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師德修養(yǎng)學習讀書筆記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書筆記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師德修養(yǎng)學習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師師德修養(yǎng)學習讀書筆記1
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完美心靈的塑造者。因此,我時刻以"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提醒自我。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
一、樹立事業(yè)心,增強職責感熱愛教育事業(yè)。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我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一個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師愛生,是一種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對待學生,管而不死,嚴而不厲,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fā)揮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夠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此刻“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yè)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yè)的具體表現。
二、用無限的師愛,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務必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無限的師愛,能夠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溫暖。
三、用規(guī)范的言行,凈化每個學生的心靈。
“無德無以為師。”真正優(yōu)秀的教師。必須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的人。他對祖國的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yè)和未來的愛,都表此刻他對自我的高標準要求的落實上。率先垂范就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就是潛夠默化、影響深遠的教育。作為小學教師的我們,肩負著培養(yǎng)教育下一代,為祖國的未來夯實基礎的重任。這就要求我們本身要有必須的人格魅力,而這種人格魅力表現為教師務必要有敬業(yè)精神,務必具備健康的價值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獻的人格,塑造每個學生的心靈。
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造業(yè)績,作出貢獻。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無私的澆灌,花朵才能茁壯成長,芬芳世界。還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我,照亮了別人,默默地犧牲了自我,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因此教師就應是無私的。
身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職責、有義務從此刻做起,從自身做起,透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完美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教師師德修養(yǎng)學習讀書筆記2
有一種愛,叫無私,有一種愛,叫關懷,有一種愛,刻畫著偉大的靈魂,有一種愛,歌詠著崇高的品質。——題記
古語有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
轉眼間,踏上講臺身為人師已經有六個多月了,一路走來,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迷茫,也有收獲。剛剛踏上講臺之時,戰(zhàn)戰(zhàn)兢兢,教書育人,事關國計,馬虎不得。“他山之石能夠攻玉”,于是乎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學習他們教書之法,秉承他們的育人之德。半年下來,長進甚大,成熟不少。
這次市里組織學習《全國優(yōu)秀教師師德報告》,細細讀來,收獲不少,迷茫的心里點起里亮堂的明燈,以前的困惑在次釋然,找到了明確的答案。
透過學習,進一步明確了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的重要性。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自我,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師德、優(yōu)良的師風。師德建設決定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教師素質的高低又直接決定著培養(yǎng)人材素質的高低;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學校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決定著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成敗。教育部長周濟指出:“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說的都是為師者不僅僅要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師德。優(yōu)良的師德、高尚的師風是搞好教育的靈魂。
科技興國、科技強國、科技富國是我們黨在近期以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隨著高科技的發(fā)展,國際間高科技、高水平的多樣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個性多種人才的競爭。傳統(tǒng)型的、簡單的手工、高體力支出低收獲的勞動方式已經落后,祖國的建設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養(yǎng)靠的是教育,振興民族的期望在于教育。教師是振興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關鍵;教師隊伍是我國教育事業(yè)興衰的關鍵。要辦好教育,就務必造就一支事業(yè)心強、工作作風扎實、師德優(yōu)、業(yè)務精、讓黨和政府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師德師風的學習,我認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當前社會轉型時期,給我們老師上了生動的一課。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guī)范,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典范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工作不應是為教書而教書,更要以人為本、教師育人,學生把幾年、十幾年的生命時間交給學校、交給教師,學校、教師就有職責去珍惜別人的生命,浪費別人的生命時間就是罪過。針對以往在教育行業(yè)中出現的不良現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熱點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改善教書育人的軟硬環(huán)境、凈化教育風氣,很有必要,期望透過這次師德師風教育活動,促進和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更好發(fā)展,使我們的學校都能成為培養(yǎng)人材的基地,我們的教師都成為人民群眾滿意的合格教師。
教師師德修養(yǎng)學習讀書筆記3
在幼教崗位上已經工作一年了,在這一年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特別是現在在進行二期課改,這對我們新教師更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我們不僅要對一期課改有一定的了解,還要趕上二期課改的步伐,不斷用新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對此,我有一點小小的感受。
其實在幼兒園開展創(chuàng)新教育,培養(yǎng)幼兒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是可能性最大的。人們都說幼兒教師是多才多藝的,確實藝術能升華人的精神,改變人的行為,特別是他對右腦功能地提升與開發(fā),使人獲得了創(chuàng)造的思路與靈氣。所以幼兒教師在師范中接受的藝術教育、藝術熏陶對實際工作有著解凍思維僵化、拓展思維方式、激發(fā)創(chuàng)造靈感的作用。而且幼兒園是離高考指揮棒最遠的地方,這就不會產生應試教學。幼兒園的課程設置、教材使用又沒有固定的模式,這就使教師可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結合季節(jié)、主題、幼兒的興趣來選擇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教學活動。
我認為,二期課改最重要的要培養(yǎng)幼兒教師的創(chuàng)新意識,首先,要創(chuàng)設民主氛圍,讓教師敢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民主氛圍是指創(chuàng)設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心理氛圍,運用有效的措施與方法建立一個平等、尊重、友好、與積極的心境狀態(tài),使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入一個馳騁的心理空間。這時他們的思想是開放的,思維是活躍的,會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她有足夠的'安全感,即使說錯也沒關系。因此教師容易產干部之家,全國干部共同天地生特別流暢的獨特的思維,容易產生靈感。創(chuàng)造,需要無拘無束的氣氛;創(chuàng)造,要求每個人都能"自由的呼吸"。讓園長與老師之間的關系少一些嚴厲,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約束,多一些尊重。這樣教師的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受到感染后容易對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產生興趣,處處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要組織安排,讓教師善于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意味著打破舊的規(guī)則,所以創(chuàng)新要求組織指定的計劃必須具有一定的彈性,給教師留有創(chuàng)造的時間和空間。
如果教師的每個工作安排的非常緊湊,那么就沒有時間進行思考、探索,創(chuàng)新的構想也無條件產生。要認可每一位教師的才能并充分挖掘潛在才能,使教師之間優(yōu)勢互補,形成合力,發(fā)揮其最大的積極性和效益,使她們自身價值得到較好實現,個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注重學習讓教師具有自我更新、自我超越的能力。即不斷獲取百科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自學能力以及不斷吸收教育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能,并在教育中積極運用的能力。這是因為幼兒強烈的好奇心是否得到滿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知識是否淵博,另一方面因為。
教師師德修養(yǎng)學習讀書筆記4
“愛生、奉獻”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精髓,是師德之魂,是師德的永恒的主題。無論是古今還是中外都無一例外的要求為人師者必須具有對學生、對教育事業(yè)的一種甘愿付出的情懷,這種情懷已成為幾千年來為人師者永恒的道德信條。
它告訴我們:“愛生、奉獻”意味著教師職業(yè)不期待“收支平衡”、不期待“立竿見影”、不期待“掌聲、鮮花”,它意味著對學生的理解、尊重和愛心。理解是一種認知因素,尊重是一種態(tài)度,它能使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而愛心則是一種情感,即是天然的情感,又是理性的升華,這種愛純潔而真摯的,普遍而持久,這種愛是在理解和尊重之上建立起來的,是情理相容的,可以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因為它能滿足學生需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又能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探究,這種師愛是教師魂中之魂。
這樣的師愛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教育對他們進行智慧啟發(fā)和心靈陶冶所帶來的內心充實、和諧、光明和快樂,從而實現個體身心素質的'全面的、生動的、活潑的發(fā)展,這是以人為本的教育,是師德的真正的內涵。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奉獻這種師愛,是教育成功的關鍵。教師的職業(yè)是崇高的,是奉獻的職業(yè),這就需要教師用一種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去看待自己的職業(yè),用一種忠誠和熱情去從事自己的事業(yè),也就是說教師需要遵守一定的職業(yè)道德,嚴格要求自己,從而“奉獻”自己。
【教師師德修養(yǎng)學習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教師師德修養(yǎng)讀書筆記12-15
教師師德修養(yǎng)計劃03-03
教師師德修養(yǎng)心得09-21
教師個人師德修養(yǎng)計劃11-02
教師應具備的師德修養(yǎng)06-08
師德修養(yǎng)教師心得體會09-23
教師師德修養(yǎng)的心得體會02-17
師德師風學習讀書筆記08-25
教師師德修養(yǎng)心得體會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