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時間:2024-01-11 09:47:56 帥帥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精選10篇)

  為了了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項的調查,并根據掌握到的材料,形成調查報告。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精選10篇)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1

  一、調查目的:

  雖然“減負”呼聲喊了很多年,但小學生的學習負擔依然沉重。根據教育部規定,小學1—3年級學生每天作業量應在30分鐘之內完成,4—6年級在60分鐘內完成。調查發現,無論是平日還是周末,小學生在寫作業時間上嚴重超標。這可能是因為近幾年隨著就業壓力、升學壓力的不斷提高,農村少年兒童的學業壓力變得越來越重。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強烈愿望,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農村小學小學生的家庭作業有了哪些改進,還存在著哪些問題?學生對語文家庭作業又有哪些新的意見和建議呢?為了解上述情況,我對我市中興小學學生的家庭作業進行了調查。

  二、理論依據:

  1、多元智力理論。加德納認為,智力是多元的,不是單一能力,而是一組能力,包括語言智力、數理智力。

  2、元認知理論。以培養對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為目的的家庭作業能夠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對認知活動的自我管理、調節和監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啟示是:有些家庭作業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有些家庭作業則可以考慮家長的參與和同學的合作,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融洽的人際關系。

  3、新課標關于作業的新理念。新課程的作業已不再完全是課堂教學的附屬,而更是重建與提升課程意義及人生意義的重要內容。作業已成為學生成長的履歷,激發著學生成長的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每一次作業都成為學生成長的生長點。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也就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讓學生在作業過程中體驗幸福和快樂、苦惱和辛勞。

  三、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是張家港市中興小學六年級4班的學生,共51名。本次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和個別談話法相結合的方法,為了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我們采用無記名答卷的方法。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設計了6道試題,包括學生基本情況,家庭作業情況,學生對家庭作業的評價等。

  四、調查過程:

  我們對張家港市中興小學六(4)班的51名學生做調查。一是從學生對作業的價值認識和是否能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

  二是從老師怎樣布置作業,學生是否明白?是否做到因材施教;三是從作業的難度和數量上去調查。

  本次問卷調查由我直接向受調查學生發放及回收調查表,其他教師沒有參與調查的任何工作。本次共發放調查表51張,回收51張,其中50張有效。我們對試卷中的各個問題逐項按人次作了統計,結果作為本調查報告的依據。

  五、結果分析:

  1、六年級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及價值的主觀性認識

  表一:你對作業的看法

  有15張問卷認為它不值得去做,22張問卷認為它值得去做,13張認為無所謂。38張認為不能激發興趣,只有12張認為能激發興趣。至于做作業的原因有只有12張認為不清楚,調查后單獨談話時大部分認為原因是教師就是要布置作業,而學生就是要做作業。

  表二:老師布置作業的清晰度及布置的方法

  從調查表中分析,六年級同學認為作業很清晰。調查后單獨談話時的得知,較少的作業寫在黑板上,較多的作業可以用復寫的方法。并且在黑板上專門留出一個固定位置,將每天的作業寫在上面。

  90%的同學認為:作業是教師統一安排的,和同學的個人能力、興趣和個性特點基本沒有關系。另外10%認為有時教師能夠給不同的同學布置不同的作業。

  表三:作業的數量和難度情況

  85%的同學認為數量和難度比較恰當。但同時也反映出關于科任課作業的問題,有時科任課作業比我們的語文數學作業還要多,要是這些作業教師都能讓我們在課堂上完成就好了。

  表四:作業的期望時間和實際時間

  對于“你希望每天用多長時間完成作業”,希望每天在半小時以內完成家庭作業的占24%,一小時以內的占58%,一個半小時以內的占14%,兩小時以內的只占4%;從被調查者期望的時間來看,相當一部分學生的愿望已經超過了國家規定的標準。但是,學生們實際的作業時間要遠遠超過期望時間。

  從調查情況看,小學生家庭作業在形式上問題較多。主要表現為家庭作業形式單調,內容機械,應試色彩濃。具體表現為:

  1.語文家庭作業現成內容多,實際編寫少。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重點段落,課后的練習作業,以及教輔資料上的題目,構成了小學生語文家庭作業的主要內容。教師很少根據本班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編擬一些適合學生完成的家庭作業。在接受調查的班級中,只有三次作業屬于教師自編,占作業總次數的3.3%。

  2.數學家庭作業知識鞏固多,應用實踐少。教師布置家庭作業時大多著眼于鞏固學過的知識,因此,要求學生做大量計算題,一例題同類型的習題要反復練習,甚至讓學生大量完成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而要求學生將學過的知識應用于社會生活,發展學生的個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則相對較少。

  3.家庭作業書面作業多,口頭作業少。教師習慣于讓學生書面完成家庭作業。因為這種作業便于教師家長了解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也易于家長配合教師的教學,在人們的眼光中,口頭作業其實算不得作業,因此,要求學生完成的也就少了。

  4.家庭作業統一任務多,自主選擇少。調查表明,學生在一個學期中只有兩次作業是教師分層布置的,學生有一定的選擇,其余的家庭作業布置都是一刀切。

  5.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與學生喜愛的作業不完全相同。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考慮較多的是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成績,因而總是根據試卷上的題型布置學生的家庭作業,作業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少,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不高。據統計,抄寫、作文(日記)、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預習新課、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名列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的前幾位。

  可見,小學生家庭作業形式單調,內容機械,應用實踐少。大部分的作業多為機械計算或抄寫題,學生真正的興趣可能會因為枯燥乏味的計算或抄寫而逐漸喪失。學生渴求嘗試形式新穎有新鮮感,探索性、開放性、與實踐密切聯系類的創新題題目;興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作業完成的質量,對感興趣的學科不僅認真做而且有時間自找題做,對討厭的學科不認真做甚至不做;當遇到難題心情緊張、害怕,表明學生的自尊心非常強,唯恐受到教師和家長的批評。

  長期以來,傳統作業是“教”的強化。在應試教育的教學實踐中,教學論被異化為只有教而無學的“教論”,基于“教論”的作業逐漸轉向了教師“教的補充”、“教的強化”。在應試教育下,作業演變為“教的補充”、“教的強化”,自然也就成了學生的沉重負擔,無助于學生的真正成長,失去了作業應有的教育意義。

  六、相應對策

  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從根本上說是落后的教育體制、陳舊的教育質量觀、狹隘的人才觀造成的。因此,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首先必須端正辦學思想,嚴格貫徹執行教育計劃,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小學家庭作業突破應試教育的框架,走出“課內損失課外補”的圈子。布置家庭作業應注意以下幾點。

  (1)作業必須清楚而且具體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做什么,那么他就不會去做任何事!作業的功能就是使每個學生任務明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作業必須清楚而具體。最好是以書面的形式發給學生。較少的作業可以寫在黑板上。在黑板上專門留出一個固定位置,將每天的作業寫在上面。較多的作業可以用復印的方法,書面形式的作業既可以減少學生對作業的遺忘,還可以減少學生對作業的誤解――這里既有教師的責任,又有學生的責任。

  (2)確信學生知道怎樣去完成作業。

  作為教師,無論你采用什么方法,都應該確信每個學生都準確地知道怎樣來做作業。就某個問題來說吧,你應該確信學生理解這個問題,確信這個問題是他們能處理的,確信他們知道怎樣解決它。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2

  一、調查背景

  在當前加強規范辦學行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從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認識“作業”的內涵,改變傳統的作業觀,樹立“大作業”概念,將實踐性、探究性作業納入作業改革的范疇和視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對課程改革的目標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改變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風,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當前,我縣各小學校的作業布置也存在一些普遍的弊端,主要表現是缺乏針對性。教師從不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年齡布置作業,對學生學習的基礎、能力與需求缺乏基本的分析與把握,隨意布置大量整齊劃一的鞏固性作業。作業成了學生一項艱苦的勞作,成了學生沉重的負擔,使得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二、調查目的

  了解小學生課業負擔的現狀,分析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原因,真正達到“低負高質”的作業設計,為學校科學地制定和落實“減負增效”措施提供依據。家庭作業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輔助手段,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是必要的,但作業多帶來的是什么呢?是負擔!過多的作業使學生預習不充分,上課沒精力,研究缺乏興趣,久而久之,作業也沒有辦法完成,學習成了惡性循環:白天有聽不明白的課,課余有做不完的作業!于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煎熬中流失。長此下去,對學生身心健康不利,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減輕作業負擔,也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取消作業,事實上合理、適量的作業不僅應該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現在大多數學生對家庭作業怨聲載道,要求減負,減少家庭作業,而老師似乎不大贊成;同樣的作業量卻育出了成績不同的學生。究竟家庭作業宜多宜少,應布置什么水平的家庭作業,值得探討。因此,教研室對此問題展開了調查研究。

  三、調查對象

  平定縣實驗小學和第二實驗小學3—6年級的480名學生,84名教師和分管教學的中層領導。

  四、調查方式

  本次調查采用了問卷調查和座談相結合的方法,為了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我們采用無記名答卷方法。

  五、調查內容

  學生作業情況、教師的作業設計情況和學校減負的措施。

  六、調查結果分析

  (一)各類數據匯總:

  1.學生的課業負擔情況:

  調查中發現,學生喜歡做作業的人數415人,百分比是86.5%;不喜歡作業的18人,百分比是3.8%;無所謂的47人,百分比是9.8%。從布置作業量來看:很多的有35人,百分比是7.3%;適量的是353人,百分比是73.5%;很少的是92人,百分比是19.2%。

  數據顯示86.5%的學生還是比較認同寫作業的,并且有73.5%的學生認為作業還比較適中,這平定教研20xx年第1期37部分學生多半是成績良好的學生,作業對他來說不是負擔;不喜歡寫作業的比例很小,作業很多的也屬于少數,這類學生一般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學生的課業完成情況:

  完成作業用30分鐘以內的263人,百分比是54.8%;30—60分鐘的有143人,百分比是29.8%;60分鐘以上的是74人,百分比是15.4%。按時上交作業的有416人,百分比是86.7%;基本可以按時上交的有61人,百分比是12.7%;經常不交的有3人,百分比是0.63%。不能按時上交的原因:太多沒有時間做的有54人,百分比是11.3%;不會做的有257人,百分比是53.5%;不想做的有13人,百分比是2.71%;動作慢,注意力不集中的有156人,百分比是32.5%。

  從調查數據分析:54.8%的學生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做起作業,這部分學生成績比較優秀,動手能力強;而還有15.4%的學生在一小時以上完成作業,原因基本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業有困難,還有動手慢的。

  3.教師的作業設計情況:

  有層次性的有120人,百分比是25%;偶然有的是297人,百分比是61.9%;沒有層次性的有63人,百分比是13.1%。作業有開放、層次、階梯性的有207人,百分比是43.1%;介于兩者之間的是99人,百分比是20.6%;重復性抄寫的有144人,百分比是30%。比較隨意,沒有目的性的是30人,百分比是6.3%。

  從以上數據分析:不同學生對教學的接受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有必要在鞏固知識時,能有所區別。但是只有25%的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考慮到作業分層的重要性,比較好的就是43.1%作業還注重開放性和階梯性;還有6.3%的教師布置的作業較隨意。

  (二)學校減負措施:

  1.嚴格執行減負規定,教導處、班主任對各學科作業進行協調;

  2.作業管理,一月一檢查;

  3.從教師的自身素質挖掘,提高課堂效率;

  4.典型題型要重點練習,應盡量避免機械性、重復性;

  5.同教研組教師之間多研究,盡量精講多練;有目的性地選擇作業,訓練針對性要強。

  (三)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重的原因:

  1.家長方面的原因:家長素質層次不齊,對子女的輔導跟蹤不到位;還有些家長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家長的愿望與要求相矛盾。

  2.教師方面的原因:教師工作負擔重,班容量大,作業分層設計難度大,很難推進分類進行。

  3.當前作業評價現狀:作業評價是教師單向的評價比較多,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小組討論評價、家長評價等多元多向的評價方式基本運用的較少。

  七、建議與對策

  (一)更新觀念,突出時代性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優化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作業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學習的目的,更不是教學的目的。和預習、聽課一樣,讓學生做一定量的作業,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技能,發展他們的潛能。那么作業正確的位置是:沒有作業不可,但過分強調作業的功能也不可。

  (二)注重形式,突出多樣性

  教科書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將要獲得的大量知識和能力來自書外、課外。新課程倡導學生必須參與綜合性學習,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我們的作業必須要跳出書本,走向開放。譬如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活動。

  在作業內容上,要求過于簡單的,學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類作業切忌重復,并要加強布置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作業,避免布置單一枯燥的作業,注意作業的綜合化,注意作業的啟發性和思考性。小學生家庭作業要講究形式多樣化,既要有基礎知識練習,也要有延伸發展練習;要聽、說、讀、寫并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因材施教,突出層次性

  學生由于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掌握知識的快慢也就不一樣。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老師要精心選擇有利于加深對課堂所學內容理解的作業,如在布置預習新課的作業時,教師根據新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定量的概要題、細微題及基礎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帶著任務主動自學課文,探索方法,嘗試生疑,在此基礎上自行獨立判斷自己量化項目的'掌握情況。

  每個班的學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學習習慣、生活環境的限制,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盡量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每一類孩子都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

  (四)重視實踐,突出科學性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創新品質,培養創新人才,其根基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能實際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思維,動口表達交流,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以及自己具有的教學活動經驗,設計一些學生主動探究、實驗、思考與合作為主的探究性作業,使學生在完成作業中成為一個問題的探索者,這樣的作業效果以一頂十。

  提高家庭作業效率,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在如何提高小學生家庭作業效率的過程中,關鍵在教師,主體是學生,配合靠家長。

  八、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

  (一)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應達成一致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重視學生是否樂意接受并愉快完成。家長應在物質、精神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社會上學到的知識比從課本中學到的,在今日和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更為適用。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我也希望老師們能多留些課余時間供學生支配,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使學生在豐富的信息時代學到更多的知識,以補充課內知識的不足,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二)家庭作業應注重“少而精”

  家庭作業重在質量,而不在數量。家庭作業適當的難度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去鉆研;而過于簡單的題目,學生一眼就看出答案,這樣就減少了思維過程,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的思維遲鈍,不愛動腦思考。而且一般難題都不同程度地集合了各種題型的精華,常做可鍛煉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日益敏捷,做普通的題目時也會得心應手。在布置作業選題時應注重“少而精”,并適當加深題目難度,盡量豐富作業形式,寓教于樂。

  (三)教師間要搞好協調關系

  教師要分散作業的數量,不能過多或過少,這樣極容易傷害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造成不良效果。不搞題海戰術,而是將一些典型的題目抽出,讓學生體會其精要之處,刪除那些重復多遍的同類型題目,同時適當提高題目難度,以達到保質保量的效果。

  總之,“教者有心,學者得益”,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它的優化設計,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讓學生深深懂得,作業架設了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和培養能力間的橋梁。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3

  做作業是反應同學們的學習情況,還是提高同學的成績的關鍵,然而,我們班的許多同學卻不把做作業放在眼里,各組的未完成作業登記本上的名字一大串,再這樣下去,班里的同學的成績肯定會退步的。我們要及時解決這個問題,讓同學重視做作業,為了能夠準確的對癥下藥,我特地制作了一份調查報告,深入了解同學的做作業情況。

  調查問題有:

  1.你做作業的態度是?

  2.你要多久才能完成作業?

  3.你能準時交作業嗎?

  4.你認為哪科作業最多?

  經過訪問,我對訪問結果進行了細密的統計,結果顯示:為了不受老師批評而完成功課的同學占60%,這些同學當中大部分在一個小時之內可玩成功課,而且字跡馬虎,質量低。74%的同學都認為語文功課最多,不能準時交作業的同學占30%。成績理想的同學都是喜歡做作業,還能準時交作業的,做作業時間較長,質量較好。而成績中下游的同學都是為了應付老師和家長,有時候不能準時交作業,做作業時間較短,不愛思考,質量較低。

  通過這次調查,我了解了部分同學為何成績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1.他們對作業有恐懼感,認為做作業是個負累。

  2.他們輕視了做作業的重要性,做作業態度不好。

  3.他們做作業迅速而馬虎,剩下過多時間娛樂,使他們無心學習。

  為了能夠提高他們做作業的質量與提高他們的成績,我有以下建議:

  1.老師應酌量減少沒必要或能夠在學校完成,不用回家完成的作業,從字面上的減少能減輕同學們對作業的`壓力與恐懼。

  2.以比賽作業質量為主題,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些小評論活動,激起同學們的興趣。

  3.偶爾讓同學們自己布置作業

  4.以測驗成績為依據,分兩批同學,讓相同水平的同學做相同作業,好成績同學做少些作業,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學習新的知識。成績一般的同學自然會有種羨慕的感覺,促使他們加把勁,拿到好成績。

  通過這次調查,希望老師有針對性的設計各種提高同學們成績與作業質量的方案,然后實施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4

  一、調查目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用字也越來越廣。但是在用字中,出現了很多繁體字,簡化字和一些錯別字,為了讓人們不再用那些不規范的字,我做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結果

  通過我的調查發現:

  1、在一些商店的櫥窗上,有人為了美觀,引起大家的注意,把一些字寫成了繁體字。如:把“針”字,寫成了“針”;把“鐵”寫成了“鐵”;把“見”寫成了“見”。

  2、有一些人,寫字時為了簡便,把字寫成了錯別字。如:把“雞蛋”寫成了“雞旦”;把“豆腐”寫成了“豆付”。

  3、有的人為了寫字省事,把一些字寫成了簡化字。如:把“演員”寫成了“員”。

  總之,在現代社會中,用字不規范的情況隨處可見,是社會的一大弊病。

  三、改進建議

  為了讓我們青少年更為規范的.用字,并倡導大家都來寫規范字,我提出以下幾條建議:

  1、我們青少年要好好學習規范字,認真書寫規范字。

  2、對周圍使用不規范字的人進行規范字的宣傳教育。

  3、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使用規范字。

  請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讓我們社會中的用字情況更加規范,讓文字保留它耀人的光彩。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5

  一、調查目的

  在筆者所任教的農村學校,很多老師都碰到過這樣的學生:課堂作業時左顧右盼、交頭接耳,作業拖拖拉拉,總是不能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經常一字不寫,有的更甚幾乎天天一字不寫。這種不完成作業的現象很普遍,這部分學生的學習令老師深感擔憂。作業是對當天學習的鞏固和檢測,不寫作業何談學習成績?何談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語文素養的培養?為了找出學生不能按時完成語文作業的原因,尋求解決的對策,特進行本次調查。

  二、調查內容與結果分析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的形式進行,設計了以下內容:

  中學生作業情況問卷調查表

  1、你能按時完成并上交作業嗎?()

  A、能70.4% B、基本能11.6% C、經常不交18%

  2、你對完成作業的態度是()

  A、當做任務和負擔48.3% B、有學習興趣,主動按時完成30% C、沒有感覺10%

  3、你不能按時上交的原因是:()

  A、太多了,沒有時間做6.3% B、不會做6% C、不想做10% 4、你最喜歡的作業類型是(可多選)()

  A、抄寫類76.8% B、背誦類50.2% C、寫作類3%D閱讀類17.6%E實踐類9.5%

  5、你每天放學后最喜歡干的事是()

  A、在家看電視或上網12.4% B、寫作業81.3% C、出去閑逛5.3% 6、你父母經常過問你的作業嗎()

  A、每天都過問34.3% B、偶爾68.9% C、沒在身邊,經常不聞不問6.8%

  7、你最希望在學習得到來自誰的幫助?()

  A、老師70.4% B、父母4% C、同學26.6%

  三、通過以上調查結果反映出:

  1、學生作業不按時完成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對教學極為不利,急需改變。

  2、學生作業興趣不高。部分做作業時感到不開心,感到厭煩,作業對于他們而言只是完成一件任務。

  3、作業態度不夠認真。大部分學生經常認真寫作業,但有的學生認為作業無所謂無足輕重。想寫就寫,不想寫干脆一字不動。

  4、學生自覺性差,又缺乏有效督促。家長的教育理念落后,只負責吃飽穿暖,對學習不聞不問。部分家長不能很好的對學生作業進行輔導。同時不少學生放學后缺乏有效的監管,16%的學生自行安排,處于無人監管狀態。

  5、在學習方面渴望得到他人的幫助。絕大部分學生希望在學習上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主觀上有想學習的思想,這是很有利的一方面。

  四、原因分析:

  (一)學生方面

  1、學習沒有興趣也沒有目的.,對作業的重要性更認識不足,把做作業看成一種負擔。

  2、部分學生沒有完成作業的習慣,惰性強懶于動筆。

  3、學習基礎太差,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不會做導致作業不能按時完成。

  (二)家庭方面

  1、農村家長大多數在外打工,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平時由爺爺、奶奶撫養,無法對孩子進行作業輔導,在管教孩子方面大多溺愛,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2、部分有家長監管的孩子,對孩子管理不到位,對作業只簡單過問很少親自檢查,學生口頭敷衍,作業差強人意。

  3、有的家長教育思想落后,認為孩子的學習是老師該管的事,作業能不能完成,取決于某個科任老師嚴不嚴厲。

  (三)老師方面

  教師也應從作業布置的數量、作業的類型、評判的標準等方面多進行思考。

  五、措施:

  1、從培養學習興趣入手,明確作業的目的和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加強自我督促、自我管理,慢慢培養學習的自主性,進而培養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

  2、老師應控制好作業的量,精心選擇,力求量適中且又能達到鞏固和檢測知識的目的。

  3、根據學生不同的層次,分層設計作業,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布置多樣化、個性化的作業。

  4、對個別作業習慣差的學生,區別對待。生活上多關心,精神上多鼓勵,學習上勤督促、多輔導、多檢查。

  5、加強家校聯系。和家長勤聯系、多溝通,向家長介紹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家校聯手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共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作業,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6

  一、調查目的

  xx年寒假成為最長寒假,這一年的寒假作業也成為我們關注的一個點。寒假作業起到了對一學期所學知識的檢閱的一個作用,由于題型覆蓋較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試題型的局限性,也為大家對一學期的學習做一個很好的復習。“溫故而知新”,寒假作業帶給我們的并不僅僅是日常的作業那樣簡單。筆者借過年期間,對xx縣xx區長湖村的部分中小學生的寒假作業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

  xx縣xx區長湖村的中小學生的寒假作業情況

  三、調查時間

  xx4年2月16日—2月20日

  四、調查內容

  xx縣xx區的長湖村地理位置較為獨特,它在xx的轄區范圍內,但距離屬xx的xx區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路程,離屬長沙的望城區xx也只有半小時左右的路程。長湖村的小學生基本上在位處鄰村的圍堅學校讀書,而目前,圍堅學校只設置了一年級到五年級的五個年級,包括校長在內,所有任課老師只有7位,六年級已經并入到同地區的沙田中學。有些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會將孩子送到教學資源更為豐富的xx區的小學或中學讀書。一條河的距離讓兩地的教育有了區別,而這一點也在寒假作業中有所體現。

  個例一:

  xx,10歲,在xx縣xx區的圍堅學校讀5年級,班上只有24個人。今年的最長寒假對他們并沒有產生什么影響。從1月31日放假,到3月2日開學,仍然只有30天。這次的寒假作業除了要完成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四本寒假作業,平常用的數學教輔書上的題沒做完的要全部完成外,還要完成13張數學試卷,30篇日記。

  xx說,她覺得這次的'寒假作業很多,不過也會計劃著每天做一點,每天做一點。到除夕前已經完成了一大半了。同班的xx也說:“一到放假就作業多。”

  個例二:

  xx和xx,是一對親姐弟,平常父母在長沙打工,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不過媽媽會經常回來看望他們。姐姐在沙田中學讀初一,弟弟在圍堅學校讀四年級。與xx和陳詩怡不同,他們倆認為自己的寒假作業很少。姐姐的作業是四本寒假書,20篇日記,另外把英語測試卷的A卷部分做完;弟弟的作業則是四本寒假書和15篇日記。

  個例三:

  相對來說,住在同村而在牌口中學(xx區)讀初一的xx的寒假作業就很多了。除了數學、英語和綜合三本寒假書外,語文老師更是為她們列出了一個單子作為寒假作業。每天要堅持練字,要求除了標明日期外,還要家長對每天的小字評定等級,字跡不工整,敷衍馬虎者開學后加倍抄寫;最少要讀兩本好書,并在積累本上做好筆記。其中要求必讀的書是《三國演義》,要找喜歡的情節或故事5個以上,在積累本上概括情節,開學后講給大家聽;抄寫回目,并寫出6位以上影響人物的5個以上故事的名稱;寫出自己其他的閱讀收獲,不少于500字;寒假要進行寫作訓練,可以是每日見聞、隨想、讀后感、觀后感,也可以抒寫少年情懷,最重要的是要將成果裝訂成冊,自己設計封面、封底并插圖,開學上交進行評比。此外,還要收集看過的春聯至少20條,祝福短信至少10條寫在積累本上,寫寫當地的節日習俗,探探春節、元宵節的起源等等。

  筆者發現,與前面兩個個例最為不同的是xx的寒假作業還包括了體育鍛煉。

  五、分析與思考

  可以從前面三個個例看出,在寒假作業中,要求概括情節、積累寒假中的所見所聞、自己制作寫作訓練,這些都表現了xx區的老師更加注重對孩子的閱讀能力、積累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鍛煉。圍堅學校的老師則則注重于對課內知識的鞏固,相對而言,留給學生的作業也比較少而簡單。然而,日記、練字、整本寒假作業的“老三樣”是兩個地區假期作業的共同點。

  不管作業是多還是少,不管老師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是注重知識的積累,寒假期間,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農村的孩子們除了玩也沒有其他的什么事可做。在農村,尤其是在留守兒童居多的農村,各種資源匱乏,如何在寒假作業中下功夫而讓孩子的寒假更加充實,讓學生度過有意義的寒假?筆者建議:

  一、做有實踐性的寒假作業。要求孩子做一件好事、每天堅持做一件家務,這樣的寒假作業不僅能減輕留守兒童家里老人的負擔,而且與現實緊密結合。

  二、做親子作業。在留守兒童居多的農村,春節成了很多家庭團聚的時刻,也成了孩子們親近許久未見的父母的時刻。給爸爸洗次腳,給媽媽梳次頭都可以成為加深孩子與父母感情的作業。而這一項作業,簡單而又能符合孩子們想要親近父母的想法。

  三、做寓學于樂的寒假作業。要求孩子運用農村常見的材料做次手工作業。不管是用廢塑料瓶做的漂亮花瓶,還是做木棍搭的簡易橋,或者是孩子們在玩過家家時做的小房子,既可以開動孩子們的想象力,更讓他們在玩耍中鍛煉動手能力。

  四、做一次年俗作業。農村比城市更加有年味,有些地區更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年俗。可以要求孩子們在春節和父母一起貼春聯、剪窗花,或者動手與父母一起包餃子、做湯圓,在行為中感受春節。

  不是只有書面作業才叫“作業”,農村里的孩子也可以有除了“老三樣”以外的寒假作業,農村孩子也可以有豐富而又有意義的寒假。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7

  一、調查概述

  調查時間: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調查目的:教育部頒布《關于減輕學生過勞負擔的十項規定》后,小學生課業負擔總體有所減輕。那么,我們學校小學生的作業做了哪些改進,還有哪些問題存在?學生對語文作業有什么新的看法和建議?為了了解上述情況,5月份對我校各年級學生的作業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結果及原因分析

  (一)調查內容

  問卷包括三個方面:

  1、你想做作業嗎?作業值得做嗎?為什么要做?

  2、你認為家庭作業是根據你的興趣、特點和能力安排的嗎?

  3、你覺得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合適嗎?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你想做作業嗎?作業值得做嗎?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35份調查問卷中,18人認為自己不想做,只有17人認為自己能做。有10個不值得做的問卷,12個值得做的問卷,13個無所謂的問卷。至于為什么要做,12個人覺得不知道。調查后單獨談話時,大部分學生認為原因是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只是想做作業。

  2、你認為家庭作業是根據你的興趣、特點和能力安排的嗎?

  這個調查的結果最讓人擔心。90%的學生認為作業是老師統一安排的,與我們喜不喜歡無關。只有10%的學生認為有時候老師會給優秀的學生或者差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

  3、你覺得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合適嗎?

  80%的學生認為數量和難度合適,但20%的學生認為作業多,重復的機械作業多,這些作業不能在課堂上完成,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和晚上的時間。

  據調查,小學生語文作業形式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小學語文作業形式單調,內容機械,考試色彩濃厚。具體表現如下:

  1、語文作業有很多現成的內容,但實際寫的比較少。課文中的生詞和短語、重點段落、課后練習、補充教材中的話題構成了小學生語文作業的主要內容。教師很少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編寫一些適合學生的.作業。在被調查的班級中,只有三個作業是由老師完成的。

  2、語文作業知識鞏固,但應用實踐較少。語文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大多是把重點放在鞏固所學知識上。因此,要求學生大量抄寫新單詞和詞組,比較相似單詞和組詞,反復練習課文后面的作業題,甚至讓學生在教具上完成大量的題。但是要求學生將所學應用到社會生活中,發展個性,提高實踐能力的情況相對較少。

  3、語文作業中書面作業多,口頭作業少。老師習慣于讓學生以書面形式完成作業,因為這種作業便于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生作業的情況,也便于家長配合老師的教學。在人們眼里,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作業,所以要求學生完成的少。

  4、語文作業統一任務多,自主選擇少。調查顯示,不到五分之一的班級在抄生詞和生詞。老師有時會允許學生有選擇地抄,但學生不能抄他們認為已經掌握的東西。然而,老師仍然要求學生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其他作業。

  5、老師布置的作業和學生喜歡的作業不完全一樣。在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更多的是關注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成績。因此,學生的作業總是根據試卷上的問題來安排的。作業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較小,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不高。據統計,臨摹、寫作(日記)、課文后面的練習、預習新課、教具等都是老師布置的頂級作業。

  三、思考和建議

  針對這些情況,我提出以下幾點思考,以求盡快改變現狀。

  1、自主專為家庭作業設計。

  現代教學以人的發展為最高標準,要求張揚學習者的主體性,釋放學習者的積極性和創造能量。要求教學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還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逐步實現從依賴學習到自主學習,從自主學習到自主學習的轉變。自主應該是小學生語文作業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

  (1)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教師在考慮作業時,應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多級作業,給學生留下自主選擇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2)學生可以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如何完成。一刀切的作業往往導致好學生吃不飽,差生吃不飽,必然會增加后進生的課業負擔。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可以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將學業負擔保持在適當的位置。

  作業方面,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而且合作培養為必備素質。自主作業應該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與家長合作,也可以與小伙伴合作。

  2、生活專為家庭作業設計。

  語文學習的延伸,等于人生的延伸。語文學習的世界是廣闊的,語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小學生生活的每個角落,讓學生從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學習營養。將作業設計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在社會實踐和家庭生活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和創新能力。

  (1)使用生活豐富的作業。生活豐富多彩。在學生作業中豐富生活,會給語文作業注入新的內涵,賦予它新的生命。

  (2)學科知識與語文作業相結合。借助語文鞏固和深化學科知識,可以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興趣專為家庭作業設計。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覺得自己像發現、研究、探索者。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必須發現、鼓勵和發展學生的需求,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小學語文作業要注意形式多樣化,包括基礎知識練習和拓展練習;聽說讀寫并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質。

  老師有心,學者受益。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優化設計可以最大化學生的消極空間,給學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豐富課外生活,發展個性。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8

  現在學生作業負擔過重!以下是一份精選的學生作業負擔樣本報告,供您參考。

  一.調查背景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是全社會關注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多年來,為了減輕學生沉重的學業負擔,各級教育部門下發了許多文件;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問題,但仍存在許多問題。我準備做一點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研究,所以做了一個課業負擔現狀的調查。

  二、調查的目的

  了解我們班學生的課業負擔,并制定減輕負擔,提高效率。實施提供了基礎

  三、主要調查方法

  1.口頭和書面調查相結合。

  2.全面調查和部分抽查相結合。

  四.調查數據分析

  1.關于我們班課堂教學現狀的問卷調查:

  學生對課堂現狀滿意40.5%;滿意29%;23%不滿意;7.5%無所謂。不滿主要表現在:處于被動狀態,無法自由表達20%;老師講課枯燥無味,無法吸引25%的興趣;上課聽不懂,壓力25%;上課興趣不大,30%。

  2.學生作業問卷調查:

  這項調查反映了學生對家庭作業數量的看法。43%的學生認為作業中等,52.4%的學生選擇較多,4.6%的學生認為作業少。說明學生作業多。

  根據數據分析和與學生討論的結論大多數學生的課業負擔仍然過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上學時間太長,每天的課時總數比較大。

  調查顯示,學生每天在校學習時間超過七個小時,如果加上放學和自習時間超過一個小時,則在校時間接近八個小時。

  (2)作業過多。

  現在初中生負擔很重。課程和教材很多,尤其是英語和數學。根據調查,學生每天的作業時間一般在2個小時以上,要背大量的英語單詞。

  (3)課余活動單調,體育鍛煉時間短。

  在課余時間安排上,學生把大部分時間花在各種學習上,比如寫作業,看書,上各種課。其次,看電視節目是大多數學生選擇的娛樂休閑方式。學生每天花在體育鍛煉上的時間越來越少,身體也越來越差。除了體育課,80%的學生不進行體育鍛煉,只有5%的學生每天幾乎沒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最長時間不超過半小時。

  (4)考試頻繁,學生片面追求升學率,心理壓力大。

  學校有月考,期中,期末。片面追求升學率,導致學校教育陷入誤區。學校把分數作為衡量學生和老師的唯一標準,所以老師和學生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負擔重,精神壓力大。從調查中,學生告訴我們,有時他們覺得太累了,所以他們希望父母休息一天,在家好好睡覺。部分學生體質下降,近視等疾病增多。

  五.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

  1.社會承擔了太多的責任。當前就業競爭的壓力。

  2.家庭承擔了太多的.擔憂。

  3.學校背負了太多的無奈。

  4.學生們的要求太多了。

  5.教育管理體制的原因。

  六,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后果

  1、導致教師無法合理、科學地分配工作時間,導致工作效率下降。老師布置大量作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作業批改任務。對于一個教師來說,他要承擔備課、教學、批改作業、教學科研等任務,完成學校布置的其他任務。時間比較緊。備課好是教學好的前提,搞好教學科研是教育教學向更高水平發展的必要條件。這兩項任務都需要老師付出很大的努力。但現實是,批改大量作業占用了老師太多的工作時間,以至于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認真備課,沒有時間去考慮教學和科研,導致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被忽視的情況。這對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教學的發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2、老師一味依賴現有的資料,影響了老師的自信心。為了安排足夠甚至過多的作業,很多老師大大降低了開發習題的積極性。一些老師甚至不會為他們所教的科目制作一套標準的問題,而是更多地依賴補充材料。其結果是,教師總是不確定他們的教學效果,只能依靠更多的練習和考試來測試他們的教學效果。這種惡性循環讓師生身心俱疲。

  3、破壞教師在人民中的良好形象。大量重復、機械的練習,必然會占用學生合理的休息時間。對于大部分溺愛孩子的家長來說,看到孩子打哈欠,做著似乎永遠也寫不完的作業,看著孩子連飯都沒顧上就匆匆忙忙的去上學,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評價可想而知。還有就是利益驅動的老師,買了大量的補充教材,給學生打印了大量的試卷,造成了學期已經結束,部分補充教材還沒有一字不差的尷尬局面,給學生家長帶來了極大的浪費,導致家長和學生對老師和學校產生了不滿。

  4、影響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對于學生來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們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個學習習慣好的學生應該可以合理安排業余時間,但是大部分業余時間都被擠出來了,學生每天都跟著吃早飯早自習午餐晚餐晚自習運營他們睡覺時怎樣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很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學生的學習態度是否正確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明顯的影響,學生必然會對繁重的課業負擔感到厭倦,這可能會延伸到對教師的不信任和不合作、學習的疲勞甚至對學校生活的厭倦和恐懼,從而導致問題學生和輟學學生的出現。有些同學很早就愛上網吧的原因有很多,課業負擔重往往是重要原因之一。

  6、嚴重影響學生健康。對于許多學生來說,繁重的課業負擔最大的影響是嚴重的睡眠剝奪。導致學生不成熟的神經系統受損,容易誘發神經衰弱。同時,學生長時間坐著導致的頸椎、腰椎、近視、低血糖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沒有好的身體,如何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七、實施素質教育,切實減輕中小學生沉重的學業負擔

  1、作為學校,一是要堅持教育法規,執行減負的有關規定,在學生到校時間、作業等方面。,嚴格執行上級規定。第二,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如作業申報制度、班主任協調總作業制度、年級組統一安排作業制度等。,從而加強對學生課業負擔的控制和檢查;第三,要組織教師相互交流學習,積極開展研究,大膽探索減輕負擔、提高效率和質量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并加以推廣。

  2.作為一名教師,一方面要充分認識減輕學生沉重負擔的重要性,認真學習教材,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難點,根據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研究,加強對典型問題的研究,精心設計和安排作業,注意作業的層次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減少不必要的機械重復勞動。注重作業形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避免枯燥的工作,提高作業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力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和作業習慣的培養,提高學生作業的速度和質量,達到輕負擔、高質量的目標。

  3.作為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意識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對孩子作業的監督和指導,不要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不要盲目增加孩子的課業負擔。

  八、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1)班級管理:嚴格按照省級課程設置和課時標準,保證學生在校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體育鍛煉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集體體育鍛煉時間。

  (2)作業量:學生作業要嚴格按照規定安排。作業要按照中學生的標準來安排,要細化,分層設計。學校每周檢查學生作業量,做好作業檢查和評價記錄。

  (3)學生評價:嚴格執行全省普通中小學每學期舉行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規定,嚴禁測試頻現象。學生從不排隊等候考試結果。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9

  一、調查目的

  xx的寒假成了最長的寒假,今年的寒假作業也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寒假作業對于復習一個學期所學的知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為題型覆蓋面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考題的局限性,讓大家一學期的學習都有了一個很好的復習。“溫故而知新”,寒假作業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日常作業。過年期間,筆者對xx縣長湖村部分中小學生的寒假作業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

  xx縣長湖村中小學生寒假作業

  三、調查時間

  4月16日-2月20日

  四、調查內容

  xx縣xx區昌湖村地理位置獨特。在xx轄區內,但離xx區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屬于xx,離xx區只有半小時左右的路程,屬于長沙望城區。昌湖村的小學生基本都在鄰村的魏健學校讀書。目前,魏健學校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只有五個年級,包括校長,所有的老師只有七個。六年級已經并入同區沙田中學。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xx區的小學或中學,那里的教學資源對孩子的教育更豐富。一條河的距離使得兩地的教育不同,這也體現在寒假作業上。

  例1:

  唐攀,10歲,在xx縣xx區魏健學校讀五年級。她班上只有24名學生。今年最長的寒假對他們沒有影響。1月31日到3月2日還有30天。寒假作業除了完成語文、數學、英語、綜合四本寒假作業書,以及完成常用數學輔導書中所有未完成的.題外,還需要完成13份數學試卷和30份日記。

  唐盤說,她覺得這次寒假作業很多,但也打算每天做一點。到了除夕,已經完成了一大半。同屆的陳詩怡也說:“放假了,作業就多了。”

  例2:

  xx和xx是孿生兄弟。平時父母在長沙工作,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但是媽媽經常回來看望他們。我妹妹在沙田中學一年級,我哥哥在魏健中學四年級。不像唐磐和陳詩怡,他們覺得自己寒假作業很少。妹妹的作業是四本寒假書,20本日記,完成英語試卷的A部分;弟弟的作業是4本寒假書和15本日記。

  例3:

  相對來說,住在同一個村,在排口中學(XX區)讀書的唐曉麗寒假作業比較多。除了數學、英語、綜合這三本寒假書,語文老師還給他們列了一張清單,作為寒假作業。每天都要堅持練字。除了注明日期,家長也要每天給小字打分。字跡不工整,敷衍馬虎者開學后要加倍抄寫;至少看兩本好書,把積累的書記下來。其中,要求讀的書是《三國演義》。你要找到5個以上喜歡的情節或故事,在積累好的書中總結情節,開學后告訴大家;抄標的,寫6個以上有影響力的人的5個以上故事的名字;寫出你的其他閱讀收獲,不少于500字;寫作訓練要在寒假期間進行,可以包括日常經歷、想法、看完的感受、看完的感受、少年的感受。最重要的是把結果裝訂成冊,自己設計封面、封底、插畫,開學交上來對比。此外,我們應該收集至少20副我們見過的春聯,在積累本上寫至少10條祝福信息,寫一些當地的節日習俗,探索春節和元宵節的起源,等等。

  筆者發現,與前面兩個例子最不同的是,唐小麗的寒假作業也包括體育鍛煉。

  動詞(verb的縮寫)分析與思考

  從前面三個例子可以看出,在寒假作業中,要求對情節進行總結,對寒假的所見所聞進行積累,并進行自己的寫作訓練,可見xx區的老師更注重孩子閱讀能力、積累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魏健學校的老師在課堂上注重知識的鞏固,相對來說留給學生的作業比較少,也比較簡單。而日記、書法練習、寒假作業的整體“老三樣”,則是兩個地區假期作業的共同點。

  無論作業做多了還是做少了,無論是老師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是知識的積累,寒假期間,農村的孩子除了玩耍什么都不做。在農村,尤其是留守兒童數量較多的農村,各種資源稀缺。怎樣才能在寒假作業中努力充實孩子的寒假,讓學生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作者建議:

  首先,做一個實用的寒假作業。要求孩子每天做一件好事,堅持做一件家務,這樣的寒假作業既能減輕留守兒童在家老人的負擔,又能與現實緊密結合。

  第二,做親子作業。在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春節已經成為許多家庭團聚的時刻,也是孩子們與久違的父母親近的時刻。給父親洗腳一次,給母親梳頭一次,都可以是加深孩子與父母關系的功課。這個作業簡單,能滿足孩子親近父母的想法。

  第三,做一個學習有樂趣的寒假作業。在農村,孩子們被要求用普通材料做體力勞動。無論是廢舊塑料瓶做成的漂亮花瓶,還是木棍做成的簡易橋,還是小孩子過家家時做的小房子,既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又能讓孩子在玩耍中鍛煉動手能力。

  第四,做一個老式的作業。農村比城市更有味道,有些地區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可以讓孩子在春節期間和父母貼春聯、剪窗花,或者和父母一起包餃子、包餃子,在行為上感受春節。

  被稱為“作業”的不僅僅是書面作業。農村孩子除了“老三”,還可以有寒假作業。農村的孩子也可以有豐富而有意義的寒假。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10

  一、調查原因

  家庭作業在教學活動中所起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它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有效途徑。當前,雖然教育界大力提倡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負面影響,學生的家庭作業還存在諸多問題。

  二、調查目的

  幫助教師轉變對作業的傳統看法,提高老師布置作業的科學性,從而發現學生學習的難點和弱點,領悟到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弱點或遺漏,以便采取措施加以彌補;同時使家長對孩子的作業有更深的了解,形成正確的作業觀,從而優化家庭作業的布置,幫助學生真正的從“質”和“量”上實現家庭作業的減負。

  三、調查對象

  秦皇島白塔嶺小學四年級二班的學生和老師

  四、調查統計與分析:

  老師態度:

  1、大多數學生認為老師批改作業的態度認真;少數認為批改不認真 。

  2、多半的學生反應如沒能及時完成作業,老師會問明情況,輔導學生做完;有少數的反應老師會嚴厲批評。

  3、過半的學生認為老師有時會表揚家庭作業做得好的同學。

  以上3點都反應了老師對家庭作業的態度,從學生的角度看來是如此,但是有的老師會隨便應付作業,認為這只是一種讓學生銘記下次要認真做作業的手段,至于帶著這種態度給學生的表揚及反饋值得深思。

  家庭作業:

  (1)家庭作業的“量”

  1、大多數的學生認為平時老師布置的預習作業對新課的學習有幫助, 有很少數的學生認為一點都沒有幫助

  2、一半多的學生一般做作業花的時間是一個小時左右,有小部分的學生一個小時半左右,只有很少學生花了兩個小時左右

  3、只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在老師批改完作業會后會認真修改,不懂的問同學或老師

  4、跟以前的作業相比,只有很少數的學生說作業比以前的少了些,但是好多學生說跟以前比差不了多少。 但總的來說并不是太多。

  通過以上幾個題我們可以發現實小的作業量還是適中的,這讓學生對作業都不會感到反感,通過訪談發現這主要是由于本年段作業的布置是有統一規定的,每個科任老師都會把當天的'作業寫在黑板上,這樣其他老師看到了,就會擇量布置。教師間應當象他們搞好協調關系。如果作業太多,容易傷害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造成不良效果;同時他們能夠根據各個階段布置難易相當的作業。但是經過調查發現有的學生花的時間比較少主要是由于他們會在其他課上偷做作業,或利用午休的時間以及晨讀的時間做作業。

  (2)家庭作業的“類型”

  1、家庭作業一般有練習冊(1本)、寫詞語背誦、預習;偶爾有小作文、日記。

  2、暑、寒假的作業一般都有語文以及數學的練習冊、日記、抄寫詞語。

  3、 有好多學生喜歡的家庭作業的形式是動手做東西;還有一部分平時老師布置的,但要減少。

  4、好些學生都不喜歡老師留的抄寫單詞和生字的作業,都喜歡老師留一些看什么課外閱讀的作業,喜歡老師留的那些有興趣的作業

  5、你的老師在布置作業時會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來布置嗎?學生普遍反映沒有。 從中以上5點可以說明老師布置的作業比較單一,而且實小老師布置作業考慮的角度一般是為了讓他們多練習。根據愛賓浩斯的“遺忘曲線”即:及時鞏固就會使遺忘減速甚至停止減速。抄寫能幫助學生鞏固知識,但是這樣的作業要適量,過多會引起不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更渴望的是靈活的作業方式

  學生對作業的認識:

  1、大部分的學生認為做作業是為了以后能夠更好的學習,有很少數的學生為了應付家長和老師。

  2、將近90%的學生認為不做作業不可以考好成績,只有很少的幾個學生認為不可以 從以上 2點可以發現學生對作業的認識還是比較積極的,這可能是由于作業比較少 家長,教師關于家庭作業的溝通:

  白塔嶺小學的作業很少需要家長簽名,比如背誦,讀課本之類的,他們的家庭作業一般都需要父母簽名,督促完成,而這個學校沒有實行可能是考慮到家長文化差異,但是從側面也可以看出教師和家長在作業方面的溝通是比較少!

  五、調查后提的建議:

  教師方面:

  1、不該讓學生在早讀的時間或正式上課的時間做作業,同時應該糾正學生在上課的時間偷寫作業的不良習慣

  2、盡可能根據個別學生的需要布置作業。作業的設計要盡量從各層次學生實際出發,注意把握好難易度,讓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以保證能力弱的學生做得了

  2、及時批改并反饋給學生。教師布置要及時收交家庭作業并對其進行認真地批閱教師應當認識到作業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把作業的反饋當成是促進學生進步的手段。

  3、家庭作業要有多樣性。布置作業時,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文,采取不同的作業形式。同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設計一些帶有一定靈活性的課外作業,如學完課文后,教師給學生推薦與課文有關的書籍,或依照教材寫作,或將演、唱、畫、制作、游戲等多種形式巧妙結合。

  4、 目標明確。作業的設計要依據教材,圍繞教學要求,與教材和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相

  匹配。因此,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了解教材和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然后針對本課設計編制作業,以保證達到教學目標,保證學生掌握了知識。

  5、循序漸進。根據不同年級,不同階段,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規律編制作業題。

  6、新舊結合。設計的作業要把新舊語言材料結合起來,讓學生看到新知識是如何與已學知識相聯系的。

  家長方面:

  1、與老師保持聯系,了解孩子家庭作業的數量,以及孩子所交作業的質量。

  2、設置一張時間表, 包括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不要把時間安排在快要上床的時間,因為這時孩子可能已經困倦了。同時給孩子定個規矩,在完成作業之前,不容許看電視或玩耍。周末的作業最好安排在星期六,不要等到周日的晚上再著急寫。

  3、 家長應在物質方面,特別是動手所需的材料等給予大力支持。

  4、 應當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家長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上課聽不懂的知識點或幫助孩子不能獨立做的那部分,讓孩子自己檢查,如果錯了自己負責;這樣家長就可以根據作業的情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不過,家長最好離開這個房間,讓孩子獨處,不要給孩子造成有機會依賴家長,什么都問,要讓他獨立思考

  5. 對孩子完成作業好的表現及時表揚。讓孩子對作業產生積極的情感。

  小結:優化家庭作業是一門值得廣大教師細細鉆研的藝術。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應達成一致,即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能使學生樂意去接受并愉快地完成,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08-23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12-16

作業完成情況調查報告12-24

關于學生作業情況的調研報告11-11

學生作業調查報告11-06

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總結(精選6篇)02-17

關于學生作業情況的調研報告【薦】01-10

作業完成情況報告03-12

學生近視情況調查報告12-15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天天操 |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国产色 | 亚洲三级欧美 | 手机国产看片 |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 | 成年人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 最新亚洲情黄在线网站 |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视频免费 | 成年看片免费高清观看 | 国产超级乱淫视频播放 | 欧美国产日韩综合 | 色狠狠狠狠综合影视 | 男女上下爽无遮挡午夜免费视频 | h色视频在线 | 日韩日b视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久 | 一本大道大臿蕉香蕉网站 | 你懂的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人猛交日本人xxx | 偷拍第一页 | 麻豆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 星光影院网高清在线观看 | 99ri精品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日本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区 | 国产精品久久永久免费 | 黄网址免费 | 日日夜夜精品视频 | 噜噜噜狠狠夜夜躁 | 中国人xxxxxxx免费看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 日本激情在线看免费观看视频 | 黄网站免费观看 | 91在线视频观看 | 欧美成人网在线综合视频 | 欧美另类jizzhd | 欧美一欧美一区二三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