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蔬菜生產方案

時間:2024-06-04 16:51:26 生產/加工/制造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蔬菜生產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蔬菜生產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蔬菜生產方案

蔬菜生產方案1

  為貫徹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全面提升蔬菜綠色標準化生產,進一步提升蔬菜產業(yè)綠色高質量發(fā)展水平,根據《關于印發(fā)20xx年上海市鄉(xiāng)村振興重點任務清單的通知》(滬鄉(xiāng)村振興辦〔20xx〕3號)和《關于加強20xx年市對區(qū)“三農”和“基本農田生態(tài)補償”財政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滬農委〔20xx〕59號)的'要求,結合本區(qū)蔬菜生產實際,現制定20xx年蔬菜綠色高質量發(fā)展暨綠色標準生產實施方案。

  一、實施目標

  在本區(qū)主要蔬菜核心基地推廣綠色防控,推廣水肥一體化,推廣生物炭土壤改良與修復等項目,實現“兩減兩提”目標,“兩減”:20xx年,化學農藥較上年減少5%、化學肥料較上年減少5%。“兩提”:一是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升,蔬菜綠色食品認證率不斷提高;二是土壤質量不斷提升,保護地設施菜田土壤退化問題地到有效改善。

  二、任務內容

  蔬菜綠色標準化生產的主要任務是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和生物炭土壤改良與修復技術,不斷提高菜田土壤質量和生態(tài)安全,不斷提高蔬菜質量,不斷提高菜田的綜合生產能力。

  (一)推廣蔬菜“三誘一網+地膜地布”等綠色防控技術9000畝

  根據本區(qū)蔬菜生產實際,重點推廣應用太陽能殺蟲燈、誘蟲色板、性誘劑、防蟲網、降解地膜、園藝地布等理化誘殺技術,減少蔬菜病蟲害發(fā)生的基數,減少化學農藥使用數量,為蔬菜綠色生產提供源頭保障,完成蔬菜綠色防控技術推廣9000畝。

  (二)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800畝次

  選擇有水肥一體化專用設備的基地,通過選用適合不同蔬菜品種及其生育期的水溶肥料等高效緩釋肥,實現精準施肥,提高肥料養(yǎng)分利用率,減少化肥使用量,達到節(jié)水減工降本,完成水肥一體化應用面積800畝次。

  (三)推廣生物炭土壤改良與修復技術1800畝次

  根據本區(qū)蔬菜生產實際,重點推廣生物炭土壤改良與修復技術。通過增施生物炭不斷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單位面積化肥投入量,提高土壤地力和可持續(xù)生產能力,保護生態(tài)安全,促進蔬菜正常生長和改善蔬菜品質。實施推廣生物炭土壤修復改良與修復技術1800畝次。

  (四)打造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基地9000畝

  按照產地環(huán)境良好、經營主體誠信、品種面積保證、栽培模式生態(tài)、檔案記錄齊全、產品質量安全、長效對接順暢的要求,推進綠葉菜種植基地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全面應用綠色高效生態(tài)栽培技術,確保地產綠葉菜自給率穩(wěn)定在85%左右,完成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基地9000畝建設。緊密結合蔬菜標準園長效管理、蔬菜綠色防控推廣應用,將任務分解至各相關街鎮(zhèn),并納入年終“三農”考核。

  (五)啟動1個蔬菜保護鎮(zhèn)建設

  由練塘鎮(zhèn)人民政府編制蔬菜保護鎮(zhèn)農業(yè)專項規(guī)劃,以練塘鎮(zhèn)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為建設主體,對全鎮(zhèn)茭白、蔬菜實施規(guī)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yè)化經營。

  三、資金使用方向和補貼標準

  蔬菜綠色標準化生產實行財政補貼方式,主要支持綠色防控技術、生物炭和水溶性肥料等推廣補貼和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建設及蔬菜保護鎮(zhèn)建設補助。

  (一)推廣“三誘一網+地膜地布”綠色防控技術。建設蔬菜綠色防控基地9000畝,平均每畝補貼300元,安排補貼資金270萬元,實行物化補貼方式。重點推廣誘蟲板、殺蟲燈燈誘、誘劑引誘、防蟲網技術、降解地膜、地布覆蓋技術等。

  (二)推廣文丘里施肥器+滴灌模式裝置或水溶肥800畝次。平均每畝補貼240元,安排補貼資金19.2萬元,實行物化補貼方式,主要用于購買水溶肥料,具體肥料種類及使用方法按市級農業(yè)技術部門推薦使用。

  (三)推廣生物炭土壤改良與修復技術1800畝次。按全年每畝重復使用2次,平均每畝次補貼500元,安排補貼資金90萬元,實行物化補貼方式。參照《20xx年上海市設施菜田土壤保育和改良關鍵技術》(滬農技〔20xx〕17號)執(zhí)行。

  (四)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基地建設不少于9000畝。推廣應用生態(tài)栽培技術、綠色防控技術、機械化生產技術,開展標準園長效管理考核,確保實現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基地產品質量100%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按照考核結果給予250-350元/畝的補助,擬安排補貼資金270萬元。

  (五)蔬菜保護鎮(zhèn)建設是指根據《關于推進本市蔬菜生產保護區(qū)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保護鎮(zhèn)編制農業(yè)專項規(guī)劃,優(yōu)化產業(yè)布局和品種結構,加大農業(yè)設施裝備建設,推進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強化蔬菜產銷順暢對接,安排補助資金為300萬元。

  以上項目共計安排財政補貼資金949.20萬元,按照實際采購金額和考核補貼情況按實結算,補貼資金在20xx年市對區(qū)“三農”和“基本農田生態(tài)補償”財政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中統籌安排。

  四、實施期限和進度安排

  實施期限:20xx年3月—20xx年12月。

  進度安排:20xx年3月:按照專項清單制定本區(qū)的工作方案,確定實施應用基地及實施面積。

  20xx年4—10月:落實任務,并組織開展實施和安排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組織實施,確保各項技術落實到位。同時做好監(jiān)督核查工作,確保技術使用準確到位。

  20xx年11—12月:做好材料收集準備和項目總結,迎接項目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分工。依據工作方案要求,由青浦區(qū)農業(yè)農村委牽頭,種養(yǎng)業(yè)科和區(qū)蔬菜站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和項目實施技術指導小組,明確專人負責,落實好示范推廣基地,確保工作措施落實到位。

  (二)加強指導,擴大推廣應用范圍。建立基地聯絡員制度,定期進行技術指導及服務。成立4個技術指導小組,每個小組對接4個實施基地開展針對性的技術指導與服務,落實好各項關鍵技術,幫助解決相關技術問題,確保技術措施到位。各實施主體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范開展工作。

  (三)嚴格項目管理,強化監(jiān)督考核。項目實施中涉及貨物和材料的采購由區(qū)蔬菜站統一按照政府采購有關規(guī)定實施,并分發(fā)至實施單位;涉及資金補貼的,根據考核結果,通過財政集中支付方式撥付至實施單位。各實施單位要將相關工作信息及時上傳上海市蔬菜生產管理信息系統。

  (四)做好宣傳引導,營造工作氛圍。依托技術培訓、現場示范展示等手段,開展宣傳。通過總結典型經驗,樹立一批示范樣板,引導各蔬菜生產基地積極主動實施蔬菜綠色生產,促進全區(qū)蔬菜水平高質量發(fā)展。

蔬菜生產方案2

  當前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也是春季農業(yè)生產的關鍵時期,為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全面抓好春季農業(yè)生產工作,穩(wěn)定農業(yè)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六盤水市農業(yè)農村局組織專家編制了《20xx年六盤水市蔬菜春季生產技術指導方案》。目前已將通知下達至轄區(qū)內四個縣(市、特區(qū)、區(qū))農業(yè)農村局,后續(xù)會將指導手冊具體落實到每個有需要的農民或生產大戶手中。

  一、適時定植春播蔬菜

  露地栽培的甘藍類蔬菜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瓜類、茄果類蔬菜4月上中旬斷霜后定植,定植一般選在晴天上午進行,定植前要整好地,施足基肥,栽苗后要及時澆水,促進緩苗,緩苗后實行蹲苗,促進根系發(fā)育。耐寒性較強的速生蔬菜,如小白菜,可在3月中下旬進行大田直播。不育苗的豆類、瓜類、茄果類等喜溫性蔬菜也可于4月上旬前后進行大田直播。

  二、適時采收越冬蔬菜

  加強與重要城市、重點地區(qū)和疫區(qū)的溝通協調,根據市場需求,及時組織貨源、協調調運、保障供應。對有條件組織銷售的基地,結球甘藍、大白菜、蘿卜、花菜、胡蘿卜、萵苣、青花菜、菜心等達到商品成熟的在田蔬菜,及時采收,整理、分級和包裝,及時上市,增加供應。

  三、做好蔬菜采后貯存

  冬季大部分地區(qū)土壤和空氣的濕度較大,蔬菜存儲損腐率較高,在冷鏈條件較為完善的基地,根據貯藏能力,對達到采收期的蔬菜,應選擇晴天或陰天下午集中采收,采收時適當多留外葉,蔬菜采收后,及時進行分揀包裝,入庫貯藏,減少搬運次數,減少機械損傷,提高蔬菜商品率。

  四、注意蔬菜保溫防凍

  防止凝凍、陰雨、雨雪或倒春寒等災害性天氣的影響,及時剪去受凍的枯枝,提前增施磷鉀肥,或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1-2次,提高植株抗寒能力;中耕培土,疏松土壤,覆蓋稻草或秸稈,提高地溫;已定植的`早春果菜還應搭建小拱棚,將要定植的蔬菜可采用深窩栽培法,結合地膜加小拱棚栽培。

  五、科學進行肥水管理

  在田在土的正直生長期的豌豆、蒜、蔥、芫荽、菠菜萵筍等蔬菜,及時中耕、松土、除草,追施肥水,合理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逆性;對于長勢弱的植株,追腐殖酸、黃腐酸、聚天門氨酸等可溶性有機肥料,或魚蛋白、生物菌肥,沼液等,促進根系生長,恢復植株長勢。

  六、著力加強病害防治

  重點加強軟腐病、霜霉病、病毒病、根腫病等病害的防治,蟲害防治菜青蟲、蚜蟲、黃曲跳甲等。及時清理老葉、病葉、病株、病果;采用土壤調理、免疫誘抗,燈光誘控,性誘劑誘控;必要時選用高效低毒農藥進行防治,如軟腐病選用噻霉酮、氯溴異氰尿酸等;霜霉病選用銀法利、普力克、丙森鋅等;病毒病選用香菇多糖、寧南霉素、氯溴異氰尿酸等;根腫病發(fā)病初期用碧凈+碧護+安融樂灌根或噴淋莖基部;菜青蟲等鱗翅目害蟲選用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短穩(wěn)桿菌等;藥劑噴防宜在晴天上午進行,注意安全間隔期,避免農殘超標。

  七、搶抓農時開展育苗

  不誤農時,抓緊利用現代化溫室、塑料大棚為春夏季蔬菜儲備優(yōu)質壯苗。做好育苗設施維護管理,檢查育苗大棚的密閉性,及時對受損的棚膜進行補修,必要時搭建小拱棚,增加棚溫,加強保溫防寒。盡量用嫁接育苗、基質育苗、精量播種等先進的育苗技術,苗床溫度保持白天20~25℃,夜間12~16℃;苗床濕度干見濕為宜,通風在中午前后氣溫較高時進行;可通過補光、控水、施用阿速勃鈣鎂600倍液+磷酸二氫鉀300倍液等方式,有效調控植株生長,抑制秧苗徒長,培育壯苗。

  八、適量增種速生蔬菜

  做好生產指導和技術服務,適當擴種速生蔬菜面積,包括芹菜、生菜、菠菜、菜心等種類,豐富疫情防控期間急需蔬菜品種和類型,滿足市場需求,保障蔬菜均衡供應。

  做好夏秋蔬菜管理

  合理安排品種茬口,針對夏季多災的氣候特點,多安排一些市場適銷的空心菜、伏白菜、絲瓜等耐高溫、抗雨澇品種;加強田間管理,采用高畦栽培,清溝排水,及時追肥,以“少量多次”為原則,追肥可結合灌水進行,延長采收期;在加強田間管理的基礎上,利用性誘劑、殺蟲燈等誘殺成蟲、防蟲網覆蓋以減少成蟲產卵機率,利用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

  九、嚴格控制質量安全

  加大蔬菜產品檢測力度,重點將蔬菜生產企業(yè)、合作社和生產大戶全部納入監(jiān)測范圍,對運往疫區(qū)和本地的蔬菜,鼓勵企業(yè)、合作社和生產大戶自檢,結合農業(yè)農村部門抽查式,對基地蔬菜進行檢測。堅持檢打聯動,發(fā)現不合格蔬菜產品的,一律通報并立案查處。實行產地準出制度,產品合格后上市。

  十、其他注意事項

  蔬菜生產者要增強防護意識,分時段安排務工人員,體溫檢測后,分時段、分散式進行田間作業(yè),做好安全防護工作,全程正確佩戴口罩,生產工具專人專用,定時消毒,勤于洗手,蔬菜交易時佩戴口罩和護目鏡,轉賬收費,確保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如有發(fā)現疑似病例,不能帶病工作。

蔬菜生產方案3

  為貫徹落實今年中央1號文件我市實施意見,全面提升本市蔬菜綠色發(fā)展水平,根據市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fā)20xx年上海市鄉(xiāng)村振興重點任務清單的通知》(滬鄉(xiāng)村振興辦〔20xx〕3號)和市農業(yè)農村委、市財政局《關于加強20xx年市對區(qū)“三農”和“基本農田生態(tài)補償”財政均衡性轉移支付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滬農委〔20xx〕59號)要求,結合上海蔬菜生產實際,現制定20xx年蔬菜綠色標準化生產實施方案如下。

  一、實施目標

  通過項目實施,本市主要蔬菜生產基地實現“兩減兩提”目標(減少化學農藥用量、減少化學肥料用量、提高蔬菜品質和土壤質量)。“兩減”:20xx年,化學農藥較上年減少5%、化學肥料用量較上年減少5%。“二提”:一是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升,蔬菜綠色食品認證率不斷提高;二是土壤質量不斷提升,保護地設施菜田土壤退化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二、任務內容

  蔬菜綠色標準化生產的主要任務是推廣綠色防控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和生物炭土壤改良與修復技術,不斷提高菜田土壤質量和生態(tài)安全,不斷提高蔬菜質量,不斷提高菜田的綜合生產能力。

  (一)推廣綠色防控技術10萬畝。推廣光誘、食誘、性誘以及防蟲網“四誘一網”等物理、生物防治集成技術,減少蔬菜病蟲害發(fā)生的基數,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數量。

  (二)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2萬畝次。組織開展設施菜田水肥一體化新技術、新模式和新設備、新產品試驗示范,集成示范噴灌、滴灌等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水溶肥等高效緩釋肥,實現精準施肥,提高肥料養(yǎng)分利用率。

  (三)推廣生物炭土壤改良與修復技術2萬畝次。通過增施生物炭,不斷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減少單位面積化肥投入量,提高土壤地力和可持續(xù)生產能力,促進蔬菜正常生長和改善蔬菜品質。

  (四)打造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基地5萬畝。按照產地環(huán)境良好、經營主體誠信、品種面積保證、栽培模式生態(tài)、檔案記錄齊全、產品質量安全、長效對接順暢的要求,推進綠葉菜種植基地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全面應用綠色高效生態(tài)栽培技術,確保地產綠葉菜自給率穩(wěn)定在85%左右。

  (五)啟動5個蔬菜保護鎮(zhèn)建設。開展保護鎮(zhèn)農業(yè)專項規(guī)劃編制,促進蔬菜規(guī)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商品化處理、品牌化銷售、產業(yè)化經營。

  三、實施區(qū)域和單位

  聚焦蔬菜生產保護區(qū),尤其是蔬菜保護鎮(zhèn),實施基地一般是已納入上海市種植業(y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監(jiān)管的設施蔬菜生產基地,重點支持已獲綠色食品認證的綠葉菜生產基地。

  四、資金使用方向和補貼標準

  蔬菜綠色標準化生產采用財政補貼方式,由各區(qū)根據實際安排資金,主要用于綠色防控技術、生物炭和水溶性肥料等推廣補貼以及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建設、蔬菜保護鎮(zhèn)建設補助。其中:

  (一)綠色防控技術包括(黃藍板)技術、殺蟲燈技術、性誘劑技術、食誘劑技術、防蟲網技術、地布覆蓋技術等。相關技術按市農業(yè)技術部門制定的'有關規(guī)范實施,每畝補貼建議不超過300元。

  (二)水肥一體化技術指在菜田中推廣使用文丘里施肥器+滴灌模式、比例式注肥泵+滴灌模式、比例注肥泵+噴灌模式等技術模式,通過水肥一體化專用設備,選用適合不同蔬菜品種及其生育期的水溶肥料種類進行追肥。水溶肥種類及使用方法按市級農業(yè)技術部門推薦使用,每畝次補貼建議不超過240元。

  (三)生物炭土壤改良與修復技術是指在菜田里施用生物炭,利用生物炭提高土壤孔隙度、pH值、陽離子交換量和有機質含量等作用,提高土壤養(yǎng)分的有效性,從而促進作物生長,對土壤的理化性質具有明顯的改良作用。每畝次補貼建議不超過500元。

  (四)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基地建設是指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推廣應用生態(tài)栽培技術,綠色防控技術、機械化生產技術等,確保實現綠葉菜規(guī)模化生產基地產品質量100%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每基地補助建議不超過1000元/畝。

  (五)蔬菜保護鎮(zhèn)建設是指根據《關于推進本市蔬菜生產保護區(qū)建設的實施意見》,推進保護鎮(zhèn)編制農業(yè)專項規(guī)劃,優(yōu)化產業(yè)布局和品種結構,加大農業(yè)設施裝備建設,推進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強化蔬菜產銷順暢對接。每鎮(zhèn)補助資金建議不少于300萬元。

  五、任務清單

  各區(qū)和光明食品集團具體任務清單見附件。

  六、實施主體和期限

  實施主體:各區(qū)農業(yè)農村委和光明食品集團。

  實施期限:20xx年3月—20xx年12月。

  七、有關要求

  1.抓緊編制方案。該項工作采用專項加任務清單的方式,由各實施區(qū)和實施單位根據任務清單和項目要求編制項目工作方案并擇優(yōu)遴選實施基地,工作方案在20xx年4月10日前向市農業(yè)農村委報備。

  2.積極落實資金。蔬菜綠色標準化生產相關扶持資金可在市對區(qū)均衡性轉移支付中列支。各區(qū)要主動與財政部門溝通,積極爭取和統籌整合相關資金,確保各項工作任務有資金保障。

  3.加強技術指導。建立技術指導員聯系制度,對接實施基地,開展現場技術指導。落實好綠色標準化生產各項關鍵技術,幫助解決相關技術問題,確保技術措施到位。

  4.強化監(jiān)督考核。要建立嚴格的項目資金管理制度,嚴格執(zhí)行相關財政紀律,確保專款專用。相關工作信息要及時上傳上海市種植業(y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市農業(yè)農村委會同市財政局不定期對各區(qū)和相關單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檢查、指導。

  5.做好宣傳引導。積極開展蔬菜綠色標準化生產宣傳活動,依托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開展系列報道,樹立一批示范典型,促進全市蔬菜綠色生產、土壤質量提升。

蔬菜生產方案4

  一、選擇優(yōu)良品種、合理布局、實行輪作

  選擇抗病蟲、優(yōu)質、高產、經濟性狀佳、商品性好、適應性強、市場需求量大的種類和品種。在南方推薦選用疏輪、四剩等香蔥品種。種子要求使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標準原裝種、本地科技部門檢驗合格的散種、專門繁育的鱗莖種球。選擇遠離廠礦、城市污水、污染源、公路主干線,水土氣潔凈的環(huán)境,種植田塊實行輪作。推薦品種:蔬輪、四剩。

  二、適時播種,培育適齡壯苗

  (一)育苗方式:采用小拱棚遮蔭保護設施育苗或鱗莖種球基地繁種。

  (二)育苗地的選擇及整地:選擇地勢高炕、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且土質為壤土或砂壤土、前茬2—3年內未種過蔥、蒜類作物的田塊作育苗地。育苗前對苗床地進行深翻炕曬,每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3公斤,耕翻2—3次,把肥和土壤充分摻拌均勻,然后作寬1米,高0.2米的整平畦面。

  (三)適時播種:香蔥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采用當年選留新種播種,并在播種前曬種2—4小時,用300倍液馬林浸種3小時或0.2%高錳酸鉀浸種20—30分鐘用清水洗凈,晾干播種,每平方米苗床用種量5—10克,均勻撒種,適當稀播,播種前苗床澆足底水,用敵克松噴灑防立枯病、猝倒病,播種后用營養(yǎng)細土覆蓋0.5公分,蓋土要均勻。覆土中拌入多菌靈每平方米10克,防治立枯病,覆土后蓋稻草,用噴壺澆透水,出苗揭草后用遮陽網搭建小拱棚遮蔭。

  (四)苗期管理:在出苗70%左右時,于傍晚揭掉覆蓋的'稻草,土壤濕度不不宜過大,澆水要勤澆少澆。蔥苗黃瘦時,追施腐熟人糞尿1—2次,同時,每平方米追施尿素10克,苗齡掌握在35—45天。苗期可噴施“植物核心”、那氏778、氨基酸等葉面肥促進生長,增強抗逆性;移栽前15天每畝噴施磷酸二氫鉀400克,可促進幼苗生根,培育壯苗。

  三、大田定植

  (一)整地理墑施基肥:將已耕犁炕曬待植的田塊,清除殘茬,一次性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農家肥3000千克或精制有機肥20xx千克,加生物鉀肥10千克或硫酸鉀20千克,10:10:10氮磷鉀復合肥60—80千克,均勻撒入土壤,耕耙一次后,以1.3米開溝理墑,凈墑面寬1米左右,溝深0.3米,溝寬0.3—0.5米,做到墑平、溝直、土細。

  (二)適時定植

  1、定植:移苗前1天苗床澆透水,以利起苗,減少傷根;移栽時視苗情分級帶土移栽,以便田間管理和確保成熟一致(用小鱗莖種植也應按鱗莖大小分級定植);栽苗時要做到深淺適中(入土約3厘米)、栽直、根與土緊密結合。

  2、合理密植:采用一米開墑包溝種4行,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畝植1.5-1.7萬穴,每穴3-4苗,每畝植苗4-6萬株。具體種植密度視品種的特性和土壤肥力狀況及生產目標而適當調整。

  四、田間管理

  (一)科學管水:定植后澆一次透水,以后視天氣情況和土壤墑情適時灌緩苗水,以小水勤灌,防止大水漫灌、溝內積水,冬春旱季要充分灌水,收割前適當停水。

  (二)適時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定植后15天進行淺中耕除草,曬2—3天,結合中耕每畝施入含硫氮肥、尿素25千克,追肥注重增施磷鉀和中微量元素肥,適時噴施氨基酸、海藻酸類葉面肥料,如“植物核心”、那氏778、高鈣氨基酸等。

  (三)病蟲害防治

  (1)薊馬:春季育苗應提早,2—3月育苗與洋蔥薊馬遷飛期吻合,應在苗床上覆蓋銀灰色塑料膜和尼龍紗,防止病毒病的傳播,培育壯苗,用5%除蟲菊素乳油1500倍液或10%煙堿500倍液噴霧防治。

  (2)灰霉病:選用3%灰霜特可溶性液汁30ml/畝1700倍液噴霧,或用草芽孢桿菌(含活芽孢1000億個/克)30克/畝交替防治。

  (3)斜紋夜蛾:可用苦生堿、蘇云金桿菌、菜喜等農藥防治。

  五、適時采收運銷

  當蔥葉生長到高矮適中、粗細適宜、營養(yǎng)物質充實時選擇晴天收割,防止泥沙混入,去除黃葉、白頭、病蟲害部分,用清潔無污染的包裝袋(框)裝運,嚴防二次污染,及時送廠銷售。嚴禁銷售隔夜或發(fā)水蔥。

蔬菜生產方案5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發(fā)展蔬菜產業(yè)決策部署,推動蔬菜產業(yè)優(yōu)質高效發(fā)展,全面助力鄉(xiāng)村產業(yè)振興,根據《贛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fā)贛州市20xx年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工作方案的通知》(贛市府辦字〔20xx〕23號)精神,結合縣情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發(fā)展目標

  按照“政府引導、農民主體、綠色發(fā)展、提質增效”的思路,堅持提質擴面“兩手抓”,開展現有蔬菜基地“回頭看”,全面實施蔬菜產業(yè)提升戰(zhàn)略,進一步延伸產業(yè)鏈、鞏固利益鏈、完善服務鏈,著力構建現代高效的蔬菜產業(yè)體系,推動蔬菜產業(yè)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fā)展。全面推動老舊基地基礎設施改造和破舊棚膜更新,力爭年內新建規(guī)模大棚設施蔬菜基地1500畝、露地設施蔬菜基地2200畝,新培育本土基本菜農165戶,新增粵港澳大灣區(qū)“菜籃子”蔬菜生產基地1家以上,新認證富硒蔬菜產品1個以上。

  二、重點工作

  (一)鞏固提升現有基地運行水平

  1.建立動態(tài)管理機制。加強對建成蔬菜基地的運行管理,全面摸排存量蔬菜基地運營情況,堅持動態(tài)跟蹤,建立管理臺賬;對生產經營不善的基地,分類制定整改措施,實行銷號管理;堅決杜絕空棚撂荒現象。

  2.推動基地標準化改造。區(qū)分類型、因棚施策,全面推動存量大棚設施基地標準化改造,完善排灌設施和道路溝渠等基礎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單膜連棟大棚加裝二膜,提升保溫和設施功能。

  3.實施棚膜換新行動。全面清理修復老舊破損大棚,嚴格把控棚膜質量,推動三年以上老舊基地棚膜更新換代,做好廢舊棚膜回收利用工作。

  4.科學指導生產管理。指導蔬菜基地合理安排品種、茬口和農事,全面建立和落實年度生產種植計劃,推進精耕細作,確保每個大棚有人種、種得好、有效益。

  (二)穩(wěn)步推進新基地建設

  1.及時完成前期工作。圍繞年度目標任務,認真做好基地選址和發(fā)展規(guī)劃,選擇相對集中連片、排灌條件好、土壤肥沃、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桿線較少、勞動力充足的地塊規(guī)劃建設蔬菜基地,力爭20xx年4月底前完成基地選址,20xx年5月底前完成土地流轉,并明確投資主體和建設模式,確保20xx年6月底前全面開工建設。

  2.創(chuàng)新基地建設模式。在做好老蔬菜基地擴建、招商引資引進龍頭企業(yè)、縣國有企業(yè)發(fā)展大棚蔬菜的基礎上,重點鼓勵引導村集體經濟組織投資入股,學習借鑒龍崗鄉(xiāng)組建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的方式,由聯合社投資建設、運營管理,切實增強鄉(xiāng)鎮(zhèn)發(fā)展蔬菜產業(yè)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主性。

  3.嚴把基地建設標準。嚴格規(guī)范基地建設程序,按照《贛州市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規(guī)范》,推動科學選址、標準建園,全面推廣“頂部豎式通風雙膜連棟鋼架大棚(第五代)”,提升基地建設質量和標準。

  4.推廣高效組織模式。積極推廣“龍頭企業(yè)+合作社+本土基本菜農”生產組織模式,培育龍頭企業(yè),發(fā)展專業(yè)合作社,帶動本土基本菜農,通過細化產業(yè)分工,切實提高蔬菜產業(yè)生產效率。

  (三)培育壯大本土基本菜農

  1.落實本土基本菜農。把培育本土基本菜農作為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的“頭號工程”,通過召開戶主會、上門入戶宣傳、組織外出觀摩等方式,精心比選15戶以上本土基本菜農集中到轄區(qū)內的蔬菜示范基地,實行“統一種植品種、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銷售、分戶種植”的蔬菜生產模式;準確把握基本菜農的遴選標準,優(yōu)先從大棚蔬菜示范基地所在村或周邊行政村的`農戶、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人員、黨員、村組干部中產生。

  2.構建傳幫帶機制。通過培育本土基本菜農,選出一批種菜致富典型,深入鎮(zhèn)村一線巡回宣講、現身說法,宣傳大棚蔬菜種植經歷,動員常年在蔬菜基地就業(yè)的農民自主創(chuàng)業(yè)、承包大棚,逐步培育發(fā)展成本土基本菜農。落實引進培育職業(yè)菜農政策,招引一批蔬菜技術員或職業(yè)菜農,負責對本土基本菜農的技術指導以及周邊農戶的產業(yè)引導、技術幫帶,構建“老帶新、熟帶生”的傳幫帶機制。

  3.大力開展技術培訓。根據不同農時和季節(jié),分品種、分茬口開展專項精準培訓,普及推廣土壤改良、吊蔓栽培、逆境管理等實用技術,推進技術轉化落地,力爭全年培訓蔬菜技術員、基本菜農800人次以上。

  4.支持菜農評定職稱。鼓勵和支持生產一線的本土基本菜農申報農民農藝師、農民助理農藝師職稱,建立專門檔案,納入創(chuàng)業(yè)致富帶頭人管理,享受相關培養(yǎng)、扶持和服務政策。

  (四)健全完善產業(yè)服務體系

  1.合理安排品種茬口。加強各類蔬菜品種試驗示范,科學開展品種篩選;強化市場對接,準確把握市場走勢,結合市場需求大力推廣適種適銷優(yōu)良品種;加強市場分析研判,合理安排種植茬口,在主攻越冬茬蔬菜種植的同時,兼顧早春、越夏、秋延等茬口,搶抓高價期,確保高產高效。

  2.強化技術措施落實。加強與江西農業(yè)大學、江西省農科院、贛南科學院等科研院校以及周邊縣市蔬菜技術團隊的交流合作,借鑒成熟的經驗做法,破解蔬菜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的技術難點和瓶頸問題。用好聘用的蔬菜技術員,切實加強技術員的日常考核管理,落實相應獎懲措施,激發(fā)技術好、責任心強的技術員的干事熱情,確保縣級技術措施能不折不扣落實到戶、落實到棚。用好鄉(xiāng)鎮(zhèn)蔬菜定向培養(yǎng)生,專職從事蔬菜技術推廣工作。

  3.提升社會服務水平。堅持聯農戶、帶鄉(xiāng)村,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參與大棚設施管護,探索開展農機租賃、勞務派遣等專業(yè)服務,拓展大棚維修、農資銷售、技術承包等社會化服務,助力鄉(xiāng)村產業(yè)興旺和村集體經濟發(fā)展。

  4.推廣發(fā)展蔬菜保險。依托地方特色農業(yè)保險等政策,全力擴大蔬菜種植保險、價格指數保險、大棚和棚膜保險等覆蓋面,降低生產和經營風險。

  (五)推進綠色有機富硒品牌建設

  1.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加強園區(qū)環(huán)境整治,及時清理殘枝敗葉、田間雜草,疏通堵塞溝渠,回收包裝袋、塑料瓶等農業(yè)廢棄物。

  2.積極開展品牌認證。堅持品牌興菜、品質取勝,抓住全域創(chuàng)建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契機,對規(guī)模基地實行全過程監(jiān)管,強化農藥、化肥等投入品源頭管控,布局建設一批綠色有機富硒蔬菜基地,引導基地開展綠色、有機、富硒認證。

  3.加大品牌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媒體、公眾號等平臺宣傳蔬菜產業(yè)發(fā)展;積極引導企業(yè)開展品牌推廣、直播帶貨、線上線下互動,組織參加農產品博覽會、舉辦品牌推介會等形式,打響品牌名氣、放大品牌效應。

  (六)拓寬蔬菜銷售市場

  1.強化采后處理能力。加大田頭冷庫建設力度,積極鼓勵經營主體采購冷鏈車輛、儲藏保鮮機電設備、鮮活農產品清冼、分選、裝卸等設備,強化分級包裝等采后商品化處理,拓展凈菜、預制菜配送服務,提高蔬菜采后增值率。

  2.深度融入灣區(qū)市場。全面對標大灣區(qū),引導企業(yè)積極申報粵港澳大灣區(qū)“菜籃子”生產基地,依托大灣區(qū)“菜籃子”產品贛州配送分中心,引導綠色、有機和富硒蔬菜產品進入大灣區(qū)市場。

  3.積極開拓銷售渠道。大力引進或培育銷售企業(yè)、合作社、經理人等流通主體,與基地建立合作關系,以銷促產,倒逼科學安排種植茬口和品種。探索組建專業(yè)銷售隊伍,重點拓展南昌、廣州、深圳、廈門等目標市場,推動蔬菜產品直接進入大型商超、批發(fā)檔口。

  三、扶持政策

  縣財政繼續(xù)預算安排蔬菜產業(yè)發(fā)展資金,重點支持露地蔬菜基地、新建大棚設施、老舊基地棚膜更新、田頭冷庫、品牌認證等,著力解決產業(yè)發(fā)展關鍵瓶頸。

  (一)露地蔬菜基地獎補政策

  對新(擴)建集中連片30畝以上、土地流轉期達到五年以上的露地蔬菜基地,按300元/畝的標準一次性給予獎補。對申報基地零星種植部分、出現撂荒現象的,不予驗收。

  (二)鋼架大棚蔬菜基地獎補政策

  1.對20xx年以前基本建成大棚鋼架主體、集中連片30畝以上的蔬菜基地,通過縣級驗收后,按原規(guī)格標準進行獎補;大棚面積按棚內面積540平方米折合1畝計算(下同)。

  2.對20xx年新(擴)建集中連片30畝以上的鋼架大棚蔬菜基地,按照單體大棚0.5萬元/畝、連棟大棚2.5萬元/畝、冬暖式大棚4萬元/畝的標準予以獎補;具體棚型要按照《贛州市設施蔬菜基地建設規(guī)范》標準建設。

  3.對依法依規(guī)開發(fā)灘涂、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設蔬菜鋼架大棚,權屬清晰、界址明確,經土地開發(fā)立項并審核同意,集中連片面積達5畝及以上的,按照單體大棚1萬元/畝、連棟大棚3萬元/畝、冬暖式大棚4.5萬元/畝的標準予以獎補。

  (三)老舊基地棚膜更新獎補政策

  對已建成投產并穩(wěn)定經營三年以上的設施蔬菜基地進行換膜補助,由縣級財政按單體大棚0.05萬元/畝、連棟大棚0.1萬元/畝、冬暖式大棚0.2萬元/畝的標準予以獎補。

  (四)新建田頭冷庫獎補政策

  對新增田頭冷庫凈容積50立方米以上的,由縣級財政按200元/立方米的標準給予基地合作社或企業(yè)予以獎補。

  (五)蔬菜產品品牌認證獎補政策

  對經粵港澳大灣區(qū)“菜籃子”工作辦公室認定授牌的粵港澳大灣區(qū)“菜籃子”生產基地,由縣級財政按1萬元/個的標準予以獎補;對經國家有資質認證機構認定授牌的有效期內富硒產品認證,由縣級財政按1.5萬元/個的標準予以獎補;所需資金從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獎補資金中列支。

  以上政策如同時符合市級獎補要求的,可重復享受市級獎補資金。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各鄉(xiāng)鎮(zhèn)、有關部門和單位務必高度重視,充分認識蔬菜產業(yè)作為鄉(xiāng)村振興主要農業(yè)產業(yè)的重要地位,主要領導要親自研究部署,保障人員和經費,定期研判工作進展,解決產業(yè)發(fā)展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切實推動蔬菜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二)強化部門聯動

  壓實部門職責,由縣農業(yè)農村局牽頭推進,縣住建局負責基地質量,縣市場監(jiān)管局負責材料質檢、協助做好品牌培育,縣商務局負責市場開拓,形成高質量發(fā)展工作合力。切實壓實鄉(xiāng)鎮(zhèn)、村組屬地責任,抓好地塊落實、本土菜農動員、合作社組建、蔬菜基地監(jiān)管等工作。

  (三)強化資金保障

  統籌整合相關資金,保障蔬菜大棚獎補、設施建設、聘請技術人員等資金需求,按照基地建設進度及時撥付到位。同時,每年預算安排一定的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工作經費,用于蔬菜基地第三方評估、科技研究推廣、技術培訓、服務指導、鄉(xiāng)鎮(zhèn)績效獎勵及種菜能手、產業(yè)發(fā)展先進個人獎勵等費用。

  (四)強化督促考核

  將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列為鄉(xiāng)村全面振興行動考核的重要內容,加大評分權重。注重日常工作調度,每月匯總各鄉(xiāng)鎮(zhèn)工作推進情況,實行每月一統計、每月一通報。連續(xù)3次通報位列后三名的鄉(xiāng)鎮(zhèn),其主要負責同志作大會表態(tài)發(fā)言。對在工作中不重視,措施不實,沒有完成任務、考核后三名的鄉(xiāng)鎮(zhèn),按程序約談所在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并取消其鄉(xiāng)村全面振興行動評先評優(yōu)資格。

蔬菜生產方案6

  一、土壤選擇

  種植蔬菜應選擇地勢高朗、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無病菌、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

  二、品種選擇

  冬春蔬菜應選擇耐低溫、弱光、抗病性強、高產、商品性好的品種。夏秋季蔬菜應選擇耐熱、耐濕、抗病、豐產、商品性好的品種。

  三、適時播種

  早春避開低溫天氣播種;夏秋避開高溫暴雨季節(jié)播種。適當早播或晚播,減輕病蟲還發(fā)生幾率。

  四、護根育苗

  除需要直播品種外的其他品種應采用穴盤護根育苗。地塘育苗或方塊育苗,苗床下層土塊不要做得太細,只把表土耙細即可,這樣有利于苗床漏水,減少漚根危害。

  五、田間管理

  移栽成活后應加強田間管理工作,保障蔬菜產量和質量。

  (一)蔬菜栽培應采用深溝高廂栽培技術,便于排灌方便和調節(jié)田間小氣候;

  (二)及時移栽,移栽做到兩帶,即帶藥和帶土。

  (三)及時施好提苗肥、壯苗肥、壯果肥,防止脫肥徒長,增強蔬菜抗逆性,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四)及時做好病蟲害預防和測報工作,對病蟲害采用綜合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方針。

  (五)及時采收上市,茄果瓜豆蔬菜以早晨采收最好,綠葉蔬菜以露水干了采收為宜;

  (六)對采收好的蔬菜進行分級整理,分級包裝上市;

  (七)及時清潔田間雜草和清除植物病葉,老葉,減少病源,降低病蟲害基數。

【蔬菜生產方案】相關文章:

蔬菜生產實習總結11-26

線上蔬菜銷售方案范文06-09

超市蔬菜銷售提升方案03-15

蔬菜物流配送方案04-09

蔬菜物流配送方案12-15

農旅蔬菜大棚建設方案02-24

生產方案09-23

生鮮蔬菜物流配送方案01-16

生產保供方案01-10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福利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日本日韩 | aⅴ一区二区三区无卡无码 aⅴ在线免费观看 | 第九色激情| 热久久伊人| 操美女在线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看片片在线人成 |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 一级有奶水毛片免费看 | 2018天天操天天干 |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第一牛牛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欧美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性欧洲精品videos' | 99爱精品视频 | 亚洲mv在线观看 | 日本二级黄色片 |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三级在线视频 | 动漫美女胸被狂揉扒开吃奶动态图 |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毛片视频 | 日韩中文在线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色区奇米 | 亚洲日本免费 | aaa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 | 巨胸喷奶水www久久久 | 看黄a大片 免费 |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综合二区 | 自拍偷拍 欧美日韩 | 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超级碰碰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 免费啪啪社区免费啪啪手机版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绿巨人 | 日本妇人成熟免费观看18 | 91av综合| 国产免费无遮挡精品视频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