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秋節教案

時間:2024-09-30 21:50:08 中秋節 我要投稿

中秋節教案【熱】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節教案【熱】

中秋節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月餅是該節日的特色食品。

  2.感受與同伴共同品嘗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幾種形狀、包裝、口味不同的月餅。

  2.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過幾天就要過節了,你們知道要過什么節嗎?(幼兒回答,引出中秋節)

  二、主體部分

  1.出示月餅,引出中秋節的特色食物。

  教師:這是什么?我們什么時候吃月餅啊?

  教師:我們來看看書上的畫面,你會想到什么呢?中秋節都有哪些習俗呢?(讓幼兒知道中秋節是中國人自己的節日,過節時全家要團圓,吃團員飯,一起賞月、吃月餅等)

  2.幼兒了解中秋節的傳說及特色食品。

  教師:你們知道中秋節有什么傳說嗎?(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那你們都吃過哪些味道的月餅呢?月餅都有哪些形狀的?(教師介紹一下自己帶來的月餅盒的形狀、顏色及畫面內容)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月餅盒上畫的是什么意思嗎?(讓幼兒了解月餅盒上的中秋情節)

  3.月兒品嘗月餅,知道月餅的口味。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月餅,等會分給每位小朋友嘗一嘗,吃了月餅之后要告訴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你吃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教師分發月餅)

  教師:好了,月餅好吃嗎?現在我要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了,你吃的月餅是什么味道的?你還喜歡吃什么味道的'?(幼兒回答)

  三、結束部分

  教師:今天我們了解了中秋節的傳說,還知道了中秋節的特色食品。最開心的是,我們還品嘗了味道不同的月餅,月餅有很多不同的口味,老師沒有全部帶來,不過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小朋友們在家里過節的時候,可以邊賞月邊吃好吃的月餅哦!

中秋節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幼兒創作的欲望,引起對中秋節活動的興趣。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范例、紙環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么樣的?月餅上有什么?(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幼兒、老師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上畫出圖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規律排列的'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小百科: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3、愿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準備:場地布置 制作材料的準備 表演節目的準備

  活動形式:全園集體活動

  活動流程:介紹節日—園長致辭—欣賞故事—制作月餅—師生節目表演(分享石榴)—親子分享月餅。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二)園長致辭

  (三)欣賞故事

  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四)制作月餅

  1、中秋節吃什么?

  2、老師示范做月餅。

  3、幼兒動手做月餅。

  師生表演

  學前班—大班—中班—蒙式班

  親子分享

  人員安排:根據情況自行擬定

  教學反思:

  中秋佳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重大節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是孩子們觀賞月亮,品嘗月餅,學習分享的大好時機。

中秋節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嘗試在面團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達月餅的花紋、圖案。

  2、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3、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面粉、月餅模具、帽子,桌布口罩音樂

  活動過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你知道中國特有的'節日嗎?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敬老節、中秋節的由來和有關傳說和習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吃月餅、賞月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看月餅,說月餅

  說說月餅的不同形狀不同,一般多見是圓形,還有方形,心形等等花紋不同。月餅上都有花紋,有的是圖案,有的還有文字。餡兒不同,豆沙、玫瑰、鮮肉等。制作方法不同(制作材料不同),冰激凌、冰皮、廣式、蘇式等。

  三、做月餅

  討論: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月餅

  老師示范:先取適量的面團,在手中搓圓。用模具輕輕一壓,保持月餅表面光滑。取出塑料小刀,在月餅上刻上花紋。

  四、自由結伴選擇材料制作

  觀察幼兒制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范等幫助。(播放音樂)

  五、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

  六、活動延伸:

  把做好的月餅拿到食堂蒸熟,讓孩子們品嘗自己親手制作的月餅。

中秋節教案5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同學們了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煉同學們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

  培養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計劃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么中秋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

  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秋說由來

  (一)中秋節簡介: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活動二中秋話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并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中秋節教案6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本課生字新詞,搜集并積累描寫月亮的詞語和詩句。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中秋節的習俗、由來以及與中秋節有關的神話傳說。,體會“每逢佳節倍思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文中蘊涵的情感。

  3、培養熱愛祖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情感,懂得圓月象征著團圓,象征著美好,寄托著人們的祝福和相思。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中秋節的由來,熱愛祖國悠久的民族文化

  教學難點:

  理解“每逢佳節倍思親”“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在文中蘊涵的情感,懂得圓月象征著團圓。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詩句,傳說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掌握生字新詞。

  2、整體感知全文,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了解中秋節賞月的習俗以及有關月亮的傳說。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中秋節賞月的習俗以及有關月亮的傳說。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要說一個謎語,請你們來猜一猜。

  迎佳節,慶豐收,歌舞表演樂融融,

  月餅香,月餅甜,全家歡樂大團圓

  這首兒歌中說到的“佳節”,是什么節?

  2、交流:你們家是怎么過中秋節的?

  3、揭示課題:《中秋節》

  二、自由讀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之間借助工具書或查閱的有關資料、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提問:

  課文介紹了關于中秋節的哪些知識?

  讀書的過程中,教師注意指導學生正確認讀生字的讀音。

  4、集體交流反饋。

  板書關鍵詞語

  中秋節的時間人們的活動

  中秋節的來歷有關習俗

  有關月亮的神話故事有關月亮的詩句

  5.再讀課文,識記生字新詞和文中引用的詩句。

  三、學習課文第1~3自然段。

  1、課文重點介紹了中秋節的哪些習俗?

  (賞月,家人團聚、品嘗月餅)

  2、摸讀課文,找出敘述中秋節習俗的段落。

  3、找出你覺得最能體現中秋節氣氛的詞語。

  其樂融融:沉浸在歡樂、祥和的喜悅氣氛中。形容一片歡樂融洽的樣子。

  4、引導學生對這一段質疑,集體交流解疑。

  5、“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是賞月的好時機,那么賞月有何歷史淵源呢?請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6、指名反饋:讀了第三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7、教師小結: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部分,我們要熱愛它。

  四、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默寫生字。

  2、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詩句和傳說。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了解有關月亮的故事以及人們吃月餅、過中秋節的意義。

  2、聯系實際,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在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總結全文,積累描寫月亮的詞語和詩句。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積累優秀詩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聽寫詞語。

  2、大家收集了哪些與中秋節有關的資料?和大家分享一下。

  3、根據大家分享的內容,板書詩句進行賞析。

  每逢佳節倍思親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二、繼續學文,深入體會。

  1、指名說“嫦娥奔月”的故事。

  2、你還能說出一個與月亮有關的故事嗎?

  3、過渡語:同學們,中秋節人么不僅賞月,還一家人團聚,一起吃月餅。人們為什么要吃月餅呢?

  請同學們讀課文第5自然段。找出有關的句子。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

  5、過渡語:每逢佳節倍思親。人們常在月圓之時,思念家人、思念親人。古代很多詩人都用詩句來表達自己的思鄉思親之情。

  請用橫線劃出課文中的詩句,讀一讀。

  6、你能結合課文的內容說說這些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嗎?

  7、小結和月亮有關的詩句還有很多很多,大都表達了游子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寄托著人們對全家團圓、生活美滿的向往之情。

  8、你還能背誦一首借月抒情的古詩嗎?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一背搜集到的與月亮有關的詞語和詩句。

  3、你的親人又遠在他鄉不能回來過中秋節的嗎?請給他們寫幾句話。

中秋節教案7

  活動一:月餅真好吃

  活動目的:

  1、知道月餅是中秋節吃的食物,看一看、品一品,知道有各種不同的月餅。

  2、運用完整的語言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描述出來。

  3、體會同小伙伴分享越變得樂趣。

  活動準備:

  1、月餅(幼兒每人一塊)

  2、蘇軾、廣式月餅,水果刀

  活動過程:

  1、觀察月餅,并相互討論

  老師:小朋友們瞧一瞧盤子里都有什么?它們是什么樣的呀?聞一聞,感覺如何?

  2、觀察月餅餡,知道月餅有各種口味的

  老師:請大家看一看月餅里是什么?小朋友們有沒有吃過這種口味的月餅?說一說是什么味道的?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吃過見過的月餅。

  老師:小朋友們還吃過、見過其它什么口味的.月餅?

  4、嘗一嘗

  幼兒品嘗月餅,體會分享的樂趣。并且知道月餅是中秋節吃的食物。

  活動二:學習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目的:

  1、聽歌曲,理解歌詞內容,感受歌曲表達的情感。

  2、運用動作和聲音表達對歌曲的感受。

  活動準備:

  1、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2、幼兒園中班教案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聽歌,初步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意思。

  老師:小朋友們聽完這首歌,有什么樣的感覺呀?

  2、重復聽一遍,初步理解歌詞內容

  這首歌說的是什么?

  3、一邊聽歌一邊觀看情景表演,進一步感受歌曲所表達的內容。

  讓幼兒感受爺爺對小寶貝的愛。

  4、運用動作和聲音表達對歌曲的理解。

  活動三:動手做月餅

  活動目的:

  1、學習用團、壓的動作制作月餅。

  2、樂于參加集體活動,體會成功的快感。

  活動準備:

  1、橡皮泥、泥工板、娃娃、盤子

  2、游戲貨架

  活動過程:

  1、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2、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老師:大家都見過月餅了,請小朋友講一講月餅是什么樣的?是如何做出來的?

  3、教師做示范只做月餅,幼兒仔細觀察,掌握材料使用方法及制作過程。

  (1)知道材料的使用方法。

  (2)仔細觀看老師做示范,掌握整個制作過程。

  4、動手制作月餅

  教師在一旁巡回指導幼兒用團、壓等方式只做月餅,并提醒幼兒不要用力壓。

  5、欣賞月餅

  請幼兒把形狀好,花紋清晰的月餅送到游戲貨架上。

中秋節教案8

  活動目標:

  ⒈學習用橡皮泥制作月餅。

  ⒉喜歡參與泥工活動,初步建立玩橡皮泥的常規。

  活動準備:

  ⒈人手一份橡皮泥、泥工板、稍大的圓形瓶蓋若干。

  ⒉收集各種月餅盒。

  活動過程:

  ㈠月餅店開張

  ⒈小朋友知道中秋節嗎?中秋節要吃什么(月餅),我們來做月餅送給爸爸、媽媽和你喜歡的.人好嗎?我們一起來制作月餅吧!

  ⒉出示“月餅”禮盒,師幼一同觀察月餅。

  ⒊中秋節,月亮圓圓,月餅也是圓圓的,上面會有一些美麗的花紋,有的還有漂亮的圖案。

  ㈡做月餅

  ⒈介紹橡皮泥以及泥工板。

  ⒉引導幼兒探索做月餅的方法:想一想、試一試,怎樣把橡皮泥變圓。

  ⒊個別幼兒示范探索的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團泥,按壓等方法。

  ⒋允許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月餅:用手掌壓或用工具壓,然后用圓形瓶蓋扣在泥餅上,按壓成圓形;把泥直接填充到圓形瓶蓋或者模具里并用手指按壓,然后用手指在圓形泥餅上壓出各種花紋。

  ⒌個別指導,鼓勵不愿動手的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想辦法把月餅盡量做得圓一些。

中秋節教案9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了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并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一、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二、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三、了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么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么?

  四、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1、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 ——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2、月餅為什么是圓的呢?

  3、老師小結。

  五、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于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小百科: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歷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教案10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它的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電子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講講月亮的變化(陰晴圓缺)。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間的一天,所以叫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3、欣賞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嗎?播放相應資料: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老師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3)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5、互送賀卡,學說祝愿的話。

  6、延伸活動:鼓勵幼兒回家制賀卡,并與同伴互送電子賀卡(在家長的幫助下)。

中秋節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自帶水果和月餅活動形式:

  活動過程:

  一、介紹節日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師:孩子們,明天我們將迎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你們知道是什么節嗎

  幼兒自由交流。

  師:每年的.農歷8月15日中秋節,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二、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教師小結:月亮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它的衣裳總是穿不上。

  三、談話品嘗:

  1、教師提問:中秋節吃什么

  2、分享:

  幼兒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并說說自己所帶的食品。

  附: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中秋節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2.能力目標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中秋節是盼望合家團圓的日子,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人們過中秋節的各種方式,知道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對在這個日子仍堅守自己工作崗位的人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教學安排

  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知道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是個團圓的日子。

  二、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

  1.說說自己家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聽一聽神話故事《嫦娥奔月》。

  三、過中秋節的風俗

  1.欣賞圖片了解中秋節。(與課本圖片結合)

  2.朗讀兒歌知道中秋節。

  八月十五賞月節,擺上果餅來拜月。

  八月十五團圓節,親人團聚像過年。

  八月十五豐收節,敲鑼打鼓慶豐年。

  八月十五中秋節,傳統節日記心間。

  (兩個環節穿插、進行)

  四、向八月十五堅守崗位的勞動者致敬

  1.欣賞圖片,了解有許多人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團圓,犧牲了自己的利益,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用自己與親人的分離贏得了更多人的快樂和幸福。

  2.激發學生對這些勞動者的敬佩和感激。

  五、課堂小結(機動)

  1.復習課堂上學習的兒歌,加深對中秋節的印象。

  2.欣賞歌曲《中秋大團圓》。

  教學反思

  教學中的成功之處

  1.一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持續短,認識事物時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所以,我在設計教學時制作了視頻、圖片、歌曲等多媒體課件,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形象直觀地讓學生在無意中獲得了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受到尊重、熱愛勞動者的教育。

  2.課堂充分體現了《品德與生活》生活化的特點,時時處處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教學,學生上課時有話說,新知識的接受和內化也迅速。一上課,我就播放了一首大家可能在嬰兒時期坐搖搖車就到處能聽到的旋律《爺爺為我打月餅》,熟悉的旋律一下子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 我讓學生回憶剛過完的中秋節自己家里是怎樣過的,自然過渡到中秋節的習俗;我讓中秋節自己的爸爸媽媽沒有休息的學生說說為什么、自己的心情,進而讓小朋友們知道許多勞動者為了更多人的.幸福放棄了休息,他們是值得尊敬的,要感謝他們------

  3.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少,又不會寫字,為了讓課堂內容在學生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把教學內容編寫成兩句兩句朗朗上口的童謠,先教師領讀,再讓學生讀,這樣的內容反復出現;出示節日勞動者堅守崗位的圖片以后,也是每出示一個圖片就讓學生跟著老師道聲感謝,這樣,整節課回環往復,課堂既有詩的節奏和韻律美,又加深了學生的印象。

  4.上課時,兼顧了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品德的形成。一年級學生正是對課堂紀律初步認識感知、初步形成習慣的時期,我在課堂上很注意這方面的引導,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示意舉手回答時,有的學生總是爭先恐后亂回答,這時,我總是要指出“你看------同學真守紀律、舉手發言,讓他來說吧”,這樣,整整一節課秩序井然,學生的良好習慣得到有效的培養。

  5.對教學內容、文本內容的處理做到了詳略得當。對學生一看就懂的內容,看看就可以,對學生看了說了也不懂的內容,就重點講解重點突破。比如,學生對課本圖片上出現的“糧倉”就比較陌生,我就找了一些特寫圖,加上老師的講解,學生就明白了。

  教學的不足之處及改進辦法

  1.課堂上注重了嚴謹、有序,但對于一年級學生而言,嚴謹有余而活潑不足。雖說學生整節課秩序都很好,但如果再加上一些活潑有趣的活動,學生學的會更輕松,例如,課中就可以加個活動,讓學生站起來,拍手讀兒歌,既活動身體,又活躍氣氛。

  2.由于是一年級學生,我感覺他們的認識水平、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思維能力要差一些,所以課堂上預設的環節要多一些,留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的空間不夠多,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以后要盡量相信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學生的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創造更廣闊的空間,營造寬松的氛圍。

  3.教師上課時的激情不夠充沛,不能很好地感染學生。以后要在上課時要融入更多的熱情,打造精彩課堂。

中秋節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團圓節。

  2、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活動準備:

  幼兒自帶月餅,PPT

  活動過程:

  一、兒歌引出中秋節

  1、《小小的船》月兒彎彎,像只小船,搖呀搖呀,越搖越圓。

  月兒彎彎,像個銀盤,轉呀轉呀,越轉越彎。

  2、理解兒歌里的內容

  (1)兒歌里的船,真的是一艘小船嗎?(不是)

  (2)那指的是什么呢?(月亮)

  (3)出示圖片(月亮),小朋友什么時候能看見月亮,都看見過它嗎?(夜晚,看見過)那月兒是什么樣子的呢?當月亮變圓又是什么時候呢?

  二、介紹節日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來歷,讓幼兒知道農歷8月15日是中秋節。

  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三、欣賞故事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斷變化的。

  討論: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下。

  《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有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四、談話品嘗:

  1、中秋節吃什么?

  2、分享:

  共同品嘗自帶的月餅和水果。

中秋節教案14

  主題活動:中秋節

  社會性:中秋節

  目的要求: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習俗,激發幼兒愛長輩的情感。

  準備:有關中秋節的圖片、vcd等資料。

  活動過程:

  1、了解中秋節習俗及有關中秋節的民間故事。

  2、播放電視節目《海峽同樂》中有關中秋節的錄相帶,讓幼兒懂得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我們和臺灣小朋友都在歡度中秋節。

  3、引導幼兒做月亮圓缺的.記錄卡。

  4、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

  5、活動延伸: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月亮的變化,并做好記錄。

  目的要求:

  1、學會唱這首歌曲,激發熱愛老紅軍的情感。

  2、學會正確演奏方法,掌握各種樂器的伴奏型。

  3、會用樂器打出4/4拍音樂的強弱拍。學習簡單節奏型的齊奏。

  準備:1、老紅軍打壞蛋的故事。

  2、樂器:鈴鼓、串鈴、小鼓等。

  3、音樂磁帶;節奏卡;

  活動過程:

  1、講述老紅軍打壞蛋的故事,教育幼兒熱愛老一輩革命家。

  2、幼兒學唱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體會爺爺對孩子的一片深情。

  3、請幼兒欣賞磁帶音樂:有樂器伴奏和沒有樂器伴奏的音樂。讓幼兒比較:哪一咱比較好聽。

  4、幼兒練習敲擊樂器:串鈴、鈴鼓、小鼓等。

  5、學習各種樂器伴奏型。

  6、幼兒學習為歌曲伴奏:

  ——徒手練習,指導幼兒打出音樂強、弱、次、強、次弱的規律。

  ——幼兒看樂器標志練習不同的節奏型。

  ——看教師指揮進行簡單的齊奏。

  音樂活動:爺爺為我打月餅

中秋節教案1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故事發展表現故事情節畫面,嘗試制作連環畫圖書。

  2.在小組合作中能與同伴互相協商、分工,共同完成圖書制作。

  3.體驗合作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活動準備

  ppt、繪畫紙、油畫棒、訂書機。

  活動過程

  1.回憶中秋節的主要情節。

  師:你的中秋節是怎樣度過的?

  2.討論怎樣制作連環畫書。

  (1)師:今天請小朋友將你的中秋節故事畫下來,做成一本你的中秋節連環畫。

  (2)師:你們還記得什么是連環畫嗎?做連環畫有什么要求?

  (有封面、故事、封底、裝訂、標價、出版社)

  (1)你的`中秋節故事需要畫幾張畫面?每張畫表現了什么內容?

  3.幼兒制作“我的中秋節”連環畫。

  (1)請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做一本中秋連環畫,你們先商量故事內容,讓后繪畫,制作連環畫。

  4.幼兒作品展示,并互相欣賞交流。

  活動延伸

  將幼兒連環畫放置在閱讀區,供大家互相閱讀。

【中秋節教案】相關文章:

中秋節教案11-24

中秋節的教案01-28

中秋節教案08-10

大班中秋節教案11-10

(薦)中秋節教案11-09

【推薦】中秋節教案03-05

中秋節中班教案02-28

《認識中秋節》教案12-28

中秋節的月亮教案12-28

中秋節的教案范文11-14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黄特黄一级高清免费大片 | 欧美一级网址 | 美女视频黄的全免费网站 | 玖玖玖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午夜在线看片 | 视频色www永久免费 视频区小说区图片区激情 视频免费1区二区三区 | 看全黄大色黄大片老人做 | 国产 欧美 日产久久 | hd性videos意大利精品 | 日日干天天爽 | 天天摸天天做 | 91视频.com| 日本在线视频精品 | 日本 片 成人 在线 日本3级网站 | 黄色大片视频网站 | 日本一本一道久久香蕉免费 | 日本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专区中文字幕 | 很很色在线视频 | 乳欲性高清在线 | 精品99视频 | 欧美高清videosex极品 | 日本一道本高清免费 | 亚洲综合丁香 | 人人射人人舔 | 日韩一区三区 |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版 | 欧美mv日韩mv国产mv网站 | 色综合网址 |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免费 | 国内外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片免费看 | 天天摸夜夜添狠狠添2018 | 成年人黄视频 | 成人国产在线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在线 | 免费激情网站 | 免费在线一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