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爾王》讀后感 推薦度:
- 李爾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李爾王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爾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爾王讀后感1
我覺得這是很寫實的戲劇,不是劇情的寫實,而是對于人性的刻畫。
誰敬愛我,我就把王位傳給誰;就算現今的社會新聞仍是時常可以看見;分了家產的父母流落街頭;我一直很不了解這項的子女,或者是這樣的父母內心就竟有著怎樣的想法。當然如果說孝順父母是必須,是天經地義,是不可違背的祖宗之法,也太過于教條式,說法也或許過于中國。
所以在這劇本e我看到的都是人性,非常鮮活的刻畫;兩個姊姊為了權力,拚命的連結起與父親的親情,卻又在得到之后急于破壞;然而卻又雙雙為了愛情而死,這不是相當矛盾嗎?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有形的權力j望,而輾斷了親情;最后卻又為了無形的愛情吸生了生命,雖然相當的矛盾,但這就是人性。人活著就不斷的'會被這兩股力量所拉扯,甚么才是最重要的,對于每個人,有不同的天秤,在天秤上有著不同的平衡。
很喜歡這個劇本,不要I限在孝道,也不局限在親情,他的確是一場悲劇,每個人在被不同的力量拉扯,作出不同的選擇之后,走上的悲劇之路,雖然結果不讓人滿意,但都是自己選擇的人生。李爾王是,兩個大女兒是,小女兒也是。
李爾王讀后感2
《李爾王》是我看莎士比亞戲劇的第三部,之前看過《哈姆雷特》和《麥克白》。《哈姆雷特》是為父報仇,《麥克白》是弒君篡位。《李爾王》中的父女關系就像是《農夫與蛇》故事中的寓意一般。
我不知道李爾王有什么錯,即使換做是自己,也有可能將王位讓給子女,以享晚年清福。但是李爾王肯定是有錯的,如果沒錯怎會落得悲慘的流離失所,不得不品嘗從應有盡有到一無所有的滋味?仔細想想李爾王的.錯誤在于失察,只是聽信甜言蜜語,置逆耳忠言于不顧。所以我們要把我們的善意與恩惠施予同樣善良值得擁有的人們,假使給予蛇一般的惡人,我們非但沒有做成好事,并且將招來惡禍。其中明辨善惡非常重要,我們要調查而不能片面聽信一面之詞。
總結一下,明辨是非很重要,這是一種能力。明辨要看行動,而非言辭。不要濫施我們的善意,要給好人,不能給惡人。幫助好人會有更多的好事,幫助惡人會滋生惡事。
李爾王讀后感3
愛。說,還是不說,這是一個問題。
今天起床后隨手操起一本書,再次翻到《李爾王》。
劇中,愛因為沒有說而異常悲慘。
而說了的,卻站在了愛的反面。
最后的`結局是,愛不說好像比說更值得人們珍惜。
其實,真正的愛不需要說。
就像沉默的天空之于大地。
就像歡快的魚兒之于大海。
就像孤獨的行者之于遠方。
大愛其實無聲。
那天獨自開車回家,唱片里的一首歌突然擊中了我的淚腺。
那是韓紅的《天亮了》。
我把車停在路邊,沒有人看見我孤單的哭泣。
人生為什么要有愛?為什么還要有分開?
我突然感到有些害怕。
有好多年了,不曾掉過一滴淚。我曾懷疑自己得了干眼癥。
這么多年了,爸爸媽媽從來沒有給我說一個“愛”字
聽我說還開心,還不忙,還順利
只是連聲說“好啊好啊好啊”
一切都很自然。愛就是自由自在,猶如呼吸。
說,或是不說,都不是問題。
關鍵不在于嘴唇和舌頭
關鍵在于你心里的溫度
只要一個眼神,就勝過那千言萬語
李爾王讀后感4
我覺得這是很寫實的戲劇,不是劇情的寫實,而是對于人性的刻畫。
誰敬愛我,我就把王位傳給誰;就算現今的社會新聞仍是時常可以看見;分了家產的父母流落街頭;我一直很不了解這項的子女,或者是這樣的父母內心就竟有著怎樣的想法。當然如果說孝順父母是必須,是天經地義,是不可違背的祖宗之法,也太過于教條式,說法也或許過于中國。
所以在這劇本我看到的都是人性,非常鮮活的'刻畫;兩個姊姊為了權力,拚命的連結起與父親的親情,卻又在得到之后急于破壞;然而卻又雙雙為了愛情而死,這不是相當矛盾嗎?看起來好像是為了有形的權力j望,而輾斷了親情;最后卻又為了無形的愛情吸生了生命,雖然相當的矛盾,但這就是人性。人活著就不斷的會被這兩股力量所拉扯,甚么才是最重要的,對于每個人,有不同的天秤,在天秤上有著不同的平衡。
很喜歡這個劇本,不局限在孝道,也不局限在親情,他的確是一場悲劇,每個人在被不同的力量拉扯,作出不同的選擇之后,走上的悲劇之路,雖然結果不讓人滿意,但都是自己選擇的人生。李爾王是,兩個大女兒是,小女兒也是。
【李爾王讀后感】相關文章:
李爾王讀書筆記03-08
《李爾王》讀書筆記01-30
《李爾王》讀后感04-08
《李爾王》讀后感04-14
《李爾王》讀書心得03-26
《李爾王》讀后感10篇02-11
《李爾王》讀后感11篇03-10
《李爾王》讀后感8篇03-12
《李爾王》讀后感7篇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