶起落葉,它曾裝扮過大樹,它曾哺育過花朵,它曾呵護過果實,它曾點染過綠意,它曾帶來過陰涼……葉的一生,短暫地停留在了一處,也許它向往和飛鳥一樣,能自由翱翔,能放聲歌唱。葉認命了,可它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因為奉獻,因為無私,它短暫而又瞬間的生命有了意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枯黃老去的葉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伴隨著迎面的秋風,它掙脫了枝頭,抖動著,幽幽地,飄向了地面,在觸地的一剎那,它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唱完這首歌。然后,腐入泥土。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雖然下一生,它注定還是葉,還要奉獻。它的歌,也注定要留到生命的末了。
只是一聲嘆息,一首悲傷的歌,落葉卻唱得無怨又無悔。
蜜蜂高歌
“蜜蜂吸了花蜜,飛離時嗡了它的謝意;艷麗的蝴蝶,卻以為花兒還欠了它一份情意。”
不喜歡蜜蜂的哼聲,“嗡嗡”的聲音,使人煩躁又惱怒,相比更愛蝴蝶的美麗,展翅的風韻。沒想到,泰戈爾卻為這討厭的聲音,做了別樣的解釋。
其實也對,換一種角度想,蜜蜂的“嗡嗡”,是對花朵的謝意,它懂得感恩,而蝴蝶卻不知好歹,自命清高,總以為別人欠了它什么似的。于是,趴在窗臺,看見飛來飛去的蜜蜂“嗡嗡”叫個不停,也不由隨著它的節奏,高歌起來,一起用歌聲表達我們的感恩之情。
來吧,像蜜蜂一樣高歌一曲,為生命中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表達感恩,表示感謝吧!
游子離歌
“在天空,我有滿天星斗,哦,我惦記的卻是,家中未點亮的小油燈。”
泰戈爾的這首短詩,與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
仰望夜空,繁星滿天,離鄉的游子難免會想起故鄉,想起小時候坐在爸爸媽媽懷里聽故事,數星星。也許故鄉的親人,也正透過同一片天,在思念著你。
在游子眼里,再璀璨的繁星也及不上家中那盞搖曳著橙紅色光芒的小油燈吧。滿天燦爛的星斗,誠實美麗,但千萬游子夢寐思念的,是家中床鋪邊的小油燈。今夜,何人點亮?何人吹熄?
流星劃過夜空,仿佛一顆最美的音符飛過,千千萬萬的游子在此刻,一同唱響了一首最動聽的離歌,飽含深情,飽含思念,飽含熱忱。
今夜,干脆由我們的離歌,點亮生命中那盞獨屬故鄉的小油燈吧。
美麗頌歌
“摘下的花瓣,拼不出花兒的美麗。”
人人都追求美麗,人人都贊美美麗,可美麗到底是什么呢?
美麗,誰都喜愛,誰都想擁有。可是,美麗只存在于原地原樣和原時,美麗只存在于真實和自然。花朵的美,是真實不做作,它的'綻放,是發自生命內心的美麗。而那些為追求所謂的美麗的人,無情地扯下花瓣,拼湊花朵的美麗。可他們拼出的,不過是一副沒有肉體的骨架罷了,沒有了生命,沒有了活力,沒有了希望。
同樣,一個人的美,在于發自內心的美好,而不是那些表面的、虛偽的,真實、自然、不做作,就是美麗。美麗,是渾然天成的,打造的美麗總嫌虛假。
生如夏花之絢爛,何不一同采擷,共聞芬芳?正如涉水,才能體會水的溫柔,水的細膩,以及小溪流奔向前方的執著。
讀飛鳥集有感9
那是一種獨特的清新秀麗,別與不同于其他的文學作品,簡短的幾行字中,卻是永恒而沉默,寧靜而美好,仿佛是一道神圣的上帝之光,指引著通往天堂的路……——題記
微微有些泛黃的紙頁,想隨手翻兩頁卻馬上被這精妙的是哲理牽引住了思緒,這也許就是飛鳥集的魔力吧。
愛,似乎是這《飛鳥集》中不可磨滅的代名詞,泰戈爾最終選擇了愛。
愛自己,泰戈爾的愛來源于生活,而我們的生活,來源于愛。“如果你因為失去太陽而流淚,那么你也將失去群星了。”每一件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簡單的舉個例子吧,有一個假期,爸爸媽媽答應好帶我出去玩,可是突然間學校有一個競賽活動,我沒有辦法出去玩了,可我卻意外地在這次競賽中獲了獎,是其他選手們夢寐以求的,我想這件事同時也讓我知道任何現在看來是煩惱的事,都看淡一些,踏實認真的做好每一件應該做的事,美好的東西和獲得東西是那樣多,失去的和他們比起來是那樣微不足道。愛自己,就是一切愛的前提。
愛,愛別人。《飛鳥集》里也有許多無私奉獻的愛,大樹把斧柄換給了樵夫,黑夜綻放了花讓白天領受謝意,太陽為云朵披上了絢麗的衣服,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愛,這份愛是那么真實而無私。“黑夜悄悄地綻放花朵,卻讓白天領受謝意。“這句話讓我想到的也許并不是發生在我自己身上的,而是雷鋒叔叔,做好事不留名,卻熱衷于為人民服務這種高尚的品格。也正是所謂心中有他人。愛別人,也是一種高尚而偉大的愛。
愛,愛生活。也許在很多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很主觀的把世界看錯了,卻反說它欺騙了我們,也“不要因為你自己沒有胃口而去責備你的食物。”記得小時候有一天,我下樓梯時不小心崴了腳,一直很難受,從此以后我上樓就故意的跺樓梯,媽媽說我是瘸子摔跤怪路不平。曾經聽過這么一句話:“優秀的人是不需要抱怨的。”當我們少一份抱怨,生活就會很美好;學會寬容,世界也會因為你而海闊天空。愛生活,便無需刻意追求,真善美就在我們身邊。
也許當那只夏天的飛鳥飛在世界之巔時,也正如泰戈爾那最后的詩句:“我相信你的愛。”而我想說,讓我們一起用一顆充滿愛的心去對待這個世界,那這愛便會永久流傳,用我們的愛,留下我們成長的記憶。
讀飛鳥集有感10
當飛鳥停在窗口,當黃葉飄落土中,你是否熟視無睹?這些都是愛。
當太陽披上霞云,當晚霞籠罩夕陽,你是否怦然心動?這些都是美。
讀著泰戈爾的《飛鳥集》,我看到詩人那一雙細微入扣的眼睛,總能在一切平凡的事物中找尋到愛與美。他帶著一顆跳躍的心行走著,懷著一股洋溢的情看世界。
泰戈爾喜歡比較“真實”與“不真實”。他把“真實”比作一個丈夫,把“不真實”比作一位妻子。他們互相懷疑,妄自悱惻,卻從未相離。是啊,對立的兩個極端又為何不能共處呢?世界本就需要這種無窮無盡的對立才能存在得更加長久。設想,如果萬物都是一樣的',鳥兒失去靈動,樹木失去生機,人類失去智慧,獅虎失去兇猛,那么它們還會有存在的意義嗎?在“真實”中才能看到“不真實”,唯有比較,才謂人生。
泰戈爾喜歡寂靜。在原文中“silence”與“silent”這兩個詞出現得最為頻繁。他不愛喧囂吵鬧的生活,更為追求平淡無奇的人生。他總能在寂靜的思考中找尋生命的真諦。
泰戈爾喜歡清淡平素的愛。這愛銘在心底,無法抹去。文中多次提到“你”。是誰?是上帝吧,令他如此執著,帶著虔誠不懈追求;是妻子吧,令他愿意付出一生而無怨無悔;是大自然吧,令他總徜徉于欣賞之中,也從不厭倦,依舊堅定。他相信飛鳥會讀懂自己的愛,就像我對泰戈爾的愛一樣。
我喜歡這種美麗、這種愛戀。就這樣試著在古跡中尋找。也許,我們中國與印度文化殊途,但內在卻是一樣的。檀木莊重,教我體悟愛的嚴肅;紅木大氣,教我體悟愛的磊落;黃花梨堅硬,教我體悟愛的堅定。在雕梁畫棟之間,工匠對它們傾注的感情,濃重而熱烈。
在這只清麗的飛鳥上,我相信了:愛,是大自然最美、最珍貴的禮物!
讀飛鳥集有感11
“我相信你的愛,就讓這作為我最后的話吧!”
這是泰戈爾的一句詩。常常的,泰戈爾的詩讓我感動。他有一個水晶般的心,那是兒童才有的純凈的心,那是慈父才有的寬厚的心,那是戀人才有的熱烈的心,那是英雄才有的堅毅的心。他的文字是那么清新動人,好像雨后路邊的槐花,清甜溫馨。
您的陽光對著我的心頭的冬天微笑,從來不懷疑它的春天的花朵。———泰戈爾《飛鳥集》
鳥兒愿為一朵云。云兒愿為一只鳥。———泰戈爾《飛鳥集》
我的晝間之花,落下它那被遺忘的花瓣。在黃昏中,這花成熟為一顆記憶的金果。———泰戈爾《飛鳥集》
小花問道:“我要怎樣地對你唱,怎樣地崇拜你呢?太陽呀?”太陽答道:“只要用你的純潔的素樸的沉默。”———泰戈爾《飛鳥集》
這寡獨的黃昏,幕著霧與雨,我在我的心的孤寂里,感覺到它的嘆息。——泰戈爾《飛鳥集》
多么美!我愛他的文字,更愛他的文意。他思索愛,母親之愛,情人之愛,自然之愛。“世界對著它的愛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它變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
即使是世界,在愛的面前也愿謙卑,愿投入那無涯無際的熱吻中去。在泰戈爾的詩歌里,愛仿佛是一片海洋,在其中,就想把自己湮沒,在愛的柔波里徜徉。在泰戈爾的詩歌里,愛仿佛是黃昏的'余暉,金黃,溫暖,柔和,就那么輕輕柔柔地瀉下來,把整個世界環抱。
泰戈爾毫不吝嗇地運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辭來贊美愛情的美好與偉大。在泰戈爾眼中,世界需要愛,人生更需要愛。他的詩就是愛,他的愛就是詩。他細膩而溫婉,含蓄而熱烈。真摯地,不斷摩挲我的心,在我的耳邊呢吶。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讓鳥兒和云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總之,在泰戈爾的詩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而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而這,便也是《飛鳥集》名字的由來:“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
冰心、席慕容等作家受到泰戈爾的影響,寫出泰戈爾般細膩柔糯如水的文字,潤澤了無數讀者的心。我愛著這樣的文字,愛著這樣的文字里清新溫暖的心靈。而我也堅信,唯有這樣的心靈,才能真正聽見人生的詩韻,也唯有這樣的心靈,不至于抱怨,不至于浪擲青春。
讀飛鳥集有感12
那是一本老舊的書,在我書房里沉默許久,偶然看到,我感到天地久違的真與美又再次回到了我的視線之內。冰心就是在《飛鳥集》下,寫出《繁星》《春水》的。
《飛鳥集》是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的筆下。讀他的詩,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在俗世中脫胎換骨的`超然,我非常慶幸自己在喧嘩而又擁擠的城市中尋找到一角寧靜。《飛鳥集》帶給我的,不僅是一場心靈的洗禮,是一種愛與美交織的智慧,還是一個真實而又清新亮麗的夢。
我比較喜歡《飛鳥集》中的大樹,因為,“樵夫用斧頭向大樹乞求斧柄。大樹給了他。”我也欣賞《飛鳥集》中的太陽,“太陽穿上樸素的光之衣,云朵卻披上了絢麗的衣服。”我贊美《飛鳥集》中的泥土,因為“泥土飽受人侮辱,卻以花朵為回報。”
每一個角落,都會有愛,有美,而且還有平凡的感動。當煩惱來臨時,就要把它看得輕一點,淡一點,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更加堅信自己的學習目標,使未來走向更成功的軌道。
利祿,功名,似乎在這塵世中占了越來越多的比重,難怪泰戈爾給我們帶來了這三百二十五首清新的小詩。“我的思想隨著這些閃亮的綠葉而閃耀著,我的心伴著陽光的撫摸而歡唱;我的生命因與萬物一同遨游在空間的湛藍,時間的墨黑中而感到歡喜。”綠葉,陽光,生命的萬物,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美得不可言喻的世界。
也許,對于人類的文明史來講,《飛鳥集》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然而,它卻別具一格的清新,在如今擁擠的都市里,用它蘊涵的廣闊無邊的自然荒野,為我們開創另一個清新明亮的世界。
讀飛鳥集有感13
當飛鳥觸動心弦,我學會了愛。
——題記
曾經,苦痛,傷悲無數次地刺痛我的心房;曾經,想逃離這個喧囂的城市;曾經,我以為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了愛。直到有一天,飛鳥邂逅了我的心,擦出絢麗的火花……
《飛鳥集》出自印度詩人泰戈爾的筆下。讀他的詩,我感受到的是一種在俗世中脫胎換骨的超然,慶幸自己在喧鬧的城市中尋找到一角寧靜。飛鳥帶給我的,是一場心靈的洗禮,是一種愛與美交織的智慧,是一個真實而清新亮麗的夢。
當飛鳥遇上我的心,我學會了愛。愛自己,是一切愛的前提。
“我曾傷痛過,也曾失望過,還曾體會過‘死亡’,我很高興生活在這個偉大的世界里。”誰不曾苦惱過然而在失落與苦痛中,泰戈爾選擇了愛,愛自己的生命……
年華如潮水般推著我涌上遠方的堤岸,我知道,有一天,我也會一點一點地老去,于是,我越發珍惜生命。是飛鳥,讓我明白“愛就是充實的生命,一如盛滿了酒的酒杯,”才發現,每個角落,都有愛,有美,還有平凡的感動。當煩惱來臨時,把它看得輕一點,淡一點,一切都好。何必要頑固地令自己沉淪在“苦”里頭呢風也沒動,幡也沒動,美也好,丑也罷,能活著本來就是一種幸福,何必庸人自擾?
當飛鳥觸摸我的心,我學會了愛。愛他人,更是幸福的延續。
我喜歡《飛鳥集》中的大樹,因為,“樵夫用斧頭向大樹乞求斧柄。大樹給了他。”我欣賞《飛鳥集》中的太陽,“太陽穿上樸素的光之衣,云朵卻披上了絢麗的衣服。”我贊美《飛鳥集》中的泥土,因為“泥土飽受人侮辱,卻以花朵為回報。”這一切一切都是愛,對他人的愛。它是那么地無私,卻又那么地真實。
功名,利祿,似乎在這塵世中占了越來越多的比重,難怪泰戈爾給我們帶來了這三百首清新的小詩,讓我們在擁擠不堪的日子里獲得一道曙光。正因為他的飛鳥,我敬佩大樹,歌頌太陽,認同泥土。人與人之間每多一份愛,心與心的距離就近了幾分。愛己。而推及愛人,讓世界充滿愛。我想,到我垂垂老去的某一天,我會自豪地說:“我曾經愛過了。”
當飛鳥輕敲我的心弦,我學會了愛。愛大千世界,那是幸福的最高點。
“我熱愛這個世界,才生活在這個世上。”博愛是一種心靈的寄托,有了這樣的精神支柱,“當你沒胃口時”,就不會抱怨食物。世界是可愛的,在我們失意時,請別抱怨,請學會寬容,試著用心去親吻我們的世界。
泰戈爾的愛就像海波一樣蕩漾開來,遍及全世界。“我的思想隨著這些閃亮的綠葉而閃耀著,我的心伴著陽光的撫摸而歡唱;我的生命因與萬物一同遨游在空間的`湛藍,時間的墨黑中而感到歡喜。”綠葉,陽光,生命的萬物,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美得無法言喻的世界;泰戈爾與飛鳥為我們提醒幸福,歌頌美,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愛生命,不愛世界?
生活的苦惱,沖不掉我對愛的追求;城市的喧鬧,淹不去我對愛的贊美。歲月的滄桑,或許會吞噬我的青春,但我心中的愛永不老。正如《飛鳥集》的結束語:“我相信你的愛。”
“天空沒有留下痕跡,但我已經飛過。”我也愿作一個這樣來無影,去無蹤的飛鳥,不求在這里帶來我的影響,只求用我的愛,留下我成長的氣息。
讀飛鳥集有感14
前些天去書店,我無意中看到角落里擺放著一本《泰戈爾詩選》,在手中翻了翻,不禁感嘆:這些雋永的文字洋溢著生命的智慧。
其實以前我所知道的泰戈爾,僅僅局限于“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飛過”這句名言,現在仔細的品讀著泰戈爾的其他文字,無處不散發著純凈而又富有內涵的氣息,讓人一同感悟生活的點點滴滴。泰戈爾時時刻刻都在表達著:我們都應該有意義的活著。
隨手擷來幾首小詩,“生活不是局限于人類追求自己的實際目標所進行的日常行動,而是顯示了人類參加到一種宇宙韻律中來,這種韻律以形形色色的方式證明其自身的存在。總會發生些情愿與不情愿、知道與不知道、清醒與迷誤的那種痛苦與幸福的事兒。但如果心里存在虔誠情感,那么在痛苦中也會得到安寧。否則,便只能在憤怒爭吵、妒嫉仇恨、嘮嘮叨叨中討活了。人生雖只有幾十春秋,但它決不是夢一般的幻滅,而是有著無窮可歌可頌的.深長意義的;附和真理,生命便會得到永生。”,凝神于這些文字,你會感受到泰戈爾擁有著一顆熾熱的心靈,而且他極強的洞察力賦予了生活以豐富而睿永的內涵,鋪陳開他所希冀的那種恬靜又不失“愛”的生活。
泰戈爾不僅對“生活”充滿愛,他對“青春和衰老”同樣富含深情。
其實,最令我深有感悟的,是泰戈爾對于“死亡”肅穆的態度。
比如我最喜歡的“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生和死都是美的所在,死亡是必然的死只是完成了生。再比如“出生屬于生命,死亡也屬于生命。落下腳是走路,抬起腳也是走路。”這句話就深深的體現出泰戈爾對生命、對死亡深刻的解讀。
《飛鳥集》中所談及到的人生哲理還有很多很多,關于時間“時間是變化之財富,時鐘亦步亦趨,卻只產生變化而不產生財富”關于母親“我是黑暗中的孩子。我從夜的床罩伸出雙手,母親”關于友情“我們不應該不惜任何代價地去保持友誼,從而使它受到玷污。如果為了那更偉大的愛,必須犧牲友誼,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不過如果能夠保持下去,那么,它就能真的達到完美的境界了。”
讀完泰戈爾的《飛鳥集》,我真的是感慨良多,字里行間滿是人生永恒的智慧,我相信它所有的讀者都會從中受到有益的熏陶,有益于人生的熏陶。
讀飛鳥集有感15
桌上擺著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淡褐色的封面上赫然印著“飛鳥集”,三兩只輕盈的飛鳥在云端自由翱翔。翻開扉頁,是作者的彩色照片:金色陽光彌漫的森林里,一位老者安詳的坐在一張高背椅上。老人穿著一件斜襟的黑色長袍,白發披肩,銀須飄飄,深邃的眼睛靜穆地凝視著遠方。一望而知,他就是我們仰慕已久的印度詩人泰戈爾。
印度自古就有“詩的王國”之稱,而泰戈爾的《飛鳥集》正是這個東方之國里的一朵奇葩。
《飛鳥集》由105段詩歌組成。每段詩歌都只有簡短的兩三句話,卻在冥冥中,悄悄為我們點亮了什么東西。而在這些集靈感與思索為一身的精悍短詩中,泰戈爾更向我們展示了他的多個身份——他時而是一個襁褓中的嬰孩,為母親的微笑而手舞足蹈;時而是一名四海為家的探險家,向著高山大海發出感嘆;時而是一位熱戀中的青年,因心愛的姑娘而謳歌愛情;時而是一位滿頭銀發的老朽,獨自在回憶中反思人生;但更多時他只是一個無名的過客,為世間萬物記錄下靈感閃動的瞬間,然后微笑著安靜離開。
詩歌字字珠璣,句句像甘露一樣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的詩集一如人人至愛的大自然一樣,煥發著神奇的魅力,處處充滿著對丑惡的嘲諷,對自然的渴望,對天真孩童的慈愛,對崇高母性的頌揚,對人類和平的神往.·····他歌唱早晨,歌唱希望,歌唱一切美好的事物,歌唱生長的力量·····他是一個天使,又是自然和人類的兒童。
看《飛鳥集》的第一感覺就是清新,既不是村上春樹那陽光中帶著憂傷彷徨的青春故事,也沒有雨果那種悲痛的.劇情,它仿佛是浩瀚宇宙中最最新鮮的空氣,讓我有一種想一口氣吞并、吸收它們的感覺。
我原來跟隨時尚,哼流行歌曲,買新穎文具,讀科幻小說,看動漫電影,我認為它們充滿趣味,但是,讀了《飛鳥集》,我不這么想了,我認為文學和時尚是反義詞,時尚在此岸,文學就在彼岸;時尚是波光,文學是河床;時尚嘩嘩地向前流,文學則靜靜地沉淀;時尚也許可以流傳的很廣,但文學可以流傳的更久遠。在另一方面,泰戈爾捕捉了大量關于自然界的靈感。他說天空的黃昏像一盞燈,說微風中的樹葉像思緒的斷片,說鳥兒的鳴唱是晨曦來自大地的回音;他將自然界的一切擬人化。他讓天空和大海對話,讓鳥兒和云對話,讓花兒和太陽對話……總之,在泰戈爾的詩里,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化的,萬物都有它們自己的生長與思考;而他只是為它們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而這,便也是《飛鳥集》名字的由來:“思想掠過我的心頭,仿佛群群野鴨飛過天空,我聽到了它們振翅高飛的聲音。”
時尚也許可以在瞬間讓你眼前一亮,文學卻可以在你掩卷閉目后悠然心動!
整部書像原野上五彩繽紛的野花,在早晨的太陽光下,紛紛探出頭來對你微笑,那顏色是那么燦爛,香味是那么芬芳。你可以做一只小蜜蜂,暢游在這片花的海洋,忙著吸引其中不盡的花蜜。每天去欣賞那么一兩首,你可以每天都會讀到不同的內容,每天都會獲得新的啟迪,而書中恰到好處的空白正是你思想的野馬自由馳騁的疆場。她像一只瑰麗斑斕的萬花筒,你從中看到濃縮凝練的自然,人生和社會。那“飛鳥”的歌聲,將不知不覺的把你帶到一個和平,寧靜,優美,神奇的地方。詩的語言恬淡明麗,清新雋永,許多話就像天籟的微語,空谷的低音,幽婉溫柔如抒情的小夜曲,這無疑為詩集平添一抹雅致的光彩。因為泰戈爾本人也是一個出色音樂家,其文字的呼喚力,滲透力,感召力,語言的音樂美,至今許多音樂家望塵莫及。小小的一本書卻像一幅奇妙的畫卷,展示了愛與美,生與死,宗教與人道等一系列人生與社會問題,充滿了最具東方色彩的比喻和哲理;更為重要的是,他所教給你的分辨善惡,識別美丑以及熱愛自然,享受生命的方法,將使你終生受益。
【讀飛鳥集有感】相關文章:
《飛鳥集》有感04-28
讀飛鳥集有感11-01
讀《飛鳥集》有感01-08
讀飛鳥集有感15篇11-01
讀飛鳥集有感(15篇)11-01
飛鳥集讀書心得12-30
《飛鳥集》讀書心得12-27
飛鳥集的讀書心得04-01
飛鳥集讀后感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