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沃爾瑪為何丑聞不斷
對沃爾瑪變形的特批制,也別止于特別批判,唯有消費者破除外企崇拜,監(jiān)管部門高擎法律之劍,才能觸痛沃爾瑪。 以狐貍肉冒充牛肉銷售事件余波未了,沃爾瑪又爆出食品安全問題。據(jù)央視報道,一些不具備完整資質和證照的食品企業(yè)得到沃爾瑪“特批”進店銷售。對此,沃爾瑪發(fā)聲明解釋,但對關鍵問題只字未提。 按沃爾瑪?shù)慕忉專嘏谴嬖诘模a品是安全的。試問,這樣的解釋,您信嗎? “天天平價、始終如一”,是沃爾瑪喊出的誘人口號。可是,如果有平價,沒質量,甚至還有假冒偽劣,你還會去嗎?沃爾瑪曾銷售包括假飛天茅臺在內的偽劣商品,其供貨商正是三無商家。根據(jù)相關法規(guī),不提供生產許可證等相關證照,無法獲準進入市場銷售。而偽劣商品之所以能夠進場,當“得益”于沃爾瑪?shù)奶嘏啤?或許,沃爾瑪推出特批制是為了方便供貨商,但如果放任“三無”商品進場,所謂特批就成了特權,成了假冒偽劣商品的通行證。面對媒體曝光,沃爾瑪雖然解釋了特批一事,但避實就虛,很難令人信服。因為,消費者不關心特批制的來龍去脈,消費者關心的是商品進場管理制度為何形同虛設,沃爾瑪該如何承擔起企業(yè)責任,如何堵住制度漏洞保障消費者權益。 短短7年,沃爾瑪至少特批了近200張入場通行證。這些特批食品有的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有的沒有QS生產許可標識,有的沒有檢驗報告,等等。可見,假冒偽劣商品進沃爾瑪并非孤例。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特批”是超市內部腐敗的表現(xiàn),沃爾瑪?shù)母吖芙o無資質產品開綠燈,可能涉及利益交換。是否存在利益交換,不能指望沃爾瑪自證清白,司法部門需要及時介入。 2011年,沃爾瑪重慶店被曝以普通豬肉冒充綠色豬肉,37名員工被警方抓捕。此次特批事件,性質更為惡劣,涉及面更廣,相關部門有必要果斷出拳,查清真相,依法處理相關責任人。 沃爾瑪多年位居全球500強中榜首,這些年卻丑聞纏身。這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內部管理存在問題,管理人員缺乏敬畏,不出事才怪?每有丑聞發(fā)生,沃爾瑪對外選擇辯解,對內選擇妥協(xié),這是丑聞之后仍有丑聞的另一個原因。這一次,也別奢望沃爾瑪能痛改前非。對沃爾瑪變形的特批制,也別止于特別批判,唯有消費者破除外企崇拜,監(jiān)管部門高擎法律之劍,才能觸痛沃爾瑪。【沃爾瑪為何丑聞不斷】相關文章:
沃爾瑪是哪個國家的05-09
沃爾瑪?shù)乃鶎傩袠I(yè)與特點03-11
沃爾瑪超市實習報告06-13
沃爾瑪在中國的選址策略包括哪幾點11-29
不斷進步的勵志文案11-24
沃爾瑪超市市場調查報告04-14
“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轉化技巧04-11
重陽節(jié)為何要登高03-02
《為何家會傷人》讀書筆記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