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消毒供應進修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消毒供應進修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消毒供應進修心得體會1
揮別了手術室,又迎來了新的一站——消毒供應中心。每一次轉科,都有著同樣的心情那就是期待。
剛剛踏出手術室,又匆匆上陣去迎接新的科室,手術室的無菌觀念讓我不由得發出感嘆,然而,接下的科室,無菌觀念卻不遜于手術室,在組長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3號樓負一樓的地方,消毒供應中心。我們早早地來到科室門口等待我們的帶教老師。等待的過程中,環視周圍的環境。在沒有來之前,總會覺得,要消毒器械,肯定環境不好。然而當我親眼目睹是,我只能用四個字形容,干凈,整潔。在我們嬉笑談論的時候,老師來了,可是我們還要呆在外邊等待。接下來的一幕,讓我開始覺得原來不僅僅手術室無菌觀念強,消毒供應中心,真的不亞于它。老師給我們拉來一筐拖鞋,讓我們在進門之前換上干凈的消過毒的拖鞋,出門時換掉,而且穿了一天地鞋明天便不能在穿,第二天就要換上新的`,之后又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套新的衣服,要求我們換上工作服,戴上帽子口罩,著裝整齊后,我們的帶教老師帶領著我們熟悉供應室的環境,去污間,包裝間,滅菌間,一次性物品區,發放區,這幾個地方大致構成了消毒供應中心,熟悉完大致的環境后,就被分配到各個區域工作,第一天我被分到了無菌區。
包裝,清洗,消毒過得器械,包裝過以后,擺放好放到滅菌鍋內滅菌,滅菌鍋是雙開門的,一面進器械,一面出滅過菌的器械。下午的時候我們的帶教老師給我上了一節課,在老師的講解中,更加深層的了解到消毒供應中心地全部含義,它承擔了各個科室所有重復使用得診療器械物品的清洗,消毒,和滅菌。也了解了它的工作流程,首先回收這些器械,把這些回收的器械,加以分類,分類完之后便開始清洗,消毒和滅菌,檢查其保養和器械的功能,再由包裝間進行包裝,滅菌區滅菌,最后貯存,再發放到各個病區。大致的過程和工作流程都很清楚,接下來得一些做法和知識,在工作中便慢慢得以加強。在無菌區的這一天,跟著老師學會了如何擺放包裝好的器械,器械進鍋時選擇何種模式,它是以種預真空地壓力蒸汽滅菌,而且滅菌前都要做BD試驗,試驗結果完好,則說明這個鍋滅菌效果好,才能使用,對于進入人體體腔的器械還要做生物監測實驗,監測結果正確才能使用。擺放包布時,還要嚴格要求包體積,敷料小于五公斤,器械小于七公斤,器械進鍋后還要不時的觀察鍋內情況,滅菌一小時便可出鍋。
第二天來到包裝間。幫助老師擦干出鍋的彎盤和碗等,學會了什么是鋪盤。在這里,最讓我頭痛的便是用酒精擦洗器械。一擦洗便會像喝醉了一樣,頭暈,難受。在包裝間的這幾天學會了打包。每到下午,馮老師都會給我們機會讓我們練習打包。一到打包都會格外地興奮,幾個同學比賽著,總希望自己能多打幾個。接下地另一個星期,來到了去污間,穿上膠鞋,隔離衣,帶上三層手套,防止自己被器械刺傷,早上早早的把器械分類,放入鍋內清洗消毒,一般我們使用得物理高溫消毒達到93度,消毒三分鐘即可達到消毒,化學浸泡消毒一般都是用含氯的消毒溶液,還有一種是高頻超聲波清洗,它是利用高頻的超聲波轉為震動,使器械上的污垢松動。在一次性物品區每天都會認識到許多一次性物品,并給病房發放這些東西。
在消毒供應中心的每一天,都在體會工作在里面人員的不易。老師們應該是屬于那種幕后工作者吧。每天給病區發放物品。兩周的時間即將結束,又要離開迎接新的一站。感謝老師教會我的東西,讓我有勇氣迎接新的挑戰。
消毒供應進修心得體會2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臨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醫療用品的回收,清洗,包裝,消毒,滅菌和發放工作,它與每個科室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是醫院提供滅菌醫療用品的重要科室,供應室工作的每一個環節質量都會直接影響醫院醫療衛生護理質量,影響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供應室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醫院內感染和患者的安危,只有全面提高質量管理,嚴格把握物品消毒滅菌供應這一關,才能有效的控制和杜絕院內感染,x年在院長,護理部兼院感科的領導下,以臨床需要為中心,保障醫療安全為目標,重視醫院感染和供應室的關系,我科不斷提高護理質量,滿足臨床無菌物品的供應,認真履行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職責,現向各位領導及同仁將供應室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狠抓環節質量管理,保證工作質量。
(1)。首先重視質量安全,加強了滅菌質量監測,確保供應物品的安全性。按照”二規一標”的要求,對滅菌器進行物理,化學,生物監測,保證達標,并登記存檔,有可追溯行。因我院壓力鍋老舊,以前每鍋滅菌物品均有濕包現象,經查找原因后,跟后勤保障科聯系,在醫院現有條件下對壓力鍋進行改進,改進后通過質量監測再無濕包現象發生。
(2)。加強了器械清洗質量監測。清洗質量是否達標是保證滅菌物品的前提和重要環節,為了保證清洗質量,要求清洗組在清洗時要用溫水清洗,水溫不能超過20度,對每個器械進行常規清洗,每日對2—3個待滅菌包進行清洗質量抽檢,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加強器械的除銹及保養工作,對銹跡嚴重,性能不佳的器械已與臨床科室溝通準備進行更換;
(3)。進一步加強供應室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各項操作流程和外來器械清洗,滅菌工作流程,落實崗位責任制,責任到人。
二。加強無菌物品質量管理,實行全程質量控制。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物品交接制度,在回收器械和發放器械時要嚴格查對和交接,以防器械丟失和發放錯誤。
(2)。重視器械的清洗包裝質量,每周對包布至少清洗2次,有可見污物時隨時清洗,對破舊包布及時進行更換,包裝時要將包打的平整嚴實,對器械包進行包裝核查,以免各科器械混淆,滅菌物品出鍋時首先要檢查化學指示卡和3M膠帶變色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3)。每日對去污區和無菌物品存放間進行2次紫外線消毒并認真記錄。
三。加強個人安全防護措施。
(1)。加強科室人員對防護知識的學習,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避免血液傳播性疾病給工作人員造成的傷害。
(2)。預防職業暴露的發生,工作人員在回收和清洗器械時要戴手套和穿防護用品,手套破損及時更換,無菌物品出鍋時要防燙傷,如發生職業暴露,要及時處理傷口,必要時報告院感科。
四。堅持下送制度,10月份在護理部的指導下,為了拓展服務項目,滿足臨床需要,初步開展了下送工作,,
供應室每月向臨床科室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及時了解臨床各科需求及意見,不斷改進本科工作。
五。重視醫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識,不斷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及使用防護用品的正確率,爭取全年無職業暴露及院內感染的發生。
六。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
科內每周組織一次專科知識學習及每月一次院感知識的理論學習
工作中的不足:
1。管理方面不夠精細;
2。個別人員因年齡偏大在工作上有抵觸情緒
3。供應室沒有消毒設施,不能開展消毒工作
4。因條件所限,未開展下收工作
俗話說:”點點滴滴,造就不凡”,在以后的工作中,供應室全體人員會團結一致,不斷積累經驗,努力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為我院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x年的目標計劃:
1。遵照醫院及護理部安排,嚴格執行并落實各項目標的完成。
2。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開展消毒和下送工作。
3。申請院領導選派科室人員進行上崗證書的培訓學習及專業技能的學習。
消毒供應進修心得體會3
1。在護士長、師、士的領導下負責對各類醫療器械、材料的.消毒,并按規定做好記錄。
2。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已滅菌物品和未滅菌物品應嚴格分開放置。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3。經常檢査和保養高壓消毒器,保證安全使用。
4。在消毒時間內,不得擅自離開,嚴格掌握壓力和時間,保證滅菌效果。
5。每一鍋消毒物品置放留點溫度計,做好消毒效果的監測。
6。取無菌物品時必須洗凈雙手,滅菌時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
7。每天協助下送消毒物品到病區。
消毒供應進修心得體會4
消毒供應室是醫院臨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醫療用品的回收,清洗,包裝,消毒,滅菌和發放工作,它與每個科室都有著密切的聯系,是醫院提供滅菌醫療用品的重要科室,供應室的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醫院內感染和患者的安危,x年院領導、護理部的'領導下,我科認真履行消毒供應室的工作職責,以臨床需要為中心,保障醫療安全為目標,不斷提高護理質量,只有全面提高質量管理,嚴格把握物品消毒滅菌這一關,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杜絕院內感染。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狠抓環節質量管理,保證工作質量。
(1)。首先重視質量安全,加強了滅菌質量監測,確保供應物品的安全性。按照”二規一標”的要求,對滅菌器進行物理,化學,生物監測,保證達標,并登記存檔,有可追溯性。因我院壓力鍋老舊,以前每鍋滅菌物品均有濕包現象,經查找原因后,與后勤保障科聯系,在醫院現有條件下,對壓力鍋進行改進,改進后通過質量監測再無濕包現象發生。
(2)。加強了器械清洗質量監測。清洗質量是否達標是保證滅菌物品的前提和重要環節,為了保證清洗質量,要求清洗組在清洗時要用溫水清洗,水溫不能超過20度,對每個器械進行常規清洗,每日對2—3個待滅菌包進行清洗質量抽檢,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加強器械的除銹及保養工作,對銹跡嚴重,性能不佳的器械已與臨床科室溝通準備進行更換。
(3)。進一步加強供應室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了各項操作流程和外來器械清洗,滅菌工作流程,落實崗位責任制,責任
到人。
二。加強無菌物品質量管理,實行全程質量控制。
(1)。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和物品交接制度,在回收器械和發放器械時要嚴格查對和交接,以防器械丟失和發放錯誤。
(2)。重視器械的清洗包裝質量,每周對包布至少清洗2次,有可見污物時隨時清洗,對破舊包布及時進行更換,包裝時要將包打的平整嚴實,對器械包進行包裝核查,以免各科器械混淆,滅菌物品出鍋時首先要檢查化學指示卡和3M膠帶變色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改進。
(3)。每日對去污區和無菌物品存放間進行2次紫外線消毒并認真記錄。
三。加強個人安全防護措施。
(1)。加強科室人員對防護知識的學習,提高自我防護能力,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避免血液傳播性疾病給工作人員造成的傷害。
(2)。預防職業暴露的發生,工作人員在回收和清洗器械時要戴手套和穿防護用品,手套破損及時更換,無菌物品出鍋時要防燙傷,如發生職業暴露,要及時處理傷口,必要時報告院感科。
四。堅持下送制度。
10月份在護理部的指導下,為了拓展服務項目,滿足臨床需要,初步開展了下送工作,,供應室每月向臨床科室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及時了解臨床各科需求及意見,不斷改進本科工作。
五。重視醫院感染管理,提高安全意識。
不斷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及使用防護用品的正確率,爭取全年無職
業暴露及院內感染的發生。
六。加強對專業知識的學習。
科內每周組織一次專科知識學習及每月一次院感知識的理論學習。工作中的不足:
1、管理方面不夠精細;
2、個別人員因年齡偏大在工作上有抵觸情緒
3、供應室沒有消毒設施,不能開展消毒工作
4、因條件所限,未開展下收工作。
俗話說:”點點滴滴,造就不凡”,在以后的工作中,供應室全體人員會團結一致,不斷積累經驗,努力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效率,為我院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x年的目標計劃:
遵照醫院及護理部安排,嚴格執行并落實各項目標的完成。
2、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開展消毒和下送工作。
3、申請院領導選派科室人員進行上崗證書的培訓學習及專業技能的學習。
消毒供應進修心得體會5
消毒供應中心是醫院消毒與滅菌物品的供應中心,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質量關系到醫院感染控制等醫療質量問題,為此國家衛生部專門于20xx年x月頒布消毒供應中心的管理,操作和監測規范。就目前我院供應室簡陋的工作條件,硬件上我無法決策,我只能在軟件上給予盡可能的提升,具體做到:
一。合理劃分工作區域:分為污染區和清潔區。污染區即去污區,主要負責接納清點,清洗臨床科室送入本科的污染的可重復使用的醫療器材。清潔區包括包裝區,敷料制作間,滅菌間,無菌物品存放間,庫房,辦公室,更衣室。并帶領本科工作人員認真學習各區域功能,認清供應室建筑布局和各項操作流程要符合人流,物流由污到潔,氣流由潔到污的路線,不交叉,不逆行的`原則。從而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消毒隔離技術和職業防護概念。
二。科學排班:供應室排班不同于臨床科室,是遵循《消毒技術規范》,《手衛生規范》,《職業防護制度》,《院感監控制度》來進行排班的。分為去污班,包裝班,無菌物品發放班,質檢班。每個班都制定了崗位職責,具體分工具
消毒供應進修心得體會6
一、消毒員在護士長領導下進行工作,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流程,發現異常情況并能及時處理。
二、消毒員熟練操作規程及保養維護,隨時接受護士長的監督指導工作。
三、根據物品性質采用適當滅菌方法,嚴格掌握滅菌程序和時間。
四、根據規范進行B—D試驗。按規定應每日滅菌前、滅菌器維修后、新安裝滅菌器進行B—D試驗。如果測試結果不合格,不能進行滅菌,應查明天失敗的.原因,測試合格后進行滅菌。
五、采用高壓蒸汽滅菌時,須檢查包布是否雙層并無破損,物品是否清潔,包扎是否嚴密,消毒員不能擅自離開,嚴格掌握壓力和時間,以保證滅菌效果。滅菌完畢后,必須待氣壓表降低到“0”,方可打開鍋門,以免發生危險。
六、每個程序進行工藝檢測,包括物品的包裝、裝載,儀器運行的溫度、壓力、時間、化學膠帶、化學指示卡的變色情況,并做好記錄。
七、指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保證預案措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與后勤維修人員簽訂服務條約,定期對滅菌器進行清理維護,及時更換磨損配件,保證水、電、汽正常供應。與廠家維修人員保持聯系,經常電話咨詢或預約上門服務。
八、積極申請協助壓力容器檢測部門的年檢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杜絕安全隱患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