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精選15篇)
在學習、工作中,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想要更多的了解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1
我正在組織孩子們澆自己種的蒜,孩子們陸陸續續地接來了涼水。李芷寧跑來告訴我說:“老師,馬平川用熱水澆蒜。”我走到馬平川跟前,果然看到他在用熱水澆自己的蒜。我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我每天都喝熱水,為什么不能讓蒜喝熱水?喝涼水蒜會生病的。”我把所有的孩子都叫到跟前,對他們說:“老師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馬平川小朋友用熱水來澆自己的蒜。
咱們以前從來都沒有用熱水澆過,你們想不想知道熱水澆的蒜好還是涼水澆的.蒜好?用熱水澆的蒜會怎么樣?”小朋友都非常感興趣。于是我就讓馬平川以后用熱水澆自己的蒜,其他小朋友用涼水澆自己的蒜,過幾天看一看到底會發生什么現象。
小朋友們的興致可高了,經常跑去看,結果可想而知,用熱水澆的蒜枯萎了。孩子們都非常想知道這是為什么,我并沒有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想。孩子們紛紛說,“熱水把蒜燙死了。”“熱水里沒有營養所以蒜才會死掉。”……我肯定了小朋友們的想法,又出主意讓小朋友回家考考爸爸媽媽這是為什么。孩子們的答案更準確了。孩子們經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許在我們看來非常幼稚可笑,但我們應該尊重孩子,讓他們親自去實踐。在實踐過程中,自然結果的反饋會調整孩子的認識,這比我們直接告訴孩子結果要好的多。孩子的童心需要我們精心去呵護。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2
今天一早,孩子們陸續來到活動室,三三兩兩到區角里玩。“快來看啊,烏龜睡醒啦!”“小烏龜可真能睡覺,現在終于醒了。”劉競陽邊指著烏龜邊說,“你們看他睜開眼睛好可愛。”“它的脖子還伸得這么長。”“現在它可以和我們一起玩了。孩們興奮熱烈地交談著。
“你們小點聲,它剛睡醒,別嚇著它。”喬薇小聲說。“好的好的!”其他小朋友答應著。聽著孩子們的談話,我想孩子們觀察的還真仔細,我都沒注意他已經睜眼了,但我想孩子們是誤會小烏龜了。“孩子們怪老師沒提前告訴你們,小烏龜不是懶得光睡覺,而是得了白眼病,現在被劉辛哥哥治好了。”“原來是這樣,難怪它老閉著眼,老師你早告訴我們,我們會上網查詢治它的`病,讓我們一起來關心照顧它。”
聽了孩子的話,我感覺自己很自私,雖然小烏龜是我兒子的寶貝,是他爸爸從青島買回送給他的,開始很好后來就不睜眼了兒子上網查詢病情并治好了它的病,但它也是我們全班孩子的寶貝,孩子們都很愛它,我應該讓他們知道烏龜的生活及變化,讓他們知道烏龜得白眼病的事,給他們一個關心愛護照顧小烏龜的機會,讓他們釋放愛護小動物的情感,也從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讓他們生活的更加充實、更有意義!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3
游戲時,力偉接了滿滿一碗水來問我:“老師,白桶里的水能喝嗎?”自從天氣漸暖,我們宣布可以隨便喝白桶里的水以來,就經常聽到孩子的這樣詢問。尤其是力偉,我已記不清他問過我多少遍了。我照例向他點點頭,微笑著說:“當然可以,偉偉。”望著力偉滿意離去的背影,我不禁自問:是我們向孩子交代得不清楚,還是孩子真的記性不好,為什么這么簡單的一件小事竟成了我們反復交流的話題?
午睡前,力偉又來詢問這個老話題:“老師,白桶里的水能喝嗎?”我有些無奈地走向他,蹲下身,望著他的眼睛說:“當然可以,偉偉!”偉偉用他明亮的眼睛認真地看著我,直到我把話說完才滿意地離開。看著孩子滿意中流露出的絲絲得意,我想:問題肯定不像我想像得那么簡單,力偉絕不是聽不懂我的話,也絕不是記不住我的話,他這樣反復詢問一定有別的原因。帶著這個疑問我開始仔細觀察力偉。游戲后,他來到我的面前:“老師,白桶里的水能喝嗎?”這次,我不僅蹲下了身,還摸著他的頭對他說:“當然可以,偉偉。”這次交流后,偉偉來問同樣問題的次數更多了,起床后、吃飯前……當我站著回答他時,他就用他明亮的眼睛認真地看著我,目光里有許多對交流的渴望。當我蹲下來回答他時,他就不僅認真地看著我,還會用小手輕輕摸摸我,甚至把自己的小身子輕輕地、不易察覺地靠向我……這一切無聲的語言都在向我泄露一個秘密:力偉提問是借口,渴望通過提問與老師交流是內心的真實隱情。這一發現使我心動!我所在的是寄宿班,力偉又是一住就是五天的'“老房客”,孩子是多么渴望媽媽的親吻與撫愛呀!可力偉已經是個大班的孩子了,又是個男子漢型的酷哥,他一定是不好意思像女孩子一樣向老師撒嬌,又不愿像小男生那樣與教師打鬧。于是,我們的力偉就選用了提問這個方法巧妙地與老師交流,在交流中獲得母親般的關愛!力偉的高招不禁使我聯想到班上的另一個男子漢——曉陽。幾天前,記不清是誰穿了一雙系帶的旅游鞋,中午起床時,這雙漂亮的鞋難壞了這個孩子,正在整床的我走過去幫他系上了鞋帶。結果這周的周一,曉陽就穿了一雙同樣的鞋來,早來園時爺爺的話現在還響在我的耳畔:“不知為什么,曉陽非要買這雙鞋不可!”當時我以為曉陽一定是在與同伴攀比,現在想來恐怕同力偉提問一樣不簡單,說不定他是在盼著我給他系一周鞋帶呢!午睡起床后,我開始留心觀察曉陽,果然他也正在望我。我走過去,他向我伸出了腳……一切盡在不言中。于是,我邊幫他系鞋帶邊和曉陽聊起了天。這兩件小事使我更深刻地感到了教師工作的重要:幸虧我發現了男子漢心中的秘密,幸虧我讀懂了孩子無聲的語言,猜出了孩子的謎語。這以后我開始留心外表剛強的小男子漢們了!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4
今天給小朋友整理衣服,張瀟熠湊過來說:“劉老師,長大了我要給你買個寶馬車!”“真的嗎?謝謝你呀!”劉老師說。
瀟熠:“我還給你買個別克車。”“天哪!”劉老師更高興了,其實劉老師根本不知道別克是什么車。
瀟熠:“我還給你買個坦克!”“好,那我天天換車開!”
梁家皓:“劉老師,我長大給你買個飛機!”“啊?!太好了,我有飛機坐了!”
其他小朋友:“……”
曲老師:“梁家皓,你給劉老師買飛機,給我買什么?”
家皓:“給你買輛汽車!”
曲老師:“不行,汽車沒有飛機貴!”
家皓這個小巧嘴可被難住了,大概是考慮買不了兩架飛機?
劉老師:“你告訴曲老師:你沒有飛機駕駛證!”
哈哈!大家都樂了。因為劉老師連汽車駕駛證也沒有。
看看老師多傻,小朋友幾句話就把老師逗得暈頭轉向的!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5
旭旭是我們班上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小男孩,平時言語不多,幾乎沒及動跟老師交流過,有時候我主動和他說話,他也會低下頭,而且聲音非常小,幾乎聽不見。
一天早上,我們在門口接孩子入園。旭旭拉著他媽媽的手,慢慢地走過來:“老師,你吃巧克力。”他一邊說一邊把巧克力遞給我,我們從來不接受孩子和家長的任何東西。于是,我蹲下和旭旭說:“旭旭,你吃吧,老師謝謝你的巧克力,老師不吃,你自己拿著吃吧。”旭旭見我不接受他的巧克力,就低著頭,一臉不高興的表情走進了教室。后面他媽媽告訴我:“旭旭總是回家說,我們老師很好,我給她拿巧克力吃。今天終于鼓起勇氣拿巧克力給你,希望老師能接受。”聽旭旭這樣說,我回到教室的時候,我就跟旭旭說:“旭旭,老師想吃你想要送給我的巧克力,你把它送給我吃了行嗎?”旭旭高興地走過來:“老師,給你,我的`這個巧克力是徐福記的,可好吃了。”
從這件事以后,旭旭開始主動和我說話了,和小朋友們之間的話題也多了起來,性格變得活動起來。由此看來,老師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激發一個小朋友內心的那股熱情。老師要充分制造機會,讓幼兒進行互動、交流,培養他們的自主、自信,使幼兒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鼓勵幼兒大膽地和別人交流、分享。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6
在幼兒園工作時間長了,常聽到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問:今天你學什么了?你怎么就學不會呢?你瞧某某某畫的多好!你看看你畫的那是什么呀?諸如此類的話語。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對這些話,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認為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對班上的'孩子從不做太苛刻的要求,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孩子的自信力和健全人格,我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畢竟,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如果家長和老師經常通過橫向比較評價孩子,甚至用責怪的口氣教訓孩子,說孩子不如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創造力可能會被抑制。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表現欲望不太強的孩子,多給予鼓勵顯得更為重要。
我的兒子18個月才學會走路,近3周歲時才學會說話,而且口齒也不清楚。用我們一個同事的話說:“你兒子總是比別人慢半拍。”兒子膽子比較小,平時不愛說話,適應新環境的能力不強,這是客觀事實,我和先生都很清楚,但我們沒有拿他跟別人的孩子比,更沒有訓斥孩子。我們始終通過各種辦法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我們相信他,他是最棒的!我兒子幼兒園的老師—潘峰章老師有著豐富的經驗,在對兒子的教育問題上費了很大心思。兒子剛來我們幼兒園上學時,整整哭了兩周,在幼兒園連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潘老師用了“鼓勵+強制+鼓勵”的辦法,逐漸,他的自信心增強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積極勇敢的表現,上大班那年六一兒童節還表演了節目呢!如今,他已經是小學二年級學生了,讓我們感到很欣慰的是,他不僅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性格也越來越活潑,自信心和表現欲增強了許多,能積極回答問題,還主動報名參加了一些有益的活動,我們都很高興!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7
今天的藝術課上,孩子們表現很積極認真。有的幼兒在討論如何作畫,有的尋找作畫工具。這時候,蔣安文小朋友突然大聲的說:“老師,鄭興月拿了岑真輝的蠟筆……”鄭興月和岑真輝小朋友也激動的說:“沒有……老師我(他)沒拿……”
于是我偵探似的`在教室里走了一圈,據了解,原來在蔣安文小朋友趴著找作畫用品的時候,鄭興月和岑真輝商量互換畫筆,而蔣安文沒有注意到這一細節,他看到的剛好是鄭興月小朋友從岑真輝那里拿了蠟筆。于是便報告給了老師。“哦!原來是這么回事啊!”這時候,蔣安文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一言不發,等待老師最后的“審判”。再看看岑真輝和鄭興月小朋友呢?很得意的樣子,這時候,全班小朋友的目光全集中在這件事情上了。
這時我靈機一動說:“原來我們的蔣安文小朋友是一個非常有正義感、而且很勇敢的小朋友,看到不正確的行為勇于伸張正義。”聽到我這么說,蔣安文小朋友一下子開心極了,可岑真輝和鄭興月小朋友就開心不起來。我告訴他們伸張正義是件好事,但不能冤枉好人。我們也要向鄭興月和岑真輝小朋友學習,要學會分享。
這時蔣安文小朋友似乎明白了這個‘理’,誠懇的對鄭興月和岑真輝小朋友說:“對不起”!岑真輝和鄭興月小朋友也開心的說:“沒關系”!過了一會兒,幾個小朋友忘了剛發生的一切,又開開心心的討論著誰的畫好看……
看著孩子們純真的小臉,作為幼兒教師,我很幸福!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8
思思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對于老師提出的問題她心里都明白,但是幾乎從來不主動舉手發言,即使老師請她,她也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但是在與小朋友一起時,又說又笑,由此看來其實她不內向。在活動中我有意經常提問她,以為多提問多鼓勵她就會回答的,但是恰恰相反,還是不起作用。遇到這樣的幼兒,經過仔細分析,我實施了如下方法: 首先搞好師幼關系 ,只有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使幼兒心目中產生對老師的信任感,做幼兒的知心朋友,形成良好的教育基礎,幼兒就會喜歡老師,并愿意與老師溝通。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在學習、生活中多關心、體貼孩子,孩子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那份愛、那份關懷,自然也會和教師溝通。 其次是家園合作共同培養,家長應該積極配合老師,進一步訓練幼兒的說話能力,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壓抑孩子天真的本性,給孩子創造表達表現的機會,提高幼兒主動表達的興趣。讓幼兒享受成功的快樂,塑造自信。既使有一點點進步,也要給予鼓勵。
再次,正面引導幼兒,讓幼兒獲得自信心,讓幼兒在支持、鼓勵中去創造表現。用自己的'一顆愛心,一雙慧眼,及時發現像思思這樣內隱、帶有某種自我抑制孩子的表現欲。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克服膽怯心理。例如老師說:“沒什么,試一試,錯了也沒關系。”如對幼兒說:“你真棒,回答得真好。”“你是這樣認為的。”孩子會有“老師支持我!”、“我能行!”的喜悅與自豪感,最終會主動的表達。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9
最近這段時間,大二班的午睡質量日益提高,連從小班開始就幾乎從不閉眼的幾位寶寶每天都睡的呵呵的,老師的嘴也是咧的呵呵的啊。聽著此起彼伏的小呼嚕聲,看著那些熟睡后更為可愛的小臉,仿佛置身在靜謐的森林般安逸。還是要表揚啊。班里一貫睡覺快又好的小朋友:孫昱涵、劉佳憶、曾嘉怡、高華敏、米哲言、張悅清、高翔宇、吳桐燁、齊宋博、殷思思、崔展豪、胡浩宇、率雙語、宋松然、馬煒坤、黃亦菲、姜昱丞、董媛媛、王澤霖。這學期以來大有進步的小朋友有:王思旻、孟子斐、孫智、丫丫、劉文苑、呂尚南、于昕月、陳洪陽、周依燦、孟大偉、張政、范開達、王彥博。還沒有上榜的小朋友加油嘍!以上名單僅限今天來園小朋友哦。更多精彩請觀看相冊。
午飯過后,在擦洗桌子時,不小心被一把椅子碰到的腿,我被疼痛叫了幾聲,就在這時,平時有點調皮的浩林悄悄地走到了我的身旁,接著把頭低的很低,嘴巴幾乎要貼著我用手捂著的傷口,只見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用盡全身的力氣對準傷口使勁的.吹了一下,這才抬起頭對我說:“老師,這就沒事了”。 孩子的舉動讓我感動萬分,突然覺得孩子已長大了,不再是每天上學時拉著媽媽的手說,媽媽你早點來接我,不再是每天愛尿床的寶貝,不再是------再感動的同時,還讓我感覺自己是那么的幸福,知道自己除了自己的親人、朋友關心之外,還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們再關心著你,我覺得真的自己好幸福。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10
在《不一樣的我》主題活動中,社會《多么了不起》的教學活動,重在讓幼兒感受到被別人贊美的快樂,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同時,要引導幼兒正確看待同伴的贊美,快樂大方地接受并進一步展示優點。另一方面,教師要由衷地贊美幼兒的優點,而不是敷衍了事。
因此,在活動前,教師要對每一個幼兒進行細致、客觀、公正地分析和評價。在本次活動開始時,我給幼兒一定的自由交流時間,讓他們通過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看見對方的優點。我在巡視時,發現幼兒交談熱烈,想當然下一環節的'“贊美”一定很精彩。可事實卻讓我失望了,大多數的孩子不會善于去發現別人的閃光點,要么出現冷場的現象,要么出現千方百計去尋找別人的缺點,有點“酸葡萄”心理。
我想現在這么小的孩子,就會有這么復雜的思想,真是讓我們老師提高了“警惕”:如今教育的重點在哪里?我想幼兒階段德育比智育更重要,當然這也是絕大多數教育工作者所認同的,只是如何有效地實行,更需要我們去努力!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11
這一學期,我帶的是大班,這些小家伙果然比在中班的時候更有活力了,心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更細心了。
星期二的午睡時間,我們班的昊昊心情特別興奮,就是翻來覆去的不睡覺,我平常對孩子中午難以入睡這件事情最頭疼了,我就忍著困意陪他玩游戲,我打了個大大的哈欠,眼睛里充滿了淚水。昊昊看見了,就問:“老師,你哭了,為什么要哭呢?”“我沒哭。”我急忙跟他說。“沒哭,你的眼睛里怎么都是淚水呢?”我笑了笑說:“那你猜一猜,老師的'眼睛里為什么有淚水好嗎?”昊昊撓了撓頭,對我說:“老師,你不會是因為我沒有睡覺,你就流淚了吧,老師,你生氣了嗎,對了,老師你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你眼睛里流淚了,我猜對了嗎?”我笑著對他說:“還是昊昊最聰明了,一猜就知道老師為什么會流淚了。”我接著問他:“昊昊,那你知道打哈欠會流眼淚,還有什么時候會流眼淚呢?”這下他可來勁了,興高采烈地對我說:“老師,我知道吃辣椒吃多了就會流眼淚,還有小朋友搶了我最喜歡的玩具我會流眼淚;我做錯事老師批評我我會流眼淚;媽媽看電視的時候也會流眼淚;我生病打針的時候也會流眼淚,因為我怕疼。
在我的啟發下,昊昊說出了很多流眼淚的情況,而且這些情況大部分都是發生在他自己周圍甚至自己身上的事情。
我又接著問他,喜歡什么時候流的淚,不喜歡什么時候流的淚?為什么?這下昊昊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過程中,他自己明白了該如何減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眼淚,如,生病時要堅強,小伙伴之間要友好相處,每做錯一件事,都要從中吸取教訓不再重犯……
說到這里,小家伙累了:“老師,你是打哈欠流淚的,打哈欠說明你困了,咱們睡覺吧!”“嗯!”在心底為昊昊懂事兒高興的同時,我決定午睡后趕緊找資料查閱一下淚水的成因,以準備回答昊昊可能要提到的問題。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12
孩子們很喜歡玩小紙船,在活動前老師提出,要求孩子了解不同材料的船在水中下沉速度的不同,并能用語言描述自己的發現,體現同伴間合作的能力。
活動中,我為每組幼兒準備了報紙、普通A4紙和宣紙折疊的小船各一只,水盆和托盤。首先,孩子們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觀察幾只小船的不同,并猜猜小船沉下去的先后順序。棟棟說:“這只小船軟軟的,它進了水會不會壞呀?”根據這一猜想,棟棟和同組的孩子們一起進行了實驗。“小心一點,別翻船啦!”樂樂喊道,棟棟和兩個好朋友一起小心翼翼地把三只小船放進盆子里,“哇,小船濕了……”“快看,小船沉下去了!”棟棟有了新發現激動地說。在探索的過程中,棟棟能認真地觀察紙船放進水中時發生的細微變化,并積極地用語言和同伴講述著自己的發現。
孩子們對小紙船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活動中通過前期的`猜想充分調動起幼兒游戲的積極性,他們踴躍地猜測小船浮沉的結果。當他們把小船放入水中時,棟棟和其他孩子一起認真投入地去觀察小船的變化。觀察過后,棟棟能夠將實驗中的發現詳細地描述出來,棟棟發現了哪只小船先沉落下去,但是對于小船下沉的原因還有幼兒仍然存在困惑。通過這次實驗,幼兒了解了有的小船能長時間漂在水面,而有的小船會很快沉入水里,孩子們明白了由于紙吸水快慢不同而導致小船下沉速度不同的科學現象。
在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很高,對于各種材質的小船都十分感興趣,老師引導幼兒將三只小船下沉的快慢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并勇敢向同伴介紹,增進幼兒之間的交流的機會,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但是活動中的材料都是預先準備好的,且都是紙質的材料,對于幼兒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活動中棟棟提出“大輪船怎么不會沉的呢?”因此,老師鼓勵幼兒與家長一起探索什么材料的小船能夠在水面上漂浮起來,并將自己驗證結果來告訴大家。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13
今天,給孩子們講完,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后,我問:“小朋友,除了青蛙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是鼓著眼睛的?”孩子們一個個爭先恐后,回答得非常積極,答案也五花八門,“有的說蜜蜂是鼓著眼睛的,還有的說蜻蜓也是鼓著眼睛的'.....我發現欒學福小朋友高高的舉起小手,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我喊了他的名字,他站起來非常響亮地說:“老師還有你的眼睛也是鼓著的。”其他的孩子聽了,哄的一聲大笑起來,我的笑容卻頓時消失了。我確實長著一雙鼓眼睛,可也不能把我與蜜蜂蜻蜓等動物相提并論啊。孩子答完挺自豪的站在那里,似乎正等著我的表揚。我有點生氣,但還是立刻定下神來,展開笑容:“你說得對,老師的眼睛確實有點鼓,你看得很準。
事后,我坐在辦公室里,回想著剛才的情形,孩子自豪的神情浮現在我的眼前,我頓悟,童言無忌啊!孩子是在用他的雙眼真實的看這個世界,言語中充滿了純真。
但愿孩子能永遠保持這種純真,但愿我們成人能欣賞并維護這種純真。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14
早操結束后,我帶領孩子們走進活動室,發現弼衡一直盯著我看,似乎有話要對我說。“弼衡,你有話要對我說嗎?”“劉老師,你今天有進步,也應該得到一個小禮物。”(每周末,我都會給一周以來各方面表現好的孩子發一個小物。) 弼衡的話讓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便好奇的問他:“為什么?我哪里進步了?”“以前你做操的時候會和別的老師說話。今天你堅持做完了,而且沒說話。”弼衡的話讓我吃驚不小。
確實,我們經常會利用做早操碰在一起的機會溝通、交流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沒想到孩子對此如此在意。平時,我們經常會要求孩子們做事要專心,卻常常忽視自己言行的一致性。 在此,我想用蘇聯教育家加里寧的話來提醒自己和同行: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她應該感覺到,她的一言一行都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之下,須知天地間再也沒有什么東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明亮、更加敏銳。
“又是他!”把廢紙揉成一個團兒,并把它高高拋起,在教室的上空橫沖直撞。“鵬鵬”我氣急敗壞地喊住他。“啪”一個紙團正好落在我的腳跟前兒。“過來,撿起它!”我神情極為嚴肅,滿含責怪的目光一下子就把鵬鵬的`激情澆滅了。他低下了頭,兩只手在胸前交叉著,一步一挪向前移動著。“把紙團撿起來!”我喝道。他抬頭看了看我,大概是看出了我的堅決和生氣,極不情愿地蹲下把紙團撿了起來。“撿起來之后,你先到玩具柜那里坐一坐,想想自己錯在哪兒了?”“想想自己應該怎么樣改正?”鵬鵬有點不樂意地向玩具柜走去。“老師,我下次不敢了。”他大喊,我沒有理睬他。
“老師,我下次真的不敢了,我真的不扔廢紙了!”他又大喊。我制止了他的呼喊,問道:“你打算怎么樣改正?”“好好兒表現自己,上課不說話,不離開自己的小椅子。”“好,我相信你一次,”我說。并讓他回到了座位上。一直以來,我有個習慣,喜歡用手摸摸聽話孩子的頭。在鵬鵬回到座位上去以后,我經過他身邊時,不經意地用手摸了一下他的頭,我發現他的嘴角有一絲滿足和自豪的微笑。噢!原來,他——一個不聽話,經常受老師批評的孩子也如此在乎老師的愛。我想:我們老師可千萬不能吝嗇自己的愛哦!尤其是對待調皮的孩子,請給予他們多一點的愛吧!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15
明天,就要組織孩子進行美工制作活動——美麗的花園,我翻了下資料,看了看活動過程,在想如何啟發孩子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美麗的大花園……合上教案本,一個念頭突然在我腦海里浮現“為什么我總是想著如何讓孩子按我的意愿去做?為什么不充分發揮孩子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他們自己去想去做呢?”可馬上我又否定了自己,“不可能,我不教,孩子們怎么會做呢!”就在我矛盾之時,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又促使我,“試一試,也許孩子能行!”第二天,在組織活動時,我為孩子精心布置了一個美麗的花卉世界,如美工角中用各種材料制作的花朵,認知區中各種各樣的花卉標本、語言角中各種花卉的圖案等等。先讓孩子們自由地、充分地觀察、討論、交流,隨后,我拿出制作材料,引導孩子想像“用什么辦法把這些好看的彩紙變成一朵朵美麗的`花?”話音剛落,孩子們就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他們運用以往的經驗,有的說:“我把它撕成花朵的樣子”、有的說:“我把紙對折成三角形,然后把相同的兩個角向上折就成了小花”,還有的說:“可以用剪刀剪出美麗的花,把皺紋紙團圓壓平也像花……”我對孩子們不同的想法給予了積極的肯定“你們的想法很棒,下面就按自己想的去做吧!”
在我的鼓勵、支持下,孩子們都積極地動手做起來。在近20分鐘的制作過程中,孩子們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和特別的專注力,這是我以往曾經費盡心思、想盡各種方法都難以達到的效果,現在卻順其自然地達到了,而且,我還有一個意外的發現: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樣完成任務似的,直接交給教師說:“老師,我做完了”。
現在,他們拿著自己制作的大花園到處向同伴展示、介紹,神態、眼神和話語中流露出的竟然是那么的自信和自豪!此時,思緒萬千。如果采取的是“我教孩子學”的方法,將永遠無法發現也無法相信孩子內在的潛能,永遠無法看到孩子們那成功的喜悅與自信的眼神,將失去了解孩子的機會。此刻,讓我深刻領會到了“孩子是活動的主體,相信孩子的能力,把信任交給孩子”這一理念的真正含義。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03-25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12-03
大班老師教育隨筆08-24
【推薦】幼兒園大班老師教育隨筆04-01
幼兒園教師教育大班隨筆03-28
幼兒園大班教師隨筆教育11-17
幼兒園大班教育隨筆06-21
幼兒園的大班教育隨筆10-24
大班幼兒園教育隨筆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