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通用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事跡都不陌生吧,事跡是為了表揚先進、弘揚正氣、推動工作,對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如實記載和反映的書面材料。那么相關的事跡到底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通用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1
XX,雙橋區站前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幼年時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全身70%的骨節變形。
2006年起,擔任站前社區殘疾人專職委員后,暗下決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轄區殘疾朋友們排憂解難。堅持定期走訪殘疾人家庭,了解殘疾人家庭的實際狀況。將殘疾人的困難反映給社區、反映給殘聯,讓更多的人來共同關心幫助殘疾人。專門制作了“愛心服務卡”,上面印有手機號碼,殘疾人只要有困難,隨叫隨到。近幾年,為社區殘疾人的就業問題跑上跑下拓寬門路,創造就業機會。共幫助殘疾人落實就業5名,為殘疾人和殘疾人家庭解除了后顧之憂。在工作之余,自學朗誦,多次參加比賽,獲得優異成績。身邊的`殘疾人朋友,在XX帶動下也慢慢地接觸朗誦,經常聚在一起互相切磋,共同進步。
XX說,要繼續承擔社會責任,做對社會有用的人,為殘疾人事業發光發熱。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2
XX,48歲,中共黨員。2000年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右腿落下了終生的殘疾。張海迪“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的'一句名言點醒了她。2003年她被選為下店子村婦代會主任,并被選為村黨支部組織委員,邁出了她人生中最靚麗的一步。工作中,她總是拿出100%誠心來完成各項工作,先后獲得“河北省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河北省巾幗示范村”“全省計劃生育基層群眾自治示范村居”“承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村”等省市級榮譽。
下店子村有各類殘疾人41名,其中60歲以上殘疾人14名,及時為他們辦理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為17名重度殘疾人辦理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對8戶符合條件的殘疾人申領雙灤區殘聯下發的每戶800元公共服務性補貼,為9名殘疾人辦理低保,并辦理了殘疾人生活補貼。在2019年第29個全國助殘日,她榮獲“河北省殘聯系統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受到省領導的親切接見。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3
XX,1982年出生在平泉一個小山村。幼小時被查出來雙側髖關節錯位。2002年,她考上了河北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2008年,她開辦愛妻愛子影像館。2010年,殘聯讓她參加了河北省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學習過程中,促使她萌生了一個決定,要辦一所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學校。2012年,她獲得清華大學殘疾人就業指導師證書,并多次獲得市殘疾人技術能手、市自強模范、平泉市優秀青年志愿者等稱號。
2019年7月,在平泉市殘聯領導幫助協調下,她著手創辦的殘疾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落成。這是承德市首家民辦自主為殘疾人搭建的就業創業平臺。殘疾人通過在孵化基地培訓,除向企業輸送外,能就業的,可直接在基地內就業;可以創業的`,孵化基地內部可以提供場地和部分創業設備。目前,該基地已與承德市各縣區多家愛心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幫扶共識,實現企業委托,定向培訓、輸送培訓合格人才入企業就業的固培模式。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4
XX,灤平縣花樓溝村人,僅僅初中畢業,身有殘疾,是中國攝影“金像獎”得主,并在聯合國攝影比賽中,奪得大賽二等獎,被稱為長城腳下的金牌攝影家。
“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上世紀80年代,他用一臺二手的海鷗相機,刻苦鉆研攝影藝術,30年來堅持不懈。作品越來越多,他成了拍長城專家。在中央電視臺的采訪中,老實巴交的XX,低著頭,小聲說:“我不懂構圖,看著舒服就按快門。”在XX看來,長城如熟識的老友,是慈愛的長者,看起來像一條盤踞東方的巨龍,更是因為深邃的文化積淀。
XX用鏡頭,將長城的`英姿記下,將自己對長城的愛戀記下,更將中華民族的精神記下。如今XX依然用鏡頭丈量著歷史的寬度,用鏡頭記錄著民族的脊梁。他說:“長城最了解我的心事,我會一直拍下去”。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5
XX,男,中專,42歲,23歲的那年病魔無情地奪去了他的視力。他在家里人耐心的`開導和妻子細心的呵護下,慢慢明白了作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首先要有對家庭的責任感。一次偶然的機會,家里叔叔帶著他尋求殘聯幫助,參加市殘聯盲人按摩培訓班。畢業后,先后在吉林省白城市及承德市從事按摩工作。2003年,在寬城殘聯的大力支持下,利用家里空閑的房間開起了盲人按摩店。開店期間,通過到北京、保定、石家莊等地的參觀學習,按摩技術更加精湛,按摩的人越來越多,在寬城小有名氣。先后被評為市級殘疾人專門協會委員、縣盲人協會主席;獲得省、市級優秀殘疾人榮譽證書;在2015年分別參加省、市技能比賽,分別獲得第三名、第一名。
他說,今天的成就是黨和政府的關愛才換來的,現在有能力幫助更多彷徨無助且身殘志堅的殘疾人,他將按摩技術傳授給16名殘疾人徒弟,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自立。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6
XX,是高新區上板城鎮老爺廟村一名肢體殘疾人,多年來經歷過許多困難、挫折、別人的鄙視與冷眼,但在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活出自己,讓別人看看。
40年前,XX因中風沒錢醫治,導致左側身體終身殘疾。面對命運的不公,他念完小學便輟學了。生活的波折雖然帶給苦難,但并不能摧毀他的意志。他通過自學養殖家兔,有了養家糊口的能力,并在養兔的8年間獲得了《河北日報》與張家口農專舉辦的養兔函授班結業證書。他萌生了辦牛場的想法,10年間,起早貪黑、付出了超越正常人幾百倍的努力,最終學到了養牛的技術。自立的他,用僅有的資金置辦了商店及乒乓球之家,供村民們健身、娛樂和平時閑暇時練習書法,在為村民們提供鍛煉休閑場地的.同時獲得了幫助別人的快樂。他更是一個熱愛運動,喜歡鍛煉的健身達人,2018年8月參加了市乒乓球選拔賽,帶著傷痛參加了河北省第九屆殘運會,并取得了理想的成績。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7
XX,女,45歲,出生于豐寧一個小山村。健康陽光的她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在她10歲的一天,一場車禍奪取了她的右手。身體上的殘缺并沒有讓她向命運低頭,她憑借頑強的毅力,勇敢的向命運挑戰。2009年夏天長到豐寧殘聯工作,學會單手電腦打字,單手硬筆字,還掌握了為殘疾人服務的政策和知識。
“人身體上的殘疾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心靈上的殘疾”,這是從事多年基層殘疾人工作的XX,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她常用這句話激勵身邊的殘疾人,也用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詮釋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她說,跑步讓她更加的健康自信,不斷的突破自我。她先后多次參加國家、省殘運會,多次爭金奪銀。特別在2018年第九屆省殘運會上,年近45歲的她奪得“兩金一銀”的'好成績。決勝千里需要韌性,人生的輝煌需要堅持,她用自己樂觀與永不服輸的斗志譜寫了一首生命的贊歌,展現了新時代最美殘疾人的形象。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8
1993年12月,XX出生在承德縣倉子鄉馬家營村,一周歲后,患有先天侏儒癥,屬于肢體類殘疾。她身殘志堅,不向命運屈服,自幼就勤勞刻苦。初中畢業后,她不但能幫父母干農活,還堅持鍛煉肢體力量。
2013年她經市殘聯推薦為省殘疾人運動隊運動員。2014年,她參加全國殘疾人田徑錦標賽,獲F40級女子鐵餅、鉛球第1名,獲“體育道德風尚獎”。2015年,參加田徑世錦賽獲F40級鉛球第4名,同年獲全國第九屆殘運會F40級鉛球第1名之后入選國家隊。2016年,在第十五屆夏季殘奧會F40級女子鉛球決賽中獲第四名。2018年,奪得第三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F40級女子鉛球、鐵餅兩枚金牌。2019年第十次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獲女子F40級鉛球項目冠軍。
XX憑著勇往直前的.力量,奮勇拼搏的精神,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心和勇氣,不懈堅持和努力,為家鄉爭光的同時,也為自己開拓了一條嶄新的人生之路。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相關文章:
做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02-01
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02-28
優秀殘疾人工作先進事跡12-23
殘疾人的先進事跡12-30
殘疾人先進事跡12-26
殘疾人工作者先進事跡12-21
殘疾人創業先進事跡12-24
殘疾人創業先進事跡12篇12-24
殘疾人主要先進事跡(精選15篇)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