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匯總十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1
在河坊街上,有一個吹糖人的小鋪,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吹糖人這種民間藝術是在明末清初傳開的。這些民間藝人一般都挑著擔,里面放著火爐和飴糖,手里還握著麥秸稈,上面插著一些栩栩如生的糖人,這些糖人多是十二生肖里的動物。
我站在小鋪前,只見吹糖人把飴糖放在火爐上,等火烤軟,揪出一團飴糖,先搓成圓球,然后壓成圓餅狀,用食指沾一下淀粉,灑在飴糖餅中間,再把它像包饅頭一樣封口。接著,小心翼翼地把飴糖搓成空心的橢圓,拉住橢圓的兩頭,向一邊快速地拉去,這時出現了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他用指甲把它彈斷,一根既圓又空心的細線出現了,和喝牛奶的吸管一樣。最后,他鼓起腮幫子,往里使勁地吹氣,飴糖像氣球一樣慢慢變大,身體就做好了。接下來就簡單多了,把動物的五官和腳,還有尾巴做好,分別粘到身體上,一只活靈活現的動物出現在大家眼前。
原來,傳統藝術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呀!
11月21日,我們尋寶小隊到河坊街去尋找生活中的傳統藝術。
早晨,河坊街上就已人山人海,我看到那里的老藝人有的在捏泥人,有的在做扇子,有的在彈棉花。
我們來到了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它由陳列展廳、手工作坊、營業大堂、慶余名醫館四部分構成。館內,展示了大量的中藥傳統制藥器具及上萬種中藥植物、動物、礦石標本。讓我驚奇的是虎骨、猴骨、樹皮、車前子和白礬等居然都可以入藥。這時,我想起平時我也在喝中藥,我的藥方里是不是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動植物呢?我一回到家,就看了一下媽媽給我拿回來的藥方,發現真的有啊!比如說白菊花,我以前只知道它是用來泡茶和觀賞的,沒想到還可以入藥。另外,像蟬衣,甘草也是如此,平時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有時會有很大的'作用呢!
通過這次活動,我明白了不能小瞧生活中的任何東西,也讓我感受到了中華傳統中藥文化的魅力。
小朋友,你見過糖畫嗎?糖畫是用溶化的黃糖制作成的。
關于糖畫還有一個小故事呢!從前,四川有個大詩人叫陳子昂。他喜歡吃黃糖,但吃法不同,他先把黃糖溶化后在干凈的桌子上畫一個小動物,等糖汁凝固后把“動物”拿在手中吃。后來,他到京城做了一個小官,因為沒事干,就如法炮制,正好被小太子看見了,就吵著要,陳子昂就給了太子一些。沒想到回到皇宮的小太子很快把糖畫吃完了,吵著還要,驚動了皇帝。皇帝就請陳子昂到皇宮當場制作。陳子昂因此升了官,還收了一些徒弟,將這門手藝一代代傳下去,就成了民間藝術“糖畫”。
我也利用空閑時間到河坊街看到了糖畫藝人制作糖畫的過程。他們用的工具是勺子、鏟子、鍋、溶化的黃糖和白色的石板。先付十元錢,然后撥動轉盤,指針轉到哪個圖案就畫哪個糖畫。制作糖畫要以很快的速度用勺子里的液體黃糖作畫,速度快慢和勺子的傾斜決定了畫的線條粗細。隨著藝人上下左右地移動勺子,一個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就出現了。
糖畫真奇妙啊!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2
糖葫蘆的酸甜可口一直是很多人的最愛,男女老少鮮少有可以抵抗它的魅力的,特別是小孩子。其實糖葫蘆當中也蘊含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你發現了嗎?
冰糖葫蘆是我國的傳統美食,它酸甜可口,男女老少都喜歡吃。它不但好吃,而且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整整齊齊的排列在竹簽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漿。插在粗糙的稻草棒上,沿街大聲叫賣。這一串串糖葫蘆既像結滿碩果的小樹,又像孔明的.草船借箭。到了現在,糖葫蘆的種類發展的很多,有桔子的,有草莓的,還有獼猴桃的……好吃極了!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有好多水果串在一起的---水果大串聯。
看著五顏六色的冰糖葫蘆,我忍不住買下一串,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先是嘎嘣脆的糖漿,然后就是香甜的水果,真好吃呀!香脆的糖漿甜極了,酸甜的水果味在嘴里彌漫著,又互相融合著,真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好吃。
糖葫蘆象征著幸福和團圓,它在北宋時期就十分有名。距今有九百多年的歷史了,可想而知當時的街市是多么的熱鬧啊!大家都爭先恐后地買著冰糖葫蘆。
關于糖葫蘆的傳統文化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去深究,相信不用我多說什么,你一定也能了解!糖葫蘆象征著幸福和團圓,我喜歡糖葫蘆。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3
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也是我最喜愛的節日之一。這一天,人們要吃元宵、鬧花燈、放煙花等。
元宵節的下午,我來到奶奶家,二媽早已給我和小妹妹買好了燈籠。我的燈籠是一只笑咪咪的小豬,它的樣子非常可愛,還帶了個小肚兜;小妹妹的燈籠是一只小蜻蜓,它的翅膀可以來回扇動,像真的能飛一樣。晚飯之前,奶奶讓我們用燈籠照一下糧倉和墻角等地方,奶奶說這樣照過的地方一年就不會生蟲子了。
晚飯過后我們又到屋外放煙花,爸爸抱出一個很大的.煙花,放在院子中間,點燃之后,只見,煙花中先是一個個小球一樣的東西飛到天空中,在天空中炸開后,有的分散成一個個金色的火花,每個火花又分散成更多的火花,天空中像下了一場流星雨;有的分散成五顏六色的火花從天空中嘩啦嘩啦地落了下來;放完了,天空中還會出現許多彩色的小紙片。看到這么美麗的煙花,我和小妹妹激動得又蹦又跳。放完了煙花,我和小妹妹還放了小蝴蝶煙花,彩色的小蝴蝶可以旋轉著飛上天空,非常有趣。
本來我們還計劃去市政府廣場看花燈的,可今天刮大風,天氣很冷,媽媽怕我感冒,就取消了計劃,真有點遺憾。
今年的正月十五我過得很快樂,明天我就開學了,這個快樂的元宵節給我的寒假生活畫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4
我國的每個傳統文化都有它的一個歷史背景或是一個經典故事。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淵源流長啊!
如果說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節是春天,那對我而言,一年中最有趣的節日是除夕了!在那一天,我們不僅要吃團圓飯,還要守歲。
記得在那天吃好團圓飯后,大人們開始打牌、聊天、打麻將,我們小孩子呢,就開始玩起了有趣的鞭炮,有各種各樣的品種,有“雷王”、“飛毛腿”、“三角雷”等等,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我還時不時跑到屋里去看看電視中“春晚”表演的好笑的相聲和小品,我和我的小伙伴都笑的前仰后合,看到魔術表演中那些大魔術師們表演的神奇的魔術節目,我們都驚嘆不已。
時間過得真快,眨眼間就到11:45分了,突然外面響起了一陣陣響亮的爆竹聲,我們也興奮地加入其中,剛打開門,只見五顏六色的煙花正在為漆黑的天空伴舞呢。
在11:50分,我們迫不及待的把剛包好的'餃子倒入煮沸的開水中,爸爸媽媽把鍋蓋蓋上,煮了一會兒,12點整,終于開鍋了,爺爺奶奶把餃子一個個盛出來,我從老遠就聞到了餃子的香味,直奔廚房,當嘗到那幾個色香味俱全的餃子,心里樂開了花。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當過了除夕,意味著春天來了,新的一年也開始了!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5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剪紙。
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歡。禮花。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
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出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著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只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子在玩耍……
怎么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6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我要和大家介紹的節日是“中秋節”。
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遠在他鄉的人們,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今年中秋節吃完豐盛的晚餐后,我把月餅切成幾小份,然后放盤子里,讓爸爸和媽媽任意來摸一塊月餅,月餅是圓圓的.,象征著團圓的意思。我摸到了一個抹茶葉的月餅,那抹茶月餅松軟而美味。爸爸、媽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在等待月亮出現。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似乎給我們大家披上了銀紗,漂亮極了。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的家庭是溫磬幸福的,月亮也在這個夜晚,展現出她的美。
我希望每年都如此。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7
我最喜愛的傳統節日
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愛的事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節日。在這一天里的.人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大街小巷到處彩旗飄飄,一片新年的新景象,人們穿著漂漂亮亮的衣服走親訪友,相互問候著......
奶奶準備了豐盛的食物,有糖醋排骨,紅燒獅子頭,紅燒魚......
我們一家圍著一桌享用著,吃完年飯我拿著鞭炮和鄰居小朋友一起玩著。‘砰砰砰‘隨著鞭炮聲聲我們又迎來了新的一年。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豐富多彩!有詩、詞;有京劇、曲藝;有書法、國畫;還有對聯、燈謎、歇后語等等,但我最喜歡的要數中國的傳統節日。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陰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每年過年,街上到處是張燈結彩,人山人海,鞭炮聲此起彼伏。小朋友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能看到精彩的春節晚會、能吃到豐盛的春節大餐,還能拿到長輩們的壓歲錢。
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每到端午節,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鐘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最吸引我的還是能吃上我最喜歡的粽子。據歷史記載,端午節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這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賞月、家人團圓。關于中秋的月亮還有許多美妙的故事,帶著這些憧憬,每年的中秋節,我都賞月。
農歷9月9日,是“重陽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登山,暢游歡愉。每到這一天,只要有時間,媽媽都會和我帶著爺爺奶奶去爬山,我非常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除上面的節日以外還有清明節、七夕節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我愛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愛中國的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9
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清明節。七夕節。……。
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最喜歡的就是春節,因為它就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夏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又稱為“過年”和“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商場就是人山人海,家家戶戶貼對聯,可熱鬧了。每個小朋友都能夠拿利就是,小朋友還能夠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個個喜氣洋洋。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小朋友一齊放,我們玩得十分高興,到了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家,與家人一齊開開心心的吃水果看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就是天天都過年該多好啊!
我還喜歡過“重陽節”,農歷9月9日,有一首重陽節的古詩就是李白創作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詩寫得十分好。又就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重陽節,又有稱為“老人節”,重陽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暢游歡愉。這一天,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奶奶,我心中十分開心,因為我明白尊老愛幼就是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元宵節”也讓我難忘。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也放了許多煙花,還吃了湯圓。一家團團圓圓,那時的`我心中充滿無比的幸福和歡樂。中國的傳統節日真就是豐富多彩,它就是中國的節日。
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完美的節日,并永遠繼承下去。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 篇10
你聽說過我們家鄉的楊家板龍嗎?告訴你,它可名氣不小,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文化遺產,還被載人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呢!
這條板龍歷史悠久,據說流傳至今已經有600多年了。因為亭旁鎮楊家村地處山區,木材資源豐富,當地老百姓能就地取材,用木板做龍的主體,所以得了板龍的'命名。板龍全長400多米,龍頭長達5米,龍身由204段組成,每段長2米,龍的尾巴也有3米長呢!制作時,人們先用白布做成小拱橋的樣子,粘上金光閃閃的龍鱗,然后安裝在2米長的木板上,并且在小拱橋內安置了明燈。這樣,全村每戶制作一段龍身,段段相連,就成了造型占樸大氣、流光溢彩的板龍了。
每逢正月十五元宵節,人街小巷充滿了節日的喜慶。板龍出征了,這時需要600-800名壯漢共同托舉。前面有人象開路,接管仃雄獅,麒麟、犀牛、梅花鹿等五獸陪伴。龍頭高昂,龍角聳立,口含寶珠,龍鱗耀眼,金光閃閃,龍身和龍尾隨著龍頭翩翩起舞,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非常壯觀!
楊家板龍真不愧為天下第一龍,小朋友,歡迎你來一飽眼福啊!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小學作文03-21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08-01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精選)09-22
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精華】09-02
(經典)小學的傳統文化作文09-29
(優)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09-16
(必備)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02-18
小學的傳統文化作文07-20
實用的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09-21
(精品)傳統文化的小學作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