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亡羊補牢的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1
今天我閑來無事,就讀了一篇文章,名叫做《亡羊補牢》,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么一篇小小的閱讀故事,卻啟發很多人。
故事是這樣的:“說是有個農民,家里的羊圈不知怎么的.破了一個洞,好心人告訴他,這樣羊可能會被偷走的。而那個人卻不聽勸,并沒有去補。”當讀到這兒時,我心里不禁替那個人擔心,好心人提醒你,為什么不補?“晚上到了,有一只狼叼走了一只小羊,農民嚇壞了,后悔的把洞補好了……”
《亡羊補牢》這個故事我也想到了自己發生的事情,有一次放假,老師留了很多作業,我每天都想:“反正有的是時間,還是過幾天在寫。”就這樣我一直推遲,終于,放假快結束了,可是我的作業還是沒有寫完,我開始急了,該怎么辦呀。這是媽媽過來了說:“平時你總是不放在心上,現在你急了,現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快寫呀。”聽了媽媽的話我用了很多時間寫作業,終于寫完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什么事都要抓緊完成,不要推遲,不然后果是很嚴重的。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2
今天讀書時,《成語故事》中的《亡羊補牢》這個故事又一次吸引住了我。再次讀起,我忽然間發現自己真的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羊丟了及時修補羊圈,剩下的羊不就不會再丟了么?這樣做真的不算晚呀!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犯過的錯誤。記得那是二年級的時候,布置完作業,假期生活就開始了。開始幾天我還能認真地完成作業,可是慢慢的,我只顧著享受愉快的假期,熱鬧的,沒寫完的作業就被拋到了九霄云外。一轉眼的日子就要到了,“天呀,我的作業還沒有完成呢。”補吧?已經晚了,落下的太多了!明天就是登校日,也是檢查作業的`日子。得,做多少算多少,蒙混過關吧!
第二天,我交了作業。作業是交上去了,可是我的心一天都沒有平靜過。吃不香,睡不踏實。沒過幾天,我就被老師發現了。這真是“紙里包不住火”呀!老師狠狠地批評了我,還撤掉了我的班長職務,并通知了。回家后,嚴厲地批評了我,還動手打了我,長這么大,這是我挨打。我知道這時媽媽和老師對我該是多么地失望。我一直哭著,淚水就像是斷了線的珠子,噼里啪啦地往下流。眼淚里有疼痛,有悔恨,更有責備。“學習是學生的事兒。自己的事就該自己做好。作為班長,我更應該認真地完成好各項作業,給們做個榜樣。可是我卻讓老師失望了”這是我的,更是最后一次。
說到做到,我的各科成績名列前茅。亡羊而補牢,真的不算晚。只要我們能認清和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就一定會成為最棒的。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3
我有一本成語故事大全,里面有很多成語故事。《亡羊補牢》就是其中的一篇,我非常喜歡這篇故事,讀了很多遍。故事講的是從前有一個牧民,養了幾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把羊趕進一個用柴草和木樁等物圍起來的羊圈內。
一天早晨,這個牧民去放羊,發現羊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有狼從窟窿里鉆了進來,把一只羊叼走了。
牧民很傷心,鄰居勸告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去修羊圈干什么呢?狼難道還會來嗎他沒有接受鄰居的勸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一只羊。原來狼又從窟窿里鉆進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這位牧民更加傷心了,他很后悔沒有接受好心鄰居的勸告,去及時采取補救措施。于是,他趕緊堵上那個窟窿,又從整體進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實實的'。
從此,這個牧民的羊就再也沒有被野狼叼走過了。
牧民的故事告訴我們:發現問題,要及時解決,不然就會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犯了錯誤,遭到挫折,這是常見的現象。只要能認真吸取教訓,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繼續犯錯誤,遭受更大的損失。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4
我讀了一篇叫亡羊補牢的寓言故事,有道理感悟。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個養羊人丟失了一只羊,鄰居發現了羊圈破了個洞,于是勸告他補好羊圈,沒有補上羊圈,第二天,發現狼又偷走一只羊一只羊,鄰居再次勸告他,可養羊人還是沒有聽他的勸告。
最后他的'羊都快被狼偷光了,他才補好羊圈,幸虧還來得及。養羊人之所以丟失了羊,沒有及時補上羊圈,不過最后還是趁狼沒偷完羊時,聽從鄰居的勸告抓緊補好羊圈,改正錯誤,才沒有被狼偷走所有的羊。其實,我們在生活或學習中也會出現許多錯誤,只要我們及時改正錯誤就不晚。比如說: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數學題時,由于這道數學題太難了,我怎么也想不出來,直到數學老師給我叫了來一名同學,讓同學給我講題,可是,我光顧這圖省時間,光催促同學抓緊告訴我答案,其實根本就沒有把同學的講解給記在心里,這時,老師過來考驗考驗我有沒有在專心聽,我心里有些緊張。老師問了問我這到題該怎么做,我頓時啞口無言,老師這才知道我根本沒有認真聽。
老師責備了我幾句,說:“你應該認真聽講,不然光會做這道題,而不明白道理,遇到同類型的題肯定又不會做了。”我說:“我做錯了,我從現在開始認真聽講,再也不會那么做了。”老師說:“你真棒,這樣做就對了。”于是我認真聽講,終于把那道題弄明白了。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5
這兩天我讀了一本寓言故事書,其中有一則寓言故事對我的啟發很大,名字叫《亡羊補牢》,
以前在語文課上我們也學過這個成語--亡羊補牢。這個故事講的是:從前,有個牧羊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羊少了一只,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進來,把羊叼走了。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他說:"羊都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只。原來狼又故伎重演,把羊叼走了。牧羊人很后悔,于是就趕緊堵上了窟窿,把羊圈修好了。從此狼就再也不能鉆進來叼羊了。看到這里,我的`腦子里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么這個人連續丟了兩只羊呢?因為他開始沒有聽別人的勸告,所以連續丟了兩只羊,幸虧他后來補好了羊圈,不然他還會丟更多的羊。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就是其中一個。比如我寫字不規范,老師也總提醒我,如果寫字不規范,很容易在考試的時候吃虧,扣了不該扣的分,影響成績。我總是為所欲為,想怎樣寫就怎樣寫。看了《亡羊補牢》的這個故事,我想,如果我聽了老師對我的勸告,養成寫字規范的好習慣,也就不會因為書寫不規范而影響我的考試成績了。
我想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要聽別人的忠告,要不然就會一錯再錯下去。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6
今天,我們學習了《亡羊補牢》這篇寓言故事。這篇寓言故事讓我明白了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不要失去了東西才知道改正。
這篇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牧民,他家里的羊圈里養了許多只羊,可是他家的羊圈旁有一個小洞,正好能鉆進去一只狼。有一天,一只狼從那個小洞鉆進去,它就把一只羊給叼走了。到了第二天,牧民發現就少了一只羊也就沒在意,別人勸他把那個小洞給補上。他也沒有聽。到了晚上,那只狼又從那個小洞鉆了進去,又把一只羊給叼走了。這回牧人才聽勸告,就把那個小洞給補好了。其實在以前我也犯過這樣的錯誤。這件事是這樣的:那個時候我寫字的姿勢不對,老師就說,讓我把自己的寫字姿勢改一下。我沒有聽老師的勸告,過了一段時間,我的眼睛近視了,在我近視之后,我戴上了眼鏡,戴眼鏡的感覺很不好,所以我聽了老師的勸告,改正了我寫字的'姿勢。又過了一段時間,我的眼睛又不近視了,我的感覺突然變好了。
這個是我的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讓我明白了要聽取別人的勸告。不要自己失去了一些東西才能改正。
三年級:zjj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7
作文我們要向人類學習,就這么定了?我開玩笑的。正當我大失所望時,突然有一樣東西砸在我腦門上,生疼生疼的。我撅著嘴,很不情愿地穿上了紅皮鞋?把人物顯得心事重重的'樣子。最近,我們小區舉行了一場隆重的“垃圾桶交換儀式”,那些比我年齡還老的“前輩”終于被迫下崗,而這些新官上任的“晚輩”們也在小區里光榮定居了。
養羊人之所以丟失了羊,沒有及時補上羊圈,不過最后還是趁狼沒偷完羊時,聽從鄰居的勸告抓緊補好羊圈,改正錯誤,才沒有被狼偷走所有的羊。其實,我們在生活或學習中也會出現許多錯誤,只要我們及時改正錯誤就不晚。比如說: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數學題時,由于這道數學題太難了,我怎么也想不出來,直到數學老師給我叫了來一名同學,讓同學給我講題,可是,我光顧這圖省時間,光催促同學抓緊告訴我答案,其實根本就沒有把同學的講解給記在心里,這時,老師過來考驗考驗我有沒有在專心聽,我心里有些緊張。老師問了問我這到題該怎么做,我頓時啞口無言,老師這才知道我根本沒有認真聽。
老師責備了我幾句,說:“你應該認真聽講,不然光會做這道題,而不明白道理,遇到同類型的題肯定又不會做了。”我說:“我做錯了,我從現在開始認真聽講,再也不會那么做了。”老師說:“你真棒,這樣做就對了。”于是我認真聽講,終于把那道題弄明白了。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8
今天,我讀了《亡羊補牢》這篇寓言故事。
這篇寓言故事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個牧民,他家里養了許多只羊,可是羊圈旁有一個窟窿,正好能鉆進去一只狼。有一天,一只狼從那個小窟窿鉆進去,把一只羊給叼走了。到了第二天,牧民發現少了一只羊也沒在意,別人勸他把那個小窟窿給補上。他也沒有聽。到了晚上,那只狼又從那個小窟窿鉆了進去,又把一只羊給叼走了。這回牧人才聽勸告,把那個小窟窿補好了,從此他沒再丟過羊。
我也“亡羊補牢”過。在學校考試前,我寫完作業就玩,從不檢查作業對錯,上課有時也不注意聽講,精神溜號,到考試時就考不好。媽媽總告誡我要認真地學習,認真聽老師講課,我說:“考試沒考好,我再努力也考不回高分。”媽媽聽了十分生氣,說:“考試這次沒考好,你得加強學習,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原因,努力改正,人生還有許多考試啊!”媽媽的話給我敲了警鐘,是啊,考試時沒考好,應該想怎樣去補救,怎么能提高學習成績,不能繼續犯錯誤了?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后,開始積極主動學習,上課注意聽老師講課,認真檢查作業,學習成績有所提高,考試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這篇寓言故事再次告訴我一個道理,做錯了事只要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9
《亡羊補牢》是一個成語故事,它是說的一個牧羊人的羊圈破了個窟窿,一直不把洞補好,結果丟了好多羊。在突然之間,他醒物了,趕緊把那個洞補好了,還把羊圈重新圍了一圈,羊圈就更加結實了。從此他的羊在也沒丟過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錯了事,及時糾正還是不晚的。說到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我讀一年級的事了,我那時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的,一邊玩一邊做,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才能睡覺,爺爺急起來就要打我,可是我還是不急不慢的做,字也寫得不好。老師經常在作業本上批上不工整幾個字。開始考試成績也不理想。后來爺爺告訴我學習時上課時都要認真,回家要及時認真做作業,有時間可以自由活動,想玩什么也要認真的玩,不要拖拉。這樣什么事情都能做好。從此我努力按爺爺說的去做,作業完成得又快又好,還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成績也慢慢的提高了。
不過還有很多小毛病,我也會改掉的。我和那個牧羊人一樣,有毛病及時改正,還是不遲的。作文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10
今天,我看了《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故事,使我受益匪淺。
這則寓言主要講的是:從前,有一個放羊的人,他家的羊圈壞了,狼從那里鉆進去,叼走了一只羊。鄰居勸他快點把羊圈修好,他卻不以為然。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主人很后悔,趕緊把羊圈修好了。從此,他的羊再也沒有丟過。
讀完《亡羊補牢》后,我想到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在生活中,我們會犯一些小錯誤,但我們常常忽視了它,不能及時的'糾正過來。有時甚至還認為,一些小錯誤不會帶來多大影響。其實我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如果這些小錯誤出現在大問題上,那么,就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在森林里丟下一個沒熄滅的煙頭,發生了火災,就會帶來很大的損失。學習上也是一樣。我們平時做練習的時候,不多不少也會犯一些錯誤,但是我們常常只知道題錯了,卻沒有主動去查明原因,這些錯誤的思想留在大腦中,就會導致更大的錯誤。我就有過這樣的教訓。有一次,再做練習的時候,我做錯了一道,發現后沒有及時改正。我想這點小錯算什么,以后注意點不就行了。沒想到因為這個,我在測驗中吃了大虧,白白扣了分。我十分后悔。
經過這次教訓,我錯了什么,都會查明原因,改正思路。因為我知道了:亡羊補牢,為時已晚的意思了。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11
近期,我又細細看過一篇成語故事——《亡羊補牢》。小故事的內容是那樣的。
過去,有一個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提前準備出來放羊,發覺少了一只。原來羊棚破了個窟窿眼。晚間狼從窟窿里鉆進來,把羊叼走了。隔壁鄰居勸告他說道:”趕緊把羊圈修一修,堵上哪個窟窿吧!“他說道:”羊早已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呢?“沒有接納隔壁鄰居的勸告。第二天早上,他準備充分出去放牧,到羊棚里一看,發現又少了一只羊。原來狼又從窟窿眼里鉆進來,把羊叼走了。他很追悔莫及,不應該不接受隔壁的鄰居的勸誡,就趕快堵上哪一個窟窿眼,把羊棚恢復得嚴嚴實實。此后,他的羊再也不會被狼叼走的了。
羊丟了,把羊棚恢復起來,剩下的.羊就不易再丟。犯了不正確,馬上改正,就能降低不正確。遭受出錯,立即采用防范措施,則能夠防止再次出現的損害。原文中這個人,一開始就應當征求勸告,要不然就不容易導致那樣的損害。很多人 干什么事情都是”畫蛇添足,猶為晚已“他們一開始不聽別人的勸誡,一意孤行,僅有依據慘痛的教訓,才會糾正本身的有誤。我之后不必做”亡羊補牢,猶為晚已“的事兒,要多聽聽他人的勸告,立即改正自身的不正確,不可以一拖再拖。
為人處事要知錯就改,不可以像這個人一樣一錯再錯,直到擁有損害后,才知道去改正。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12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篇寓言故事,名叫《亡羊補牢》。
這篇寓言故事主要就是講了:從前有一個養羊的人,他的羊圈的欄桿上破了一個巨大的窟窿,晚上在養羊的人睡覺的時候,山上的幾只狼跑了下來,把一只可愛的小羊給吃了。第二天早上有人來勸告他把那個洞補好,可他卻不聽就說:“我的.一只羊已經被狼給吃了,那些狼肯定已經吃飽了,以后不會來吃我的羊了。”可等到了第三天,養羊人的羊又被狼給吃了,養羊人怕狼以后繼續吃羊,就及時把那個窟窿補好了。
我也“亡羊補牢”過,在期中考試前,明明知道自己還有薄弱環節,課我只要聽見下課的鈴聲,就會飛快地跑到我的好朋友的課桌前,和他一起玩斗筆。回到家里,媽媽問我下課在干什么?我回答說:“在玩。”媽媽對我說:“現在快要期中考試了,你可以用下課的時間來復習功課,復習完功課再去玩。這樣有了復習的時間所以你的功課會很好。”。從此我就天天那樣做,就考出了我滿意的成績。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如果發現了自己的問題,就要及時改正,否則問題會一直留存下去。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13
在暑假里,我看了《伊索寓言》的故事書,里面有一篇名叫《亡羊補牢》的寓言,看完使我感受很深。
這則寓言主要說的是:從前有一個放羊的人,他家的'羊圈壞了,狼從那叼走了一只羊。鄰居勸他修一修羊圈,但是主人卻沒當一回事。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主人非常后悔,趕緊把羊圈修好了。從此,他的羊再也沒少過。
讀完這個故事后,我想到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在生活中,我們會犯一些小錯誤,但我們常常忽視了它,不能及時地糾正過來。有時甚至認為,一些小錯誤不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就有過這樣的教訓。有一次,在做練習的時候,我做錯了一道題,發現后,我沒有及時改正,心想:這點小錯誤怕什么,以后注意一點就行了。沒想到因為這,我在單元測驗中吃了大虧,這種類型的題全都錯了,白白扣了很多分。這時候,我感到后悔極了,如果當時我及時查明原因改正思路,這些分就不會扣了。
經過這次教訓后,當我做錯了每件事或者題,都要查明原因,及時改正。因為我知道: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14
小朋友看成語故事嗎?我看了成語故事《亡羊補牢》,故事講的是一位農民的羊圈破了個洞,鄰居提醒了,但也沒補。于是有2只羊丟了。他才認識到了錯誤,把羊圈補好。的確應該聽從鄰居的勸告,先把羊圈補好,而不是等到羊丟了再去補。
其實,我也有亡羊補牢這樣的情況。有一次我書包放水的袋子破了一個小洞,媽媽想把書包縫一下,可我說晚上再縫吧,上學途中袋子小洞破成了大洞,水杯滑出來了,丟在地上水倒了,害得我一天只喝了一點水。要是早上媽媽把書包縫了,水杯就不會漏出來了。這不像《亡羊補牢》里的那個農民嗎?小小的洞會慢慢地變大洞,有錯誤一定要立刻改正。
我爸爸也時常亡羊補牢。去年,一個大臺風襲擊了我的家鄉,過了一個晚上樓下水漫金山,媽媽問爸爸:“你的車會不會進水?”爸爸說: “沒事,我去看了一下,一點點水。”洪水不退,下去看爸爸的車,車進了一大堆水,要修一個月。要是爸爸那時把車開到高處就不會這樣了。
課外書里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健壯的`小伙,一位醫生說你生了一個病,健壯的小伙說:“我沒事,你們怎么這樣看病的?”過了一年,小伙子住院了。醫生說:“原來是小病,你不治,現在成大病了。”小伙子后悔極了。
一有小錯誤,就要馬上改正才行。
亡羊補牢的讀后感15
“亡羊補牢”這則寓言是我這個學期剛學會的。
在這則語言中主要內容講了:'在古時后,有一個人發現自己的羊圈破了一個大窟窿,丟了一只羊。他聽到街坊的勸告,那是左耳進,右耳出的,第二天,他又丟了一只羊,后來他醒悟了,立刻去把羊圈補好了。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因為常常也會因為不聽勸告,造成了損失。比如,在山上留下一根已經燃燒的火柴,就會全山被燒著了;因為沖紅燈而造成交通事故等。我想起自己曾經不聽媽媽的提醒而吃‘閉門羹’的事。那是我上二年的`時候,媽媽經常去地里干活。為了能讓我放學有家可歸,媽媽經常讓我把鑰匙帶上。可是有一天,我出門上學時,背后聽到媽媽的提醒,還都不發覺自己沒有帶鑰匙,把媽媽的話當作耳邊風。放學回家,媽媽沒有在家里,我只好呆在門口等媽媽回來,天漸漸黑了,我又寒冷,又饑餓。好不容易等到媽媽回來,才開了門,讓我進了家里。
從那以后,我每天出門前都要很習慣地摸一摸脖子上有沒有鑰匙。媽媽再也沒有批評我是‘馬大哈’,‘冒失鬼’了。
學了這則寓言后,使我更加明白一個人做錯了事情,只要聽別人的勸告,并及時改正,就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