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午節日記范文匯編七篇
一天又結束了,你有什么總結呢?需要認真地為此寫一篇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么,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日記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日記 篇1
楚國大夫屈原,一直熱愛國家,可他這顆愛國之心遭到了子蘭、靳尚等人不公正的對待。在公元278年五月初五,屈原心懷愛國憂憤,抱著一塊大石頭,跳進汨羅江里自 殺了,楚國老百姓萬分悲傷,都劃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哪有屈原的影子,大伙在汨羅江里撈了半天,也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只好把竹筒里的米飯撒下去,希望水里的魚兒不要啃屈辱原的尸體。打那以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當地百姓都劃船把竹筒里的米飯撒到江里,再后來,人們把竹筒里的米改為粽子。
每年端午節,人們都包粽子,買粽子,吃粽子。粽子的形狀很特別,既不是方的,又不是圓的,粽子用綠色的粽葉包住糯米和棗,還有人包了肉……顏色和樣子都很好看,粽子的.味道獨一無二,既是消暑開胃的美食,又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佳品,所以大人小孩都愛吃。
每當我吃到粽子的時候,就會想起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
端午節日記 篇2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爸爸媽媽和我回到農村的爺爺家,一起過快樂的端午節。
眼看今年的端午節又要了,我的心里已經在歡呼雀躍著,不禁回想起以前的情景……剛一進門,香噴噴的粽子味就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心想:”粽子,快點熟吧!我想快快吃你。”想到這么美味的'東西,一年只吃一次,我便問爺爺:“為什么端午節才吃粽子呢?”爺爺告訴我:“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屈原投江自盡后,人們怕江里的魚和蝦吃掉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里喂魚和蝦,流傳到現在就演變成粽子了。”
爺爺還給我講了許多關于屈原的故事。我不禁被這位偉大的詩人而深深震撼了!長大后,我也要成為一個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中國人。“粽子熟了!”奶奶的叫聲把我從危機四伏的楚國拉回到現實。
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拿了一個粽子。打開粽子一看,里面包著大紅棗和糯米,吃起來香香的、甜甜的。我一口氣吃了三個粽子,太好吃了!可是,吃完后手粘粘的,這代表了我們對屈原無盡的思念和敬仰。
快樂的端午節,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到了,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讓魚兒不吃到屈原的肉,人們在河里丟滿了粽子,人們還在河上劃船。
在端午節的.時候,要賽龍舟、吃粽子,插菖蒲艾葉、喝雄黃酒,粽子是用粽葉包的,粽子里面可以放許多各種各樣的餡料,如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等,雄黃酒是大人喝的,我們小孩子不能喝,只有我們長大了才能喝。
中午,菜全部都變成了黃色的,有黃鱔,黃瓜,玉米,我們吃得津津有味,我看著黃瓜像彎彎的小船,飯吃好,我就和舅媽玩飛行棋、跳棋,我們玩的可開心了。晚上,我們的菜還和中午的菜一模一樣,回到家里,我跟爸爸媽媽說,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4
剛過了快樂的兒童節,今天又是端午節了,這幾天實在是太開心了。上午我們一家三口回外婆家過節。有一段時間沒去外婆家了,不知道外公的身體好不好,還有外婆,還是那樣每天忙忙碌碌嗎?
外公見到我,像以前一樣喜笑顏開。爸爸說外公長胖了,其實那是爸爸想逗外公開心,外公的身體不好,需要長期服用激素,所以外公的臉有點浮腫,就像胖了。聽媽媽說,吃激素的副作用很大,會很不舒服,唉,外公一定也很難受吧。
中國人的習俗,在端午的時候吃粽子和綠豆糕。南京人過端午節,這天的菜要有五紅,分別是黃鱔,小龍蝦,咸鴨蛋,烤鴨和莧菜。不過現在看來,大家越來越不講究這些了。外婆今天就只做了我喜歡的黃鱔和蝦。吃完飯,大家坐在桌邊聊天,外公外婆問了爸爸媽媽工作的情況,還特別關心了我的`學習。看著大家輕輕松松的說著話,我突然想到,原來過節是這樣的,不需要多好的禮物,不需要多豐盛的飯菜,只要一家人在一起,那就是幸福。
端午節日記 篇5
古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家過端午節常常是包粽子、吃粽子、門上插艾蒿,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到啦!要吃粽子了!聽說要吃粽子我一蹦三尺高,口水直流,仿佛聞到一陣粽子清香味樸鼻而來。我迫不及侍的'跑進廚房,只見媽媽手中拿著棕葉,正聚精會神的包著粽子,像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包好啦!我忍不住學著媽媽的樣子包粽子,正在放糯米的時候,哎呀!不小心把手劃出血了,你別以為看著簡單,包著可不容易呢!
今年端午節過的真有趣!
端午節日記 篇6
今天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因為今天放假,所以我起的比平時稍晚一點。當我睜開眼睛的時候,卻發現我的手上腳上都被帶上了五彩線。五彩線是由紅、粉、黃、綠、藍五種顏色組成的,很鮮艷。媽媽告訴我說,端午節帶上五彩線會給自己帶來好運的。
在洗完臉后,我就來到了餐桌前。滿滿的一桌,真豐富啊;有大大的三角形粽子,還有香噴的雞蛋、鴨蛋、鵝蛋。看著這么多好吃的,我的口水禁不住流了出來。
我已經迫不急待地想和他們做游戲了——頂雞蛋。
我在盤里隨手拿了一個個頭較大的雞蛋,先和爸爸來了一個對決。而我的力氣太小了,一個回合下來,就輸給了爸爸。但是心里卻不服輸。心想:“可不能這么算了。”我又去洗鵝蛋,想和媽媽較量一番。
只見媽媽在盤子中左挑右選的,好像里面藏了大將軍。我好奇地問媽媽:“你在選什么?難道鵝蛋還會有什么不同嗎?”聽完后媽媽耐心地說:“你看這鵝蛋好像都一樣,其實里面的學問大著呢!首先你要看蛋的形狀,要選“小頭”尖一點的,這樣的蛋會比較有優勢一些;其次要看鵝蛋的外殼,光滑、細膩、顏色勻,這樣的蛋殼更硬一些。根據這些特點選,一定能獲勝。”
我半信半疑地選了一個鵝蛋,就開始跟媽媽較量起來了。
我雙手緊緊地握著鵝蛋,使上了渾身的力氣,頂啊,頂啊,只聽見叭的一聲,我趕緊收手,緊張地看了一下手中的蛋,我手里的.鵝蛋竟然還沒破,還是好好的,“原來是媽媽手里的蛋碎啦,太好了,我贏了!我贏了!”我興奮地邊喊邊跳,爸爸也高興的拍手表示祝賀,媽媽看著我高興的樣子也笑了。
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日記 篇7
眼下,又到了五月粽子上市的季節,在離辦公室不遠的地方便有一個賣粽子的小攤,幾乎是每天上午我都要去買著吃。看著那黃燦燦、又光又亮的竹葉粽葉,吃著那涼絲絲、甜蜜蜜、粘揪揪的粽子,不禁想到了家鄉的粽子,想到了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來。
家鄉的粽葉不是上街上買的,而是在家門前的大竹園里采摘的。家鄉包粽子的程序其實很簡單,因為家鄉粽子是素的,粽葉捆粘米夾紅棗而已。每到新竹葉落的時候,家長就會讓孩子們去拾些竹葉拿回來,挑選、洗凈、曬干、疊好后便保存起來,到五月端陽節來時便拿出來用。小時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里做的。
我家包粽子的不是母親,而是父親,母親說因為父親包的粽子放米適度,煮熟后特別好吃。大約在端陽節前三五天,我們姊妹四人便會纏著讓父母包粽子。第二天上午母親會在嗔怒中把一把把干粽葉放進大大桶里,用石頭壓實泡上大半天再撈出來到河里一片片漂洗。有時候,我也會被命令漂洗粽葉,那葉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像摸在緞子上,舒服極了。午飯后再洗凈準備的紅棗,掏上兩升糯米,把糯米用水浸泡一段時間的。一切準備好后,父親便開始包粽子了。至今父親包粽子的情形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父親那雙粗大的雙手竟能包出那么精巧的粽子。父親往往先選粽葉,大葉片一片包一個粽子,小葉片兩片包一個粽子。父親先把那葉片卷成一個漏斗狀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里旋轉著把米倒進“漏斗”里,一半時在中間放上兩個紅棗,然后再在紅棗上面放些糯米,再把上面的葉片翻過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葉捏一個小棱,把葉片頭扎好最后還要捆粽子,捆的“繩子”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用的是藨草,父親是把粽葉撕成一綹綹當“繩子”,說是免得有異味。捆包粽子可是門技術,記憶中,父親兩手齊上還不夠,最后還要用牙齒幫忙。有時候鄰居們會湊在一起包粽子。小時候頑皮像男孩兒的我也會上去湊湊熱鬧,包、捆,可總是出不了“產品”,或者所出“產品”怪模怪樣。
端午節這天早飯前,母親先讓我們要先飲一杯雄黃酒,飲黃酒據說可以殺蟲害,避百邪。然后再吃粽子。母親給我們一人剝幾個粽子,吃后再上早學。小時候家里常常缺少糧食,一年只能吃上一次粽子,所以對粽子很喜歡吃。早上放學回來,母親便會讓我們給同村的親戚鄰居送去自家包的粽子,然后再讓我們品嘗親戚鄰居送來的粽子。
后來到了離家十幾里的鄉里去上中學,每到“端午節”,母親便會送來粽子和雞蛋。后來又考上了師范,三年畢業后,在離家鄉一百多里的縣城工作、成家。每到“端午節”,母親便會捎來糯米和粽葉讓我自己學著包粽子,可是我包的粽子根本吃不出小時候那種味道來。于是還得上街去買粽子吃,賣的粽子米粒里夾著肥肉、蛋黃、火腿,油油的,又是咸味,又是甜味,還很膩,吃不慣。越是這樣,越發想吃家鄉的'粽子,特別是父親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年端午節,父親都和鄉鄰們一樣,忙著在門口插在山邊割來的艾蒿,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插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艾葉還可以治病,農村缺醫少藥,一直以來偏方盛行,收藏好的枯艾葉常常可以派上用場。譬如受了風寒引起頭痛腦熱,用艾葉煮水喝下來,悶頭睡上一覺,出身臭汗就會好;譬如眼睛紅腫,用艾葉煮雞蛋,把雞蛋剝了皮,用細布裹上,在眼睛上滾上幾滾,包準見效;天熱的時候,洗上一次艾葉所煮的熱水澡,疔癤會生得少……。
端午節這天,無論你做錯了什么事,父母都不會批評的。
家鄉的端午節,給我們農村孩子的童年留下了多少幸福、美好的回憶啊!現在,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鄉的端午節過得更是隆重、喜慶了!
【端午節日記】相關文章:
端午節日記_日記大全05-20
端午節的日記11-10
端午節日記06-30
端午節日記(精選)03-29
端午節日記07-23
難忘的端午節日記02-10
難忘的端午節日記12-16
【合集】端午節日記02-21
快樂的端午節日記04-08
端午節日記范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