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走向海洋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走向海洋讀后感1
當我拿起《走向海洋》這本書時,我就被封面上那波瀾壯闊的大海深深的吸引住了。我很喜歡大海,想了解大海,想知道有關大海的知識。所以,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拿起這本書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通過讀這本書,我知道,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母親,生靈萬物都受惠于海洋。海洋不但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還是人類最大的淡水庫。海底不僅分布著富饒的油氣田,而且還沉睡著數以萬計的沉船,裝載著數不清的金銀財寶和珍貴的歷史文物。
讀了這本書,我還知道了中國海洋史上的重要海戰,有中日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海洋史上的歷史人物,有鄭和、鄭成功、魏源。了解了中國海軍的歷史,我國現在有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北海艦隊和海軍航空兵,他們肩負重任,在守衛著祖國的邊防海岸。
我要好好讀這本書,了解更多的海洋的知識。我多么希望我們的祖國美麗富饒,繁榮強盛。多么希望我們的祖國走向海洋,掌握海洋的主動權,捍衛海洋,讓我們的海洋更加波瀾壯闊,不再因為落后而受人欺負,國泰民安,欣欣向榮。
走向海洋讀后感2
《走向海洋》這本書的作者崔京生,在書中他詳細地敘述了海洋與人類之間密不可分的聯系——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文明的起源,是藍色的寶藏,也是人類最終的歸宿,他也講述了海洋與中華民族的關系,講述了中國悠遠的海洋歷史他呼吁全世界的`人們與海洋同行。
讀了這本書,感觸很深。海洋的未來向人們展示了輝煌的前景,廣袤的海洋將給人類作出巨大的奉獻!海洋中有大量的淡水資源、化學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和空間資源等。礦產資源中的石油、天然氣由于需求量的不斷增長和人類對這些資源的大量開采,陸地上的這些資源將日益枯竭。海洋中存在著巨大的能量,人們稱之為“藍色的煤海”,它將轉化為人類未來的能源。未來的海洋熱能轉化廠,將設置在海中,在沿海可由電纜供給城市用電。
但是,人類要合理利用開發海洋,并注重對海洋環境的保護。正是因為人們的自私,本來奇妙美麗的大海在人類的自私污染下已滿是“傷痕”。我常常會想:要是我們沒有那種自私的心態,或許,那些生物們也不會這么早離開人世,而是在水中快樂的嬉戲。
我們現在要立刻行動起來,以至于將來不導致海洋像陸地一樣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嚴重污染,最終成為人類生存危機的殺手。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高歌,與海洋同行!
走向海洋讀后感3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在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的地球上,海洋面積約占3.6億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積的70.8%啊!海洋給了我們豐富的物產由于海水污染和海洋開發再加上人類肆無忌憚的獵殺,地球生病了!
大海雀,一種不大會飛的水鳥,曾廣泛的生活在大西洋的各個島嶼上。由于人類任意捕殺和對其棲息地大面積的開發,大海雀最終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
紐芬蘭漁場曾經為歐洲的漁民提供取之不竭的鱈魚,但是如今鱈魚的數量只有3.3萬噸了。
當餐桌上出現了山珍海味,我們可曾想過,這些魚蝦全是從大海中捕回來的呢?當我們正在品嘗著魚翅時,可曾想過那些漁家是從鯊魚身上割下來的,每條鯊魚只有幾個魚翅,不是要捕殺很多條鯊魚呀!當魚翅從鯊魚身上割下來,鯊魚是不會當即死亡的.,而是向吃的慢性毒藥慢慢死去的。
保護海洋,人人有責。我們不應該大量捕殺海洋動物,應該保護海洋動物,讓他們永遠生存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游耍。難道海嘯只是自然災害嗎?正是我們不停的破壞海洋,海嘯是對我們的警告啊!
我們應該知道,海洋不僅僅是一種資源,更應該是人類的家園,保護海洋人人有責。
走向海洋讀后感4
細細品讀《走向海洋》,我可以從中看到近千年來中國海軍的發展歷程。
明代海軍曾有輝煌的成就。鄭和船隊七次下西洋,由200余艘遠洋海船組成,將士多達二萬余名。成功地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把中國盛產的茶葉、絲綢、瓷器帶到了歐洲,讓英國皇家貴族也品嘗到了中國茶、穿著華麗的絲綢、欣賞著青花瓷。李約瑟博士分析這一時期海軍,曾得出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歷史上比任何亞洲國家都要強,甚至當時的歐洲海軍聯合起來也不是對手。鄭和率領的大明皇朝船隊在當時是最強大的。”
中國海軍也有恥辱的一段歷史。清政府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海軍艦隊(北洋水師),看起來非常宏偉壯觀,但只不過是一個花架子而已。在日本船艦的包抄下,北洋水師真可憐不堪一擊、全軍覆滅。這也難怪原本花在購買海軍藥的.銀兩被挪用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上了。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海軍得到了不斷發展和壯大。從幾般大木船,發展到多艦種:驅逐艦、巡航艦、護衛艦、導彈艦、水陸戰艦、潛水艇等等。艦隊也分成三大部隊:南海艦隊、東海艦隊、北海艦隊。在各自的海域中,他們保衛著中國的領海。中國正在發展航空的母艦的建設。不久將來中國海軍肯定有更強大的裝備。
祖國繁榮與安康是需要強大軍隊來保護的。我國有幾萬公里的海岸線,這就更加需要強大的海軍來保衛。我們要多學習海洋知識、海軍知識,立志為中國海軍作出貢獻。
走向海洋讀后感5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叫《走向海洋》。
這本書介紹了古往今來海洋的變化以及國內外人們在海上科技的探索和海洋資源的利用開發,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人們在海上科技的探索和海洋資源的利用開發,因為為了海上科技的'探索和海洋資源的利用開發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做出了生命的奉獻比如說:葡萄牙人麥哲倫。英國人弗朗西斯·德雷克。俄國人切留斯。挪威人弗里多約夫·南森。英國人約翰·富蘭克林……人們還在海底發現了油氣田,從海水中提取出了鈾和鎂等80多種元素。人們還開發了水上鉆井平臺,并且根據需要還研發海防。核潛艇……
“二戰”以前的潛艇都是以蓄電池發電為動力,水下航程短,航速十分緩慢,“二戰”時因浮出水面充電被炸彈擊毀,人們為了克服這個弱點,冥思苦想便設計生產出了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
中國在1970年12月26日自主研發的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長征一號”正式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發布命令,讓“長征一號”正式編入海軍戰斗序列。
讀了這本書后我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長大后要利用海洋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加美好,并且還要讓我的國家科技產業變得更發達,更加強大。
走向海洋讀后感6
晴空萬里,天上沒有一絲云彩,太陽把面烤得滾燙滾燙。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鉆石的星星——啟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春雨不停地下著,細細的雨絲織成了一張碩大無比的.網,從云層里一直垂到地面上,遠處黛色的群山,近處粉紅的桃花,嫩綠的楊樹,柔軟的柳枝,都被籠罩在這張無邊的大網里,這張網是春姑娘巧手織成的紗巾,蓋在天地間,技在群山上。表姐剛來的時候,身穿一件方格襯衣,補了幾塊補丁,腳穿一雙沾著泥土的白涼鞋,走路說話都不敢大聲,我們都說她土里土氣。可是現在,我們不敢說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條緊身牛倉褲,一雙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著閃光的金項鏈,肩上披著長長的黑發,顯得神氣大方。回到家里又說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樣。),抗日戰爭英雄人物故事,我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s光傷了自己的翅膀。李阿姨快四十歲了,長年的辛勞,給她眼角留下淺淺的魚尾印跡。不過,她那濃密油亮的短發,仍是那么烏黑。眼睛雖是單眼皮,但秀氣、明亮。那高高的鼻梁下經常有力地緊抿著的嘴唇,顯示著青零星的活力。
星星比任何時候都要多,又大、又亮,它們既不眨眼,也不閃爍,是恬靜的,安詳的。
走向海洋讀后感7
從太空鳥瞰我們美麗的家園——地球,藍汪汪的一片,那是大海。海洋占地球面積的70%,水在人體中占60%。可見,人離不開水,離不開海洋。
中國的國土是由960萬平方千米陸地和300萬平方千米海洋領土組成的,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賴以生存的家園。 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航海史。最有名的自然是鄭和七下西洋了。他在三十余年的時間里,先后到過暹羅、蘇門答臘、錫蘭山等三十余國家。他傳播了中國文化,讓東南亞國家更好地了解中國,促進了各國與我國的友好往來。 后來,由于清朝的腐敗,我們的海防越來越弱,清朝水師不足六萬,舟不過九百,規模僅是元朝水師的十分之一,導致多次戰爭,最讓人丟臉的是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竟將臺灣、澎湖列島,遼東半島割讓給了日本,還賠款2。3億白銀,并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
新中國成立了,國家領導人決定大力發展航海事業,現在我國有了航母、核潛艇……我國人民海軍為執行海上國防,保障海洋科學考察和試驗、護航護漁、海上搜救等任務,航行在祖國的萬里海疆,在維護我國“海洋國土”權益和保障,在世界和平方面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走向海洋讀后感8
我未曾見過海洋,但各種書籍無不贊嘆它的美,是啊,海洋美。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走向海洋。
大家應該都知道海洋是地球上遍布最廣,占地最大的,大約在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點八,占地面積大約3.61億平方千米,多么驚人的數字啊!你們看了是不是覺得很好奇呢?那今天我就來說說《走向海洋》這本書吧。
《走向海洋》這本書主要寫了海洋的奧秘及人類與海洋之間的關系,讓人讀了不得不由衷地發自內心感嘆:海洋實在是太神奇了,并且和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
書中最令使我感興趣的在世界上的著名的四大洋之中,這里面有許多馳名中外的`大洋,有: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都是物產豐富的。
當我讀到海洋與中華民族關系時,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平淡無奇的海洋竟于中國史上戰爭及文物的流傳具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如:鄭和下西洋,中日甲午戰爭及海上的絲綢之路。
大多數人在生活當中一定以為海洋只是一個固定的稱號,可他們哪里知道海洋的名稱有著很大的意義,并且和他們是融為一體的,沒有海洋,就沒有他們的今天;沒有海洋,更沒有他們的未來。一句話,海洋是他們的母親,一直在哺育著他們。所以我們的未來也在海洋的掌控之下,比如說:“躍進號”事件,“長征1號”下水事件。都需要海洋的幫助。不僅如此海洋更給我們的地球增添了蔚藍的景色,讓地球變得更加美麗動人。
看,海洋一直在無微不至的哺育著我們,我們難道對這么重要的海洋無動于衷嗎?
走向海洋讀后感9
海洋,一個蔚藍的名字。海洋含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是個大藥房,而我國就有300萬平方千米海洋!多廣呀!我們怎么不引以為豪?
海洋的.礦產資源,石油就能供人類使用大約1000年!不過我們要小心,不要在海上把石油弄翻了,不然不僅浪費石油,還威脅著海洋生物,不能因為礦產多而疏忽大意。
其實我沒看多少,我就知道近來菲律賓搶我國的黃巖島是為什么了。菲律賓這小國家冒著滅國危險搶我們的黃巖島,黃巖島一共就150平方公里,我國當然不全在意那么丁點兒面積,江蘇省都有122600平方公里了!但黃巖島包括多少海洋面積啊!菲律賓和我們搶,不就是為了豐富的水產品嗎?帶卑鄙了!我國早該把那個菲律賓給干掉了!不過我國太有人性了,向往和平,對菲律賓這種小人無視!
書中說海洋是未來的財富。是啊!礦產資源,可食用物品遠遠超過了陸地,我們以后就靠海洋了!但是,不可浪費。我們人類吃魚翅,日本捕殺鯨魚等都不好,不允許的。海洋藥品極多,這些藥品救了多少人呀!
最后,我向海洋鞠躬,謝謝你,海洋!
走向海洋讀后感10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我知道了中國不僅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領土,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領土呢! 我還知道了海洋是怎么形成的。大約在50億-55億年前,從太陽星云中分離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團塊。一邊漂浮與太空,以便有繞著太陽轉,一邊又在自傳,在運動過程中,不斷碰撞,逐步形成了原始的地球,而海洋圓,而海洋原來是沒有的,那它是怎么來的呢?是因為在引力作用下,地球內部溫度不斷升高,地內物質溶解。而氣洋則上升下降后,形成了海洋。
地球上的海和洋風姿百態,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流動的"啞鈴"因為他的輪廓呈"S"形,恰似啞鈴等等有趣的海和洋。海的居民有很多,因為還是生命的搖籃。 海同樣是寶庫,又有取之不盡的海洋礦產與用之不竭的能源,它也是人類生存的第二空間。而海洋也不是一個平靜的.主,它帶來的災難十分可怕。 但是,我們依舊要保護它。因為人類的原因,海洋的環境在不斷惡化,海水的污染也越加嚴重。 我們從現在開始要開始好好保護海洋。因為保護海洋就是在保護我們自己。
走向海洋讀后感11
烈日把他黑黝黝的脊梁曬得似乎要冒出油來。
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鉆石的星星——啟明星。青蛙碧綠的身體上布滿了墨綠色的斑點,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過了氣,一鼓一鼓的。
春雨不停地下著,細細的雨絲織成了一張碩大無比的網,從云層里一直垂到地面上,遠處黛色的群山,近處粉紅的桃花,嫩綠的楊樹,柔軟的柳枝,都被籠罩在這張無邊的大網里,這張網是春姑娘巧手織成的紗巾,蓋在天地間,技在群山上。表姐剛來的時候,身穿一件方格襯衣,補了幾塊補丁,腳穿一雙沾著泥土的白涼鞋,走路說話都不敢大聲,我們都說她土里土氣。可是現在,我們不敢說表姐了。你看她穿一件漂亮的上衣,一條緊身牛倉褲,一雙锃亮的高跟鞋,脖子上戴著閃光的金項鏈,肩上披著長長的黑發,顯得神氣大方。回到家里又說又笑,像生活在蜜糖中一樣。給老師的一封信,我的理想,幸
盛夏,天熱得連蜻蜓都只敢貼著樹蔭處飛,好像怕陽s光傷了自己的翅膀。拉開了日光燈,我才看清三舅完全變了樣:工作服上全是塵土,右邊的`袖子還剩半截,胳膊纏著紗布,褲子的左膝蓋燒破了,露出了里面燒焦的毛褲,他的頭發亂蓬蓬的,還燒掉了一小撮,臉上有幾處沾著煙灰,平時的“帥勁兒”全不見了。一問才知道,三舅的車間里失了火。三舅救火時,左胳膊被燒傷了。
嚴冬的夜晚,幾顆赤裸的星星可憐巴巴地挨著凍,瑟瑟發抖幾乎聽得見它們的牙齒冷得捉對兒廝打的聲音。
走向海洋讀后感1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好書更會讓人受益一生。周末我閱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真正認識了地球,讓我知道了自己為什么而學習。
我們居住的家園叫地球,我想那應該就是土構成的。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地球并不是土黃色的星球,而是一個湛藍色、晶瑩剔透的球體。真是沒想到,地球居然是個大水球。看來以后我們更要保護好我們的環境了,畢竟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只有那么一小部分。
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知道了很多為我們的海洋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的英雄,也為我們今天海軍的強大感到驕傲。在了解到我們由于經濟、科技落后而受到侵略時,我的心也變得沉痛,特別是我國南海的油氣資源豐富,周邊國家一年的非法開采量就相當于我國大慶兩年的產量,而我們卻一直依靠進口,而且直到今天,在這片祖先留下的藍色國土上依然沒有豎起一座中國井架,打不出一桶油。
這是一個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實。其原因還是我們經濟、科技、軍事的.落后。這一刻我明白了我們為什么而學習,因為只有學到更多的知識,才能擁有先進的科研技術,才能使祖國變得更強大。我的耳邊似乎響起了周總理鏗鏘有力的聲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讓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努力學習吧。
走向海洋讀后感13
周五學校發了一本書。書的封面是湛藍的海水中,兩只可愛的海豚在玩耍嬉戲,遠處帆船揚帆起航……這都是我從電視里才能看到的畫面,我不由自主的翻閱起這本書《走向海洋》。
因為我的.家鄉并不臨海,所以大海對我比較陌生。藍色的海洋一直讓我充滿了好奇。書中告訴我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如果沒有它地球上就沒有生命。海洋是藍色的寶藏,海洋里有80%的生物,90%的淡水,還有超過全世界70%的石油和天然氣……我真想乘坐潛艇看看那神秘的海底世界。
這本書還讓我知道了祖國悠久的海洋史。我國不僅僅有960萬平方千米的陸地國土,還有300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都顯示出過去中國海上實力的強大。由于明、清朝“禁海鎖國”我們逐漸落后。新中國我們有了自己的海軍,擁有了威力無比的核潛艇,命中率驚人的洲際導彈,還登上了南極最高點……
讀一本好書,長一筐知識。
讓我們一起熱愛海洋,認識海洋,了解海洋吧!
走向海洋讀后感14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什么?答:既不是人最早進化的猿人,也不是兩西動物進化來的動物,而是科學家們在澳大利亞發現了距今約35億年的藍藻化石———疊層石,同時也告訴我們,在35億年前的地球上就已經有生命存在了,它就是海洋中藍藻。
讀了《走向海洋》這本書后,讓我學到了課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
生靈萬物受惠于海洋,陸地上,當時地球正遭遇著太陽長驅直入的紫外線照射,赤日炎炎,令人生畏;而在海洋里,卻很少出現30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即使海洋結冰,也像是披上了一層棉被,冰層下面的海洋溫度仍然在0攝氏度以上,海洋仍然是一個舒適的培育溫床,適合于生命的生存與生長。這讓我覺得大海還是這么的神奇呀!它就像一位偉大的母親一樣,去無私培育她的孩子。
海洋又包含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又是在這四大洋中最深的.海洋。
海洋里埋藏了形形色色的發財夢:在這個巨大的藍色聚寶盆里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大海里,有許許多多神奇的秘密需要我們去探索,大海又是一望無際,所以我要做到像大海一樣,有一個寬闊的胸懷,要有一個男子漢的大度。
走向海洋讀后感15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每當這首歌在我耳畔響起,聽著那美妙的旋律,我都會想到人類生命的搖籃——海洋。
看了《走向海洋》這本書,我對大海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海洋與人類》這一章中,我知道了海洋是一片藍色的寶藏,石油,藥材,還有很多數以萬計的沉船,都隱藏在這片藍色的神秘寶庫中,需要我們共同去探索。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一個開發海洋的新時代己經來臨。在開發海洋中,人們將更有效地從海洋中取得更多財富。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籌劃建立或已經建立了海底田園和海底牧場,人們正在從過去單純的海洋捕撈時代,逐漸過渡到未來的“耕海”時代。海洋里埋藏了形形色色的“發財夢”,而打撈沉船,海底尋寶,成為了當今的一項新興產業。藍色的寶藏,果然名副其實。
為什么說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呢?看了這本書后我明白了:因為很久很久以前,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海洋,都是一個舒適的溫床,萬物都誕生于這里。可以說是:生靈萬物受惠于海洋。
《走向海洋》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海洋與人類存在著密切的`關系,而我們呢,就要用一顆善于發現的眼睛,去探知自然界的奧秘。要知道,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讓全社會都團結起來,合理開發海洋資源,爭做環境的守護者!
【走向海洋讀后感】相關文章:
《走向海洋》讀書筆記06-15
讀《走向海洋》有感10-12
走向海洋讀后感(15篇)04-14
走向海洋讀后感15篇03-01
讀《走向海洋》有感15篇10-21
讀《走向海洋》有感(15篇)11-24
讀《走向海洋》有感精選15篇11-24
走向成熟作文02-05
走向成熟的作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