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傳統節日作文匯總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傳統節日作文 篇1
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農歷臘月三十,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揚。商店里購買年貨的`人,人山人海,可熱鬧了!家里,媽媽準備了豐盛的食物,外面還有許多“砰、砰、砰”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下樓和哥哥姐姐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中央聯歡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舍的回家,與家人一起邊吃水果,邊觀看聯歡晚會,精彩的表演把我們逗的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過年該多好啊!
回想前幾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準備過新年,要打掃打掃以前沒有打掃過的死角,還要從樓上拖地拖到樓下。然后還要蒸饅頭、蒸發糕,媽媽忙完這些事,又做餃子餡的料,準備餃子餡。真是夠累的。
有句俗話說:“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鍋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掃一掃。
傳統節日作文 篇2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為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
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里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具體內容我已記不清了。那一幅對聯寫得非常工整,我見了就對伯父說:“能教我寫對聯嗎?”我清楚地記得伯父問:“你會用毛筆嗎?你知道應該怎樣寫對聯嗎?”我搖了搖頭說:“不會。”于是他又說:“你今年又長大了一歲,居然連毛筆都還不會使用,趁著這個機會,我就教你幾招吧。”聽了伯父的話,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伯父告訴我,寫字時身子要坐直,不要趴在桌子上。然后又詳細地告訴我應該怎樣使用毛筆。聽了伯父的一番話,我終于學會了使用毛筆的一些最為基本的方法。接著伯父又讓我寫了幾個字給他看看。我寫了五個字:“我最愛中國”。寫得歪歪扭扭,大概是剛使用毛筆吧!伯父見了笑了笑:“字倒是寫得不錯,就是筆畫不直。”
于是伯父又教導我:“寫每個字時并不是要用同樣的力量,在寫每個字時,用的力量要有輕重變化,這樣寫出來的字就更有變化,看起來也更美觀。伯父說完還示范地寫了幾個字讓我模仿。看著伯父寫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著伯父的樣子試著寫了幾個字,還真有進步,比剛才寫的看上去要好多了,我開心極了。
伯父還告訴我,寫字要經常訓練,多去模仿名貼。寫得多了,字就越寫越好看。
在這個春節,我初步學了點寫毛筆字的技巧,真是比得了壓歲錢還更高興,還更實惠。
簡評:本文著重寫了發生在“春節”的一件事——寫春聯。全文用細描的筆法,把一件極小的事件寫得有鼻有眼,人物形象躍然紙上。如果說本文有特點的話,那就是選材的角度小,全文僅通過寫春聯這一小事來展現春節的生活。不面面俱到,以小見大的方法用得好。
傳統節日作文 篇3
在江河邊孕育而生的民族,將歷史融入江河。當傳統節日隨流水一同消失于天涯海角時,卻在兩岸留下了華夏民族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節日的韻味。
華夏民族,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精彩文化的大民族,傳統節日自然也是眼花繚亂的。傳統節日不會被遺忘,它是每個時代的文明載體、在傳統節日這個偉大永恒的載體,連續著中華文明的深深血脈。
無論哪個傳統節日,都寄寓著特殊的意義。然而如今,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時代,我卻于歷史的江河聽到了傳統節日的撕心裂肺般的哭泣聲。傳統節日又該何去何從?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曾經“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春節,現在又有多少人記得那些美好的'習俗,那寄寓希望與祝福的“壓歲錢”充滿了銅臭味,越來越多的人在說過年沒年味了。曾經“風雨端陽生晦冥,汩羅無處吊英靈”的端午節,又有誰會在房屋前插一根艾草,喝一碗黃雄酒呢?曾經“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的中秋節,那輪圓月越發清冷、孤獨,似乎那明亮的光輝都被璀璨的煙火奪走了。……曾經的曾經,有太多的回憶。可是國人對傳統節日的淡忘,讓我心頭始終壓抑著一股趕上哀愁。傳統節日何去何從?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現在的世界,多種文化蔓延、滋生、跌宕的沖突,需要我們深思。這些現象對于我國的傳統節日的影響是不容置之不理的。更多的國人趨向于過國外的節日,國人過洋節的氣氛更是一年濃過一年。這不僅僅凸顯出國人對待本國傳統節日的冷漠,還說明國人對他國文化的過度盲目崇拜。為此我總感覺到內心的憂慮與不安。傳統節日何去何從?
當韓國成功申報“端午節”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國人一片嘩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被搶注的消息,我們對此留下了太多的震驚和困惑,更是無法接受。也許,這本身說明了我國傳統節日的魅力所在,但這并不允許傳統節日成為他邦異族的文化遺產那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們真的要捫心自問,傳統節日何去何從?從某種意義上講,對傳統節日的批判審視就是直面文化沖突的高層面的心理認同。
傳統節日何去何從?“穿越”古今,“走讀”傳統節日。我們發現,傳統節日之所以傳承至今,是因為他們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記憶。面對傳統節日,我們當然不可能“橫沖直撞”,這樣只會“折殺”你的銳氣和意氣。我們必須是虔敬而沉穩的。沒有靜心涵泳傳統節日的過程,我們無法達到“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的化境的。傳統節日何去何從?我們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節日的征途才剛剛開始。擁有如此優秀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將其發揚光大。同時國家也將傳統節日列入全民性的節假日,以期國人能在閑暇之余靜下心來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我們要以此為契機,讓我們中華大地掀起學習、保護、傳承傳統節日的熱潮。
歷史如河,請仔細聆聽傳統節日的絮語。因為,那是靈魂的訴說。
傳統節日作文 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之一,有包粽子、劃龍舟、喝雄黃酒等習俗。其中我最喜歡的.還是包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和媽媽早早地去街上買了包粽子的材料:糯米、蜜棗、綠豆、粽葉。萬事俱備,只欠“收拾”。
雖然已是第三次包,可我還是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盡管如此,我也還是喜歡包粽子。
按照以前的經驗,我輕車熟路地先把糯米放在水里泡上4個小時,又把粽葉用熱水清洗,然后又用冷水浸泡。蜜棗和綠豆也如法炮制。
到時間后,我和媽媽就開始大展神威了。
我們先把粽葉拿出來放在盤子里,又把糯米用容器盛著。我先拿起兩片粽葉,繞成一個圓錐形,然后抓起一小把綠豆和一個蜜棗,又放入適量的糯米。結果可能是太久沒包了,一下子就“露餡”了。
不過我并有氣餒,又試了一次,終于沒有再露餡了。一次、兩次、三次……雖然十次可能有一次是露餡的,可我畢竟還是就此事包對了的。
傳統節日作文 篇5
過春節了,孩子的臉上露出了春節特有的快樂,大人們一年的勞累得到了安撫,春節是多么重要的節日啊!
走在有濃郁春節氣氛的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每棵樹上掛滿了大大的紅燈籠,市場里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著厚厚的棉襖,嘴和鼻子前有一絲白氣慢慢的上升。市場里的.人手里都提著年貨、拿著鮮花、捧著桔子樹、抱著娃娃,場面熱鬧極了,臉上都掛滿春節到來的喜訊。
回到家里,鄰居一家三口都在搞衛生,媽媽忙著對我說:“襯現在得閑,我們也開始打掃一下里屋吧!”我會意的點了一下頭,媽媽給我一對乳膠手套和毛巾,接著我們倆熱火朝天的干了起來。先抹門,后抹窗,不一會兒我和媽媽把整個房子里屋外屋都打掃的一塵不染,這樣更加能顯示出新年新氣象的習俗。
年三十早上我們要把去年所有的春聯和福字都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年飯,在外打工的人也要會到家里,團年飯里會有很多菜肴,還有飯要多煮一些,留下一寫剩飯過年,這樣寓意年年有余,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飯。
年三十晚是舊年的最后一個晚上,所有人都要守歲,不能睡覺除了小孩和老人,守到新年到來。早上我們一家大小要去走親戚,到親戚家里拜年,當然親戚來會來我家所以要安排幾天去親戚家,還要有幾天要待在家里招待親戚朋友,春節之后還有元宵節,元宵節的主角是湯圓了,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
春節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民風民俗,春節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不可缺少的地位。
【傳統節日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節日作文【經典】08-30
傳統節日作文(精選)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精選]傳統節日作文07-05
傳統節日作文11-03
傳統節日作文11-03
傳統節日作文11-03
傳統節日作文11-03
傳統節日作文11-03