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味道
端午節的味道1
要問我最喜歡的節日,六一?國慶?不,全都不是,要說我最喜歡的節日,應該是記憶里最濃的,我會不假思索地告訴你,端午節!它是最濃的記憶,最濃的溫情,最濃的味道。
其實大家都知道,也都吃過粽子!一襲青綠色的衣裳,衣裳上纏著五彩線,像極了一位“翩翩公子”。這纏裹繩子可有學問,要不就纏得五花大綁,想吃的人怎么解也解不開,急的要火上房;要不就纏得松松挎挎,里面的食材在蒸煮時就露了餡,讓人少了期待,少了驚喜。
粽子下鍋了,在一雙雙期待的注視中,一股濃烈的清香味徐徐繞繞飄蕩在空中,一絲一片一直到充溢到滿屋,令人的味覺也一點點膨脹,到最后終于忍不住了,急不可耐地揭開鍋蓋,拎起一個冒著熱氣的粽子,胡亂撕剝開粽葉,一嘴咬下去,粘粘的甜甜的香香的咸咸的,五味頓時充溢到腸胃,直抵心田。
小時候,我的第一個味道記憶,就從這粽子開始的。端午節我通常是在奶奶家過的。端午節時,當我第一次吃到粽子時,那沁甜沁甜的味道,總令我在夢里笑醒。通常吃一個是滿足不了我的大肚胃的,吃來吃去,吃到最后,看到滿桌都是零亂的粽葉,奶奶終究受不了了,怕把我撐到什么好歹,將我的調味品白糖偷偷拿走,我立即就少了繼續吃粽子的食欲和勇氣了,當然也是我吃粽子吃到八九不離十的程度了。如果確實還想吃,那只有悄悄地踮起腳尖,走到廚房去找尋白糖,但兒時的我傻傻的竟然分不清鹽和糖,有時竟然把鹽粘著來吃,吃得吐得滿地都是,大人們看到后,耍壞地也不跟我講,只顧站在邊上哈哈大笑。看著滿桌吐的粽子,真有點暴斂天物呀。
看了我吃粽子的體會和感受,你們是不是口水都流出來了,不要緊,誰想吃粽子,來我家,我請客,管吃夠。
端午節的味道2
夏季異常炎熱,有個傳統節日在令人煩悶的夏天中帶來一樣好味道,這樣一個味道是只要你走在路上都會聞到的米飯香氣,這味道沖入你的鼻腔,是會讓人昏頭的。
如果根據農歷的話,夏季第一個節日就是端午節,而我所說的香氣也就是每逢端午節必吃的傳統美食——肉粽,肉粽有分北部粽和南部粽,我個人是偏向北部粽的`,當你走過肉粽攤的時候,那被高溫烘炒過的蝦米及香菇陣陣香味飄來,一聞到唾腺不自覺的發達,吞都來不及就從嘴角流出。當你回神時,你的雙腳已不自覺的走到攤販前,每個人一次都不只買一個,因為會想一吃再吃,而我喜歡的北部粽呢咬在口中飯是比較粒粒分明,需要多咬幾次才能品嘗到藏在飯中的葉香,至于北部粽里的料啊雖然較南部粽少,但蝦米﹑香菇﹑菜脯和豬肉,各個都炒得相當入味,咬下那帶點醬油的配料在口中爆開,使你不停的吃下去。
端午節的重頭戲是肉粽,肉粽的重頭戲米飯,米飯也是美味的關鍵,只要一到炎熱的夏季,我最期待的就是端午節,喔!不對,是令我想整整一年的美食——肉粽。
端午節的味道3
在我的記憶里,端午節是一個有味道的節日。它帶著淡淡的草藥味,飄著清甜的粽子香。
當姥姥把新鮮的菖蒲、艾草掛在大門上時,我就知道,哦,原來是端午節到了呀!我問姥姥:“為什么要掛這些呢?”姥姥說:“這是端午節的習俗。把這些草藥掛在門上,可以驅蟲避邪,乞求平安的。”
每當端午時節,重慶大街小巷的集市都格外熱鬧。賣草藥的攤子一家挨著一家。竹筐里的草藥堆得又高又滿,渾身上下透出一股子新鮮勁。它們帶著泥土的氣息,發出淡淡的清香,綠得仿佛能擰出汁來。姥姥說,在露水沒干,太陽還沒出來之前采摘的草藥是最靈驗的。用來熬水洗澡的話,小孩子不生病,不長痱子。農民們說,今天的百草皆是藥,好得很呢。這一天,人們都拎著各色的草藥回家,空氣中都飄著淡淡的草藥香。(原創投稿 )
城市里的孩子看什么都是新奇的,這些草藥對我來說,就像寶貝一般。我特別喜歡其中的一種草,長著爬山虎般的葉子,有著細細彎彎的觸角,上面還掛著一串串青色的小花椒,仿佛一串串的小鈴鐺。我一開始的時候并不認識,總是說:“姥姥,這個花椒給我玩吧?”姥姥笑著說:“哪里是花椒呢?這叫“貓抓刺”。藤上有很多小刺,可要小心,不然會扎到手。”草藥熬好的水是淡黃的。用草藥水洗澡之后,皮膚感覺有點滑滑的,很舒服。每次洗的時候我都特別高興,也很虔誠,因為我相信它會讓我不生病,免去了打針、吃藥的煩惱。
端午節的另一個味兒是粽子香。每一個粽子都是一個脆綠的小蓮蓬。剝開綠色的外衣,雪白的糯米露了出來,清新的香味飄了出來。蘸一點白糖放到嘴里,美味瞬間在舌尖蔓延開來,又清又甜。
端午的時候,小區前擺了一個粽子攤,做新鮮的'粽子。每天放學經過時,我都要看上半天。翠綠的粽子葉,雪白的圓糥米,金黃的咸蛋黃,紫紅的大棗。包粽子時,他們先取二、三片葉子卷成一個蛋卷的模樣,再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放個蛋黃,或是夾幾個棗,或是什么都不放。最后用棉線麻利地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每次我都會看得入迷,總是忍不住吞幾口口水,想著煮好了的粽子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味道呀!
很可惜,都市里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少了幾分熱鬧。我一直想嘗嘗雄黃酒,從來都沒有機會。大人們也沒有在我的額頭上點過“王”字。因此,端午節的草藥和粽子就成了我記憶里最美的味道,清清的、淡淡的、甜甜的、久久的味道。
端午節的味道4
端午的味道,有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優雅。
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純潔。
端午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鮮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盼盼……盼望已久的端午節終于到了,可是今年的端午節與往昔不同,因為在外地求學,為了中考的奮力一搏,我不得不留在學校里過端午節。要知道,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慶祝端午節。原本以為這是件很悲傷的事,可沒想到卻是如此快樂。
一大清早,還沒睡飽呢,就被幾個室友吵醒了:“快起來啊,我們到后面那座山上去采艾蒿了!”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溫暖的被窩,再之后便是一陣忙亂。十分鐘之后,我們各自整理好了衣裝,邁開了豪爽的'步伐,朝后面那座山進軍,哇!端午的味道,充滿了激情。
到了山腳下,我們不約而同地抬頭望著這高似喜馬拉雅山的山峰,互相打氣后毅然向山頂攀去,由于剛剛下過小雨,所以沒登多高我們褲管都被打濕了。“啊!艾蒿。”順著聲音望去,嘿!別說還真有哇,我們一窩蜂似地涌過去,開始瘋采,邊采邊在嘴里嘟囔著:“希望中考順利,祝愿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滿載歡喜。
我們手中握著艾蒿束,頭上戴著艾蒿環,興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學校。剛坐到位子上不久,一個熟悉的身影走了進來。我定睛一看,啊!是媽媽。媽媽看到我說:“初三了也不能不過端午節啊!想不想吃粽子啊?來,把粽子拿過去和同學們解解饞吧!”呀!不聽媽媽提及,我差點忘記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媽媽竟帶來這么多粽子,我們都涌上去把媽媽圍住,剝開粽子皮,鮮紅的大棗就浮現在眼前了,接著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飄來,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邊,媽媽看著我們狼吞虎咽的樣子,開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端午節的味道5
又是一年端午到,其中滋味君可曉?實際上,端午不僅僅飄著粽子的清香,還有許多其他的味道,比如……
亭亭玉立,素衣清顏。在一群不起眼的草叢中出類拔萃,赫然立于陌上。她被遠古的神農氏帶離了草叢,培之育之,并學會了采日月之精華,擷天地之靈氣,練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后懸壺濟世,叩開千家萬戶的門扉,記住太陽的囑托,捎上月亮的問候,將天之無私、地之仁厚奉獻給了人間。
分明是一把綠色的寶劍,渾身發出寒光,在溪溝邊、池塘旁。這枚漂亮的綠劍為神農氏所相中,送給艾,成了艾的心愛之物。艾和菖蒲,就再也沒有分開過。艾宛如一位女俠,菖蒲便成了女俠身邊的佩劍。從此,艾,仗劍走天涯,斬妖除魔。這一黃金搭檔讓端午節多了一些俠的味道。
于是,尋常百姓家,每到農歷五月初五,門懸艾草菖蒲,祛毒驅邪,來守護人們的健康。于是,江淮人家也有了“端午不戴艾,死在大門外”的民謠。端午的味道中,有一種就是艾草、菖蒲草散發出來的青草味。
粽子,曾經是南方特有的粽葉加糯米蒸出來的食物。據說粽子是楚人用來祭奠屈原屈大夫的',但總被江中蛟龍偷食了,于是屈原顯靈教人用粽葉包裹,用五色絲線裹粽,由于蛟龍害怕這兩樣東西,也就不敢來偷食了。粽子就這樣從楚國走出,走向全國,從最初是屈原的祭品,成了時下的尋常食品。
時下,國人們過端午節,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好像少了粽子,國人就少了一種心靈的寄托,少了一種精神的傳承。仿佛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吃透”屈原的忠貞愛國的精神,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在國人的心中烙下中國印。于是,端午便有了一縷清清的粽子香,一種濃濃的愛國情。
端午,總能聽到隱隱的鼓點從遙遠的地方傳來。遠方的某地一定又在進行龍舟競渡了。龍舟競渡不單是為了救起投江的詩人而留下的遺俗,還是國人們龍崇拜的遺風。端午,也就成了一個龍的節日。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一代代用這種“眾人劃槳”方式紀念先祖,不忘團結協作同舟共濟的傳統。
中國是個旱澇災害頻發的國家,不管是抗洪搶險還是抗旱保苗,都離不開集體的力量。龍就是集體的化身。君不見,龍有“九似”之說,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九似”拼成一物,猶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這樣的“一條龍”就能夠“見首不見尾”,呼風喚雨,保收旱澇。于是,端午,便多了一種從龍舟競渡中釋放出來的男人的汗腥味、集體意識濃郁的中國味。
端午時節,鼓點咚咚,紅旗高舉,男人們熱血澎湃,爭先恐后,“銜得錦標第一歸”。小女子也不甘寂寞,擇一草木葳蕤之處,樹蔭之下,斗起草來,雖然沒有龍舟競渡之激烈,卻也不失為一種益智類小游戲。端午節被小姑娘斗草斗出了一種女人味、童趣橫生的生活味。紅樓夢中就有一段小螺和香菱等女孩精彩可愛的斗草游戲。斗草是女孩們的游戲,斗草斗出來的是生活的輕松、心情的閑逸。
端午節的味道6
端午節,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端午節,一個令人歡喜令人憂的節日。還記得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么?還記得他抱石投江前說過的一句話嗎?“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灰沙,剛洗過澡的一定會抖掉衣上的塵土。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二葬身于江魚的腹中。又哪能是自己高尚的品質,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多么堅強的'話呀。里面包含著多少怨恨,多少期盼呀。
我們杭州過端午,就跟平常過日子一樣,但有一件東西必不可少,就是吃粽子了。
這幾天,爸爸公司里發下來不多不少正好十個粽子。今天早晨,我下樓吃早飯,奶奶給我挑了一個蛋黃鮮肉粽。只見奶奶把粽子放進鍋里,然后打開煤氣,在鍋里放了一些溫水,最后打開火,蓋上鍋蓋。在“撲通撲通”的響聲中,十五分鐘很快過去了,我輕輕地碰了一下鍋蓋,“哎呦,好燙呀。”我立刻大喊大叫起來。奶奶聽到了,趕快跑進廚房,一邊心疼地撫摸著我的食指,一邊快速地打開鍋蓋,接著捏了捏粽子說:“已經熟了,自己拿出來吃吧。”我小心翼翼地拎起粽子的一角,兩手拈著放進了碗里,吃力地解開粘手的、七繞八拐的繩子,接著打開了沾了我一手水的粽葉。剝下了粽葉,我迫不及待地把它往嘴里送,吃得津津有味,粽子一點都不膩,反倒有一絲咸味兒,真是人間的極品美味呀。
端午節的味道7
一開始在這兒還看見幾只鳥,轉眼間卻已人去樓空,聽到了爆竹聲一陣一陣的,有的響、有的則顯得毫無生氣。
指尖從昨天起就只剩了粽子的溫度,這場獨角戲成了吃粽子的肥皂劇。肉粽子,咸咸的。豆沙粽子,甜甜的。香腸粽子,硬硬的。不怎么好吃,只是能把我撐飽。走到了一條河邊,風吹得人睡意綿綿。
古今之間的距離,猶如夢里和醒著一般——遙不可及。
楚懷王如果能活久一點,說不定他還能吃到那粽子咧!楚懷王怎么能活久一點呢?除非楚國不滅。秦國如此強大,只有兩種辦法要么聯手,要么獨自發展。當然,第一種辦法肯然比第二種好,但他們的'共同點則是需要一位知識淵博的軍師或者說是參謀長。楚懷王如果你當時重用屈原或許會有轉機呢!
那么,給你一次后悔的機會,你會選擇留下他嗎?你依然會拋棄他嗎?你會不會有“唯愿你長呤在側”的心情呢?
望著這只剩了一點點的藍的天空,藍的那么搖曳,那么刺眼。你想留下他了。可你卻也不能嘗到端午的味道,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一醒來,筆墨鋪開寫著那復刻于她魂中天籟的歌了。更不能瀟灑地當著后宮啄詞者了。這一切換來的只是你漫無目地過著的一年、十年、三十年。
雨越成的珠簾現已散去,雖沒有放晴,至少白了一點點,準確說是亮了一點點。
如此這般,豈不是吃不到“端午的味道”。
是啊!是吃不到了。可你不覺得到了些什么?你可以為她永歌,寂靜地望著那銀河和星河,可以帶著她去云游天下。如果你在當代,你還可以帶她去看那埃菲爾鐵塔,去坐摩天輪,還可以帶她到摩天大樓上放飛象五彩繽紛的氣球呢!
如今,吃不到“端午的味道”,我再問你一句,你后悔么?
端午節的味道8
一位偉大的詩人成就了一個傳統的節日,一個傳統節日讓我們深刻地品味生活。
——題記
自戰國以來,端午節的風俗一直流傳至今。如今,端午節已受到世界文化組織的重視而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裹挾著歷史的風塵走來;端午節,浸潤著現代的色彩前行。端午的味道在不同時期是不同的。
悲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屈原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就這樣,一位愛國主義詩人帶著悲怨投江自盡。人們帶著無限的悲傷和哀痛送走了這位偉大的詩人,并因此設立了端午節。
百姓懷著悲傷的心情往江中投粽子,希望魚兒吃粽子,不要吃掉屈原的尸體——端午是悲傷的味道。
辛酸
老一輩兒的人們心里可能沒有端午的概念,如果有也是充滿辛酸的吧!在那個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人們渴望過上一個好日子,一頓飽飯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更別說吃上一個粽子,甚至到了八十年代,一個粽子對于人們也只是奢望——端午是辛酸的`味道。
快樂
生活在當代的我們,生活多姿多彩,人們再也不用為吃喝發愁,每一天都可以過節。現在的端午節,系五彩線,掛葫蘆,人們盡情享受登山采艾蒿的樂趣,品味各種粽子的美味,還有賽龍舟的激情——端午是快樂的味道。
端午節的味道,是中華傳統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會風氣的味道,有助于民族發展的味道!
端午節的味道9
一碗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回味無窮;一口清涼滋潤的泉水,讓人滿足了舌尖上的可口與涼爽;一杯新鮮美味的果汁,讓人滋心潤肺。但一個純樸的端午節,是否也會讓人流連忘返呢?
端午節的來歷是和我們偉大的詩人“屈原”是分不開的,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被人們親切的成為“粽子節”。我們家就根據這一傳統,買了兩個粽子,白米粽子白我們饞的直流口水。這樣純樸的.端午,可稱得上是“此情可待成追憶”。
今天,我剛剛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過沒過點。一看:都5:30了!我起來一看,爸爸媽媽早已經穿好衣服在等我這個小懶蟲了!我磨蹭了一會,在5:00我們準時出發向哲理木大橋前進。剛一到大橋,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人山人海、被圍得水泄不通的街道,在接到的兩旁,欄桿早已被遮住,只見在街道兩旁掛在架子上的色彩明亮的各種各樣的小飾品、小擺設,及其鮮艷,及其精致。我們這才在喧鬧中走向了大橋的里面。在這一天,我發現大橋的水,都特別亮,特別靜。再玩了一會之后,我們才戀戀不舍得回到了家。
端午節過了,我也第一次體驗到了端午節的快樂,這純樸的端午節將永遠刻在我的心中。
端午節的味道10
展望歷史的動人畫卷,感受中華的五千年風采,那些傳統節日如香茗般散發著清香,久久常繞。
品味淡淡的茶香,品味又一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和往年的一樣,我照例和爸爸媽媽去公園游玩。還沒進門就感受一股喜慶的氣氛。進入園內,哇,可真是人山人海,而且有許多外國人,我心里暗自欣喜,今年的端午一定會有新的收獲。
來到長街上,巨大的條幅躍入眼簾“長跑慶端午,萬人齊報名”,這么盛大的.節目,我當然踴躍參加,本自以為跑的很快,但結果只得一個鼓勵獎“粽子”,還蠻好吃的,端午節的粽子真香。
我們又來到江邊,一列列龍舟像將要離弦的箭,躍躍欲試,舟上有黃頭發的美國人,他們露著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定會勝利,其他外國人也都滿意急切的盼望著比賽開始。我看到中國人正在舒展胳膊,已經勝籌在握,心里暗自為他們加油打氣,隨著鑼鼓的響起,龍舟奔涌而出,我扯著嗓子為中國選手吶喊著,終于他們不負眾望,贏得比賽。外國人雖輸掉比賽,但依舊伸出友誼的手,相視一握,傳達出對中華文化的無限贊嘆與喜愛,端午節,真自豪。
我們又來到大橋上,這里有許多人都拿著粽子向江里投去,眼里滿是懷念與贊嘆,我知道他們是在懷念屈原,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他演繹一曲曲生動的愛國史詩,我拿出粽子深情的拋下,心想:屈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們新時代的英才應當熱愛祖國,報效祖國,端午節,充滿回憶與追念。
最后,我們乘著車回家,在路上遇到兩個俄國人,我們順便搭他們到賓館,下車時他們用不怎么標準的中國話說:“中國的端午節真熱鬧,中國人真熱情,將來我們還會來中國過端午。”我聽心里別提多高興!
品味端午,只那濃濃的粽子;品味端午,只那淺淺的自豪;品味端午,只那淡淡的追憶;品味端午,是中華民族舉世矚目的風采,是中華文化綿延不絕的傳承。
我堅信中華文化即將成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華民族將成為東方一頭傲立的雄獅,品味端午,品味濃濃的中華情。
端午節的味道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提到端午節,心里肯定想到一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在我們家,過端午節當然少不2件事,你們應該也知道那2件事吧!如果不知道也沒有關系,因為下面有答案,也讓我們一起走進端午節的世界吧!
包粽子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一大早的,太陽公公早早地起來向我們打招呼,小草喜歡那吵鬧聲,所有也迫不及待地醒來。我也有點迫不及待,看見媽媽在包粽子,我想:包粽子一定很好玩。我馬上跑過去,對媽媽說:“我也要包粽子。”媽媽嗯的一聲,我們現在就要包粽子咯。要準備糯米、粽葉、肉、花生、綠豆、芝麻等材料。先把粽葉放在鍋里滾洗,然后拿出來放在盆子里洗干凈,再把糯米洗干凈,然后放在鍋里炒,肉也要炒,和芝麻混合在一起,花生炒脆,還要把外面的那層簿簿的皮去掉,還要壓碎,糯米、綠豆等材料混合在一起,嘻嘻,材料都準備好。包咯,拿2片粽葉,上下一層,然后向自己的方向一轉,就像一個圓錐,先放糯米,然后放肉、花生等,然后在再邊上加一片粽葉,再把側邊的粽葉壓下去,最后用繩子綁著,ok啦,大功告成,粽子下鍋咯!
總算把粽子包完去看賽龍舟。看見觀眾水泄不迎,可真熱鬧啊!觀眾們為賽者加油,大聲地歡呼。看完賽龍舟,回到家里,聞到一陣陣香味,一定是粽子的香味,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過去,小草再也聽不到那樣吵鬧的聲音,我可真是懷念端午節的味道啊!
端午節的味道12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端午節,一個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節日了。每當粽子的清香在家里彌漫時,我就知道端午節要到了。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石投汩羅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每年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憑吊屈原。
過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線是必不可少的,只記得端午節那天早上醒來,手腳與脖子上便被媽媽系上了五彩線。
端午節,經常與家人來到江邊洗臉,說是為了消災祛病,站在江邊,仿佛看到幾千年前屈原為國捐軀的悲壯畫面,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我經常在返回的途中摘幾片艾葉,插在家里的門窗上,艾葉如一個個綠色的精靈般,渾身散發著清香,使人心曠神怡。
回到家后便要煮粽子,我是特別喜歡吃粽子的,用翠綠的粽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和鮮艷的紅棗。煮熟后,慢慢地剝開粽葉,一股清香夾雜著紅棗的香甜撲面而來,只見潔白的糯米團里仿佛嵌著幾顆深紅的寶石,令人垂涎三尺。
家里煮粽子時還要煮些雞蛋鴨蛋,據說吃五月粽子鍋里的煮雞蛋夏天不生瘡,把粽子鍋里煮的雞蛋鴨蛋放在正午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可我并不喜歡吃雞蛋,拿了雞蛋無非是與家人一起頂雞蛋,可至于端午節為什么頂雞蛋,我并不清楚,只知道頂雞蛋這一活動給我帶來了莫大的快樂與小小的成就感。每當早飯完畢,桌上總會剩下頂碎的大大小小許多雞蛋沒有人吃,最后只好扔掉。
在家鄉,我并沒有看到幾次賽龍舟,可也能從“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中讀出它的氣勢宏偉,想象到那壯觀的場面。
“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端午時節,我們帶香囊,吃粽子,插艾蒿,歡樂的節日氣氛充滿在大街小巷之間,愿這祥和的端午節氣氛在祖國的每一個角落里洋溢,同時也祝愿祖國的明天越來越美好!
端午節的味道13
端午的味道,是盛開紫羅蘭的芳香,淡而優雅。
端午的味道,是綻放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純潔。
端午的味道,是開放百合花的清香,淡而高雅。
端午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記憶憂新,
臨近端午,就會想到他,他是一位博學才子,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氣質過人。他在戰國時期創下業績。他不光創下業績,還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轉變為個人歌獨立創作的新紀念。他是文壇的一位高手,也是仕途的棄兒。他每次都想一心報國,讓自己的國家像一只雕聳立于大地上,卻總是遭遇小人的妒忌與報復,是自己的辛苦遲不被采用,最后在自己臨死前創作了一篇,用血和淚寫成的憂國之恩的柔情長詩《離騷》。
詩創作后,他帶著滿臉的憂傷和憤怒來到了江邊看著冰冷的河水,他突然笑了,仿佛是在笑那些小人笑今日的庸君,笑自己的衷心沒有被人發現。他帶著冷笑,縱身一躍跳入這冰冷的河水中,讓他沖洗著自己的身軀。他走了走的凄涼與悲傷,只是他對國家的愛太深了。
他熱愛祖國,堅貞不屈的精神浮現在我們的眼前他坦然面對以,死報國,顯出他是多么地熱愛自己的國家他打意凜然的豪杰氣魄給后人留下了許多深思。
端午的味道,就是屈原,他那忠心耿耿的報國情懷為祖國為人民的安居樂業以幸福做出我顯得努力。端午的味道是有氣魄的,也是有甜味的就像棉花糖一樣甜。
端午節這天,也是游子回家團聚的日子,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品嘗這美味的粽子。今年我的叔叔嬸嬸都回來團聚,共度端午。我們家的粽子都是母親自己親手抱的,母親在廚房里忙來忙去,我和姐姐在屋里看書,可我的思緒早就飛遠了,想起了去年我們家的`粽子不是母親親手抱的,而是從小攤上買來的,蒸好之后,我滿懷希望,可剛嘗第一口,我想被潑了一瓶水一樣這個粽子一點也不好吃,我嘟囔這,母親用慈祥的眼神望著我,溫柔的說:"吃都吃了,還是下回母親自己做吧!"我急忙叫好眼淚都流出來了。突然聽見母親那清脆的聲音,粽子好了,我的思緒才飛回來,我看著桌子上熱騰騰的粽子,臉上露出了微笑,大家一起坐在飯桌旁,邊吃邊講著端午的來歷與意義。大家都是興高采烈。我看著這樣一桌團圓飯,心里美滋滋的。
端午的味道,就是游子們回家團聚的喜悅與幸福那是甜甜的味道。
夏天的味道,是那一簇簇盛開的花團;頑強的生命力,展示了夏天的主旋律,人生的味道,就是一次次磨練的意志與頑強,綻放人生的主旋律,而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種種傳統的習俗,是那衷心報國,是那家家戶戶團圓,弘揚了端午的主旋律。
端午的味道,與眾不同。
端午節的味道14
去年的端午節我過的特別有意義。至今,我仍印象深刻,懷念之極,因為我向奶奶學包粽子了。
奶奶準備了清洗干凈的粽葉、糯米,還有紅棗。墨綠色的粽葉兩頭尖,中間鼓,一片一片地漂在水里,就像一條條綠色的小船。潔白的糯米在碗里堆成一座小山,可看起來還是一粒一粒的,圓潤而又飽滿,仿佛是一粒粒珍珠一樣晶瑩剔透。紅棗個頭很大,紅通通的皮膚,就像穿著大紅衣服的小胖子,也像一顆顆紅寶石。
包粽子咯!奶奶先把一片粽葉攤平在手掌上,用勺子舀了兩勺糯米放在粽葉上,然后用筷子夾了一顆紅棗放在糯米中,最后再舀了兩勺糯米蓋上紅棗。“這樣的'分量就夠一個大小合適的粽子了。”奶奶說著,就把粽葉慢慢卷起來,然后把卷好的粽子靠在臺子邊輕輕地敲打,不一會,就變成棱角分明的帶著三個尖尖的角的粽子了。真是神奇呀!奶奶再用一條細細的紅線圍著粽子的三個角繞了一圈,然后打個活結,扎緊了。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學奶奶那樣做,可我做出來的就是圓圓的,活脫脫的像一個足球。
我接過奶奶包好的粽子,放入筐里。一個粽子就像一座小山,許多小山疊在一起,就成了“泰山”——筐滿了。
最后我們把粽子放進大鍋,開始蒸粽子了。我一眼不眨地盯著大鍋看,不一會大鍋里冒出了水蒸氣,朦朦朧朧的,像霧一樣。過了大約半個小時,一股清香飄了出來,我忍不住想打開大鍋拿一個嘗嘗。這時候奶奶告訴我說:“還沒熟呢。”
又過了半個小時,香味越來越濃,感覺都要飄到窗戶外面去了。這是要告訴我,它要熟了嗎?隨之而來的是奶奶的聲音:“粽子熟啦,出鍋咯!”
終于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拿了一個粽子出來,顧不上燙,拆開紅繩,剝開粽葉。剝開的粽子外表帶著一層粘液,里面露出的是晶瑩剔透的粽肉,就像琥珀一樣。我口水不由自主的就流了下來,自己動手做的粽子真是美味呀!
我喜歡這樣的端午節,今年我還要過一個這樣有意義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味道15
端午節,也是我們很多民族的風俗節日。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風俗,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而在我們家鄉過端午節主要是吃粽子,看賽龍舟。提到吃粽子那是沒得說,我們這的粽子可是超好吃的喲!吃一口讓你終身難忘。這粽子通常扎成五角塔狀、四角扁狀,這四個角成菱形的。粽子也分大棕小粽。粽子要用糯米來做,多用豬肉、綠豆、墨魚、蝦米等做餡。包粽子還有特有的包粽葉,那葉子好像只有我的家鄉才有哦!
粽子怎么做我就不多說了,因為這是秘密。我來說說粽子是怎么樣好吃的,怎么的讓你回味無窮。葉子的清香滲進粽子里,打開粽子,香味頓時彌漫到了整個屋子,還沒吃到嘴里就已經為它陶醉了。吃到了嘴里,就有一種鮮嫩滑膩中香氣撲鼻的感覺。那真是無法形容,讓你不禁的說道:“好吃,好吃,這粽子真好吃!之類的話。
如果你吃了粽子還不過癮,那就讓我帶你去看賽龍舟吧!那是每年端午節都舉辦的。地點是“江奔公園“。去到了那里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副人山人海的景象。因為有很多人也喜歡看賽龍舟。有很多小販在那里擺攤賣冰淇淋、珍珠奶茶之類的冷飲,也有賣包裝食品的。為的是能夠讓人在等候的時候去買東西吃,也方便,最重要的是還能賺錢。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劃來了,劃來了。”,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江邊遠處的白點,那白點慢慢的向我們這里“移”來。不久,3我們看得清——那是十幾條龍船。上面的人齊心協力的劃著。每條龍船都有一個打鼓的,聽人們說是指揮劃船的人的,讓他們跟著拍劃,因為這樣才能劃得整齊。在人們的加油聲中,分出了勝負,先到達終點的是那條“白龍”。緊跟上“白龍”的是一條“紅龍”,再來的是:“黃龍,這”三條龍“就是賽龍舟的三強了。就這樣端午節在歡聲笑語中渡過了。
【端午節的味道】相關文章:
端午節的味道06-02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02-04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04-03
端午節的味道作文[集合]05-29
(實用)端午節的味道作文15篇05-29
【熱門】端午節的味道作文15篇05-29
夏天的味道03-19
母愛的味道04-09
成長的味道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