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春節味道的作文五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味道的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味道的作文 篇1
春節是什么味道?鼻子聞不到,嘴巴也嘗不到,但卻需要我們用心體會。春節像是一位天使,每年如約而至,把清冷的城市變得熱鬧,把沉悶的步伐變得活躍。
春節的味道是深遠的。她如一壇滋味甘醇的美酒,讓人不由細細品味。說起春節的由來,我馬上想起了“年獸”的故事:相傳有一種叫做“年”的.怪獸,每逢除夕,總會來到人間迫害黎民百姓,是一位乞討的老人,用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還有爆竹聲趕走了年獸。從此,每逢這個時候,人們都會用紅色將屋子打扮得十分喜慶。
春節的味道是甜蜜的。她如慈母的一聲呼喚,呼喚遠在天涯海角的游子回家,回歸親人的懷抱,與親人一起開開心心過大年。貼春聯、貼窗花,吃元宵……甜蜜的氣氛,幸福的味道充滿人間,如一股暖流溫暖著人們的心田。
春節的味道是快樂的。她如一位神奇的魔法師,將快樂都聚集在一處——廟會。我最喜歡看那些手藝人制作工藝品,尤其愛看他們剪窗花,這邊剪一刀,那邊剪兩刀,不一會兒,一個精致、漂亮的小窗花就剪好了。他們的手可巧了:大魚兒、小孩兒、稻子、福字……樣樣能行,剪得一個比一個漂亮,讓人眼前一亮,忍不住買一個。
春節的味道如此之多,深遠中帶著甜蜜和快樂。春節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記憶,最獨特的記憶,最快樂的時光!
春節味道的作文 篇2
春節伊始,他鄉的游子陸續回家,與家中守候已久的親人團聚。在這盛大美好的佳節中,城市和鄉村,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一股喜慶的年味兒……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家鄉的除夕夜里,鞭炮聲徹夜不絕,把不好的、舊的留給逝去的歲月,人們滿面春風,將對新年的期盼與祝福化成歡樂和喜慶。
春節期間,人們會在墳前或家中祭祖,以此緬懷先人,并許下新年美好的祈愿。現在,祭祖之事都不用以前那種形式了,燒香、燒紙對環境污染太大,人們大多是買一束鮮花,燒一柱清香。花香淡淡,輕煙裊裊,遙寄著對先輩的.思念。
過年,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無疑是壓歲錢了。家里的長輩將錢放在紅色的小紙袋里,分發給晚輩,寄予著美好祝福。聽長輩說,在以前發一兩元壓歲錢,就足以欣喜若狂了。現在人們富裕了,壓歲錢都是好幾百元,甚至上千。好些人都不用現金,而是微信紅包。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節目,手機搖一搖,搶紅包,獲得壓歲錢。我們不得不說,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年味也在悄悄改變。
過年時比較重要的還屬春聯和年畫,它們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不過現在人們很少用,取而代之的是造型各異、絢麗多彩的燈飾。它不僅繼承了咱們國家的文化,還容納了不少的外國元素呢,比如小豬佩奇和弟弟喬治。
傳統年還有其他活動,不同民族、地區側重不一樣,都充滿了喜慶的年味,還帶有一絲現代氣息。
春節味道的作文 篇3
年三十一大早,媽媽突然提議要給我們這一單元所有的鄰居在初一早上送餃子。我詫異地問媽媽為什么這樣做?媽媽面帶幸福地說:“我小時候六、七戶人家住在一個大院子里,每到春節的時候,你的姥姥就會帶著我挨家挨戶送熱氣騰騰的素餃子,意在一年都過得平平安安。而鄰居們也會給我很多好吃的。大家有說有笑,好東西一起吃,這年也似一起過,多幸福啊!可現在……”我忍不住說:“我們搬來這里都一年多了,鄰居家姓什么我都不知道,見了面也最多打聲招呼,猶如陌生人一樣。可是這一單元一共有十幾戶,得包多少餃子呀?”媽媽說:“有志者事竟成。”“媽媽,還有我呢。”我拍拍胸脯說道。
說干就干,我和媽媽來到菜市,買來了包餃子的材料。來到家里,媽媽利索地調好了香噴噴的`韭菜雞蛋餡。幸虧我平時跟媽媽練習過搟餃子皮,這次可派上大用場了。我搟餃子皮,媽媽包餃子。將近下午五點,我們終于包好了預計的餃子數。
為了讓大家一起床就能吃到餃子,我和媽媽一大早就起來煮餃子,并把餃子盛在碗里。我們來到第一位鄰居家,我負責敲門。當鄰居開門后,我首先禮貌地說:“叔叔,新年好!我們是樓上的鄰居,特意給你們拜年。祝你們新年快樂!”媽媽接著說:“這是我們包的餃子,請嘗嘗。”鄰居叔叔先是一愣,然后像是回過了神,連忙接下餃子,連聲說謝謝。雖然鄰居叔叔有些意外,但明顯看出他很驚喜。就這樣,用了兩個小時,終于挨家挨戶送完了餃子。
當送完了最后一碗餃子,我和媽媽對視一笑同時坐在了沙發上。媽媽有些擔心地說:“不知道我們包的餃子大家喜不喜歡吃?”我說:“餃子的味道并不是很重要,關鍵這餃子里代表我們的心意。”
就在我和媽媽討論的時候,我聽到敲門的聲音。我趕快開門,原來是鄰居。一開門鄰居就說:“你們的餃子真好吃,我們也做了麥芽糖,你們也嘗嘗。”媽媽請鄰居進來坐。一會又來了好幾位鄰居,他們都帶著親手做的麻葉子、丸子、年糕、春卷等春節傳統美食。不大一會兒,客廳里就坐滿了人。“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大人們此時猶如多年不見的朋友,談論著小時候過節的故事。雖然我不太能聽明白他們的談話,但從他們臉上分明看到了不同尋常的幸福。這是我記憶中媽媽過得最快樂的一個春節,讓我也感到比往年更濃的年味。
春節味道的作文 篇4
“再赫,快來幫忙!”爸爸媽媽叫著。
“來了!”我放下手中長輩給我的零食,跑過去。接過春聯。那火紅的春聯上,灑滿這閃著金光的金粉在燈光下顯現出一股柔光。龍飛鳳舞的字體似乎還洋溢著一股墨香味,在人的鼻尖傳開來。往墻上一貼,嗯,滿滿的年味兒感!
一陣香味從廚房中慢慢的飄了出來,像一條延綿不的河流一般,一股肉香味兒,伴隨著青菜味兒,在空中交織成一股線,在人們身旁纏繞著,仿佛整個人都沉浸在這香味之中,無法自拔。然而,時間還沒到,自然還不能吃。
春節首要的任務當屬買鞭炮。剛出門,只見大街小巷的人們的門前都貼滿了春聯整條街變成了一條紅紅的巨龍,各種燈籠五花八門在我的眼前仿佛成了一塊五彩斑斕的布,閃著溫馨的.燈
光。穿過小區后的那條小巷,走過那道鐵門,右拐,一家小店出現在我們的身旁,那,便是一家賣鞭炮的店。
還沒進門,就只見一大群來買鞭炮的人擠出門來,手中一大包一大包的鞭炮簡直要把臉給遮住了,我心想:也就這個時候,這家店才會火吧!進門,老板一遍一臉微笑地招呼著我們,一遍將大把大把的鈔票塞進柜子里,說道:“有什么喜歡的,盡管挑啊!保證有你喜歡的!”
我不太會挑,大多都是妹妹和爸爸挑的,我就隨手選了一包細長煙花遞給爸爸,不一會,一大包一大包的煙花就擺在的我家的客廳中,等候晚上的“華麗演出”。親戚朋友們都陸續到來,坐在餐桌前,一盤盤美食也被陸續被端上了桌面,你看,那冒著白煙的魚丸擠在如溫泉般湯水中,等待著我們的享用;白白的年糕軟軟的似乎吹彈可破;螃蟹與雞蛋炒在一起,再加上少許自己做的醬料,那味道,簡直成了我童年印象最深的一道菜,這味道,給本來就很有味兒的春節,又增添了一記年味兒。
終于,到了晚上了。
只見那一包又一包的鞭炮被抬上了陽臺,遠處,一個煙花在夜空中化作燦爛的煙火,爆開,又蹦出綠色·紅色·金色的光,將漆黑的夜空劃開一道燦爛。
“開始了!”爸爸說道,打火機在煙花上一點,滋滋的聲音伴隨著星星火光,由那長長的導火線傳到煙花中,一陣長長的尾音響起,我們的煙花好像成了這黑夜的主角,這場宴會的主角。又是一道煙火,我們的上空,原本漆黑一片,現在,亮如白晝。
開飯了。
一道道菜,早在餐桌上等待我們的享用。看著一道道我們當地的特色菜肴,心中滿滿的滿足感。嘴中吃著這還燙的美食,那美味的醬汁從舌尖順著,一直流到喉嚨中去,仿佛這是人間最美味兒的食物一般。拿起筷子,夾起一顆魚丸,將滾燙的魚丸輕輕的吹了口氣,咬下一口,些許白煙飄了出來,帶著一股香味兒。
春節,就是這么令人懷念,就是這么令人懷念。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但,不得不說,家鄉的春節真有味兒!
春節味道的作文 篇5
每年過春節時,總聽到有人感慨:“這年味越來越淡了。”年味真的淡了嗎?
其實只要用心體會,就會發現年味并非不濃。當你在除夕之夜聽到“噼噼啪啪”響個不停的鞭炮聲時,你一定感受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熱鬧;當你在走親訪友拜年時,看著家家戶戶門前的春聯,你會感受到“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喜慶;當過年最后一天正月十五賞花燈時,你會感受到“東風夜放花千樹”的歡快。。。。。。這些場景,都散發著濃濃的年味。
年味也存在于過年時的生活習俗之中,比如貼春聯、掛年畫、放鞭炮、耍龍舞獅、守歲。。。。。。還有一些看起來古怪的習俗,例如初一不倒垃圾,打碎了碗碟要說碎碎(歲歲)平安,“福”字要倒著貼等。這些習俗是中國人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反映的是人們對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盼,也是一代代人對過年的記憶。
最有年味還是除夕夜的年夜飯。人們無論工作再忙、離家再遠,也會在除夕前趕回家,全家團圓一起吃年夜飯。這是一年中最豐盛的宴席,雞鴨魚肉,各種美食應有盡有,全家人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吃過飯,春節聯歡晚會就要開始了。大家坐在電視機前欣賞節目,歡聲笑語在每家每戶響起。除了很小的孩子和精力不濟的老人,大家都會守歲到新年的鐘聲敲響,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除夕過后就是正月新年了。人們穿著新衣,走親訪友,互相拜年。路上遇見相識的人也互祝“新年好”。最高興的`就是我們這些孩子了,因為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還有很多零食等禮物。雖然壓歲錢最后大部分都被爸爸媽媽收去“存著交學費”了,但我們還是很高興。過年期間街道很干凈,路上車流少了,店鋪大部分都放假關門了,到處張燈結彩,洋溢著節日的喜慶,年味在大街小巷中飄蕩。
新年的慶祝會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除夕是熱鬧的,可是沒有滿月未免有些遺憾。也許是為了彌補這個遺憾,人們在元宵節要吃元宵,寓意“團團圓圓”,晚上要從家里來到街上,逛花燈,猜燈謎,鬧元宵。一輪明月掛在天上,花燈如繁星點點落在地上,天上人間交相輝映,炫彩奪目。年也就在元宵節熱熱鬧鬧的夜晚中過完了。
年過完了,年味也就慢慢散了。大人們又要去努力工作,孩子們又要去學校認真學習,更有那些要離家的游子淚眼婆娑地告別親人,奔向遠方。也許隨著時代的發展,那些烘托節日氣氛的禮儀、符號和習俗終究會慢慢淡出了人們的生活,讓一些人覺得年味會越來越淡,但中國人向往團圓、期待新年美好的情感長久不會改變,這是我們民族的性格和文化認同,也是濃濃年味的源泉,因此年味不但不會消失而且未來還將更加醇厚。
【春節味道的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味道的作文12-24
春節的味道作文06-27
春節的味道的作文12-17
春節味道作文09-07
春節的味道03-03
實用的春節味道作文12-23
【集合】春節味道作文02-24
(優選)春節味道作文11-12
(優)春節的味道的作文01-14
實用的春節的味道作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