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敬老的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尊老敬老的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尊老敬老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尊老敬老,從身邊做起》。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好少年,一定要尊老敬老,從身邊做起,將這一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在家里,我們要善于關心體貼老年人。對于爺爺奶奶、姥爺姥姥,首先應該照顧好。人老了,活動起來有許多困難,心里也經常會感到孤獨、無聊,因而我們就要幫助他們打掃房間收拾床鋪,陪著他們聊天說話,或者帶著他們郊游散步,以消除他們內心的寂寞與傷感,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幸福和溫馨。在歡樂祥和中盡享天倫、安度晚年。一方面盡我們做子女的一份孝心,另一方面也弘揚了尊老敬老之風。
在社會上,我們要善于照顧關愛老年人。每年的六一兒童節、九九老人節,老師都要帶我們到敬老院去。幫助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打掃院子,整理屋子,洗衣服,擦桌子,然后將我們精心準備的表演節目獻給他們。讓爺爺奶奶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整個社會都在關心他們,整個社會都在牽掛著他們,從而享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體驗到我們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的優越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關愛老年人。出門坐車,要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排隊買票,要主動讓老年人優先;發現老年人有困難,要一馬當先及時地幫助他們。只要照顧好了老年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構想也就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總之,老年人是我們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構建和諧社會、打造平安林州的今天,尊老敬老更是任重而道遠。我們林州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尊老敬老的良好社會風尚在我們林州的熱土上更是一脈相承。古代郭巨埋兒的故事曾激勵了多少人矢志不移地孝敬老人。郭巨既是我們尊老敬老的楷模,也是我們林州人引以為豪的好典型。去年曾受到林州市人民政府隆重表彰的“十佳孝星”付愛榮,二十年如一日侍奉癱瘓在床的婆婆比親生的女兒都貼心。她的感人事跡再一次成為我們林州尊老敬老活動中升起的又一刻耀眼的新星!在我們林州一紅一綠富太行、經濟騰飛奔小康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將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的光榮傳統發揚光大,一切從我們身邊做起!最后,祝愿我們生活中所有的老年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康!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尊老敬老的演講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敬老、愛老、是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孝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
在我們中國有個傳統的節日,就是——重陽節。我國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又稱為敬老、愛老的日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于盛唐還是當今社會,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弘揚敬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敬老、愛老,是一項神圣的使命,它傳遞著陽光,讓溫暖撒到老人的心。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老人,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使所有的老人都“老有所樂”。
作為一名農村的`孩子,我親眼目睹一幕幕敬老愛老的動人場景,隔壁的王大爺是一位五保戶,我的媽媽時常照顧他,送吃的,做穿的。一開始村里人都說我媽傻。媽媽總是笑著說:對待自己的老人要好,對待身邊的老人也要好。慢慢的在我們村掀起一股敬老愛老的風氣。更令人可喜的是,現在村里六十歲以上都有補助,這難道不是體現國家敬老愛老的表現嗎?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所以讓我們現在開始愛護老人、孝敬老人吧!敬老愛老我們現在最能夠做到的是用心學習,用優秀的成績換取長輩們那滄桑的臉上欣慰的笑容,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所以,尊老、愛老、敬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盞燈;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時的一場甘霖。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尊老、愛老、敬老。這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尊老愛老敬老,就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老敬老的演講稿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因為美德而變得美麗。社會,因為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世界,因充滿美德而更繽紛。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說明了中國是一座禮貌之邦。但中華美德在今日,仿佛早已被人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自古以來,“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為有這樣的傳統美德而感到驕傲與自豪。一向以來,有許許多多尊老愛幼的事例,如春風一般感染著我們,打動著我們純潔幼小的心靈。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僅要孝敬自我的父母,還要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為名。但子路小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親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樣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能夠滿足父親的要求了嗎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袋小米,看到父親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大家還記得當年那個“最美媽媽”吳菊萍嗎沒錯,她就是當年那個自稱是“走過”而救下一名兩歲女童的平民英雄。七月二日,杭州白金海岸小區,兩歲女童從九層高樓墜落下去。這一瞬間,鄰居吳菊萍脫掉高跟鞋,伸出雙臂接住了孩子。這個發自本能的動作令她當場昏倒,左手臂多處骨折,但也挽救了那位兩歲女童的生命。這一驚險的一幕感動了成千上萬億人,有的人稱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更有的人稱她是“英雄”。
我也做過一件好事。那是在我上學坐的車上,發生的一件事:在那位老人上車之前,車上的人們在我看來普通極了,沒有年老、體弱的。而當年老的奶奶上車,售票員叫到:“請車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讓個座”時,原本平凡的人們開始焦躁起來,有的.人說我身體不舒服,有的人并沒有說什么,但她的臉上卻多了一種焦慮的表情。看著每個人的神情,那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難過。每個炎黃子孫最為平凡的“中華美德”,到哪去了我很慶幸,我讓了座,我
沒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細小的“中華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期望。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矢志愛國、善待自然、寬以待人、尊師重道的事跡如中國的瑰寶,數不勝數,“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華美德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我相信中華美德會在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跡;中華美德會在這個多姿人間流芳百世;中華美德都會影響著千秋萬代的中華兒女。所有的中華兒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齊讓中華美德永駐吧!
多謝大家!
尊老敬老的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從我做起》。
“老人”,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字眼,生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就更要求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而要真正的落實這一切,我們又應該如何做呢?
翻開歷史的書卷,走進時代的海洋,或許,我們能尋到想要的答案。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做兒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戰國時期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后,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敬愛的毛爺爺,在家鄉的宴飲上,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敬老愛老的事跡,數之不盡,敬老愛老的人,不分等級。
其實,我們要尊敬愛護老年人。第一,是因為陰陽調和,萬物源起。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哺育我們成人。他們用青春滋養我們成長,而歲月,卻在他們的臉上留下無情的皺紋。在歲月的沉淀下,他們便如一本老書,明理和涵養已浸入內里,多陪老人說說話,別讓他們被孤獨的封存在歲月的長河里,多陪老人聊聊天,他們的智慧與經驗,將會幫我們拭去俗世的虛假與浮華。
第二,老一輩人用他們的辛勤奮斗,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他們曾經的艱辛,就沒有我們今日的享樂。如今,當年意氣風發的他們,再不能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面對重新歸于平凡的他們,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享受頤養天年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著他們奉獻的同時,無愧于心。
第三,春秋交替,歲月流轉,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才會恍然明白父母親人的不易。不要讓自己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才后悔莫及。今天多付出一點,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21世紀,一個物欲橫流,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而在這樣一個新時期,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讓所有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構建和諧社會,迫切需要我們敬老愛老。讓我們在新世紀,響應新時代的號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舉敬老愛老的偉大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和孝心,從我做起,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愿天下所有爺爺奶奶幸福安康!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尊老敬老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六(4)班的王洪宇,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孝親敬老,讓世界更美好》
同學們,是誰把我們帶到了這個世界上呢?答案肯定是父母。在我們感慨父母之偉大時,更不能夠忘記其他的長輩,因為他們對我們的成長與生活一樣提供了莫大的影響。
孝親敬老是幾千年華夏的文明,是文化的傳承與核心。試想看: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這種孝親敬老的美德,那他還配得上稱為一個“文明”人嗎?古人創造“孝”字,簡直就是定下了一個規矩。
望眼中華幾千年的歷史,臥冰求鯉、棄官尋母、親嘗湯藥的故事縈繞在我們的耳畔,畫面出現在我們的眸前。人們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難道這些榜樣還不夠嗎?還不夠直觸人心嗎?
我的家庭里有爺爺、奶奶,我在對待老人上時,常常把孝字掛在嘴邊,把敬字放在心間,扶他們過馬路,和他們在一起聊天都是些平常的'舉動,但是卻可以溫暖爺爺奶奶,這就叫做“孝”。為父母端一碗熱騰騰的湯,幫他們捶捶背也是盡到了“孝”。
孝親敬老并非必須遇到些大事情,從平常的小事中如果都無法盡到孝,那么真正出現大事的時候又怎會舍得孝敬呢?
孝親敬老并不是一種口號,而是一種行為,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將孝親敬老的美德,深深種在社會上每個人的心中吧!
【尊老敬老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尊老敬老作文07-11
重陽節尊老敬老文案01-10
重陽節尊老敬老的作文09-12
尊老敬老演講稿06-05
尊老敬老重陽節活動總結09-26
重陽節尊老敬老活動總結09-14
重陽節尊老敬老活動方案(精選)05-27
關于尊老敬老演講稿04-01
小學尊老敬老演講稿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