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開讀后感3篇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次第花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次第花開讀后感1
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里一輩子逃亡。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點,它是整個修行。
都市有些人遇到困惑,迷茫時會選擇去印度小鎮或者中國的西藏尋訪心靈導師。由于佛祖開悟,當地有很深厚的佛學淵源和根基,佛文化被廣泛傳承,當我們留意觀察當地人的生活起居,即便物質匱乏、生活貧困,依然呈現精神富足的面貌,臉上洋溢著樸實、真摯的笑容,知足常樂,滿滿的幸福感。
心靈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次第花開讀后感2
佛法中講的出離,是指出離煩惱。出家、厭世等等這些都只是形式,煩惱在內心,和身處哪里沒有必然聯系。我們要警惕錯誤”出離的出離”。
真正的修行人,常會處于一種快樂、愉悅的境地中。誠如大智者霞嘎巴所說:”一旦你能做到不管住在哪里,都覺得舒心悅意;無論與誰交往,都覺得甘之如飴,這就是修行成就的驗相!
要真正做到不容易吧?修行不是一場魔術表演,從頭到位,讓我們幸福、驚奇、目不暇接。
堵車了,心煩意亂,不?磿r間,不妨打開收音機聽聽音樂吧,家長們一旦知道其它家的孩子學了新的`技能,馬上變得很焦慮,擔心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現在就開始改變那些習慣吧,讓那股巨大的慣性慢慢地停下來,這就是出離。
放下,才得自在、安樂。畢竟,我們最終什么也帶不走。
次第花開讀后感3
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說法”生活即修行!
于是,你以為每天過日子就是修行。其實不然,這至少不是佛教所說的修行。
你經歷過悲歡離合,這不是修行,只是經歷;如果你在那悲歡離合間體悟無常、緣起、因果,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認識到與生俱來的脆弱、憂苦,由此生起出離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憫之心,這是修行。
說到這,也許你會生出各種疑問。今天的主題是談佛教嗎?我們從小接受科學教育,怎么能迷信呢?你信佛教嗎?嘖嘖嘖……
且慢,先不論咱信不信佛學,讓我們保持科學辯證的'態度來讀《次第花開》。畢竟,宇宙浩瀚無邊,有多少人類未解之謎啊。
這本書里很多文章,都在努力以一種貼近日常的方式講解著佛法,以現代人的思維和表達方式,為我們娓娓道來心靈世界應有的美好境界。文字柔和樸實,處處散發慈悲與智慧的光芒,相信你和我一樣都會從中領悟到或多或少的人生哲學。
【次第花開讀后感】相關文章:
《次第花開》讀后感11-16
(精品)《次第花開》讀后感08-15
次第花開讀后感(通用14篇)07-29
[合集]《次第花開》讀后感5篇01-02
等待花開12-17
花開的聲音02-17
花開無聲作文02-29
春暖花開的作文08-04
花開不敗作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