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作文集合四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的作文 篇1
我有一套“琴棋書畫”的泥塑小和尚,他們身高約6厘米,分別穿著紅、黃、藍、綠四色僧衣,都坐在蒲團上。
穿黃衣服的“琴”是我最為鐘愛的。他雙目凝視著他撥動的琴弦,似乎還陶醉在悅耳動聽的旋律之中。他雙膝跪在蒲團上,寬大的僧袍幾乎把整個蒲團蓋住了,只有讓他“浮”在空中才能見到那個淺紅的小蒲團。他那神態(tài)自若的樣子,真是一代大師的風度。
咦?“琴”后面那個小光頭是誰呀?原來是“棋”。這個小和尚左手搔著頭皮,右手正舉著一枚黑子準備先發(fā)制人。他身穿暗藍色衣服,腰系一根綠腰帶,坐在黃色的蒲團上。他面前的黑色桌子上擺著一個黃棋盤,顯然這是供他下棋的桌子。仔細一瞧,桌子下還露出了兩只小腳丫呢!
那個綠衣小和尚正在看書。他用一只手摸著沒有胡子且光滑的下巴。桌子上擺著《四書》、《五經(jīng)》和《列子傳》,他翻開了《四書》正全神貫注地看著上面那些密密麻麻豎著排列的.字,另外兩本暫放在一旁。我一看那翻開的《四書》就暈頭轉向,看來要閱讀古代名著得有較強的閱讀能力才行呀!啊!我忘了把他介紹給你們了,他就是“書”。
藏在最后面的那個小和尚最為害羞,他穿著橘紅色僧袍,他是“畫”。你看,他一手舉著印章正要蓋在他的“杰作”上,也許是因為太高興的緣故,他忘了把筆放回筆架,筆差點兒落到桌子下;他也忘了把硯放回硯臺里,使得那寬大的袖子被硯沾了一點黑墨。你說,他是不是十分粗心呀!
我想媽媽給我買這“琴棋書畫”四座小泥僧是希望我像各擅其藝的小泥和尚一樣努力鉆研文化、藝術,早日走上成才之路。
藝術的作文 篇2
去年寒假,我和爸爸媽媽去了西安的一處,那里有著數(shù)千萬個兵馬俑。兵馬俑原來是色彩斑斕的,但是自從接觸了空氣之后,顏色在空氣中氧化的無影無蹤,就只剩下石頭的顏色了。怪不得在照片中看起來冷清清的。
我懷著滿懷的好心情與無盡的激動來到了兵馬俑的內部。不斷有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還感覺陰森森的。雖然人潮騰涌,但是,接觸到冰涼涼的'扶手,也總感覺心驚膽戰(zhàn)的。有的兵馬俑斷了一只手臂,有的兵馬俑手上的兵器也不知所蹤。面部的表情也各不相同。矗立在坑中的兵馬俑一動不動,顯得威風凜凜。令人情不自禁地聯(lián)想:如果這些兵馬俑是活的,在戰(zhàn)場上浴血搏殺、英勇善戰(zhàn)的姿態(tài)是多么瀟灑、霸氣啊!簡直是無人能擋啊!風馳電掣的速度能與虎豹相拼。
兵馬俑的身上雕刻的栩栩如生,每一根眉毛都雕刻得很清楚,而且這已經(jīng)是過了數(shù)千年了,那時候也許更加清楚呢?而馬頭上帶著頭套,也可以想象:它與它的主人并肩戰(zhàn)斗、以一敵十,勢不可擋、所向披靡。
到后來,我感慨萬分,古人都能把兵馬俑雕刻得栩栩如生、完美無瑕,可是我們現(xiàn)在的條件自然比他們那個時候好,而古人卻能把它們做得活靈活現(xiàn)、美不勝收。就連我們現(xiàn)代人都感到心服口服,所以我們不能讓這一門藝術沒落,應該努力讓它崛起……
藝術的作文 篇3
想知道我這個暑假到哪里去玩了嗎?讓我來告訴你吧,我去杭州和平國際會展中心欣賞奇幻的3D藝術了。
那天,一到會展中心,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三樓展廳。看了展廳外面的介紹,我對3D魔幻藝術的疑惑才有了答案:原來它是一種將平面畫表現(xiàn)為立體畫的超現(xiàn)實藝術。在這里,不僅要欣賞,而且一定要帶上相機,加入到一張張惟妙惟肖的立體畫中。
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張著血盆大口的“大猩猩”,從畫面中探出頭來,好像要一口吃了我,逼真得讓人生畏。我趕緊閃到了對面,剛好和對面墻上的“擊劍手”打了個照面,于是我擺好架勢和他“比劃比劃”,媽媽馬上“咔嚓”按下了快門。
再向前走去,我看到了壁畫上龐大的“恐龍”朝我齜牙咧嘴,好像在發(fā)出怒吼,一副要把人吞下肚的樣子,真是栩栩如生啊!我站在畫前目瞪口呆、小腿抽筋,都邁不開腳步了。
終于,我鼓足勇氣跑到了另一幅壁畫前,上面是一個半空中的大杠鈴。心領神會的我立刻擺出一副舉重運動員的樣子,“舉起”了號稱150公斤的大杠鈴。媽媽一邊拍照一邊豎起大拇指說:“這下銘銘成奧運冠軍了!”
我又興奮地跑到另一副壁畫旁,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原來我看到了“槍擊怪獸”。我二話不說擺出神槍手瞄準的姿勢,馬上變成了“屠龍高手”。轉了個彎,我看到了最喜歡的“綠巨人”,我在壁畫前作了一個和“綠巨人”一模一樣的`動作,成了一個“小綠巨人”。
在接連不斷的驚奇中,我們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最后的壁畫前,這是一幅山石塌方的畫面,我趕緊上前用盡全力頂住一個正在滾落的巨大“石球”,頓時感覺自己就是一個拯救世界的“大英雄”了。
走出展廳,我戀戀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一路上,我翻看著媽媽給我拍的照片,還沉浸在剛才魔幻藝術的神奇和精彩的瞬間中。
藝術的作文 篇4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中封建社會占了二千多年.歷代封建帝王號令天下,具有無上權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為他們是天子,是代表上天來統(tǒng)治天下的,臣民只能絕對服從.
《詩經(jīng)》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是說舜已經(jīng)做了天子,請問“瞽瞍”(舜之父)怎能不做他的臣子?由此可知皇帝的權力之大.
因此,自古以來,“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身首異處,甚至株連九族,遭滅頂之災.但是仍有無數(shù)謀臣良相,他們懷著一顆赤膽忠心,出于對國家命運的深慮、對民族存亡的`憂患,勇敢地向君王冒死直諫,結果落得輕者貶謫削官,重者慘遭滅門之禍,讓功臣謀士談虎色變,封堵進諫言路.如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馬遷蒙宮刑之辱等.
然而同為諷諫之臣的優(yōu)孟則深諳諷諫之術,他憑借自己的智謀,巧妙諷諫,讓楚莊王欣然納諫,不僅收回成命,而且還將他的愛馬交給了主管宮中膳食的太官,做了大家的盤中之物,不得不讓人佩服.那么優(yōu)孟到底利用了什么法術呢?仔細捉摸,他只不過是深明諷諫之道,充分運用諷諫藝術,取得了眾人稱快的效果.
諷諫,亦稱“設喻說理”,即用暗示、比喻、夸張、反語等方法委婉的說理,也就是用生動具體的事例說明抽象的道理.
1.為對方打算——不暴露游說目的
設身處地地為對方的切身利益著想,是游說時應遵循的原則之一.燭之武先講明秦和晉圍鄭(即使是攻下鄭國),秦國無大裨益;進而分析晉侯出征目的在于擴張領土,且欲壑難填.一方面使秦伯覺得枉費心機,一方面頓感危險將至矣.可見,燭之武頭頭是道挑撥離間了“秦晉之好”.這叫曲線救國.
鄒忌可謂酒色財氣俱全,竟還擁有聰明腦瓜支配下的厲害嘴巴,叫人刮目相看.他從妻、妾、客人的阿諛之詞“小題大作”——以君子之心度“君子”之腹,獻身說法使齊王也同理得證“蒙蔽甚矣”,于是一聲令下,廣納諫言,終于“戰(zhàn)勝于朝廷”.也使齊國奪得人才乃至發(fā)展先機.
觸龍用“緩沖法”拉家常套近乎,用“引誘法”開后門托幼子,用“旁擊法”談燕后陪襯人,用‘植入法”論歷史望未來.先用三寸不爛之舌變相息怒緩和氣氛,再用反證法“老臣竊以為媼之愛燕后賢于長安君”來巧設魚餌,引魚上鉤,推出“為長安君計短也”的結論.迂回包抄使得趙太后主動繳械.
2.用婉言相勸——忠言順耳利于聽
下級勸說上級,由于尊卑關系不得不謙言以諫,否則會引來殺身之禍.雖然燭之武和觸雞年歲已高,但豈敢倚老賣老?燭之武早有言“無 能”,鄒忌實話實說“不如徐公美”,觸龍噓寒問暖“曾不能疾走……竊自恕……”沒話找話,話題輕松,鋪設情境.此三者諳習“良藥蜜口更于病,忠言順耳更利于聽”之道.事實亦如此,良言一聲三冬暖,冷語一句六月寒.
3.巧施攻心術——先對方之憂而優(yōu)
燭之武長于外交辭令,說理透辟,步步深人,層層逼緊.他抓住秦伯擔憂“幫晉滅鄭后反而惹火燒身”之心理,申明圍鄭對秦無任何好處,曉之以利害,因說服力很強,所以句句打動對方.鄒忌很了解齊王處在許多人對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懼、有所企求的環(huán)境中,必然是個耳不聰、目不明的受蒙蔽者——隱憂國之清明;又因曉得齊王有修明內政以興邦的宏志(心理),為此設喻使齊王欣然接受勸告,提升了齊國威望,贏得了諸侯的尊敬.觸龍非常了解趙太后愛子、憐子之心,便采用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誘引,動之以情申明大義,進而解太后心結.當然更見觸龍為國之憂心,忠心明鑒.
燭之武、鄒忌、觸龍游說的成功也告訴我們:游說時要不亢不卑,言語恰到好處——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自己尊嚴.
【藝術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藝術的作文:藝術與生活04-28
藝術的作文04-25
藝術的作文04-25
藝術的作文04-28
藝術的作文04-28
藝術的作文04-28
藝術的作文04-29
藝術的作文04-30
藝術的作文05-02
藝術的作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