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家鄉春節的作文三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春節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們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的到來意味著這一年馬上就要結束了,又要迎來嶄新的一年,在這辭舊迎新的時刻,人們用各種各樣的活動來紀念這個重要的節日,在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在臘月二十七的時候,人們就開始清掃房屋,打掃院落,晚上會送灶王菩薩,三十晚上照例是少不了的團圓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豐盛晚餐的同時,也相互表達美好的祝愿。吃完飯后,大家還歡天喜地地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一起守歲,不到晚會結束大家是不會去睡覺的。一覺過后,吃過早餐后,上午最重要活動就是上墳,全家一起出動,帶上香燭、紙錢和鞭炮,到自己親人的墳前進行祭拜,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祭拜回來后,我們則在家里看電視,吃零食。然后就到了孩子們要“壓歲錢”的時候,我給奶奶送去祝福,我也得到了“壓歲錢”。正月十五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家家戶戶都會掛上紅紅的燈籠、吃湯圓,寓意著我們大家會團團圓圓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過了元宵節春節的氛圍慢慢散去,人們又恢復了以往的勞作和學習。
家鄉的春節是喜慶的、平安的、更是和諧的、幸福的。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2
一年中的諸多節日,最隆重的當然是春節了。
家鄉的春節,從臘月頭就開始忙活。臘月初三左右,鄰里們都全家出動超市里買年貨。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一窩蜂地擠到糖果專柜,拿個袋子稱糖果。有些中年人一下子擠到前面,動手就搶,生怕自己沒有。不一會兒,就被“洗劫一空”。糖果剛買好,大家又搶去秤瓜子糕餅等食品,一直忙到中午。大家才心滿意足的擰著一大包東西回家。年貨買完了,又該煮臘八粥了。現在一般人家都不熬,只有少數人家還沿襲著這種習俗。粥熬好,一開鍋,鼻子尖的.,鄰居就叫上了:“誰家又熬粥了,真香!”村里人大方,一家熬粥總送幾碗給大家嘗嘗,紅棗、小米、桂圓、花生、紅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都舍不得吃了,可吃起來又舍不得放下碗。
喝完粥,可不能歇著,臘月十五左右,家家又開始蒸包子、饅頭、年糕。過了三五天,又開始大掃除,把家里的東西都搬出來,掃掉晦氣和霉運,除舊迎新嘛。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香燭紙馬送灶王爺上天,最有趣的是把灶王爺的神像揭下來,弄點糖抹在他嘴上,叮囑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爺走了,門神爺,對聯也要換崗了。用面粉煮點面糊,刷在門神爺的反面再貼上去,看門上的門神爺多么雄壯威武啊!五福臨門樂康寧,三星高照降祥瑞 全都寄托著鄉親們對未來的美好祝愿。
除夕之夜,合家團員。全都圍在電視機旁看春節聯歡晚會。直到12點一過,起來放鞭炮。一大早,孩子們就去拜年,壓歲錢裝了滿滿一袋。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的最喜愛的節日。
家鄉春節的作文 篇3
春節,俗稱“過年”,是華夏民族最傳統與最隆重的節日,也是我們小朋友最期待最快樂的日子。
這一天,雖然全國各地乃至全球華人因地域與風俗的不同而略有差異,但家家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家鄉在農村,雖然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五彩霓虹,卻有著我們農村獨有的歡愉自在。還沒到三十,大人們便七手八腳地把嗷嗷叫的年豬宰了,以示隆重,我們也就順便嘗嘗鮮、解解饞。到三十這天,早上貼好春聯,下晚吃過團圓飯,還沒等春節晚會開始,我們便老早把腳洗個白凈上床睡覺。把腳洗的白凈據說是為了洗去一年的晦氣,至于睡覺則其實根本睡不著,心里完全被大年初一穿新衣的的'喜悅勁給占據了。
大年初一天一亮,我們便猴子似的一骨碌翻跳起來,急促的洗漱完畢便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在鏡前照了又照,才裝上鞭炮歡歡喜喜地出門去。大人則笑臉盈盈地三五成群,或聊聊天、或打打牌。直到晚飯熟了,大人呼喊了好幾遍,小伙伴們才意猶未盡地各自回家去,此時,一早才穿的新衣服早已臟亂不堪,手啊、臉啊花得像貓。
從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二再到大年初三一直到十五,我們就每天樂此不彼地玩著、笑著、樂著。要不是“誰誰誰”規定了過年只過到十五,我真想永遠就這樣過下去。
【家鄉春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春節作文精選02-05
【精選】春節的家鄉的作文05-04
春節家鄉作文03-27
春節家鄉作文02-18
春節家鄉作文02-18
春節家鄉作文02-14
春節家鄉的作文(經典)02-15
春節家鄉作文02-15
春節家鄉作文02-29
春節家鄉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