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宵節的作文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新年過后,好像節日氣氛就淡下來了,等到元宵節時候,又會出現一股很濃節日氣氛,今年元宵節本來是不放假,而且還不是休息日,但是我們學校特別放了半天假,讓我們回家過元宵節。
中午放學回家,我本以為爸爸與媽媽都沒在家,誰知道他們正在等著我呢,說是領著我出去玩,這可是我最渴望了,因為平日里,爸爸與媽媽都很忙,有時候星期天都不休息,難得這次他們都休息,所以我們全家出動,去杏花公園了。
剛一進大門,就看到很多人在放風箏,我們也買了一個大風箏,今天風很大,一會兒就放上去了。風箏在空中自由飛翔,突然從南邊飛來一群鴿子,有白、紫多可愛。爸爸說:“我們去喂鴿子”。我與媽媽趕緊把風箏收下來。
哇!鴿子還真不少,它們還有漂亮房子。很多小朋友都在喂小鴿子。我也買了一袋玉米,我蹬下來把玉米放在手心,可鴿子一個也不敢上前吃,我把玉米撒在地上,一群鴿子都來搶,嘴里不停叫“咕咕咕”真好玩。
等晚上時候,我們就回奶奶家過元宵了,吃著奶奶煮湯圓,心里真是美呀!由于玩了一下午,今年燈展就沒去,陪著爺爺與奶奶在家看元宵晚會,雖然沒能看燈展,但是我們全家都非常高興,這是我過最開心元宵節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春節逐漸的離我們遠去,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
今天,清晨,天剛剛蒙蒙亮,大人們就像過大年一樣在院子里放起了鞭炮,雷鳴般的鞭炮聲震耳欲聾,本來想睡個懶覺,不想起床,可震耳的鞭炮聲震得我不得不起床。
我起床后,和大年時一樣,一家人全到了奶奶家,做著幾乎和大年三十時相同的事。可晚上就不同了。
時間一眨眼的'工夫就過去了,到了晚上。
晚上,大街上車水馬龍,我們家吃完飯后,我們一家人全部出動到大街上去玩。
我們來到街上,街上的人更多了,有的互相問好,有的孩子在路上奔跑著,手里舉著五顏六色的煙花,花花綠綠的。
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看燈,各式各樣,五顏六色的燈讓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
時間一分一秒,放煙花的時間到了,一個個又大顏色又艷的大禮花在天空綻放出,有的是燈籠,有的是大降落傘,有的花開后,漸漸變大,最后大的都可以籠罩一個房子。
舞龍也閃亮登場,舞龍的人舉著棍子支撐著龍身,在長長的龍前面,有一個人舉著“龍珠”,后面的人跟著龍珠走,龍身一會在空中,搖晃著身子,一會又從上面降下來,在地上轉了幾個圈,又升入了天空,舞龍的人,把龍給舞活了,真令人佩服。
觀眾們看到了這樣精彩的表演,卻給予了熱烈的掌聲,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天色已晚,我們就回家吃湯圓了,真是團團圓圓的元宵節。
今天,可真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元宵節。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熱鬧,熱鬧而美麗。有名的鋪子都掛出幾百盞形狀各異、大大小小的燈來。有走馬燈、圓角燈、蓮花燈、大紅燈籠……就在那天里,我和爸爸媽媽去逛了燈會。
一進街道,就看見了擁擠的人海;聞到了美味佳肴的'香味。聽見了喧鬧的嘈雜聲。我們在人群中慢慢地“蠕動”著,美國一會,一只只外形美觀,制造精細的燈籠出現在我的眼前;我和爸爸媽媽走進前去,各色各樣的花燈上都彩繪著《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西游記》的所有故事。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馬燈。
一只只馬形燈放在一起似乎是萬馬奔騰十分壯觀。走馬燈是用印紅的紙折出來的;馬的前蹄上揚,馬頭向上,馬尾垂下,猶如是真的一樣。栩栩如生,形態逼真,讓人看了贊嘆不已。燈上映著兩位豪爽之雄,兩人坐在酒家中盤著腿,雙手舉著酒杯痛飲。
接著,我便看到了我最愛的環節—猜燈謎。我打開紙袋拿出了燈謎的題目:加水變成汪洋大海,加木變成草木花香。我摸著下巴,皺著眉頭,心里念叨著“加水變成汪洋大海,加木變成草木花香是什么呢?”難道是“對”?不是呀!加三點水就不是字了呀!我思索片刻,突然靈光一閃,腦海中出現了一個“每”字,哦對了。“每”加上三點水就是“海”,加上“木”就是“梅”啊!我怎么沒想到呢!我大聲地報出答案。這題真是出神入化,暗藏玄機啊!
在這些節日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元宵節,因為這個節日有一只只惟妙惟肖的燈籠和耐人思考的燈謎。
元宵節的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湖北荊山山麓,地屬襄樊管轄,是個版土面積三千八百五十七平方公里,總人口六十萬人的小縣城。原名思安,因境內有漳河,故改思安縣為南漳縣。
小學時有篇課文叫《西門豹》,講的是西門豹治河投巫的故事。課文里西門豹治的那河叫漳河,那時年紀小,以為這漳河便是這打從家鄉門前流過的小河,竟高興得手舞足蹈。后來才曉得此漳河非彼漳河,那漳河在河南安陽,比南漳縣城都有名。
南漳這小縣也終于沒負了“思安”這名諱,絕不樹大招風,恐怕出了湖北就再沒有人知曉襄樊有個南漳了。但又何必天下皆知呢?這畢竟絲毫不影響這小縣城的和樂。淳樸的家鄉人,就如此安定地在這塊山清水秀的.土地上,一代一代生活著。老人們三兩聚在樹下閑聊,大人們起著自行車在不太寬敞的馬路上來回穿梭,孩子們專心地坐在講堂聽老師講解。街道或許并不繁華,沒有繁弦急管,也沒火樹銀花與燈紅酒綠,卻安詳而端莊。歲月就在小巷厚厚的落葉上慢慢流淌。
滿月象征著團圓、美滿。正月十五之夜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滿之夜,自然被這個一心祈求平安的小縣所看重。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游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有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里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 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與炒好的芝麻,絕不亞于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南漳不是個富裕的小城,沒太多的財力來舉辦燈會。可這并不影響家鄉人賞燈的情趣。小巷里,小販擺弄著各式各樣的花燈,牢牢拽著媽媽衣角的孩子睜大眼睛望著花花綠綠的閃光物,央求著。大人無奈地望著孩子,掏出錢交給滿臉笑容的小販。孩子得了心愛的玩具,高興得手舞足蹈。
每看到這些,我都會想起自己那如夢般干凈淳樸的童年——
提著哥哥的舊燈籠,在家里各個角落晃悠,唱著奶奶教的童謠:
“照啥子啊?照蟲蠅兒螞蟻。照死老(了)吧?照死老(了)……”
元宵節的作文 篇5
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元月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也是春節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我們家鄉的元宵節和我國的其他地方還有些相似,每逢都要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子等,表示團團圓圓,平平安安。湯圓大家都知道吧!它是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在里面放入白糖,芝麻,豆沙等為陷,可葷可素,風味各異。猜燈謎就是猜謎語,耍龍燈就是舞龍,每次賞花燈都在天一街舉行,各個單位都要把自制的.各種各樣的花燈,拿出來展示,最后還要評比誰做的最好。
說起元宵節,還有一個小傳說呢: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被獵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生氣,并下令正月十五放火燒掉人間,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把這個消息偷偷地告訴人們。這時,一位老人說:“在十五日的時候,大家在家里張燈結彩,燃放煙火,這樣天帝就以為人們都燒死了。”大家同意了。到了那天,天帝一看,人間煙火裊裊,還以為人們都燒死了,心中大快。從此,人們就在正月十五這一天放煙火,掛燈籠,來紀念這個節日。
我喜歡家鄉的元宵節,更喜歡我的家鄉。
【元宵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歡樂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11
元宵節的作文通用-元宵節作文01-11
快樂元宵節作文_元宵節作文04-22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快樂的元宵節_元宵節作文02-15
元宵節燈會_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3-27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元宵節來臨06-12
元宵節英語作文:熱鬧的元宵節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