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在中秋作文匯總10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中秋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在中秋作文 篇1
我是在中秋節那天出生的。在我周圍,有很多小孩的生日過得很簡單,因為他們要上學,沒多少時間好好慶生。而我不用擔心,因為我過生日時,總會放假。
去年,是我十二歲的生日。或許是已厭倦生日蛋糕的奶油味了,父母答應我不買生日蛋糕。
那天晚上,吃過晚飯后,我們一家和幾個朋友一起坐在月光下。大家吃著水果,切著月餅,妹妹在玩燈籠,大人們就在一旁聊天,而我和朋友們一邊吃一邊玩牌,輸的就要一口氣喝完一杯果汁,很快,幾瓶果汁就只剩下空瓶了。我起身準備去冰箱里再拿出幾瓶,媽媽卻讓我繼續玩,她去幫忙拿。平時,她是不會這樣的'。
這時,圓月躲進了云層,天空中只剩下幾顆小星星。天空遠處有一個小紅點,是孔明燈!孔明燈越升越高,最后還是墜落了。
月亮終于又露面了,它的月光顯得更加皎潔了。我看見媽媽走向了冰箱,我想她應該是拿什么東西,便繼續和朋友們玩。
突然,媽媽出現了,她的手中拿著一個生日蛋糕。我的眼角頓時變得濕潤。我一直認為,過生日并不是要有生日蛋糕,這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我已厭倦了這種形式。但媽媽卻“反悔”了,又去買了蛋糕。我們熄滅所有燈光,只留下一束月光,我在它的照射下,許了一個很白癡的愿望——我們幸福的一家人會長生不老。
這生日蛋糕居然比往常的要好吃許多,它的奶油不再是甜膩的,似乎里面多了些說不清的東西。
在中秋作文 篇2
自古以來,圓月就是中秋的象征。也是許多人的精神寄托,仰頭望月,似乎已成為一種絕佳的傾訴方式,愛在中秋 中秋節作文。月亮,正如其名,很亮。它因為嫦娥和后羿的故事而亮,它因為象征著團圓而亮,那種獨一無二、非比尋常的亮有時讓人感到皎潔凄涼,有時讓人覺得和藹可親。
自上大學起,每一個中秋之夜都讓我記憶猶新。我想大概是身在他鄉,思鄉的緣故罷。在距離家鄉的千里之外,抬頭仰望那同一輪圓月,是喜,是悲已難以說清。只是在心底默默念著:請替我為遠方的家人和朋友稍去我深深的祝福。突然間想起蘇軾的《水調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流傳幾百年的詞,在每一個月圓之夜,被人憶起。幾百年前的蘇軾,也正是在那個月圓之夜,思念著遠方的親人。于是他舉杯澆愁,起舞清影,殊不知借酒澆愁愁更愁。我斷然不會如此。然而,陪伴我的是漫長而沒有終點的幽幽曲徑,一覽無際的碧波荷塘。目之所及,皆是優美而凄涼之景。人若心悲,其境也哀。如此花好月圓之夜,寂寞的人卻愈加地孤獨無助。
我依然記得在大學里度過的每一個中秋。大一那一年的中秋,月亮很圓很大,散發著溫黃的光芒。那么柔和,那么溫暖。似乎要把整個的愛撒向大地的'每個角落。好像媽媽的微笑:慈祥,圣潔……
大二那一年的中秋,月亮很遠高很遠……銀白色的光,把寧靜的世界照亮。一個人走出自習室。站在空曠的廣場上,凝望著深藍色的夜空……我有點孤獨,有點想家。爸爸媽媽你們還好嗎?那傳遞著無數愛的月光,可能照亮了許多孤獨的靈魂。而這一年的中秋,我愛的月光,卻讓我的心揪得好疼,好疼……
如今又逢中秋,終于有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可是我仍然感到悲傷。我再不能回到從前,再不能與舍友徹夜不眠地聊天賞月了。我的學生時代如在昨天,仿佛觸手可即,卻已遙不可及……“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不如意的事實在太多,然而沒有遺憾的人生卻未必是完美的。我懷念著那份尚未走遠的孤獨,那些曾經伴我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的人,那些我觸摸過的花花草草,那些我依偎過的大樹……我的敏感,我的柔弱,我的堅強,你們懂我。在每年的這個象征著團聚的月圓之夜,一幕幕地如電影般地在我的記憶中閃現。
這輪見證著歷史的圓月,傾注著多少人的期待與熱愛。它寬廣的胸懷擁攬著“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懷友之情和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游子思鄉的情思。見證著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的歷史回憶。江山已舊,人事已非。只有明月多情,穿過女墻仍舊照著這古老蒼涼的故都,撫今思昔,能不傷感?李白的“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寫出一個月夜花間獨酌者的寂靜心境。道出了詩人被宦官權臣排斥打擊的孤寂苦悶的心情。明朝李攀龍的“城頭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馬上望。”則描寫出了一輪邊塞明月和征人思鄉的情結。
古往今來,人之情思的抒發,都與中秋之月結下了不解之源。這輪象征著團圓,祥和的滿月已穿越歷史的時空,滿載著人們的憧憬與希望,將人們的心連接起來。云淡風輕,我 走過的,它也走過……
在中秋作文 篇3
中秋之夜,我在想你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出家門去院子里賞月,月亮依舊那么圓,平常我望著圓圓的月亮,我不禁感嘆道:“月亮真圓啊,好美啊!”可是在那個中秋之夜我望著月亮不禁感嘆道:“我的好朋友,你現在在哪里,你還記得我么?”
李明軒啊,今天我望著月亮突然想到了你,想起了你在2班那快樂的情景,想起了你在2班搞笑的樣子,神態以及表情,想起了你在2班學習的那種堅持不懈的勁頭。同時,我還想起了你在一些些的方面對我的幫助,記得是你在我最失望的時候讓我開心,記得是你在我受傷之后第一個送我到醫務室的,那時,我認為你是我一生中最要好的朋友,曾記得我有什么痛苦都對你說,我有什么高興的事都對你說,當我有不可告人的隱私的時候我都對你說過,在整個初二的時光里是你幫助了我,讓我走是陰影。在今天,我只想對你說:謝謝你,李明軒。
如今,在初二期末考試之后,你非常不幸的因為成績不好被調到普通班(個人學校總共八個班,1--3班是實驗班,其余都是普通班),從此,咱們倆再也沒見過幾次面,在一次見面的時候我發現你變了,你不再那么開朗,不再那么勤勞,我同時也發現咱們基本上沒有了什么共同語言。沒有什么可說的'話了。可是,你還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永遠不會忘記你。
李明軒啊,雖然咱們不在一個班了,但你也要努力,我也努力,爭取咱們考進同一所高中。
哦,我媽叫我回家看中秋晚會去呢,最后送給你一首歌,來自爽子的一首掛念送給你,同時也祝你中秋快樂, 再見了!
本文優點: 記敘明確,遙望月空,想起了自己牽掛的好友,在簡短的敘述中讓我們了解了你們的友誼和你的朋友。
美中不足: 結尾處理不夠好,其中個別句子不通順。注意標點的正確使用。
在中秋作文 篇4
10歲之前,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新奇,是那一個個美味的月餅,豆沙、椰蓉、五仁、椒鹽……是和大人們一起坐在院落里、陽臺上、或是在河邊徜徉,大人們說著他們的話,自己和兄妹們在一邊放肆開心地玩耍,愉悅的聲音在夜空回蕩。
10-20歲,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固定,按部就班完成老師例行布置的寫作任務,搜腸刮肚地想著各種美妙的詞匯描寫中秋之月的美,可是往往抬頭一看,外面不是煙雨綿綿,就是陰云密布,月亮呢?是翻書閱卷地去查找先輩們在中秋之夜的感懷,想著如何在文章結尾時加上一段自己獨特的感悟,可是尚還稚嫩的心里除了漫畫、電視、小說、游戲卻很難找到對中秋特別的感受。
20-30歲,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孤獨,立業尚無著落,成家更在何方,成天忙得昏天黑地,往往是接到父母或戀人的電話才知今夜是中秋,抬頭一看,自己還在空蕩蕩的辦公室里準備著明天的要上報的材料。
30-40歲,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重復,年復一年地想著今年該給岳父岳母送什么禮物,晚上安排家人在哪里吃飯。晚飯過后陪著父母兄妹一起坐在院落、陽臺、或是在河邊徜徉,說著這一年工作、家庭、為人、處事的喜怒哀樂。偶爾瞥見一旁鬧成一團,大吃月餅的幼子們,突覺一陣恍惚,感慨世事的輪回。
40-50歲,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感傷,是否大了這個年紀總容易多愁善感,事業已經定型,雖不如意,總算也衣食無憂。每到中秋夜,匆匆和父母泰山吃完團圓飯,就趕著孩子回家去完成老師布置的寫作,看著孩子坐在那時而冥思苦想,時而翻書閱卷,可半天稿紙上還是一片空白,不由輕嘆一聲。晚上妻在枕邊酸酸地說著別人家女婿給岳父岳母送了多少禮,帶家人在哪家豪華餐廳吃飯。閉上眼,細思往日,才知自己一直引以為豪的衣食無憂在此時是如何令人傷感。
50-60歲,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思念,每到中秋夜,特別思念在外求學、>一年級作文路燈_900字,在外忙碌的孩子。中秋不再拘泥于吃頓團圓飯的形勢,往往是忙了幾個菜,和妻吃了幾口,就覺索然無味,總是不由自主拿起電話,叮囑遠方的孩子吃好穿暖。
60-70歲,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迫切,每到中秋,子女們總會上門下廚,或是帶著自己外出吃飯。但自己的內心最迫切的是見到可愛的孫輩,往往提前數日就迫不及待地為孫輩們準備各式美味的月餅,期盼著自己兒時的場景重現。
70-80歲,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淡漠,對中秋這個節日似乎看得不如過去重了,其實這個年紀對一切都已看淡,子女還是回來和自己吃團圓飯,但怎么看來都像是完成模式化的任務,飯后想跟孩子們一起坐下來賞賞月,聊聊天。兒子說:“爸,我們先走了,孩子的作文還沒寫呢。”
80歲后,中秋的記憶是記憶的模糊,對事總是那么善忘,到了中秋,也記不得還要去吃什么團圓飯了,心中只是會想,明年中秋我還在嗎?此時才突然明白,之前每年的中秋,不管是新奇,是固定,是孤獨,是重復,是感傷,是思念,是迫切還是淡漠,最重要的是自己活在這世間,只有人在,才能感受到這年復一年的中秋帶給我們的喜怒哀樂。
在中秋作文 篇5
昨晚帶豬寶在外用餐回家,他見我推車不方便,乖巧的替我開門,剛推開院門,立生贊嘆:“哇,一輪滿月喲!”我抬頭看去,明月當空,垂掛天邊,似滿非滿。隨口應道:“現在還不算滿月,到了十五才是滿月。”話一出口,馬上想起中秋近在眼前,不過兩三日的事了。
孩提時最盼望過節,可以著新衣戴新帽,最盼望的是那些應節而生的各類食物,那是物質貧乏經濟尚落后的年代,只有在節日時才可以享用平日里吃不到的美味。而現在的孩子,得到的太多,節日與平常已沒有什么分別,他們不懂得也不理解除夕、中秋、重陽代表意味著什么。若說從前的節日是屬于孩子的,現在的節日是屬于成人用來懷舊的。 是的,小兒的一聲驚嘆引得我憶起兒時,那時我對中秋無限盼望,也對圓月無限神往,可以吃到月餅,可以看到玉兔、桂樹還有嫦娥。當時的月餅種類很少,市面上常見的不過五仁、青紅絲,豆沙餡的都少見,至于什么蛋黃之類的更是稀貴品,一般家庭很難見到。每逢中秋,父母會親手做月餅,花生,核桃,冰糖等能用來做餡的都被利用上,面里加了雞蛋、食用油做皮,包好之后再烤,待熱氣騰騰的月餅出爐后,姐弟三人會馬上圍坐在桌前,直吃到肚兒圓圓,不能下咽。自家的月餅因為精心制作,酥脆可口,香甜味美,比市面上的要好吃百倍。記得那年,父母忙碌了一晚終于做好了月餅,我一邊喝糖水一邊吃月餅,卻挑剔說不夠甜。父親解下圍裙重重扔在我面前的樣子記得格外清楚,也許就是從那年之后,家里中秋再也沒有了父母辛勞的身影,再也沒有了自制的月餅。 后來,月餅制作越來越講究,花樣也越來越多,由從前的油紙包著演變成精美的紙盒裝,圓的,方的,菱形的,有一年,父親的徒弟帶來的一盒月餅里居然有一只桃形的月餅。天哪,原來月餅還可以做成壽桃樣兒,我捧在手中看了又看,愛不釋手,父親就將這個壽桃樣的月餅特批給了我。晚上自習,我小心翼翼的`將這個桃形月餅裝在了書包里,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來到學校。我要將這個特殊的月餅送給我最敬重的王老師。我該怎樣送呢,我該怎樣說呢,王老師會開心么,同學又會怎么看我呢?王老師隨著上課鈴走進教室,如平日一樣,點一支煙,坐在講臺上批改作業。一個晚上,我坐立不安,低垂著頭將手指絞得通紅也沒能鼓起將月餅送給王老師的勇氣,我恨自己的不爭氣,淚悄悄的流了下來。自習結束,在同學們陸續走過講臺跟王老師道別時,都從書包里掏出一塊月餅放在講桌上,祝過老師中秋節快樂就匆匆離開。看著王老師翹著他的兩撇胡須微笑著道謝,我擦干了眼淚,最后一個離開教室。經過講臺時,快速的掏出珍藏了多天的壽桃形月餅,輕輕的放在了講桌上,紅著臉說了聲中秋節快樂,逃也似的離開了。走出教室很遠后我才敢回頭,隔著窗看到王老師正把玩著那塊壽桃形月餅,滿臉笑意,我讀到了幸福快樂。時至今日,這都是記憶中不能磨滅的永恒畫面。 月餅是月的化身,象征團圓圓滿,若少了月,中秋就像是少了美味大餐中的主菜,已沒有多少吸引人之處。年少不懂得賞月,那些美麗的神話故事將月在我的心目中幻化成嫦娥的宮殿,在中秋時若在半夜觀月,就能一睹嫦娥芳容。于是,邀了最好的朋友,各自帶了瓜果、糖、月餅,偷偷爬上十幾米高的消防訓練塔上,認為距離越近,看得越清。相靠著等待夜半,靜候嫦娥,等著等著困意襲來,倆個人睡著了,急壞了兩家人。 沒能看到嫦娥,這成為我心中不能解的遺憾。漸漸長大成人,知道神話都是騙人的,可心中的那份固執依然不變,發誓說將來一定要找一個能陪我一起爬屋頂看月亮的人做我的老公。 為人妻為人母,美麗的故事美麗的歲月都隨著時光悄悄溜走,唯有在這樣的特定的環境特定的心情下才被一一憶起。于是教豬寶背詩,背李白的《古朗月行》,只背充滿童真的前四句: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
桂樹何團團。
白兔搗藥成,
問言與誰餐?
在中秋作文 篇6
秋之尖兵躡足潛蹤,會在一個人們難以預料的時刻,從農村包圍城市,用八月陣風持續的頑強,沖擊行將崩潰的殘夏。象故鄉池塘邊那排水杉的枝葉簌簌的搖落。還有那林中悠長的禪聲,會在夜來的風雨聲中浸透季節歸去的悲聲。也許只有歷經過四十年風雨的人、只有目睹過逐漸長大的兒女象秋日里火紅颯爽的高粱挺拔于眼前的時候、只有讀懂了杜甫“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的詩意,你才能用一年一輪生命的積累,去感受那提著螢火蟲的綠光在冷月輝映的露珠上寂寞舞蹈的秋韻。才能在一個闃無聲息的夜里聽那不知來自于何處的若有若無的清脆的蟲鳴,感受秋,象萬千密集的螞蟻突然洶涌而至在自己孤獨無助的心野,啃噬著無人能懂的凄涼!
我曾經用少年的懵懂,無數次地穿越八月的晨霧,在那清亮澄碧的田野小河邊,思考著自古以來連圣人都沒整明白的生命的意義。還有斜陽下那大片大片在霜后映著暖色的莊稼,只有它的蒼老才會讓同樣蒼老的父親,眼光里飄滿了遠天白云般的欣慰與悠然。可那樣的景象常常被秋風和秋草編織的蒼涼弄得滿目零亂滿目的陰暗,縱有碩果累累秋菊怒放,也改變不了父親那豐收后還經年拮據的憂傷!
我是在告別故鄉的那個秋陽高照的下午,才從煙繞兔奔的秋野上感受到了巴根草堅韌的老藤對于那片沃土的深情,才從父親揚鞭耕種的'呵斥聲里聽到了一種比歌聲還要優美的天籟。在雁陣遺漏的鴻鳴聲中,深深地嵌進深重的藍空,嵌進我嫦娥的廣袖都不能為我舒展的眉頭!
啊,八月的金秋,在我遠離的城市,一年年都會用舒爽的涼風給我送來故土的問候。他不屬于人潮涌動車輪滾滾的城市,他就是一串串金黃的玉米、一串串火紅的辣椒、一簇簇壓彎枝頭的柿子、一叢叢讓人側目的金棗,永恒地掛在門前,掛在晨光灑滿的菊花丹桂怒放的笑容上,掛在我想抹都抹不去的記憶里。從那縷吹進家門的涼意中,我仿佛一下掉進了月光粼粼的河水中,掉進無數次的幻夢里,那個在斜陽煙柳的傍晚,那個在牛背上張望炊煙的少年,那個今天只能在異鄉的屋檐下回望中秋的、孤獨的背影!
在中秋作文 篇7
應塘灣鎮蘆甸劉家村長和走出蘆甸的畫家邀請,我與貴溪市文聯、“我愛貴溪”網站的幾位朋友約好了中秋節下午趕去塘灣,晚上去蘆甸劉家看瓦子燈。
下午三點多,天上不時隱約傳來陣陣雷聲,貴溪的酷暑好像要以中秋節為轉折點進入秋涼。看來,今天是免不了要下一場大雨的,這瓦子燈可怎么燒得起來啊?我正憂慮著。這時,手機響了:照原計劃進行。剛放下手機,雨便淅淅瀝瀝下了起來。
天公不作美,半小時后,雨越下越大。車子來了,就在樓下等我,塘灣那邊早就準備好了一切,不能拂了東道主的一番美意。我與妻子撐著傘,抱著女兒鉆進了小車。車子越往南走,雨越小,過了雷溪,路面開始由濕而干,漸漸現白。老天留情,塘灣居然沒下一滴雨,大家欣喜不已。
車子停在塘灣古鎮一家館子店前,東道主為我們的晚餐安排了兩桌。為了表示禮尚往來,我從包里拿出一疊新近出版的書,給主人們現場簽名贈書,權當見面禮。
蘆甸劉家是名人之鄉。以前有個叫劉智修(筆名蘆江,現定居北京)的,學生時代便投筆從戎,抗日救亡,他的父親劉庭杰早年在縣里也非常有名;還有一位全國著名詩人劉振聲(筆名蘆甸),上世紀50年代初任天津文聯創作員,被定為胡風骨干分子而含冤去世。在座的劉家后生對這些人和事只是好像聽說而已。
酒微醉,情正濃。然而,今夜的月亮卻一直躲在密密的烏云里不肯出來見人,也許是不想搶了瓦子燈的風頭。我們驅車前往蘆甸劉家,一路上經過幾個村子,村頭路邊蜂擁著男女老少很多人,每個村都在村外搭起了高高的瓦子燈,不時一輛輛摩托載著煙花從我們身邊擦過分別駛向左右幾個村。
遠遠的看見前方一座高高的門樓矗立在燈火闌珊處,車子漸行漸近,門樓門楣上的四個大字由遠而近映入眼簾——“蘆甸劉家”。我們在門樓外下了車,門樓左邊一字排開七八捆煙花,頓時,煙花齊放,色彩斑斕,有滿天星,有震天雷,有滿天紅,有仙女散花……真是好看極了!
在人們的驚叫聲、歡呼聲以及小孩驚嚇的啼哭聲中,搭建在門樓右前方草地上的瓦子燈紅紅火火地燒起來了。于是,剛才還在欣賞經過現代技術改良的煙花表演的人們,轉而向古老傳統的瓦子燈涌去。
瓦子燈是用舊瓦搭建的(新瓦上了釉,不好燒),呈塔形,塔心是空的,塔身同一水平線的`瓦與瓦之間不能撞頭,相距略小于瓦的長度,以利于架在上面的瓦擱在下面兩片瓦之間的兩頭,這樣上下、左右瓦片之間便都留有縫隙。瓦子燈底部直徑有一米多,高近三米,底部側面開了一個洞,是加進柴火用的。草地上堆放了一捆捆柴火,另一旁還有幾桶柴油。瓦子燈的火燒得很旺,但一時半會兒的,瓦片是燒不紅的,于是,時不時的,有人在往瓦子燈的塔身火上添油,柴油一澆,頓時火光沖天,熱浪襲人,照得人們紅光滿面,也照得村民心里亮堂堂的。
觀看瓦子燈的村民聽村長和畫家說,今夜蘆甸劉家請來了貴客,文聯主席、電視臺臺長、記者、攝影協會主席以及作家協會、貴溪網站的人來了,這可是劉家有史以來的中秋之夜迎來的首批特殊的客人。不一會兒,這個消息就在人群中傳開了,鄉親們都非常高興,歡迎我們的到來。他們自豪地認為,劉家的瓦子燈十分了得,客人的到來為劉家今年的中秋夜增輝添色不少。
這時,電視臺記者肩上的攝像機、攝影師手中的照相機的鏡頭都對準了瓦子燈,村里一個姑娘激動地在瓦子燈前擺著各種姿勢搶入鏡頭;幾個小男孩在鏡頭前跑來跑去,將頸脖子伸得長長的,跳躍著,要把自己頑皮的少年濃縮進攝像機、照相機里面去。
瓦子燈里還在不停地加進柴火,從蜂窩似的塔縫里伸出萬千火舌,將瓦子燈塔身舔得紅紅的。時不時的,星星點點的火子從萬千塔縫里沖了出來,在瓦子燈塔頂聚成萬紫千紅的一團,隨即迎風飄散,煞是美麗。
夜漸漸深了,人們意猶未盡,我們得趕回城里去了。到家后,妻子仍然很興奮,她說:鄉里人的熱情、瓦子燈的高大以及民俗的發揚使得我們今年的中秋夜別有風味。三歲的女兒忘了那震天雷煙花的驚嚇,竟然嚷著:還要看瓦子燈。
在中秋作文 篇8
這幾天一直都是陰雨綿綿,今天是中秋節。早上還下著小雨,到了中午雨停了,久違的太陽慢慢露出了笑臉,晚上可能會看到一年中最大最圓的月亮了!上午,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先去了洛陽的奶奶家。全家圍在一起吃著月餅,爺爺是退休的語文老師,就和我比賽背誦關于“中秋、月亮”的詩句,爺爺吟出的詩句好多我都不會背,爺爺就耐心地為我講解,滿屋都是我們的歡笑聲……
下午,我們從奶奶家回到外婆家,推開外婆家的門,感覺是那樣的冷清,最疼愛我的外爺去年匆匆離開了我們,淚眼中,外爺那慈祥的面孔,慈愛的笑容就在我的眼前,外爺還穿著那件老式的工作服……“娃娃,你來了!累不累?餓了吧,快來,這兒有你愛吃的東西先吃點!”
耳邊又回蕩起外爺爽朗地笑聲和親切的話語。往年的中秋節,我們總會和外爺一起坐在明亮的月光下,吃著美味月餅、各種水果,我最喜歡和外爺一起分吃月餅,外爺愛吃五仁月餅,而我愛吃水果味的,我們吃著月餅,外爺會拿起一個最大的石榴,掰成兩半,笑呵呵地遞給我一半,“快吃吧,娃娃,這個石榴可甜了”。我吃著甜甜的石榴,一下甜到了心里,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笑容滿面……
如今,家里少了慈祥、勤勞的外爺,顯得那樣的'冷清,我們在外爺的遺像前擺上月餅、水果、點心,照片中的外爺笑得依然那樣慈祥,然而,卻再也聽不到外爺那熟悉的話語。走出外婆家,才發現今晚的月亮真大真亮,我和爸爸媽媽緩緩走在明亮的月光下,月光柔柔地灑在我們身上,我的心情是那樣的沉重,抬頭望著明月,外爺是否也在賞月?此時,我似乎在圓圓的月亮上看到了美麗的嫦娥,長裙飄飄,懷抱玉兔,深情地望著大地,嫦娥是不是也在思念著親人,思念著后羿?低下頭,不知不覺中,我思念的淚水悄悄流了出來……
在中秋作文 篇9
今年中秋節,和往年一樣,都是大家一起到外婆家過。但是,今年的中秋節多了很多樂趣。
今天早上我們規定九點去外婆家,但是大家都起晚了,慌慌張張的終于在九點之前忙完了。我們出了家門上了車,發現鑰匙忘帶了,我跑回去拿,發現我的鞋子還沒換,穿的還是拖鞋。趕緊回家把鞋子換好,把鑰匙拿出來。在車上的`時候我不由得想:“這要是上戰場忘了拿槍,不是找死嗎。”
到了外婆家,發現我們是第一個到的。心里頓時有些小小的得意。很外公外婆問完好之后,就上網聯系表哥表姐趕快來。不久,大姨三姨她們都到齊了。媽媽和外婆她們做在一起聊天,有說有笑的。爸爸和外公他們則在一起看著電視談著事業。小表妹在一旁到處亂跑。
而我和表哥表姐他們,都坐在一個屋子里,手機連著無線網絡,開始在游戲上一起拼殺。我們幾個配合的天衣無縫,把敵人們殺得片甲不留。玩的好不快樂。
到了中午,該吃飯了,小表妹來叫我們吃飯,她的身上到處沾滿了白色的面粉,臉都變成了小花貓。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表姐從桌子上拿了一面鏡子,放到小表妹面前,小表妹哎呀一聲,就捂著臉跑出去了。我們又哈哈大笑起來。吃飯的時候我看著碗里的餃子,那可真是慘不忍睹,有很多都是奇形怪狀的,還有幾個都敞開了肚皮。后來才知道,表妹一直在廚房“幫忙”。我就說嘛,媽媽的手藝不會這么差的。
吃飯的時候外婆給我們講中秋節的故事,雖然我們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是聽外婆講出來還是很有意思。
吃完飯我們這些孩子都拿出了作業,開始圍在一起寫作業。沒辦法,誰叫作業這么多呢。不過有那些上大學的表哥表姐們,作業做起來簡單多了。
等我們x寫完作業了,也要回家了。回家的時候找不到小表妹了,大家都著急的不行。后來小表妹自己從樓上下來了。原來她在樓上聽歌,怪不得呢。
中秋節,真是很平凡的一天,但是也是有趣的一天。
在中秋作文 篇10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來了,大家都很開心,一家人又能坐在一起團圓,多么幸福。
我和媽媽在餐桌上吃晚飯,一邊吃一邊說今天的月亮,一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多好呀,能團團圓圓的在一起是最好的。
可是一個電話打了過來,是爸爸的,爸爸卻說:“今天領導說讓我加班,今天晚上就不回家過中秋了。”“為什么中秋不過了,你回來。”“回不去了,中秋你們母女倆過吧,領導不讓我回,我也沒辦法。”說完便掛了電話。這時我看什么都沒有了節目應有的'興奮與快樂。
天色漸漸暗了,月亮慢慢升起來,忽然門開了,一個高大的身影出現在門門前,我定眼一看是爸爸,“爸爸,你不是說不回來了嗎?”“我只是想給你們一個驚喜。”一家人愉快的笑了,一起賞月過中秋呀!對----賞月,一家人站在家中望月,談話,吃月餅,過中秋。
月亮真美,月亮發出的光,雖然不像太陽發出的光芒那樣強烈,但是卻那樣晶瑩純潔。月亮像一塊大玉盤,如一塊大寶石,晶瑩剔透,旁邊數不清的星星眨著眼睛,圍繞著月亮,月亮上有一塊黑影是嫦娥的宮殿嗎?嫦娥是在看我們一家團聚嗎?她開心嗎?
那黑色的圖案成了月亮的笑臉,是為我們高興,一家人能團團圓圓的嗎?月亮你多美,是因為你在中秋,還是因為你被愛包圍?
【在中秋作文】相關文章:
快樂的中秋中秋作文01-08
中秋的作文04-25
中秋作文04-25
中秋的作文04-28
中秋的作文04-28
中秋的作文04-30
中秋的作文05-02
中秋作文05-03
中秋的作文05-03
中秋的作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