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讀后感3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舍得》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舍得》讀后感1
一.認同的觀點
繼《寬心》后第二次拜讀星云大師的著作,《舍得》的確是很不錯的一本書,書中提到了一些比較先進的思想和觀點,比如書中提到的,在職場“低調才好”、 “少管點事多辦成事”等,非常值得現在的我們去學習、追隨、探討,并時刻警示自己。
二.聯系實際
低調做人,高效做事,是一種品格,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一種謀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態。欲成事者必須要寬容于人,進而為人們所悅納、所贊賞、所欽佩,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低調做人,高效做事,就是在社會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低調做人,高效做事,不張揚就是用平和的心態來看淡世間的一切,修煉到此種境界,為人便能善始善終·。凡事不抱怨,埋頭苦干,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三今后發展方向
有句話說的好,世上最有用的學說,是能指導人如何去改變自己。如果做不到,那就是沒有用的學說。老師是教書育人的行業,更加應該學會這門學問。近期在報刊上報道看到有些學校,發生實習生工作壓力過大自殺事件,我覺得老師平時在教學時應該引導學生學一些社會關系學,要讓學生多磨練自己的心性,使之心理承受力增強。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平衡發展。人們常說,科學求真,藝術求美,宗教道德求善。學生視野開闊了,心理平衡了,有了一顆自在的心,就能應對很多問題,人生也就更自在,更快樂一點了。在當今社會,與人相處,我認為關鍵是要學會低調做人,高效做事!
《舍得》讀后感2
最近在朋友家里看到了一本名叫《有一種境界叫舍得》的書,拿來看了下,立刻就愛不釋手,如饑似渴的讀起來。
作者楊茜彥用大量的`例子闡述了舍與得之間的關系,認為舍與得雖然是反義,卻是一物的兩面,相伴相生,相輔相成
書中說佛家認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就是空、空就是色”一樣;道家認為:舍就是無為,得就是有為,即所謂“無為而無不為”;儒家認為:舍惡以得仁,舍欲而得圣;而在現代人眼里,“舍”就是放下,“得”就是成果。
有舍才有得,正如樹舍燦爛夏花,得華實秋果;嗚蟬舍棄外殼,得自由高歌;壁虎臨危棄尾,得生命保全;雄蜘蛛舍命求愛,得繁衍生息;溪流舍棄自我,得以匯入江海;鳳凰舍其生命,得以涅磐重生。人舍黑守成規,得別具一格;舍人云亦云,得獨辟蹊徑
所以,舍是一門學問,得是一種本事,沒有悟性的人舍不下,沒有能力的人得不來。同時舍得又是一種健康的人生心態,不計付出,舍己為人,體現出了胸懷寬廣的做人高度;舍得是一種智慧,小舍小得,大舍大得,體現出了明朗大氣的做事風格;舍得是一種境界,有取有棄,低調淡泊,體現出了坦蕩灑脫的人生追求。學會取舍的智慧,懂得進退的真諦,就能夠享受美好的人生!
《舍得》讀后感3
今天,我偶然看到星云大師在《舍得》中關于“隨喜”的一段話:
社會上,多少人慈悲為善,救助傷殘,我給予隨喜贊助;社會上,多少人勵精圖治,建設功業,我給予隨喜贊美。“隨喜”真是美好而有德的行為。
做好事,說好話,我雖然沒有能力為之,但是你做了,你說了好說做了好事,我很歡喜,我“隨喜”贊嘆。佛說:果能如此,其功德與親去做沒有分別,可見“隨喜”在為人處世之道上的重要。
道憾的是,現在社會,有“隨喜”美德的人畢竟太少了,大部分人是幸災樂禍,不肯隨喜的居多。例如,你有錢而資助傷殘孤老,他批評你所做的`只是“九牛一毛”;你經濟抽據,但對善事也贊助若干,他說你“打腫臉充胖子”。整個社會因為沒有養成“隨喜”的習慣,到處任意批評,肆意踐踏,這樣社會哪里會有好人好事呢?
這個社會,你好,你善,你大,你富,我嫉妒你;你貧,你窮,你笨,你愚,我看不起你;你不行善,我來行善,你批評我行善太少;我待人慈悲,你不慈悲,你說我慈悲不夠。任憑你怎么做,他都要中傷、批評,令人不禁想問:你希望這個世界,你不行,他不行,大家都不行,難道要大家同歸于盡嗎?
【《舍得》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舍得的作文04-03
關于舍得作文02-11
《舍得》讀后感04-18
舍得讀后感03-08
《舍得》讀后感(精選6篇)07-19
《舍得》的初中讀后感(通用5篇)07-08
男朋友不上進,我去做兼職的時候,他在打游戲,卻又不舍得分,怎么辦?02-14
讀后感讀后感01-03
讀后感精選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