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制作小制作的作文合集八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制作小制作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 篇1
我的童年有許多小制作,但我最滿意的只有兩件。
第一個是一個“筆筒”,我發明它的原因是這樣的:有一天,爺爺上街買了許多筆,筆筒滿了,放在桌子上,不行,桌子上已經很亂了,再放上去,不是亂上加亂了嗎?我想,我可不可以發明一個筆筒,用來裝筆呢!我看見爺爺的手里有一個藥盒,我拿起剪刀,把蓋剪了下來,我將盒上用膠帶又纏了幾圈,好了,爺爺把筆都放進去了,還有空地呢!爺爺連夸我聰明。
第二個是一把扇子,我發明它的原因是這樣的:在一個酷熱難熬的季節,我和爺爺奶奶熱得滿頭大汗,奶奶不停地用書扇風,可不大,我想:可不可以發明一把扇子,來用它扇風呢?說干就干,我把上午從快餐店拿回來的訂餐卡拿出來擺成一個花的形狀,又到外面拿幾根小木棍和膠帶,把“花”一分為二,分別粘在小木棍上,幾個扇子就做成了。爺爺奶奶拿著我發明的'小扇子扇風,嘴里還不停地說:“拿著我孫子做的扇子,涼快,涼快,真涼快!”聽說后,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的小發明不錯吧!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在家里制作了一張小貓型的書簽。先用綠色的卡紙做好小貓書簽的頭、手、腳。再用金黃色的`卡紙做小貓書簽的身子。接著用雙面膠把頭、手、腳、身子粘在一起。
然后用藍卡紙做小貓書簽的尾巴。最后用雙面膠把尾巴粘在“小貓”的背上,用筆在頭上畫好眼睛、嘴巴、鼻子、胡子。一張精美的小貓書簽就做好了。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 篇3
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作業,要制作一件科技小制作。我想了想,我們正在學習橋,就告訴爸爸我想做一座彩虹橋。
放學后,我和爸爸就開始做橋了。先用一塊大的紙板,涂上一層藍藍的顏色,作為一片藍藍的大海,水中立了四個圓柱形的'柱子,作為橋墩,橋墩上面架起橋身,橋身是由兩塊木板做成的,橋面上分別畫出了人行道和車道,人行道兩旁還種滿了樹,可以綠化環境,還有兩根空心的透明管子,里面裝滿了彩色的沙子,像彩虹一樣架在橋身兩旁,漂亮極了,這樣,一座美麗的彩虹橋就完成了。
我把做好的彩虹橋拿到學校,老師告訴我們要把橋拿去展覽,還有評委參加評選呢,我聽了很興奮,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選上。經過評委們的評選后,我的作品真的被選上了,我很高興,心里開心極了。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 篇4
今天的美術課上,老師教我們如何用紫砂泥捏小人,我也興致勃勃地學了起來。我先把紫砂泥切了一塊,搓成圓球,做人頭,再切下一小塊,捏成橢圓形,然后壓扁,刻上幾道痕跡,就做成了身子;掰下一小塊,分成兩份,把它們搓成細條,做小辮子;最后用2條小泥塊搓成手,然后把做好的零件按上去,大功告成了。可好像還缺了點什么,呀,原來是顏色!我飛快地拿來調色板,小心翼翼地涂上顏色,美麗的小人完成了!看著我的作品,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可高興了!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 篇5
明天就是圣誕節了,可我們家里卻“空蕩蕩”的,一點的節日氣氛都沒有,我沮喪極了。看來,今年的圣誕節是過不好了。以前,每年過圣誕節的時候,我們家里都要裝圣誕樹,掛圣誕飾品。可今年因為爸爸媽媽太忙,什么都沒有準備。大姨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對我說:“咱們雖然沒有圣誕樹和圣誕飾品,但我們可以自己做呀!而且,你還能從勞動中體驗到快樂。我來教你做紙燈籠吧,咱自己做的不比商店里買的差。這紙燈籠多做一些,用彩色紙條一穿,掛墻上,多漂亮啊!”我一想,對啊!我怎么就沒想到這么聰明的辦法呢?于是,我趕緊找出彩色手工紙、剪刀和膠棒,跟著大姨學做紙燈籠。
我先拿出一張白紙讓大姨做個示范。大姨說:“干啥選白的,白的不吉利。”我笑了笑說:“您不知道,白色還是圣誕色呢。”大姨把一張白色的長方形手工紙裁成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她拿起長方形,把它橫著對折一次后再對折,直到把整張紙對折成半厘米寬的紙條,打開后在每一條折線處開始剪,剪開的紙縫都是一樣的長短,上下邊的寬窄也是一樣,剪好后把首尾相連的地方粘在一起,抻開每一個小紙條,一個紙燈籠就基本做成了。再剪下一個紙條,把它粘在燈籠上,做成手提把,一個小巧玲瓏,色彩艷麗的燈籠就出現在你面前了。
我一開始以為這太簡單了,便心不在焉地做起來。結果,我一連做了三個都沒有做好。不是紙條高度和距離剪的不一樣,就是把紙條剪斷了。我有些灰心喪氣了,便扔下剪刀不做了。大姨對我說:“你必須認真做,才能做好。”我又試了一遍,真的'做出了一個小燈籠,我馬上來了精神,仔細認真的一口氣做了好幾個,把它們用彩色紙條穿起來掛在墻上,真是漂亮極了。
看著我的“杰作”,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因為我不僅體驗到了什么是快樂,還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認真,有耐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 篇6
我的小制作是笑臉筆筒,它是用塑料瓶、卡紙、雙面膠做成的。我是這樣做的:先把塑料瓶上部分剪下來,接著我拿出五張卡紙,分別是藍、橙、黃、粉紅和淡黃色的,我把藍、橙、黃和淡黃色的圓片粘在塑料瓶的四周,并在淡黃色的圓片上粘好小放大鏡做鼻子,在上面畫一個笑臉,把粉紅色的圓片連接到其它的'圓,筆筒基本就完成了。可是我還是覺得少了點什么,于是我又找來了兩張卡紙,用綠色的卡紙做了幾顆紐扣,用紅色的卡紙做了幾件衣服,我把“衣服”和“紐扣”粘在筆筒上,一個精美的笑臉筆筒就大功告成了。
我把筆筒放在我的書桌上了,只要我一看到笑臉筆筒,我的心情就快樂起來了!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 篇7
我可喜歡小制作啦!每當我看到擺放在客廳里的紙制風向標,當初制作時的情景就歷歷在目。
那是上學期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做完作業后,我翻開了風向標制作圖,粗略一看,制作并不復雜。于是我就興致勃勃地開始按說明書和圖紙忙碌起來,一會兒用剪刀剪,一會兒用膠水粘,一會兒將曲別針伸直,兩端彎成小鉤,不到一刻鐘,底座和標桿就完成了。可是裝上風向輪后,出乎意料的事發生了,任你怎么用力吹風,風向輪就是澀澀地懶得轉動,風向標自然也就不能指示風向了。
怎么回事?我急忙再看說明和圖紙,沒錯呀!我凝視著風向輪想:要是將每個輪葉的凹面朝向水平就好了,但材料是一體的,輪葉凹面朝上怎么辦?我開始試著將輪條扭曲,使輪葉凹面朝向水平,但一會兒輪條又伸直了,真急人!是不是圖紙有誤?要不就不做了,省得費腦筋,但我又怎么甘心呢?我想啊,想啊,忽然眼前一亮,何不快刀斬亂麻?干脆將輪條剪斷,重新組裝,這樣輪條凹面想朝哪就朝哪。我這樣做了,果然,微風一吹,風向輪就靈敏地快速動起來,風向輪立即準確指示風向。我按奈不住激動的'心情,從沙發上一躍而起:“我勝利了!”
這件事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使我難忘。它使我懂得了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經受住考驗,制作如此,學習也如此,不要輕易放棄,否則會功虧一簣。的確,小制作磨練了我的意志,風向標指示了我努力的方向。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 篇8
我有一個愛好,平時喜歡動手,搞些小制作。不信?請往下看。
“唉!我有這么倒霉嗎?”我又在唉聲嘆氣了,因為我的筆袋又破了。這個學期我都換了三個筆袋了。放學回家的路上,路邊的一個礦泉水瓶讓我來了興趣——我可以做一個“筆袋”啊!
回到家,我把撿的礦泉水瓶子掏出來,準備了一把剪刀,又讓媽媽從一件不穿的舊衣服上剪下一條拉鏈,找了一卷膠帶,便開始做“筆袋”了。
我想先把礦泉水瓶豎著剪開,可第一步就把我難住了。我用剪刀戳了又戳,但就是戳不進瓶子里。這時,媽媽說話了:“瓶子不是塑料的嗎?我幫你把剪刀燒燙就行了。”于是,媽媽把剪刀拿到煤氣灶上燒了一會,我用剪刀再去戳礦泉水瓶,果然一下就戳破了。接著,我用剪刀從中間咔嚓咔嚓的'剪了條縫,又向兩邊剪了一點,方便我開關。然后,我用膠帶把縫的兩邊粘上,以防劃到手。我又拿起拉鏈和縫(現在應該叫它開口)比了一下長度,把多余的剪去。可我又遇到麻煩了:拉鏈太硬,我剪不動啊!我只好把媽媽搬來幫我。她一用力,拉鏈就咔嚓剪開了。我撕一些膠帶,把拉鏈的一邊粘在瓶子上,可我一不小心把拉鏈粘偏了,膠帶像貼的封條那樣把開口給封了。我十分尷尬,如果把“封條”撕下來,可能會把開口給帶壞了,但如果不撕,這個東西就不可能有用了。我硬著頭皮把它撕了下來,謝天謝地,還好沒事。我把拉鏈粘好,試了試,果然能用!我又把蓋子粘牢,以防筆掉出來。
這個小制作讓我的同學對我刮目相看,它是我的驕傲!給我的業余生活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相關文章: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04-12
有關小制作的制作作文03-16
【精選】小制作的制作作文7篇04-04
【精選】小制作的制作作文5篇04-07
制作小制作的作文10篇04-07
精選制作小制作的作文5篇04-21
【精選】制作小制作的作文5篇04-21
精選制作小制作的作文4篇02-03
精選小制作的制作作文8篇02-03
精選制作小制作的作文7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