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讀后感2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積極心理學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積極心理學讀后感 篇1
固化型自我觀是靜態的、不可改變的自我信念。它包含有九個方面,增長型自我觀是動態的、可成長的自我信念。也包含有九個方面。在固化型自我觀的思維模式中有三方面是我所符合的,分別是:我往往對現狀感到無能為力、我樂于待在舒適區和失敗會證明我不夠優秀。
我往往對現狀感到無能為力,很多情況下我總是對過于困難的問題或不太了解的事情而感到束手無策,這種事情總能體現出我最脆弱最無能為力的一面,就像我在高中時,我是學習美術的,我本想以此來參加高考,可是在專業證下來后我并沒有考到藝術證書,當時的我是無助的,我害怕我因此而無法考上大學,在面對高考只剩半年的情況下,我對此非常的無助。但值得慶幸的是讓我遇到了濟工院。
增長型自我觀的思維模式中有六方面是我所符合的,分別是我可以靠努力提升能力、批評對我很寶貴、即使遭遇挫折,我也會堅持不懈、每次失敗都是寶貴的一課、他人的成功激勵了我、我應該終身學習。
每個人在任何情況下,只要你去努力,自己的能力總會得到提升,例如:在我大學以前,我從來沒有接觸過心理學這門學科,大學以前我也一直認為我不會接觸它,也不會有機會接觸它。但是上了大學以后,我加入了心委會,而心委會的主席是我的'直系學長,所以我擁有了這個學習的機會,在開設的必修課中,也有心理學這一課程。于是在這一年的學習中,我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總體來說,增長型自我觀的思維模式更優于固化型自我觀的思維模式,《積極心理學》一書,開闊了我的思維,澄清了我的一些困惑。我將滿懷熱情、繼續一如既往的學習下去。
積極心理學讀后感 篇2
讀了《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一書,給我的教育方式一次新的洗禮,我們應該基于兒童的心理視角,以兒童的積極體驗為途徑,以培養兒童的積極人格為目標,為孩子的未來指引一條走向幸福的大道,從而自己也能與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其中的第五章基于積極心理學的兒童教育新思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做孩子積極的榜樣。
兒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強。榜樣對學生來說,有很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學生改變認識,提高自我評價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充分發揮自己的榜樣作用,用自己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做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人。
二、留給孩子教育“空白”。
教育需要講究“空白”藝術,適當的空白,才能產生美感,才能讓孩子們有自己的認識,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說“教師教任何功課,‘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正如書中所說,讓孩子的心理在學習與生活中獲得免疫力吧。讓孩子遠離“時間貧困”和“空間貧困“。拉近師生間的精神距離,指引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和孩子成為自己人。
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一種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是師生互相關愛的結果。首先,我們要尊重學生,了解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讀了此書后,我們感悟到要做孩子的“自己人效應“,蹲下身子聆聽孩子的'心聲,主動與學生交流,講道理,一起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案。當然,也要適當地給孩子一些必要的懲罰,跳出”自己人效應“。
總之,我們應該運用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從事教學工作,做好自己的典范,留給孩子空間,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尋求細節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生活態度,我們應該努力做到這一些,因為這樣,能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從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童年的快樂,因為他們快樂,我們就能感受到幸福。
【積極心理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積極心理學07-22
積極心理學心得09-19
【熱】積極心理學07-22
積極心理學[精華]07-22
積極心理學(優秀)07-22
(薦)積極心理學07-22
積極心理學[必備]07-20
積極心理學(熱)07-22
積極心理學【優選】07-22
積極心理學心得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