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明演講稿錦集6篇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文明演講稿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文明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我是xxx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起,陋習滅》。 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談舉止評價你。因為,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幸福、快樂。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小,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么?可是,僅僅是這一點酵母,就可以讓面包膨脹數倍。所以,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中國的歷史總是被匆忙地翻過去,但問題并沒有解決,豐厚的遺產總是包裹著問題被永久寄存,而對未來的奢望必然注定了挫敗的'宿命。
中國,自古以來就認為自己是禮儀之邦,但現在人們所做的卻早已與其不符。
禮儀在人際關系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首先,禮儀是協調人際關系的基礎。人際關系具有互動性。這種互動性表現為思想和行為的互動過程。比如,當你走路時妨礙了對方,你表示歉意后,對方還之你以友好的微笑;當你遭遇天災人禍時,朋友會伸出友誼之手援助你。再比如,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原諒、互相謙讓等等。其次,禮儀也是人際關系的尺度。人們常以“遠”、“近”、“親”、“疏”來形容人與人之
間關系的程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往往也根據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禮儀去交往。烏申斯基曾經說過: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并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
不可置否,我們的生活中還存在著許多陋習,例如隨手亂扔垃圾,用詞不雅,浪費資源等等。盡管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些什么,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都攜起手來,任何陋習都可以解決。 文明是自身道德的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文明禮儀之上。倘若一個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也不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正如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孔融讓梨”—— 一個大家再也熟悉不過的故事。四歲的孔融之所以使大家敬佩,正是因為他懂得謙讓,懂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懂得使別人快樂,懂得別人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雖然還是一個四歲的孩子,但是他的那種精神足以讓人敬佩一生。比那些滿腹經文,卻只懂得說,不會做的大人要強上百倍。這件小事之所以會被后人所傳頌贊揚,就是因為四歲的孔融做到了道德禮儀。如果一個文
化程度很高,但不懂得禮儀的人,那他也是一個對社會毫無用處的人。因為道德常常能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也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一個有修養的人,不會自夸自大,相反一個無修養、無道德的人,將會到處炫耀自己的功勛。就像宣永光所說的那樣“無道德,是狗材。無知識無道德,是棄材。既無知識又無道德反自以為有知識有道德,是殺材。”文明禮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情。身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已經不在是一個孩子了,懂得的事情、道理也不斷多了,甚至已超過了一些大人。當然,我們就更應該懂法律、愛祖國、尊師長、禮待人。所以,生活處處有禮儀。我們不僅要在一方面做到文明禮儀,更要在多方面做到文明禮儀。在校園,在家中,在各種公共場所,都不要忘記禮儀。文明禮儀不是靠一個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們大家,一個集體,只要人人都遵守禮儀,講道德,那么世界才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那么,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告別陋習,走向文明。
謝謝。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文明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比如,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文明其實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卻很難。只要我們細心留心身邊的小事,講章法、講道理,慢慢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文明就會成為自然了,我想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必須從我做起、從小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想,大家都知道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古老的文明,鐫刻在殘予斷戟上,勇敢的忠貞,高風與亮節浸沉在歷史的每一頁,而這一切,早已成為融在我們心中永恒的情結,身為一個中學生,我們肩負著傳承古文明又創新文明的神圣職責。
但是,現代人卻不知不覺地養成自由放縱的生活習慣,良知已被金錢埋沒,心靈已被名利所惑,同學們,你知道我們身上正缺失什么嗎?我們國家又缺失什么嗎?極目所望,我看到了——禮儀的缺失、文明的缺失、道德的缺失、良知的缺失;極耳所聞,我聽到了——正直的缺失、誠信的缺失、良知的缺失、清廉的缺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做出一些不文明的舉動;有時,在公交車上面對站立的老人置之不理;有時,在高談闊論時,時不時冒出一兩句臟話;有時,只因為一些小事就大動干戈,惡語相向。這些不文明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學校形象和社會正常秩序,我們還能去做這一類學生嗎?不能!可能有些同學會說:“切,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可你知道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只有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才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會成為一名文明好少年。
在社會快速發展到今天,是什么讓平凡的生活變得不平凡,是什么讓普通的人變得不普通,又是什么讓人養成良好的習慣呢?是文明!在這美麗的世界里文明之花到處開放,那么,我們也能呀!做一個文明學生并不難噢!
一個文明學生,在家里,要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熱愛勞動;在學校里,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勤儉節約;在公共場所,要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在社會上,在熱愛祖國、文明禮貌、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爭做胸懷寬廣、心理健康、勤奮自立、勇于創新的“小主人”。只有這樣每時每刻鍛煉自己,發揮特長,不知不覺中你就成為了一個文明學生。
各位同,文明習慣可能就是同學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老師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看到有人講粗言爛語時的主動制止……我們播下一個動作,就會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就會收獲一個品格;由此可見,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如此容易,難道我們還做不到嗎?
文明就像一陣風,輕輕地吹走那些不良的行為習慣;文明更像一堵墻,擋住罵人的嘴、打人的手;文明還是一個垃圾捅,把一切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的惡習通通掃除,是啊,文明就是一個天使,她飛到哪,就會把幸福、快樂、平安傳播到哪。
同學們,請崇尚文明,追求身心和諧發展吧,即便我們成不了謙謙君子,也不能淪為無恥小人,你——滿腹經綸學富五車,如果不知修身;你——才華橫溢技藝精湛,如果不懂禮儀,終其一生也將為社會唾棄,為人民所不齒,同學們,年輕就是資本,但年輕是學習知識和打拼事業的資本,而不是放縱自己和庸碌生活的理由,千學萬學學做人,趁著年輕,我倡儀大家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好學生,一個謙遜而彬彬有禮的青少年。
講到這里,我想,我的演講也要結束了,最后,我說的一句話就是:在當代中學里,有什么競爭比爭做文明、高素質來得更有意義呢?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家長朋友:
你們好!
12月2日至12月30日全區正在開展“守規則除隱患,安全文明出行”全國交通安全活動,西夏區第十小學也正積極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安全行”活動。為確保學生的出行安全,請家長配合學校和交警部門,教育引導孩子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知識,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同時要規范自己的交通行為,以自身的言行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交通習慣。在此,我們倡議以下幾點:
1、在道路上行走時,要在人行道內行走。不要在道路兩側嬉戲、追逐或長時間逗留,不要突然橫過道路。橫過道路時,必須從人行橫道及其他行人過街設施通過;在通過人行橫道時,也要注意觀察來往車輛,加強自身安全防范。
2、橫過馬路時,請做到紅燈停、綠燈行,不亂穿馬路、不跨越隔離欄,通過沒有交通信號燈或人行橫道的路口,應注意避讓通行的車輛,在沒有車輛通行的前提下安全通行。
3、乘坐公交車時能自覺排隊、主動禮讓。年滿12周歲才能依法在道路上騎自行車。在道路上騎車時注意要在非機動車道上或靠路邊平穩行駛,不要在道路上相互追逐、扶身并行或脫把騎車,更不要在路中心或機動車道上騎車。
4、家長要帶頭并教育自己的.孩子不乘坐非法營運車輛接送孩子上下學;在校園周邊行車注意減速慢行,接送孩子時即停即走,保持交通暢通。
5、每一名小學生都要自覺學習交通安全知識,學會自我保護,并勸告家長文明通行,不酒后駕駛、不超速、不違法超車、不疲勞駕駛、不闖紅燈、不亂停亂放,駕駛和乘坐二輪摩托車時須戴好安全頭盔。
文明交通從我做起,交通的文明需要大家共同建設,文明的交通需要大家共同呵護。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努力,倡導文明交通,告別交通陋習,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爭做文明交通的宣傳者、實踐者和守護者,讓我們的城市更通暢,更安全,更和諧,更文明!
文明演講稿 篇5
很高興今天能站在這里,我想用一首詩來開始我的演講,“有一支歌,我們天天都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鮮花四季開放;這支歌的名字叫禮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今天我來說一說校園禮儀!
當燦爛的陽光綻放你的笑臉,當絲絲微風拂過你的臉頰,同學們你們是否感覺到春天來到了。春天是美好的,我們在這美好春天的校園里做什么呢
當你踏著輕快的步伐走進學校的時候,你是否會想起那些經常手拿掃帚,埋頭辛苦掃地的同學;當你在干凈、整潔的校園里漫步徜徉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那些拖拉機車的老爺爺老奶奶的艱辛 我們知道,春天是美好的,可你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潔、文明的!
在這么美麗的校園里,同學們,你們怎么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 你怎么忍心讓干凈的墻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 你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 你怎么可以背著師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 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同學們,讓我們在春天寧靜的早晨里,在三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 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區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拋掉壞毛并養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 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要構建文明和諧社會我們作為學生應如何去做 這是××中學在最近組織全校學生討論該話題的一個閱讀材料,學校要求每班每位同學針對自身、他人、班級找出與校園文明禮儀相違背的做法,用你手中的筆描述出來,用你的心聲去倡議大家自覺講文明禮儀并,用你的好點子去完善我們的文明條例。
這是××中學充滿人文氣息的德育育人活動的一個縮影,這里沒有一點說教的意味,沒有對學生橫加批評和指責,沒有命令和強制要求,有的是反思,關注,傾聽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活動后從學生交上來令人叫好的整改措施,學校校容校貌的一點點改變,說明德育只有深入人心才會具有實效性。
文明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駕校一名普通的員工,至工作以來,我目睹了成千上萬名駕駛學員經過駕校大熔爐的厲練之后,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我也目睹了在通往鄉鎮的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在城市的街道上車水馬龍的繁忙景象!
然而,發達的交通條件在給我們帶來方便與快捷的同時,同時也給我們穩定的社會環境帶來了不和諧的音符:這繁榮的背后,駕駛人不文明的行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擁堵;給我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障礙;甚至給我們生命安全帶來了威脅。所以在這里,我要呼吁:文明——美好生活需要你!文明——社會發展需要你!文明——人類生存更需要你!
幾十年前,我們的駕駛人,靠的是傳、幫、帶,稱之謂以師帶徒。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駕校應運而生,學員人數之多,涉面之廣是世界上哪一所學校都無法相比的。在以師帶徒的年代,師付教,徒弟學,沒有資料,不成規模,如今我們的教材更加系統,管理更加規范,教學更加科學。但是,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只會開車的機器人,而是需要每一個駕駛人都能遵章守紀,都能品德高尚,都能文明開車。播下一個動作,收獲一個習慣;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得到的是文明和進步。我們的教練,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教練員,更是學員品德和文明的指導員。
汽車是人類文明時代的產物,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不文明的駕駛人:有的,亂停亂放逆向行駛;有的,超速行駛,搶道闖紅燈;有的竟目無法紀,酒后駕車!就是那么不經意的閃念之間,悲劇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了。當車輪行駛在生命的邊緣,我們該如何面對?事實告訴我們,無視文明行車就意味著無視生命。我們希望文明之花常開,我們希望生活之樹常青;我們更希望生命之河長流。
面對一起起因為不文明而引起的惡性事故,面對一具具冰涼的尸體,面對一個個破碎的家庭,難道我們還不能接受不文明對于生命的警告嗎?
《師說》里有句話說得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對我們駕校、教練來說,授業就是傳授駕駛技術,而傳道就是傳授道德,傳授文明。雖然,以上說的多起交通事故,與我們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是,如果肇事者在學車的期間,教練能把傳道作為重點課目,學校能把文明行車作為重點教學內容,那么,不文明的`駕駛行為,就會大大減少,因不文明開車而發生的交通事故就有可能避免。
記得上小學的第一天,我母親對我說過一句話,雖然這句話,我到工作以后才真正理解它的涵義。她說:孩子,你上學了,媽不在你身邊,萬事都要讓著點。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卻蘊含著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真愛,蘊含著文明做人的大道理。作為駕駛人,我們處在當今這么復雜的交通環境中,難道不也應該讓著點嗎?你搶道了,我停一停,您先行;你超車了,我慢一慢,您先走;你不關大燈,我關一關,您先請;遇到老人,我停一停:大爺大娘,您慢點走;遇到小孩,我慢一慢:孩子,當心點……
其實文明離我們很近。有時候文明就是一秒鐘;有時候文明只有一米遠;有時候文明就是一抬腳,有時候文明就是一轉向……這些淺顯的道理,文明的舉措,也許每個人都懂得,但是要真正做到,往往不盡人意。我們駕校,我們的教練,是否能把這么簡單而明白的道理,能再重復的教導和告誡呢?能讓我們的學員腦海里留下深刻的烙印,那么,我們的交通會更加暢通,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和諧!自古以來,孔子的儒家學說傳播了幾千年,陶淵明那采菊東籬下的田園生活,影響了我們上百代人;為什么我們就不能用文明鑄成一座珠穆朗瑪峰讓世人敬仰呢?
為什么我們就不能用文明匯成一條長江惠及后人呢?為什么我們就不能使我們的駕校成為文明之花綻放的家園呢?如果說,文明是社會進步的標致,那么,我們駕校就是文明的窗口,就是文明的搖籃,就是文明的長江源頭!
駕校的同胞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爭做文明的教練,培養文明的學員,創建文明的駕校。讓我們的駕校都插上文明的翅膀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文明演講稿】相關文章:
文明就在文明身邊07-13
與文明同行的演講槁文明之行演講稿12-27
做文明學生創文明校園演講稿12-04
在文明城市做文明人演講稿12-15
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演講稿07-05
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演講稿優秀05-20
做文明學生創文明校園演講稿范文10-25
創文明城做文明學生演講稿范文05-20
創建文明校園,做文明學生演講稿11-24
做文明學生創文明校園主題演講稿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