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的語錄摘錄 推薦度:
- 心理學的語錄 推薦度:
- 心理學的語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2023年通用心理學的語錄大合集66句
夫妻之間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通常是由收入較高的一方來決定;夫婦之間的精神生活水平,往往是由素質(zhì)較低的一方來決定。一個女人能有多美,通常是由與她相伴的男人來決定;一個男人能走多遠,往往是由與他相隨的女人來決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心理學的語錄66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我們要有最樸素的生活,與最遙遠的夢想 。即使明日天寒地凍,路遠馬亡。
2、當幸福近在咫尺的時候,我們總看不清它是什么,不懂珍惜,不作選擇。只有當它離開了,我們才摸著心痛的地方恍悟:原來,我們曾那樣接近過幸福。
3、挫折會來,也會過去,熱淚會流下,也會收起,沒有什么可以讓你氣餒的。
4、用慈悲的眼光去看待你所厭惡的事情,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變了,你的心情也變了。
5、與其熱鬧著引人奪目,步步緊逼,不如趨向做一個人群之中真實自然的人,不張揚,不虛飾,隨時保持退后的位置。心有所定,只是專注做事。
6、多年后,再回想這樣的迷茫或許連執(zhí)著的原因都記不得了,青春就是讓你張揚的笑,也給你莫名的痛。
7、不要著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jīng)意的時候出現(xiàn)。
8、不要過分在乎身邊的人,也不要刻意去在意他人的事。在這世上,總會有人讓你悲傷、讓你嫉妒、讓你咬牙切齒。并不是他們有多壞,而是因為你很在乎。所以想心安,首先就要不在乎。你對事不在乎,它就傷害不到你;你對人不在乎,他就不會令你生氣。在乎了,你就已經(jīng)輸了。
9、所謂的成長,就是實現(xiàn)獨立生存、完成獨立思考能力的自我奮斗。所謂成熟,就是對內(nèi)消除傲慢,對外消除偏見的自我修行。
10、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和他們周旋,還準備隨時吃虧。
11、不要因為怕傷害別人就把會讓自己為難的事情應(yīng)承下來,很多時候該說就得說,該拒絕就得果斷拒絕。自己忙的不可開交的時候,就不要答應(yīng)到處救火;觸碰底線的時候,就該果斷指出;沒法回應(yīng)的感情就該早些把話說清。扭捏最終只會導(dǎo)致傷人傷己,說出來反而會更好,學會拒絕是必修課。
12、青春里的友情,是相互陪伴、攜手并進的。因為好朋友的存在,青春的路上不再孤單寂寞。困難時的幫助,失意時的陪伴,快樂時的分享,都會給我們向上的力量。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朋友,而青春里陪你成長、共同進步的那個人,或許就是一生都不用設(shè)防。
13、騰不出時間學習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傷悲;騰不出時間思考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后悔;騰不出時間運動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減肥;騰不出時間呵護親情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流淚;騰不出時間戀愛的人,遲早會騰出時間來相親。
14、對喜歡的人,再無足輕重的小事,也可以講得眉飛色舞;對不喜歡的人,在重要的事情也可以一筆帶過。所以,請珍惜總是對你廢話連篇的人吧。
15、不保留的,才叫青春。不解釋的,才叫從容。不放手的,才叫真愛。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16、人生需要沉淀,寧靜才能致遠;人生需要反思,常回頭看看,才能在品味得失和甘苦中升華。向前看是夢想和目標; 向后看是檢驗和修正。有多少事,如果當初回頭看看,就會做得更好;有多少人,如果能回頭一看,可以免去多少錯誤和遺憾。回頭,其實身后也寫著前方的路。
17、世上總有些人是談不來的,何必計較太多。
18、情緒是埋在所有真實上面的浮土,不把它們清理干凈,真相就無從裸露。
19、今天的生活是由3年前決定的,但是如果你今天還過著和3年前一樣的生活,3年后你一樣得這樣過著。生活不是用來重復(fù),親愛的,今天就開始改變,從現(xiàn)在開始找到你想要的。
20、友情也好,愛情也罷,如果兩個人最終都不能朝同一個方向望去,那么,兩人分道揚鑣是注定的事情。
21、孤獨,是因為你值得擁有更好的。每個人都有一段獨行的時光,或長或短,都是無可回避的過程。孤獨的人,不必總覺得生命空空蕩蕩。上天總要你騰空雙手,才能接住更好的一切。
22、有種承擔,叫提得起放得下;有種負擔,叫提得起放不下。向前走,走過那不屬于自己的風景。瀟灑的,不是唯美而是心情;收獲的,不是滄桑而是淡定。因為愛我們選擇離開;因為恨 我們選擇遺忘;因為痛 我們選擇隱藏;因為還有夢我們選擇堅強。
23、當一只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牛奶";當改裝菜油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菜油"。只有當杯子空置時,人們才看到杯子,說"這是一只杯子"。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成見、財富、權(quán)勢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熱衷擁有很多,卻往往難以真正的擁有自己。
24、真正不羈的靈魂不會真的去計較什么,因他們的內(nèi)心深處有國王般的驕傲。
25、一個有缺角的圓,第一次找到合適的一角時錯失了機會,第二次又因用力過猛而摧毀了那一角,最后終于得以完整,卻發(fā)現(xiàn)完美的圓,因滾得太快而失去了沿途風景和原來的快樂,最后,他幡然醒悟:成熟,是時光的雕刻,原來不完美才是最大的完美。
26、最長的莫過于時間,因為它永遠無窮盡,最短的也不莫過于時間,因為我們所有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
27、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感受,不要別人一失落,你就緊張,不要別人一道歉,你就心軟,不要總是讓別人開心而自己委屈,自己想一想,何必讓自己累得喘不過氣。你過于敏感,且過于善良,而過于善良的人,最后都會吃虧。
28、曾經(jīng),我們憤懣、抑郁、抱憾、怨恨,只因放不下。放不下遠離的人,放不下當初的事,放不下失去的物;放不下一截光陰,放不下某段回憶;放不下成敗,放不下榮辱,放不下不屬于自己的一切。歷經(jīng)歲月的渲染,人海的沉浮,我們才知道,放下才會輕松,放下才能自由,誰先釋懷誰就幸福。
29、認真生活,少一點幻想,不妄想幸福突然降臨,它就在身邊。
30、淡泊就是對世間事洞明后的淡然,不爭,不辯,不急,不燥,以平常心的心態(tài)去面對生活。淡泊的人處事低調(diào),得也不喜,失也不悲。淡泊的人,是識盡愁滋味后的不知愁滋味。
31、發(fā)現(xiàn)一個人在放棄給別人留好印象的負擔之后,原來心里會如此踏實。一個人不必再討人歡喜,就可以停止受累。
32、人,窮時簡單,富了復(fù)雜;看自己簡單,看別人復(fù)雜。世界其實很簡單,只是人心很復(fù)雜;人心,其實也很簡單,只是利益分配很復(fù)雜;利益分配,其實也很簡單,只是社會關(guān)系很復(fù)雜。人生如茶,靜心以對。對錯無辜,緣由前生。認得清,放下是聰明。看不透,一場夢無痕。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
33、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不再為別人對我的看法而擔憂。此后,能自由地去做認為對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們不需要外來的贊許時,才會變得自由。
34、一樹花開的時光就注定了這世界許多人的生活,工作,愛情,甚至命運。我做著夢,用最真的心,最摯的情去對待每一日,于時光長河里遇見不慌不亂的你,和我一起,守護愛的美麗。這不是夢,我們都相信。
35、有多少人喜歡你,可能就有多少人討厭你。沒人討厭你,那可能意味著你沒什么可取之處。鮮明的個性,往往會讓喜歡與討厭的人涇渭分明。這就是人性。優(yōu)秀必然會引發(fā)嫉妒,你要做的就是繼續(xù)前行,若你停下企圖拼命對他們證明自己,那你將丟失原本屬于自己的風景。
36、時間是最公平的資源,活一天就擁有24個小時,你澆灌在哪里,哪里就可能長出燦爛的花朵。你每周讀一本書,十年就是520本,你就可以涉獵百家。你每天寫500個字,十年就是180萬字,你就可以著作等身。你每天發(fā)呆,十年就成呆萌。你每天狂吃,十年就成胖子。專業(yè)無它,專注而已。
37、只有你的快樂和幸福不附屬于任何人或物的時候,你才是自由的。
38、有三個方法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接受、改變、離開。不能接受那就改變,不能改變,那就離開。太多人,行走上路,背負越來越多的選擇,卻選擇放棄了夢想。而夢想,只屬于堅持的人,夢想,只屬于有故事的人,夢想只屬于一切歷經(jīng)挫折卻從來不放棄信念的人。
39、一個人所做的事情99%都和別人無關(guān),聽聽心的聲音,做自己想做。
40、等待是一種美好的狀態(tài),因為它包含了無數(shù)的可能性。
41、決心走一條路的時候,就不要左顧右盼,風景再美也別流連,你應(yīng)當清楚自己的目的,你應(yīng)當清楚你心如鋼鐵地追求的東西是什么,在哪里,時不時給自己提個醒。
42、你的心為什么這樣分散,使得你放慢了腳步。他們在那里嘀咕什么,與你何干。你跟著我走,讓人們說去吧:你要像堅塔一樣屹立著,任憑風怎樣吹,塔頂都永不動搖。因為心中念頭一個接一個產(chǎn)生的人,由于一個念頭的力量削弱了另一個念頭,經(jīng)常會使自己的目標離開自己更遠。
43、你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進攻只是一種假象,一種詭計,人們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點。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軟骨頭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喪失人的尊嚴。
44、胸懷是委屈撐出來的;煩惱是自己窮想出來的;痛苦是與人比出來的;疾病是不良習慣造出來的;心態(tài)是經(jīng)歷煉出來的;快樂是知足養(yǎng)出來的;健康是步行走出來的。解脫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輕松。
45、在我們成長的青春里,總會遇見優(yōu)秀得耀眼的人。我們不停追趕卻總是匍匐在他們的影子里,那些自卑和敏感讓我們學會努力,當我們也漸漸優(yōu)秀時,才發(fā)現(xiàn)是他們指引了我們的青春。
46、相信自己有福氣但不要刻意擁有;相信自己很堅強,但不要拒絕眼淚;相信世上有好人,但一定要防范壞人;相信金錢能帶來幸福,但不要傾其一生;相信真誠,但不要指責所有虛偽;相信成功,但不要逃避失敗;相信緣分,但不要盲目等待;相信愛情,但不要求全責備;相信上帝,但別忘了鎖上門。
47、生活有兩大誤區(qū):一是生活給人看,二是看別人生活。
48、[xx]歲時你不漂亮,可以怪罪于母親沒有遺傳好的容貌;但是[xx]歲了依然不漂亮,就只能責怪自己,因為在那么漫長的日子里,你沒有往生命里注入新的東西。
49、不要碰到一點壓力就把自己變成不堪重負的樣子,不要碰到一點不確定性就把前途描摹成黯淡無光的樣子,不要碰到一點不開心就把它搞得似乎是自己這輩子最黑暗的時候,你也就是為了自己不去走而干脆放棄找的借口罷了。
50、無論幾點去睡的,反正一天又過去了。無論終點在哪里,反正一年又過去了。照顧好自己,如果尚有余力,記得保護美好的東西。
51、一個人心里會不安,其實是更介意別人的目光。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覺得別人怎么看自己都無所謂了。本來別人就沒有想象中那么在乎他人的事,而為了毫無意義的虛榮放棄想做的事,也太傻了。
52、回歸生活的細節(jié),不管際遇和心情如何,我們有責任先吃好一頓飯,睡好一個覺,打點自己,收拾自己。活好每一天,每一刻,在生活的細節(jié)里。每天對著鏡子,對自己微笑三次,睡前感謝自己今天的一切。
53、不要為那年的青春哭泣,最好的自己你還沒有遇到。做為女人,別的都不可怕,最怕的是死都要抓住青春的尾巴,不肯面對。最好的年齡是,那一天,你終于知道并且堅信自己有多好,不是虛張,不是夸浮,不是眾人捧,是內(nèi)心明明澈澈知道:是的,我就是這么好。
54、人最好的狀態(tài)是,臉上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三五歲、心理比實際年齡成熟三五歲。而越是看起來極簡單的人,越是內(nèi)心極豐盛的人。內(nèi)心空白,才要裝出一臉世故。
55、一個人的不幸,是從羨慕別人開始的。若你總是試圖變成想象中的某個人,難題就來了。人之所以累,是因為越來越不會做真正的自己。要知道,上天給你這樣的一份生活,自有它的道理。把自己的日子過好,就是幸福唯一的捷徑。
56、美麗是一種天賦,自信卻像樹苗一樣,可以播種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57、如果你有六個蘋果,千萬不要都吃掉,因為這樣你只吃到一種蘋果的味道。你若把其中五個分給別人吃,你將獲得其他五個人的友情和好感。將來你會得到更多,當別人有了其他水果時,也會和你分享。人一定要學會用你有的東西去換取對你來說更重要和豐富的東西。放棄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
58、自信是一種說服力。在開始時,看起來仿佛不會成功的事,假如你堅持做下去,它就會成為對它自己的一個證明。相反的,假如你因為別人的懷疑或批評而猶豫不決,退縮不前,那不用別人的阻攔,你自己就打敗了自己。
59、總有一天,你的父母不再能理解你所學的東西,他們只能在電話里讓你保重身體,然后一邊垂垂老去,一邊盼你回家。年少時總覺得要離家遠遠的才好,現(xiàn)在一開始覺得離得越遠心中越是牽掛。就是因為這些千絲萬縷的牽絆才明白了什么才是幸福。
60、衡量一個人是否幸福,不應(yīng)該看他擁有多少高興的事,而應(yīng)該看他是否正為一些小事煩惱著。只有幸福的人,才會把無關(guān)痛癢的小事掛在心上。那些經(jīng)歷著大災(zāi)難的人是無暇顧及這些小事的。也因此在失去幸福以后,人們才會發(fā)現(xiàn)他們曾經(jīng)存在。
61、有些習慣,終究要用一生的時光改變。就像某些不可言明的懷念。往往在夜深人靜時,轟然來襲。刺痛到心底最柔軟的地方無力掙扎。不是不幸福,只是仍舊貪心眷戀過去的某種感受而不夠幸福。不是很悲傷,只是當腦海里出現(xiàn)熟悉臉龐與溫柔話語時而失神很久。
62、心安靜則無躁,心干凈則無擾。
63、永遠不要對可能有壞的結(jié)局的事情好奇,否則可能會要了你的命。
64、存在主義哲學家認為,人們最終要對所發(fā)生的事情負責,這就是人本主義人格理論的基礎(chǔ),它能說明我們?yōu)槭裁唇?jīng)常說"我必須"這句話,例如"我必須去上課"、"我必須去見朋友"等。其實,我們不一定非要干這些事,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不做任何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指出,在特定的時刻,行為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65、到目前為止,我聽到的是,如果一個人變得更一致性(一致地表達自己,不指責對方、不討好對方、不與對方講大道理、不忽視對方),百分之百,關(guān)系會改變。如果你逐漸地將你自己的生命能量帶出來,那么你們的關(guān)系就會改變。但如果你把這些當成技巧,那就不會改變。
66、對于一個成人的孩子如果父母介入太多那就是一個負向的,如果父母介入太多,即使是一個成年的孩子也無法學會如何承擔責任,這到底是爸爸媽媽要的呢?還是我要的呢?對某些人來說就會很頭疼,當孩子長大的時候,我們希望他們要為他們自己做決定,為自己負責,要他了解什么事對自己是好的。
【心理學的語錄】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心理學的語錄[精選]06-08
(精選)經(jīng)典心理學的語錄05-20
心理學語錄09-13
經(jīng)典心理學的語錄06-24
【精選】心理學的語錄07-06
心理學的語錄【精選】07-06
心理學的語錄(精選)07-09
心理學的語錄07-09
心理學的語錄07-09
心理學的語錄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