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難忘的一課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1
讀了《難忘的一課后》,“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我心中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記。也就是這樣一句簡單的話,感動了我和一位作家。
故事發生在抗戰勝利以后,一位作家偶然經過一所臺灣鄉村小學看到有一位年輕的老師吃力地把“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然后用不太熟練的國語嚴肅認真地教著學生們。他們讀的每一個字,每一個發音,都表現了他們真摯火熱的內心。
這篇課文使我想到了發生在吉鴻昌身上的一件事。 1931年9月21日 ,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野,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時,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不知道中國。陪同的人對吉鴻昌說:“你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非常憤怒,為了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愛中國,并不是光在嘴上說,自己也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抗日不說,像吉鴻昌那樣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可以、也都能做到的.!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吉鴻昌和《難忘的一課》給我上了難忘的一課.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2
讀了【難忘的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同學們和作者一樣都深愛著自己的母親——中國。
這節課,是最難忘的。因為這節課讓我無比感動。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宏偉響亮的聲音,說出來多少中華兒女的心聲。是千千萬萬漂泊在異國的游子的聲音啊!戰爭時期,臺灣被分割給英國侵略者。鄭成功。鄧小平等諸位偉人后又收復臺灣。1945年臺灣光復后,從一所鄉村小學傳出了郎朗讀書聲。那是一位青年教師,用不太熟練的閩南語,一遍又一遍認真地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此時我感到那些同學們無比的深愛著自己的國家。
這篇課文使我想想到曾經發動五四愛國運動的蔡元培。在1919年五月四日,北京爆發了五四運動,上街*以愛國名義火燒了交通委員汝霖位于找家樓的私宅,痛打駐日公使章宗祥,并且付出了當場被捕32人的.代價。五四運動的發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寫了中國社會的歷史路徑,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在其中發揮了即不可替代有相對節制的關鍵性的作用。
你是中國的脊梁,中國的太陽。有你,我們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我為是中國人而感的驕傲,而感自豪!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難忘的一課》,讓我感受到了臺灣人民的愛國之情。那句簡單的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尤引起我的共鳴,讓我不禁敬佩起臺灣人民。
《難忘的一刻》一文敘述了在抗日戰爭勝利后,作者在臺灣的一所學校里,跟著師生一起學習了一句國語:“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后來老師帶著作者來到他們的小禮堂,看到墻上掛著的都是中國自己的偉人像,不禁激動起來,重復著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讀完這篇文章,我有所感悟:我們要熱愛祖國多為祖國做貢獻,使國家富裕起來,不再受其他國家的人侵略!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臺灣人民那么熱愛祖國我們怎么能落后呢?
在臺灣“光復”之前,臺灣一直與祖國分離,被日本侵占統治了整整五十年!在這五十年內,日本人采取軍事占領,經濟掠奪,奴化教育等種種手段奴役臺灣人民。直到公元1661年3月鄭成功率兵來到臺灣,經過了八個月的戰斗,才擊敗了荷蘭侵略者。鄭成功的.愛國精神一直備受海峽兩岸人民的稱頌。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簡簡單單的話,不僅是臺灣同胞的心聲,更是中國人民的心聲。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4
最近,我學習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后,感到非常激動,心久久不能平靜。
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后,作者在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年輕的臺灣教師認真地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漢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了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
臺灣“光復”不久,臺灣教師為了讓孩子們認識祖國漢字,認真地一遍又一遍地教孩子們;而且還在禮堂里看到中國歷代偉人像,這使我感受到了臺灣人民對祖國的濃厚情誼,對民族的強烈精神,這一顆顆火熱而真摯的心也使我融入到了他們那種認真學習的氣氛中。
這篇課文讓我想起了我們學習時的情況:生活在鄉村里的孩子們上課時認真地聽講,而我們上課時卻東張西望、開小差、搞小動作,不僅使其它同學聽不了課,還影響老師講課。鄉村里的孩子們在讀書時,是認真而高聲地朗讀,而我們卻無精打彩地朗讀書。在鄉村里的孩子們只有簡陋的小教室,而我們卻在一間明亮、寬敞的教室里學習,而且我們的老師還利用電腦,使我們能加強對課文的了解。同樣是學習,雖然我們擁有更好的教材,但為什么鄉村里的孩子們卻對學習怎么認真、積極呢?難道我們不能像他們一樣嗎?不是,只要同學們對學習有一種新看法,認為它是一樣能使我們快樂、富有情感的事物,那我們也會像鄉村里的.孩子們一樣,和學習結為好朋友。
課文中的臺灣教師和孩子們的那種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和強烈的民族精神使我非常感動,更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是他們那種學習精神。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5
學習了《難忘的一課》,它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這篇課文講得是作者在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臺灣教師教孩子們學習漢語,漢字的情景。
課文中”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表達了臺灣教師以及孩子們濃厚的愛國情意。當我讀到”我們上的都是日本人辦的學校,講國語是不準許的“的時候,我能想象出當時的景象:學校里,都是日本人老師和只說日語不說國語的.中國教師。這更能表達出當時日本人的可惡。
在寫”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人“時,我覺得一點也不吃力,可臺灣教師為什么吃力呢?
這位臺灣教師和孩子們學國語寫漢字,都很嚴肅,認真,一絲不茍,這表現出臺灣教師和孩子們對祖國的尊敬。
最后,臺灣教師讓作者去他們的小禮堂。這里全是我們的中國的偉人像,在原來,全是日本人。沒人敢掛中國偉人像。現在,日本人侵略者被打跑了,我們可以光明正大的掛上中國偉人像。這足以說明中國不再是弱小的,中國自強了!
臺灣和大陸是一家,雖然被大海相隔,但心是連在一起的。他們是炎黃子孫,也是龍的傳人!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6
我們總能從書中懂得一些知識和道理,而讀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后我為臺灣師生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臺灣是我國的寶島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因為他的地大物博、因為它的歷史悠久。它占地約三十六平方公里,可是特保守,曾經因為清政府的無能,被他國侵占,而就在臺灣回歸祖國的懷抱時,一所小學的'師生認真學習祖國文字,實在令人感動。為什么這座寶島會被他人侵占,是因為別人太強大嗎?并不是,而是因為我們太弱小,太無能。當時多少祖國的同胞被慘忍殺害,政府呢?在與敵軍拼命斗爭嗎?不,他們正躲在房子里準備讓出臺灣,讓出我們用鮮血和汗水打出的大好河山。我們要想不再被欺負,就得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同學們你們明白了嗎。
我喜歡那個小小的禮堂,因為里面充滿了對祖國濃濃的情意,我喜歡那些孩子,因為他們天真無瑕,我喜歡那個老師,因為他是中國人。
因為師生們的認真,因為他們對祖國的熱愛,所以我為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最后我衷心祝福我們美麗的臺灣,望祖國越來強大,越來越富強。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7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我被臺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所感動。
課文主要寫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我“在臺灣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了一位年輕的教師,認真的教孩子們學習祖國的文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雖然老師寫的很吃力,讀的也不大熟練,但是”我“能深刻體會到老師是用”心“在”寫“,用”心“在”讀“,”我“也被老師的真情所感動,也跟著他們一起朗讀,下課時老師有好的對”我“說:”他的國語講得不好是因為日本人統治不許講國語,并且領“我”參觀了掛著歷代偉人圖像的'禮堂,聽著看著我的眼睛不覺濕潤了。“
這就是中國兒女摯愛祖國的一片深情,雖然日本統治了整整50年,但他們無時無刻也沒有忘記:”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最簡單的話語,卻表達了他們最真摯的感情。的確臺灣是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峽兩岸的同胞永遠骨肉相連。多希望祖國統一的那一天早日到來,讓我們共同高聲吟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現在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強盛做出貢獻。
學完這篇課文聯想到自己的所做所為我感到慚愧,我由臺灣教師認真教學的態度和同學努力學習的精神想到自己平時寫作業和做題,總是寫的龍飛鳳舞,記得有一次寫作業時有同學找我玩,我想草草寫完就行了,反正我也寫了。我決定從此以后以臺灣教師為榜樣,認真寫每一個字,每一道題。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8
讀過《難忘的一課》后,我感到無比高興,欣喜若狂!
我為什么這么高興呢?那是因為我看到了臺灣,這個剛剛回到母親懷抱的孩子,就這么認真,這么細心地來學習母親這個國家變化多端的文字,雖然不是滾瓜爛熟,脫口而出的,但從他們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中,可以看出那認真、細心的痕跡。這是我不由自主地說出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是我發自內心的呼吁!
在他們的小禮堂中,掛外國的偉人頭像,而是掛著中國偉人的頭像。看到了這些一句話不禁從我的嘴里溜出:”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可以想象,臺灣這個弱小的孩子,自幼就失去了生活中無法缺少的愛,那就是母愛!自由失去了關懷,失去了保護,也失去了無微不至的母愛,獨一無二的母愛!在他的'生活中,卻沒有這種不可取代的愛來保護他,那該多么的痛苦,多么地傷心,多么令人無法承受啊!
可是,從臺灣的臉上卻看不出痛苦,看不出傷心,看不出讓他無法承受的表情,更看不出對母親的抱怨,看出的只是那對母親的感謝與那燦爛的笑容!臺灣,做為一個孩子,他是多么的偉大啊!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此時此刻,還有那句話比這句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的心情呢!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我永遠不會忘記!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9
“我的國語講得不好,是初學的。你知道,在日本統治時期,我們上的都是日本人辦的學校,講國語是不準許的。”
這是課文中年輕的臺灣老師所說的話。日本人不許中國人講中國話,企圖讓我們忘記自己的`祖國,這種行為是可恥的!讀到這兒,我仿佛看見了當年英法聯軍的影子。他們這種侵略的勾當是可恨的!可是,當甲午大海戰時,我們的軍隊哪兒去了?當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時,我們的軍隊哪兒去了?當日本人趾高氣揚地走進臺灣島時,我們的軍隊哪兒去了?北洋水師的軍餉呢?大炮呢?魚雷呢?鐵甲艦呢?一個泱泱大國,為什么會給一個小島國割地賠款?這一切,我們無從得知。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永樂大典吧。這本由明朝第一才子解縉主編,20xx人歷時三年,集合了數學、科學、歷史、軍事、幾何、建筑等幾十項的大百科全書,古人的思想精華,中國的無價之寶,竟被八國聯軍當作睡覺時的枕頭,上馬時的墊腳石,墊槍炮的石頭!如果這是他們自己的國寶,他們還會這樣做吧?就這樣,《永樂大典》又損失了307冊。
梁啟超曾經說過:“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知則國智,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是啊,少年乃國之棟梁,乃國之根本。作為新一代少年兒童,我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祖國之復興而讀書!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10
讀了《難忘的一課》這篇文章里那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讓我的心震動不小。
“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是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后,出現在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教師的黑板上的一句話。一位年輕老師十分認真也很吃力地把這句話寫在黑板上。老師用不太流利的中國語認真地教著學生們讀。他們讀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的、真摯的心。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不僅僅是一句話,它隱含的是多么強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愛國情意啊!如果說海洋是最深厚的.,那他們對祖國的情意比海洋更深厚。如果說海浪是最強烈,那他們的民族精神比海洋更強烈;不管是再長的海峽,再大的風浪,也無法阻隔他們的愛國情意。“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平凡的話語,雖然不是詩篇但勝似詩篇,還有什么話比這句更足以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呢?
不管是臺灣的師生,還是任何愛國人士。他們都有一顆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就算他們沒有說出自己是多么愛國,但我相信他們心中一定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11
文中老師和孩子們把“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讀的那么富有感情,好像每個字,每個音,都發自他們火熱而真摯的心。在禮堂里原本畫在墻上的日本人,被換成了中國自己的偉人。有孔子,諸葛亮,有鄭成功,還有孫中山。這是多么濃厚的愛國情意啊!曾經被日本人統治的時期,中國人只能說日語,不許說中國語言,讓中國人成為日本人,忘記他們的祖國!
每個人都期待著臺灣的'“光復”,到了這一天后,從學校里傳來的朗朗讀書聲,雖然他們的國語不太好,可是卻很有感情,這何嘗不讓我感動呢?墻上一張張畫相,.中國偉人的畫像,就像是老師和同學們的愛國精神。中國在戰爭時期沒有好好保護國家,讓中國受到欺凌,讓中國人上日本學校,不許中國人說國語,只許說日語,讓中國人忘記中國,成為日本人!從前,從學校里傳來的是中國人學日語的聲音,臺灣“光復”后,從學校里傳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中國人沒有忘記中國,還深深愛著祖國。讓我們深深記住這殘酷的戰爭吧!
其實,以前臺灣是中國的,是我們缺一不可的土地,現在,它依然是我們中國的土地,永遠不變!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12
《圓明園的毀滅》使我深了對侵略者強盜般行徑的痛恨;《狼牙山五壯士》使我感受到了五位壯士的“壯”和他們的犧牲精神;《最后的.一分鐘》讓我感受到了香港回歸祖國時,中國人民無比的自豪。
而《難忘的一課》也是讓我最最難忘的,“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也深深刻在了我的腦子里!
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以后,作者在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位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文字的情景,和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表達了臺灣人民一顆濃濃的“愛國心”。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在課文中出現了三次。第一次是在作者來到一所鄉村小學,看到一名臺灣教師正吃力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雖然寫得不怎么好,但他寫得很認真,每一筆,每一畫,都包含著他對祖國的熱愛。而孩子們也顯得那么嚴肅認真,井然是個小大人似的;第二次是在作者被這動人的情景感染了,來到教室后排的座位上,和孩子們一起跟著教師一起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他們是那樣發自內心地去有感情地去讀,熱愛并發出一種自豪;第三次是在參觀他們的小禮堂時,作者激動地重復著教師教孩子們的那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我為我們的中國而驕傲、自豪!“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還有什么別的話比這句最簡單的話更能表達我此時的全部感情呢?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13
學了《難忘的一課》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課文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后,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我”在臺灣的一所鄉村小學,見到一個年輕的臺灣教師認真教孩子們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
文中“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讓我備受震撼和感動,因為這句話飽含著臺灣人民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濃厚的愛國情意,讀著這句話,我的'心和作者的心和臺灣人民的心緊緊的連在了一起。
讀著這篇課文,我又想起了老師曾經給我們讀過的都德的《最后一課》。小弗朗士不愛學習,每次上學總是遲到,普法戰爭后,法國戰敗,被迫學習德語,小弗朗士再一次來到學校,他走進教室,看到同學們和一些鄉親們都站在教室里,韓麥爾先生身著禮服,神情嚴肅地給同學們上最后一節法文課,小弗朗士這才感到后悔,后悔自己以前上學總是遲到,后悔自己以前不好好學習,后悔自己以前不好好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想到這兒,我的眼角不由得模糊了……
同學們,想想光復后的臺灣同胞們第一次吃力地學習祖國語言的情形以及小弗朗士上最后一節法語課時的后悔,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祖國的語言文字呢?為使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昌盛,興旺發達,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14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蘊含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讓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自豪之情不由得涌上心頭。
《難忘的一課》講述了,在高雄,一個臺灣教師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艱難地重復著同樣一句話“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當時路過學校的作者被深深地吸引。他走進教室,和大家一起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最后他還在學校的禮堂里看到了很多描繪中國歷代愛國偉人事跡的畫作。他被臺灣人的愛國情結深深地感動了。
臺灣本是美麗的地方,有著“魚米之鄉蝴蝶王國”的稱號。日本人曾經強行搶占了臺灣,奴役臺灣人民,讓臺灣人民必須說日本話,不允許說中國話。有一個叫松花江的小姑娘就為了能說自己的中國話,付出了寶貴的生命。現在日本人被趕跑了,但臺灣人們心頭的'那道傷疤永遠無法抹平。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太簡單太樸實,但沒有其他的話能夠代替其中包含的深厚的中國情結。這句話,雷鋒說過,詹天佑說過,最后都化作一腔熱情灑在中國母親的懷抱。我們應該追隨前人的足跡,把“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的中國情結發揚光大,讓偉大的中國長盛不衰。
難忘的一課讀后感15
星期天,我在家看了一篇課文,名字叫《難忘的一課》。
這篇課文講的是 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日本人被從臺灣趕了出去,在臺灣一家航業公司上班的作者在一所鄉村小學的所見所聞。他看見一位年輕的`臺灣教師正在教孩子們學習祖國的文字。老師用粉筆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他寫得很認真,但是很吃力。作者被這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懷著崇高的敬意悄悄地走進教室,坐在最后一排,跟著學生們一遍又一遍地大聲朗讀:“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看到這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同時,我也很疑惑:為什么臺灣會被日本占領?為什么這位年輕的教師不會說國語呢?原來是因為,在 895年,清政府腐敗無能,導致甲午戰爭慘敗,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把臺灣割讓給了日本。
在那期間,臺灣人民受盡了苦難。臺灣人被迫上日本人辦的學校,講國語是不準許的。日本人將臺灣作為自己的糧食供給基地,在臺灣的日本人獲得一份配食,臺灣人只能獲得一半,而皇民化的臺灣人可以得到日本人和臺灣人的一半。而且,臺灣人不論有多高的學歷都不能當大官。這樣的日子臺灣人民過了整整50年, 945年臺灣光復了,臺灣人終于可以學習祖國的文字了,所以他們都很激動。
我希望中國可以變得更加強大。只有國民強大國家才會強,所以我們要從小事做起,盡自己的一份力,為祖國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