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書筆記12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活著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著讀書筆記 篇1
活著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人們的責任。”越是畏懼死亡的人,他(她)就活得越膽小,越懦弱,因為死亡代表著一無所有。活著本身就帶有痛苦的色彩,古人有云“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意的卻只剩一二分。然而,我們人生就是為著這一二分的如意而努力的活著,正因為有著這點點的如意,我們才會覺得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都是有價值,都是有回報的,這是我們為活著所要付得責任。
《活著》以第三人稱的手法,為我們講述了福貴一生的悲歡離合。小說卻以“死亡”貫穿全文,父親氣極猝死,母親念兒而死,戰友中彈身亡,兒子抽血天逝,閨女難產而死,妻子抱病而終,女婿工傷致命,外孫吃豆噎死。各種的不幸都發生在福貴的身上,親眼看著周圍的人一個又一個的離去,最后只剩下了自己,這是一種多么的不幸與哀傷,真令聞者傷心,聽者流淚。
福貴?富貴?這是不是對他一生的諷刺呢?開始時的富貴逼人,錦衣玉食,嘗遍山珍海味,到最后,卻家徒四壁,小孫子苦根,因食不果腹,而吃豆子撐死。一前一后的兩種極端家境,又是不是對他一種另類的'嘲諷。活著,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孤獨的殘存于世間。
輕輕合上這本書,仿佛也回到了那個年代,聽見他唱起了舊日地歌謠,先是咿呀啦呀唱出長長地引子,接著發現二句歌詞——皇帝找俺做女婿,路遠迢迢俺不去。在那棵茂盛的樹下,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聽著老人帶著許些淡然,許些懊悔,許些釋然的講述著一生的年華,一輩子的時光。
時候的福貴是富家子弟,享受著村里最優質的生活,俗話說“飽暖思淫欲。”在享受完飽暖的生活后,自然就陷入了煙花之地,讓青樓女子背著穿梭各地,丟盡了所有親人的臉面。“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嫖賭,有嫖自然就離不開賭。“一子錯滿盤皆落索。”一下子敗光了有的家產,父親知道后表現的很平靜,幫他變賣家產后,便撒手西去了。
“我知道他不會和我拼命了,可他說的話就像是一把鈍刀子在割我的脖子,腦袋掉不下來,倒是疼得死去活來。”這里也寫出了他的后悔,他的頓悟。父母是世上最為偉大的,他們把所有最好的東西都給我們,甚至包括他們的生命,他們也在所不惜,只是因為我們是他們的兒女,他們就甘愿為我們付出一生。就這樣所有的一切都喚醒了福貴的心。
后來,岳父接走了福貴的妻子家珍,他才意思到自己妻子有多好,自己卻沒有善待她,還好她最終還是回來了,“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此刻,他學會了疼愛自己的妻子,善待妻子。同甘易,共苦難。開始與妻子患難與共,一起養家糊口。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著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么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后面看見這一段話,感到很心酸,很悲涼,一種看破世間萬物的滄桑,他此刻是不是可以用“生亦何歡,死亦何懼。”來形容呢?活到最后只剩下了自己,忍受著塵世紛擾,在命運面前依然頑強的活著,以堅韌的意志活著,努力的活著。我們也應該學會這樣,生活的百般刁難都不能阻擋我們前進的腳步,不能泯滅我們的希望,消磨掉我們的意志。
我仿佛能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飄來,粗狂而又空靈,唱道: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人與牛漸漸消失在夕陽的余暉下,消失在遙遠的地平線上。
生活依然在繼續,我們依舊要努力的活著,為了那幾分的“如意”,要努力向前。
活著讀書筆記 篇2
這本書讀完有一段時間了,記得有老師說過游記怎么寫?就是你去過這個地方后,回去把在這里所看到的都忘記,然后再寫。如今也沒寫到什么好的文章。
讀完這本書后,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活著最重要”。當時還一度理解為:好死不如賴活著。福貴經歷了人生的大落,經濟上的失勢,親人的相繼離世,他還堅強的活著。
在準備寫這篇觀后感時又翻開這本書第一章回憶一下。在輸光家產后福貴的一生便就此落寞了。親人在此后相繼離世。家境大不如前。書中每個人都死的很慘,讓我一度不再相信這個世界,很久后才從書中出來。《活著》是要告訴我們如此社會,如此別離,福貴這樣一個小人物認真的活著。每個人都死的很自然也很隨意,也許這是那個時代的'特色,有一百種死法,但我卻想堅強的活著。那個時代,活著需要巨大的勇氣,未來難以期,可每個人都卻想要繼續活下去,那個時代的人,比任何時代的人都渴望能活著。
當讀到有慶因為救縣長夫人而被抽血抽死,原本一個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孩子就這樣在權勢的手中葬送了。這段內容在還沒有看書時同桌給我講過。現在還能想起來,高三教室下午的課間,補覺的,做數學題的,做文綜的,談論游戲的,看書的。同桌用紅著的眼睛看著我,良久給我講了這段,然后說那個大夫知道孩子即將要死并沒有做任何搶救措施,而是說了一句胡鬧。義憤填膺的說,大夫都不救死扶傷了,他們眼里只有權勢。當我看到這段時,我也在想,救死扶傷的天職呢?現在想來,那個年代權勢更容易弄死一個人,醫生可以犧牲一個人而自己活著,可以救活跟多的人,這樣的小犧牲不算什么。
那個年代能活著是巨大的幸運,他們比任何時候都渴望活著,但生命卻是那么的脆弱。一直以來沒有很懂,在如今提筆寫下時多了更多的思考,在那個吃人的年代活著不易,可是他們更愿意活著。
活著讀書筆記 篇3
我是懷著沉重的心情寫下的這篇讀后感,《活著》是我所拜讀的第一部余華的作品,20xx年時候第一次讀,如今共讀了三遍...
說實話,看這本書完全是因為無聊,沒想過會有如此大的感觸,已至于這本書影響了我整個人的人生觀...
甚至幾次推薦給身邊的人看...因為讀完后方才明白活著不易,不能輕易言棄。
有位同事的兒子剛讀完這本書,挺想問問他的感想如何...不知能否讀懂福貴的一生...
小馬同學,說你呢:請你務必好好讀書!思考每段文字!
不要擔心看完后忘記,我讀了三次,你要問我哪一段寫的什么,抱歉我也記不清...
就像吃飯,你4.5歲時,你吃過很多食物,現在是不是已經記不起來那會吃過什么?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一部分已經長成你的骨頭和肉。就像你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你的骨血,只要一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記得腳步不能丈量的地方,文字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
愿你明白!
作為新時代的人,很是慶幸自己沒有生在那個年代,至少我認為我如果生在那個年代是無法生存下去的,還會成為和福貴一家一樣的成為階級斗爭的犧牲品。
縱觀福貴的一生,從他身邊的人來看,他是幸福的.,那個一生都愛著他,陪著他從富貴到貧窮的妻子家珍,到死都沒有一句怨言。原文中家珍快死時對福貴說:“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么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一起過。”所以說福貴他是幸福的,至少家珍一輩子都這么愛著他。
然而他更多的是悲劇,從一開始到最后都是悲劇。他的兒子有慶,因為醫院醫護人員的無知加之對生命的不尊重不重視,為了討好當時的縣長劉解放(春生),被抽干血去救縣長夫人嚴莉莉,有慶死得冤枉,死得讓人氣憤。我一共讀了三遍這本書,每次讀到這里我都難以控制自己的眼淚,心里對那個醫生和抽血的護士恨得是咬牙切齒。
福貴的家人一個個從他身邊離開了,盡管后來他努力地去維持這個家庭的生活,不求福貴,只求溫飽,可是還是什么都改變不了,改變不了這個家徒四壁的境況,改變不了身邊的人一個個離開,看著比自己老的,比自己小的都走了,但是福貴還是繼續活著,他總能看到生活的一點點希望,書中也并沒有太多描述那些親人離世,在世的人的悲傷。特別是最后唯一的希望,孫子也死了。
我覺得福貴的生活可能已經崩潰瓦解了,白發人送黑發人。富貴說:“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他還是繼續活著,并且買了頭牛,給牛取了名字,在田間耕作,和作者講述著這些故事……
《活著》帶給我的還有很多,自身學識的淺陋讓我沒有更多的感懷罷了,細細觀察當前的社會,我們的生存狀態又豈能樂觀呢?
我們只有從自身做起,不斷地提升自己、充實自己,并極富熱情地關注著這個社會,盡自己所能去幫助或者關愛別人,我想,這已經是很不錯了。《活著》讓我意識到了當前生活的艱難與不易,讓我明白人生的艱難才剛剛開始。
《活著》確實被賦予太多的內涵,能讀著它,無疑是一種享受,更重要的是,它讓我變得更加成熟,讓我能更清晰地了解這個社會,了解人生的意義。
新時代的人們,生活壓力大,時代變換速度快,導致不少糊涂人做出無法挽救的事。總之——生在當下,何必言棄!
活著讀書筆記 篇4
這部作品的題目叫《活著》。“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作為一部經典之作,《活著》講述了一名叫富貴和他周圍人的親情,友情,愛情的故事。富貴年輕時因為賭博從富家的紈绔子弟淪為身無分文的農民,然后在抗戰時期被抓去抗戰,經歷了非人的折磨,意識到生活的殘酷。幸運的是,迎來了紅軍,迎來了勝利的曙光。但是在富貴晚年的生活中,他以及他的'下一代遭遇了一系列的突發意外,使他明白了生活的艱難與不易。
富貴的一生正是當時那個年代所有社會底層人民所經歷過的一生,娶妻生子,辛苦持家,然后生老病死。然而生活并不會讓你如此平庸度過,總會給予你意料之外的東西,戰爭,階級斗爭,突發意外等,總會在生活的某一個時間來臨讓你措手不及。在那個年代,人們飽受饑餓,戰亂,矛盾,爭奪,尊嚴之間的選擇與抉擇,最終只是為了“活著”!
無論人們身處在哪個年代,終歸逃不了生活的洗禮。過去,人們為了填飽肚子到處奔波;現在,人們為了精神愉悅日常消遣。終歸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們究竟有沒有想過人到底從何而來,又要到哪里去,人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富貴坎坷的一生告訴我們很多人生道理,生命中充滿了無數的坎坷和挫折,但這些都不能成為阻礙我們前進的道路,我們可以被打壓,但是不能被打敗,要努力,勇敢的活著。或許,人們活著就是為了自身而活,而不是為了人以外的任何東西而活。如果要說活著的意義,那就是為自己而活,并且活的精彩,因為時間會證明一切!
活著讀書筆記 篇5
這本書看完有一段時間了,不想寫東西。總覺得回憶一遍內心要陰沉好長一段時間,欲哭無淚。書名雖是《活著》,卻講述著關于死亡的故事,并且是讓主人翁福貴身邊的親人一個一個死去,將這種苦難像解剖一樣地赤裸裸、血淋淋地呈現在你面前。讓你看到經歷了所有的極致苦難之后,死去就是活著。
福貴年輕的時候是個地主家的敗家子,嗜賭成性。像所有的電視劇情節一樣,嗜賭的最終結局就是敗光家產。他的人生從此開始了像他放飛自我的青春一樣,開始一場又一場的撕心裂肺的送別。先后經歷了父親因他敗光家產從糞缸上掉下來摔死;母親重病不治而亡;懂事的兒子有慶因為給縣長夫人獻血被抽血過多而死;吃苦耐勞的女兒鳳霞小時候因為生病成了聾啞人,本來嫁了個歪脖子丈夫開始了幸福的人生,卻因為產后大出血而死;妻子家珍本來是城里姑娘,嫁給他之后任勞任怨,對他始終不離不棄,卻患上了軟骨病,最后因病而去;女婿二喜的出現可謂是福貴后半生出現的唯一一點喜色,卻因為在工地干活被水泥板壓死;剩下了唯一的外孫,可愛的苦根,就像名字一樣可憐,也因為吃多了豆子撐死了。生活將福貴的苦難推向了極致。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是覺得作者是冷酷的,為了引起讀者的悲憤、憐憫,將福貴的生活撕裂得面目全非,猙獰不堪。可是,最近的敘利亞戰爭,各種媒介用圖片、文字、影像、聲音等等,將這個國家里的普羅大眾的困難排山倒海般地推到我的面前。除了感嘆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國度,我能想到的這些可愛的人們就像福貴一樣,就是《活著》。他們不得不面對無法躲避的生活苦難,忍受疾病、戰爭,親人的離去,和不可知的未來。
而我也漸漸懂得,福貴是怎樣活著的。這種活著是在他人生中比肩接踵的困難中偶爾的溫情脈脈交替支撐著的。比如家道中落后家珍被岳父接回了娘家,可是半年后家珍給他生了個兒子有慶;比如瘦弱的有慶在學校的長跑比賽中居然獲得了第一名,并且老師告訴他,讀書筆記即使讀書成績不好,跑步跑的好也是很有前途的;比如鳳霞在嫁給二喜的那段日子里,倆人牽手走在回家的路上。這些簡單的.快樂在莫大的痛苦面前顯得多么的微不足道,但是,正如你終于會明白,無論現時我們經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悅,抑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活著,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下蒼白的結果。那個結果對現時的我們毫發無傷。這樣的結論是多么的冷酷無情,卻又是多么的真實。
有句話說:“上天只會給你過得去的坎”。大部分人或多或少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的人生有如此境地。可真是到了一定的時間之后,我們再回過頭去看那些我們覺得痛徹心扉的那些坎,可能好多看起來其實已經微不足道了,比如某些難以釋懷的失戀,比如不堪回首的高考失利。而那些加諸在我們身上的苦難,也會在悠悠的歲月長河中,說起來的時候云淡風輕,心里面隱隱作痛。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眼前的幸福,珍惜這個不完美的國家提供給我們的一切,少一些社會戾氣,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提醒幸福。
親愛的敘利亞的孩子們,當你們的國家遭遇苦難的時候,你們要像福貴一樣,直面慘淡的人生,敬畏生命,勇敢地活下去,因為活著就有希望。你們是國家最后的希望,是“國寶”,倘國之大器,皆化炮灰,將來國家形勢必定更加嚴峻,你們應當為你們的國家和民族“死中求生”,一往無前。
活著讀書筆記 篇6
一個人,一場故事,一世遭遇,成就了《活著》。富貴的苦難,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從一個富家少爺,淪落到貧苦農民;他氣死他爹,輸光財產;他的兒女死了,妻子死了,女婿死了,外孫也死了,可他卻還活著,孤零零的活著。
當在黃昏的田野上,富貴和他那頭老牛耕耘在田地里,富貴對牛叨絮的那席話差點讓我憐憫的掉下淚來。我覺到了余華的殘忍,他為什么要讓富貴活著?沒有了親人,沒有了愛,只有大半輩子數不盡的苦難,富貴活著的意義何在?人到底為什么而活著?
當福貴看到賭的傾家蕩產的龍二被斃掉的那一刻,慶幸的是福貴,后怕的也是福貴。他慶幸,是因為被斃掉的人不是自己。他后怕,是因為被斃掉的人本該是自己。命運是未卜的,生命是脆弱的。敗家子的自己氣死了爹,他知道,自己害死了一個生命;當被抓去拉大炮的自己回來沒有看到娘的最后一眼,他明白,生命原來如此脆弱;當他的家人一個個死去的時候,他懂得,活著不易,活著有多好!
種地的艱辛,讓他體會到活著的不易;公社的磨難,讓他感受到活著的`美好。活著就幸福,再艱難,只要活著那也是幸福;死亡是痛苦的,再好的墓葬,那也是痛苦。當富貴的家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的時候,有痛苦,但更多的是珍惜,珍惜自己現在還具有的生命,他知道,活著有多好。
余華《活著》的自序:“作為一個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攻擊,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這里有一個關鍵詞時“忍受”。可見余華筆下的富貴面對生命的苦難與絕望只是忍受,沒有反抗,更不用說蔑視。也許有人不怕死,但他一定不想死;也許有人想要死,但他一定不愿意死。生命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筆財富,比金錢還重要的財富。一個人富貴,他想維持富貴,一個人貧窮,他在抱怨貧窮,但沒有一個人會把這些和活著聯系在一起,因為活著跟它們不在一個地位上,活著最重要。
人不喜歡寂寞,不想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他想有個伴兒,有一個熟悉的生命在自己面前,也照耀了自己的生命。富貴的那個富貴——他的那頭牛,也就是這么到了他的身邊,他救下了它,它感到幸福,他也感到幸福。兩個富貴在一起,創造了自己的新生活。兩個活著的生命在一起,照耀了生命的光輝。
他們熱愛生命,所以他們喜歡活著;他們珍惜生命,所以他們一直活著。兩個“老人”在田間“玩耍”,兩個“老人”在犁上唱歌,兩個“老人”,在樹蔭下想象,講述著他們的故事,暢想著他們的未來。也許他們過去坎坷,也許他們現在平庸,但他們現在幸福,以后也會幸福。因為他們活著,他們是兩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因為活著,他們幸福。
一個人再好不過活著了,活著就能找到幸福,死了就一定不會有幸福。兩個富貴再貧窮,他們也幸福著,富貴的龍二再幸福,到了那個世界也一無所有。幸福不等于金錢,幸福等于生命。生活于他而言既不是荒漠,既不是沃土,他活著的本生就足以使他心里感到充實。
活著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故事;活著是一道風景,也是一筆財富。擁有這筆財富的人,要珍惜這筆財富,它是我們在擁有美好生活道路上的曙光,它照耀了一切,有了它才有了希望。
一個人,一個故事,講述著《活著》。一個故事,就是一個真理,告誡著人們。迷途的人啊,快醒一醒吧,不要再想那個世界啦,好好活著,我們尋找幸福。
活著讀書筆記 篇7
那紙醉金迷的城市誘惑了多少清澈如水的眼眸,那人潮暗涌的街頭污濁了多少明亮如星的心靈,那炙手可熱的名利擾亂了多少堅定不移的方向。有些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些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縱然世俗會阻擋前進的步伐,但能否走下去卻是自己的事。
正如作者在書中所陳述的,活著不為別的,只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在那個世事更替的時代里,福貴由地主到敗光家產,只有強迫自己接受事實。無論生活有多么打擊,都不能忘記迎接明日的太陽。
世上的人就像各種植物,有的是荒漠仙人掌——艱難求生;有的是沙漠綠洲——今日雖好卻不知明天是否就存在;有的是藤蔓——攀附于參天大樹;有的是胡楊——孤立于大漠卻將種子撒向四方;有的是高山古松——淡然望著腳下的灼灼凡世。人們以各種姿態活著,時而平行,時而相交,然后綻放出不一般的光彩。
福貴的一生起伏跌宕,從富足到窮困潦倒,從玩世不恭到懂得珍惜,他失去后擁有了,又在擁有后失去了。父母親、家珍、有慶、鳳霞、苦根、二喜一一離去,就連患難共渡的春生也受盡苦難。最終,曲盡人已散。他只有和他的記憶、那頭與他同名的老牛為伴。黃昏日下,他和他的牛相依,他賣力的吆喝,為了給牛它不是一人的錯覺。其實是在給自己一個錯覺,家珍、有慶他們還在。
我折服于作者樸實平淡的語言給我內心的震撼力,折服于福貴艱苦的一生,折服于舊中國所經歷的那段歷史,我折服于那一片黃土上的每一條生命,折服于活著本身的`魅力。
尼克·武伊契奇,一個生而無四肢的殘疾人,以頑強的意志,特立獨行不為世俗的心,創造出一個殘疾演說家的奇跡。他是為了活著本身而生活,這么一顆純粹的心,走出了云霧,撥開了生活的本質——活著不為什么,就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
平靜下內心,左右看看,你是否有這么一顆單純的心,是否在生活的槍林彈雨中每一步都為自己而邁,是否看清了活著的真諦?
為了活著本身,俗世不會阻擋前進的步伐,不會擾亂理性的思緒。生活依舊有著不一樣的魅力。
活著讀書筆記 篇8
親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福貴對生的渴望就一點一點的增強。也許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好”,但當他看到什么是“壞”的時候,自然可以做到“好”。這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只有活著才能去追求,去選擇,去改變。
單純的活著,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我們應該傾盡一生去追求的,但事實上沒有人能夠單純的活著,欲望始終束縛著人的內心,無法擺脫的。其實所謂的痛苦和欲望,都是我們的主觀思想,如果真的可以把生存的意義上升到活著,便可以選擇性的接受與不接受,甚至是選擇性的面對于不面對,福貴這種經歷過人世間極苦極悲的人應該就可以做到,寵辱不驚也好,順其自然也好,隨遇而安也好,不過這只是一種理想狀態,生命并非一個絕對體,有些時候還是要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外界的必然條件視時回歸現實,基于現實做出自己的判斷,給出自己的'評價。
總之這都是一種對自己考驗,對自己人生的一種參悟。
同時,福貴這種釋然一切,對生死無所謂的態度也是一種悲哀。我們不能追求生死無謂,而是應該追求生死無畏,如果功利的為了活著而活著,放棄所有流淚的理由,甚至連一個借口都不給自己留,活在一個虛設的環境里,生活自然是枯燥泛味的,也是失去了其根本意義的。
有些人在有些時候是沒辦法的,就像福貴,經歷了那么多,到最后他身邊就只剩一頭將死的老牛了,他一生都在選擇,卻一生都沒有被幸福選擇,只是悲哀,是他自己的放蕩還有社會的動蕩造就了他的悲哀。不說那些打著解放旗號的革命運動是否科學,我只看到了福貴這類人的真實的悲劇。
窮困人民是沒有地位的,福貴一家的悲慘泯滅也并非偶然,有造成其發生的必然原因。那就是黑暗的社會對于窮苦人民的蔑視甚至是無視,他們的生死沒有人在意,卻要在不必要的時候被剝奪生存的權力。
活著讀書筆記 篇9
《活著》講述了一個悲慘的家庭故事。
主人公一開始福貴是一個富二代,后來迷上了賭博,結果全輸了。他先是把家產輸了個精光,“一夜回到解放前”,住進了茅草房,過著拮據的生活。后來還算運氣,和一位叫家珍的姑娘成了家,很快生了兩個孩子,女兒叫鳳霞,兒子叫有慶。可是好景不長,家珍得了一種叫軟骨病的重癥,人一點都不能動,只能躺在床上。又過了幾年,劉縣長的女人生孩子大出血,血型比較奇特,于是全縣的學生都驗血,結果只有有慶對上了。可怕的是抽血的醫生不知道怎么,居然把有慶的血都快抽干了,有慶就這樣莫名其妙地死了。沒過多久,鳳霞發高燒,一不小心燒成了聾啞,真是禍不單行啊!兩個孩子接連出事,對原本就艱難的`家庭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啊!家珍也病得更重了。可是到這里還沒完,鳳霞成年后嫁給了一個偏頭,不久懷上了,生產的時候因大出血,也沒了。家珍挨不了多久也病死了。一大家子只剩下一個主人公福貴、偏頭女婿和外孫了。后來這個偏頭也在搬水泥板時被擠死了。后來幾年,福貴和外孫苦根相依為命,艱難地熬著,結果有一天福貴犯糊涂了,煮了一筐豆子給苦根吃,唯一的命根子苦根吃豆子撐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感覺心情很沉重。這個家庭只剩下孤獨的福貴了,徐家到他這也是斷子絕孫了。從此就一頭老牛陪伴著他了,但是他依然堅強地活著,可見福貴這個人命硬,生命非常頑強,而且能夠看得開,心理調適能力強。當然,如果當初沒有迷上賭博,也許福貴的人生完全是另外一種活法,有可能會在“打土豪,分田地”時期,因為地主的身份而遭到橫禍。所謂,一步錯步步錯,人生沒有一點點悔棋的機會。我們要好好珍惜當下,尤其是要學好本領,改變不良的生活學習習慣,才能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活著讀書筆記 篇10
眾所周知,《活著》是一本記錄中國人所經歷的苦難,歌頌中國人頑強不屈精神的小說,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本經典書籍。
余華創作《活著》的靈感來自美國民歌“老黑奴”,這首歌曲記錄了老黑奴所經歷的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但他仍然頑強樂觀的對待這個世界,余華因為這首歌而寫下了《活著》,即使歌曲里所屬的時代、國家和文化和《活著》里的完全不同,但這樣也無法抵擋,他們作為一個人的共通之處。
大家不會想到,在這名為《活著》的.小說中,人們卻一個接著一個的死去。在余華冷靜而稍帶殘酷的筆調下,講述了一個悲劇的故事,并在這一個故事中,帶我們探尋了人類的終極問題:我們,究竟為什么活著?
主人公福貴,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生活極其墮落囂張,長年混跡于賭場。之后的一場變故,讓他的生活發生了大反轉,因為被賭場下套,他們家的家產全被賭場騙取,福貴的親爹也被他活活氣死。這場變故如一瓢冷水將福貴澆醒,他穿上粗布麻衣,想要好好生活,但之后的生活并沒有按照常理出牌。沒過多久,福貴的母親病了,福貴拿著家里僅有的兩個銀元去城里請醫生,卻被軍隊抓去當壯丁,這一去就是兩年,最后死里逃生回到家鄉,此時母親已經去世,女兒也因生病變成啞巴。他們經歷了那個時代所能經歷的所有苦難。兒子因為獻血而亡,女兒難產而死,妻子也在不久后因病去世,女婿也因意外而死,就連外孫也因為吃豆子被撐死了……最后只有福貴和家里的一頭老黃牛相依為命。
讀過《活著》的人,都無不感慨福貴這一生,實在是太慘了,但是福貴卻在這一次次苦難中頑強地活了下來,他在每一次可以選擇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選擇了活下來。
人為什么活著呢?人就為活著本身而活著!在面對無常的命運時,我們接納它、感受它、理解它。我們在生活中一次次被壓垮,在谷底中一次次咬牙站起來,活著本身就是一個壯舉,我們本就應該因為生命本身而活著,在我們的生命里成為自己的英雄。
活著讀書筆記 篇11
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富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這是美國《時代》周刊對余華這本小說的評價。在我讀《活著》這本小說時,對作者余華還不了解,抱著一種輕松的心態去看這本書,卻不想看到結局處,心情沉重。
這本書從一個老人在夕陽下趕著一頭叫福貴的老牛干活切入,然后緩緩向我們展開這位老人的浮世繪,老人名字叫福貴,他曾經是個地主少爺,嗜賭成性,終于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福貴因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后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啞巴。然而,所有的'悲劇才剛剛拉開序幕,他親手埋葬了妻子,女兒女婿,兒子和外孫,最后只剩他和那頭老牛,可這樣,也是活著的啊。
活著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但我們不僅僅是一個個體,我們有家人有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活著,更要精彩優秀的好好活著,因為只有這樣,我們自己的閱歷變豐富了,我們就可以更好的,更有資本的帶領著我們親愛的家人,可愛的朋友一起更好的生活,為這不知道花了多少年的多少次擦肩而過換取的今世相識相知的緣分增添些許色彩。
活著讀書筆記 篇12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沒錯,只有活著才能“活”。
《活著》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寫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年代,那個年代經歷了戰爭以及一系列動蕩的生活,經受了家庭的興旺到衰落。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錢財,失去親人,最后只剩下一頭骨瘦如柴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
從去年開始,我就經常擔心各種事情,怕自己出現什么意外,剛好那時學校發給了我《活著》這本書。看完后,我覺得這些擔心根本不用存在,因為只要有一顆想要活著的心,什么困難都無法阻擋你。
但讀到家珍死去時,我幾乎看到了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那時忽然想起阿朱死后喬峰抱著她的尸體的痛哭,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后流下的眼淚——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打擊。因為多年之后,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時,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讓他們安安靜靜地離開吧。但數十年后的.我呢?我是否敢于面對家人、朋友的離開呢?我是否敢于面對自己呢?我不敢回答。
或許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享受榮華富貴,有人卻要像福貴一樣,勞累、坎坷地過完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平,無論怎樣做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但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幸福。福貴的一生就像一艘小船,漂蕩在社會這個海洋里,他只有受著命運的擺布,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地抓住救命“稻草”不放手,努力活著。
看完書后,我不禁為福貴感嘆,為他有一種“忍”的力量而感嘆;為他無論生活多艱難,都會努力活下去而感嘆;為他……
活著,就要努力生活,享受這個美好的世界。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讓我們一起“好好兒活”!
【活著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活著》讀書筆記07-29
活著讀書筆記11-24
活著的讀書筆記01-05
關于《活著》讀書筆記08-19
《活著》讀書筆記15篇08-19
《活著》讀書筆記(15篇)11-28
初中必讀《活著》的讀書筆記03-30
《活著》讀書筆記精選15篇01-07
活著讀書筆記15篇01-06
《活著》讀書筆記10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