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走親戚的習俗
走親戚是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在春節時期親戚之間交流感情的活動。春節走親戚、回娘家,是中國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它是親戚間聯絡感情,互相慰問的一種親情大交流。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過年走親戚的習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過年走親戚的習俗的介紹:
1)春節走親戚的順序
走親戚的大體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況外,都要回拜。民間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節”之說。大年初一,晚輩向長輩拜年。大年初二,女婿必須到岳父、母家拜年。大年初三開始之后才開始走其他的一些親戚。
2)春節走親戚的時間
過年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說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著年味正濃時,膠東人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從這種演變上看,生活節奏在加快、婦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3)春節走親戚的禮物
走親戚有時候會送一點點心,然后自己在加個禮物盒子,除了農村上歲數的人還沿用老輩子那種細篾笸籮外,中青年人都時興攜帶一種提籃子,上檔次的有的用一種木質點心盒子。現如今,人們走親戚干脆不用攜帶這些自家的工具了,到超市選購好禮物以后,服務員用塑料袋就把禮物給包裝好了。
4)春節走親戚時應該注意哪些禮節
1.登門拜年時間別太早,禮尚往來已經不是越早越好,保證別人的休息,找好適當拜訪時間非常重要。
2.里拜年時,忌說不吉利的話,像什么死啊、病啊的,不要過分渲染不好的事情,什么離婚啊、誰誰有病了等等。
3.最好穿新衣,以暖色為主,紅色更佳,不僅渲染喜慶,還帶著傳統意義上的趨吉避邪的意思。忌諱穿一身黑或一身白。
4.拜年時接物要有禮貌: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并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5.中國是“禮儀之邦”。春節期間,父母少不了帶孩子走親訪友、外出游玩,正是對孩子進行禮儀教育,讓孩子學習中國傳統禮節的大好時機。
6.著新裝的同時,別忘了理發,俗語說“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拜年時,必須將頭發收拾干凈整潔。
7.“吉利話”要說得適宜: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松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
過年的相關介紹
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春節是漢族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農歷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歷臘月下旬),農歷的正月初一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后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
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夜飯(農歷一年中最后一頓飯),年夜飯以后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歷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春節又稱之為過年。
走親戚禮儀
1、走親戚的時間選擇要妥當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準備吃飯,最佳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間。過早,可能人家還未起床,節日都要休息的習慣;太遲,正適人家吃飯,不方便。下午應以三時至五時之間為宜。向長輩拜年,最好安排在節日內以示敬重。
2、走親戚時要注意衣著整潔
干干凈凈過節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潔、大方,適當穿上一些好衣服,給人一種節日的美感。要講究稱呼的規范化:到別人家拜年,尤其到親戚家拜年,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了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
3、走親戚時“吉利話”要說得適宜
對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松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
4、走親戚時接物要有禮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并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后自己取少量受用。
5、走親戚時不能不帶禮物
禮品各個時期各有特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一般是帶饅頭、包子、糕點、肉類、雞蛋、燒酒等;八十年代末,是桃酥、罐頭、白糖、柿餅、燒餅、蛋糕、美酒、蜂蜜等;九十二年代,除了酒以外,魚肉、奶粉等也開始盛行;二十一世紀,多是水果、奶、茶、腦白金、黃金搭檔等;雅一點的,還有鮮花、書籍、音樂唱片等。
6、走親戚時吃飯的座次要注意
吃飯時,親戚要請客人入上坐,吃飯的座次也有序,祖輩安排在上席,孫輩居中,父輩居下。要先向老人斟酒,并請老人先開飲。佳肴讓老人先吃,宴席中的雞心、雞頭、雞肝必敬席上的長者或客人。舊時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飯、餑餑,做六個或八個菜,外加一個湯菜,勤快的主婦一般都做面條迎接客人,吃完飯后,男人們再接著喝茶、抽煙。女人們吃完午飯后,女主人又張羅著包餃子,要讓客人吃過餃子再回家。如今走親戚吃的酒席,菜動輒就辦出十二道,取十二周全之意。
走親戚送什么禮好
1、送岳父母的禮物
一般正月初二是女婿給岳父母拜年的日子,需要先準備紅包,然后再買他們想買又舍不得買的、或當地沒有的、對他們既超前又適用的東西。如:保健產品,小電器……尤其是小巧新奇、當地沒有賣的精美的小物品、小玩意之類,便于他們直接使用和攜帶,能隨時向親朋好友“炫耀”子女愛心的禮物,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別忘了,買適合他們的衣服也是很好的選擇哦。
2、送親戚中長輩的禮物
2.1、保健營養品,給老人一個健康溫暖的春節。
2.2、水果、零食。這是春節走親戚比較常見的禮物,新鮮的水果、營養豐富的堅果,寓意甜甜蜜蜜的糖果,都是人們比較喜歡的過年禮物。
2.3、其他創意、高雅的禮品。對于愛好文學的長輩,如果你一套包裝相當華麗、精美的詩集做禮品,他們一定愛不釋手。退了休的老人喜歡在家里養盆花、鼓搗個盆景、根雕之類的藝術品,您可以挑選一個四季都能鮮亮亮活著的花,或是送個最有藝術性的盆景,給他們尋常的生活增添點情趣。
走親戚要注意什么
1、走親戚要注意交通安全問題
尤其是家用車出門,在農村用三輪車出門,都得格外小心,司機應該盡量少飲酒,甚至不飲酒。走路的時候也得密切注意交通安全,有時候光我們小心是不夠的。
2、走親戚要注意送禮的時間
送的禮品得合適,不能說送給老人送個汽車玩具吧。當然如果是為了社交,那還真得思量一番。也不能讓人特意等著,對吧。時間一定得合適,過年時候畢竟家家都很忙。別讓人覺得不方便。
3、走親戚要注意送禮的客套話
有些時候人們是不大會在乎你送什么的,因為現在物質條件都比以前好多了,誰家也不缺那么一點東西、重要的是這份心意,心意到了,該說的話一定得說全,得表達出來。
4、走親戚吃東西一定得注意
不要吃得太多,過年時候的食物都很油膩,注意飲食搭配,尤其是身體不太好的朋友。喝什么都得適量,飲料,還有食物搭配,千萬別吃出事兒來。
【過年走親戚的習俗】相關文章:
關于春節走親戚習俗07-02
春節習俗:大年初一串門走親戚06-22
春節走親戚日記06-22
春節走親戚作文09-21
春節走親戚作文07-12
春節走親戚的作文01-21
春節走親戚日記02-05
夢見春節走親戚是什么意思夢到春節走親戚好不好夢見過年走親戚好嗎01-31
英語春節走親戚作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