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妞妞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妞妞讀后感1
記得在去年一個夏天的上午看完了妞妞,那是在外地很是燥熱,幾篇綠蔭投在窗前的書桌上,蟬兒唱得很歡。
書中的周國平是一位父親,不再是國學家,哲學家,用親情的角度看著妞妞的成長。我才發現,原來世上所有的男人的心中,女兒都是最柔軟的那一部分。從內心深處涌現的溫柔,恨不得將時尚所有的美好都給予面前的這個小東西。正當他歡喜于這個小生命的誕生時,一個噩耗如晴天霹靂般傳來,妞妞得了絕癥,誰又能想象這么一個如花朵般嬌嫩美好的小生命會與殘酷的死神打交道。于是周國平開始記載了他痛心而又珍貴的一段記憶。過程中不乏平凡父女的溫情,但更多的仍是一個即將失去女兒而又無能為力的一個付清的凄苦低吟。最后,妞妞仍是離去,這個小家庭也散了。
讀后,我記得當時我是淚流滿面的,也開始越發珍惜眼前的一切了。
曾經想過很多次生與死的界限,生是為了什么,死又是什么樣的。后來認為生沒有意義,這樣想來,死就如此罷了。生前的一切都有留下痕跡,即便是為人,死后的人生也只傳唱于余暉下孩童的口中。
記得有幾次在欄桿上仰望著天,心想著跳下去算了,但這年頭只是一瞬間便消失了,因為我眼前忽然出現了家人的面孔。
我經常給朋友說,我活著并奮斗著的理由便是家人,我并不留戀于成功是他人的張申,但我喜歡看家人的微笑,我知道這是個多么微不足道的表情,但他成了我奮斗的`唯一理由。
家人都是從事科研工作的,信仰著存在著的東西,有事給他們講述自己一些很奇異但恐怖的想法時,他們總是一怔,說:“丫兒啊,千萬別成為什么哲學家,一些事情別想太明白了,就好好活著,啊?”
于是心里就想著那就糊糊涂涂的過日子吧,至少家人是放心的。
我想,很少有人可以超脫便在這點上吧,或者太好了,太好了,不在于可以簡單掃這個世界,也不在于可以實現自我,而在于可以為愛的人奮斗著。
至少相比較于妞妞,我是幸運的,至少我可以健康的或者,看見家人的臉龐,聽見他們的聲音。不用一直擔心著自己何時會與他們離別。可以撒嬌,耍無賴,沒心沒肺的大笑著。
我不清楚時間會帶給我什么,會帶走我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世界觀會發生什么變化,但是為了家人,我會一直努力并奮斗著。
妞妞讀后感2
從“世界離我很遠很遠,我眼中只有你,我的孩子”這般妞妞的誕生帶來的喜悅,到“魔鬼玩弄了一個簡單得無以復加的乘法,悄悄給這一切加上了一個負號。昨天她的啼哭也是歡樂,今天她的笑容也是哀痛……”這般對命運無常的無奈哀痛,再到“忍受不能忍受的災難是人類的命運。只要咬牙忍受,世上并無不可忍受的災難。”、“命運是不可改變的,可改變的只是對命運的態度。”
這般對生命的思考,《妞妞》這本書處處充滿了一個父親的哀傷。從中,我讀到的是父愛,是生命的無奈,是感恩,是珍惜。現在的我們并沒有嘗試過當父母親的感受,也許也無法真切地體會到父母對子女的擔憂、牽掛。但讀了這本書后,雖不是切身之感,但也可以從中感受到我們的降生給父母帶來的,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幸福與滿足;我們的病痛給父母帶來的可以是十萬倍的痛心與擔憂。我們長大了,父母也逐漸變老了,我們應該放下任性,卸下輕狂,好好地聽聽父母的,為父母想想。要知道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父母了。但無論愛有多強大,也無法改變生命的許多無奈。這讓我想起了這么一段話:“我們真的很愛一個人,不會害怕他離開我們而去嗎?還有就是,我們必須接受。無論我們在哪里,愛的人不在身邊了。”雖然我們極其不愿意,但我們必須接受我們愛的人終究會離我們而去這一事實。終究會離開的,我們能做的只有倍感珍惜,但我們在那一天真的能釋懷嗎?對于命定的那些離別,我目前的感覺除了無奈亦是無奈。
盡管每個人都要經歷那命定的離別,但相對于妞妞,我想我們還是幸福的,因為我們擁有妞妞所沒有的健康與青春。對于這一切,我們應該感恩,應該珍惜。這也讓我由衷地感嘆:當今社會如此之多的自殺行為是多么奢侈,多么浪費啊!要知道很多人掙扎在生死邊緣,求的就是一絲生的希望。請熱愛我們的生命,盡管它有許多不如意,有許多無奈。《妞妞》是一本充滿哀傷的書,但也是一本充滿愛的書。我想以一句話做結尾,“如果有愛,就有希望。”
妞妞讀后感3
捧過《妞妞》,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小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她剛來到這個世界沒幾天,就被宣告活不了多久了。作者,也就是妞妞的父親,以這本書記錄了關于不幸的小妞妞在她短暫的生命旅途中的點點滴滴,也以這本書表達了對女兒的不舍與懷念。厚厚的一本書承載了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濃濃愛意,每一章,每一頁,每一個字都能體會到這種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偉大的愛。
我越看越傷感,為妞妞的不幸而傷心,為妞妞的爸爸給予她的愛而感動,為自己不曾擁有一個如此的父親而傷感。
在妞妞父親的眼中,妞妞像純潔的百合,像善良的天使,像堅強的小勇士。而妞妞也最愛爸爸,會說話時,因為她知道爸爸的肩膀疼,就不讓爸爸抱,還會說:“爸爸疼,妞妞哭”。多可愛的小家伙啊!妞妞的爸爸總是把妞妞的所有記得清清楚楚,妞妞的每句話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暢讀完整本書,我不禁為這父女倆之間真摯的`情感所感動。一位父親的愛是那么的純潔,那么的偉大,那么的崇高。感動之余,想到自己的爸爸,暮然發現,一直以來自己只是想著爸爸的不好,卻忽略了爸爸對我的關愛,細想起來,這些零零碎碎的大事小事也不少。
晚上,我半夢半醒間,模模糊糊地聽見的腳步聲;我只身一人前往無錫的姐姐家時,嘮嘮叨叨的叮囑聲;我賭氣不吃飯時,廚房里始終溫熱的菜肴;我去世博會一天下來后走不動時,給我依靠的寬厚肩膀;冬天做完作業后雙腳冰涼時,熱乎乎洗腳水;當爸爸上班時,每每打電話給他,總能感到電話那頭的他語氣中難以隱藏的欣喜。
而這些藏在歲月中的大大小小的金礦,沒想到我到今天才把它發掘出來。
其實爸爸是勤勞的,手上布滿的老繭是最好的證明。爸爸是正直的,他會在撿到一百大鈔的時候,在原地大喊:“誰的錢丟了?”爸爸是愛我的,回想起我生病時,他滿臉的焦急。我知道他是愛我的,只是他的愛表現的不那么明顯而已,只是他對我的愛我一直沒發現而已。
我的爸爸不一定要像妞妞的父親一樣,在不幸中寫出一本書來表達他的愛。不一定要做什么可歌可泣的大事,也不一定要完美的不得了。只因為他是我的父親,一個健康的父親,一個陪在我身邊的父親,這一切就足以讓我滿足了。
我愛我的爸爸,相信現在認識到這一點一定不算太晚。
我現在終于讀懂了父親這本書,終于明白了父愛是多么的偉大。
于是,云霧散了,陰霾被陽光填充,世界盈滿了光芒與希望,天空也豁然開朗了!
妞妞讀后感4
以前在大學的時候就讀過周國平先生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那個時候讀只是覺得很感動,感受到了一位父親對女兒濃濃的愛,但是最近再次拾起該本書時,心中的那種嘆惋已經不僅僅是最初的那種心情了,而更多的時候是對他的一種敬佩,敬佩他的深沉的愛。一位父親站在愛與痛的邊緣,飽含著對女兒深深的愛,但又不得不面對女兒死亡,作為讀者我們無時無刻不悲痛欲絕、熱淚盈眶,深深地惋惜他那超凡的人生境遇。
《妞妞》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妞妞出生后,全家都在為這一小生命的到來而感到欣喜,可是不幸的妞妞卻在一個月后被查出患有眼癌。家人們還沉浸在迎接妞妞出生的.喜悅里,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卻給了他們天大的打擊。面對這窘迫的局面,只有兩種選擇:一是立即手術,這樣能延長生命,但妞妞會變成一個盲人;另一種選擇就是不手術,但只有半年到一年的時間。作者看著自己心愛的女兒如此天真可愛,還有她那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的稚嫩與無諧,他真的不忍心讓她的世界失去光明。于是選擇了不手術,陪伴妞妞快快樂樂地走完最后一程。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里,作者親眼目睹了女兒被步步逼近的死神奪去生命的全過程,送走了與自己朝夕相處一年多的最親的人。那是一種痛,是初為人父卻在轉眼間失去了屬于自己的生命的痛。在我看來,這本書絕不僅僅是一本講述父愛故事的書籍,它的價值是作者用哲學家的頭腦思考生命的價值和真諦,用自己的切膚之痛訴說了對生命的思考,也引起了我們讀者對生命的思考!
妞妞泡沫般的短暫一生,似乎專為承受苦痛而來,她生命的序曲同時也意味著終結。但她始終興致勃勃地“呀呀”學語、學步、學看世界,不曾計較生命的一寸寸逝去,而是以童心擁抱每一寸獲得。每個生命都是偶然的,但這并不妨礙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有些生命是短暫的,但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妞妞》一書沒有那種呼天搶地的大悲大痛,它拉家常式地娓娓道來,不渲染,不溢美,它的苦與笑都是直擊人心的,它對生命的尊重和愛讓人肅然起敬。這不僅是一本不幸的父親悼念他早夭愛女的書,更是一本頌揚生命,也緬懷和反省生命的書。本來很容易沾染的文人習氣,因哲學的底子而顯厚重;本來很容易出現的傷情、濫情,因情真意切和克制收斂的敘述方式而感人至深。
妞妞讀后感5
我這是第二次寫讀后感,我是很少寫讀后感的。
記得上次寫讀后感,是因為讀完了三毛的所有作品之后,又聽到了關于三毛是瘋子的說法,心里不舒服才寫的。而這次,我也說不清是為什么而寫。我用了兩天的時間讀完了周國平寫的<<妞妞>>。心中似有一塊石頭壓著,一直覺得十分沉重。我覺得我必須為這本書寫點什么,心里才會好受一些。
我是第一次讀周國平的散文,而且是敘事的。但是我卻被他的文字感動得落淚,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妞妞是他的女兒,從生下來不久就被確診為癌癥,最后只活了18個月。這本書是以一個父親的身分寫給他的女兒的。書中記述了他的女兒忍受疾病的過程,同時也記述了一個深愛著自己的孩子的父親的感情歷程,讀著讓人心碎。因為我現在不僅是一個讀者,也是一個母親。妞妞在我面前也不僅是一本書里的主人公,更是一個胖呼呼惹人喜愛的嬰兒。她的生命歷程不僅僅是作者筆下的文字,在我眼前更是一幅幅鮮活的畫面,牽扯著我每一根快樂和難過的神經。我替妞妞痛苦,為她的父母難過,可是我卻什么也做不了。人們在苦難面前的無能為力會讓人更壓抑。從這本書里,我第一次深切地體會到苦難給一個人帶來的感受是多么深刻。
雖然我的生活是平靜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在我活過的歲月里,根本沒有苦難可言。但是我卻從這本書里學會了應該如何面對苦難,以及應該如何看待苦難。曾經有人這樣說過,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能力來承受別人的苦難,我是認同的`。有時我會想,如果某些人的苦難落在我的頭上,我會怎么樣呢?我是會被苦難壓倒,還是會變得更堅強呢?在我的身上究竟蘊藏著多少承受苦難的能力呢?在苦難面前,周國平的表現是那么矛盾,有時他想用宗教的理論來使自己解脫,而有時又會把哲學拋在腦后,徹底地感受女兒的病給自己帶來的痛苦。這讓我也覺得矛盾起來。在沒有經歷苦難的洗禮之前,一切關于堅強的語言顯得多么蒼白無力啊。
苦難帶給人的傷痛是暫時的。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會逐漸淡化痛苦。我曾經不止一次的設想過:如果自己突然死了,所有認識我的人會是怎樣的反應呢?最為我的離去感到痛苦的人會是誰呢?我的丈夫,孩子,還有我的父母,誰的傷痛是最深的呢?恐怕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我永遠也無法知曉的。
妞妞讀后感6
機緣巧合,讓我讀到了《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這本書。讀完有種精神被剝離的感覺,讀的過程就是心靈不斷被感動的過程;有淚,但潛意識里的殘存的理智,控制著不讓淚流下。
周國平說,妞妞的故事是他們生命中最美麗的也 最悲慘的故事,不能不寫。妞妞在出生后不久就被診 斷患有絕癥,帶著這絕癥極可愛也極可憐地度過了短 促的一生。在這本書中,作者寫下了妞妞的可愛和可 憐,夫妻二人在死亡陰影籠罩下撫育女兒的愛哀交加 的心境,在搖籃旁兼墓畔的思考。
妞妞的死,無意中促成了作者思想的變動,哲學 上的形而上指導他擺脫這苦難!他清楚的寫到:我寫 下這一切,因為我必須卸下在心頭的太重的思念,繼 續生活下去!他接著說,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太多。既 然活著,還得朝前走。經歷過巨大苦難的人有權利證 明,創造幸福和承受苦難屬于同一種能力。沒有被苦 難壓倒,這不是恥辱,而是光榮。作者這樣解釋道:所 以,你不做選擇,選擇被拖延下來了。你給這種拖延找 到了一個表達,叫做順其自然。這當然是自欺,因為不做選擇已經是一種選擇。那就沒什么說的!如果把一 切都稱之為命運,那是不能接受的,像作者的遭遇以 此開導自己是沒有辦法的,因為小生命給他的印象太 深,讓他重新思考了許多事,得到了最美麗的答案!
不要以為自己很好,也不要以為你對別人做到了很好,當你離開或別人離開你時,才知道在一塊時你做 的很不好。生命的交集或許僅此一個點,更別說同心 圓了!那么多的偶然,導致了妞妞身患絕癥,作者思前 想后,一次又一次地責備自己,夢中的.美好補償換不回 現實的光明永存!那些所謂的功大師、佛法高深者、醫 學博士可惡可憎可恨!個人的悲劇說到底還是社會的 悲劇。
面對社會悲劇,我們有理想、信念、正義感、崇高 感支撐著我們,我們相信自己在精神上無比地優越于 那迫害乃至毀滅我們的惡勢力,因此我們可以含笑受 難,慷慨赴死。我們是舞臺上的英雄,哪怕眼前這個劇 場里的觀眾都渾渾噩噩,是非顛倒,我們仍有勇氣把戲 演下去,演給我們心目中的絕對清醒公正的觀眾看,我們稱之為觀眾為歷史上的上帝或良心!我一直覺得,有一個未知似知的結果在等待,你大概知道那是什么樣的東西?但是想做的是修正方向,以向期盼的方向 去。
我一直以為最高的對手是善于沉默的人,你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有太多的不確定,太多的顧慮。我們終于發現,忍受不可忍受的災難是人類的命運。是在最后,我們終于體驗到,孤獨中的孤獨的靈魂是我們的溫存!
妞妞讀后感7
生命是一個過程,結果都是一樣的---對任何人都是。如果以死士為背景,這個過程豈不是太可笑了嗎?
夭折的嬰兒,到底是一無所失,還是失去了他本漫長的一生?壽終正寢的老人,究竟是失去了他曾漫長的一生還是一無所失?都不是,無論什么年齡的死都是無法計算和比較的,因為略去過程,開頭和結尾都是相同的。不過是先生然后是死,老人看過了一生的繁華和落寞,嬰兒在不會留戀的年華離開,一定程度上,這段生命是一樣的。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這本書講的是一個雙眼多發性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小女孩,她生命的長度僅有562天,她從生到死的過程中,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飄零。多想給這個小女孩抱怨命運的不公,但這就是上天的安排。命運,就是如此神秘、荒謬,而又不可輕視,如果有人問:妞妞幸福嗎?
不幸福,這是我首先想到的,但我同時也會猶豫,因為世上一切都是相對而言的。妞妞又是幸福的',她有一個深深愛著她的父親,她實在不知留戀生命的年歲離開的,這或許又是上帝給她的恩賜。人生沒有絕對的幸與不幸,上帝只是給了你生命這個整體,生命的起始終結一樣不能少。你又有什么理由去抱怨呢?如果堅持絕對的看待一個事物,是不是很愚蠢呢?
解成是雞尾酒中的物質,它們可以被稀釋到生活這杯生命連同他的快樂和痛苦都是虛幻的——這個觀念對快樂是一種打擊,對痛苦未嘗不是一個安慰。所以說,妞妞不是可以用幸與不幸來衡量的生命,她只是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個過客——其實我們哪個人又不是呢?。她走馬觀花的看完這個世界,沒有留戀更不存在遺憾。一定程度上快樂和痛苦可以理淡酒,也可以直接被放進濃濃的酒精。生命、快樂和痛苦始終都在不同的比例間來回的徘徊著。
周國平——一個父親,他把對女兒的愛寫入書中。他說:對于我來說,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座墳。我壘筑它是為了離開她,從那里出發走向新的生活。一個父親的愛是如山般沉重的,周先生卻用土又把這沉重的山給掩埋了。
人生,哪怕是走一個過程,也該走圓滿。惜時、惜愛、惜一切,因為當你失去時,就真的失去了。佛說看破紅塵,但也該陷入生命;我說快樂生活,但也該珍惜一切。
莫讓過程成為遺憾,當身邊的東西開始慢慢離開時,是否還能慢慢品味它曾經帶給你的一切呢?
妞妞讀后感8
花開那年,有一個幼小的生命曾來到這個世界上,伴隨著大家的快樂與祝福,大概是上天嫉妒這個孩子,卻在這個孩子的清澈的眼睛里醞釀了一場災禍。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手持一杯香茗,眺望遠方看微風吹動樹葉,看天空中的云卷云舒,聆聽微風輕輕翻動樹葉的樣子,心卻被大病中的妞妞牽動著。
《妞妞》是周國平為自己患有眼部腫瘤的小女孩寫的一本札記,記錄一個平凡的小家庭因為一個患病的孩童相互扶持,相互依靠,相互爭執,相互理解,相互埋怨,最終因為妞妞的生命走到盡頭,這個曾經溫馨,令人羨慕的小家庭也一步步走向破裂,毀滅,如一面光滑平整的鏡子,砰然碎的無法挽回,這才是完美應有的歸宿。1991年妞妞躺在搖籃里永遠的離開了這個對她來說充滿了不幸的塵世。
沒有一個父母不牽掛自己的孩子,即使是死亡也不能,對妞妞不僅只有深深的牽掛,更有對她的懷念。妞妞那弱小無助的身影常常出現在我的眼前,臉上掛著明媚的笑容,卻轉瞬即逝,不留一絲痕跡,年僅一歲半的孩子如今就要獨自面對“未來”的路,妞妞和春花一起綻放,和秋葉一起凋落,悄悄的離開了這個她還未仔細觀察過的世界。
人生的本質就是目睹一個又一個苦難的.來臨與離開,是要在無情宇宙的一個小小角落里奏響生命的凱歌。一個經歷過巨大災難的就好像一座經歷過地震的城市,雖然可以在廢墟上建立新的房屋和生活,但內心有一些東西已經完全的永遠地沉落了,墜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妞妞的生命猶如曇花一現,帶著絕癥過完了她極短暫的一生,人生中不可挽回的事情有太多,既然活著,還得朝前走,只愿妞妞在遠方獨自一人一切安好。
苦難是人生的必經之路,希望你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在妞妞的身上還有太多的可能沒有發生,那個喜歡圓圓的小卡盤的女孩眨著一雙清澈見底眼睛,在時光的沙灘上越走越遠,留下的一串串小小的腳印也被潮水沖刷的模糊不堪。
只愿在遠方的妞妞一切安好,依舊擁有一雙清澈見底的眼睛,依舊擁有明媚的笑容。
懷念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為她寫一篇長長的故事,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刻,輾轉反側的時候,心底不至于是空的,還有故事可以回味。
開始的開始我們都是孩子,只是在妞妞身上還有太多的故事沒有講完便匆匆的結束了,謹以此文懷念那稍縱即逝的小生命。
妞妞讀后感9
這段時間在看周國平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每一次都是邊流淚邊看著,心情壓抑。
妞妞是個患有先天性視網膜癌的女嬰,是哲學家周國平40多歲時才得到的第一個孩子。由于妞妞的媽媽雨兒在懷孕期間被迫做了X光射線檢查,妞妞出生后就患上了這種絕癥。周國平和雨兒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馬上做手術,拿掉妞妞的雙眼,不讓癌細胞擴散,但這種辦法并不能保證妞妞以后就可以正常地活下去;另一種就是任其發展,后果便是很快死亡。這兩種選擇都是那么揪心,如果選擇動手術,也許可以延長妞妞的壽命,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長,但可愛的妞妞將會成為盲人;而如果不動手術,妞妞的生命便會很快戛然而止,如曇花一現般。妞妞的父母在剛開始的時害怕妞妞如果做了手術會成為一個盲人,他們不停的說,不希望妞妞遭受這樣的痛苦。直到妞妞八個月大的時候,這個可愛聰明懂事的.孩子已經帶給他們太多的歡樂,他們真正意識到自己不能失去妞妞,比起妞妞的生命,或者身體的缺陷并不算什么。可是猶猶豫豫間已經失去了手術的最佳時機,妞妞的生命終于在18個月時停止了。
讀者對于這本書和作者的評論有同情的,關心的,鼓勵的,也有不少是不理解,甚至是指責的。“對于男人來說,唯有父親的稱號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頭銜都可以憑人力獲取,而要成為父親卻必須仰仗神力。”這一句話被鉛印在書的扉頁上,用很大的字體。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我看到的是作者和雨兒為人父母的自豪和對于妞妞這個小可愛質樸而真實的愛。“上天降災于我,仿佛是為了在我眼前把親情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剝離出來,讓我看清楚它的無比珍貴,并通過我向人們傳達。”對于這本書,我更多的是感嘆生命的脆弱和珍貴。作者對于要不要為妞妞動手術的事猶疑著,不可否認周國平也有人性的弱點和恐懼,他害怕去面對和照顧一個失明的女兒,但這樣的一種抉擇一定是痛苦的,困難的。妞妞是那么懂事,那么聰明,對音樂的感知是那么強,而作為父母,恰恰要親眼目睹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小孩經歷誕生、快樂和那可怕的眼疾怎樣一步步的逼近,到最后吞噬這個可愛的生命,而自己卻無能為力。
合上這本札記的時候,仿佛看到自己對生命曾經的淺薄和虛度。生活總是和歡樂和痛苦交織在一起,只要還生活著,就是一種幸福,一種恩賜,與其抱怨,不如感受其幸福抑或疼痛。珍惜著每一天,珍惜所擁有的親情、友情、愛情,就那樣愛著,不要過多計較回報,就那樣愛著。
妞妞讀后感10
深夜零點過半,我扔保持讀完《妞妞》清醒的腦子。
更像是目睹她痛苦離去的漫長過程,那種反復的恢復,復發,本來就難熬的癌癥痛苦被周國平抻扯的更加冗長!這樣的過程,我幾度讀不下去,即期望快點結束又不愿錯過任何一個描寫妞妞生命的章節。無論結果如何,就算是心里明知,也希望從父親口中得知,如同失散已久的孩子終得回家般的解脫和釋懷。
無論周國平用如何溫柔的語言描寫妞妞,我都覺得字里行間的'冷峻。如南昌晚報評論所言,都被這冷峻所寒。妞妞那乖的令人心痛的安靜,讓我心神不寧,既然我是如此無奈,周國平又何以度!
讀《妞妞》的日日夜夜里,我幾度失落,后來盡量選擇夜晚讀,是以便能夠讓漫漫長夜淡去那份無法自拔的惆悵。
一:讀《妞妞》的初衷
對于整篇,我承認從未讀過內容介紹,也談不上因為什么而讀。我只是只是對書名存在主觀片面的誤解,本身我對父親角色就會很敏感,讀此書之前只是好奇。
二:被吸引
讀開始時,便拋棄了起初的想法融入到周國平和妞妞的世界中,我以為,,我以為,,,妞妞就是獨一無二的。并理解了一個迎接新生命的驚喜,撫養新生命的愉快。甚至同周國平目睹了生命的終結。那些對生命的意義,在此之前我仍存在著不屑只言的蔑視。而現在不得不重新審視生命。
三:關于生命
但生命又是珍貴的脆弱的,任何人無權終止的,受尊敬的。不滿歲的妞妞尚且對生命有這般強烈的求生欲,我又有何如?甚至那些行善救命的醫生對妞妞所做的不負責任的診療,所謂鬼神迷迷信對生命的褻瀆,也令我義憤填膺。在這樣的社會里,又有多少個妞妞葬送在這種儈子手的手里!
四:人性
人性的脆弱又不是錯誤,但又不可避免,卻讓人承受這一遭接一遭的災難,失去親人還不夠,還要失去愛人,什么是愛,我又開始不相信愛情了。時隔4年不僅妞妞不見了,這個小家庭也不復存在了。因為就算是周國平這樣飽腹哲理的人,在失去妞妞后也經歷大多小家庭的命運------離婚!這是周國平意想不到的,也是我萬萬想不到的。
妞妞讀后感11
妞妞,你看到這個名字,一定會認為它是一個女孩子吧。但是,我要告訴你,你錯了,妞妞呀,其實就是一條狗。并且,這條狗還是與我只有“一面之交”,但是,我卻被她深深地吸引了。
今天,我和媽媽在售樓部看到了一條非常可愛的狗狗。那是一條狐貍狗,毛色雪白雪白的,就像一個大雪球,大眼睛,還是雙眼皮呢!
初次見到妞妞時,我和弟弟都被她那龐大的身軀給嚇壞了——我從來都沒有見到過那么大的狗。而且,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牙齒尖尖的,吐著舌頭。我聽說過狐貍,從小,我就聽說《狐假虎威》、《狡猾的狐貍》、《烏鴉和狐貍》等關于狐貍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靈中,狐貍是狡猾的象征根深蒂固。眼前看到的.這條狐貍狗,還頗有幾分狐貍的狡猾與兇悍。打心眼兒里,我十分不喜歡她。
媽媽告訴我和弟弟,千萬不要招惹這只狗。(前一段時間,我家的小貓在和弟弟玩耍時,不小心抓了弟弟的手,害得弟弟打了五針的狂犬疫苗。)弟弟還沒有被嚇著,但是媽媽真可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現在是見了狗和貓,媽媽就一再叮嚀我和弟弟,千萬不要招惹它們。今天見了這么一只“膘肥體壯”,媽媽怎能不擔心呢?
可是弟弟天生就喜歡這些貓啊,狗啊。他慢慢地走到那只狗身邊,撫摸她的耳朵。看起來,這只狗被撫摸地挺愜意的。我連忙警告弟弟,這可是狗,小心被咬了。弟弟非但不聽,還大聲說:“姐姐,我不怕,這只狗很乖,她的皮毛很厚,摸上去很舒服的,你也來試試吧”。我有點心動了“這只狗也不像書里所說的,狡猾,奸詐。”我悄悄地撫摸了她一下,嘿,別說,真的挺舒服的。后來,在這短短的幾分鐘的時間里,我已經和她非常的熟悉了。我只要一喊:“妞妞,坐下”。妞妞便會聽話的坐下,我再喊一聲:“妞妞,站起來。”妞妞馬上就會站起來,并且后兩爪著地。看得我是哇哇大叫。妞妞還很會拜造型,我想和她拍影留念,我抱著她的脖子,她便會將一只爪舉起來,真是聰明啊!直到媽媽走的時候,我和弟弟還是很戀戀不舍。妞妞的眼神中,也露出了幾分傷感。
現在,我對狐貍的印象也好了許多。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去看看妞妞。
妞妞讀后感12
一歲半,本該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年紀,但對嬰孩妞妞來說,這便是她生命旅程的終點。她匆匆的來,卻又因為疾病的侵蝕而匆匆離去――她只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六百五十二天。
1991年11月24日,妞妞出生。她的到來,給周國平一家帶來了無限的欣喜。而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已身患絕癥――在她清澈的雙眼中,埋藏著險惡的腫瘤。從此周國平夫婦便四處奔走,尋找著治療妞妞的方法。
但是妞妞卻并不知道自己悲慘的命運。她開朗又活潑,尤其喜歡音樂,經常要求爸爸打開音響放《搖籃曲》聽。但隨著眼底腫瘤的增大,妞妞的視力越來越差,終于再也看不見光亮。盡管父母寸步不離地陪在她身邊,找遍一切方法給她治療,妞妞的病情還是漸漸惡化,最終在家中停止了呼吸。
讀了這本書,我十分心疼妞妞,因為身患絕癥,病魔每時每刻都跟隨在她身邊,還伴隨著無法想象的疼痛。但即使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她依然能自得其樂,是如此可愛而又可憐,讓人牽腸掛肚。
這本書記錄了妞妞的一生,也記錄了妞妞從出生到死去,作為父親的周國平的一段心靈歷程,使人受益良多。
妞妞讀后感5
今天我讀完了《妞妞》這本書,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僅擁有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妞妞。因為媽媽在懷孕5個月時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妞妞剛出生不到一個月就被確診患有絕癥。因為父母不愿意孩子成為殘疾人,一直不舍得讓他做手術,當父母終于下定決心,要給妞妞作手術時,已經來不及了。任何治療都無法挽回妞妞的生命了。然而,妞妞的父母并沒有因此而拋棄她,或是消極的`等待親生骨肉一點點死去,他們像養育健康小孩一樣細心的呵護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感人至深。
妞妞的生命是短暫的,短暫到她還來不及對這個人世產生留戀之感,就已經離去。她甚至都不知道她的疼痛是由腫瘤引起的,痛失愛女的痛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然而,作者不但承受下來了,而且還用他的筆,記錄下了妞妞短暫的一生,讓妞妞的生命得到了永恒。書中的作者夫婦令人敬佩,他們對妞妞無微不至的呵護令人感動,因此生命是脆弱的,短暫的,能健康快樂的活著,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難得的事,請珍惜我們現有的生活,熱愛生命,利用好它,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
妞妞讀后感1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妞妞和爸爸同歲》。剛看到書名,我就被吸引了。妞妞是小孩,爸爸是大人,他們怎么會同歲呢?如果是你,也會和我一樣感到好奇吧,正是這種好奇心讓我迫不及待地翻開書讀了起來。
讀著讀著,我不禁被書中的情節所吸引。《妞妞和爸爸同歲》是一個很神奇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爸爸很威嚴,他既不會哭也不會笑,臉上似乎永遠寫著:“正在思考,請勿打擾”。后來大樓的供水系統出現了故障,妞妞也得了一種奇怪的病。只要水龍頭一關,她就會大哭起來。有一次,妞妞通過水管子這個時光隧道回到了過去,見到了爸爸小時侯,發現爸爸小時侯和自己一樣是個貪吃、愛哭的孩子……
讀著讀著,我在妞妞爸爸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爸爸的影子。妞妞的爸爸是個嚴肅的人,他絕不思考吃飯、穿衣、睡覺之類的小事情,從來不吃零食,也不讓妞妞吃,并且時常教導妞妞和媽媽“人要學會控制自己,包括感情”。我的爸爸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人,平時不茍言笑,生活中對我約束太多:不讓我吃零食,上學日不能看電視,遇到事情時不要總是哭……我非常不理解爸爸的做法,為什么爸爸不能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呢?為什么不能對我多一點寬容呢?
妞妞通過時光隧道看到了爸爸小時候。妞妞的爸爸吃不到大橘子時會哭,摘李子被爺爺訓斥時會哭……簡直是個愛哭鬼。那么我的爸爸小時候又是什么樣的`?爸爸小時候也會像我一樣愛哭嗎?爸爸小時候也會不講衛生嗎?爸爸小時候也會和小伙伴鬧別扭吧?爸爸小時候也是個貪吃鬼嗎?
我跑去問奶奶,得到的答案和我想的一樣。原來誰都曾經是個孩子,誰都有過難忘的快樂童年,我的爸爸曾經和我一樣也是一個孩子,擁有天真與童心,只是在忙碌的現實生活中逐漸遺失了。慢慢的,我的心豁然開朗,我理解了爸爸,甚至開始同情爸爸,我想以后爸爸再板起嚴厲的臉教訓我時,我一定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嘟著嘴滿臉不服氣了。
讀了《妞妞和爸爸同歲》,我學會了理解父母。父母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雖然有時方式方法不太好,但出發點都是為了我們好。同學們,趕緊讀讀這本書吧,相信你一定會喜歡這個奇妙的童話故事,讀后也會有很大的收獲。
妞妞讀后感14
時間真快,暑假怎么一轉眼就過去了呢?想到馬上就要開學了,妞妞真是一百個不愿意呀!一天早上,妞妞醒來,驚訝地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只貓。“喵喵!喵!”她叫著跳下床。妞妞覺得做一只貓挺好的,可以不用上學了!妞妞歡快地出了家門,她嶄新的一天開始了!
來到大街上,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車水馬龍的城市,歡天喜地的妞妞開始飛馳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妞妞來到了草叢中,在這里玩耍,嬉戲,她呼吸著大自然新鮮的空氣。躺在村莊的草地上看著蝴蝶翩翩起舞;鳥兒展翅高飛。妞妞從來沒有這樣快活過、輕松過。她心里暗暗高興:啊!這樣的生活太美好了,如果天天這樣,那就太好了。
可是,妞妞很快就不這么覺得了,玩了一上午的她,全身臟兮兮,饑腸轆轆的她垂頭喪氣地在大街上行走,突然,妞妞聽到賣包子阿姨的'叫喚聲,連忙跑過去:“喵喵(阿姨),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可以給我一個包子吃嗎)?”買包子阿姨看了。十分討厭這只流浪貓,便大喊:“哪來的野貓啊!走走走,我這里不是收容站!”說著,把妞妞趕出了她的攤位……
妞妞在大街上走著,她已經走進了上百家攤位,沒人給她吃的,都說她是一只野貓,還用石頭砸她,用棍子打她,用腳踢她,她渾身是傷,突然,妞妞與老鼠相撞了。
“喵!喵喵喵!(啊!老鼠啊!)”
“吱!吱吱!(啊!貓啊!)”
妞妞見了老鼠撒開四蹄行后沖,老鼠見了妞妞也向后沖,妞妞和老鼠從相反的方向狂奔起來。
跑著跑著,老鼠想:奇怪,貓咋沒追上來啊!回頭一看,發現貓跑得比自己還快,又想:會不會這只貓怕老鼠啊。我去逗逗她。想著,朝貓追了上去。妞妞跑得氣喘吁吁,正趴在人行道上喘粗氣,心想:終于擺脫老鼠了。可沒想到一回頭又看見老鼠在她后面緊追不舍,嚇得爬起身來,繼續向前跑,無意中彎入一條巷子,沒想到竟是一條死巷,妞妞轉過頭一看,哎呀,老鼠在后面等著她,眼看老鼠快要追上了,妞妞急中生智:我現在可是貓啊!怎么可能怕一只老鼠呢?妞妞“喵”大聲一叫,那只老鼠想:上當了!轉過身子,快速跑掉了,妞妞汗流浹背,心想:我要回家!
回到家里,發現爸爸媽媽都出去找她了,她也無力再去找父母,躺在沙發上睡著了。
第二天醒來時,妞妞又變回原來的樣子。妞妞開心極了。
妞妞讀后感15
前幾天,讀完了《妞妞》這本書,淚水悄然而落,一下子覺得似乎對人生,又有了更深一部的了解。
故事主要講述了一個患眼癌的小姑娘有生到死的過程,她這一生,只有一次生日,也只有一次飄零。多么想為這個小姑娘抱怨人生對她的不公,但有或許這就是上帝的安排,無法改變的現實。這是一篇真實的文章,而作者就是妞妞的生父。一個父親守著他注定夭折的孩子,這個場景異乎尋常,但也極其平凡。作者所具備著多么偉大的愛啊!
然而,讀完這篇文章,我的感受也極為強烈。珍惜身邊的每一份每一秒時我的感慨,珍惜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也是我的感慨。同樣,我覺得這驗證了一句哲理:什么東西都是當你是去時才會領悟它的價值。生活中也一樣如此。
記得小時候,上幼兒園時,姐姐小學5年級,那時的我,特別羨慕姐姐,羨慕她的一舉一動,羨慕她與同學玩,交流,羨慕她寫特別多的作業……甚至還羨慕她可以熬夜。我就特別的'想長大,想像姐姐一樣,可以寫一大堆作業,和特別多的同學在一起,有好多漂亮的本寫字,還可以自己買東西,不受父母的指控,那時就想,長大了真好,可以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一切的一切都在自己手里。那是多么好的事。我可以自己買好多好多糖果,巧克力,可以自己掌握時間睡覺,還有好多好多。長大了以后,就是現在,自己真的也5年級了以后,才發現生活并不是這樣。有時作業多的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1點多才睡覺,早上又要早起。而掌控自己的生活,也不是件輕松的事情,小時候,家人都為你規劃好時間。只要你去照辦,就可以了。可自己規劃生活,總想輕松的時間多一些,但學習學習,總是不能丟下。如果給自己規劃一個“啃書本”的目的,又未免太無趣,怎么是好,是個難題。現在的我,特別希望回到小時候,以前的我,沒有這些問題,每天的生活無憂無慮,快快樂樂。這是不是就是失去,我常常在想啊。
我們要珍惜一切,否則但你不再擁有它時,后悔莫及。珍惜流水,它使你成長;珍惜大樹,它使你快樂,讓你在炎熱的夏天有一片綠蔭為你當去強烈刺眼的陽光;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他們使你的生活健康、充實;珍惜大自然所給予你的一切,它們使你增添生活的樂趣,讓你發現并探索一切沒有嘗試過的……
從現在起,珍惜身邊的每件事,每個人,因為當你失去他時,無法挽回。
【妞妞讀后感】相關文章:
妞妞面試記02-14
小狗妞妞作文02-26
《妞妞》讀后感02-05
周國平妞妞讀后感12-28
妞妞讀書心得03-13
妞妞讀后感15篇04-03
妞妞讀書筆記15篇06-04
妞妞讀書心得8篇03-13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讀后感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