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舞蹈教案范文集錦七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舞蹈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舞蹈教案 篇1
活動名稱:創編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學習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進退步、一步一點。基本動作:翻腕、柔腕、托帽手、點肩式、繞腕、移頸。
2、幼兒學習聽音樂自由創編舞蹈,并學習與他人合作創編舞蹈,發展幼兒動作協調性。
3、提高幼兒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培養初步的音樂表演能力和即興創作能力。
活動準備:新疆帽若干、音樂、舞蹈廳、幼兒服裝、鈴鼓若干、新疆舞碟子
活動過程:
1、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帶領幼兒進行基本功訓練:芭蕾手位、勾繃腳練習、壓腿練習
2、今天,王老師請小朋友欣賞一段舞蹈,請小朋友仔細看,觀察是那個民族的舞蹈。
問幼兒:“是那個民族的舞蹈,你們知道這個民族的人最擅長什么?在表演的時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動作呢?比如:移頸、翻腕。”
老師小結:新疆維吾兒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故新疆素有"歌舞之鄉"的美稱,新疆樂曲的律優美動聽,節奏活潑鮮明,情緒熱烈歡快。他們的舞蹈非常優美,動作也很漂亮,新疆的舞蹈主要是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同眼神配合,傳情達意。從頭、肩、腰、手臂到腳趾都有動作。昂首、挺胸、直腰是體態的基本特征。動靜結合,大小動作的對比以及移頸、翻腕等裝飾性動作的點綴,形成熱情、豪放、穩重、細膩的風格韻味。
原來我們在中班的'時候學習了一些新疆舞的基本動作和步伐,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吧。
4、復習基本步伐:墊步、踏點步,手部動作:翻腕、柔腕、移頸,帶領幼兒跟音樂練習。
5、今天,王老師還要教小朋友學習新的新疆舞步伐:進退步、一步一點。基本手位:托帽手、點肩式、繞腕并帶領幼兒反復練習,糾正幼兒的動作,引導幼兒將步伐和手的動作結合起來。
7、今天,王老師請小朋友創編新疆舞“掀起你的蓋頭來”,要把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基本手位結合起來編進舞蹈。下面請小朋友分組聽音樂進行創編。教師分組巡回指導。
8、引導各組幼兒大膽展示自己創編的舞蹈。
9、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真棒,不光學會了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手位,還能和小伙伴合作創編出好看的舞蹈,王老師真高興啊,我也來為大家表演一段新疆舞,欣賞教師的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結束!
舞蹈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意和小班弟弟妹妹一起跳舞,嘗試教他們跳簡單的`集體舞。
2、體驗大帶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 磁帶及錄音機2、 大班幼兒已學會朋友舞,并能自哼自舞;小班幼兒熟悉此音樂活動過程:
1、 通過邀請《朋友舞》讓大班和小班幼兒相互問候。
2、 大班幼兒表演《朋友舞》,小班幼兒欣賞。要求:一遍音樂交換一個朋友。
舞蹈內容;前奏4小節:幼兒聽音樂邊走邊拍手,到第4小節時能找到朋友面對面站立。
樂曲1—4小節:1、2小節雙方用雙手合音樂拍對方的雙肩;3、4小節雙方擁抱、合音樂拍對方的背。
5---8小節:5、6小節雙方敬禮致意;7、8小節雙方握起合拍上下晃動。
9—12小節:9小節雙方握手蹲下。
10小節雙方握手站立并將手舉高。
11—12小節重復9-10小節。
13—16小節同前奏。
3、大班幼兒與小班幼兒一一結伴,教小班幼兒舞蹈動作。
分散練習: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大班幼兒運用語言、動作等,提示鼓勵小班幼兒進行學習。
集中展示:請幾組比較成功的對子朋友進行展示。
3、 集體跟音樂練習。
4、 集體進行朋友舞:一遍音樂交換一個朋友,要求大班幼兒主動尋找小班幼兒做朋友。
舞蹈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樂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編創適當的動作合著節拍表演。培養動作的協調性。
2、能看柯爾文手勢,認唱la、si,借助聽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隨音樂用手按課本上的圖形譜劃動或走步來體驗音樂。
教學重點:聆聽音樂,通過編創表演培養學生動作的協調性
教學難點:
1、感受歌曲音樂的快樂及舞蹈性
2、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學方法:音樂動感教學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琴、打擊樂器等。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表演《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學過程:
一、聆聽《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聽樂曲。提示:樂曲是什么音樂情緒?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適合你做什么動作?
2.復聽樂曲,用手指點劃課本上的圖形譜,再次體驗。
3.再次復聽,請學生隨著音樂自由動作。師:誰知道這段音樂叫什么名字?請一位同學來告訴我們。師: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跟著音樂來做。(跟著節奏有規律的拍打身體,老師先用簡單的動作帶學生律動
A段用一組動作
B段用另一組動作)
二、表演《假如幸福的話拍拍手吧》
1、反復聆聽歌曲錄音、范唱增強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復聆聽中,教師可提示學生拍節拍、打節奏跟著音樂體驗、感受并說出歌曲的情緒。
2、教師的范唱可將速度稍放慢一些,讓學生聽清歌詞。提示學生:歌中都唱出了什么?小聲默唱,有感情地讀歌詞,小聲填唱歌詞。
3.歌中的附點音符要通過跟唱、模唱歌曲順帶學習,教師準確范唱,使學生能準確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時,可讓學生分小組編創表演動作,每組可編一段歌詞,用接龍的方式演唱,并表演動作。師: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邊唱邊跳,看誰唱得認真跳得也好。
三、集體舞基本隊形根據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橫排,注意間隔距離適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橫步:手拉手左腳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腳起步向右走側跟點地步:雙手叉腰立正姿勢準備,第一拍左腳跟向左側前方點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腳跟向右側前方點地,第四拍收回。蹱趾跳步:雙手叉腰立正姿勢準備。
第1小節:第一拍左腳跟向左側前方點地,第二拍左腳收回,腳尖在右腳跟后點地,第三拍右腳跟向右側前方點地,第四拍收回雙腳立正。同時,左腳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
第2小節:右腳做相反的動作,右腳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第1、2小節:左腳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兩步,雙手在左側拍兩下,第八拍腳不動,拉起手。
第3、4小節:右腳起,動作同第1、2小節,方向相反。
第5小節:雙手叉腰,第一拍左腳側跟點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腳做相反動作。
第6、7小節:動作同第5小節。
第8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拍兩下手。第二段:動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為跺腳。第三段:弱起小節全體向左轉體90度(橫排隊形變成豎排隊形)。
第1、2小節:左腳起,向前走五步,停兩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學左肩兩下。第八拍全體左后轉體180度。
第3、4小節:動作同第1、2小節,只是第八拍向左轉體90度,全體又變成橫排隊形。
第5、6、7小節:做蹱趾跳步。第7小節動作同第5小節。
第8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全體學生向雙側平伸,拍左、右兩邊同學的.肩膀(見圖)。第四段:弱起小節,橫排單數學生向左轉體90度,雙數學生向右轉體90度,二人相對。
第1、2小節:相對的二人同時挽起對方的左臂,先出左腳成逆時針方向走五步,站到對方的位置上,停兩步,握兩下手。
第3、4小節:相對的二人同時挽起對方的右臂,出右腳成順時針方向走五步,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停兩步,握兩下手。
第5、6、7小節:做蹱趾跳步。
第8小節:第一拍原地不動,第二、三拍握兩下手。注意:在每一樂句的弱起小節處停止行走,然后在強拍處準確起步。
四、 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編創與活動、表演《哈里啰》、聆聽《霍拉舞曲》。
教學過程:
一、表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聽,感受歌曲的情緒、旋律。 提示:聽著歌曲拍手的方式拍擊節奏,在實踐中體驗。
2、按節奏讀歌詞。
3、聽著音樂填唱歌詞。
4、討論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歌曲。
5、編創動作表演歌曲,分小組編創,分別表演給大家看。
6、用鑼鼓和碰鐘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擊樂與歌曲演唱的配合。提示:打擊樂的聲音是否應比演唱的聲音大?讓學生自己分辨、控制聲音
。二、編創與活動
1、認識la、si唱名
2、結合本課柯爾文手勢、結合鍵盤彈奏音高,讓學生生感受、模唱。
3、結合歌曲,讓學生模唱歌譜,找出歌中有幾處la和si,使學生將對la和si的認識溶入音樂實踐活動中。
三、聆聽《霍拉舞曲》
1、初聽樂曲。提示:樂曲給你怎樣的感受?
2、復聽,要求學生每人用一張白紙用線條為樂曲畫“心電圖”,要
能看出音樂的變化、停頓、高低,看哪一個同學找準了樂曲的“脈”,對音樂體會得深刻。
3、再次復聽,全體學生用手指動作劃動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舞蹈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協調合拍地做動作,學跳雙圈集體舞。
2、 通過創編、模仿來學習舞蹈動作。
3、 用動作友好地與同伴交流,體驗跳集體舞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經驗準備:幼兒會沿逆時針方向站成一個圓。
2、 磁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 開始部分,熟悉音樂。
請小朋友聽音樂,一邊聽一邊隨音樂做動作。
2、 學習基本動作。
引導幼兒隨歌曲學習基本動作。
3、 幼兒在雙圈上學習與舞伴一起做動作。
(1)組織幼兒站雙圈。
(2)重點學習圍著舞伴繞圈。
4、 引導幼兒和舞伴面對面做動作。
5、 探索交換舞伴的想法,
引導幼兒想出交換舞伴的`方法。
6、跟音樂完整的舞蹈。
舞蹈教案 篇5
目標:
1、欣賞中國古典舞《千手觀音》,感受舞蹈中的美。
2、學習用佛手指進行動作表現,嘗試多人組合進行表演。
3、體驗欣賞、表演、合作帶來的快樂。
準備:影碟機、碟片《千手觀音》,金指甲,黑板,粉筆
過程:
1、欣賞舞蹈《千手觀音》
師:今天,老師請你們欣賞一個漂亮的舞蹈,你們想看嗎?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師:你知道這個舞蹈叫什么名字?你在哪兒看到過這個舞蹈?它是由一群什么人表演的嗎?為什么叫《千手觀音》?
2、教師講述“千手觀音”的來歷。
師:這兒有個故事,說的'就是《千手觀音》的來歷。
傳說《千手觀音》:從前有一位國王,他有三個女兒。有一天,國王得了一種怪病,必須用女兒的一手一眼才能治好。三公主妙善知道后,毅然獻出了自己的一手一眼為父親治病。果然,國王的病好了。如來佛祖知道這件事后非常感動,賞賜了她千手千眼。從此,妙善公主便成了千手千眼觀音菩薩了。
3、再次欣賞舞蹈《千手觀音》,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動作。
師:請你們仔細欣賞舞蹈動作,看看你喜歡哪個動作?(師記錄動作圖譜)你覺得這個動作像什么?請你學一學。她做得好看嗎?我們一塊兒來學一學。
師:這個動作的名字叫“千手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我們怎樣把這兩個動作組合起來。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我們來聽音樂,跟音樂拍手。請你告訴我這個音樂是什么樣節奏?我們用這個節奏來做動作。(輕聲提示“蹲蹲蹲變”)
4、幼兒分組,鼓勵幼兒大膽創編舞蹈動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剛才我們欣賞了一群聾啞人表演的《千手觀音》,現在,我也為你們準備了金指甲,
請你也去你的好朋友一塊兒來編一個小朋友的《千手觀音》。
5、幼兒嘗試多人組合表演《千手觀音》。
師:誰來為我們表演《千手觀音》?你覺得哪個動作最好看?(師記錄動作圖譜)請你來學一學。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師記錄圖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小朋友表演地真好,讓我們把這些好看的動作編進我們的舞蹈中去。聽音樂,我們大家來一起表演。
舞蹈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舞蹈資料的查閱,讓學生初步掌握有關舞蹈的基本知識。(初步了解)
2、通過對音畫舞的欣賞,了解舞蹈來源于生活,并能夠結合自己的.感受運用到課堂實踐中。(接受)
教學重點:初步學會賞析舞蹈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激發學習興趣,創設學習氛圍。
(配音樂及畫面,師作Dj帶領學生舞起迪斯科。)
二、舞蹈欣賞
A,舞蹈片段《酥油飄香》,欣賞后提問:
姑娘們在干什么?
哪個民族的舞蹈?你怎么知道?(有學生回答:從服裝上可以看出是藏族的)
(打酥油,生隨音樂畫面動作模仿,引語:舞蹈來源于生活。)
B,欣賞及討論
出示各民族服裝
師:既然舞蹈和服裝有關系,接下來我們看看還有什么于舞蹈有關系。
舞蹈——(有關系)動作、服裝、燈光、音樂、隊形、道具
三、創編
1、欣賞三個有關水的片段《小溪》《江河》《大海》,讓學生為它們取名字。
問:為什么這樣取,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回答時進行模仿和體會。如:沒有明顯的節奏,動作很快等。
師:除了動作和隊形,你還從哪里看出來小溪、江河、大海的特征?
引導學生從舞蹈元素進行分析。
隊形——漩渦
大浪——引出道具沙巾,學生使用沙巾進行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流水、大浪
2、試一試,模仿“海寧潮”
學生八人一組進行討論,個別組上臺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3、展現:海寧潮,合成作品
4、小結
四,生在歡快的音樂中舞出教室。
舞蹈教案 篇7
活動名稱:
1、讓幼兒知道水仙花是福建特產,譽滿全國,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讓幼兒學會基本動作,做到動作優美協調。
活動準備:
水仙花若干盆,音樂磁帶,三用機。
活動過程:
1、幼兒律動進入活動場地。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水仙花,啟發幼兒討論并回答:“水仙花的故鄉在哪里?水仙花長得什么樣?”
3、教師請幼兒欣賞舞曲,并讓幼兒談談聽完樂曲之后的感受。
4、教師讓幼兒進一步熟悉曲子,并引導幼兒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想像樂曲表現的動作。
5、請個別幼兒來示范他想像出的.動作,教師進行指導,讓幼兒的動作更加優美。
6、教幼兒學習舞蹈動作。
(1)先全班一塊兒學習基本動作。
(2)請個別幼兒示范舞蹈動作,教師講解。
(3)幼兒找一位朋友,分小組進行練習。
7、幼兒聽音樂進行表演。
【舞蹈教案】相關文章:
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模板范文04-02
舞蹈教案07-04
《舞蹈》教案01-01
(經典)舞蹈的教案06-04
舞蹈教案07-04
【經典】舞蹈教案06-25
舞蹈的教案05-23
舞蹈教案詳細教案 舞蹈教案詳細教案幼兒園09-27
舞蹈備課教案01-24
音樂與舞蹈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