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傳統節日作文集合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鞭炮聲中迎接新年,是中國的傳統。
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貼了窗花和對聯。感覺處處都是紅色,中國人認為越紅越幸福。所以鞭炮也都是紅色的。
除夕的中午,“快點,快點,趁著吃飯前我們去放一把鞭炮。”我對著伙伴們說。我約上小伙伴急匆匆地拿著煙花開始放了。
我先拿出陀螺沖天炮豎著放,慢慢蹲下小心翼翼地點燃導火線,它就豎著沖向了天空,一聲巨響,我們男孩子聽到這樣響亮的聲音興奮地跳了起來。接著我又拿出一袋沖天炮,點著之后,咻——砰的一聲,爆了,它在天上搖搖擺擺像武林高手在打太極拳。然后我們覺得還是不夠刺激,靈機一動的我又擺在地上,只見它像閃電般地往前沖,又像一條蛇一樣亂竄,沒跑多遠就爆了,我就喊著:“哇——!這威力不小呢!”興奮的我們稱它為“火箭車”。那時我在想,如果我坐在閃電般的火箭車上是不是可以沖向云端探索太空的秘密,這就成了我的一個新年愿望!希望有一天可以去太空上探索秘密。
吃完年夜飯,我又繼續放鞭炮。這是人們放鞭炮的高峰期,我拿出壓箱底的“武器”,集裝箱式的沖天炮。它的.炮彈一爆開就像一朵朵綻開的花朵,絢麗多彩!又像那轉瞬即逝的流星。總之,春節的夜晚總是讓人很歡喜。
新年真好,放鞭炮真是太好玩了!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許多,例如唐詩宋詞,敦煌絲路,戲曲漢服,文房四寶等,每個人所接觸的各不相同,唯一中國人民每年都接觸的便是那中國的傳統節日之文化。
燈火照亮夜空,鮮花點亮城市,歡笑聲響徹大街小巷,這是節日里的習俗,也是習俗中的文化。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新的一年的生氣,給寒冷的冬天添加了許許多多的暖意。至元旦之日起,人們便為新的一年蓄勢。
冬的腳步要漸漸遠去,春的影子將覆蓋的大地。在這期間,中國人過起了春節。春聯、爆竹渲染著節日的氛圍,那一張張春聯不僅體現中國文化之奧妙,還把中國傳統書法展現得淋漓盡致。年夜飯中升騰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
在春雨淅瀝里,帶著香火和貢品,慈孝的`人在掃墓的路上。于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就是人們口中的傳唱,那句經典的古詩文化把人們清明生活極致體現。
端午之時,空氣里彌漫著粽子的香氣,河道邊又會響起雷鳴,那是鑼鼓聲,是人們在舉行傳統的賽龍舟大賽,人們用力劃著船槳。
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奮力拼搏,勇往直前,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屈原,我們總會想起那句,“史家之覺唱,無韻之離騷”,連魯迅也稱屈原的作品“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屈原經典之作也被載入各類版本的語文教材,讓祖國的花朵領略屈原之文化。
七夕之夜,懷念佳人,許多人與牛郎、織女共度良宵,深深體會“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雋永,于是生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真摯感情。
“待到重陽節,還采就菊花”思鄉之情寓于菊,情之深難以言表。就在這九九之時,忽又念及八月十五,人們吃月餅,賞月圓之美。
作為華夏兒女,理應自豪與欣喜,如此多的節日,濃縮著中華文明的歷史,寄托了炎黃子孫淳樸的感情。余光中先生寫過這樣一段話:“杏花、春雨、江南、那一片土地就在那里面,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民族的心靈就有了寄托。”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文化是那心靈的寄托,通過這些傳統節日讓我們記住中國之文化。在絲紅的春聯中,在綠綠的粽葉中,在思鄉的明月中,不也有我們的祖先遺留下的文化嗎?不忘中華民族之文化首先從過好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延續中華民族傳統習俗開始。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我國的傳統節日可真多啊!有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等等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春節的來歷嗎?哈哈!讓我白婧彤神探來告訴你們吧!故事要開始嘍,準備好了嗎?
從前,有一只叫“年”的怪獸,它在每年的最后跑來吃人。為此,大家很焦急。一個個都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有個人知道年怕紅紅的和聲響大的東西。于是,他讓大家貼春聯,放爆竹。這樣就把年嚇跑了。這個時候定為“春節”。
春節習俗有很多。比如放炮,看春晚,貼春聯與倒貼“福”字。我呢,最喜歡放炮了呢!我歡蹦亂跳地拿著剛買的炮向樓下奔去。“嘭”“啪”各種炮。瞧啊,那炮像一朵朵美麗的水花,迎著光飛奔而去,背著光慢慢落下。好美哦!OH!MYGOD!那火花直沖我奔來。我嚇得拔腿就跑,奪路而逃。等火花熄滅了,我也跑得氣喘吁吁了。
除了習俗,最令人垂涎三尺的非美食莫屬了。年糕年糕年年高升,湯圓湯圓團團圓圓,餃子餃子吉祥如意。在眾多的食俗里,我最愛吃的就是美味的家家團圓的湯圓了。光看起來美,聞起來香,吃起來甜就能說明一切。咬開一口軟軟黏黏的皮呀,芝麻流露出來。再咬一口芝麻,哇哦!好美味哦!正是“此味只應地上有,天上能有幾回聞”啊!
過春節是我最喜歡的。有年的故事,有好吃的湯圓,還有美麗的`爆竹。“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你給我們了多少快樂,我喜歡你!
老師評語:這次作文寫的真好,能將有關春節的傳說、習俗用自己的經歷,體會生動,具體地描寫,字里行間表達出你對傳統節日的喜愛。文中詩歌的巧妙運用使文章更具亮點。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傳統節日與洋節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中西方文化的廣泛交流,復活節、感恩節、圣誕節等“洋節”在神州大地上火爆起來。相反地,我們的傳統節日則呈現出不斷“淡化”的趨勢。洋節,是國內眾多年輕人青睞的節日,也是眾多商家盼望的節日。因為在這天許多年輕人會在朋友間互換禮物,這無疑是為商家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促銷機會。我們的國家就如一座花園,洋節就如生長在花園中的一朵朵小花,傳統節日就如生長在花園中的高貴的牡丹。本是想用一朵朵小花來襯托高貴大氣的牡丹,卻沒想到,小花越長越盛,氣勢逐漸超過了牡丹,成為了花園中最耀眼的.花。(刪去本段。)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眾多的民族節日,是一份有待挖掘的文化寶藏。春節,我國傳統節日之一。自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正月初一為“歲首”,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稱農歷正月初一為“春節”,延續至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也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為“端陽節”,端午節有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紀念孝女曹娥,迎濤神等眾多傳說。
除春節和端午節外,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元宵節,重陽節,清明節……這些傳統節日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每年12月25日是圣誕節,是我國青少年們熱寵的“洋節”。在這一天,世界上大多數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在歐美許多國家里,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不僅僅是圣誕節,還有情人節,愚人節等,這些節日里,我國的青少年也開始隨波逐流,盲目模仿西方人的樣子開始過節。這種種現象,能讓中國的青少年體驗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和節日的氛圍,也能更加了解西方的文化傳統,了解西方人的歷史,以便于更能很好的和世界接軌,使得中國逐步走向世界,世界開始擁抱中國。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洋節,它已經戴著溫情的面紗飄然而至,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熱衷于過洋節的氛圍下,我們也不能忘記我們的傳統節日,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應該尊重中國的傳統文化,讓我們的民族文化得以繼承和發展。我們不能過分抵制洋節,也不能過分依賴洋節,我們對這些洋節要過得有度,不能讓其泛濫,更不能沖淡了我們的傳節日。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農歷五月初五,也就是傳統節日端午節。
早上,我的奶奶、叔叔、表哥、表弟都來了!他們去洗了洗手,然后拿著早已裝備好的材料,放在桌子上。奶奶、媽媽、爸爸都熟練地包著粽子。我呆呆地看著他們。自己好像石像,一動不動地坐在那兒。過了一會,我看了看鍋里的米、肉、蛋黃。情不自禁地抬起自己的小手——因為我那時還小,抓了一大把米放進了嘴里。“呀!好硬呀!”“還沒熟的米,當然硬了!”媽媽沒好氣地說。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這時,我說:“我也學包粽子!”“你這么小,可以嗎?”“可以的”我天真地說道:“您都可以,為什么我不行?”“好,媽媽教你!”媽媽一邊說,一邊拿起粽葉給我說:“先這樣,然后……”我學會了!不過我包得亂七八糟,一看我表哥表弟的',也是亂七八糟。我們都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我們包好后,放到鍋里去了,接著我們打開電視機,看到了其它地區賽龍舟的場景。粽子熟了!我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一邊吃,一邊看。
我最喜歡節日有很多,但是只有端午節我一直深愛著。端午節,我真想每天都是端午節啊!這樣就天天有粽子吃了!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的作文12-17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4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12-09
傳統節日作文12-09
傳統節日作文12-09
傳統節日作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